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土豆要想有高產量那土地的選擇非常的重要,儘量選擇土壤比較肥沃,土質比較疏鬆的土地,其中沙質土地對於土豆的種植最好。其次在整地的時候儘量挖深一點,吧土質整細一點,然後施以基肥,這樣不僅可以消滅田地種的雜草還可

土豆,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馬鈴薯、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併成為世界五大作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土豆高產栽培技術。

方法

選種。無論從外地調進的或自留的馬鈴薯種薯,使用前都必須經過選種。選擇無病蟲、無凍害、表皮光滑、新鮮、大小適中的薯塊作種薯。病薯、爛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龜裂等薯塊均不宜作種,根據試驗,在一定範圍內,種薯大小與最後產量成正比。小種薯所含營養物質少,長成的植株長勢弱,更有少數小薯還從退化株、病株或中途死亡的植株上收穫的,不但退化嚴重,而且還容易傳染病害,但都選大薯塊作種,用種量大,成本高,一般選50~100克大小的薯塊為好。如種薯不足,也不應低於15克,即每畝125~150千克。豐產地可用至300千克以上。

北方地區種植馬鈴薯,3月下旬把土豆種子買回來,放到陽光下,儘量放的薄一些,等長出小芽來,開始切塊,切完塊的土豆種不要見陽光,放24小時開始播種。東北地區過了清明就可以載土豆了。把壟臺溝成溝,溝裡澆水,等水滲下,載馬鈴薯,載完之後,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切塊。切塊播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種薯,打破休眠。切塊和削腚破皮,可以加速內部新陳代謝,促使早日發芽。切塊時必須注意切刀嚴格消毒。據試驗,切刀帶菌,擴大侵染是十分驚人的。如果菌量充足,條件合適,切一刀病薯,再切30刀健薯,幾乎可以刀刀染病。切刀消毒的方法很多,從煮沸的食鹽水中換刀具,用火焰烤刀滅菌;化學藥劑有用75%酒精、0.2%昇汞水、5%石炭酸、0.1%高錳酸鉀、0.1 %度米芬(消毒寧),也可用苯駢咪唑44號、敵克鬆等藥劑浸泡種薯。在切塊消毒和淘汰病株方面,總結為“一看、二削、三切、四消”八個字。一看,即經晾種,輕微病薯發展為可見病薯後淘汰。二削,即由技術員或有經驗者削腚查病,剔去病薯。三切,即對經過檢查的健薯進行切塊。四消,即在切塊中發現病薯再用藥水消毒。也有簡化手續,不先削後切,而是每切一次消毒一次。經過認真消毒,其發病率可降低到0.1 %。

馬鈴薯高產栽培,要選用脫毒種薯如荷蘭十五等,每畝用種薯量約150公斤,要施足腐熟有機肥2~3方、配合生物菌肥,硫酸鉀複合肥50~75公斤作底肥,配合鋅肥1公斤硼肥0.5公斤。 提前切塊催芽、每100公斤種薯用高巧或亮盾懸浮劑30毫升進行種薯包衣拌種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第2張

催芽。春馬鈴薯催芽主要是提高土溫,可以因地制宜地選用溫床、冷床、溫室、塑料薄膜覆蓋等方法。長江中下游應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點作催芽床。如屬釀熱溫床,必須用土將釀熱物與馬鈴薯隔開,排一層馬鈴薯,覆一層上,覆上以砂質壤土為好。種薯少、床面大的,以鋪一層為宜,床面不夠,亦可堆三四層,但堆放過厚易傷芽,上下各層芽的長度也不一致。堆完後上面覆土3~5釐米。春季氣溫低,蒸發少,上面又有覆蓋,澆水不宜過多,以免爛薯。催芽開始時溫度可以高至25℃左右,以後應控制在15~18℃。溫度太高,催出的芽細而長,如再遇高溼,還會引起爛薯、爛芽。

