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規定為國家假日的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規定為國家假日的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規定為國家假日的

1.清明節是在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的。 國務院於2007年12月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從2008年起清明節開始放假,成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2009年,又改為三天。 2014年清明節假期為4月5日至4月7日。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是哪一年 清明節是在哪一年被批准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是哪一年 清明節是在哪一年被批准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正式釋出《關於更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將清明、端午、中秋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當日放假一天。

  清明節作為法定節日有什麼意義

  第一,法定清明節假日,用以掃墓祭祖,用以追思先人,感念先人的功績,飲水思源,弘揚孝道。特別是教育那些親情已經淡化了的青少年孝敬父母、敬重老人,強化親情紐帶,強化子孫贍養父母祖父母的義務觀念,以此奠定和諧社會的第一基礎。

  第二,法定的清明節假日,用以親戚團聚、朋友團聚、同學同事聚會和郊遊,用以增進社會成員之間的親近和友好,特別是先加強親屬之間、鄉黨之間、單位之內等較小範圍的社會成員之間的情誼,然後推而廣之加強更大範圍的社會成員之間的友誼,使和諧社會建設有制度性的且合乎民俗的保障。

  第三,清明節的全部民風民俗,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這一文化,可能還不只是孝親敬祖、敦睦親情鄉情而已。更重要的是,這一文化習俗還傳承了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理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活理念。當永珍復甦、天氣清明、春光明媚之際,我們以張開雙臂擁抱自然的開朗姿態,在青草地上與親友聯歡,其意義就不僅僅是體育了。

  清明節的故事

  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出走。在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市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放假是從哪一年實行的

是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

1935年中華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節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佈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

擴充套件資料:

法定節假日的種類:

1、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中規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  (四)勞動節,放假1天  (五)端午節,放假1天  (六)中秋節,放假1天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節日。

自2008年開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節日,分別為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節,全民公休節日的假期通過調整雙休日來集中休假,休假時段每年由釋出。地方性節日、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其他特定群體的節日限於特定群體或區域性地區。

2、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還有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28週歲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4週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中國人民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3、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具體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用人單位在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的其他休假節日,也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明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被定為法定假日的

清明節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佈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

1935年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節假期包括調休又改為3天。

清明節傳承發展: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寒食節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還融合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習俗內容。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

國傢什麼時候把清明節規定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激勵後人,強化子孫贍養父母祖父母的義務觀念,更有濃重的愛國主義色彩。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7年12月7日,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把“清明節”作為法定節假日,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的4月4日——第一個“清明節”法定假日。

擴充套件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

清明節百度百科

標籤: 清明節 假日 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ywqk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