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中唐古文運動代表人物

中唐古文運動代表人物

唐宋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 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

中唐古文運動代表人物

韓愈、柳宗元

古文運動這種深刻的精神追求,是它有別於初盛唐散文創作的重要特徵。文體上的駢散之爭從駢文鼎盛的齊樑時期就已經開始,延及唐初,爭論不斷。唐初,魏徵在《隋書•文學傳序》中嚴厲批評駢文的弊病;李延壽在《北史•文藝傳序》中大聲

唐宋古文運動是指唐代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

柳宗元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一運動發起於中唐,但它的成功卻在北宋。除韓愈、柳宗元外,唐宋八大家中的其餘6人,即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都是北宋中期人。中國唐代中葉及北宋時期以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

唐宋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在唐代,這次運動以韓愈、 柳宗元為代表。

中唐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即古文運動,主要內容是復興儒學,其形式就是反對駢文,提倡古文。主張文道合一。 古文運動的實質是在文體、文風、文學語言等諸方面進行變革的文學革新運動 領導者 韓愈 柳宗原

所謂“古文”,是對駢文而言的,先秦和漢朝的散文,特點是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所謂“駢文”,是指六朝以來講究排偶、辭藻、音律、典故的文體。自南北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是始於漢朝,盛行於南北朝的文體。駢文中雖有優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內容空虛的文章。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不適於用。駢文作為一種文體,成了文學發展的障礙。西魏蘇綽曾仿《尚書》作《大誥》,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體,未有成效。

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

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援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展過程。在駢文盛行時,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陳子昂曾主張“復古”,是文體革新的先驅者。其後,蕭穎士、李華等繼起,提出取法三代兩漢的主張,為韓柳古文運動做了思想準備。中唐時期雖經安史之亂,唐朝國力衷弱,但貞元以後,社會暫時安定,經濟有所發展,出現了“中興”的希望。這樣韓愈等人倡導古文運動的時機也就成熟了。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這是古文運動的基本理論。他們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重視寫真情實感,強調要有“務去陳言”(韓愈《答李翊書》)和“詞必己出”(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的獨創精神。他們一方面親自實踐,一方面又培養了許多青年作家,使古文運動的聲勢日漸壯大。

柳宗元。 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儒家思想。 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援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所以,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過韓愈特別強調儒家的仁義和道統,而柳宗元則主張“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援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 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展過程。在駢文

韓、柳提倡古文,在當時是經過一番鬥爭的。韓愈曾說:“僕為文久,每自測意中以為好,則人必以為惡矣。小稱意,人亦小怪之;大稱意,則人必大怪之也。”(《與馮宿論文書》)然而,面對時人的非難和嘲笑,韓愈毫不動搖。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不斷壯大了古文運動的隊伍。韓愈的學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漢等人,他們又轉相傳授,推動了古文運動的開展。韓、柳諸人注意汲取口語中的新鮮詞彙,提煉為一種接近口語的新的書面語言,寫下了許多優秀作品,擴大了書面語言的表達功能,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新的散文傳統。唐末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人寫的一些諷刺現實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體,可說是承襲了古文運動的餘風。

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援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 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展過程。在駢文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唐代古文運動的歷程

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援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

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展過程。在駢文盛行時,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陳子昂曾主張“復古”,是文體革新的先驅者。

其後,蕭穎士、李華等繼起,提出取法三代兩漢的主張,為韓柳古文運動做了思想準備。中唐時期雖經安史之亂,唐朝國力衷弱,但貞元以後,社會暫時安定,經濟有所發展。

出現了“中興”的希望。這樣韓愈等人倡導古文運動的時機也就成熟了。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這是古文運動的基本理論。

他們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重視寫真情實感,強調要有“務去陳言”(韓愈《答李翊書》)和“詞必己出”(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的獨創精神。

他們一方面親自實踐,一方面又培養了許多青年作家,使古文運動的聲勢日漸壯大。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

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所以,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

不過韓愈特別強調儒家的仁義和道統,而柳宗元則主張“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唐代古文運動在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史上的主要貢獻。

就是扭轉了長期統治文壇的形式主義潮流,繼承了早期散文的優良傳統並有所創新和發展,從而開創了散文寫作的新局面,撥正了古代散文的發展方向。

擴充套件資料:

唐人的理論主張:

關於文學復古主張的提出,並不是唐人的創舉。西魏的蘇綽和隋的李諤,已有提及,但並未產生實際的影響。初唐的陳子昂提倡風雅興寄,雖在唐代的影響很大。

卻也未形成文體文風改革的普遍氣息。直到韓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復興儒學,才把文學復古的思潮推向高峰。 

在韓愈、柳宗元之前,蕭穎士、李華倡導宗經,因宗經而自然走向文學的復古,並對宋以及魏晉以後的文學予以否定。到了獨孤及則主張“先道德而後文學”,強調文章要有利於教化。

至劉冕則提出“文以明道”,極力突出文章的教化功能,對文學史上一切與教化無關的文學性一概否定。 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韓愈、柳宗元則提出了更為明確、更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古文理論。