一、切塊處理 首先要將切刀進行消毒,中小型的馬鈴薯一般採取縱切的方法,大一點的馬鈴薯採取芽眼切法。 二、拌種處理 切塊之後,可以用甲基託布津、農用鏈黴素、滑石粉混合均勻後拌種。在拌完種之後,用較為潮溼的布料把它們蓋住,然後放入15℃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第3張

施肥。馬鈴薯生長期短,吸收的肥料80%來自底肥,在馬鈴薯追肥的施肥技巧技術上,應掌握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和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可以歸結為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鉀肥。

1、紫色馬鈴薯選用優質種薯 選擇脫毒紫色馬鈴薯作種薯增產效果明顯,紫色馬鈴薯種薯分層散光貯藏是培植優質種薯的良法,在播種時選擇具有該品種典型特徵、中等個頭、完整、均勻、無病蟲、無損傷的脫毒種薯作種,剔出帶病蟲、破爛、畸形的薯塊。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 第4張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土豆怎麼種植高產栽培技術棉花糖

土豆高產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1.土壤選擇:馬鈴薯對土壤適應的範圍較廣,砂土、泥地均可栽培。但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PH5.5~6.5的微酸性的砂質土壤,馬鈴薯生長快、成熟早、結薯多、皮光滑、病害輕、便於收穫、產量高、商品性好。馬鈴薯屬茄科作物,忌與其他茄科作物連作或集中混作。 2.小高壟整地:前作收穫後,用旋耕機翻犁破碎土壤,再用整畦機按畦帶溝寬 110cm ,壟畦高 30cm ,壟畦寬 80cm ,兩畦間溝寬 20cm 的規格起壟整畦。起壟機起壟後,再以人工用鋤頭精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7373632細整畦,做到細碎、整齊。  

二.種薯準備與處理  

1.精選種薯:健康種薯具備品種特性,薯塊完整、無病蟲害、無傷凍,薯皮光滑,色澤新鮮的幼嫩薯塊。而表皮龜裂、畸形、生有病斑、受凍發僵以及退化的塊莖應一律淘汰。退化薯塊主要辯認特徵:如圓形或橢圓形塊莖的品種,其中混有長形、尖頭、縱裂現象的塊莖,就可認為是退化或受病毒感染。用這種塊莖作種薯,會增加田間退化率和病毒感染,降低產量和品質。  

2.種薯切塊:為了節約用種和保證每塊種薯大小一致,播種前稍大的種薯需切成幾塊作種,小塊薯也應在沒牙眼的地方切一刀,因為切塊後氧氣可從切口順利進入薯內,從面加速酶的活動,打破休眠,促使牙眼排列順序(注意不傷牙眼)從頂部斜或縱切,使每塊種薯上都分配有頂部牙眼。  

3.種薯消毒:切種薯時,旁邊須置一盆消毒液(0.1%高錳酸鉀或75%灑精或0.5%*溶液),每切完1個種薯,切刀應放進消毒液消毒1次。切完種薯,把切好的種薯用0.5%*溶液浸20~30分鐘,撈出後種薯放成堆用薄膜覆蓋悶種6小時~8小時,可有效防止種薯攜帶環腐、青枯、晚疫等病菌。  

4.種薯催芽:切塊攤涼1天~2天后的種薯,用1個單位赤黴素(即 1000kg 水+ 1克 赤黴素)浸種10分鐘,撈起後埋入溼潤沙床,一層溼潤沙床一層種薯,薄膜覆蓋進行催芽,能有效打破種薯休眠,出苗快且整齊。  

三.播種期和播種量  

1.播種期:馬鈴薯喜冷涼、不耐高溫,應根據氣候和提早鮮薯上市確定最佳播種期。冬種馬鈴薯應選擇12月上中旬待氣溫稍降時播種。過早溫度高,容易爛種,難全苗和幼苗生長不良以及幼苗期避開霜凍;過遲則推遲鮮薯上市和生育後期遇到春雨容易發生病害以及春季高溫導致早衰,影響產量。  

