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平凡用靈性怎麼表達

平凡用靈性怎麼表達

平凡用靈性怎麼表達

平凡用靈性表達可以說平凡中透出的靈性樸素得深刻,充滿著新的希望。平凡通常為形容詞,代表品質不高傲、不崇高、簡單的能力和普通的價值等意思。宋朱熹《齋居感興詩》序等均有相關記載。靈性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人的天賦的智慧,聰明才智。例如韓愈《芍藥歌》:嬌痴婢子無靈性,竟挽春衫來比並;指動物經過訓練、馴養後具有的智慧、智慧。例如這隻狗很有靈性,它能幫助盲人帶路;指對宗教的悟性;指靈魂。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靈性?你是怎麼理解的?

《非暴力溝通實踐篇》讀到尾聲,頻頻出現“靈性”這詞......經常被提及的詞,正經試圖去闡釋的時候,發現無從下筆,於是我問了幾個朋友,如果我們要給這個詞做一個個人的解讀,你會是怎麼說的呢?互相啟發下。

“這麼多年一直追求所謂的靈性成長,還真沒仔細想過靈性究竟意味著什麼,哈哈,仔細想了想,靈性對我而言意味著 超越物質層面的存在 ,但是我追求靈性成長並不是要得道成仙,只是想要 領悟生命的本質和真諦, 覺得生而為人不應該只是生兒育女、追逐世俗的名利吧。

我自己最初追求靈性成長的階段其實只是在做交易罷了,想要通過靈性成長這件事獲利:得到一帆風順的人生,後來隨著旅程的不斷深入,開始越來越能夠看到自己的內在,現在還是會有所求,但是也確實越來越真正喜歡並且享受靈性成長這件事了。

生命有太多的奧祕超出我們的頭腦所能理解的範疇,想要探索關於生命的更度和更多可能性,對我而言這就是靈性。

謝謝你丟擲的問題,不然也不會認真去思考。”

什麼是靈性?通常我們認為靈脩指的是到寺廟、教堂、清真寺等地方向上帝祈禱。參拜神廟、教堂、清真寺或者做祈禱並不是靈性修行。那些去寺廟、教堂或清真寺的人中,99%的一輩子只是學會了祈求,“親愛的上帝救救我吧,親愛的上帝請保護我吧,親愛的上帝請給我這個,親愛的上帝請給我那個。”這些不是靈性修行,這只是最基本的生存。 

那麼,什麼才是靈性?現在,你人生的所有體驗都侷限在物質層面,不是嗎?我們的感官本質上只能感知到物質層面的東西,而無法感知其他層面的任何東西。所以當你人生的體驗僅僅侷限在感官的知覺上,那麼它就被在物質層面。你所經驗的一切都是物質層面的,你的身體是物質的,你周圍的世界是物質的,你的妻子、丈夫、孩子全都是物質的。雖然你對這些東西抱有情感,但他們仍是物質的東西,就連你的頭腦也是物質層面的。

比如說,這個話筒是一個物質層面的東西,對嗎?給這個話筒供能的電也是物質層面的東西,電是電子流動而形成的,它還是物質的東西,只是非常精微。同理,你的身體是物質的,你的頭腦也是物質的。如果我想,我可以把這朵花扔給你,如果我想,我可以把一種想法扔給你,它們還是物質的,很精微,但仍然是物質的。所以,你體驗內的一切都是物質的。

靈性意味著,你開始體驗那些超越物質層面的東西。用最簡單的話來說: 如果你生命的體驗超越了物質層面,如果一些物質層面以外的東西發生了, 我們才能說你是靈性的。

柳楊分享的關於靈性的理解,這很非暴力溝通模式: 靈性,能看透事情的本質,能看到事情背後的美,併為生命更豐盈而行動; 也是我很熟悉和親切的,很贊,聽起來就感覺到人生會因此而更加美好。

“靈性”就是能夠看到每個人都是偉大的,每個人都有神性的存在,都有佛性的存在,就是讓你看到每個人都是很了不起的存在,都是無限的存有,都是被封印的神,所以當你知道每個人都不是平凡的你就知道學會尊重,你就能夠知道你就是對方,對方也就是你。

用這句打動我的話作為暫時的段落,事實上我還沒有特別深入的悟到,又恐把這些碰撞來的資訊和感觸過多的擱置,先發布在此,來日細琢磨。也感謝自己冒出來的這個念頭和回收回來的朋友間的解讀。

形容靈性的成語

吸風飲露。通真達靈,鍾靈毓秀,推陳出新,山淵之精,吐故納新,萬物之靈,雲布雨潤,採陰補陽,丹鳳朝陽,負氣含靈,幹端坤倪,仙風骨道,補天浴日,餐霞吸露。輝光日新。瞻雲就日。吸新吐故。 聚天地之精華,凝山川之靈氣。 採天地之靈氣,

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

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

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靈性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非常少人想知道具備靈性的人會有怎樣出色的表現。那麼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一起詳細瞭解下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

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1

1、悟性極高

靈性的人,做什麼事感覺都非常有天賦,最關鍵的是能夠融會貫通,一通百順,透過一件事,可以看清很多類似的事情。

而且,在他們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可以比普通人更快地抓住問題的核心,快速解決問題。

一個人可以用三五分鐘看透一件事,而另一個人三五天、甚至一生也無法參悟,之間相差的就是靈性。

2、學習能力非常強,而且毫不吃力

但是靈性的人不一定喜歡長期看書,他們的學習來自於自己所看所想。

他們可以從身邊任何人事物中學習,可以從任何的聊天裡學習到,也可以從對手那裡學習到,任何地方都是他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即使一些事情無法立即解決,也會很快給你很好的解決思路。

3、思維想象力超強,並且思維有極大的跳躍性

如果你和這一類人溝通,你會發現他們常常前一句話和後一句話沒有什麼關聯性。

在他們的世界裡,看到任何一點,他們都會瞬間想到很多,並在想到這些之後去推演下一步,這個時間非常短,幾乎瞬間完成。

他們會直接把下一步告訴你,對他們來說,是沒有中間過程的,對於聽的人,感受到的就是這個人前言不搭後語。

4、預見力

對於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事,比如某一個場景,某一句話,常常能感受到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或者接下來要說的話。

或者一些故事,電影,只看到一部分,就能推測出結局。

這些能力還會在夢境中體現,夢見的事物,會在現實中出現;或者新到一些地方,會出現場景閃回,能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

這些預知,多以畫面形式呈現,就像一幕幕的電影片段。

5、感知力

在一個新的環境,能感受到房間裡的能量高低,當能量高的時候你會非常舒服,如果能量低的時候你會非常的壓抑。

有一些也能對人進行感知,能感受人的能量強弱,大致判斷這個人接下來一段時間好還是壞。

靈性通透的人,對威嚴有免疫,威嚴在他們身上會被融通,所以和能量強的人溝通完全沒有壓力,甚至於在創造性上超過對方。

6、共情力

這是對人情緒情感的感知,尤其是對身邊的人,即使對方不說話,甚至沒看到正面,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喜怒哀樂,並且自己也會經歷這些情緒。

