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調羹跟勺子有什麼區別

調羹跟勺子有什麼區別

調羹和勺子的區別在哪,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其實調羹和勺子二者並無差別。北方人習慣稱之為勺子,而南方人習慣稱其為調羹,二者並無本質差異。調羹或者勺子是指一種帶有把手的用來舀食物的餐具。勺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隨著區域的不斷擴充套件,我們得到了調羹和勺子兩種叫法。

調羹和勺子是常用的餐具。就像筷子一樣,它們也很特別。用法是用大拇指按住勺子或湯匙的柄端,按壓調羹和勺子的柄,並在下面支撐食指和中指

調羹跟勺子有什麼區別

拓展小知識:勺子是誰發明的

考古發現,中國人最早使用勺子進食是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勺子進食,與農耕文化的出現有直接的關聯。中國新石器時代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別適宜於溼潤的南方和乾旱的北方種植,這兩種穀物的烹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飯即可食用。熱騰騰的粥飯,特別是半流質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於是最簡單的勺子便被髮明出來了。因為有了需求,於是人們隨手撿來獸骨骨片或蚌殼,起初也許並沒進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後來人們不再滿意骨片長長短短的自然狀態,於是真正意義的勺子就製作出來了。

進入青銅時代以後,中原地區仍然承續著新石器時代使用勺子進餐的傳統,不僅繼續使用骨質勺子,而且出現了銅質勺子。自冶銅技術出現以後,作為進餐用的勺子也開始用銅打造。中原在青銅時代骨質勺子仍然是一種受到普遍重視的進食器具,到了西周時期,骨質勺子的使用已不如過去那樣普遍了。最先出現的銅質勺子,形制多仿照長條形骨質勺子。

中原地區從西周時代開始,開始流行使用一種青銅勺形餐勺。這種勺子呈尖葉狀,柄部扁平而且比較寬大。

到戰國時出現一種長柄舌形勺的勺子,它的柄部較細,勺體已改為橢圓狀的舌形。窄柄舌形餐勺,大約在春秋時代晚期就已經定型生產出來。從戰國時代開始,窄柄舌形勺子成為了中國古代餐勺的主流形態,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戰國勺子還採用了漆木工藝,出現了秀美的漆木餐勺。漆木餐勺同青銅勺子一樣,造型亦取窄柄舌形勺的樣式,整體髹漆,通常還描繪有精美的幾何紋飾。

在遼宋金元各代,除了大量製作銅質勺子以外,也有不少白銀打造的勺子。在這一大段時期,勺子的造型基本上承繼了唐代細柄舌形勺餐勺的傳統,區別僅在柄尾略為加寬而已。以後隨著時代和餐飲的多樣化發展,工藝水平逐漸提高,勺子也就變得更加實用、更加精緻,形狀也越來越多樣化。

時至今日,大部分勺子的材質主要有塑料、木質、不鏽鋼、陶瓷等。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yknv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