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吊琵琶》原文及鑑賞

《吊琵琶》原文及鑑賞

(旦兒行科)

《吊琵琶》原文及鑑賞

【雙調·新水令】俺本是名門畫閣小嬋娟,倚香奩玉釵金釧。一朝離漢闕,萬里適胡天。帳毳裘氈,剗地新妝變。

【駐馬聽】 焦尾朱弦,短側長清焚野燹。色絲黃絹,小山大雅涴腥羶。鄉思望斷木蘭船,邊愁夢入芙蓉苑。今日呵,聊自遣,新聲譜出昭君怨。(婦) 告娘娘,已到青冢了。(旦兒奠酒拜科) 昭君,今日蔡文姬特來祭你,你可飲一杯者。想昭君當日呵!

【沉醉東風】乍承恩迴心別院,漫行樂素面朝天。初開鉤弋拳,再顧莊姜盼,驚摧殘,雞塞狼煙。天呵,他又不是霍嫖姚,班定遠,沒來由把一個女裙釵邊庭應選。(旦兒奠科) 昭君,我想漢家三十六宮,多少嬪妃,偏有你薄命也。

【雁兒落】有一個平陽舞錦纏,有一個長信歌紈扇,有一個花絲吸麗娟,有一個裙帶留飛燕。

【得勝令】偏教你骨葬綠江邊,魂斷黑山巔。白草黃沙地,梨花寒食天。吞氈,比持節蘇卿遠;沉淵,似懷沙屈子冤。(旦兒奠科)

【沽美酒】 枉叫做左丘明司馬遷,辱抹了衛姬引楚妃嘆。他不肯進穹廬黥墨面,又何曾敘抵羊牽黃犬?怎將漢宮人扭入匈奴傳?

【太平令】 少不得水清石見,現放著三尺荒阡。試覷這土花桐繭,還像那舞衫歌扇。想你黃泉儼然,怎不把斷魂活現?(旦兒燒紙哭科)

【七弟兄】 誰似你長眠,少年墓門前?結同心難把煙花剪。兀誰掛青松,蝴蝶紙銅錢?今日遇著蔡文姬呵,點駝酥,才向孤墳奠。我在此間,聞胡人卷蘆葉為吹笳,聲甚哀怨。因寫入琴中,為十八拍。向來不遇知音,今為昭君鼓之,你須索聽者。(做彈科)

【梅花酒】 我奏胡笳將心事傳。這不是別鵠離鸞,也不是唳鶴啼猿,又不是落葉哀蟬。按新聲只十八拍,則訴幽怨倒有千萬言。憶當年,逐戎旃; 逐戎旃,出陽關; 出陽關,到陰山; 到陰山,嫁樓蘭; 嫁樓蘭,惡姻緣; 惡姻緣,淚潺湲; 淚潺湲,望秦川; 望秦川,幾時還?幾時還,想夫憐;想夫憐,恨綿綿;恨綿綿,問青天。

【收江南】 問青天,何意胭脂顏色喪祁連?似這般蛾眉宛轉委花鈿,倒不如魂歸冥漠魄歸泉。(做擲琴科) 我待我待摔這琴絃,有一日殉琵琶埋向古墳邊。

《清史稿·文苑傳》 說尤侗 “性寬和,與物無忤”,那恐怕是他被詔徵“博學鴻儒” (61歲) 以後的晚年的性情。而實際上,他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個壯懷激烈的人。他30多歲任永平推官時,因不畏強暴撻罰旗丁而降調辭歸,就頗能見出他的耿介之氣。而他作於中 “博學鴻儒” 之前的傳奇與雜劇數種,也無不是借劇中人物的吟唱歌哭與嬉笑怒罵來抒發自己的感憤的作品。

《吊琵琶》 寫昭君出塞和蔡文姬吊青冢 (昭君墓) 的故事。此劇作於順治十八年 (1661) 尤侗43歲時,他在自撰的 《年譜》 裡說: “六月,夢王昭君,作《吊琵琶》 北劇。” 劇作對史實多有改編,與元人馬致遠 《漢宮秋》 情節相仿。王昭君未行賄畫工毛延壽而無緣見幸於漢元帝,幽居於永巷離宮。漢元帝偶聞昭君彈奏琵琶而召見她,不由得驚異於她的美貌,封她做了妃子,恩寵有加。毛延壽因事發而逃往匈奴,獻昭君真實畫像。匈奴單于興兵壓境,索要昭君。元帝大懼,為保社稷而獻出昭君,與匈奴和親。昭君臨行,於馬上彈奏琵琶辭別元帝。行至番漢交界處的交河,昭君投水自盡。昭君幽魂返回漢宮,與元帝夢中相見,款訴衷情。元帝醒來,憶及夢中情景,不勝惆悵。與 《漢宮秋》 所不同的是,劇末以蔡文姬祭奠王昭君作結。

