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唱哈節是什麼節日

唱哈節是什麼節日

唱哈節是什麼節日

唱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唱哈節是什麼節日

唱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陳朝的統治,得到京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後來人們便修建“哈亭”並設立神位來紀念他。同時因為他的歌聲悠揚動聽,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後人便以唱歌的方式來歌頌他。於是,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為京族人民的節日了。

唱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澫尾、巫頭兩地是農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唱哈節的場所是哈亭。每個京族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哈亭。哈亭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是選用最好的木料建築而成的,外觀非常美麗。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裡面還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祖先的牌位。

每到唱哈節,來自四面八方的京族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雲集到哈亭前舉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動,祈願生產豐收,人興畜旺。唱哈節中的哈歌內容十分豐富,並有固定的歌本,唱哈時有三人出場,“哈哥”專門用琴伴奏,兩位“哈妹”輪流演唱。整個唱哈節的過程,大致可分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幾個程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唱哈”一般要連續三天,通宵達旦地歡宴歌舞。

唱哈節是什麼節日

唱哈節亦稱“哈節”。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每到哈節期間都會舉行如迎神,祭祖,唱哈,送神等等活動。

“京族三島”位於廣西防城京族自治縣,指的是京族同胞居住的巫山、山心、萬尾三個小島。島上四季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植物常年叢綠,優美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京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也形成了特殊的三島風情。

哈節,是京族最大的民族節日。“哈”在京語中有兩重意思,其一為 “吃”,其二為“歌”或“唱歌”。所以哈節也稱為“鄉飲節”、“歌節” 或“唱歌節”。節日活動內容有祀神、祭祖、鄉飲、娛樂。哈節的日期因地而異,萬尾、山心兩村為農曆六月初六,巫山村為農曆八月初十,紅坎村為正月十五。節日活動在固定的地點“哈亨”舉行。“哈亨”是京族聚會的場所,兼有神廟、祖廟、鄉飲堂、歌堂等功能。在京族聚居地,每個村寨都建有“哈亨”。建“哈亨”的材料全用優質木料,外形美觀,堅固寬敞。有些“哈亨”,屋脊上還有雙龍戲珠的雕塑。“哈亨”中供奉的主要是京族信奉的鎮海大王等神位和族中祖先的靈位。“哈亨”正堂兩側,設定從高到低的三級階梯或坡板,在迎神、祭祀或者聽“唱哈”時,成年男子按年齡長、幼、尊、卑和捐款數額入座,這是早已形成的規矩。

關於唱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群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群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唱哈節使用的樂器

唱哈節使用的樂器是獨絃琴,是京族特有的樂器。那琴聲特有的裝飾音和長顫音,如潮浪起伏,婉轉動聽。獨絃琴的構造比較簡單,琴身是長1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是3片木板做成的方形木匣,在右端約12公分處鑿一孔,插上一塊小圓木作琴碼,在左端的5公分處鑿一孔立一搖桿,作為把手,琴碼前面裝上指板品格,琴底裝一調絃校子,那惟一的一根琴絃,則一頭繫於搖桿,另一頭經過琴碼穿到琴底的校子上。勞動之餘,一人撫琴,眾人圍坐,沐著海風,在獨絃琴的旋律中度過良宵。

獨絃琴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民間樂器,流傳甚廣,但後來便逐漸失傳。如今,只在我國京族和越南一些地方得以儲存,並在結構上更趨於簡單、合理,更易於演奏。

標籤: 節日 唱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wo4x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