2.播種密度與播種量:雙行三角形種植,每穴播種1塊小種薯或經分切的薯塊,株行距各 15cm 左右,每 667m2 需種薯 150kg ~ 180kg 。  

3.播種方式:用小抹壁刀挖1穴種1薯,深度以土蓋密種薯為宜,播完後在種穴上再一次蓋一把土雜肥。催芽播種的,芽向上,並按芽長短不同分割槽播種,有利於出苗一致,沒催芽的,種薯宜倒放,芽眼朝下,以利於早髮根,吸收水分早出苗。  

四.稻草包芯,早培土、多次培土  

馬鈴薯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里根系才能發達,塊莖才易膨大,稻草包芯加上培土可創造通透性好的土壤環境,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節數增多,增加匍匐莖的數量,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塊莖;稻草包芯又可增加畦面的土壤拉力,防止乾旱裂畦塊莖見光導致薯皮發青,以提高品質,提高商品率。  

下種後在畦面均勻覆蓋一層稻草,每 667 m2 稻草約 150kg 左右,隨即結合清溝進行第一次培土蓋住稻草,培土厚需達 5cm ~ 8cm 。  

第二次培土在株高 15cm 左右時進行,封壟前進行第三次培土。培土應儘量培寬培厚,以利於結薯,還可防止薯塊露出地面,表皮被晒綠。  

五.合理灌溉  

1.灌溉水質要求:應符合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規定。  

2.灌溉方法:根據冬種馬鈴薯生長髮育各個時期特點和氣候現狀,相應加強水漿管理。  

(1)播種灌溉  

播種灌溉有幹種和溼種兩種:幹種為先播種,播種後即灌半溝跑馬水,結合畦面澆水,土壤吸溼後即排幹;溼種為先灌水,土壤吸溼後排幹,隔天播種。  

(2)發芽期 從下種到幼苗出土(20~30天)。  

冬種馬鈴薯下種到發芽正值秋冬乾旱季節,要及時灌水澆水,灌水以隨灌土壤吸溼後隨排的跑馬水方式為宜,保證土壤有一定的溼度,供幼芽正常生長需要。  

(3)幼苗期 從出苗到團棵(10天~15天,下種後30天~45天)  

出苗後,如遇乾旱再灌半溝跑馬水,保持土壤溼潤。  

(4)發棵期(現蕾期) 從團棵到初花是地上部迅速生長期(20天~25天,下種後50~70天)。  

莖葉生長繁茂,塊莖開始形成和膨大,需水量微增,要特別注意保持水分充足,若遇乾旱,要及時灌水或留溝底水,以保持土壤溼潤。  

(5)結薯期 從開花到莖葉枯黃(50天,下種70~120)。  

現蕾後莖葉達最大值,地上部蒸騰旺盛,地下莖生長也極迅速,這時需水量最多,應經常保持畦面溼潤狀態,以利於塊莖的膨大。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避免因水分過多導致爛薯和貯運爛薯,特別上後期春雨季節要注意開溝排積水。  

六.施肥技術  

1.提倡測土配方施肥  

馬鈴薯是高產喜肥尤喜有機肥的作物,在整個生育過程中需要消耗很多養分,在肥料三林素中,對鉀肥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較少,氮、磷、鉀(N:P2O5:K2O)一般為2:1:4。  

2.施肥方法  

(1)重施基肥  

播種時,每 667 m2 用 75kg 三元複合肥施於行中間,肥料應避免接觸種薯。下種後每 667 m2 用 750kg 土雜肥蓋種。  

(2)早施速效提苗肥  

當幼苗出土80~90%,應重施一次結薯肥,每 667 m2 用碳酸二氫銨 25kg 加過磷酸鈣 25kg 兌水 1500kg  進行條施。  

(3)施好結薯肥  

在現蕾期(約下種後50天~70天)施一次結薯肥,每 667 m2 用三元複合肥 15kg 施於植株周圍,化肥不能沾到葉片和直接接觸到根部,防止傷苗。  

七.有害生物控制技術  

加強檢疫制度,禁止在疫區調種;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選用抗病蟲優良品種;實行種薯消毒處理,科學肥水管理,進行健身栽培,創造有利於作物生長而不利於病蟲草發生的農田環境。  

