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日本鐵壺名家款識

日本鐵壺名家款識

日本鐵壺名家款識

由於每個鐵壺名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款識,而且日本鐵壺名家數量眾多,因此在此只能列舉部分知名鐵壺名家的款識。以下是一些來自日本鐵壺名家的款識:

1. 鐵壺名家:鬆平宗熙(まつだいらそうきょう)- 次郎左衞門(じろうざえもん)作

款識:次郎左衞門(じろうざえもん)作

2. 鐵壺名家:中島隆一(なかじまりゅういち)- 宗作(そうさく)作

款識:宗作(そうさく)作

3. 鐵壺名家:東立(ひがしりゅう)- 鳳耳(ほうじ)作

款識:鳳耳(ほうじ)作

4. 鐵壺名家:青木正児(あおきしょうじ)- 薄井壽(うすいひさし)作

款識:薄井壽(うすいひさし)作

5. 鐵壺名家:黒田寛一郎(くろだかんいちろう)- 安田一嘉(やすだいっか)作

款識:安田一嘉(やすだいっか)作

6. 鐵壺名家:小島定秀(こじまさだひで)- 源右衞門(げんうえもん)作

款識:源右衞門(げんうえもん)作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日本鐵壺名家以及對應款識的介紹。值得一提的是,每個鐵壺名家所創作的鐵壺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工藝特點,因此無論是款識還是實物,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本鐵壺堂號及名人知多少

有龍文堂、龜文堂、金壽堂、金龍堂、青龍堂、銀秀堂、梅泉堂、五葉堂、龍雲堂、龍虎堂、龍方堂、金鳳堂、光龍堂、萬龍堂等等。

明治時期是鐵瓶的輝煌時期,星光璀璨,龍文堂出現了安之介、大國、上田照房、井上四大天王。

龜文堂出現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鈴木光重、淡海秀光四大天王。

藏六堂出現了4世代藏六、和西垣一瑳。

龍文堂系統的堂號很多,比如金龍堂就是龍文堂針對高端客户產生的,就像豐田裏的雷克薩斯。

其他和龍文堂有關或代工的堂號有:青龍堂、光龍堂、旭龍堂、萬龍堂、信龍堂、山龍堂、地龍堂、龍善堂、龍虎堂、龍方堂、晴壽堂、瑞雲堂、龍雲堂、金祥堂。

還有祥雲堂和大西家有關,正壽堂是京鐵壺中風格橫跨京鐵壺、南部鐵壺、地方系三個風格的堂號。

還有一些其他的堂號很稀有,如鳳字輩的堂口。

金壽堂是京鐵壺的代表堂號之一,與龍文堂堪稱日本鐵壺銘文的兩大體系。

相對龍文堂作品的花俏,金壽堂作品更偏向高雅素潔,以其精美的金銀鑲嵌工藝和穩定的質量而出名。

就像紫砂有花貨和光貨,鐵壺的花貨就是龍文堂系統,光貨(又叫素壺)多出自金壽堂系統。

金壽堂的創辦人雨宮宗兵衞和同時期的安之介為一時瑜亮。

因其擅長運用金、銀、銅等金屬材料創作鑲嵌工藝的鐵壺,以獨具一格的創作手法及精緻細膩的做工獲得廣大好評。

其作品深受歐洲貴族階層的喜愛,現在歐洲的亞洲民藝館還收藏着金壽堂雨宮的作品,由此可看出金壽堂的歷史地位。

雨宮宗兵衞及雨宮宗等都是堂內著名的釜師。

金壽堂(素壺系統)五大支柱:雲色堂、光玉堂、省鑄堂、鬆榮堂、三德堂。

另有金青堂、金觀堂、金玉堂、金榮堂、金龜堂。

雲色堂的和田美之助和光玉堂的佐藤堤其創作技法都深具特色,各為其堂號的代表人物。

光玉堂是素壺中的精品堂號,光寶堂、永寶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金工師茂光的作品,堪比龍文堂系統金龍堂的梅隆軒。

金工系收藏熱點名人:梅隆軒(金工師)、茂光(金工師)、宗仙作(金工師傅)、安之介(釜師)、大國(釜師)、上田照房(釜師)、雨宮宗兵衞(釜師)、雨宮宗(釜師)等。

有平安龍文堂鐵壺落款嗎

有。日本鐵壺龍文堂落款,龍文堂開始時落款相對較多,但很多人都是沒有習慣落款的,後來因為科技的進步,一些壺被仿製,才出現了底款。在龍文堂的鐵壺中落有“龍文堂造”的款識一般常見於壺蓋背面,也有落在壺身後面的。所以有落款的。

日本鐵壺光雲是誰

日本生鐵壺:光雲堂松竹紋日本老鉄瓶_日本鐵壺/鐵壺: 鉄瓶のフタの大きさ、直徑約12.4㎝です。素人の採寸ですので多少の誤差があるかと思います。

【器物説1】南部頂級名家田山和康代表作朧月鐵瓶

器物説--視頻版

每週四分享一款精美器物

解讀無聲美學,提升生活品質

本期解讀的美學

器物説田山和康朧月大號

田山和康朧月大號砂鑄鐵壺(80885)

