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三伏天講的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講的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講的是什麼意思

六月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Dog Day)”是 初伏 、 中伏 和 末伏 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 夏至後第三個 庚日 開始為 頭伏 ( 初伏 ),第四個庚日為 中伏 (二伏), 立秋 後第一個庚日為 末伏 (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 中伏 ”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三伏 (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 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講的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是指出現在小暑和立秋兩個節氣之間的日子,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大約是陽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三伏天”一般持續三、四十天,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三伏天的時間計算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最熱階段:中伏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1、說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熱,就要提起民間一句俗話“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末伏過後天氣漸漸涼爽。

2、首先因為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3、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

4、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5、而進入了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後,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

標籤: 三伏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nn15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