1.草害防除:在播種前後灌跑馬水溼潤土壤的同時,每 667 m2 用乙草胺 100g 兌水 60kg 噴霧於畦面進行防除。  

2.蟲害防除:危害馬鈴薯苗期的蟲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蚜蟲,地老虎咬苗造成缺株斷壟,每 667m2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敵百蟲 150g 用毒土或灌根防治.蚜蟲可用敵敵畏 150g 兌水 60kg 噴霧防治.   3.病害防除:馬鈴薯中後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黴病、青枯病等病害,在發病初期,用甲霜靈800倍液或代森錳鋅500倍液于晴天露水乾時噴霧防治,發現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燒處理,還要在病穴及周圍撒石灰或用0.5%*溶液灌根消毒,再噴施農用鏈黴素100mg/kg進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4.實行無公害生產:加強對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合理使用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低毒、低殘留的高效安全農藥,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和礦物質農藥,同時注意用藥次數和用藥量及間隔期,防止馬鈴薯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脂類等農藥殘留超標。  

八.防凍害技術  

冬種馬鈴薯常受霜凍冷害的影響,嚴重造成馬鈴薯凍傷凍死,在栽培上採取健身栽培和農業措施可防止或減輕凍害。  

1.防徒長:在馬鈴薯的現蕾期(播後50天~70天),每667用15%多效唑35加水60均勻噴霧,可防止馬鈴薯植株徒長,促進植株橫向生長,使植株矮化、葉片厚莖稈粗,葉色加深,增強抗寒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可有效減輕霜凍寒害,同時可促進地下部生長,加速塊莖膨大,提高產量。  

2.增施熱性肥料:適當增施熱性肥料及含鉀肥料如草木灰、火燒土等。因熱性肥料可增加地溫,鉀能影響細胞的透性,提高細胞的濃度,因而增強抗寒性。  

3.灌水保溫:寒流降溫來臨前1天~2天往畦溝灌半溝水,畦面保持溼潤,以增加土壤的熱容量和降低導熱率,提高地溫,減輕凍害,寒流過後即排幹水。  

4.薰煙驅霜:在霜凍來臨當夜11時左右,用爐或廢舊鐵桶裝稻穀或鋸木屑潑少量廢柴油或廢機油,上面覆蓋少許土,每畝放5個,進行薰煙,改變小氣候,達到驅霜防霜目的。  

5.及時洗霜減輕凍害:下霜後,應早巡查,發現植株有霜,抓緊在早晨化霜前及時噴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縮小溫差,防止生理脫水以減輕凍害。  

九.收穫  

當馬鈴薯植株停止生長,莖葉枯黃時,塊莖易與匍匐莖分離,比重大,澱粉、蛋白質及其它幹物質含量達到最高限度,而水分含量降低,此時是食用塊莖最適宜收穫期。收穫過早,塊莖不成熟,產量不高;收穫過遲,會降低品質。收穫宜選在晴天,收穫後放在陰暗通風的地方,薄攤晾乾,防止暴晒引起芽眼老化,影響品質,挖薯、裝薯、運薯時要儘量保持薯皮完整,減少損傷,提高商品率。            

中國有機農業網

馬鈴薯種植高產技術

馬鈴薯具有營養豐富、糧菜兼用、高產高效、生育期短的特點。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主要高產栽培技術是:

選用良種河南省屬馬鈴薯春秋二季作區,應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塊、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如豫馬鈴薯1號、豫馬鈴薯2號等。這些品種最好是脫毒薯種,脫毒薯苗出苗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增產潛力大。