關鍵詞:南部鐵瓶

説起南部鐵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其產地在於日本本土位置的南部,其實並非如此,南部鐵瓶主要出產於日本的東北部地區,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巖手縣。

朧月鐵瓶局部特寫

之所以稱為南部鐵瓶,或者説南部鐵器,是因為該區域在歷史上曾是南部氏族的屬地,也正是在歷代南部藩主的庇佑和保護下南部鑄鐵工藝才得以不斷的發展和傳承。

在經歷了400年的歲月更迭和南部鐵器四大家族的幾番沉浮與復興之後,南部鐵瓶成為享譽世界的工藝品。

時至今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開始接觸日本鐵壺就是從南部壺開始的。

關鍵詞:田山和康

這款鐵瓶的作者叫田山和康,也是日本當代最頂級的鐵壺製作大師。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的銘款【和康】。為什麼説田山和康是大師呢?

田山和康製作鐵壺

首先,其師承名家,師傅是南部鐵器四大家族之鈴木盛久工房的十三代繁吉盛久大師,而繁吉盛久正是南部唯一獲得過“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傳承人”至高榮譽的釜師,田山和康從16歲開始跟隨繁吉盛久學習鐵器製作,深得其真傳,是名副其實的名師高徒。

不僅如此,田山和康還曾擔任 4 年南部鐵器傳統工藝士會會長,先後輔助14和15兩代盛久,並直接教授了日本第一女釜師15代志衣子盛久製作鐵壺,在一定程度上可是説是志衣子的恩師。

關鍵詞:朧月砂鑄鐵壺

這款壺的肌理特別細膩潤滑,猶如鮎魚身體般通體光滑,給原本冰冷堅硬的鐵器注入了女性般的温柔,這種“鮎魚肌”手作感是田山和康最為得意的肌理技術,在整個鐵壺製作領域無出其右者。

壺的肌理特別細膩潤滑

在摘扭的設計上,田山和康以當年發生的“月食”天文景觀為題材,巧妙融合鏤空技法,非常雅緻美觀,再搭配壺身上的一抹淡淡的浮雲,非常特別妥帖自然,壺身與壺蓋渾然一體。

壺嘴,採用經典的炮口型,出水非常流暢爽利,斷水更加果斷,不留涎水,在使用的過程中,其快速流出的水流更易於激發茶香。

摘鈕雅緻美觀,壺嘴出水流暢爽利

提樑空心型,南部傳統蟲蝕工藝修飾,簡約大氣,適手性極好,沖泡時不僅不會燙手,而且動作很優雅,是十分難得的一把融藝術性與使用功能為一體的作品。

朧月鐵瓶是田山和康先生從鈴木盛久工房退休(2011年)之後,製作的第一款代表作品,可以看得出作者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當然,此款作品的市場反響也極好,從推出至今一直脱銷,定製週期都排到一年之後,非常搶手。

摘鈕特寫

關鍵詞:價值投資的“窪地”

最後一點想與大家分享的是,縱觀田山和康大師的從業軌跡,其與歷史上的大國壽朗(龍文堂四大天王之一)極為相似:兩人都是師出名門,長期服務於最頂級的鐵壺製作堂口,晚年自立門户,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更加自由的創作,融入更多情感與寄託。

田山和康代表作朧月鐵瓶

值得注意的是,大國壽朗的晚年作品都成了其巔峯之作,動輒數十萬元,並且還一壺難求。對比之下,田山和康的作品正處於升值的初始階段,也是價值投資的“窪地”,可以説選擇在這個時候果斷入手無疑是明智的。

注:圖片版權歸鐵壺之家所有

—END—

鑄鐵壺是高橋敬典 壺蓋是龍文堂的為什麼

蓋款:龍文堂造

壺身款:上田造

堂號簡介: 龍文堂,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由四方安之助創立在日本京都,為日本鐵壺的創始堂號。

作者簡介: 上田照房,活躍於江户末至明治時期(1868~1912),生卒年不詳。

作者以其精美絕倫的陰刻陽雕技法為當初知名品牌商家邀請訂製作品,同時形成了其眾多個人“上田照房”、“上田造”、“照房”、“照房造”的章款、字樣、留款位置及排列造型。與後來大部分一個名人對應一家銘文不同的是,上田照房給多家知名堂號做過鐵壺,至今常見的有龍文堂、金龍堂、光龍堂和晴壽堂等

】一、老鐵壺知識

老鐵壺起源於日本江户中期(1780年代),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目前市面上,台灣地區流傳的最多的老鐵壺,大概都是昭和前後的作品,即1925年前後。大概有80年左右歷史。鐵壺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稱之為鐵釜,鐵釜是沒有提樑和壺嘴的,把鐵釜的一面造出了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樑,這樣的鐵容器就是鐵瓶,也就是現在的鐵壺。最早出現在日本的江户時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國清代乾隆年間,第一個發明鐵壺的人應該是“三世清水家族的小泉仁左衞門,到了安土?桃山時代(1573-1615年),由千利休正式確立了日本的茶道,釜師多數生活在京都地區。最早製作鐵瓶的京釜師,據稱是十代大西淨雪的弟弟奧平佐兵衞,但是在名古屋的加藤忠三郎也是很早起就開始製造鐵瓶,到了江户時期末期(十九世紀中期)時,最早用臘形鑄造法來製造鐵瓶的是京都的初代龍文堂主安之介。鐵壺的產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條釜座、山形鑄物、長濱的晴壽堂、京都的龍文堂與南部鐵器,其中龍文堂乃以它的銅蓋而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

