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路易十三法國國王

路易十三法國國王

路易十三法國國王

路易十三法國國王(Louis XIII),生於1601年9月27日,卒於1643年5月14日。他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第二位國王,繼位於1610年,時年9歲,國王貴族集團得以擺脫亨利四臨終前推舉的攝政王馬裡·德·梅迪奧利(Marie de' Medici)的控制。路易十三統治時期是法國史上重大歷史事件交織的時期。他的母親對他進行了長期的監護,貴族集團內部鬥爭激烈。路易十三在位期間,法國與哈布斯堡帝國發生了長期的戰爭,特別是三十年戰爭的時期,這個時期對於法國王國的繁榮和整體實力都有影響。此外,路易十三也是法國建築藝術的贊助者,他委託了大衛·皮內爾(David Piollet)和尼古拉·皮讓(Nicolas Poussin)等人來裝飾凡爾賽宮。總之,路易十三是法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國王,他的統治對法國文化、政治、軍事和國際關係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法國十七世紀路易十三王朝的簡易歷史背景

路易十三是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亨利四世的長子,1601年出生,母親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公國的瑪麗·德·美第奇公主。他的父親崛起於持續了三十年之久的法國宗教戰爭,因此登基時貴族勢力衰弱。亨利四世出身於新教貴族家庭,儘管後來迫於壓力改宗,但在宗教方面總體是維護新教的。在歐洲方面,西班牙雖然已經衰落,但實力仍然較強,通過和同樣處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地利的同盟,依舊維持著對法國的遏制。西班牙依然維持著對尼德蘭南部的統治,直接威脅著法國北部邊境,並試圖再次吞併已經的荷蘭。英國雖然有所發展,但實力總體偏弱,且國內宗教矛盾尖銳。亨利四世提出天然疆界的,其實質就是要擴張法國領土,打擊西班牙,稱霸歐洲。

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瑪麗·德·美第奇攝政。太后的家族與西班牙關係密切,所以太后實行了親西班牙的,貴族勢力也有所恢復。1615年,在太后的主導下,路易十三與西班牙公主安娜結婚(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於奧地利,所以習慣上稱安娜王后為奧地利的安娜),他的妹妹伊莎貝爾則嫁給了安娜的哥哥菲利普四世。但路易十三並不滿意太后的,所以親政後試圖改變太后的,但一直受到太后的壓制。1617年,路易十三派人暗殺了太后的寵臣,太后逃奔到布魯爾。雖然後來經人調解太后回到了巴黎,但的隔閡依舊。宮中形成了以路易十三為核心的王黨和以太后、國王的弟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為核心的後黨。

在這次調解中,黎塞留嶄露頭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賞識,後來被任命為樞機主教。黎塞留在內政方面推行君主。1618年,歐洲爆發三十年戰爭,起因是捷克為反對奧地利的宗教壓迫揭竿而起,並將王位許給了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選帝侯弗雷德裡克,但在西班牙的幫助下,奧地利了捷克起義。之後,奧地利和西班牙趁機擴張各自的勢力,企圖歐洲的新教運動,德意志北部新教諸侯和荷蘭等國陷入了恐慌。法國在這次戰爭中一開始並未出兵,而是以金錢支援丹麥、瑞典進攻神聖羅馬帝國,打擊奧地利的勢力。當丹麥,特別是瑞典在德國高奏凱歌時,法國又在外交上孤立他們,以維持中歐的平衡。但當奧地利任命了華倫斯坦為帝隊的統帥後,瑞典戰敗,局勢似乎又朝著對奧地利有利的方面發展時,法國宣佈出兵。趁著雙方筋疲力盡時,法國在軍事和外交上的手腕獲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終於在1648年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將阿爾薩斯等地劃入了自己的版圖,大大擴張了自己的勢力,此時離路易十三去世已經五年了。