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穀類作物、豆類、棉花、蘿蔔、大白菜等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菸草等為前茬,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精細整地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深耕30釐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以接納雨雪,凍死越冬害蟲。早春解凍後應及早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種。

施足底肥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結合早春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4663031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播前一個月將種薯放在溫度15℃~20℃的黑暗環境中春化處理。播前20~25天將種薯切塊,每塊有1~2個芽眼,重量25~30克。種薯切塊後用600倍多菌靈懸浮液沖洗切口表面澱粉,晾乾後放在溫度為15℃~18℃的室內用沙土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釐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綠化變粗後即可播種。

適時播種河南省春播馬鈴薯的適宜播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若播種過早,幼苗易受凍害。播種過晚,薯塊膨大時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地上部莖葉易徒長,影響塊莖養分積累,導致嚴重減產,且薯塊易感染病害爛薯,不耐貯藏。

合理密植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以防地下害蟲。然後覆滿溝土,*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

田間管理1.及時破膜。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2.中耕培土。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塊莖露出地面。3.肥水管理。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以防田間爛薯和影響薯塊貯藏。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4.化控: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5.病蟲防治。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適時收穫春馬鈴薯不一定等到成熟後再收穫,應視市場需求,掌握在高溫和雨季到來前進行,收穫應選晴天土壤乾爽時進行。

土豆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

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乾旱,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鬆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在許多農友的心目中,土豆 (馬鈴薯)是種很“潑皮”的作物,將其剁成幾塊(只要上面有芽眼)種入土中,都能長成枝繁葉茂的植株,長出碩果累累的土豆。

土豆有晚疫病和早疫病。致病病菌主要在帶病土豆的薯塊和殘留在土壤中的殘根遺薯中過冬、越夏。土豆播種後病菌侵染幼芽、幼莖,形成帶病斑的中心病株,在低溫高溼(溫度18℃~22℃,溼度90%以上)時,病菌從植株的氣孔或表皮侵入發病。病菌落地則從薯塊的傷口、芽眼及皮孔侵入為害,造成植株葉片邊緣先產生水浸狀暗褐色病斑,莖部產生長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條斑。如果不及時摘掉病葉,剔除病株,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導致一株株土豆苗萎蔫枯死,地下的土豆一個個產生褐色或淺紫色粉斑,進而成為皮下部呈粉紅色幹腐型乾硬或內部溼腐型腐爛 (早疫病的土豆表皮呈深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凹陷斑,皮下呈褐色海綿狀幹腐)的沒有商品價值的廢物。

土豆晚疫病暴發的原因主要在於把土豆當成了“潑皮”莊稼,長期連作,不進行種子消毒、土壤消毒,發病後又未及時防治。

“潑皮”土豆也有它的“個性”,就是不能在長期種植薯芋類、茄果類蔬菜的地上連作,要求提供防治病害的有利條件。

一、選用抗病品種,挑選無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種

比如:內蒙古的“烏蒙”,黑龍江的“克新”,北京的“虎頭”“躍進”等系列抗病品種。

二、種子消毒

一是變溫浸種:先將薯種在40℃~50℃的溫水中預浸1分鐘,再放入60℃溫水中(種薯和溫水的比例為1∶4)浸15分鐘。二是藥物浸種: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種薯15分鐘後晾乾播種。

三、輪作

疫病是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共同的種傳加土傳病害,忌諱連作。要減少病源,減輕病害,必須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等不發生疫病的作物實行3年~4年的輪作。

四、土壤消毒

在種過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菜地連種土豆,必須進行嚴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莖葉,將土壤深翻20釐米以上,再清除耕作層中的殘根遺果(塊莖),減少病原物。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間。耙勻整成栽培壟後在壟頂開栽培穴或溝,栽土豆時在土豆周圍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幹細土的保護藥土。

五、合理施肥,科學管理

無論底肥還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氮、磷、鉀要合理搭配,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保證土豆“吃好”“吃健康”。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73665,保護薯根,薯塊不外露,不受傷。

