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曲的行書怎麼寫

曲的行書怎麼寫

1. 是字的行書怎麼寫

第一講右點的寫法寫法要領:右點不宜寫長,要圓潤飽滿、堅定肯切,忌用枯筆。

曲的行書怎麼寫

第二講左點的寫法寫法要領:左點一般露鋒入筆形體稍長,和其它筆畫有連綿之態流暢飄逸

第三講短橫的寫法寫法要領:短橫輕起微駐,不可鋒芒畢露,長短粗細,視情而定。

第四講中橫的寫法寫法要領:中橫筆畫稍粗、雄強有力,起筆藏鋒露鋒視情而定,切忌軟弱無力

第五講長橫的寫法寫法領:長橫曲全字王筆,不可寫得過短,也不可過於粗笨,收縱屈辰視情而定,筆畫走向務求準確。

第六講垂露豎的寫法寫法要領:垂露豎收筆縮鋒,不可外垂鋒芒,雖有時與懸豎混用,但下列字者,忌用懸針。

第七講垂露豎的寫法寫法要領:凡豎筆在莊時必用垂露,在中、在右時要視字而定,下列所舉例字絕不可使用是針。

第八講懸針豎的寫法寫法要領:甚針豎亦曲錐畫沙。要求中鋒行筆,萬毫齊發,收筆出鋒切勿傾斜。

第九講短撇的寫法寫法要領:短撇的位置、形態往往是全字乃至全篇的準繩,寫此筆宜迅捷有力,力達筆端,馬虎不得。

第十講中撇的寫法寫法要領:中撇在左時,要較為粗重,收筆是否出鋒,視情而定。行書的中撇,往往駐筆收鋒。

第十一講長撇的寫法寫法要領:長撇忌粗,不可力弱身彎,亦不可行筆過長,更不可一筆甩出,要收縱有度,伸展得法。

第十二講豎鉤撇的寫法寫法要領:光豎後撇加鉤,謂之豎鉤撒,即為豎。起筆取橫勢,此為豎鈞撇起筆的關鍵。

第十三講直捺的寫法寫法要領:直捺起筆藏鋒,鋒芒不可外露。直捺在行書中多被反捺、點筆所代,所以寫法與變化頗而複雜

第十四講平捺的寫法寫法要領:平捺起筆往往和前筆相連,不宜粗重,中鋒行筆,一波三折,形如水波之狀

第十五講豎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身長者均不宜過於粗重,挑鉤處稍有力度,並注意鉤身指向。有直挑平挑之別、出筆收筆之分

第十六講彎鉤的寫法寫法要領:彎鉤應纖巧俊秀,內舍道勁,八面齊備,圓潤豐滿,出鉤須以平勢,忌挑而向裡。

第十七講橫折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行筆峻挺,切勿粗重側筆環抱以取勢。凡此筆,鉤身不宜短,鋒芒不內側。

第十八講橫折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豎筆忌粗,鉤鋒忌小意在承上啟下。要求道勁峻挺,氣骨內藏,豐潤流動。

第十九講豎彎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起筆勿重,彎鉤匆死,挑鉤處內圓外方,鋒尖直上。

第二十講橫折斜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要求流動圓潤,清爽秀雅 ,筆畫勿粗,行筆忌遲。飛動中求其俊妙,纖細中不失堅挺。

第二十一講豎彎的寫法寫法要領:藏鋒頓筆,駐筆回鋒鉤身不宜大,筆畫不宜粗,力求小巧別緻點到為止。

第二十二講斜鉤的寫法寫法要領:舒展流暢,清秀峻埏下筆最忌手軟,行筆切勿身彎,務必—筆到位。挑鈞收放,視字形而定。

如果您想學行書的話,我建議您先學歐體開始,因為歐體是最好學的字型,我也是從歐體開始學的然後再練習行書。我建議您可以使用書法三寶,它可以使您快速有效的練好書法,而且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謝謝!!望採納。