要想較系統的瞭解鐵壺收藏與鑑賞的相關知識,就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入門,那就是鐵壺的歷史、文化、審美、鑑賞;鐵壺的功能、器型、材質、價值以及鐵壺收藏的真偽識別和使用方法及保養和未來升值空間。現在面市的書有《鐵壺之最》、《鐵瓶?日本鐵壺全集》(壹、貳集)、《鬥品團香》(王度日本茶文物珍藏冊)等書。

價格:三年前大約一把人民幣叁、肆萬元的壺,而今起碼得價值捌、玖萬甚至十幾萬元。越是精品極品壺升值空間越大。但目前普品鐵壺的價格相對穩定,一般在人民幣叁仟元至貳萬元之間。據筆者掌握的諮詢,目前一把安之介、藏六、波多野正平、梅泉的精品壺身價都要高達拾幾萬元以上。鈴木?光重的壺由於傳世僅有數把,以致價格近百萬元;高木治良兵衞、明越唱晴、大國壽朗、中川淨益、角谷一圭、長野垤志、上田照房、雨宮宗、雨宮宗兵衞等釜師的精品壺也需人民幣伍、陸萬元以上方可得。據悉在2010年12月14日在杭州舉辦的西泠老茶及茶器拍場上,其中一把初代大國壽朗的精品壺落錘價格為人民幣玖拾伍萬貳仟元,另有一隻藏六三世戰國龍紋獸口銀壺也以人民幣柒拾捌萬肆仟元成交。

收藏鐵壺還要知道鐵壺各部位的名稱叫法。一把鐵壺可分為壺身、壺蓋、壺嘴(也稱“流”)、提樑、壺口,提樑與壺身鏈接的地方叫環付,壺蓋上有摘鈕,摘鈕下位為鈕座,有些壺身中下部有一道明顯的澆鑄的環壺身一圈的線或裙子叫做羽線,羽線起到聚攏炭火,隔離火温的作用。有的壺身兩側還鑲有兩個類似耳環的東西,叫做撲手。壺內底面上有的壺還設有幾個凸起的花瓣狀金屬片,稱為響片。

一把好的老鐵壺首先要器形完整,不能殘缺,更不能漏水,壺的摘鈕最好能很滑的轉動,壺嘴不能殘破,裏面的水垢不是問題只要能流水出來即可。壺的提樑一定要能夠立直,且不可隨意亂掰倒,壺的蓋子最好是原配的。

使用:新的鐵壺,在使用之前,先將一小杯茶葉用布包好放入鐵壺內,煮沸約10分鐘,如此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粉,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使壺不容易生繡。此外,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讓水垢能迅速付着,但使用後記得保持乾燥。開始使用後約5天左右,內部會出現紅色如鏽斑一樣的東西,10天左右會出現白色的水垢,長期使用後,內部會全部變紅,只要水不會變濁這是沒關係的,請勿清除它,不要以為是生鏽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時除煮沸時,儘量不要讓壺內有水份,煮沸後將熱水倒進熱水瓶等讓內部保持乾燥,在鐵壺完全冷確以前,請不要蓋上蓋子,要先用乾布擦乾壺蓋。防止温差過大,壺體温度與水温,兩者温度相差過大時。如:壺温低時,加入熱水或壺温高時,倒入冷水。有類似上述情形時,會有裂壺的風險。

品鑑:如果你追求收藏的是老鐵壺,就必須注意鑑別一下壺的品相是否完好無損,不能漏水,壺提樑應該保持直立,壺內及壺嘴最好有一層均勻的白色水垢。一般壺嘴裏的水垢不是經過百年日積月累則很難急仿出來。新仿的假老鐵壺,嘴部即便有些白色的水垢,其垢的質地也是呈很粉狀鬆軟的,或乾脆就仿做不出來,且其壺表面的鐵質感也會很生而不熟,更不會有很潤澤的包漿。到底怎樣的鐵壺才能算得上是把值得收藏的好壺?一般而論,要具備精緻、款美、工巧、品好、年古、名家、稀有、名人造、材質佳。

有關收藏品鑑日本鐵壺的十九項審美標準:

1、壺的製作堂號、製作者名款畫押及閒章款識:在京都老鐵壺堂號中,初代堂主制壺一般都會在壺身鑄上本堂號的名稱。在諸如龜文堂波千鳥系列等一些老鐵壺的底部還有許多釜師要鑄有一些類似“家拙日本琵琶湖之東”、“拙家日本琵琶湖有東”、“家戌日本琵琶湖在東”等閒章。特別是一些帶有堂主簽名畫押的老壺會更具收藏價值。

2、壺的特殊型款:老鐵壺的器型各個堂口或釜師大凡都會有自己的系列形制

3、壺的形體:藏六居造的獸口形制的鐵壺和銀壺更是別出一格獨具匠心也。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梅泉、光重等形制的壺雖然沒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便可看出,或許這就是大師們制釜的上乘功力所彰顯出來的魅力。