7、觀察力

靈性的人觀察力非常強,能注意到常人注意不到的細節,衣服袖口的顏色,鞋子的大小,身上的氣味等等,但一般不會主動說出來。

8、容易出現突然的驚顫、雞皮疙瘩或者打嗝,毫無緣由

比如看書的時候,想問題的時候,甚至吃飯的時候,突然就會出現特殊的身體反應。

9、面對危險的時候,思維會比平時更清晰

大多數人遇到危險時會遲鈍,或者被驚嚇呆住,靈性的剛好相反,越是危險或者緊要的關頭,他們越強,反應更迅速,就像變了一個人。

每個人都具備靈性,只是靈性的高低不同,同一個人,幼年時期比成年時期靈性更高,隨著年齡閱歷增長靈性會降低。

如果你還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你的本體還保留著極強的靈性。

靈性強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有大成就,有更高的潛力,而且不侷限於單個領域。

靈性是天生的,所以在八字上,靈性的人也會有表現。

這一類人多是印旺、食傷旺有比劫通關的人,原本印會食傷,有比劫,會印生比劫生食傷,就會同時獲得印和食傷的天賦,在自身上融通。

強靈性的人不常見,他們有很高的潛力,但想要把潛力真正發揮出來,往往需要經歷一些重大的事情。

就像一塊玉,需要日月精華才能更通透。

靈性是發散的,所經歷的重大事情,對自己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會靈性聚集到一個方向上,就像凸透鏡把分散的光聚集,能穿透一切。

有靈性的人一眼就洞悉事物的本質重點,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者選擇,而沒有靈性的人則終日忙忙碌碌卻茫茫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性,但大多數是在生活中漸漸消退,那些還保留有真靈性的人,一定不要浪費了的潛力。

一個人有靈性的表現2

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呢

靈性是一種心靈的理解力。享受生活中的一切快樂,又高於生活本身。

有靈性的人就像通透的寶玉,能吸取日月的精華以潤其身,而沒有靈性的人則像頑石一般不可點化。

靈性體現在現實生活上可以是很多方面,例如一個人的對事物的領悟能力和感受能力,甚至對週遭事物的觀察能力上。有靈性的人像一眼就洞悉事物的本質或者重點,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或者選擇,而沒有靈性的人則終日忙忙碌碌卻茫茫然。

如果說男性的智慧偏於理性,那麼,靈性就是女性的智慧,它是和肉體相融合的.精神,未受汙染的直覺,尚未蛻化為理性的感性。

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那是一種由內透露出來的說不清楚的氣質,就是第一眼給人的感覺。說不清楚的,要看感覺,能夠感覺出來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只有超凡脫俗這個詞能夠比較準確地表達靈性了。

靈性所摒棄的是淺薄和複雜。和淺薄的女人相處,男人會感到乏味。而複雜的女人,或工於利益的算計;或熱衷抽象的推理,令男人同樣興趣缺缺。而有靈性的女人單純,在那單純中卻有著一種令人驚歎的深刻。

靈性的女人,有外在美,更有內在美。外在美符合人們於美的一般觀念,卻也包含了很大部分內秀外露的成分,因此內在美始終是最重要的。靈性的女人的內在美,簡單說來,就是做人的彈性與靈性。

彈性與靈性是密切相連的。彈性是外在,靈性是內在。靈性提供了理解力,你待人接物才會容易做到寬容、靈活。相反,表現僵硬、固執的人,天性就是愚鈍的。

彈性與靈性的結合,得到的是真正的女性智慧,也是女性向外表現大器、大度的根源所在。

靈氣之於外表,講究的是通透二字。靈性的聰明叫做“冰雪聰明”,冰雪二字多妙,有冷感,有距離,還有美,這種美,來自於通透。

常見靈性詞彙解釋

能量場 Aura

環繞在生命體周圍的電磁能量場;靈魂透過身體所顯化出來的靈魂光能;人類身體周圍擴充套件的能量,會隨著身體、心智、情緒與靈魂健康的狀態,改變光芒閃耀的程度及顏色。

因果層/起因層 CausalPlane

思想最原始的層面,當純粹的靈性降低它的振動頻率,有創意地表達在想法的構成上;有意識地聯合及運用宇宙力量的思想。為物質顯化的心智藍圖。

脈輪 Chakra

人類身體中的靈效能量中心,與多樣化的演化、意識、身體器官、腺體、顏色及礦石狀態有關連;七個主要身體能量中心的任何一個。

水晶 Crystals

天然的三度次元幾何形體,它的外形反映出內在完美的原子排列。構成水晶的微粒子之間的結合,能與宇宙和諧地共振著,如此將接通宇宙和諧的能量,並取用於治療或意識的演進上。水晶有能力反映出純粹的白光與色彩,並能以許多方式來傳導。

次元/空間象限 Dimension

實相的一種狀態;存在的一種程度;意識的領域;無盡數量的個別次元,彼此接續形成邁入下一個進化的基礎。

能量中心 Energy Center

人體中的某個區域,具有增強的生命力量,通常在神經叢、指壓穴點或脈輪上。

能量渦流 Energy Vortex

經由在脈輪中心上放置特定的礦石組合,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水晶,來創造出一個有力量的漩渦能量流;一個乙太層的開啟狀態,去將宇宙力量傳導到地球層面。

乙太,乙太層,乙太層次地 Ether,EthericPlane,Etherically

存在於更高次元的非物質實相;靈性的領域,居住著更神聖世系的存在體;與那些靈性的領域有關。

較高能量 Higher Energies

與靈魂、真理、愛與正向的力量有關。

大太陽系中心 Great Central Sun

銀河系的中心光源,散發創造與生命的力量。

治療礦石 Healing Stone

任何天然的寶石級或半寶石級礦石、岩石或水晶,它們的治療特質被認知與使用來平衡,修復或維持身體、心智、情緒或靈性上的健康。

較高意識,較高心智,較高自我 Higher Consciousness,Higher Mind, Higher Self

與力量的源頭及自我內在的真理連繫與聯合一致;覺知的中立狀態,能與靈性之光認同一致,且經由思想、情感、言語及行動去有創意地彰顯靈性之光,來實現覺知的中立狀態。

較低意識,較低心智,較低自我 Lower Consciousness,Lower Mind, Lower Self

尚未覺醒的靈魂品質與能量;存在於未能滿足的狀態;完全自外在資源尋求成就感與實現;自我中心,只關心自身;消耗與沉溺放縱於感官的滿足與短暫無常的歡愉享樂中。

較低能量 Lower Energies

有關於尚未演化的自我中心本質或負面力量。

礦物 Minerals

天然的化學元素或混合物,在大自然中產生並形成地球的外殼。

物質或地球層面 Material,Physical,orEarth Plane

宇宙萬有的某個層面,存在於慢速移動的時間與空間中,為幻象形成被創造出來的地方。

聖靈,聖靈存在體 Oversoul, Oversoul Being

那些存在於乙太層的存在體,並能調準與連繫靈性之光的源頭;那些在個人及行星的演化過程中,提供協助而無實體的指導靈與朋友;先進的存在體,為最早存在與地球上,並繁衍後代種族;組成淨光兄弟聖團的存在體。

寶石 Precious Stone

多重色彩的結晶寶石,通常呈現透明及有能力反映出高單位的光與色彩的純淨光束;在嘗試去影響或治療精微能量體時,是效果最佳的礦石;如紅寶石、祖母綠、鑽石、藍寶石、海水藍寶、黃玉等等。

層面(界) Plane

存在的一種程度,意識的領域、實相中的一個次元(空間象限)。

雷射化 Radiated

水晶暴露於大量X光的過程,將更改分子組成結構,並改變顏色的天然形成;例如將白水晶雷射處理製成煙水晶。

半寶石 Semi-Precious Stones

任何數量的多重色彩礦石,通常是不具清澈、透光、透明性的;這些礦石所反映出的顏色或能量,使用於嘗試去影響或治療身體、潛意識或情緒失衡時;如綠松石、青金石、瑪瑙、孔雀石等等。