在宮廷方面,路易十三一直對母親、弟弟和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妻子懷有戒心。瑪麗·德·美第奇也陰謀廢黜路易十三,立奧爾良公爵為國王。而國王夫婦不和,婚後多年無子,也給太后和奧爾良公爵的陰謀提供了便利。在黎塞留的鐵腕的打擊下,奧爾良公爵最終失勢,太后也逃到了布魯塞爾,處於西班牙人的庇護之下。1638年,安娜王后生下王儲(未來的路易十四),王室終於穩固了。兩年後,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也出生了。而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只有一個女兒,失去了對抗國王的最後資本。

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在他離世時,貴族重新活躍起來,形成了以孔代親王、謝弗勒斯夫人、隆格威爾夫人為核心的投石黨。黎塞留的繼任者馬紮然輔佐攝政太后安娜,與投石党進行鬥爭,不過他們顯然沒有黎塞留的手腕。新主路易十四的統治在一片混亂中緩緩拉開序幕。

路易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什麼關係

路易十三的兒子是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的孫子。

1、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法語: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蘭西波旁王朝第二任國王(1610年-1643年在位)。亨利四世長子,生於楓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瑪麗·德·美第奇攝政。1615年與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奧地利的安妮結婚。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三因騎馬落水引起的肺炎駕崩。

2、路易十四(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君主。

3、路易十五(路易十四曾孫)

路易十五(法語:Louis XV of France,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稱作“寵兒路易” (法語:''le Bien-Aimé'',英語:“Louis the Beloved”),太陽王路易十四曾孫,勃艮第公爵路易之子。法蘭西波旁王朝第四位國王(1715年—1774年在位)。1774年死於天花。

4、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孫)

路易十六(法語:Louis XVI,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歲),法蘭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國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孫,王太子路易·斐迪南第三子,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同母兄。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後一任國王。他既是法國曆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中第二個被處死的國王。

擴充套件資料

路易十六改進斷頭臺

路易十六因為喜愛機械,也有一些機械改造成就。有一次發現斷頭臺的刀是直的,會延長犯人的痛苦, 不夠人道。便改為三角形。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數十年後,他這次改造的優點直接用到了自己夫婦身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易十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易十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易十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易十六

路易十三之死的原因?

公元1643年的一天,路易十三因為騎馬不慎落水引起的肺炎而駕崩,終年42歲!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是一位有理想,沒才幹,有目標,沒毅力的國王。

作為個人,路易十三孤僻、軟弱、、好面子,性格老實的國王對於狡詐之徒是肯定沒有好感的,因此他時常有意無意的對於狡猾、專橫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流露出不快。

但是作為國王的路易十三一直以振興法蘭西為己任,他崇拜自己的父王亨利四世,把法蘭西王國看作父王留給自己的遺產,把守護國家看作自己的事業與責任,因此他把國家看得比自己還重,立志要做一個不輸給父王的統治者。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對於舞蹈的熱愛可以從哪些方面看出來?

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是一位熱愛舞蹈事業的人,他在位期間已有許多芭蕾舞的演出,他本人還親自出任演出,並擔當主角,如他在1617年在《雷諾的解放》舞蹈劇中擔任主角。他不僅率領演員在宮廷裡演出,還到朝臣宅邸巡迴演出。不僅在室內演,還在大街與市民一塊載歌載舞。

西方芭蕾舞藝術大發展時期應當說是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當政時期。他被封為“太陽皇帝”。他從小酷愛舞蹈,而且,很有舞蹈天賦。12歲時曾演出過《卡桑德拉》舞劇,他在舞劇中扮演主角——太陽神,他以舞姿高雅、氣度非凡的風度,出色地創造出了太陽神的偉大崇高的形象,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聖物。路易十四從小接受芭蕾舞基本功訓練,他一直把舞蹈訓練作為生活中的主要內容,接受舞蹈訓練長達20年,直到1670年為止,連續主演了26部巨型芭蕾,還有許多的抒情悲劇和喜劇芭蕾舞的片段。他表演的題材很寬泛,如1662年他率眾演出的《軍事操演芭蕾》是一種表現軍事訓練的舞蹈,1664年演出的《帝王大舞劇》,表現了古羅馬的神話人物和歷史人物。

揭示法蘭西最弱的國王是路易十三世嗎?