2. 關於行書的寫法

鋼筆行書的點畫寫法,儘管來自於毛筆行書,但用筆遠比毛筆行書簡單,它不強調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的法則。

(一)點 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

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

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

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

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

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 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

“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 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

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

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

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

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

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

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

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

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

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五)捺 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

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筆向右下方寫。

捺時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斜捺的形態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後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後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後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圓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後回鋒或藏鋒收筆。

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託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

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後用力平平捺出。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寫法是寫好平捺後,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於寫“走”字裡面的部分。

挑勾捺其實是在平捺快寫後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為之。 (六)挑 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

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寫法是落筆後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後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點畫務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

(七)勾 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後轉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

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優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

寫法是側鋒落筆,然後縱筆而下,勾時用力翻筆向上勾出。戈。

3. 鋼筆行書怎麼寫

(一)點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

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

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

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

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

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

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

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

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

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

(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

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

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

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

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五)捺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

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筆向右下方寫。捺時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

斜捺的形態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

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後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

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後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後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圓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

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後回鋒或藏鋒收筆。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託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後用力平平捺出。

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

寫法是寫好平捺後,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於寫“走”字裡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實是在平捺快寫後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為之。

(六)挑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

寫法是落筆後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

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後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點畫務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七)勾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

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後轉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優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寫法是側鋒落筆,然後縱筆而下,勾時用力翻筆向上勾出。

戈畫平中帶弧有韌勁,剛中含柔見縱勢。 3.背拋勾 是指從背面反拋勾出,如“夙”字。

寫法是順勢寫上橫畫,拐彎時折筆而下,。

4. 關於行書的寫法

鋼筆行書的點畫寫法,儘管來自於毛筆行書,但用筆遠比毛筆行書簡單,它不強調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的法則。

(一)點 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

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

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

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

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

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 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

“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 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

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

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

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

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

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

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

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

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

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五)捺 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

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筆向右下方寫。

捺時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斜捺的形態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後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後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後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圓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後回鋒或藏鋒收筆。

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託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

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後用力平平捺出。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寫法是寫好平捺後,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於寫“走”字裡面的部分。

挑勾捺其實是在平捺快寫後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為之。 (六)挑 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

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寫法是落筆後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後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點畫務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

(七)勾 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後轉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

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優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

寫法是側鋒落筆,然後縱筆而下,勾時用力翻筆向上勾出。戈。

5. 〈料〉的鋼筆行書怎麼寫

(一)點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

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

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

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

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

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

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

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

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

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

(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

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

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

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

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五)捺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

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筆向右下方寫。捺時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

斜捺的形態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

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後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

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後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後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圓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

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後回鋒或藏鋒收筆。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託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後用力平平捺出。

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

寫法是寫好平捺後,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於寫“走”字裡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實是在平捺快寫後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為之。

(六)挑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

寫法是落筆後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

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後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點畫務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七)勾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

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後轉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優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寫法是側鋒落筆,然後縱筆而下,勾時用力翻筆向上勾出。

戈畫平中帶弧有韌勁,剛中含柔見縱勢。 3.背拋勾 是指從背面反拋勾出,如“夙”字。

寫法是順勢寫上橫畫,拐彎時折筆而下,。

6. 求行書寫法 各種字的寫法 連筆方法

行書貴行,即筆毫不論著紙與否都在執行,這就造成了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即上一筆的收筆和下一筆的起筆之間有著明的或暗的聯絡。這樣不僅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減少了筆畫,還帶來了字型結體的變化。行書的筆法具有自然、流暢、聯帶、呼應、簡便的特點。既有很大的實用性,又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由於行楷是界於楷、草之間的一種書體,它沒有像篆書、隸書、楷書那樣有相對的固定的結體筆畫,它根據簡便和草化的程度,分為行楷和草楷。以楷書筆畫為主,只是一個字的區域性或一小部分筆畫簡便草化了的,可稱行楷或楷行;如是以草書為主,只是少部分保留了楷書的筆畫,可以稱草楷或楷草。

