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聖陸羽的故鄉

茶聖陸羽的故鄉

茶聖陸羽的故鄉

茶聖陸羽的故鄉:答案是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

茶聖陸羽的故鄉是中國安徽省涇縣。這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茶鄉”,因為涇縣盛產綠茶和黃茶,其中以“黃山毛峰”(一種名貴的綠茶)和“六安瓜片”(一種名貴的黃茶)著名。茶聖陸羽自幼生長在涇縣,他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撰寫了《茶經》等著名著作,對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陸羽(約733年—約804年),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唐代茶學家。上元初年(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陸羽生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陸羽作為中國茶藝奠基人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的事蹟在《新唐書》《文苑英華》《唐才子傳》《全唐文》等文獻中有所記載。陸羽的著作頗豐,不過大部分作品已散佚只存部分內容,唯有《茶經》三卷完整存世。他亦工於詩,但傳世者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詩》存詩二首。(概述圖參考資料)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茶學家。

陸羽所著《茶經》三卷十章七千餘字,共十章,七千餘言,分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在《茶經》中,陸羽除全面敘述茶區分佈、茶葉的生長、種植、採摘、製造、品鑑外,有許多名茶首先為他所發現。如浙江長城(今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後列為貢茶;義興郡(今江蘇宜興)的陽羨茶,則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

被稱為茶聖的陸羽是哪裡人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或雲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據《新唐書》記載: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 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答曰:“終鮮兄弟,而絕後嗣,得為孝乎?”師怒,使執糞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潛以竹畫牛背為字。得張衡《南都賦》,不能讀,危坐效群兒囁嚅若成誦狀,師拘之,令剃草莽。當其記文字,懵懵若有遺,過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嘆曰:“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嗚咽不自勝,因亡去,匿為優人,作詼諧數千言。天寶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師,太守李齊物見,異之,授以書,遂廬火門山。貌侻陋,口吃而辯。聞人善,若在己,見有過者,規切至忤人。朋友燕處,意有所行輒去,人疑其多嗔。與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苧翁,闔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裴回不得意,或慟哭而歸,故時謂今接輿也。久之,詔拜羽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貞元末,卒。 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論復廣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臨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執器前,季卿為再舉杯。至江南,又有薦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 關於陸羽棄佛從文還有另一種說法: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陸羽主要生活在唐什麼時期

陸羽主要生活在中唐時期。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

擴充套件資料

陸羽的主要成就:

1、撰寫了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陸羽經過長期的實地考察、親身實踐和博覽群書,全面、科學地總結了前人植茶製茶的經驗,系統地歸納了人們飲茶的方式、方法,並融入自己的研究心得,把中國文化的精粹內涵注入茶的飲用過程中,推出了博大精深的茶學百科全書《茶經》。

2、陸羽《茶經》極大地促進了茶業生產與發展。

3、陸羽《茶經》是中國茶道的奠基和茶文化的發軔,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4、為後代茶人樹立精行儉德的榜樣。

陸羽的出生地,時代,主要經歷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和詩人,因為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美譽為“茶聖”。陸羽歷時二十六年完成了鉅著《茶經》,為中國乃至世界茶業做出了深遠而悠久的影響。

陸羽一生淡泊名利,喜歡遊歷四方,熱愛大自然和生活。陸羽著作《茶經》一面世,引起了社會各界很大的反響。

陸羽之前的時代,人們將“茶”字寫作“荼”字,認為茶是一味藥材。陸羽寫成《茶經》之後,世人對茶有了多方位的認識。陸羽詳細考察了茶的起源和茶的作用,便於世人選對茶來飲用。陸羽先後探訪了淮南、浙西等地域,和當地的茶農探討此處茶葉的生長方式。

風餐露宿、飢寒交迫是常有的狀況,陸羽為了收集更多的茶葉標本,將生活窘迫拋至九霄雲外。功夫不負有心人,陸羽共花費二十六年著稱《茶經》一書,後人稱它為“茶葉百科全書”。

書中講述了茶葉諸多價值,有的茶葉毫不起眼,但是它卻有很高的醫藥價值。當時的人拜讀《茶經》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新鮮感,裡面涉及的很多觀點都是第一次聽說,引起了讀者很多興趣。

正是因為陸羽所著的《茶經》一書,豐富可人們對茶的認知,後來有了“以茶入詩”、“以茶起舞”等活動,足以見之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性。

