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禮炮21響與19響的區別

禮炮21響與19響的區別

禮炮21響與19響的區別

禮炮21響和19響是兩種不同的禮炮行禮方式,主要用於國家級大型活動場合和國際盛會。

禮炮21響:通常用於國家級大型活動場合,如國慶節、新年賀歲等重要慶典。傳統上,21響代表“highest honor”,即最高榮譽,eg.21響禮炮表彰英勇、忠誠、貢獻等高尚品質。

禮炮19響:則代表國際禮節,通常用於國際盛會場合,如世界盃開幕式、奧運會開幕式等。19響禮炮來自英國皇家軍隊,是以“salute to foreign powers”為目的的禮炮行禮方式,代表對外國元首和外交代表團的尊敬。

因此,禮炮21響主要用於在國內舉辦的慶典活動中,表彰國內英雄、榮耀與榮譽。而禮炮19響主要用於對外交代表團的來訪或國際盛會等外交場合中,表達中國對外交代表團以及外國元首的尊重和禮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接待外賓時鳴禮炮21響和19響分別是什麼意思?

為是表示接待規格和隆重程度。最高為24響,次之21響三之19響。這主要看被接待人的影響和與接待人的親密程度。不過一般接待國家元首都是21響,而只有重大慶祝活動才用24響的

禮炮多少響代表什麼意思?

鳴放炮數的多少,代表友好誠意和對對方的尊敬程度。禮炮響數的多少依據受禮人的身份高低而定。 

現在的國際慣例是: 21響,迎送國家元首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 19響,迎送首腦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 17響,迎送副總理級。 以此類推,均取單數(因為,過去的海軍迷信雙數為不吉利,一直沿用至今)。鳴炮的時間一般是在貴賓到達或離開時進行。

相關說明

禮炮儀式起源於德國中世紀。當時在奧格斯堡城為了隆重地迎接一位從前線凱旋的皇帝,決定鳴禮炮100響。但負責鳴炮的軍官數到後來數糊塗了,鳴了101響。鳴禮炮101響的傳統就沿襲下來了。

當時鳴放禮炮所用的燃藥——鈉在陸地上更容易儲存,因此軍艦每鳴放一響,陸上炮臺要鳴放三響作為回禮,而一艘軍艦最多鳴放7次禮炮,因此陸上最多回敬21響禮炮。後來使用鉀代替鈉後,軍艦也以鳴炮21響為最高禮節。

舉行盛大慶典鳴放禮炮的規格各國不盡相同。美國國慶日鳴放50響,表示每州一聲。在迎賓儀式中鳴放禮炮最高規格21響,一般為國家元首鳴放;其次19響,為首腦鳴放。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禮炮 (慶典禮儀使用的煙火炮)

歡迎國家元首的禮炮21響,政府首腦的禮炮19響的來歷是什麼?

鳴放禮炮起源於英國。據說400多年前英國海軍用的是火炮。當戰艦進入友好國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與友好國家的艦船相遇時,為了表示沒有敵意,便把船上大炮內的炮彈統統放掉,對方的海岸炮艦船也同樣做以表示回報。這種做法以後就逐漸成為互致敬意的一種禮儀。由於當時最大的戰艦裝有大炮21門,所以鳴炮21響就成了一種最高禮節。

鳴放次數與戰艦級別(裝炮門數)相當。21響為最高,以下次數為19、17、15、13響。據說當時認為雙數不吉利,因此,艦炮都是單數,現在也有鳴雙數的。

另一說,鳴放禮炮起源於英國。17至18世紀,英國已成為當時頭號殖民帝國,世界上幾乎每塊都有它們的殖民地。英艦駛過國外炮臺或駛入外國港口時,蠻橫地要求所在國內向他們鳴炮致禮,以示對英國的尊重和臣服。作為回禮,英艦一般鳴炮7響。但是,英國殖民主義者認為弱國與強國、殖民地與宗主國不能平起平坐。英艦鳴一聲禮炮,別國應報3聲。這樣三七二十一聲,禮炮的習俗就誕生了。不過,後來隨著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走下坡路,英艦也開始改為鳴21響禮炮,以示平等。

現在的國際通例是,迎送國家元首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鳴炮21響;迎送首腦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鳴炮19響;迎送副總理級,鳴炮17響;依此類推,均取單數。

禮炮幾響代表什麼意思

鳴放21響是歡迎國家元首,這是最高禮遇;鳴放19響首腦。鳴放17響、15響等,是歡迎更低一級的外賓。鳴放禮炮都是單數。

禮炮,是舉行隆重典禮或歡迎貴賓表示敬禮時所放的炮。鳴放禮炮傳達的是一種敬意。也有電子禮炮出現,用於民間慶典活動,結婚迎接新娘等,由於電子禮炮耐用、環保、可迴圈使用,也可以產生真實禮炮的爆炸聲、光效果等優勢,是普遍被人們接受。

禮炮最早源於英國海軍。當時,英國最大戰艦裝有21門大炮,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禮節。這就是21響禮炮的來歷。其次19門炮,19響便是次一點的禮節了。1875年,美國人從英國那裡學來這種方法,正式採用放禮炮的禮節,後來便風行世界,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鳴放禮炮的次數級別