許多年後,蔡文姬被匈奴擄去,為左賢王閼氏。文姬攜酒至青冢憑弔,彈 《胡笳十八拍》,傾訴不幸遭遇與思歸之情。此處所選第四折,即表現當時情形。【雙調新水令】 一支曲子中,蔡文姬唱出了自己前後生活的巨大反差。“俺本是名門畫閣小嬋娟”,一個 “小” 字,見出蔡文姬無限嬌態。嬌小美麗、情致非凡的文姬一旦被擄,周圍的一切全變了: “帳毳裘氈,剗地新妝變。” 300年前滿清代明的史實,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今天坐在安靜的書齋裡捧讀《吊琵琶》,已很難體會到由明入清的劇作家身心所忍受的痛楚,而對於當時的劇作家來說,這段唱詞裡又寄託著他多少故國之思啊?整個世界一下子全變了,曾經想要盡力效忠的朝廷已不復存在,衣衫是滿族式的衣衫,腦門上的頭髮也要剃光,還要在後腦勺上拖一條長長的辮子……這對於已經中了明朝的秀才的尤侗來說,恐怕是不大容易適應的。

【駐馬聽】 一支曲子,則傾訴了文姬滿腔的鄉思邊愁。好比是為野燹所焚的焦尾琴、涴滿腥羶的色絲黃絹,身陷胡地的蔡文姬無時不在夢想著故鄉的木蘭舟和開滿荷花的池塘,而眼前卻只是遍地的邊草。在這個孤獨無助的環境中,她只能對200多年前的王昭君的芳魂傾訴衷腸。接下來的一曲 【沉醉東風】,為文姬遙想王昭君當年不幸的遭遇。“初開鉤弋拳” 典見 《漢書·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婕妤傳》,漢武帝見到一個雙手緊握拳頭的美女,數十人都不能掰開她的手,而漢武帝輕輕就弄開了,並把她選入宮中,寵愛備至。“莊姜盼” 典出 《詩經·衛風·碩人》,莊姜是《詩經》 中最著名的美女之一。這兩處用典不過是說昭君剛剛承受皇恩,顧盼元帝時眼神中流露出無限美好的情意。而昭君剛剛承寵,就被匈奴給要走了,真是不幸。蔡文姬認為安定邊防應該是像衛青、班超那樣的男人的事情,不該由一個女裙釵來承擔此任。接下來【雁兒落】、【得勝令】 兩支曲子中,蔡文姬又以衛子夫、班婕妤等四位漢宮的美人與王昭君作比,對昭君獨赴邊庭、葬身交河的不幸遭遇寄予無限同情。“白草黃沙地,梨花寒食天”一聯,十分精切。“梨花” 喻指寒雪,這兩句表現胡地的景色,形象地烘托出了昭君死後的淒涼。

【沽美酒】 是一支很值得注意的曲子。曲中蔡文姬將史家痛斥了一番。在這裡,藝術的真實與歷史的真實展開了激烈的衝突。劇中的王昭君迫不得已而與匈奴和親,並投交河而死。而《漢書·元帝紀》、《後漢書·匈奴傳》 則記載了昭君自願出塞與匈奴和親,並先後作了呼韓邪單于和他的兒子復株累若鞮單于的閼氏。劇中蔡文姬認為史書詆辱了昭君清譽,故而為之憤慨不平。“衛姬”、“楚妃” 是兩位貞女,典故分別出自 《藝文類聚·卷九十·揚雄〈琴清英〉》 與今本《列女傳·楚貞姜夫人》。文姬認為左丘明、司馬遷的後繼者們玷汙昭君的名聲,無異於辱沒 “衛姬”、“楚妃”,那顯然是十分荒唐的。“他 (她) 不曾進穹廬黥墨面,又何曾敘抵 (羝) 羊牽黃犬?怎將漢宮人扭入匈奴傳?” 文姬的質問,正是劇作家心底塊壘的宣洩。這支曲子中,藝術虛構與歷史真實相交錯,蔡文姬時時衝破劇情的束縛而站在歷史的世界中慷慨陳詞,正表現出劇作家那滿懷怨憤之情的不可掩抑。【太平令】 一曲,蔡文姬認為真相終要大白於天下,她呼喚昭君顯現魂靈。至此,三奠已畢。

相似的遭遇,使文姬與200多年之前的昭君把心靈聯結在了一起。【七兄弟】一曲中,文姬深深地惋惜昭君的早逝,慨嘆二人雖結同心卻不能相見。文姬將剪成蝴蝶狀的紙錢掛在墓前的青松上,把駝酥供在昭君的墳旁,接著取琴彈奏《胡笳十八拍》,情感達到了高潮。

【梅花酒】 一曲中,頂真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節奏逐漸加快,曲子旋律越來越激越。文姬想起自身的不幸,淚水不禁潺柈而下,她渴望愛情,而現實卻使她陷入深深的遺憾當中。【收江南】 中,蔡文姬厲聲質問蒼天為何使他蒙受如此不幸。“胭脂顏色喪祁連”,“蛾眉宛轉委花鈿”,當美好的青春與生命的尊嚴遭受損害與侮辱的時候,倒不如結束這生命。蔡文姬悲憤的情感在這支曲子中達到了極點。

清代戲曲在尤侗與吳偉業手中,經歷著雅化的道路。尤侗無力改變滿清代明的現實,正與王昭君、蔡文姬無法改變自身的命運相同,他把滿懷的深情都寄託在了戲曲創作中。較多的用典和書面化的語言,就更適合他寄寓幽深的情感與思想。“借清笳之拍,極哀豔之思,調促音長,纏綿欲絕。” 此是清人彭孫遹在題詞中對雜劇 《吊琵琶》 的激賞。

標籤: 鑑賞 原文 琵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znz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