4、壺之提樑的賞識:提樑的寬窄、高低、工藝、材質、造型都會影響到整個壺的價值和審美感覺。無論是怎樣的提樑,其常態位置一定是要立直的才對,有些提樑斜歪的只須用老虎鉗子給力挺直立就好。

5、關於壺嘴的賞鑑:一些百餘年的老壺由於日久天長的使用,會結上較厚的水垢,雖然多少會影響水流,但也無妨,壺口部的水垢正好可以此作為老壺斷代的參照。有些壺的嘴部會破損,一般不用在意,倘若影響了水流,只需把壺嘴用金、銀或銅等鑲出了壺嘴便妥。一把好的壺其壺嘴一定是水流很順暢,斷水很果斷,好的壺口側視正視都顯得很美,與壺體很般配,嘴的上口高度一般應與壺上口的沿字一般高。

6、壺蓋的品鑑:有許多鐵壺的蓋子和壺身並不是同時製造出來的,但這樣狀況多見於一些普品壺,那些名釜師的壺蓋一定是專款結合壺身的整體造型來設計製作的。還有的一個壺會有兩個壺蓋。當然許多壺只是壺身上有堂號、落款,例如龜文堂的壺一般蓋子上是沒有堂號款識的。

7、壺之摘鈕(撮):對壺蓋乃至壺身整體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是名門堂主或名門大釜師每制一壺在小小的摘鈕上所轄功夫更是了得,貔貅、松果、貝殼、靈芝、魚類、花、各種動物、龍、魚、鳳等等應有盡有。一顆上品摘鈕不僅大大增添了壺的美感,而且可達久煮沸水而不燙手之妙。

8、鈕座(座金)的賞鑑:從一把壺的鈕座可以識別出壺的出身、年代與釜師。鈕座有金銀銅鐵等材質,形制有角星、靈芝、梅蘭竹菊、楓、櫻等植物,也有特別的摘鈕無鈕座的,比如藏六的環形摘鈕、波多野正平和安之介等大釜師的一些獨自創意的摘鈕也無鈕座。

9、壺之環付的鑑賞:環付就是提樑與壺身連接的地方,是一把壺的中心平衡處。有些側把的小品壺沒有環付,但已經不稱為壺而稱為水注或叫急須。龜文堂的貔貅形環付就是極具特色的環付。

10、壺的羽、羽落及毛切:有些老鐵壺在壺身的下半部設有一環壺一圈的圓裙狀平台線稱為“羽”,羽的功能主要是能夠在壺身下方的火力更加集中,同時也增加了壺的受火面積,架設在傳統風爐上使用時也達到了分隔木炭火苗熱量不至於竄到壺頂燒手。一般砂鑄法的鐵壺會在壺體的最大直徑處留有一圈合模遺痕線,有稱此為“毛切”。“羽落”一般指環壺線呈不規則狀缺刻者。

11、尾垂:尾垂也有稱為壺裙的,就像女孩子的短裙一樣出現在壺的中下部。尾垂有着引導空氣流動補充助燃氧氣之用。多為不規則狀缺刻尾垂,也有些壺的尾垂是平整無缺刻的。

12、關於鐵壺的臍:壺臍也稱澆注孔,是制壺在灌注鐵水過程中最後收口處。一般在壺底的中心。壺臍的類型一般有單圓凸凹的、刀背直口的,(如初代藏六制壺的臍)。砂鑄法制壺在臍的兩側還會留有兩個小小的通氣孔形成的小臍。

13、關於金銀鑲嵌(也稱銼金銼銀):銼金銼銀圖案工藝使鐵釜的美感藝術性及身價大大倍增,往往增出了價值遠遠超過鐵壺原有的自身壺價。因此當下也有人仿照老壺作假,鑲金嵌銀,但只要認真仔細的去識別辨認還是很容易看出真假老品的。

14、以壺身美麗圖案賞鑑:很多日本老鐵壺上會有精工鑄造的美麗圖案,其工極精湛,創意極豐富。

15、以壺身刻鑄的漢字名句賞評:一些鐵壺的壺身上會有漢字以草書、行書、隸書等多種書體出現,一般文字內容多以漢、唐、宋、詩詞見諸,也有勵志、銘言、寄語等文字出現。有的壺身會誇張的鑄滿了漢詩文字很具書香之氣。

16、關於壺口:一把壺的壺口造型極其重要,壺口的高低、大小、方圓、型制直接影響到壺的整體造型和使用功能。一般常見的壺口有圓口、方口、輪口、落口、皆口、田口、廣口、梭形口、環口等。也有一些釜師為配合壺身整體造型而特製一些獨創壺口。壺口的造型大些為好,容易清洗和養護。

17、關於壺之響片:有些老鐵壺的壺內底芯處會有幾片形狀各異的凸片,稱為響片。所謂響片就是壺中水沸騰後會通過這幾個壺底的凸片發出響聲很是悦耳,當然由於百歲老壺,歷經歲月滄桑許多本有響片的老鐵壺響片多已經鏽落。