行書基本筆法

(1)側筆法

行書的側點多是有斷有續,運筆以方便流暢為原則,強調相互呼應和態勢。

(2)橫筆法

橫畫除斷畫以外多是上連豎畫,下連第二橫畫及點撇。

(3)豎筆法

行書豎畫接近楷書懸針、垂露法,但它按執行去向,出現帶鉤和曲鉤或化成點的姿態,造成顧盼之勢。

(4)鉤筆法

行書鉤筆有以豎代鉤,即豎畫收筆時暗中回鋒,引而不發。另外還有:長鉤、曲鉤、短鉤、背拋鉤、戈鉤、回鉤、龍尾鉤等等。長鉤往往和撇筆相連,背拋鉤同楷書的背拋鉤,但行筆時駐、蹲筆時間短;戈鉤如同楷書戈鉤,但其運筆快,回鉤,用於成橫勢的短捺鉤,龍尾鉤如同楷書龍尾鉤,但其運筆稍快。

(5)撇筆法

有帶鉤長撇,收筆時回鋒時出鋒即成帶鉤。長斜撇,是將豎筆斜向撇出。另有短斜撇、平撇等。

(6)提筆法

有長提、反提、短提等。長提多用於才旁(提手旁),收筆時注意和其他筆畫呼應。反提是筆鋒落紙後回鋒向上斜挑,連線第二筆。短提多用於土旁或往右反鉤,筆勢斜而平出。

(7)捺筆法

有平捺和斜捺。平捺多用於走字部首的字,斜捺使用多。平捺又可分平曲捺、平直捺、半圍平直捺、短帶回鉤平直捺等。平曲捺是最常見的捺筆筆勢,運筆時斜曲而平,收筆多用方筆,如同楷書捺筆的筆法。平直捺,橫直而暗帶回鋒,半圍平捺筆如同平直捺,不回鋒而是順鋒往上挑。帶回鉤平直捺如同平直捺,回鋒時出鋒。斜捺分斜捺化點、斜長捺、斜短捺、斜短捺化點等。斜捺化點中帶有暗回鋒。斜長捺指斜度45度角,如楷書捺筆。

7. 行書同怎麼寫

行書技法 行書兼具楷書、草書的特點,但又絕非寫好楷書便一定能寫出一手漂亮 的行書字來,行書作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其發展過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點。

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摹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 我們分兩個方面介紹行書的技法特點: 筆法方面: 順勢入筆:行書筆法中不再如楷書那樣,要求逆入回出,藏頭護尾。

而 是落筆便順鋒而入,行筆中鋒行走,收筆多是順勢帶出,或牽連下筆,或鉤 挑出鋒。不再回鋒作頓。

這樣很多筆畫發生了變異。如下頁。

這樣筆畫多為露鋒。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

也使行書中更多地形成了曲 筆,筆畫不可過於平直,增加了點畫的動感,使之不至僵滯。筆法上的這些 變化,就自然使書寫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點畫呼應:由於行書收筆不再回鋒作頓,而多是將筆鋒提出,所以形成 了點畫的附鉤和挑趯,即上筆終了時順勢帶下,而下筆自然承上,使點畫之 間雖斷似連,筆斷意連,產生了明顯的顧盼呼應關係。 顯然這些顧盼揖讓和呼應使字型增加了生動活潑的意趣。

牽絲引帶:點畫間的勾挑使之顧盼呼應,有時將這種呼應通過筆鋒提寫 出遊絲,連線起來形成兩筆或幾筆,連續寫出,一氣呵成,使字顯得連貫、瀟灑。如: 一般情況是凡字的固有筆畫則重些,而兩畫之間的連線相應輕些,但不 可截然跳動,否則呆板無神。

牽絲形成連的效果是行書的主要特徵之一,但 卻要運用得當。一味的牽連纏繞,當斷不斷,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 之病,是行書書寫中的大忌。