在他的簡介中沒有太多

在這場戰爭中,法國保持中立,準備隔岸觀火,佔漁民的便宜,但路易十三世在1643年戰爭完全勝利前就去世了。路易十三世的簡介中提到,歷史上人們對他的評價只是一句話:一個沒有才華的國王,不如他的父親亨利有名,也不如他的兒子十四世有名,在父子之間顯得暗淡無光。然而,後來的歷史學家對路易十三世做出了客觀的評價。他統治下的法國沒有參加這場宗教戰爭,保持了法國社會的穩定。

路易十三世的政績主要包括經濟上鼓勵工商業發展,促進海外貿易,上削弱貴族特權,打擊後黨。在宗教方面,路易十三世逐漸了新政的權力。在國際關係上,他繼續推崇父親的,與新教國家合作,壓制西班牙勢力。就法國曆史而言,路易十三世的一生可謂平淡無奇,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昏君的代表。他的父親是亨利四世,法國三大國王之一,他的兒子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相比之下,路易十三世沒有特別的天賦,也沒有當國王的天賦。他唯一的愛好就是打獵,性格陰鬱懦弱。即便如此,他還是盡力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國王,為法蘭西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路易十三世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國王。他知道自己不擅長處理具體的事情,所以他知道如何任用好的。據史料記載,為了重用家黎塞留,路易十三世與母親、妻子和兄弟決裂。當然,在細節方面,路易十三世是平庸的,沒有主見的,但是在這樣一個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路易十三世能夠聽從勸告,做出正確的選擇,並且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這是路易十三世的成就。他沒有隨意濫用皇權,也很奢侈。而是抵制權力的,克己奉公,在認識到自身不足的情況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為路易十四進一步擴張法國儲存了一定的經濟實力。這些是路易十三世的成就。

在世界上對路易十三世的評價中,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平庸。他是一個有理想的國王,但是沒有才華,沒有目標,但是沒有毅力。路易十三世成為法國國王后,他沒有立即掌權。相反,由於他性格懦弱,他的母親代他掌權,也就是太后攝政。路易十三世的父親亨利四世是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皇帝之一,這讓路易十三世對他的父親非常崇拜,並把整個法國作為他父親的遺產來保護。振興法國也成為他一生的責任。

在他看來,通過在他統治期間使法國變得富強,他可以讓自己在天堂見到他的父親時感到內疚。因此,他執政期間頒佈了一系列使法國強大的措施,但卻被民眾嚴重誤解。法國人民對路易十三世的評價是,他是歷史上最弱的國王。他雖然有心改革,但一直被母親壓迫,並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績,也沒有給法國帶來更多的榮耀。

相反,這是國際上對路易十三世的評價,他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王。在位期間,他巧妙地運用戰爭手段,使法國在軍事和外交上取得勝利,從而擴大了法國的版圖。因為領土的擴張是在路易十三世死後完成的,路易十三世在世時就受到了批評。路易十三世統治時期,歐洲戰亂不斷,西班牙幾乎分崩離析,但接手法國的路易十四卻使法國迅速崛起,這不僅與路易十三世之前的統治有關,也與他的能力有關。

請給我講講法國的歷史。那些個什麼路易十三十四之類的是什麼呀?

法國簡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進攻巴士底監獄。監獄裡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的綱領《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1789年,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法國大爆發。1789年法國爆發大,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隊殘酷。1848年2月爆發,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就了道路。

1944年6月宣佈成立臨時,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佈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佈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外交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路易十三 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國波旁王朝國王(1610年—1643年在位)。生於楓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瑪麗·德·美第奇攝政。1615年與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奧地利的安妮結婚。路易十三親自執政後與主要依賴紅衣主教黎塞留的幫助,開始了法國的統治。1643年5月14日因騎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路易十三是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亨利四世的長子,1601年出生,母親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公國的瑪麗德美第奇公主。他的父親崛起於持續了三十年之久的法國宗教戰爭,因此登基時貴族勢力衰弱。亨利四世出身於新教貴族家庭,儘管後來迫於壓力改宗,但在宗教方面總體是維護新教的。在歐洲方面,西班牙雖然已經衰落,但實力仍然較強,通過和同樣處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奧地利的同盟,依舊維持著對法國的遏制。西班牙依然維持著對尼德蘭南部的統治,直接威脅著法國北部邊境,並試圖再次吞併已經的荷蘭。英國雖然有所發展,但實力總體偏弱,且國內宗教矛盾尖銳。亨利四世提出天然疆界的,其實質就是要擴張法國領土,打擊西班牙,稱霸歐洲。