靈魂 Soul

存在於每一個個人內在的永恆無盡的靈性閃耀火光;其握有進入終極真理與力量的鑰匙;宇宙力量的獨特人格化樣態。

靈性 Spirit

無所不在的智慧生命力量,構成與創造所有顯化與未顯化的實相狀態;永恆存在,不變與真實的宇宙力量;遍及宇宙萬物的共同起源;生命的火花、光、真理與其上所有的源頭。

星星小孩 Star Chidren

那些來自於其他星球與銀河系的存在體,在地球上的轉世化身;這些光能工作者,是來教導宇宙的較高法則與定律。

精微能量體 Subtle Bodies

人類存在體的那些非身體的卻又真實的層面;那些更精緻與乙太品質的層面;心智體、乙太體、星光體、靈魂體等等。

尖端 Terminate,Teminated

達到一個點上;在尖峰上達到完整;當水晶的菱面交會在一起而形成頂端的尖峰。

降靈存在體 Walk-Ins

一個先進的靈魂,將它的身分轉換進入一位的身體,先前存在於該身體上的靈魂居住者不再希望佔據該身體;一位進化的存在體,它的目的是去教導與分享靈性之光。

平凡是什麼意思

平凡的意思是:指平常,普通。

平凡:[ píng fán ] 

引證解釋:

1、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序:“欲效其體,作十數篇,顧以思致平凡,筆力萎弱,竟不能就。” 

2、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雖勵平凡之操,曷酬卓異之知。” 

3、明 宋濂 《題<七才子圖>》:“ 文播 雖亦畫七才子,其運思平凡,烏足以敵是哉!”

4、冰心 《寄小讀者》十七:“沒有蒲公英,顯不出雛菊;沒有平凡,顯不出超絕。” 

近義詞:通俗 ,通常, 鄙俗 ,庸碌 ,俗氣 ,等閒

反義詞:突出,  可貴 , 不凡 ,超卓,  非凡  ,稀奇

拓展資料:

1、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幾十年,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他給我們講了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3、他要追求平凡的生活,不追求富貴榮華。

4、李師傅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5、他看上去好像很平凡、很普通,實際上是大智若愚。

有靈性的人是什麼樣子,什麼樣的人可稱為有靈氣?

提起有靈性的人是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有人問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另外,還有人想問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呢?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是什麼?什麼樣子的人可稱為有靈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什麼樣的人可稱為有靈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靈性的人是什麼樣子

劉亦菲剛的時候就被稱為是姐姐,因為她扮演的角色,十分的有靈氣,我就對他印象最深的一個角色就是傳一中,扮演的靈兒這一個角色,她把靈兒清新脫俗,靈氣人表演的盡致。

劉亦菲長得是那種很清新很靈動的感覺,身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讓人忍不住的想靠近她。我覺得有靈氣的人,穿著一定要乾淨。靈兒中的裝扮不是很華麗,但是看著十分的乾淨,樸素,但看著就是十分的有靈氣。

另外有靈氣的人一般,說話都比較的文靜,不會說話風風火火的,就像劉亦菲,她在神鵰俠侶中扮演的姑姑,就是十分的有靈氣的。姑姑說話總是慢條斯理,不急不慢,不驕不躁。讓人聽了十分的安心,讓人聽了總是讓人忍不住的想靠近,不然她也不會征服了自己的徒弟了。

有靈氣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他們不會盲目的隨大流,在吃飯穿衣等一些方面,都有他們獨特的特色。靈性層面太高的女孩。

有靈氣的人一般都是有才華的人,容貌是父母給的,我們無力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的思想,成為一個有氣質有靈氣的人。有靈性的人是老天安排。

記得劉亦菲有一次微博發的動態,是在海邊的時候看書的圖片,讓人感覺十分,迷人,劉亦菲在平常不拍戲的時候會讀書,旅行,提升自己的見識讓自己更加有氣質。

要成為有靈氣的人,就要由內而外的改變自己,不需要很漂亮,只要乾淨,樸素就好,平時多讀書多旅行,提升自己的氣質,希望你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是什麼?什麼樣子的人可稱為有靈氣

有靈性的人是什麼樣子: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

靈性是一種心靈的理解力。享受生活中的一切快樂,又高於生活本身。

有靈性的人就像通透的寶玉,能吸取日月的精華以潤其身,而沒有靈性的人則像頑石一般不可。有靈性的女人很少。

靈性體現在現實生活上可以是很多方面,例如一個人的對事物的領悟能力和感受能力,甚至對週遭事物的觀察能力上。有靈性的人像一眼就洞悉事物的本質或者重點,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或者選擇,而沒有靈性的人則終日忙忙碌碌卻茫茫然。

如果說男性的智慧偏於理性,那麼,靈性就是女性的智慧,它是和相融合的精神,未受汙染的直覺,尚未蛻化為理性的感性。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靈性的身體是什麼形狀。

那是一種由內透來的說不清楚的氣質,就是第一眼給人的感覺。說不清楚的,要看感覺,能夠感覺出來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只有超凡脫俗這個詞能夠比較準確地表達靈性了。

靈性所摒棄的是淺薄和複雜。和淺薄的女人相處,男人會感到乏味。而複雜的女人,或工於利益的算計;或熱衷抽象的推理,令男人同樣興趣缺缺。而有靈性的女人單純,在那單純中卻有著一種令人驚歎的深刻。

靈性的女人,有外在美,更有內在美。外在美合人們於美的一般觀念,卻也包含了很大部分內秀外露的成分,因此內在美始終是最重要的。靈性的女人的內在美,簡單說來,就是做人的彈性與靈性。

彈性與靈性是密切相連的。彈性是外在,靈性是內在。靈性提供了理解力,你待人接物才會容易做到寬容、靈活。相反,表現僵硬、固執的人,天性就是愚鈍的。彈性與靈性的結合,得到的是真正的女性智慧,也是女性向外表現大器、大度的根源所在。

靈氣之於外表,講究的是通透二字。靈性的聰明叫做“冰雪聰明”,冰雪二字多妙,有冷感,有距離,還有美,這種美,來自於通透。

再高一層的,處世之靈,我覺得這個“靈”字,倒該跟通常意義的成熟和圓融靈氣之於外表,講究的是通透二字。相去幾分,它是即興擦出的火花,和言談舉止之間微微的妙意,這種妙意,是聰明人之間的互相領會。看再多成功學也沒用,研究多少方也學不來,它貫通了所有的邏輯,卻最後打破常規。

小孩子靈氣常勝過大人,因為她們有著天然的純淨,天然的可愛,這個靈氣的,在於閱世越淺,性情愈真。這個真,強調不要打磨,打磨出來的東西好看,但是難戳心。特別有靈性的人的。

小孩子的靈氣如果尚有純潔,可以無忌一些,那麼成年人的靈性就應該是,恰到好處的前進和退。話說到一個地步不再說,表情點到就收回來,感情的釋放有場合,跟恰當的人溝通恰當的感情。而真正那種有靈氣碰撞的瞬間,我覺得不需要太多,不需要去刻意製造,對方領會到,那是彼此的福氣。

我最喜歡的一種靈氣,易感多情也好,才氣過好,但是每個心裡的邊角,都收拾得眉目清楚,像是日式家居,簡約中見細節的經營,卻不流於繁冗和堆砌。

靈性就像所說的“慧根”。溶於女人,流動於女人血液,無法模仿,不能複製,只能靜煉。靈氣女人給人感覺。

靈性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是一種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感知,沒有辦法用一個字或者來蓋而論之,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有靈性的女人給你帶來的精神愉悅。有靈性的女人一定是智慧的女人,是聰明的女人,是識時務的女人。眼睛深邃有靈性的女生。

以上就是與什麼樣的人可稱為有靈氣?相關內容,是關於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的分享。看完有靈性的人是什麼樣子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有靈性的人會有什麼特點?