一位書法家講過“連與斷效果不同,連易斷難, 故當知斷”。因此將牽絲引帶與點畫呼應分開來講以區別它們的不同功用, 這是行書的又一重要特徵。

簡括省略:前面談到連能把兩筆或幾筆連成一筆寫下來,這其實已起到 了簡化的作用,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但其原有筆畫並未減少,只是筆畫之間 有牽絲相連,不單獨存在而已。在行書中還有更省簡的情況,那就是索性合 並了原來的點畫,形成行書中獨有的寫法。

如 其中“無”字中間四豎和下邊四點被一組相連的豎撇橫代替了,既保持 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簡化作用。其餘各字也是用這種方式形成了現在的寫 法。

有時為了行筆的便利,行書字書寫時,甚至可以改變原來的筆畫順序, 如: 收放變化:比較楷、隸、篆等規整嚴謹的字型,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 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 態。

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如: 既可收斂些又可放縱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長,如亦可 使之方如: 扁如: 這就是行書可收可放的特性。 離方遁圓:楷書方多圓少,折筆處多為方,即如趙孟頫的圓轉為主的書 寫也時露方意,這無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

而行書則隨筆順勢 轉折,變化無窮,方圓兼用,靈活生動。如: 因此注意到方圓的變化,使之自然融匯,使書寫的效果既有方筆的雄勁 力度,又富圓筆的通暢靈動。

若一味方折,則顯板滯、生硬,純用圓轉則又 俗滑、疲軟。總之臨習中要多觀察,創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輕提:楷書中的一些筆法,如頓筆回鋒挫逆等,在行書的運筆中已 經不再應用或很少應用了,更多運用的是順勢提、按的運用。凡輕細之處需 收筆輕提起,速度稍快。

而粗重處則需將筆重按下,速度稍緩,當然,筆畫 輕重粗細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過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輕驟重,應使其自 然。提按處在行書中幾乎隨處可見,一字之內的提按變化如《集字聖教序》 中的:一畫之內也當有輕重之別,如: 至於一篇之內的根據章法的需要而出現的輕重佈局,也是行書作品中屢 見不鮮的。

歷代書家對此各有體會,我們仔細品味後面作品即可領會提按在 行書書寫中的妙用。 運腕得宜:“書法之妙,全在用筆。”

今天看來,有人以為前人這個論 斷未免偏頗。其他如章法、墨法之類固然也很重要。

但書法是線條的造型藝 術,提高線的表現力往往是書法家畢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類也離不 開線條去完成表現,而線條的表現力全在於筆的運用,因此,前人的說法可 謂一語中的,不容忽視。

談到用筆,不能不提到運腕,二者是不可分。這一點初學書法的人往往 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確。

前面提到筆的運動可以組合出秀美、雄強、古樸、稚拙等不同風格的作 品,那麼用筆的關鍵是什麼呢?當然,是大腦,但大腦的設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來完成的,指過於細弱,精巧處或許尚可,總體上卻力不從心。 誰也不能運指寫出盈尺大字來。

臂又過於粗大,寫榜書或許差強人意,然要 精到完美卻難盡如人意。那麼只有腕居中承啟,能兼領二者的功能。

尤其是 行書的靈動精妙處,有時全憑腕的運動來完成。 運腕是指在書寫過程中腕要有意識地指揮毛筆左右揮灑,疾徐提按,使 轉變幻。

以使書寫效果靈動流暢。舉例來說:寫百字時百筆落紙後腕須往左 傾推筆向右,至橫的末端即刻腕須轉向右擺,提筆帶過再向懷內壓至小豎折 處提鋒向右上,使轉帶下向內提筆作點收,這一系列的運動都是腕的左右推 移轉動,如果光靠臂來運動則顯然難以準確地使筆恰到好處地寫出輕重變幻 的線條,一些靈巧之處更難準確地表現出來。

標籤: 行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yvm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