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祭奠包袱怎麼寫 鄂州祭祀包袱怎麼寫

祭奠包袱怎麼寫 鄂州祭祀包袱怎麼寫

1.祭奠包袱怎麼寫

祭奠,是對逝者的一種悼念儀式,中華傳統注重"慎終追遠"體現中國人民的一種孝文化。

鄂州祭祀包袱怎麼寫 祭奠包袱怎麼寫

出殯次日清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翼城一帶,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如忻州河曲,親友帶上火鍋、柏柴去墳地匯聚,祭奠後食畢而歸。

從人死後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一七'稱"頭七"、三七又稱"散七"、五七、七七又稱"滿七"、"斷七"或"盡七",較為重要。

"一七",喪家設靈座,供牌位,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弔。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著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喚死者,或上墳焚香接引亡靈回家。

"五七",民間認為這一天死者亡靈回家" 省親" ,喪家除舉行祭奠,還要延請僧道誦經,親友均來弔唁。晉中祁縣一帶,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蓮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並按亡者歲數扎製紙花、剪紙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紙旗以穀草杆穿扎,沿路一直從家門口插到墳地。

"七七",喪家舉行隆重祭奠,親友都來燒紙,或到墳前祭拜。

2.祭祖的包袱怎麼寫

與寫信封一樣,正面由右至左豎排。

第一層:寫寄錢的原因,如:中元寄錢

第二層:寫收錢人的姓名,如: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 單魂收用。

“魂下受用”、“單魂受用”可接著姓名寫,也可另啟一行左下角書寫。

第三層:寫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

第四層:寫郵寄(即焚燒)的時間。如:“天運戊子年正月十五日於火中化白”,其中“天運”也可寫為“陰曆”,而年份要用甲子紀年。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還要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證半路不被別的鬼魂順手牽羊。

3.祭祖的包袱怎麼寫

與寫信封一樣,正面由右至左豎排.第一層:寫寄錢的原因,如:中元寄錢第二層:寫收錢人的姓名,如: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 單魂收用.“魂下受用”、“單魂受用”可接著姓名寫,也可另啟一行左下角書寫.第三層:寫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第四層:寫郵寄(即焚燒)的時間.如:“天運戊子年正月十五日於火中化白”,其中“天運”也可寫為“陰曆”,而年份要用甲子紀年.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還要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證半路不被別的鬼魂順手牽羊.。

4.祭奠包袱怎麼寫

與寫信封一樣,正面由右至左豎排。

第一層:寫寄錢的原因,如:中元寄錢 第二層:寫收錢人的姓名,如: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 單魂收用。 “魂下受用”、“單魂受用”可接著姓名寫,也可另啟一行左下角書寫。

第三層:寫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

第四層:寫郵寄(即焚燒)的時間。如:“天運戊子年正月十五日於火中化白”,其中“天運”也可寫為“陰曆”,而年份要用甲子紀年。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還要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證半路不被別的鬼魂順手牽羊。

5.祭祖的包袱怎麼寫

與寫信封一樣,正面由右至左豎排。

第一層:寫寄錢的原因,如:中元寄錢

第二層:寫收錢人的姓名,如: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 單魂收用。

“魂下受用”、“單魂受用”可接著姓名寫,也可另啟一行左下角書寫。

第三層:寫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

第四層:寫郵寄(即焚燒)的時間。如:“天運戊子年正月十五日於火中化白”,其中“天運”也可寫為“陰曆”,而年份要用甲子紀年。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還要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證半路不被別的鬼魂順手牽羊。

6.死人包袱怎麼寫

舊俗,農曆七月七年級到十五是陰間放鬼的日子,亡人在此期間被閻王放出來,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祀。

這個有人看做是封建迷信,但是也有人將此當作一種習俗。自己把握。

引述一些民俗材料:

農曆進入七月七年級至七月十五日期間,每天正午前又家中男丁列印紙錢,一張八開紙裁成三張,每張紙在列印時,只能列印七、九排,成單數。列印好後,用白紙包好,三、七、九張錢紙成單數包一包。

寫包袱: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豎排,寫給祖人的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 公 老大人收"、"孫 曾孫 玄孫 祀";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考 公 老大人收"、"男 率孫 曾孫 玄孫 祀"。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墳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幾個給"力夫",包袱正面寫"力夫"二字即可。

有說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寫“封”字,還要寫上亡故的地點,詳細程度類似郵遞,但無須具體門牌。

這裡列出一下寫包袱的格式,一般只需要寫頭包,後面的包袱則寫以某字為號第XX。

其他網上材料:

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正面的寫法就較複雜了。譬如在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

中元寄錢

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七年級、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後可能昇天,王公大臣死後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

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 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

7.燒包袱的書寫格式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豎排,寫給祖人的格式,依次寫“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祖考XX公XX老大人收”、“孫XX曾孫XX玄孫XX祀”。

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考XX公XX老大人收”、“男XX率孫XX曾孫XX玄孫XX祀”。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墳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幾個給“力夫”,包袱正面寫“力夫”二字即可。

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有說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寫“封”字,還要寫上亡故的地點,詳細程度類似郵遞,但無須具體門牌。

擴充套件資料

我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民間每逢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但是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

包袱通常是一個大紙口袋,豎一尺,寬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間貼一藍籤,以便書寫亡人名諱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個大白紙或紅紙口袋上印上水墨單線的圖案,四周黑框內是佛教梵文音譯的《往生神咒》;中間印一蓮座的牌位,用來填寫亡人名諱。

牌位的右上方印著“金銀財寶冥衣一封”,可根據情況在下邊填上“戊子清明祭用”、“週年祭用”等字樣;左下方是填寫祭祀人姓名之處,還印有兩個古裝的小人兒,據說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靈之吏)。

每份包袱皮還附著一張四寸見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國郵政”的郵票。裝好冥錢冥衣後,貼在包袱背後。

8.誰知道七月半燒包袱怎麼寫

這裡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

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讀過書的老先生寫的多。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

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就較複雜了。譬如在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中元寄錢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孫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ynkm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