18、關於鑄造法的取向:鐵壺鑄造法大致有三種,一為脱臘法二為砂鑄法三為高強壓力模鑄法。脱蠟法也稱失臘法因其製作工藝複雜且每做一次模範只能造出一把鐵壺,即一壺一模範,就如中國的漢代的青銅器鑄法一樣,所以每壺天下僅有一隻,尤現珍貴,可視為收藏珍品。砂鑄法的壺在壺身最大外徑處會有一道圍繞壺身一圈的鑄造線合模,壺底臍眼的兩側都會有一個小臍孔,這是鑄造時留下的透氣孔,較易識別,砂鑄鐵壺器形多樣,古樸典雅也,如處於名堂名人之手,也是收藏鐵壺之佳品。採用高強壓鑄造法的鐵壺一般是左右合模,所以會在壺體內中界處有一條鑄造留下的合模線,有些釜師會在鑄造成型後用砂磨等方法將其打磨平整,因這種鑄法可一模出多個壺所以這種鑄法的鐵壺身價會大打折扣,無論其器形與圖案多麼精美複雜,但因其不如失臘鑄法具有天下獨一性,以至於壺價至今不高,一般也就在幾千到兩萬之內。

19、壺底及綜合品像取捨:特別要注意壺底的保養狀況,比如壺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經鏽蝕的起層和脱落等等。壺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輕撓幾下聽聽聲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撓聲音會很厚實深重,底薄的壺手撓發聲會很輕浮。還要注意查看壺身是否有裂紋,鐵壺是生鐵鑄造的,所以很易摔壞,再則要查看一下提樑和環付是否有裂紋或有斷後重接的焊口。壺的蓋子也要仔細識別是否是原配,或是否得體,蓋上的摘鈕是否完好,一般鐵壺的摘鈕最好是用手一撥轉動的很靈活為好。再則查看一下鈕座是否是後換修的,壺嘴的流是否通暢,有些所謂老壺的鏽蝕及表面包漿是否對勁。遇有銼金銼銀之壺是否是新嵌的還有壺身或蓋上的堂號釜師落款畫押是否是新仿的等等。

二、堂號及釜師

明治時期是日本鐵壺的輝煌時期,那時星光璀璨:龍文堂出現了安之介、大國壽朗、上田照房、井上四大天王,龜文堂出現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鈴木光重、淡海秀光四大天王;藏六堂出現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一瑳;金壽堂的創辦人雨宮宗兵衞和龍文堂的安之介為一時瑜亮,現在歐洲的亞洲民藝館還收藏着金壽堂雨宮的作品,可看的出金壽堂的歷史地位。就像紫砂有花貨和光貨,花貨就是龍文堂系統,光貨(又叫素壺)多出自金壽堂系統。

龍文堂的創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龍文堂創辦人龍文的兒子,龍文(1732-1798年)是丹波龜山市的一個陸軍將校,他於1770年來到了京都做鑄物師,他的兒子四方安之助繼承他的名字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龍文堂。在早期龍文堂就開始用銅來製造壺的蓋子,早期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七種金屬熔鑄車制的壺蓋,通稱“七寶銅蓋”,這種銅蓋看上去有紫銅、黃銅等好幾種有色金屬的顏色。鐵壺的蓋子是很講究的,一把好壺一定是原壺配原蓋,特別是蓋子上的摘鈕,更是別具匠心,花、鳥、魚、蟲、龍、龜、蛇、獸;梅、蘭、竹、菊、松果等等皆為所用。在龍文堂的鐵壺中落有“龍文堂造”的款識一般常見於壺蓋背面,也有落在壺身後面的,但這一般多屬龍文堂主造壺。

與此同時有兩個對日本鐵壺製造技和文化起到極大影響的著名釜師跟從了安之介學徒,成為了安之介的得意門徒,這兩個就是日本鐵壺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米藏(也稱秦藏六或藏六)。有史載正平和藏六是親兄弟。

藏六(1823-1890年)對中國青銅器文化極感興趣,將中國西周時期許多青銅器上的圖騰紋樣鑄在自己的壺身和器件上,形成獨到風格。藏六釜師沒有創建自己的鐵壺堂號,這可能與他被天皇召為宮廷御用釜師有關。藏六壺型用圖騰中神鳥神獸的獸口為壺嘴的,藏六的壺雖無堂號,但其壺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傳,亦可等同於藏六堂也。

波多野正平(1812-1892年)創建了自己的堂號“龜文堂”。龜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師自成一格的壺風外,就是龜文堂波千鳥系列的以山水、鳥、蟲、獸、舟、橋、花、草、木為題材的鐵壺。但壺的提樑卻一律都是採用了龜文堂特殊發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樑。其壺的款識都在壺的後身提樑的後環付下,一般印有“日本龜文”、“龜文堂造”和初代的“龜文造”、“龜文堂”等等。在很龜文堂系的老鐵壺中我們都可見到在壺底上落有一處大或小的方章款,一般上面有:“家拙日本琵琶湖之東”。“家拙日本江州旭再裏”,“日本琵琶湖東北幡住”。“龜文之印“,“正平之印”,這類章款一般是龜文初期的正平系統,時間當在江户晚期,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到了龜文中期即明治(1868-1912年)晚期至大正晚期(1912-1926年)的波千鳥系,壺底多為大方章款,印有:“家戊日本琵琶湖在東”、“大日本沜華湖嚴堂”,“拙家琵琶湖有東等”。 在京都著名的釜師中,還有龜文堂的梅泉和鈴木光重,這兩人是龜文堂堂主波多野正平的徒弟。特別是鈴木?光重,因為所造之壺都為當時社會王宮貴族及社會名流藏用,所以數量極少至今發現流傳於世的不過幾把而已,一把光重的鐵壺不捨出人民幣百八十萬者休想得到矣。梅泉壺的提樑用一枝枝盛開的梅花做成了惟妙惟肖的壺提樑,有“日本梅泉”,也有“梅泉堂造”,還有一些梅泉形制的梅泉系壺。