韓柳認為,首先,“文以明道”。其次,在倡導“文以明道”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文”的作用,為寫好文章而博採眾長。韓愈多次提到“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

柳宗元也說“意而不文則泥,然則文者固不可少耶!”這種亦重道亦重文的態度,已與之前的古文家有所不同。其三,韓柳認為“自樹立,不因循”貴在創新。

韓愈認為學習古文應“師其意,不師其辭”,在文章體式上主張寫古文卻堅決反對模仿因襲。其四,韓愈論文非常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認為這是寫好文章的關鍵。 

從蕭穎士、李華到獨孤及再到劉冕,他們都對文體文風的改革進行了探索,在當時具有積極的意義,但都一味強調教化而否定一切文學性作品的態度是偏頗的。

他們的理論主張空言明道,缺乏實踐性的品格。韓愈、柳宗元的古文主張,提出文道並重,以及更加完善的古文理論。

為古文的寫作提供了依據。但這種“文以明道”注重教化的文學理論使文章充滿了道學氣息,缺乏真情實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唐宋古文運動

論述古文運動的影響

唐代古文運動的勝利,是我國散文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它打垮了駢文的長期統治,開創了散文的新傳統。韓愈、柳宗元是司馬遷以後最大的散文作家。他們不僅在理論上奠定了散文創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創作實踐上作出了典範。他們開創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隨著語言自然音節、自由抒寫的文風。他們不僅恢復了散文的歷史地位,而且把散文的實用範圍推廣了,使散文在傳統的著書立說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表現自己的寫景、抒情、言志的廣闊園地。

韓愈由於不顧流俗的訾議,抗顏而為人師,在當時就發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知名古文家如樊宗師、李翱、皇甫提、李漢、沈亞之等,或為朋友,或為受業*。而孫樵則為再傳*。他們或者趨尚艱澀,或者惟能平易,或者只求奇異,一般成績不大。詩人張籍、元稹、白居易等在文章方面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韓愈和古文運動的影響。晚唐皮日體、陸龜蒙、羅隱等人的諷刺小品,文學價值較高,則顯然是在韓柳古文影響下的一個發展。

中唐時代,傳奇小說和古文並興,二者是互為影響的。古文運動解放了文體,使著意好奇的傳奇家,得到更自由的表現形式,因而促進了傳奇小說的發展;傳奇小說的題材和表現方法,也給古文家以借鑑,因而也有利於古文運動的推廣和成功。韓愈、沈亞之都是把二者統一起來的。他們既提倡古文,也寫作傳奇小說。

但是,從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古文運動實際趨向衰落,駢文恢復了統治地位。原來古文運動,就形式說,是對駢文的革新運動。但是駢散文之間並無絕對嚴格的分界線。韓柳古文並未廢除駢詞儷句固不必說;在韓愈提倡古文,反對“俗下文字”的當時,裴度就持反對的意見,以為“文之異在氣體之高下,思致之深淺,不在磔裂章句,隳廢聲韻”(《寄李翱書》),就是說,文章重在思想內容,不在駢散的形式。完全從形式著眼來反對駢文,意義是不大的。裴度還批評韓愈“恃其絕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為戲”(同上),就是從韓愈古文的內容來批評的。古文運動當時所以發生廣泛的影響,是和韓柳文內容的深廣有密切的關係的。韓柳以後,社會矛盾進一步發展,不僅藩鎮割據的*局面無法挽回,而且爆發了農民大起義,道統的宣傳既無補於統治階級的沒落和崩潰,士大夫振作有為和希望,也漸趨破滅,後起的古文家乃不得不把古文引上狹小、瑣細的道路,古文便成為少數隱者之流的抒寫生活情趣的工具。這些古文雖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內容,但畢竟不夠深廣,不足以振奮人心,因而也就自然地不為人所注意了。這樣,形式主義的駢文就輕易地恢復了統治地位。

北宋初期,柳開、王禹稱、姚鉉、穆修等,都標榜韓柳古文,反對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風;到了中葉,在新的現實條件下,以歐陽修為首,再一次掀起了古文運動。由於歐、曾、王、蘇諸古文大家在創作上的努力和成功,從此韓柳古文遂成為新的傳統。明代唐順之、歸有光等的古文和清代“桐城派”的古文,都是以韓柳為首的唐宋古文新傳統的直接繼承和發展。這個古文新傳統,支配中國文壇一千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動才被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的語體散文所代替。

古文運動提倡“道”和“道統”,維護封建統治,為歷代統治階級及其文士所利用,這使古文即散文蒙上濃厚的封建說教的色彩,逐漸走上陳陳相因,腐朽僵化的道路。但是韓柳的創作實踐,不僅是為了“傳道”或“明道”,更重要的還是以古文鳴不平,反映一定的現實社會內容,這樣就起了積極的影響。韓柳以後古文有了更廣闊的園地,許多古文家用它來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為日常生活所必需,而且也使之成為文學史上源遠流長的一種重要的形式。

古文運動的理論,特別是韓愈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論點,指導了後來無數古文家的寫作,直到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試答唐代古文運動興起的背景。