陸羽對茶有很高的興趣,源於小時候跟隨智積大師學習喝茶之道,對茶藝有了基礎瞭解。因為愛好茶藝,陸羽一生漂泊四方,介紹和總結了各地的茶葉,最終花費26年時間著成《茶經》一書,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一千多年前,復州竟陵西塔寺。一個深秋的早晨。離古寺不遠的湖畔蘆葦叢裡,雁聲大作,聲音悽楚而悲愴。顯然,大群鴻雁的聲音,驚動了早起灑掃庭院的智積住持。

原來,一個被棄的嬰兒佔據了鴻雁的巢,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陸羽,字鴻漸。陸為姓,羽為名,鴻漸為字,先生的名號。

陸羽最大的貢獻就是對茶的研究,因此他被尊之為“茶聖”。他的《茶經》凡三卷,闡述茶的本源,採製和飲用的方法,所用器皿等等,十分詳盡,使天下人都知道飲茶了。

前倫敦醫藥協會傑鮑勒爵士曾著文稱“茶是偉大之慰藉物”,他認為“茶無疑為東方贈與西方最有利之禮物”。而陸羽先生的《茶經》卻是全面系統地闡明瞭茶的意義及作用。

茶道,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緻講究體悟的境界。陸羽的《茶經》,凡三卷,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等章節。茶,是有生命的物事,生命的本質在於悉心呵護倍加珍惜。按《茶經》的步驟飲茶,也許會更加接近茶道吧。

陸羽之前,“荼”“茶”不分,一個“荼”字,兩家共用。一種是草本植物,開黃花,味苦,可作蔬菜的,稱“荼”。再一種木本植物,葉作飲料的“木字旁加賈字”,也稱作“荼”。名同實異,難免混淆不清。

是先生為“茶”正了字,陸羽先生在著《茶經》時,把“荼”字減去一畫作“茶”,其價值遠遠超出了文字學的範圍,在自然科學史上也有它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聖的故事告訴我們,陸羽先生對茶的貢獻具有世界意義,當我們心存茶道品啜香茗的時候,除了緬懷陸羽先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量功德外,還當效法“茶聖”的那種艱苦勤學謙遜認真虛心的人生態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陸羽

茶聖陸羽是什麼朝代的人 茶聖陸羽所屬的朝代

1、茶聖陸羽是唐朝人。

2、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代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3、陸羽生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湖州有一條“陸羽古道”,被譽為浙江茶馬古道,好多遊客卻找不到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說起“茶馬古道”,相信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馬古道”主要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是 歷史 上內地與邊疆地區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可實際上,在我國東南地區的浙江省,還有一條與“茶馬古道”齊名的“陸羽古道”,知道的遊客卻並不多。

“陸羽古道”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的一座千年古村——妙山村,由於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遠,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很少有遊客會找到這裡,更想不到這裡還有一條與“茶馬古道”齊名的“陸羽古道”。

大家應該都知道,唐朝著名的茶學家陸羽被後人稱為“茶聖”、“茶仙”,因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舉世聞名。早在陸羽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就離開故鄉,定居在湖州的苕溪之畔,所以浙江湖州可以算是陸羽的“第二故鄉”。

顧名思義,“陸羽古道”指的就是陸羽曾經在湖州生活、遊歷等相關的 歷史 遺存,具有非常高的人文 歷史 價值,只不過,你想要在妙山村找到這條傳說中的“陸羽古道”,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遊客甚至找半天沒找到,最後都放棄了。

主要原因就是,“陸羽古道”至今都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商業 旅遊 開發,相關的配套設施不齊全,遊客只能將車停在村子裡,然後徒步走進這裡的湖州最高峰“霞幕山”內進行尋找,在山裡,甚至連手機導航都無法準確定位,也就給這條“陸羽古道”增加了更多的神祕色彩。

當我們在幾乎呈現原始狀態的深山裡徒步跋涉了將近半小時之後,才終於看到了“陸羽古道”的牌坊,然而,讓我們都大出意外的是,這寒酸的牌坊難道真的就是與“茶馬古道”齊名的“陸羽古道”嗎?要知道,“陸羽古道”也是“中國十大古道”之一啊!不會就這麼草率吧?