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瑪麗德美第奇攝政。太后的家族與西班牙關係密切,所以太后實行了親西班牙的,貴族勢力也有所恢復。1615年,在太后的主導下,路易十三與西班牙公主安妮結婚(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於奧地利,所以習慣上稱安妮王后為奧地利的安妮),他的妹妹伊莎貝爾則嫁給了安妮的哥哥菲利普四世。但路易十三並不滿意太后的,所以親政後試圖改變太后的,但一直受到太后的壓制。1617年,路易十三派人暗殺了太后的寵臣,太后逃奔到布魯爾。雖然後來經人調解太后回到了巴黎,但的隔閡依舊。宮中形成了以路易十三為核心的王黨和以太后、國王的弟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為核心的後黨。

在這次調解中,黎塞留嶄露頭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賞識,後來被任命為樞機主教。黎塞留在內政方面推行君主。經濟上鼓勵工商業和海外貿易,擴充財富;上削弱貴族的權力,打擊後黨;宗教上逐步新教的勢力,曾在1627年攻佔了新教的堡壘拉羅謝爾。國際關係方面,路易十三積極推行其父的,與信奉新教的國家合作,打擊西班牙的勢力。1618年,歐洲爆發三十年戰爭,起因是捷克為反對奧地利的宗教壓迫揭竿而起,並將王位許給了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選帝侯弗雷德裡克,但在西班牙的幫助下,奧地利了捷克起義。之後,奧地利和西班牙趁機擴張各自的勢力,企圖歐洲的新教運動,德意志北部新教諸侯和荷蘭等國陷入了恐慌。法國在這次戰爭中一開始並未出兵,而是以金錢支援丹麥、瑞典進攻神聖羅馬帝國,打擊奧地利的勢力。當丹麥,特別是瑞典在德國高奏凱歌時,法國又在外交上孤立他們,以維持中歐的平衡。但當奧地利任命了華倫斯坦為帝隊的統帥後,瑞典戰敗,局勢似乎又朝著對奧地利有利的方面發展時,法國宣佈出兵。趁著雙方筋疲力盡時,法國在軍事和外交上的手腕獲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終於在1648年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將阿爾薩斯等地劃入了自己的版圖,大大擴張了自己的勢力,此時離路易十三去世已經五年了。

在宮廷方面,路易十三一直對母親、弟弟和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妻子懷有戒心。瑪麗德美第奇也陰謀廢黜路易十三,立奧爾良公爵為國王。而國王夫婦不和,婚後多年無子,也給太后和奧爾良公爵的陰謀提供了便利。在黎塞留的鐵腕的打擊下,奧爾良公爵最終失勢,太后也逃到了布魯塞爾,處於西班牙人的庇護之下。1638年,安妮王后生下王儲(未來的路易十四),王室終於穩固了。兩年後,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也出生了。而原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只有一個女兒,失去了對抗國王的最後資本。

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在他死時,貴族重新活躍起來,形成了以孔代親王、謝弗勒斯夫人、隆格威爾夫人為核心的投石黨。黎塞留的繼任者馬紮然輔佐攝政太后安妮,與投石党進行鬥爭,不過他們顯然沒有黎塞留的手腕。新主路易十四的統治在一片混亂中緩緩拉開序幕。

路易十三的家庭成員

妻子:奧地利的安妮

子女:

路易十四

菲利普一世(奧爾良公爵)