在百餘位中再着重點出一些的該有如下幾十名家,他是分別是四方安平;龍文堂的初代到三代安之介、四代喜一郎、五代溝口喜兵衞、六代茶二郎、七代安太郎、安之介的弟子波多野正平及初代藏六至四代藏六;波多野正平的弟子梅泉、光重;龜文堂系釜師淡海秀光;龍文堂釜師上田照房、大國壽朗、大國楳翁、巖本、井上(即梅泉)、林、島、西房、河田昌晴;金龍堂的名越昌晴、初代大國壽朗、佐野;金壽堂的雨宮宗兵衞、雨宮宗;光玉堂的佐藤提;鬆榮堂的榮真;省壽堂的省三;雲色堂名人美之助,還有金工家的金谷五郎、三郎、中川淨益;大西家族中的淨雪、淨壽、淨長、淨春、淨中和淨雪的弟子高木治良兵衞;加賀的宮琦寒雉等等。還有明月家族、小泉家族、鈴木家族、藤田家族、宮崎家族、有阪家族等一些家族制壺師以及日本南部鐵器的諸多釜師。在日本的鐵壺名師中還必須要提及到如下三人,他們是被日本國家授予無形文化財,也就是人間國寶的工業技術類的金工類釜師長野垤志、角谷一圭、高橋敬典,以上三人的造壺技藝已屬爐火純青,其中角谷一圭更是上乘高手。

(1)龍文堂系統的堂號很多,比如金龍堂就是龍文堂針對高端客户產生的,就像豐田裏的雷克薩斯。其他和龍文堂有關或代工的堂號有:青龍堂、光龍堂、旭龍堂、萬龍堂、信龍堂、山龍堂、地龍堂、龍善堂、龍虎堂、龍方堂、晴壽堂、瑞雲堂、龍雲堂、金祥堂等。還有祥雲堂和大西家有關,正壽堂是京鐵壺中風格橫跨京鐵壺、南部鐵壺、地方系三個風格。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號很稀有,如鳳字輩的堂口。

(2)金壽堂(素壺系統)有金青堂、金觀堂、金玉堂、金榮堂、金龜堂等。雲色堂、光玉堂、省鑄堂、鬆榮堂、三德堂是金壽堂系統五大支柱。光玉堂是素壺中的精品堂號(能做金工的堂號很少,名師也就是那麼幾個,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寶堂、永寶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金工師茂光的作品,堪比龍文堂系統的梅隆軒。

(3)金工系收藏熱點名人:梅隆軒(金工師),茂光(金工師),宗仙作(金工師傅),安之介(釜師),大國(釜師),上田照房(釜師),雨宮宗兵衞(釜師),雨宮宗(釜師),等等。

(4)脱蠟法鐵壺收藏熱點名人:波多野正平、鈴木光重、梅泉、淡海秀光、西恆一瑳。

(5)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金工技術茶釜、鐵壺系):高橋敬典、長野垤志、角谷一圭。

(6)青銅器型、獸口、藏六型收藏熱點名人:藏六、井上、雨宮宗兵衞等。

三、日本歷史年鑑(與中國對照)

1、上古史:略;

2、古代史:略;

3、慕府年代:

鎌倉時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時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

室町時代(1392年 - 1573年) (戦國時代) 【明;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謂“織豐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時期】;千利休創立茶道

江户時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1850前後,安之介初代;

4、近代史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緒朝、宣統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軍閥時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國民、中華人民共和國】;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領導人至今】。

日本老鐵壺的識別要訣

1、看堂號和名款畫押通過壺身或蓋子背面鑄的堂號或者名款畫押,可以識別該壺出自何堂、何人、何時、何地。(如圖07)有著名堂號的鐵壺,就像當下的名牌一樣,價格會很高。也有一些很老的鐵壺,在江户時期鐵壺初期沒有任何落款,但工藝、造型、材質也屬上乘,一樣是收藏佳品。

2、特殊型款是精品

老鐵壺的獨特造型,充分顯示了釜師們對當代一些事物的理解、態度和心態的寄託。釜師們把壺製成房屋、井台、山水、動物、蔬果等器形,用以壺言情的表達方式,更加高深的注給壺以情感,獨具靈性和美義。這類特殊器形的老鐵壺很容易被藏者賞識接受,屬於收藏精品。

3、形體顯功力

鐵壺老堂號的壺體各有特色,或渾圓厚重、或精巧古樸。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等壺雖然沒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大概這就是大師們制釜的上乘功力彰顯出來的魅力。收藏時要特別注意壺底的保養狀況,看看壺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經鏽蝕的起層和脱落等等。壺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輕撓幾下聽聽聲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撓聲音會很厚實深重,底薄的壺手撓發聲會略顯輕浮。