而穿過“陸羽古道”的牌坊之後,更讓我們難以置信,眼前所謂的“古道”幾乎看不見正常的道路,四周雜草叢生,好多植物長得比人還高,如果不是在前面見到“陸羽古道”的牌坊,誰能想得到這裡竟然是被譽為浙江“茶馬古道”的“陸羽古道”?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浙江湖州 旅遊 ?對湖州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在湖州市吳興區的“霞幕山”深處,竟然還藏有這麼一條几乎沒有什麼遊客能找到的“陸羽古道”嗎?如果以後有機會再來湖州 旅遊 的話,你還想不想來“陸羽古道”走走看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茶的祖宗陸羽是什麼時期的人

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祀為“茶神”。

《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他工於詩文,但傳世不多。 陸羽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他三歲的時候,被竟陵龍蓋寺主持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十得。後取得陸羽一名。在龍蓋寺,他不但學得了識字,還學會了烹茶事務。儘管如此,陸羽不願皈依佛法,削髮為僧。

十二歲時,他乘人不備逃出龍蓋寺,到了一個戲班子裡學演戲。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丑角很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 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能和抱負,當即贈與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那裡學習。後與一好友(崔國輔)常一起出遊,品茶鑑水,談詩論文。唐肅宗幹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升洲(今南京)鑽研茶事。唐上元初(公元760年)至苕溪(今浙江湖州)隱居。在湖州的顧渚山,陸羽與皎然、朱放等人論茶。顧諸山在浙江湖州,是個著名的產茶區。據《郡齋讀書志·雜家類》載,陸羽還著有《顧渚山記》2卷,當年陸氏與皎然、朱放等論茶,以顧渚為第一。陸羽和皎然都是當時的茶葉名家,分別著有《茶經》和《茶訣》。後來陸龜蒙 在此開設茶園,深受前輩的影響,他寫過《茶書》一篇,是繼《茶經》、《茶訣》之後又一本茶葉專著。可惜《茶訣》和《茶書》均已失傳。唯有陸羽的《茶經》3卷傳世。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登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來。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讚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做序道:“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 陸於逝世後,後人尊其為“茶神”,肇始於晚唐。

陸羽是誰?他有什麼傳為佳話的事蹟?

陸羽(733一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因著 《茶經》而名揚四海,被譽為“茶聖”、“茶宗”、“茶祖”、“茶 仙”、”茶神”。他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幼好學,唐天寶十一 年(752)出巴山,涉峽州,考察茶事,結識不少社會名流。22歲,陸 羽潛心於茶事研究和著述。至乾元三年(760),開始隱居湖州苕溪一 帶蒐集採茶、製茶、飲茶的資料,四年後,他根據32州調查資料,寫 成《茶經》初稿。其後,在大量讀書,翻閱資料的基礎上,《茶經》 才被修訂成書,出版於建中元年(780)。《茶經》的內容十分豐富, 在七千餘字的著作中,凡栽茶、採茶、製茶、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 寫到了。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而且也說明 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 作者在寫《茶經》的過程中,還十分重視長興顧渚山紫筍茶。他 將該地紫筍茶與別的茶種進行比較,說:“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 ,芽者次。”紫筍一名遂由此而得。陸羽向常州太守李棲筠推薦紫筍 茶為上品茶,可作貢茶入貢;常州大守以宜興茶貢額不足,遂令長( 興)宜(興)共同交納入貢。後經朝廷規定。山陽(湖州所轄長興縣 )山陰(常州所轄宜興縣)會集起來,一起入貢。每年立春後45日, 吳(吳興,今湖州)、常(常州)兩州刺吏在宜、長兩縣交界的懸腳 嶺境會亭相聚,有歌有舞,人們像過節日一樣。有白居易的詩為證: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 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 對病眠人。”湖州刺史杜牧《題茶山》詩,歌頌:“山實東吳秀,茶 稱瑞草魁”。東吳地區的山水,首推顧渚秀麗;此山所出貢茶,自然 優於他處,當為“瑞草”之冠!詩人還有一首《人茶山下題水口草市 絕句》,直接寫到長興縣水口鄉,那是產、制紫筍茶的地方。 晚唐詩人皮日休的《茶人》,開頭就寫:“生於顧渚山,老在漫 石塢”,說茶人生在顧渚山,老在顧渚山,終身生活在這因生產貢茶 而聞名的地方。 陸羽在顧渚山一帶寫《茶經》,在貢茶院監製紫筍茶,提高了顧 淆紫筍茶的知名度。紫筍茶不僅唐時被列為貢茶,並歷經宋、元、明 ;然至明朝,貢額大大減少,至清初名茶漸次失傳。 解放後對紫筍茶的試製得到成功,並逐步有了發展。陸羽把湖州 、長興看作第二故鄉,湖、長人民也忘不了一代茶祖陸羽。湖州市早 就開設了陸羽茶館,水口鄉顧渚山麓也建造了陸羽山莊,陸羽茶莊。 重建忘歸亭。重拓金沙泉。眼看清澈的山泉汨汨長流,遙想陸羽當年 聚集山僧野老品茗於此,我們今天在這裡飲茶,也是人間一大快事呀 !(呂晴飛)