法國葡萄酒的等級是根據產區劃分的,白蘭地等級則是根據桶貯時間劃分的。人頭馬的生產標準高於干邑產區生產法令規定的標準,陳化期7年以下的是VS,達到7年的是VSOP,超過12年的是CLUB(即“人頭馬俱樂部”),達到15年的是Napoleon(即“拿破崙”級),超過20年的是XO,超過30年的是L’AGED’OR(即“金色年代”),達到50年以上的就是路易十三了。

白蘭地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橡木桶陳化時間。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陳化歲月,路易十三的境界當然至高無上。廣告上描述說:“品嚐路易十三,就像經歷一段奇幻美妙的感官之旅:最初可感覺到櫻桃、水仙、茉莉、百香果、荔枝等果香,旋即流露香草和雪茄盒的香味;待酒精逐步揮發,鳶尾花、紫羅蘭、玫瑰、檀香木樹脂的清香更令人回味。一般白蘭地的餘味只能持續十五至二十分鐘,而路易十三這款香味與口感極為細緻的名酒,餘味卻能繚繞長達一個小時以上。”

路易十三採用巴黎Baccarat世家手工製作的水晶瓶,瓶身刻有巴洛克風格的百合花紋,瓶蓋及瓶肩鑲有24K純金雕飾。根據中國市場目前的零售價,一瓶700毫升的新版路易十三標價1.18萬元(大偉那瓶8000塊的,是拍攝《沒完沒了》時的價格),1500毫升規格的則要2.68萬元。還有報道說:“假如包裝盒完好,一個人頭馬路易十三的空酒瓶最高能賣2000元。”

路易十四(1638-1715)

生平

[編輯本段]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於聖日耳曼(Saint�Germain)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奧地利的安娜(Anne of Austria,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後一直統治法國到1715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22歲的路易十四才開始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薩林死後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塞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援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期的後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

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結婚,1683年瑪麗死後他又與地位比他低的孟脫儂女伯爵弗朗索瓦絲·徳·奧比尼結婚。路易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得都長,他的重孫路易十五才繼了他的位。

統治

[編輯本段]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投石黨,1648-1653),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這次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重現。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釋出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裡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經濟

[編輯本段]

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瀕臨破產了。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汙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汙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鉅債。

凡爾賽宮

[編輯本段]

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集權、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鉅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裡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

路易十三是怎麼死的

1643年5月14日因騎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路易十三是誰?

路易十三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與他的第二位王后,瑪麗·美第奇的兒子。

路易十三出生於1601年,1610年其父親死後,年僅九歲的他繼承了法國王位。

他建立了波旁王朝,開創了波胖王朝在法國的統治。

路易十三的在位時間?

法國的路易13在位72年1638年9月5日,路易13誕生於聖日耳曼(Saint�Germain)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12和王后奧地利的安娜(Anne of Austria,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後一直統治法國到1715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22歲的路易13才開始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13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沒有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政,但此後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薩林死後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的典型和榜樣。

路易十三的主要成就

主要功績有:經濟上鼓勵工商業和海外貿易,擴充財富;上削弱貴族的權力,打擊後黨;

宗教上逐步新教的勢力,曾在1627年攻佔了新教的堡壘拉羅謝爾;

國際關係方面,路易十三積極推行其父的,與信奉新教的國家合作,打擊西班牙的勢力。

在法國曆史上,路易十三曾經被人視為昏君的代表,他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亨利四世——法國曆史上僅有的三個“大帝”之一,他的兒子是更赫赫有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著極盛時期的法蘭西帝國,夾著無比榮耀的父親和兒子中間,路易十三顯得那樣的暗淡無光。

確實,路易十三是個沒什麼才華、也沒什麼天分的國王,他唯一的愛好是打獵,生活中的他軟弱、慵懶,他的性格內斂、陰鬱,不討人喜歡。他的一生充滿悲劇:幾歲時父親就被刺殺;十幾歲開始就因為原因與母親對立了一輩子——母親到死也沒原諒自己的這個兒子;跟自己的妻子冷戰數十年;自己唯一的廢材親弟弟一輩子都在造自己的反;與王后的侍女奧福特、拉法耶特先後萌發的兩段純潔精神戀愛,都因潛在的因素遭到首相黎塞留強行終止;晚年深愛的男寵桑·馬爾斯竟然聯合各方勢力密謀推翻自己與黎塞留、推弟弟加斯東親王為法國國王,陰謀曝光後馬爾斯被黎塞留以叛國罪當眾斬首。