國際通例是,鳴放次數與戰艦級別(裝炮門數)相當。21響為最高,以下次數為19、17、15、13響。依此類推,均取單數,不同級別如下:

21響,迎送國家元首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

19響,迎送首腦或其他相應級別的人;

17響,迎送副總理級。

舉行盛大慶典鳴放禮炮各國不盡相同。美國國慶日鳴放50響,表示每州鳴一響。很多國家在舉行盛大慶典時也鳴放禮炮,但響數、鳴放時間都是各國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如英國君主誕辰鳴放62響,議會開幕和閉幕鳴放41響;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時,正值中國黨成立28週年,所以54門大炮齊鳴28響,因為當時正值中國黨誕辰28週年。

以鳴放禮炮作為國際禮節,我國是從1961年6月正式開始的,當時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第二次來我國訪問。我國曾多年停止鳴放禮炮。我國決定,自1984年3月起,為外國國家元首和首腦舉行歡迎儀式恢復鳴放禮炮。

外交禮儀中,禮炮19響和21響的來由?

鳴禮炮起源於英國。早在四百年前,英國海軍就有了以鳴炮迎賓的習慣。那時,英國海軍用的是火炮,當艦船駛入另一國的港灣之前,或在公海與外國的軍艦相遇時,為了表示沒有敵意,便自動放空炮。對方也相應地以鳴炮回敬。久而久之,鳴炮便成了相互致敬的國際慣例。也成了迎賓登艦的一種高規格的禮節。後來,這種禮節由海上沿用到陸地,成了隆重迎送國賓和舉行重大節慶典禮儀式的重要內容。盛大慶典鳴禮炮的響數,各國不盡相同。如英國議會開幕和閉幕鳴41響。美國國慶鳴50響。中國1949年舉行開國盛典時,54門大炮齊鳴28響。

鳴放禮炮也是隆重迎送國賓儀式上的一種禮遇。外國元首或首腦訪華,或者我國國家或總理出國訪問,駐在國在歡迎或送別儀式上鳴放禮炮。長久以耒鳴放禮炮已形成國際慣例。凡歡迎外國元首,鳴禮炮21響,歡迎外國首腦,則鳴放19響。鳴放禮炮成為最高規格的禮遇。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93663.html

21響禮炮是什麼意思?

21響禮炮:

禮炮最早源於英國海軍。當時,英國最大戰艦裝有21門大炮,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禮節。這就是21響禮炮的來歷。其次19門炮,19響便是次一點的禮節了。1875年,美國人從英國那裡學來這種方法,正式採用放禮炮的禮節,後來便風行世界,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國是從1961年6月正式開始的,後曾多年停止鳴放禮炮,自1984年3月起,為外國國家元首和首腦舉行歡迎儀式恢復鳴放禮炮。

擴充套件資料

禮炮功能用途:

(1)、國賓禮炮

禮炮主要用於國家的大型慶典活動和民間各類慶典活動。1949年開國大典用的是28門禮炮,像徵著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鬥爭,終於當家作主,1999年用的是50門禮炮,像徵新中國成立50週年,2009年是60週年大慶,用的是56門禮炮,寓意著中國56個民族共慶新中國成立60週年。

在外交場合中,迎送國家元首時鳴放21響禮炮,首腦鳴放19響,副首腦鳴放17響。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君主獲得子嗣時也要鳴禮炮表示慶祝,通常是王子鳴101響禮炮,公主鳴21響。俄羅斯帝國例外,皇子鳴放300響禮炮,公主(女大公)鳴放101響。

(2)、海軍禮炮

在海軍交往場合中,國家元首和首腦享受21響禮炮,海軍元帥享受19響禮炮禮遇,海軍上將或同級享受17響禮炮,海軍中將15響,海軍少將13響,海軍准將11響。

(3)、民間禮炮

民間各類慶典活動使用禮炮,一般由炮管和禮花組成。炮管通常使用金屬材質做成,禮花一般為紙製品,通過電流開關控制發射。故,民間慶典禮炮通常也把它稱為“電動禮炮”。主要用於比較大型的活動。

(4)、電子禮花

電子禮花,也稱電子禮炮,材質為紙製品。分為手持禮花和由炮管發射的兩種,手持禮花就是廣泛用於婚禮,用手拿著的那種,一擰或一按就可以發射的。由炮管發射的是將禮花插進炮筒,通射。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禮炮

百度百科-21響禮炮 (儀式禮節)

禮炮為什麼是二十一響

鳴響禮炮二十一響作為最高禮儀的習俗起源於英國。

英艦駛過外國炮臺或駛入外國港口時,蠻橫地要求所在國像它們禮炮致禮,以示對英國的尊重和臣服。作為回禮,英艦一般鳴禮炮七聲。但是,英艦鳴一聲禮炮,別國應報3聲。這樣三七二十一聲禮炮的習俗就誕生了。

擴充套件資料:

禮炮不同響數的意義:

1、 我國開國大典時用54門大炮齊放28響表示當時第一屆政協有45個單位和9個方面的特約代表共54個方面的人士。28響則是建國時正值中國黨成立28週年。

國慶慶典禮炮鳴放的規格要求非常高,將按照高質量、有創新的要求,鳴放禮炮60響,28門禮炮同時鳴放為1響,56門禮炮交替鳴放60響,鳴放過程將根據國旗護衛隊的行進時間進行,每響間隔4秒33,鳴放時間4分20秒。

2、在外交方面,禮炮是每遇貴賓到來,鳴放禮炮表示敬意,是國際上慣用的外交禮節。按國際慣例:鳴放21響是歡迎國家元首、首腦等貴賓,這是最高禮遇。鳴放19響,是歡迎將軍一級的外賓。鳴放17響、15響等,是歡迎更低一級的外賓。鳴放禮炮都是單數。

3、舉行盛大慶典鳴放禮炮的規格各國不盡相同。美國國慶日鳴放50響,表示每州一聲。在迎賓儀式中鳴放禮炮最高規格21響,一般為國家元首鳴放;其次19響,為首腦鳴放。  

4、禮炮最早源於英國海軍。當時英國最大戰艦裝有21門大炮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禮節。這就是21響禮炮的來歷。其次19門炮19響便是次一點的禮節了。1875年美國人從英國那裡學來這種方法正式採用放禮炮的禮節後來便風行世界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禮炮二十一響

為什麼鳴禮炮要鳴21響?

因為17~18世紀,英國已成為“日不落”帝國,世界幾乎每一塊都有它的殖民地。英艦駛過外國炮臺或駛入外國港口時,蠻橫地要求所在國像它們禮炮致禮,以示對英國的尊重和臣服。作為回禮,英艦一般鳴禮炮七聲。

但是,英艦鳴一聲禮炮,別國應報3聲。這樣三七二十一聲禮炮的習俗就誕生了。

鳴放禮炮的規格:

舉行盛大慶典鳴放禮炮各國不盡相同。美國國慶日鳴放50響,表示每州鳴一響。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時,正值中國黨成立28週年,所以54門大炮齊鳴28響。在迎賓儀式中鳴放禮炮,最高規格是21響,一般為國家元首鳴放。

其次19響,為首腦鳴放。再其次為17響,為副總理鳴放。但有些國家卻分得不那麼細。1984年2月起,中國決定為外國國家元首和首腦訪華舉行歡迎儀式時恢復鳴放禮炮。

各國禮炮放幾下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禮炮在國家慶祝大典上可增添一種隆重的氣氛。

鞭炮聲禮炮 (2張)

禮炮儀式起源於德國中世紀。當時在奧格斯堡城為了隆重地迎接一位從前線凱旋的皇帝,決定鳴禮炮100響。但負責鳴炮的軍官數到後來數糊塗了,鳴了101響。鳴禮炮101響的傳統就沿襲下來了。

鳴禮炮起源於英國。17至18世紀,英國已成為當時頭號殖民帝國,世界上幾乎每塊都有它的殖民地。英艦駛過外國炮臺或駛入外國港口時,蠻橫地要求所在國向他們鳴炮致禮,以示對英國的尊重和臣服。作為回禮,英艦一般鳴炮7響。但是,英國殖民主義者認為弱國與強國,殖民地與宗主國不能平起平坐。英艦鳴一聲禮炮,別國應報3聲,這樣三七二十一,禮炮的習俗就誕生了。不過,後來隨著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走下坡路,英艦也開始鳴21響禮炮,以示平等。由於當時火炮裝填速度很慢,因此一艘軍艦在鳴放火炮之後很長時間才能重新恢復戰鬥力,所以用鳴放禮炮的方式向對方表示己方沒有敵意。當時鳴放禮炮所用的燃藥——鈉在陸地上更容易儲存,因此軍艦每鳴放一響,陸上炮臺要鳴放三響作為回禮,而一艘軍艦最多鳴放7次禮炮,因此陸上最多回敬21響禮炮。後來使用鉀代替鈉後,軍艦也以鳴炮21響為最高禮節。

舉行盛大慶典鳴放禮炮的規格各國不盡相同。美國國慶日鳴放50響,表示每州一聲。在迎賓儀式中鳴放禮炮最高規格21響,一般為國家元首鳴放;其次19響,為首腦鳴放。

禮炮最早源於英國海軍。當時,英國最大戰艦裝有21門大炮,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禮節。這就是21響禮炮的來歷。其次19門炮,19響便是次一點的禮節了。1875年,美國人從英國那裡學來這種方法,正式採用放禮炮的禮節,後來便風行世界,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我國開國大典時用54門大炮,齊放28響,表示當時第一屆政協有45個單位和9個方面的特約代表,共54個方面的人士。28響則是建國時正值中國黨成立28週年。

在外交方面,禮炮是每遇貴賓到來,鳴放禮炮表示敬意,是國際上慣用的外交禮節。按國際慣例:鳴放21響是歡迎國家元首,這是最高禮遇;鳴放19響首腦。鳴放17響、15響等,是歡迎更低一級的外賓。鳴放禮炮都是單數。

標籤: 禮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o4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