4、提樑需立直

很多釜師會在提樑上鑲金銼銀、精雕細刻;更有多個堂口把鐵質的壺身上安上銅或銀質的把手,大大增加了壺的豪華與珍貴。無論是怎樣的提樑,一定是立直的才是好品相。平日不要隨意掰動把手,若把手鬆動了且不能立直,則影響了品相,將大大降低鐵壺的價值。(如圖05)

5、壺嘴看水垢

壺嘴也叫“流口”,一些百餘年的老壺經過多次使用,會結上較厚的水垢,正好可以作為老壺斷代的參照(如圖08)。壺嘴一定要水流順暢,斷水果斷。有些壺嘴已經破損,一般不用在意,只需要把壺嘴用金、銀或銅等鑲出壺嘴就可以。好的壺口側視正視都很美,與壺體般配,嘴的上口高度應該與壺上口一樣高,這樣壺內的水才不會過早從壺嘴溢出來。

6、壺蓋有説法

銀壺的蓋上會有透氣用的小孔,但鐵壺很少見,所以鐵壺的蓋子不宜像紫砂壺一樣嚴密過緊。許多鐵壺的蓋子和壺身不是同時製造出來的,從龍文堂開始,很多鐵壺的蓋子都是銅質的,避免由於蒸汽而生鏽的麻煩。鐵壺的蓋子很講究,一把好壺一定是原壺配原蓋,特別是名釜師的壺蓋,都是與壺身完美結合,渾然一體的。(如圖06)有的釜師還會在蓋子的正面刻鑄自己的畫押或鑲嵌自己喜歡的圖案,還有的一把壺會製作兩個或多個壺蓋。

7、摘鈕畫龍點睛

一顆細膩雅緻的摘鈕,除了可以增添美感之外,也可通過它來鑑別名門鐵壺。眾多釜師們會傾注心機,苦心製作摘鈕,特別是名門堂主或名門大釜師,每制一壺在小小的摘鈕上的功夫更是了得。鐵壺的摘鈕用手一撥轉動的很靈活為好。

8、耳朵環付

每個壺都必須有一對很搭配的環付。環付傳統上造型以鬼面或者不明獸居多,還有植物、動物、神器、事物等。龜文堂的貔貅形環付就是極具特色的環付,每個貔貅的形態表情各有不同,惟妙惟肖,令人喜愛。(如圖02)

9、金銀鑲嵌錦上添花

日本老鐵壺中許多壺身、壺把、壺蓋上都會看到鑲嵌有金銀銅等貴重金屬的圖案,這種設計增加了鐵壺的藝術性,同時價格也昂貴許多,遠遠超過鐵壺原有的自身壺價。

10、壺身圖案鑑賞

很多日本老鐵壺上會有精工鑄造的圖案,創意極豐富,大凡所知所見的植物、動物都可以作為壺上圖案。這些美麗的圖案給壺身平添了許多光彩和身價,人見人愛。當然也有很優質的鐵壺,是完全沒有圖案,樸實素雅,又唯美絕倫至極。在龜文堂等堂口的鐵壺上,有極精美多境的表現人文、山水、風景的浮雕式圖案。安之介的壺身都比較素雅,而大國壽朗的壺身多以詩文、花鳥為主。(如圖03)

11、壺身漢字書香之氣

由於受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諸多日本老鐵壺中都有着中國書法繪畫和茶文化的影子,文字內容多以詩詞、人生處事哲學、座右銘等文字出現。細看便可發現,壺身或壺蓋上的堂號和釜師標誌也都用漢字來落款。

12、鑄法看數量

鐵壺鑄造法大致有三種,一為脱臘法,就如中國的漢代的青銅器鑄法一樣,此法每壺天下僅有一隻,尤現珍貴,可視為收藏珍品。二為砂鑄法,壺底臍眼的兩側都會有一個小臍孔,這是鑄造時留下的透氣孔,較易識別。三為高強壓力模鑄法,會在壺體內中界處有一條鑄造留下的合模線,可一模製多個壺,所以無論器形與圖案多麼精美複雜,但因為不具備獨一性,這種壺價至今不高,一般在幾千到兩萬元之內。

山川堂鐵壺有名嗎?

山川堂鐵壺是日本山形名家山川堂之作,

工藝精湛,壺體雲龍紋穿越之勢磅礴大氣

外觀古樸,流嘴線條弧度處理的到位,

出水有力順暢,整體比例協調,

提樑圓點銀鑲嵌流嘴白銀,作高端雨龍配置,

是熱愛雨龍的茶友值得收藏的一把完品。

日本龜文堂鐵壺為什麼有底款

因為科技的進步,一些壺被仿製,才出現了底款。

其實日本鐵壺開始是沒有底款的,因為其質量和手工都獨樹一幟,難以模仿。

鐵壺老堂號的壺體各有特色,或渾圓厚重、或精巧古樸。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等壺雖然沒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大概這就是大師們制釜的上乘功力彰顯出來的魅力。收藏時要特別注意壺底的保養狀況,看看壺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經鏽蝕的起層和脱落等等。壺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輕撓幾下聽聽聲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撓聲音會很厚實深重,底薄的壺手撓發聲會略顯輕浮。