靈性,靈,機靈,智慧隨機應變也,性,靈氣成性也。

因此,所謂的靈性,無非是無論在何時,何種境地,遇到何種問題,都能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預測到各種不好的趨勢,從而趨利避害,使事情得以往最好的方向發展。

一個有靈性的人必然是一個看問題透徹的人,大事上,她或他能夠剛毅果斷,不拘小節,從而使事情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小事上,從不斤斤計較,捨得出力吃虧,在喧囂繁蕪的世間,能夠刪繁去簡 ,活得明白,輕鬆,不為名利世俗所困。

一個有靈性的人,必是一個剛柔並濟,膽大心細的人,她他悟性較高,共情能力強,為人處事自然順暢,親和能力強,從不趨世附炎,攀附權貴,更不會欺負弱小。

一個有靈性的人,必是一個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凡事懂得把握好尺度,注重禮節往來,失道寡助,得道多助的道理!

總之,靈性的人,於女人,便是五官端正,雙目充滿靈氣,內心強大,冰雪聰明,柔情卻不乏剛毅;於男人,便是目光堅毅,不拘小節,胸有家國情懷,能擔當,善某事成事!

靈性是一種心靈的理解力。享受生活中的一切快樂,又高於生活本身。

有靈性的人就像通透的寶玉,能吸取日月的精華以潤其身,而沒有靈性的人則像頑石一般不可點化。

靈性體現在現實生活上可以是很多方面,例如一個人的對事物的領悟能力和感受能力,甚至對週遭事物的觀察能力上。有靈性的人像一眼就洞悉事物的本質或者重點,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或者選擇,而沒有靈性的人則終日忙忙碌碌卻茫茫然。

如果說男性的智慧偏於理性,那麼,靈性就是女性的智慧,它是和肉體相融合的精神,未受汙染的直覺,尚未蛻化為理性的感性。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那是一種由內透露出來的說不清楚的氣質,就是第一眼給人的感覺。說不清楚的,要看感覺,能夠感覺出來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只有超凡脫俗這個詞能夠比較準確地表達靈性了。

靈性所摒棄的是淺薄和複雜。和淺薄的女人相處,男人會感到乏味。而複雜的女人,或工於利益的算計;或熱衷抽象的推理,令男人同樣興趣缺缺。而有靈性的女人單純,在那單純中卻有著一種令人驚歎的深刻。

靈性的女人,有外在美,更有內在美。外在美符合人們於美的一般觀念,卻也包含了很大部分內秀外露的成分,因此內在美始終是最重要的。靈性的女人的內在美,簡單說來,就是做人的彈性與靈性。

彈性與靈性是密切相連的。彈性是外在,靈性是內在。靈性提供了理解力,你待人接物才會容易做到寬容、靈活。相反,表現僵硬、固執的人,天性就是愚鈍的。彈性與靈性的結合,得到的是真正的女性智慧,也是女性向外表現大器、大度的根源所在。

靈氣之於外表,講究的是通透二字。靈性的聰明叫做“冰雪聰明”,冰雪二字多妙,有冷感,有距離,還有美,這種美,來自於通透。

再高一層的,處世之靈,我覺得這個“靈”字,倒該跟通常意義的成熟和圓融靈氣之於外表,講究的是通透二字。相去幾分,它是即興擦出的火花,和言談舉止之間微微的妙意,這種妙意,是聰明人之間的互相領會。看再多成功學也沒用,研究多少方也學不來,它貫通了所有的邏輯,卻最後打破常規。

小孩子靈氣常勝過大人,因為她們有著天然的純淨,天然的可愛,這個靈氣的獲得,在於閱世越淺,性情愈真。這個真,強調不要打磨,打磨出來的東西好看,但是難戳心。

小孩子的靈氣如果尚有純潔庇佑,可以無忌一些,那麼成年人的靈性就應該是,恰到好處的前進和退。話說到一個地步不再說,表情點到就收回來,感情的釋放有場合,跟恰當的人溝通恰當的感情。而真正那種有靈氣碰撞的瞬間,我覺得不需要太多,不需要去刻意製造,對方領會到,那是彼此的福氣。

我最喜歡的一種靈氣,易感多情也好,才氣過人也好,但是每個心裡的邊角,都收拾得眉目清楚,像是日式家居,簡約中見細節的經營,卻不流於繁冗和堆砌。

靈性就像佛教所說的“慧根”。溶於女人骨髓,流動於女人血液,無法模仿,不能複製,只能靜心。

靈性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是一種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感知,沒有辦法用一個字或者一句話來蓋而論之,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有靈性的女人給你帶來的精神愉悅。有靈性的女人一定是智慧的女人,是聰明的女人,是識時務的女人。

一個擁有靈性的人,首先是有大智慧的人。

低調。

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做事情,非常淡定。平靜如風。不大勢招搖。遇到點事情,就坐不住,這樣的人並不低調。低調的人往往做了很大的事情,就和沒有做一樣。幫助人了,幫完了也不吱聲。不四處去講。

舍善。

特別能捨得,能幫助人。而且以助人為樂。幫助人是無條件的付出,從來不求回報。這樣的人給我們的感覺有點傻,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大傻子。但是,行動如風,多少年都這麼做。依此為樂。

付出 。

一個非常能付出的人,而且為了真理可以付出生命。但是,不較真。對誰只要條件允許都去付出。

公益。

一切公共利益的事情都能做,而且還能做得非常好。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也許是一個公益組織的核心骨幹成員。公益,成了他一生的一個選擇。

原則。

一個極富有靈性智慧的人是一個講原則的人。一切烏七八糟的事情都和他無關。不會隨便參與一些事情。不會做任何沒有原則的事情。不會打麻將,不會,不會吸菸,甚至也不喝大酒。做事情講規矩,除此以外都不做。

尊敬。

尊敬身邊一切人一切事情。包括哪些貧窮的人,甚至惡人,他都尊重。至少給予起碼的尊重。並不嚴格意義上去區分什麼好人和壞人,都看的比較平等。 就連一草一木都敬重,都不會隨意毀壞。

信仰。

這樣的人一定有信仰。信佛天地良心,信佛宇宙的自然規律。

修心。

這是一個修心的人,一個以他人為師,一個以天地為師,以大德者為師的人。不斷修繕自我,尋找生命的真理的人。

靈性是什麼

衡量自己靈性學習效益的重要標準是自己的生命有沒有得到蛻變和成長。 附件4,靈魂出竅的新聞,艾森博士指出:“在視覺和觸覺被分離後,大腦的感官資訊處理變得混亂,於是大腦創造出一個幻覺,使人感受到了一具並不真實存在的身體”。,一般的定義是超越了物質或超越了身心的就歸類於靈性的範疇。也就是大部份人都同意這是屬於宇宙的、超越一切的力量。我們可以姑且說是我們的心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因為是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大部份人認為與自己無關,或認為只是喜歡追求非物質、形而上的人們創造的一種癖好。也有人認為是虛有的或迷信的。尤其在近代,西方工業後,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可以說是到了極限,對科學的崇拜也到了幾乎迷信的地步。認為現代科學無法瞭解、證明的就是迷信。 所幸物極必反,在人們追求物慾到極限之後,發現科學和經濟的進步並不能給自己快樂,反而無比的空虛。於是轉而找尋一個離苦得樂答案。這一股靈性覺醒的力量,不論在東方或西方,都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於是有關這類的書籍和活動都明顯的增加。 其實真正的答案,古來的許多聖哲早就說過了。而這些有關靈性的文字,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美的。因為它們表達的本來既是這個宇宙中真善美的根源。如果我們客觀的來觀察、來分析,我們應該也可以發現靈性才是一切的根源。我們若想要治病、要康復、要斷煩惱,必須找到問題根源;由此下手才有可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希望能以我淺薄的見地,介紹這些古往今來有關靈性修持的文字。也希望大家都能由聞、而思、而修,而達到離苦得樂的境界。我想這也是這些文字的本來意義。