源遠流長的湖州茶文化

說道茶的故鄉,那一定只能是中國,五千年前神農為了實驗各種植物的藥性,以身試草,難免遇到有毒的茶,結果發現茶葉可以解毒,從此茶開始走入人們的視線。在中國有那麼一個地方被賦予了“茶都”的美稱,在源遠流長的 湖州文化 ,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說,中國能有一個地方被賦予“茶都”的美譽,人們也許會聯想到盛產龍井的杭州,以碧螺春聞名的洞庭……可在眾多“茶家”的眼裡,似乎卻只有一個地方能揹負如此盛名,這就是湖州。

  為何稱湖州為“唐代茶都”?因為湖州不僅是唐代茶文化的發祥地,更是唐代的貢茶之都。唐代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特別輝煌的一個時期,其中有兩件大事具有標誌性的意義,一是《茶經》的完成。

  二是首開貢茶專門機構,建立有史以來第一個皇家貢茶基地,貢茶成為真正的制度性的行為,從而大大促進了茶葉特別是名茶生產和茶文化的發展。巧的是,這兩個事件都發生在湖州,且時間上也大致相同,這對湖州茶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可見一斑。

  說到湖州,就不得不提“茶聖”陸羽,湖州就是陸羽的第二故鄉。陸羽不僅精於茶道,也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偉大傳播者,也正是因為陸羽多次到顧渚山考察茶事,並向朝廷推薦了紫筍茶,才使紫筍茶成為貢茶。陸羽對茶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經常同朋友們談茶、論茶、品茶,並對茶的種植、栽培、烹煮等了如指掌。

  把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觀察加以總結後,陸羽寫出了聞名世界的《茶經》,也為自己贏得了“茶聖”的美譽。而湖州,正是陸羽潛心研究茶道並著《茶經》之所。《茶經》的問世,是中華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標誌,《茶經》系統地研究茶的起源和生長環境,茶的採製和煮飲方法,全面記載了茶史、茶區以及茶事等。

  它的問世與流傳,加速了茶知識的傳播,促成了世間飲茶之風盛行,加速了湖州茶文化的發展。關於湖州歷代茶事活動的記載,至今還留存在顧渚山三處九塊摩崖石刻中。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在湖州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據考證,三國時期,東吳已成為當時茶業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消費還侷限於上層社會,唐朝時茶葉的產銷中心轉移到浙江和江蘇,湖州茶業開始特供朝廷,名揚天下,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我國古代貢茶分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地方選送,稱為土貢;另一種是由朝廷指定生產,稱貢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設立的歷史上第一個專門採製宮廷用茶的貢焙院所在地,可見當時湖州茶葉的品質和名氣。

《茶經》記載了是誰最早發現了茶?茶的故鄉在哪?為什麼把陸羽稱為“茶聖”?茶的故鄉在哪?

一、《茶經 七之事》載:“《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這表明炎帝神農氏首先發現了茶。

二、茶的故鄉在中國,具體說,在中國西南。

三、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後人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我國的“茶聖”是誰?

陸羽(733年~804年),外號茶仙或茶聖。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 陸羽,字鴻漸,又號「茶山御史」。

《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陸羽遍嘗中國各地的名茶,並著有《茶經》述說。他的著作成為日後世人研究茶藝的經典。今時今日不少人都愛用「陸羽」來作茶藝或茶類產品的名稱。

陸羽(783年--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祀為「茶神」。

他工於詩文,但傳世不多。 陸羽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他三歲的時候,被竟陵龍蓋寺主持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後取得陸羽一名。在龍蓋寺,他不但學得了識字,還學會了烹茶事務。儘管如此,陸羽不願皈依佛法,削髮為僧。

十二歲時,他乘人不備逃出龍蓋寺,到了一個戲班子裡學演戲。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丑角很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 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能和抱負,當即贈與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那裡學習。後與一好友(崔國輔)常一起出遊,品茶鑑水,談詩論文。唐肅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升洲(今南京)鑽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隱居山間,闔門著述《茶經》。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登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來。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讚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做序道:"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 陸於逝世後,後人尊其為"茶神",肇始於晚唐。

標籤: 陸羽 茶聖 故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yv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