壺文雙修的藝術釜師--大國壽朗

古人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老劉想説“好壺誠可貴,匠人價更高”。龍文堂的成功不僅源於其技藝的精湛,還在於其對釜師的培養、技藝的傳承。釜師與堂口的名與利都是相輔相成的。

大國壽朗作雕蘭圖銼金菊樑孔雀石摘鈕鐵壺

(西泠印社2010秋拍952,000元成交)

天下第一名堂龍文堂之所以在鐵壺界聲名遠播,並非安之介一人之力,其堂口下的四大天王以及後來的波多野正平、秦藏六等釜師的技藝與名聲均成就了龍文堂。同時也是龍文堂的土壤培養了這些名堂名家。

大國壽朗(1856年---1934年) 日本明治時期人,作為龍文堂四大天王之一,早期服務於龍文堂體系下的金龍堂。金龍堂作為龍文堂的高級堂口,是日本京都知名鐵壺堂號之一。

大國壽朗造錯金銀玉鈕鐵壺

(更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秋季拍賣會550,000元成交)

大國壽朗後並接受龍文堂、晴壽堂等知名堂口委託製作鐵壺,雅號梅翁、春霞堂、鐵仙等。春霞堂為其創作顛峯期使用之齋號,以此署名的作品更是當今鐵壺收藏的逸品佳作。

日本鐵壺發展至明治時期是尤為尊崇匠師的時代,名家與名作更是倍受追捧。京都名家初代大國壽朗以擅長工藝繁複的圖文作品聞名,其作鑄工精湛,擅於鑲刻,表現力豐富,使其即使與同時代名家相較也有獨樹一幟之傲。

復刻大國壽朗寶袋鐵壺(菊花摘)

大國壽朗生逢其時,鐵壺需求十分暢旺,時代養成一代名師的創作之路。壽朗一生作壺多,生涯顛峯得到日本皇室的肯定與定製。

大國壽郎作品以繁複的裝飾技法見長,可説是鐵壺花貨第一家。壽郎此種在砂模上精細刻劃出反模成就的鑄物工藝,目前工藝師已難以追越。

日本鐵壺在明治時期達到鼎盛,作壺名人對中國文化極其崇拜,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壺上出現歲寒三友、四君子、漢唐詩文、竹林七賢及中國青銅器造型,可見當時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程度。

陰刻文字平丸型鐵瓶

(上海春秋堂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2013春拍57,500成交)

大國壽朗,幾乎就像中國藝術家,專精於漢詩題材,字體優美、筆意流暢,所有作都具有漢文化特徵。作品常塑有梅蘭荷菊並以詩詞附之!

不僅梅、蘭、荷、菊造型生動,更以楷書、行楷、行書、草書四種不同的字體風格來展現詩詞。可以這樣定義:大國壽朗不僅是鐵壺名家,還是一名集雕塑、字畫、詩詞於一身的文化藝術家!

大國壽朗 柳鳥漢詩鐵壺(壺友私藏)

當代與其履歷極其相似的田山和康同樣師承名門13代鈴木盛久,輔佐兩代堂主,退休後為繼續自己鍾愛的鐵瓶製作事業,同年即成立了田山鐵瓶工房。

田山和康的鐵器作品以細膩線條、動物擬真和自然風景的意象形為主,並首要注重鐵器的型制、其次為肌理,作品意象清晰,形制精美絕倫。

劉哥胡(壺)論

在老劉看來,釜師與堂口的名與利歷來相輔相成,好壺誠可貴,名匠價更高。一名優秀釜師的價值,主要體現為其對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在鐵壺收藏的熱潮中,我們既要欣賞鐵壺本身的價值,更應該對製作匠人加以關注,世間從不缺匠人,只是缺少了伯樂。

END

本期關鍵詞:龍文堂、大國壽朗

鈴木盛久鐵壺落款在哪裏

落款通常註記於壺嘴的右邊或下方,位於收尾的部分

一把真正的日本鐵壺,落款是必要的。一個落款代表了該鐵壺的出處、年代、堂口及作者,無落款或落款不清晰的新壺極有可能不是純正的日本鐵壺,為其他非日本地區所產的高仿鐵壺比重比較大。

任何串改字眼也是有可能,甚至以落日本堂口或老師相仿的名字,一不留神間,初入門的壺友可能就信以為真了。日本的堂口現存仍然在堅持手工鐵壺製作的堂口已所剩無多,若是真遇見了超高仿的國產鐵壺也是有所依據可以得以考證。

在國內也產生了一些低仿的製作商,試圖擾亂市場,所以如何識別國內低仿鐵壺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日本砂鑄手工鐵壺的價格,入泡茶為使用的小急須則1000~2000左右起,入門煮水的大容量煮水壺則需要3000+起(推薦入門級性價比超高的水澤區鐵壺),一般3-8千左右可以選到南部、京都、山形的生鐵類砂鑄的好壺。而以稀有材質製作的砂鐵壺,價位則是一般生鐵壺的3-6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h-mo/zonghezhishi/2lng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