人生如夢,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觀念。若真的有如夢的人生觀,對世間的一切,自然就會看的比較淡。近年來,密教的度亡經之廣泛流傳,也讓許多人對人生、對生死的看法有很大的改觀。這部經典可以說是有天眼,可以見到人死後靈界現象的修行者所做的記錄。 近代,在西方也有這樣一位人士,那就是生於奧地利的史丹勒博士。他以他天賦的天眼觀察靈界的現象。再以他自己科學的背景,用科學的方法,來說明解釋他的所見。同時也以西方教(此處並不是指教派而是指以教義為主的所有教派)的背景,以他所見解釋聖經、解釋靈性之發展和靈界之現象。史丹勒所說的一切,佛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已說過,而且更為完整,更為究竟。連史丹勒本人在靈性修持上的境界。都可以在佛經中見到佛陀的說明。 史丹勒博士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靈界的現象,寫了許多書,作了許多演講,並不是為炫耀自己的天眼或教你得到這些神通。而是苦口婆心叫大家要信- 有靈界、有輪迴,並教了修持方法,希望受到科學教影響,「眼見為信」 的現代人,也能如法修持見到靈界的現象,並以所學為人類服務。這一篇是史丹勒博士所著「祕修綱要」(An outline of esoteric science)中講睡夢與死亡(Sleep and Death)的一章。 依史丹勒所見,人有四大身體。既屬地的肉體,屬水的生命體,屬風的星芒體(情緒體)和屬火的自我意識體。 我們睡時,肉體和生命體留在床上,星芒體和自我意識體離開身體。但生命體並未離開肉體,如果生命體離開肉體,肉體將會分解。睡時星芒體離開,所以一切的苦樂悲歡,表達心意的能力都隨著星芒體離開。 而睡覺,不一定是累了才睡。例如我們聽講時睡著了,這是為什麼? 這是靈魂的兩種狀態,其一把自已完全交給外界的感官印象所控制。其二是由身體的本性所控制。若在第一種狀態時會自動累積想進入第二種狀態的,疲勞是我們想享受身體自然現象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如果說累了想睡,不如說想睡所以累。因為靈魂可以用願力來讓自已進入任何一種狀態,所以如果外界的印象令我們覺得無聊時,我們可以自已令身體想睡,以享受身體的自然現象。 肉體靠生命體之維持得以生存,生命體是肉體之塑造者,但生命體是依據星芒體給的模型來塑造肉體的外形。就像蓋房子,需要建築師的心所造出來的基本模型。這個心中的基本模型,是我們看不到的。當我們醒時,注意力放在外界,於是產生很多外界的印象或影像,這些影像事實上會干擾生命體維護肉體之外形。如果我們的心志情緒所產生的活動都是能夠正確的令星芒體剌激生命體的活動,則就不會產生這種干擾。不過這種干擾卻是人類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什麼呢?史丹勒並未說明,不過佛陀說過,有情生物的四種出生方式:溼生,卵生,胎生,化生(變化而生)其實都是妄想而生,如果妄想沒了,也就不生了。 醒時星芒體活動是在肉體內,而睡時它則是在體外活動。醒時,肉體及生命體又把它「吸」回來肉體內。我們都知道肉體若沒有外在的世界(沒有地球沒有宇宙)則必然毀壞。所以肉體事實上是屬於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星芒體也有一個屬於它的外在世界,但在醒時,它在一個不屬於它的世界內。經由肉體器官,星芒體可以感受、接收外在的世界,但是前述肉體之模型必須是星芒體在它自已的世界時才能接受得到的訊息。睡時,星芒體接受這另一個世界(生育萬物的詳和世界,也就是靈界,這個世界是我們維持肉體模型之本源)的訊息影像,所以星芒體在我們睡時回到靈界,將這種詳和氣氛的能量帶回肉體。 睡著有夢是醒與睡著無夢的中間狀態,夢中情景與現實有時混淆一塊是為什麼呢?例如,睡時夢見一個孩子掉到懸崖下,正在傷心懊惱,醒來才發現是一幅畫掉在地上。這是因為星芒體與肉體分開,但是又與生命體相連,所以沒有了肉體感官來詮釋外在的世界,便會有許多與外在世界有關但無法解釋的怪夢。若星芒體在睡時與肉體生命體都分離了,則我們便會進入無夢狀態。 而死亡則是不但星芒體與肉體分開,連生命體也與肉體分開,當肉體存在時就成為屍體,必然分解毀壞;這是自然的內在力量所趨使。 生命體在死時跟著星芒體離開肉體,最後生命體會與星芒體也分離。只有生命體仍維持著與肉體同樣的形狀時,它才有辦法與星芒體連在一塊。若其已無法維持這種形狀,就會與星芒體分離。當星芒體與生命體相連,便類似星芒體仍在肉體內,令星芒體無法在靈界有任何新的體驗,但它有著這一生經驗的記憶,因為生命體與其相連所以這些經驗記憶影像就成為人死後所現的「一生之回溯」。如果我們能超越肉體的障礙,則我們在一生中任何時刻應該都可以見到這種一生的回溯之影像。 在活著的時候,也有極少數的狀態下會有這種生命體與肉體分離的狀態,例如過度驚嚇時(如快要淹死時)就會有一生回溯的影像出現。但是生命體在此時必需與星芒體在一起才會有這種所謂的「瀕死經驗」的出現,若生命體在過度驚嚇時與星芒體分離,則人們就會失去意識就像睡時無夢的情形一樣。 死亡會讓我們見到自已的靈(或靈性),在生時,這個「我」的神識完全受肉體及生命體之束縛。完全受著外在感官世界的而無法見到靈性的真像,睡時也是如此。因為在有肉體時,我們的星芒體的一切活動,不論在體內或體外,都是指向肉體的。 不過在死時,這個「我」首先會受到的「」的擺佈。若「我」在生時沒有過度的,則在死後便會完全的滿足於內在所生起的這個靈性世界。若是「我」在生時有過度的,也就是超越了肉體及靈性本質的,例如「我」可以渴望「好吃」的東西。這樣就超越了肉體需要食物及靈性需要吃的本質需求。如此一來當肉體不存在了,能夠享受「好吃」的工具 - 舌及味蕾等都不存在了,這種渴望便無法得到滿足,此時「我」便會有如同沙漠中沒水喝的人一樣的感受。 為了擺脫這種外界「」之束縛,「我」必定得經歷一個淨化的過程,這些在靈界是無法存在的,這些於是就像被火化一樣的在靈界被消滅。我們生存在感官世界,乃是為了體會靈性的本質;任何超越靈性需要的感官類的享受,都等於是奪取靈性的生命。這種破壞性的後果,只有在死後沒有肉體的障礙及感官世界的干擾時才會顯現。這種火化過多的過程,也許聽起來很可怕,就像一般所述的地獄之火的懲罰。但是史丹勒的看法則是例如我們愛一個人,超越了肉體感官之愛。這種超然之愛的感受,惟有在俗世的被靈界之火燃盡了之後才會顯現。如果這樣看便不會有畏懼而會覺得滿足與安慰。 在淨化過程中,另一件事,就是我們會再度經歷一次這一生。但是過程是反過來,也就是從死前至出生。而一切一切,非靈性本質的,例如前面所說的非靈性本質的,都會顯現在我們面前。而且我們會體驗到這件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40歲時傷害了某一個人,不論是肉體或心靈上的,我們會重新體驗一次這件事。只是此時,我們體驗的不再是我們攻擊傷害別人的滿足感,而是對方受傷害時所受的痛苦。所以當我們傷人時,我們事實上也傷害了自已,只是這種傷害只有在死後才看得到。 在生時,外在感官矇蔽了這一切。死後,在生命體離開時仍然被未淨化的所遮蔽;在靈界淨化之火中,有靈界之生物就是以這種為食物,這些靈界生物之恐怖是無法用感官世界的恐怖來形容的,因為我們不正常的情緒與在靈界所現的形象也是比任何世間的恐怖的動物還要更為恐怖的。這個「我」於是感受到被帶往每一件這種事,以便翻出這種不屬於靈界的,讓這種被靈界之火燃盡。在我們如此燃盡一生的後,就進入另一種生存狀態,只因意識才存在的那一部份星芒體於是解體。那麼「我」會帶著什麼走呢?「我」會帶著一生經由感官所得的,屬於靈性世界的經驗走到下一生,這便是我們一生在靈性上的收穫。 此時「我」便見到自己內在的世界,我們會見到,靈界其實是反映著人間的一切的。有反映一切物質的地界靈性生命,反映生命的水界靈性生命,反映感情的風界靈性生命,史丹勒特別提到戰場在此處反映的痛苦,還有反映思想的暖界靈性生命,我們在地球上所想的一切都可以在這裡見到。 再往上是反映智慧的光界靈性生命。當然往上還有一層層的靈界,也就是說我們在地球上的所做所為事實上是反映著這些天界的靈性生命的。 而這些靈界的生命,便是我們未來一生的塑造者。在死後,我們便能見到這些創造的力量。這是我們在生時所不能見的。在此處,我們在靈界的生命幫助指導下重建星芒體,準備再度投生。重建時我們可以內在的感受到這一切,因為在靈界一切都是由內發生,由內感受的。接著我們再度穿上生命體,我們便離開了這種內在的見性,也就是在我們投生前再度失去了意識。 