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會後感怎麼寫

會後感怎麼寫

1. 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包括兩個過程,先觀後感,觀者,看也,但為什麼不説看後感而説觀後感,乃因看與觀,有相當大的區別,看者,有正常視力者皆能為也,觀者,要將所觀之內容經大腦細細過濾以有心得也,故欲寫好觀後感,必先走好第一步,觀好欲寫之對象也。如要寫遊中山陵記,首先去中山陵一遊,遊前要了解中山先生何許人也,做了些什麼,為什麼做,歷史地位如何,為什麼會給他修建這麼一個陵墓,修墓前後有一些什麼事情發生,然後要好好遊一下陵區,注意從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都要注意觀察,同時記錄好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與各種遊人的表現與感受, 總之要有意識地看,記,想,走好第一步,才好動筆。觀後,就是感了,回家以後,靜靜思考,動筆寫下自己所看所記所想,就是一篇觀後感了。

會後感怎麼寫

主要還要自己寫。

多積累好詞好句。

2. 觀後感怎麼寫

一、重點在“感”字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着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敍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説: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説: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敍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二、離不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脱離了原片。説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火燒圓明園》的觀後感,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繫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繫,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三、聯繫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裏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説説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裏?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説,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説,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3. 學生會全體大會會後感怎麼寫

各位代表: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學校提供這次機會,使我能參與競爭,一展自己的抱負。今天我來參與競選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大家,能為大家謀利益。我自信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能勝任這項工作,正由於這種內驅力,當我走向這個講台的時候,我感到信心百倍。

我認為自己很適合擔任學生會主席。首先我熱愛我的工作,算上小學的話,十年學生幹部“工齡”已不算短了,這使我有了相當的管理經驗、領導能力。活潑開朗、興趣廣泛的我積極參加並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在活動中盡情施展自己的唱歌、跳舞、彈鋼琴及演講的才能,取得了如演講比賽第一、英語朗誦、閲讀競賽第一等好成績,激勵着我不斷向前;主持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從高一入學軍訓聯歡會到主持省武高電視台節目,及後來的首屆英語節,大大小小的活動參加了不少,是省武高這方熱土給我提供了機會,使我如魚得水,不斷鍛鍊、充實着自己。此外,在活動過程中,我學習上也絲毫沒有鬆懈,成績現已躋身年級前茅,我認為我有着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之餘開展活動。

假如我當選,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質,我將時時要求自己“待人正直、公正辦事”;要求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求自己“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等等,總之,我要力爭讓學生會主席的職責與個人的思想品格同時到位。

假如我就任此屆學生會主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我的內閣部長們舉行第一次全體內閣會議,全面地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下放權力,實行承包責任制。我們將自始至終地遵循“一切為大家”的原則。在就職期間,我們將在有限的條件下,辦我們自己的電視台、廣播站,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設立師生信箱。我們將定期舉行各種形式的體育友誼比賽,使愛好體育的英雄有用武之地。愛好文藝的,校藝術團在歡迎你,我們將舉辦自己的藝術節、中秋、聖誕大聯歡。如有條件來個校園形象大使活動也不錯,還有書畫會、文學社、中學生論壇、社會實踐(包括大家感興趣的郊遊活動)……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學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的課餘生活絕對能夠豐富多彩!我們將與風華正茂的同學們在一起,指點江山,發出我們青春的呼喊!我們將努力使學生會成為學校領導與學生之間的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樑,成為師生之間的紐帶,成為敢於反映廣大學生意見要求,維護學生正當權益的組織,新的學生會將不再是徒有虛名的擺設,而是有所作為的名副其實的存在!

既然是花,我就要開放;既然是樹,我就要長成棟樑;既然是石頭,我就要去鋪出大路;既然是學生會主席,我就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航員!

各位代表,你們所期望的學生會主席,不正是敢想敢説敢做的人麼?我十分願意做你們所期待的公僕。你們握着選票的手還會猶豫嗎?謝謝大家的信任!

4. 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着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

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

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

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敍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説: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説: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

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敍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脱離了原片,説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

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繫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繫,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繫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裏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説説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裏?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

有個同學説,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説,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

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繫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説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説,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説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

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遊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

5. 讀後感怎麼寫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説,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的振作起來,再度奮鬥。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了,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為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失敗了靠自己站起。

之後在從與虎妞的結合到虎妞最終死去的期間,使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最終車賣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又如同剛開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筆痕般,將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變了一個人,偷搶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發酸、失望,還帶着絲絲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的確,祥子為了“生命”來爭取錢,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選擇了“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是窮人唯一可以選擇的東西。那時窮人的命也許就像是棗核兒兩尖頭——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人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殘了祥子。

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着仇恨……

柔月水仙 回答採納率:29.0% 2008-11-16 00:03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祥子實在太可憐了。祥子善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一樣的積極和堅韌精神。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用血汗錢買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沒過多久,祥子稀裏糊塗地被兵抓去,車子被奪走了。接着,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取了他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後來,又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因虎妞難產死了,不得不賣車料理喪事。最後,祥子成了一個墮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現代,他可以在北京城裏開出租車,做上“的哥”。憑着他的吃苦耐勞和對北京城的熟悉,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買上一輛轎車。而且,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虎妞的難產是小兒科,母子完全可以平安無事。這樣祥子一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再往好處想,憑着虎妞治理人和車廠的能耐,經營一個出租車公司就更發達了。

這樣一想,我全明白了,要是現在,祥子就可以避免許多的不幸。所以,歸根到底,祥子的悲慘遭遇是由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造成的。

6. 後感怎麼寫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説):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繫實際生活,把書裏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標籤: 會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hk/zonghezhishi/4yny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