但是這樣一個人,他卻可以在臨終禱告時說:上帝啊,我已經死而無憾了!因為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君王,終其一生,他都在為法蘭西的強大而不懈努力,他深知自己不擅長具體事務的管理,所以他重用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家黎塞留,為此,他不惜跟自己的母親、妻子、弟弟決裂,甚至犧牲自己,允許自己被黎塞留“架空”(對比下張居正的下場),在細節上,他顯得平庸而缺乏主見,但是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他總能作出正確抉擇,並且堅定不移地加以貫徹實行。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經典片斷:路易十三臨終前祈求上帝原諒自己為了國家而對家人冷酷無情,但他的王后卻在兒子路易十四登基時說:要學你的祖父,他去世時法國人都痛哭;不要學你的父親,他死時法國人都大笑。亨利四世是一個英明而且很有人格魅力的國王,他曾說過:我要讓每個法國農民的碗裡都有一隻雞,這樣的國王去世,人民為之哀痛理所當然。

但是路易十三去世時,法國人知道為什麼而笑嗎?亨利四世在位短,他雖然勵精圖治,但是留給路易十三的法國依然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百廢待興;而路易十三去世後,留給路易十四的法國在內完成了、社會、宗教上的改革,國勢蒸蒸日上,對外打垮了曾經無比強大的西班牙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奠定了法國日後稱霸歐陸的基礎。

事實上,路易十四不要說學到祖父亨利四世,就連他那個一向給世人感覺平庸的父親他也不如,不然十九世紀的歐洲,根本就沒有德國和英國的出頭之日。

我們都知道都德的《最後一課》,十九世紀末的法國外敵入侵、風雨飄搖,當時入侵法國最猛烈的德意志在路易十三時代被打垮後沉淪了200多年;割讓出去的洛林與阿爾薩斯是在路易十三時代打下來的;當時主持德意志帝國國政的是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他最崇拜的人物就是200年前用外交策略整垮德意志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首相;當時國勢最隆盛的是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而黎塞留去世時留下的遺囑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防範英國,這個國家日後對法國的威脅可能超過其他歐洲國家(後來拿破崙就是敗在英國手下)。。。

這個時候,法國人開始重新評價這位因為性格強勢、作風強悍而“神憎鬼厭”的家,黎塞留雖然是個權臣,但他不是那種篡位的權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法國的國家利益,而沒有國王堅定的支援,黎塞留這樣的人早就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身敗名裂了,他不光建立了偉大的功業,自身也得到了善終,沒有抄家、沒有秋後倒算,沒有一點點負面的結果。站在他身後的路易十三,那個外表平庸的國王,其氣量與胸懷遠遠超過了很多號稱“大帝”的君主(對比下中國歷史上的商鞅、張居正、鰲拜等)。

歷史對黎塞留的公正評價來得已經算遲了,但至少今天的法國曆史教科書上明確寫著:黎塞留,法蘭西曆史上最偉大、最有謀略、同時也最冷酷無情的家,那對路易十三的公正評價呢?今天,與他同名的白蘭地酒也許更有名,但至少,有一個人自始至終是瞭解他的,那就是被他重用的黎塞留,黎塞留臨終時對輔佐(沒有比這個詞更準確的了)了自己一生的君上——路易十三有這樣一句評價:唯有雄才大略之人才能知人善任。

個人認為,路易十三這樣的君王,是不合西方人口味的,而比較像東方的君主,這也不奇怪,畢竟當時的法國,是歐洲君權最集中的國家,但是從某方面講:他能無條件支援一個性格強勢,而能力超過自己千萬倍的大臣,始終信任、包容,這份氣量,超過了中外歷史上已知的所有帝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xn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