不過在生命體連上星芒體前,我會再度見到自己在前世所犯的錯誤,也就是有害自己靈性發展的所作所為。於是我們會自己安排在未來一生彌補對方所受的痛苦,事實上也就是突破自己在靈性發展上的障礙。所以可見我們的前世,事實上決定了我們未來一生的命運。這既是所謂「命運的定律」,東方古老智慧為這個定律創造了一個字就是「業」(Karma)。 所以我們這一生中,若有苦有痛,我們可以(一)又怨又恨自哀自憐,或(二) 告訴自己這是自己在前世中所肇的因,所以有現在有這樣的果。也就是說,如今所受完全是自己找來的。當然要能夠這樣想、這樣感受,我們得用最誠摯、最堅強的心來面對這一切。當我們面對一切的不如意能不斷這樣做時,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力量有著康復身心靈的力量,對生命的護持是全面性的 。 以上史丹勒所見許許多多,都與佛經所說的甚為相似。如渴望好吃而吃不到,就像佛經中所說投生於餓鬼道。受靈界之火的燃燒和見到靈界恐怖的生物就像是投生於地獄道。所以佛陀所教的戒律,也就是息滅貪、瞋、痴這些不當情緒的法門,實在有它深遠的、慈悲的意義。(注:史丹勒本人是不認為有六道輪迴的,這一點佛陀也有所說明。在修行到某一層次時,因為天眼見不到八萬劫(劫: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一次生滅的過程) 我們也見到,宇宙是多麼的公平,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都逃不過自己的眼睛。到最後,都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報,今生做者是。」而我們若能了知這一點,將所有的懲罰,不論是世間的或非世間的,都如史丹勒所說,視為一種淨化、昇華的過程。靜靜的觀察自己的心,去體會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可以發現,世間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的人,也沒有什麼不能寬恕的事。 那麼,生也似夢,死也似夢,史丹勒又是如何的看待死亡呢?他了引用歌德(Goethe) 的美麗詩句「生命是自然創造的一種最美的現象,死亡只是它為了豐富生命而使用的一種技倆。 附件2 靈性是和機械性相反的東西,機械性就是按照事先的程式來,比如禮節,規矩,程式,靈性的本質是自由,是內心的自由,這個自由首先得有空間,有了無限的空間才談得上自由,有空間就有活動的餘地,就有無限的可能,但機械性只有一個可能。 靈性總是意味不同和包容多變,機械性意味著呆板和固執。靈性最大特點是沒有權威,擺脫一切權威和教條,而機械性總是依賴權威。這個世界資訊越來越多,你便會發現想控制你的東西越來越多,能控制你的東西就是權威,就是思想,你一旦接受了任何的一種思想,那麼你的靈性就開始喪失。人腦開始變成電腦。 靈性是學校教育不出來的,相反,學校的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扼殺靈性,讓你去接受依賴權威,書生沒有用處這個不是你有價值而得不到重用,其實看似學有五車的樣子其實變成了書櫥和電腦,用太多的教條和權威把自己的靈性殺死了。 靈性意味著無限空間,心有空間就有自由,有自由就不會有壓抑和控制,沒有壓抑就沒有煩惱。然而不幸的是從人一生下來就開始接受文化的教育,就開始讓人去壓抑自己的靈性,去臣服一些權威,那麼多的好壞是非,到底為什麼要接受這些權威 呢? 因為依賴,人不願意面對那些不確定性,從小就被教育人生應該是什麼,你應該去做什麼,年輕人應該是什麼,老人又應該是什麼,學生應該是什麼,老師應該是什麼,兒子應該是什麼,父母應該是什麼,甚至每天的生活都有應該在控制著,社會流行的美德其實是偽的,是偽道德,因為它建立在欺騙和控制之上的。 思想,知識,文化,等等一切的廣受人們推崇的價值其實都是最沒有價值的,正如同國家利器不可以示人,隱性的能量要遠大於顯性的東西。人們變得和有知識很有思想,結果反而喪失了為人最寶貴的東西靈性。為了知識,為了信仰,為了理想去奮鬥去鬥爭去努力正是人的蠢不可及的地方。 靈性的心靈沒有控制,不可預測,也無法準確表達,因為一有準確的定義反而就扼殺了它,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知識就是定義就是規範就是控制,一個人思想理論越豐富,也就越是狹隘和狂妄,也就越是不自由不快樂,也就越容易沉浸在自己比別人多知的洋洋得意的自我空間裡,進退不能。 靈性的心靈沒有預先的定義和控制,你無法預言下一秒鐘你的心靈是什麼樣子,無法預知它會怎樣的波動,如果你能預知,那麼說明你已經沒有了靈性,你在用過去的知識記憶來控制自己的心靈。而控制者和被控制者其實就是一個東西,就會發覺不快樂。 其實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內心和諧統一的人和不和諧統一的人,如果一個人外在有什麼缺陷的話那麼病根一定在它的內心裡。 放掉控制和預測,沒有思想,靈性自然就出來了 附件3 什麼是靈性,什麼是靈性學習 隨便用google搜尋了一下因特網,發覺關於“靈性”的網葉有 2,290,000多頁之巨,關於探討“靈性學習”的網葉有307,000多頁,關於介紹“靈性導師”的網葉有116,000多頁! 為什麼“靈性”一詞被頻頻引用?因為我們生命本身的需要使然。 我們只有藉助靈性的通道,才能夠與宇宙創生的大能量合一,才能夠迴歸生命的原鄉,才能夠找到靈魂的安息地,才能夠擁有生命的存在意義依託,才可以讓我們從心靈深處真正地得到快樂!——只有靈性的追尋,才能夠讓我們在這個世界活著不感厭倦,並得到內心的滿足。 因此,靈性世界我們生命的發端地,而靈性修養是生命活力的補充,當然,靈性高度也意味著我們生命品質和質量的高度。正因為如此,靈性學習才如此吸引人們。 相信以上對靈性學習的立場,能夠得到很多同道的認同。問題是,靈性學習者在靈性學習的時候,因為對靈性的理解錯誤甚至錯誤的方法,不僅沒有提高靈性,反而還導致了身心的障礙。 依據我個人學習和探索靈性的一點粗淺體會,我認為靈性學習者要從理性層面來了解什麼是靈性,用理性學習的態度來進入靈性。這些基礎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能夠幫助我們產生很大的學習效益。 靈性是道之能量流動後面的穩定結構與力量,是創造主在創造我們這個世界和生命時的結構藍圖,是豐滿而整體的原創品質。因著這些綿延又繁複、簡單又有力的能量,我們的心靈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滋養,才有安息的寧靜,才有無窮的生產性與創造力。 因此,衡量我們靈性學習功效最主要的標誌是我們的生命有沒有以下這些蛻變: 第一,內心是不是更安靜,更具穩定的理性,看世界、對待自己的人生態度更超越又積極,而非浮躁又容易情緒化(包括膚淺的、狂喜、自傲、自誇、自卑、自貶、嫉妒、多疑、憤怒等情緒)? 第二,是不是變得更細膩、敏感又能夠同理他人,而非粗暴、粗拙、遲鈍又愛常常貶損、攻擊、排擠他人? 第三,我們的工作是不是變得更有效益?我們是不是更能夠用人們喜歡又信任的品質和能量去跟別人互動,更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和尊敬,更能夠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在跟他人互動時,我們是不是能夠讓對方得到更多的祝福?而非因為敏感度的低下,導致人見人厭,或者無意、有意地傷害他人,導致人緣、口碑很差? 第四,我們的身體包括面板、內臟是不是變得越來越潔淨、細滑又健康?我們的體力和精力是不是變得更有活力?作為外表,因為靈氣的滋潤,我們是不是變得更美,更加散發出內在優美的魅力和吸引力?而非因為內心的失衡,因為病毒性的情緒壅塞,外表與氣質醜陋而難看? 第五,我們的生命品質有沒有變得由內而外的更喜悅,更精美,更寬廣,更正向,更有深度和內涵,更能夠幫助別人和影響別人?而非不能積極生活,不能積極面對人生? 從以上角度講,靈性學習的直接效益是變化我們的生命氣質。 總之,靈性學習是能夠得到祝福的學習,學習靈性是為了得到祝福,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正向和積極!衡量自己靈性學習效益的重要標準是自己的生命有沒有得到蛻變和成長。 附件4,靈魂出竅的新聞,艾森博士指出:“在視覺和觸覺被分離後,大腦的感官資訊處理變得混亂,於是大腦創造出一個幻覺,使人感受到了一具並不真實存在的身體”。.

