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形容茶湯顏色的詞語

形容茶湯顏色的詞語

形容茶湯顏色的詞語

1. 金黃色

2. 翠綠色

3. 紅棕色

4. 橙黃色

5. 赭黃色

6. 玫瑰色

7. 紫紅色

8. 深褐色

9. 銅黃色

10. 明黃色

11. 咖啡色

12. 淡黃色

13. 淺綠色

14. 白色

15. 深紅色

16. 橙紅色

17. 紅褐色

18. 青綠色

19. 青色

20. 神祕黑色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有哪些形容茶水顏色的詞語?

1、碧綠

2、琥珀

3、墨綠

4、棕紅

5、紅濃明亮

6、棗紅色

7、黃褐色

8、丹紅色

9、赤金色

10、微黃

11、淡綠

12、透明

關於茶:

1、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2、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3、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湯顏色的描述

茶湯顏色的描述有多種形容,如果顏色是,可以描述為深黃、淺黃、黃綠、薑黃、清黃等,如果是顏色偏紅,可以描述為橙黃、橙色、紅湯、紅豔、紅亮、深紅、紅淡等,如果為綠色,可以描述為綠豔、青暗、濃亮等。

茶湯顏色的描述

茶湯的顏色通常可以通過色相、明度與彩度來判定。色相指顏色的種類,茶湯的顏色主要在綠色與紅色之間沉澱變化。明度指顏色的明暗程度,如果沒有焙火的茶,湯色顯得明亮,焙過火後,湯色會比較重。彩度指顏色的飽和程度,如果可溶物溶出越多,湯色的彩度就比較高,相反,湯色的彩度就比較低。

品茶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欣賞茶的顏色,一般喝茶順序為欣賞湯色、聞茶香氣、嘗茶味道最後觀察葉底。其中,欣賞茶的顏色是最為有趣的一步,由於茶湯中的茶多酚與空氣接觸會很快發生氧化反應,導致茶湯變色,所以要及時欣賞,主要從色度、亮度、清濁度等方面,辨別茶湯顏色深淺、明暗及清澈程度。

紅茶的茶湯怎麼形容那個顏色

1、當有人請教你某種茶湯的顏色時,你可以用這些詞語來形容紅茶的茶湯,別人會感覺你很專業。

2、①紅豔:湯色紅色,鮮豔、紅亮透明,碗沿呈金圈。

3、②紅亮:湯色紅而透明。

4、③玫瑰紅:茶湯紅似玫瑰花。

5、④金黃:有黃金般的光澤。

6、⑤粉紅:紅白相混。

7、⑥薑黃:紅茶茶湯中加入牛奶後呈現的一種淡。

8、⑦冷後渾:紅茶茶湯冷卻後形成的棕色乳濁狀凝體。

9、⑧乳白:加入牛奶後,紅茶茶湯呈乳白色。

10、⑨棕黃:湯色色澤淺棕帶黃。

11、⑩紅褐:湯色褐中泛紅。

12、淺薄:湯色淺淡,茶湯中水溶性物質含量較少,濃度低。

13、暗紅:暗紅、深暗。

更多關於紅茶的茶湯怎麼形容那個顏色,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1a0e91616091104.html?zd檢視更多內容

形容茶湯紅色的詞

紅豔:湯紅豔、欠亮。是熟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觀察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

紅亮:茶葉湯色不甚濃,紅而透明有光澤。稱“紅亮”,光澤微弱的,稱紅明。觀察葉底,多呈暗紅微黃 ,滋味較“釅”。

紅濃:湯色紅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觀察葉底,多呈紅褐柔軟,滋味較醇和。

紅褐:湯色紅濃,紅中透紫黑,勻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多呈褐色欠柔軟,滋味較醇和。

褐色:茶湯黑中秀紫,紅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

黑褐: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

黃白: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觀察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普洱茶 。