六、藥劑防治

疫病在條件合適時,發病迅猛,危害嚴重,因此要勤調查。發現病葉、病株要立即摘去銷燬,迅速噴藥防治。常用藥劑除福美雙、代森鋅、波爾多液、甲基託布津外,還有以下幾種農藥:

1.防治晚疫病72.2%普克力800倍液;64%防毒礬500倍液;47%甲瑞農600倍~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2.防治早疫病50%撲海因1000倍液;77%可殺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防毒礬500倍液。每6天~7天用藥一次,連噴3次~4次。萬萬不能只防治一次就“馬放南山”。

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您好!馬鈴薯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每畝100公斤硫基抄平衡複合肥和襲100公司腐熟生物有機肥!

2.拌種,可以用60%吡蟲啉懸百浮種衣劑40ml+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30ml兌水3斤,噴灑於度200斤切好的薯塊上,涼幹後播種!問促進出芽,苗齊苗壯答,防病治蟲,效果很好!

3.加強病蟲草害預防和防治工作!適時澆水!

土豆種植技術問題

馬鈴薯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玉田縣常年種植馬鈴薯面積7萬畝,畝產量一般在2500~3500公斤,多數馬鈴薯種植者在栽培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經驗和好的方法,但從整體看,在馬鈴薯栽培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種性退化現象

  馬鈴薯連續種植幾年後常出現植株矮化、叢生、長勢弱、葉片皺縮、變小、變脆或出現環斑條斑、葉脈變黑褐色,葉子易脫落,嚴重的全株枯死。種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多種傳染性病菌、病毒的侵害。解決退化的辦法只有通過農業科技人員用試管脫毒獲得

  二、塊莖畸形現象

  在收穫馬鈴薯時經常看到與正常薯塊不同的奇形怪狀的薯塊,有的在薯塊頂部或側部長出一個小腦袋,有的像啞鈴,有的在原薯塊上長出兩三個或多個突起像腫瘤狀等多種多樣,這樣的薯塊叫畸形薯。這種情況是因為結薯後的一段時間內薯塊生長正常後遇高溫或乾旱使薯塊暫時停止生長或生長很慢,造成表皮老化。後來又改變了環境或溫度適宜或乾旱後重新供水,使薯塊不能繼續均勻

  三、品種選擇不當

  種植馬鈴薯對品種的選擇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要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以本縣為例,一般玉田縣馬鈴薯播種是在3月中旬。出苗時間為4月中旬前後。而到7月份的月平均氣溫為26℃,根據馬鈴薯生長對溫度的要求和本縣氣候條件,生育期超過95天的品種就不宜種植。二是要選擇能佔領當時當地市場的品種。如結薯集中,薯塊大而整齊的早熟品種“早大白”。它不但能搶早上市,賣個好價錢,而且白皮白肉看著也漂亮。三是要選擇品質好營養價值高,食用品味尚佳的品種,如成熟早、芽眼淺,薯皮光滑的“費烏瑞它”。

  四、輪作倒茬做得不好

  馬鈴薯是忌重茬的作物,連作不倒茬的地塊,不但產量越來越低,更重要的是病蟲害發生產重。輪作與小麥、玉米、穀子等作物較好,最好不與茄科作物如茄子、西紅柿、辣椒等交叉倒茬,因為與茄科作物有同類傳染病交叉感染。如因土地等原因實在不能倒茬,就一定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根據馬鈴薯需肥特點施肥。二是特別注意各種傳染病的發生。措施一是選用脫毒種薯,二是搞好田間病情監測,及時發現病情,最好是在發病前用藥防治。

  五、播種種塊太小

  馬鈴薯播種種塊小的情況較多,有的圖省錢,專買小塊種薯,認為有一個芽眼挖一塊,大小塊種薯長出土豆來都一樣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43538;有的本來種薯塊不大,只把芽眼周圍的薯肉帶芽眼挖成很小的小種塊,而餘下的食用。其實這些作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9p2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