回放: ,一般的定義是超越了物質或超越了身心的就歸類於靈性的範疇。也就是大部份人都同意這是屬於宇宙的、超越一切的力量。我們可以姑且說是我們的心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因為是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大部份人認為與自己無關,或認為只是喜歡追求非物質、形而上的人們創造的一種癖好。也有人認為是虛有的或迷信的。尤...分享本文《》到:

靈性層面太高的女孩 靈性高的人都有什麼特質

水果成熟時,自然會從樹上落下。

在靈性生活中,時候到了,心就會像水果一樣開始成熟、變甜。 我們的修行會從青澀、艱難的成長期(尋找、發展、改善自己),轉變成在奧祕中安住,從信賴外在形式轉變為安住於內心。

曾有位年輕女子在剛開始修行時,因為面對家庭的問題和父母信奉教基要派教會而極度掙扎,她寫道:

“當我做佛教信徒時,父母怨恨我;但當我做佛陀一樣的覺醒者時,他們深愛我。”

想要在靈性上成熟,就要放下僵化和理想化的生命方式,在生活中找到彈性和喜悅。隨著靈性的成熟,就會帶來心的柔軟,自然表現出自在與慈悲。道家老子頌揚這種精神而寫道:

以道為中心的人,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兒沒有危險 。即使在巨大的痛苦中,他仍認識宇宙的和諧,因為他在心中找到安詳。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東方的靈性在美國開始流行時,其修行方法在一開始被理想化和浪漫化,大家嘗試用靈性來“達到”、體驗超凡的意識狀態。許多人相信有完美的上師和絕妙的教法,只要加以跟隨,就能達到全然的開悟,並改變世界。

這種模仿和自我陶醉被秋陽·創巴仁波切稱為“靈性的物化”,表面上接受靈性傳承的儀式、服裝和哲學,實際上卻藉此逃避日常生活,只想成為更屬靈的生命。

幾年後,大部分人開始發現,高超的狀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而靈性也不是離開日常生活,去尋找一種崇高、充滿光明的生活。我們發現意識轉化所需的練習和訓練,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我們開始看見靈性道路的要求比它一開始所提供的還要多。

去掉修行的浪漫憧憬之後,大家開始清醒過來,瞭解到靈性要求我們以誠實和勇氣看清真實的生活處境,包括我們的原生家庭、我們在周遭社會的位置。

我們獨自或在團體中通過滋長的智慧和幻滅的經驗,開始放棄靈性生活和團體的理想化觀點,不再以之為逃避世界或拯救自己的方式。

對許多人而言,這種轉變會成為更深入整合和更有智慧的靈性工作的基礎。靈性工作包括正當的關係、正當的生計、正當的話語,以及靈性生活的各種倫理面向。

這種工作要求不再有切割分隔,並瞭解所有被推入陰影或加以逃避的事物,最終仍必須融入我們的靈性生活,沒有一件事會被遺漏。

靈性在於我們是什麼人,而不在於我們追逐什麼理想;靈性不再是到遠方的印度、或祕魯的馬丘比丘(MachuPicchu),而是回到家中。

這種靈性充滿了喜悅與整合,既是平凡的,也是覺醒的。這種靈效能讓我們在生活的驚奇之中安住,這種成熟的靈性讓神聖之光照亮我們、穿透我們。

以下我們來探討靈性成熟的特質。

非理想主義(non-idealism)

成熟的心不會有完美主義,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是完美的楷模裡。非理想主義的靈性不會尋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試圖使自己、身體與人格變得完美,不會根據外在某些極度純淨的特殊形象而對老師或開悟保持浪漫的想法。因此靈性生活並不是尋求收穫或成就,而是去愛和自由。