雲南晒紅茶不好的湯色用什麼來形容

1.紅豔:紅茶湯色鮮豔、紅亮透明,碗沿呈金圈。多見於滇紅和C.T.C茶,或大多國外紅茶。

  2.紅亮:湯色紅而透明。多見於上檔紅茶。

  3.玫瑰紅:茶湯紅似玫瑰花。

  4.金黃:有黃金般的光澤。常見於發酵輕的茶湯。

  5.粉紅:紅白相混。多用於加奶審評中發酵輕的紅茶。

  6.薑黃:紅茶茶湯中加入牛奶後呈現的一種淡。多見於茶多酚和茶黃素含量較低的小葉種紅碎茶加奶審評時表現的湯色。如“四套樣”地區生產的紅碎茶,其中春茶的乳色大多呈姜。

  7.冷後渾:紅茶茶湯冷卻後形成的棕色乳濁狀凝體。多見於優質大葉種紅碎茶。因兒茶素含量高,當茶湯溫度下降到16℃左右時,兒茶素與咖啡鹼絡合,即產生冷後渾。重新加熱,茶湯會恢復紅亮透明的原狀。

  8.乳白:加入牛奶後,紅茶茶湯呈乳白色。多見於滋味淡、質地較差的小葉種紅碎茶。

  9.棕黃:湯色色澤淺棕帶黃。多見於發酵程度輕的大葉種紅碎茶。紅碎茶在製作中萎凋和發酵輕,又經快速乾燥,湯色和葉底大多呈棕。

  10.紅褐:湯色褐中泛紅。多用於描述氧化過度的低檔紅茶。

  11.淺薄:湯色淺淡,茶湯中水溶性物質含量較少、濃度低。常用於低檔紅茶。

  12.暗紅:顏色紅而深暗。多用於發酵過重或含水率過高、存放時間過長的紅茶。

形容茶水顏色的詞語

碧螺春是甜美清純的.普洱是老辣的.鐵觀音是閒雅的.

碧綠

琥珀

墨綠

棕紅

透明中泛著淡淡的碧綠

茶杯中浮晃著一抹淡碧,幾縷輕煙散著溫熱.

你必須瞭解的茶杯裡的茶湯顏色

知識分享|你必須瞭解的茶杯裡的茶湯顏色

湯色(茶水色澤)

六大茶類湯色各不相同,如綠茶湯色以嫩綠、綠為主,紅茶湯色以紅為主。不同等級的茶葉湯色也不同,如不同等級的龍井茶湯色可以是嫩綠、杏綠、綠、黃綠等,光澤度也有清澈明亮、明亮、暗等區別。審評湯色,雖然顏色不同,但是光澤度均以清澈明亮為最佳。同一種湯色出現在不同的茶中時,因要求的不同可能褒貶不一,如嫩黃的湯色出現在綠茶中可能是微陳的茶葉湯色,但是在黃茶中則是較好的湯色。

湯色具體如下:

1、淺白:湯色淺淡泛白。

2、嫩白:嫩度較好的茶葉淺淡的湯色。

3、淺綠:淺淡的綠色。

4、杏綠:綠中稍帶黃的顏色,多用於高檔龍井茶。

5、黃綠:綠中帶黃,綠多黃少。

6、嫩黃:淺黃微泛白色。

7、黃:黃茶正常的湯色。

8、蜜綠:發程度較輕的閩南烏龍淺綠略帶黃的湯色

9、蜜黃:閩南烏龍淺黃的湯色。

10、金黃:茶湯清澈,以黃為主帶有橙色

11、橙黃:黃中略帶紅,似橙色或橘。

12、橙紅:橙黃泛紅,清澈明亮。

13、金紅:紅茶湯色,黃中帶紅,以紅為主,光澤度好

14、紅豔:湯色紅而鮮豔,金圈厚,似琥珀色

15、淺紅:湯色紅而淺

16、紅濃(紅深):湯色紅而深,近似於紅色,茶褐素比例較高時呈現的湯色。多用於熟普洱茶。

17、渾濁:湯色不清,沉澱物或懸浮物多,茶品質成疑。

青茶(烏龍茶)專業審評詞

評幹茶:

(蜻蜓頭)指茶條肥壯,葉端捲曲,緊結似蜻蜓頭。

(狀結)指茶條狀實而緊結。

(扭曲)指葉端折皺重疊的茶條。

(砂綠)指色似青蛙皮綠而有光澤。

(青褐)指色澤青褐帶灰光,又稱寶光。

(青蛙皮)指葉背起背狀砂粒白點。

(烏潤)指烏黑而有光澤。

(油潤)指光澤好。

(三節色)指茶條尾部呈現砂綠色,中部呈烏色,頭部淡紅色,古稱三節色。

(枯燥)指乾枯無光澤,按葉色深淺程度不同有烏燥、褐燥之分。

聞香氣:

(幹香)指沖泡前茶幹條索的香氣,一般把幹茶放進剛用開水燙熱過的蓋碗,蓋上蓋子後搖均勻,再開啟蓋子,聞蓋碗裡的條索。

(開蓋香)指沖泡過程中蓋碗杯蓋子上的香氣。

(杯底香)指裝過茶湯之後公道杯或品茗杯底所附著的香氣。

(花香)指茶具有的花的香氣,常見的花香有桂花香、蘭花香、梔子花香、玉蘭花香等。

(果香)指茶具有水果的香氣,常見的果香有水蜜桃香、雪梨香等。

(奶油香)指茶中具有的奶香氣,也稱乳香。

(蘭花底)指巖茶通常具有的蘭花香氣。

(粽葉香)指茶中具有包粽子的竹葉的香氣。

(濃郁)指帶有濃郁持久的花果香,稱為濃郁。

(馥郁)比濃香香氣更雅的,稱為馥郁。

(清高)指香氣清長,但不濃郁。

(清香)指清純柔和,香氣欠高但很優雅。

(甜香)指香氣高而且有甜感。

(藥香)老茶的共同特徵,藥香濃郁通常是對老茶香氣的最高表達。

(悶火)指烘培後未適當攤涼而形成的一種令人不快的火功氣味。

(猛火)指烘培溫度高或過猛的火候所產生的不良火氣。

(高火)指茶葉加溫乾燥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幹度十足所產生的火香。

(老火)指乾燥十足,帶輕微的焦茶氣。

(焦氣)指幹度十足,有嚴重的焦茶氣。

(香氣內斂)香氣不張揚,其香在水,用心則有,不用心則無。

看湯色:

(金黃)指以黃為主,帶有橙色,有深淺之分。

(橙黃)指黃中微帶紅,似橙色或橙。

(橙紅)指橙黃泛紅,清澈明亮。

(紅湯)指淺紅色或暗紅色,常見於陳茶或烘培過頭的茶。

(清澈)指茶湯清淨、透明、光亮、無沉澱。

(深亮)指湯色清淨透明。

(淺薄)指茶湯中物質欠豐富,湯色清淡。

(混濁)指茶湯中大量的懸浮物、透明度差。

(黯淡)指湯色不明亮。

嘗滋味:

(濃郁)指味濃而不澀,濃醇適口,回味甘甜。

(醇厚)指濃醇可口,回味略甜。

(粗濃)指味粗而濃,入口粗糙辣舌之感。

(回甘)指茶湯入口先微苦後回味甘甜。

(生津)指兩頰、舌面、舌底、有小氣泡不斷湧出。

(甘滑)指帶甘味而滑潤,也稱順滑。

(收斂性)品茶後,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層次感)指重疊之象,“次”指先後順序,指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苦澀)指味雖很濃但不鮮醇,茶湯入口澀而帶苦,味覺麻木。

