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故都的秋全程教案

故都的秋全程教案

1、教學目標:

故都的秋全程教案

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

領會作者創作的感情基調(重難點)

學習文中對比手法運用(重點)

2、教學方法

朗讀、勾畫

3、新課匯入

對於秋的領會,處境不同,經歷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主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麗。有人看到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一起走進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樣的秋呢?

4、題解

《故都的秋》中的”秋”字點出寫作的季節,而一個故字便把作者飽含的情感展現,(舉例:故鄉,故人等飽含的情感)是一種格外的親切和深深的眷戀。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5、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6、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1934年8月,那時由於日軍侵佔東北,虎視中原,並迫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著閒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7、感知文章基調

北國之秋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吸引作者,讓他在杭州仍然惦記著北國之秋呢?

清,靜,悲涼。——秋味

其中“悲涼”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出生與知識分子家庭,卻自小便顛沛流離,漂洋過海在日本生活。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8、作者對這樣的秋是一種什麼情感?

熱愛,眷戀。

9、最後一個自然段“他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來留住北國的秋天。”由此可見作者對北國之秋情至深處,愛到極至。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飽嘗一嘗”,“不遠千里”;還有“無論”“總是”“可是”“更”“也不過”等句子、實詞、虛詞,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突出強調作者對故都秋的熱愛之情。

10、作者既然如此深愛著北國之秋,課文為什麼要宕開筆墨寫江南之秋呢?

引導學生找到相關句子並進一步分析:南國之秋 “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板書:慢,潤,淡)作者用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作比,襯托強調北國之秋的與眾不同,從而突出對北國之秋的熱愛。

11、 文尾處“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板書:色不濃味不永)南北再次對比,抑南揚北,表達他對北國之秋的情有獨鍾,情深意厚。

12、找出文中南北秋對比手法句子,說說好處?

13、“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14、這四組對比性的比喻句,從四個角度精當地寫出了南國與北國之秋的差異。第一組從“酒”的角度寫味道的足與不足;第二組從“飯”的角度寫質的實在與不實在,饃當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組從“菜”的角度寫味道的濃與不濃。前三組正好是一桌菜,構思可謂獨特。第四組是從格調著眼,駱駝比之黃犬,可謂“大氣大派”,“駱駝”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國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15、漆瑗先生:“黃酒之與白乾’,一個溫和,一個剛烈;‘稀飯之與饃饃’,一個稠潤,一個硬實;‘鱸魚之與大蟹’,一個細膩、秀美,一個粗壯、威嚴;‘黃犬之與駱駝’,一個機靈、活潑,一個沉穩、刻苦。”

張巨集星先生“這樣,濃烈、敦實、深長、厚重四個概念對說明故都的秋的特徵,使各盡其妙,又相互滲透。”

16、小結:

縱觀全文,文章的結構形式非常清楚,作者運用了“總起—分說—總括”的形式,結構嚴謹,條理清晰。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著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敗的環境,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了。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決定的。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這也是寫景抒情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創作方法。

17、課後作業

以“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為例,內容自定,用相同修辭手法仿寫一個句子。

標籤: 故都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px8l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