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是在胃腸道生存,其傳播途徑,主要經“口-口”或“糞-口”以及“胃-口”的途徑從人到人的傳播。例如,孩子可以通過口-口傳播,以及口腔分泌物,帶動病原菌傳染,另外,家長給小孩餵飯,家長嘗是否熱時,家長裡的幽門螺桿菌也可以通過這種方

幽門螺桿菌已經被愈來愈多的人所瞭解,幽門螺桿菌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國內,人們患該病菌的傳染率更高。那麼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呢?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材料/工具

乾淨的應用水清潔的餐具

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一般包括兩種,口口、胃口傳播和糞口傳播。糞口傳播即為:幽門螺桿菌隨著糞便通過胃腸道排出,然後汙染了食物和水源。口口、胃口傳播表示,有一部分幽門螺桿菌可存在於胃液中,胃食道反流可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然後通過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

會的,唾液會傳染,但是總的來說傳染性不是很強,而且不是說遲到了帶菌唾液就會感染,但是長期接觸無疑增加了傳染的風險

存活在胃液中的幽門螺桿菌可經由胃-食管反流進入口腔,滯留在牙齒上,經由唾液傳播傳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注意飲食定時定量,營養豐富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第2張

幽門螺桿菌可經由胃腸道從糞便排除,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旋桿菌汙染了水源或食物,而使飲用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研究表明低溫能延長幽門螺旋桿菌的生存期,因此低溫儲存的食物如被幽門螺旋桿菌汙染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機會。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之一,所以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要儘快治療,徹底清除體內幽門螺桿菌,而且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推薦使用的淨寶貝淨無幽可以長期代替牙膏使用達到預防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第3張

幽門螺旋桿菌經感染者的嘔吐物傳給健康者,主要發生託兒所幼兒園或小兒的兄弟姐妹中,小兒容易發生嘔吐及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而且小兒衛生意識差,又喜歡吸吮手指,幽門螺旋桿菌容易在集體生活的兒童中傳播。

支援糞—口傳播的根據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脫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門螺桿菌必然隨之脫落,通過胃腸道從糞便排出,汙染食物和水源傳播感染。目前已從胃液中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桿菌,從腹瀉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糞便中培養幽門螺桿菌。從自然環境中分離培養幽門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第4張

喝乾淨,安全的飲用水,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沒有清潔、安全食物的發展中國家更為常見。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簡稱HP) ,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其一端有4到6根鞭毛,此菌感染全世界約一半的成年人,臺灣地區的感染率約54%。幽門螺旋桿菌受囑目的原因,是因為它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第5張

重要的傳染途徑是家庭內的傳播,幽門螺桿菌傳染帶有家庭聚集性,家庭中的密切接觸如夫妻間的親吻、共同的生活習慣如吃飯不分餐、共用牙具等是幽門螺桿菌傳染家庭聚集的重要因素。

幽門螺桿菌主要存在於感染者的胃、口腔、糞便之中,因此可通過以下途徑在人群中傳播: 口-口途徑:中國人習慣於集中進餐,這時Hp 就從感染者口腔經餐具→菜或湯中→未感染者口腔。而一些母親則習慣於先將食物嚼碎再餵給孩子,因此使小兒染上Hp 。此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第6張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哪些方式傳播

幽門螺桿菌主要存在於感染者的胃、口zhidao腔、糞便之中,因此可通過以下途徑在人群中傳播:

口-口途徑:中國人習慣於集回中進餐,這時Hp 就從感染者口腔經餐具→菜或湯中→未感染者口腔。而一些母親則習慣於先將食物嚼碎再餵給答孩子,因此使小兒染上Hp 。此外,還有異性之間的接吻。因此要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哪些方式傳播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口-口、胃-口途徑,幽門螺桿菌主要分佈在感染者的胃黏膜中,部分患者唾液、牙菌斑中也有分佈。飲食過程中接觸到復帶有幽門螺桿菌、未徹底清潔的餐具也有可能導致感染,但這種感染的機率較小,稍加註意即可避免;制另外,分餐制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有效方式。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可飲用一些長白山藥谷丁香茶,丁香茶裡含有可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的丁香油和丁香酚,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可長期飲用;另外,吃撐了、吃得太油膩時,喝點丁香茶也可快速緩解zd症狀。

幽門螺桿菌是通過什麼方式感染的?