(高火味)指高火氣的茶葉,嘗滋味時也有火氣味。

(老火味)指輕微帶焦的味感。

(焦味)指燒焦的茶葉帶有的焦苦味。

(粘稠)指茶湯濃度較大,茶湯有一定的黏滑感。

(割喉)指品茶後,喉嚨被割破的感覺,一般是茶焙成病火所致。

(鎖喉)品茶後咽喉乾燥,吞嚥困難,緊縮發癢等不適感,人會微覺不安、煩躁等。

(麻嘴)品茶後口腔的刺激感,一般見於尚未完全退火的茶。

(青苔味)指茶具有青苔氣息和風味。

(生態味)指茶具有森林氣息和風味。

(醇味)指茶在發酵過程中脫氧造成或悶黃的味道。

(黴味)黴變的味道。

(倉味)茶葉附著倉庫的味道。

(草青味)指茶葉具有剛修剪過草坪所特有的青草氣息。 

(樅味)茶葉的樹林較長,做成的巖茶附著特有的香氣,多因寄生植物,周邊生態,陰溼環境的造就,表現為清涼感、木質香、青苔香等。

(茶氣)是由茶葉中有機物與多糖類結合而溶於水中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為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入口即化)茶湯入口、不用意、誤的吞嚥,自然入喉。一般形容茶湯的濃稠順滑。

觀葉底:

(軟亮)指葉質柔軟,葉色透明發亮。

(肥亮)指葉肉肥厚,葉色透明發亮。

(綠葉紅鑲邊)指做青適度,葉綠硃紅明亮,淺黃綠色或青色透明。也稱“三紅七綠”。

(焦條)指燒焦發黑的葉片。

(粗老)指葉質粗硬,葉脈顯露,手按粗糙,有彈性。

(碳化)指焙火溫度太高,且急火,或者焙火時間太長,使得茶葉條索硬化,浸泡後葉張仍然不能展開。

———出品者:包包

怎麼用一種顏色形容茶?

哈哈哈!上當了吧?用一種顏色就能準確形容茶這種神奇的葉子?怎麼可能?不信?那你試試看!

紅色

紅色是熟普茶湯溫暖的情懷,

是從此心心念念不忘的味道。

紅色是老茶頭經歷時光的溫潤,

歲月的嫁衣,

茶化石裡的香氣。

紅色是圓潤茶餅彰顯的色澤,

是團圓之際,

家家歡喜的紅潤。

綠色

綠色是初春的茶葉嫩芽,

是連綿茶山夏至的碧綠,

也是一盞茶湯裡自然的味道。

綠色是古茶樹上生長的植物,

是鮮葉綻放的生機,

是自然給予的饋贈。

金黃的茶湯是,

鮮嫩的條索,金黃的茶湯讓人醉。

金的茶湯是杯中尤物,

光澤透亮,美不勝收,

瞬間征服你的視覺。

銀白色

銀白色是月光美人月光白的象徵,

遠觀黑白相間,細賞葉芽顯毫白亮好似一輪彎彎的月亮。

銀白色是月光白唯美的銀毫,

猶如月光照在茶芽上,銀裝素裹。

實際上

一種顏色是很難將茶葉形容完美的

人生如茶,禪茶百味

此葉一味一色,無可復加

人說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那麼

一千個品茶人心中就裝著世間萬千色

或許關乎茶葉或許關於世事

你心中的茶葉屬於什麼顏色呢?

“入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是哪個人的詩句?

謝邀:

“入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這兩句詩是詩人鄭谷寫的

鄭谷,晚唐著名詩人,字守愚,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鄭谷的詩歌長於寫景、詠物,他的詩歌風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

《峽中嘗茶》是鄭谷寫的一首有關茶的詩歌,詩作敘寫了他品茶的具體經過,這首詩也可以說是一首關於茶道的唐茶詩歌。原詩如下: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裡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開篇兩句說的是,趁著晨露,將新鮮的嫩芽採摘下來,然後製成“小江園”的名茶,然後懷著激動的心情“且將新火試新茶”。

這裡要普及一點常識,唐代人飲茶的習慣和現在直接用開水沖泡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唐代人飲茶,十分講究沖泡過程,先是將茶餅碾碎成末,然後再用開水沖泡。