唐代古文的發展,興起於武則天統治時期,陳子昂為其先驅;發展於安史之亂前後,蕭穎士、李華、獨孤及、元結等作出了重要努力;繁榮於貞元、元和年間,韓愈、柳宗元為其領袖;衰微於晚唐,杜牧、孫樵、羅隱等為其餘響。

一、安史之亂以後,出現了唐德宗貞元至唐憲宗元和年間的所謂“小中興”時期。但社會矛盾並未真正緩和。一部分中小地主知識分子,深刻感受到社會的矛盾與危機,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迫切要求社會改革,要求文學為*改革服務。

二、以韓愈為代表的儒家復古思潮成為古文運動的推動力量和指導思想。韓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與當時流行於文壇的駢文相對而言的散體文,因為他是以先秦漢代的古代散文為號召的,故稱“古文”。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的社會*、倫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強道德修養。

三、從古文自身發展的情況看,古今文體之爭從駢文鼎盛的齊、樑時代已經開始,後經“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力主恢復風雅比興傳統和漢魏風骨。安史之亂前後,又湧現出一大批倡導古文的作家,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和更高階的層次上推動了古文的發展。

四、形成了教化中心說和完整的道統文學理論。元結等人又特別強調文學的諷時刺世功能,蕭穎士、柳冕等強調文章的教化作用,這對韓柳古文運動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唐宋古文運動對後世的影響

韓、柳提倡古文,在當時是經過一番鬥爭的。韓愈曾說:“僕為文久,每自測意中以為好,則人必以為惡矣。小稱意,人亦小怪之;大稱意,則人必大怪之也。”(《與馮宿論文書》)然而,面對時人的非難和嘲笑,韓愈毫不動搖。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不斷壯大了古文運動的隊伍。韓愈的學生有李翱、皇甫□、李漢等人,他們又轉相傳授,推動了古文運動的開展。韓、柳諸人注意汲取口語中的新鮮詞彙,提煉為一種接近口語的新的書面語言,寫下了許多優秀作品,擴大了書面語言的表達功能,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新的散文傳統。唐末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人寫的一些諷刺現實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體,可說是承襲了古文運動的餘風。

中唐古文運動,雖然在當時文壇上取得了勝利,但駢文並未就此匿跡,晚唐以後,它還在繼續流行。五代到宋初,浮靡華麗的文風再度氾濫,前蜀牛希濟在他的《文章論》中曾提出:當時文章“忘於教化之道,以妖豔為勝”。宋初,王禹□、柳開又開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張,但二人孤軍作戰,沒有形成有力的運動。真宗朝和仁宗初年,以楊億、劉筠為代表的“西□派”,追求聲律駢麗的形式主義思潮,席捲了當時文壇。到石介諸人出來,才給延續百年之久的*文風以有力打擊。石介著《怪說》,猛烈抨擊“楊億之窮妍極態,綴風月,弄花草,淫巧侈麗,浮華纂組”,並在《上範思遠書》中呼籲“二三同志,極力排斥之,不使害於道”,矢志“學為文,必本仁義”,寧死不作*文章。但石介的創作,成就並不大。宋代的古文復興,要到歐陽修倡導之後,才形成一場運動。

歐陽修憑藉其*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帶動了一支寫作隊伍。他的同輩蘇洵,學生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蘇軾門下又有黃庭堅、陳師道、張耒、秦觀、晁補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樹旗幟,擴大影響,從而使宋代古文運動達到波瀾壯闊的地步。宋代古文運動的主要特點,第一是主張明道。歐陽修說:“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答吳充秀才書》)蘇軾說“吾所為文必與道俱”(《朱子語類》引)。這一點繼承了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第二是不高談學習先秦兩漢而直接取法韓愈。王禹□說“近世為古文之主者,韓史部而已”(《答張扶書》)。他們學韓的共同點,是學韓文“文從字順”,平易近人的作風,而不學他追求奇古奧僻的偏向。因此,宋代古文,進一步奠定了韓、柳開創的新的書面語言的基礎,更有利於表達思想,也更便於為人們接受,發揚了他們開創的新的散文傳統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歐、曾、王、三蘇六家與韓、柳合稱為“八先生”,茅坤編選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古文,取得了分庭抗禮的地位。明代宋濂、唐順之、王慎中、歸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陽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無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運動的啟發或影響。唐宋古文運動,可說是中國散文發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韓愈為什麼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韓愈是開風氣者,古文運動的先驅者,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地位高是自然的。

我們知道,在唐以前,文學上無所謂古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於韓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單行、上繼先秦兩漢文體的散文稱為古文,並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來流行已久的駢文對立。

在唐德宗貞元時期,由於韓愈的努力提倡,古文發生了廣泛的影響。到了唐憲宗元和時期,柳宗元也開始大力支援韓愈,古文的影響因此更大了。從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間,古文逐漸壓倒駢文,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這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古文運動”。

2、唐宋八大家列舉時都是從韓愈開始,這其實是時間順序。

3、韓愈是孔孟以來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韓愈在文學上開闢古文運動,以文為詩,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作為一個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維護著儒家思想的權威性。

擴充套件資料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韓愈

標籤: 唐古文 人物 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wn9w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