幽門螺桿菌是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比如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公用餐具吃飯、喝水等,就急易被傳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有哪些?

飲食習慣衛生是主要途徑,餐具,日常生活用品都交叉傳播。

胃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至今尚未完全明瞭,幽門螺桿菌嗜寄居於人類,但作為實驗動物蒙古沙鼠、豬、貓和狸猩等動物亦可被幽門螺桿菌感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26137染,有報告可從這些動物分離出幽門螺桿菌,但多數研究認為,在自然環境中,人是唯一傳染源,人—人間傳播是唯一傳播途徑,究竟通過糞—口、口—口、胃—口傳播,還是其他途徑傳播目前尚有爭議。

國內有一項150對夫妻(平均結婚6.5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調查,發現一方幽門螺桿菌者, 配偶另一方幽門螺桿菌為78.94%; 而一方幽門螺桿菌者其配偶幽門螺桿菌陽性辛為20%, 提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省貴陽市%在廣州地區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居住密度和感染率密切相關,提示密切接觸增加傳播機會,這和家庭聚集性的研究結論相符。

國內一組報告,幽門螺桿菌陽性兒童為先證者的整個家庭成員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68.8%,父母雙親感染率為63.6%;而幽門螺桿菌陰性先證兒童家庭兩者分別是15.4%和22.2%,差異非常顯著。國外報告父母均受幽門螺桿菌感染,子女感染率44%,如父母僅一方陽性,則下降至30%,如父母均陰性,下降至21%,差異顯著,其中母親影響更大,母親幽門螺桿菌陽性,子女受感染的危險係數為16.5,父親陽性僅3.8。另一組我國胃癌高發區的報告,父母之一或兩者幽門螺桿菌陽性,子女感染率85%,兩者均陰性僅22%,差異更顯著。對兄弟姐妹間相互傳播的調查顯示,家庭中有兄弟姐妹1~4人,兒童受感染危險系增至1.5~4.3;如這1~4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其OR值更大達1.5~7.1,顯示互相密切接觸增加傳播可能。進一步研究顯示家庭成員感染多屬同種幽門螺桿菌亞群。支援口—口和胃—口傳播的根據是隨胃上皮細胞脫落的幽門螺桿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過胃—食道反流可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感染。已有報告從唾液、反流嘔吐物、牙菌斑中檢測發現幽門螺桿菌,多數是採用多聚酶鏈反應(PCR)法,亦有個別報告用細胞學培養成功,但尚未能重複而得到認可。用PCR法的研究多數只採用一組引物,尚不能除外口腔雜菌的交叉反應,如採用兩組引物,陽性率大大降低,令PCR法的特異性受到懷疑[26]。巴基斯坦報告在無刷牙習慣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牙垢斑塗片和尿素酶試驗陽性者達173/178(97%),而有刷牙習慣對照僅7/30(23%)。西非一組報告母親通過咀嚼食物後餵養的幼兒,與非咀嚼餵養的對照比較,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係數為2.9倍。總結上述內容,在自然條件下,幽門螺桿菌通過人—人傳播,而通過動物、寵物、蒼蠅、昆蟲傳播未被證實,即使有也是個別現象。

幽門螺桿菌通過醫源性傳播已受大家.重視,其中胃鏡檢查引起的幽門螺桿菌醫源性傳播重要途徑。在檢查幽門螺桿菌陽性病人後,用PCR法可發現61%胃鏡表面和內道受幽門螺桿菌汙染,活檢鉗汙染更為嚴重。用DNA指紋法的研究證實,胃鏡汙染引起2例病人感染幽門螺桿菌[39]。荷蘭一組對281例鏡檢前幽門螺桿菌陰性病人前瞻觀察顯示,有3例(1.1%)鏡檢後獲幽門螺桿菌感染。日本學者觀察到1913939例胃鏡檢查中有420例(佔0.02%)檢查後約1周內發生急性胃粘膜病損,這部分病人鏡檢前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陰性,鏡檢後過半數轉為陽性,認為病損是內鏡引起急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致,故對內鏡需徹底用物理和化學方法消毒。其他可引起幽門螺桿菌醫源性傳播的包括口腔科和兒科嬰兒室等。我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高發區,醫源性傳播可能更普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60q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