中唐大詩人白居易在《遊寶稱寺》一詩中就形象地記述了沖泡的過程:“酒嫩傾金液,茶新碾玉塵”,說的就是將茶葉碾碎後,再進行沖泡的過程。白居易的這首詩可以作為鄭谷詩句“小江園裡火煎嘗”的註解。

後面幾句詩歌大意是說:吳地的僧人誇說鴉山茶好,川蜀一帶的人也不要誇鳥嘴茶了。但自從詩人嘗過“小江園”這種名茶,覺得他的味道很不錯,可以與鴉山茶、鳥嘴茶相比美。詩人喝了“小江園”茶就不想走了,尤其是酒後飲茶,更覺得味美清香。

在這首詩中,出現了三種茶葉的名字:小江園、鴉山、鳥觜。

小江園,是產自峽州的唐代名茶;鴉山本來是一座山的名字,將鴉山與茶相聯絡,最早見於梅堯臣的兩首詩。而鴉山名茶在晚唐、五代時就有了記載;鳥嘴茶是產於四川的唐代名茶。《茶譜》中說“蜀州晉原、洞口、味江、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

鄭谷《峽中嘗茶》中還有兩句形容茶的顏色的名句“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輕泛綠,是形容茶湯呈淺綠色;淺含黃,是形容茶餅外形呈淺。

在唐茶詩的審美創造中,茶的美不是虛無縹緲的,人們通過對茶的色、香、味、形等直觀外在狀態的認識發現美、感受美。因為有了斑斕的色澤,清幽的芳香,多姿的外形,茶的美才變得具體生動、貼切感人,再通過品味,將茶與情感結合在一起,展開想象的翅膀。

比如唐詩中寫茶的名句“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輕”字形象地表達如蘭花般極為清雅的茶香隨著茶的烹煮而逐漸散發出來的過程。

而詩人鄭谷的名句“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用極富色彩感染力的詞彙將茶葉的清香描繪出來,茶葉的清香似乎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儘管至今已歷經千年,但仍能讓今天的我們感知作者在欣賞茶的外形時,產生暢快之情,並輕鬆地把握到餅茶的形色之美。

詩人對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直觀外在狀態的審美到人格精神化的抽象審美過程,最終將其孕育成高雅、不染凡塵的審美意象。

唐代茶聖陸羽在前人對茶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整套烹茶技法、飲茶習俗以及品茶方法。《茶經》的問世也極大地激發了文人的創作熱情,詩人開始大量寫作茶詩,鄭谷無疑是眾多詠茶詩人們中的一員。

茶為詩人所飲,詠茶詩佳作迭出。詩有茶更清新,茶有詩更高雅,二者相得益彰,茶和詩就此產生了初步的結合,中國茶文化也由此發軔。

其實在鄭谷的詩歌中,我們還能看到他在飲茶中體悟到的人生哲理。鄭谷在詩歌最後兩句中提到的“鹿門山”,唐詩人皮日修早年隱居在鹿門山,並自號“鹿門子”,而詩歌中的並不是指詩人皮日修,而是詩人的自稱。

很明顯,鄭谷是借前人來抒發自己的閒情逸致。並通過茶詩來表現隱逸情懷,在茶詩的寫作體會中使自己得到暫時的休憩和滿足。歌以詠志,在文藝創作中習慣將人類社會道德標準附加在他們所吟詠的事物身上。

生於深山幽谷中的茶通常被人們認為具有寧靜、悠遠、清冷、飄逸的品格,而“茶禪一味”的人生哲理更使茶被視為清雅、脫俗之物。

茶葉,這片源自中國的神奇樹葉,就像它氤氳的水汽一樣早已浸染到每一個國人的心頭,成為一種獨特的、魅力十足的文化符號。

人以其獨有的高層次文化素養,使得他們對唐茶詩的傳播推動作用影響深遠。可以說,鄭谷的這首茶詩就很有代表性。茶也因詩人的吟詠而被賦予了獨特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性格。

標籤: 詞語 茶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rw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