阿凡提-納斯魯丁的故事說明了追尋完美的挫折感。有一天,阿凡提在市場遇見一位即將結婚的老朋友,這位朋友問阿凡提是否曾考慮結婚。

阿凡提回答數年前曾想結婚,於是開始尋找完美的女人。他先到大馬士革,找到一位非常優雅而美麗的女子,但發現她缺少靈性。

接下來,他到更遠的伊斯法罕,遇見一位非常有靈性,且能在世上自在生活又很美麗的女子,可惜他們無法好好溝通。“最後,我在開羅找到了她,”他說,“她是完美的女人,充滿靈性、優雅、美麗、非常自在,每方面都很完美。”

朋友問:“那你和她結婚了嗎?”“沒有”,阿凡提回答,“不幸的是,她要的是完美的男人。”

成熟靈性的基礎並不是追求完美,也不是要得到某種想象的純淨感,它的基礎只是放下、愛、向一切敞開心房的能力。

沒有完美的理想時,心就能把我們遇見的苦難和不完美轉變成慈悲。在這種非理想主義的修行中,即使是無知和恐懼的行為,也能被神聖照亮、穿透,引導我們對一切之中的奧祕感到驚奇,而沒有批判和指責,因為我們並不是嘗試使世界完美,而是使我們對世上一切的愛變得完美。

托馬斯·默頓就是以這種方式看待靈性的,他說:

我好像突然看見他們內心隱藏的美麗,我看見的深度是罪惡或都無法達到的,好像看見上帝眼中的每一個人。

如果他們能看見自己的本然樣貌,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看見彼此,就不可能再有戰爭、仇恨、殘酷的行為……我認為那時的大問題就是我們會匍匐在地,互相敬拜。

仁慈

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就是仁慈,它是以自我接納為基礎。為我們曾有過的無知行為或仍留在我們心裡的恐懼而產生的罪惡感、指責或羞愧,無法發展出仁慈。瞭解開放需要慈愛的溫暖陽光。我們太容易把靈性和宗教轉變成艾倫·沃茨所說的“可怕的義務”。

詩人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寫道:

你不需要當好人,

你不需要用雙膝跪行

穿越一百里的沙漠,表示悔改。

你只需要讓身體這個柔軟的動物

愛其所愛。

深入的自我接納會滋生慈悲的瞭解,就如我問一位禪師是否會生氣時,他回答:“我當然會生氣,但幾分鐘後,我會告訴自己:‘生氣有什麼用!’然後就放下生氣。”

這種自我接納之上佔了靈性修行一半以上的分量。成熟的靈性會反映出我們內心深處感恩與寬恕的能力,就如禪學詩人愛德華·艾斯比·布朗(Edward Espe Brown)在《塔薩加拉食譜書》(The Tassajara Recipe Book)中寫的:

任何一刻,準備這一餐

我們可能放出三萬尺的瓦斯

立刻進入空中

讓毒物落到樹葉、

蕨類和動物的皮毛上。

眼前的一切都將結束。

我們仍然繼續烹調,

將一切珍愛的

夢想放上餐桌,滋養

和保障我們親近又親愛的人。

在這個烹調的動作中,我訣別

我以前一直堅持你是唯一該被指責的人。

在這最後一刻,我睜開雙眼

凝視著你,帶著所有

被我壓抑了許久的

溫柔與寬恕。

如果沒有未來

我們還有什麼

好爭的。

耐性

靈性成熟的第三個特質是耐性。耐效能讓我們與法——即“道”和諧共處,就如莊子所說:

古時候的真人,

不以心對抗道,

也不試圖以自己的想法

來幫助道。

(原文: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

希臘左巴談到自己再耐性上學到的功課:

有天早晨,我在一棵樹的樹皮上看見一個繭,一隻蝴蝶在裡面打洞,準備出來。我等了一會兒,感覺等了好久,覺得不耐煩,於是把繭折彎,向裡面吹氣,使之暖和。

我儘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讓它變暖,然後奇蹟在我眼前出現,繭打開了,蝴蝶慢慢爬出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的驚恐,因為我看見它的翅膀向後合攏、皺成一團,因為它的時候未到。它絕望地掙扎,幾秒鐘後,就死在我的掌心。

成熟的靈性覺醒的過程需要經過許多季節和週期,它要求我們作出最深的承諾,在心中坐定,並向生活的每一部分敞開。

真正的耐性不是為了要有所得,也不是為了任何成就。耐效能讓我們向超越時間的事物敞開,愛因斯坦描述時間的本質時解釋:“你若和一個美麗的女孩同坐兩個小時,好像只過了一分鐘;但你若坐在火爐上一分鐘,就好像過了兩個小時。時間是相對的。”

佛陀談到要修行十萬大劫的時間,意思不是說要花上無窮的時間才能覺醒,而是指覺醒是超越時間的。覺醒不在於幾周、幾年或幾輩子,而是指現在就以愛與耐性開啟自己,進入奧祕。

鈴木禪師說:“耐性這個詞的問題在於它意指我們正等待某種東西變得更好,我們在等待某種東西出現。所以應該更準確地描述這個性質,應該用‘堅定’,這種能力可以在每一片刻中堅持真理,發現開悟。”

以最深入的方式來說,耐性就是了解我們尋找的是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它一直就在這裡。偉大的印度大師馬雜湊在學生為了他的身體即將死亡而流淚時說:“你向我還能去哪裡呢?”

靈性生活的成熟讓我們可以只是安住在這裡,安住在過去一直存在也將永遠存在的真理中。

活在當下

靈性成熟的第四個特質就是活在當下。 靈性的覺醒發生在此時此地的生活中。

禪宗傳統認為:“狂喜之後,就是洗衣服。”靈性的成熟不只會在超越中展現,也會在內心展現,想要讓神聖照亮、穿透我們的每一個動作。

超常意識狀態、超凡的心靈經驗、意識的巨大開啟都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在經驗本身,而在於這些經驗促使我們轉而注意自己化身為人,在人身中增長智慧、深化慈悲的能力。

就如阿姜查所說:“就算是超凡的經驗,除非能聯結到此時此地的這一刻,否則就一無是處,只不過是某種需要放下的東西。”

靈性的狀態如果能照亮識見、開啟身心,就是重要的經驗,但仍只是返回永恆當下的通道,就如卡比爾所說,不管我們尋求的是什麼,“被找到的就是現在所找到的。”

在當下此刻,成熟的靈性允許我們“ 言行一致 ”,彼此的行動、話語及碰觸好像在反映最深處的知識。我們會變得更有活力,更活在當下。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身體和身為人的,都是神聖的一部分。

這種成熟會傾聽我們的身體,愛身體的每一部分,包括身體的愉悅和悲傷;它會傾聽心的聲音,熱愛心的感受能力。以這種方式活在當下,正是慈悲和了解的真正來源。

佛陀說:“ 只有在我們自己的身體裡,帶著它的心,才會看見束縛和苦難;也只有在此,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脫。 ”

整合而體證的神聖感

靈性成熟的第五個特質就是整合而體證的神聖感。

“整合”就是不在生活中製造切割的區塊,不劃分神聖與不神聖;“體證”是指在我們的言語和行為中重視靈性,否則,我們的靈性就沒有任何真正的價值。

整合而體證的靈性修行包括我們的工作、愛、家庭和創造力。個人和普世是相互聯結的,靈性生活的普遍真理只能在每一個特定的個人環境中實現。

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是我們的靈性生活,就如一位有智慧的學生所說的:“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位禪學大師,就要和他的妻子談一談。”

靈性的整合感使我們瞭解,若想把光明和慈悲帶進世界,就得從自己的生活開始。 真正的靈性修行在於我們親身的生活,而不是任何特殊經驗或我們信奉的哲學。

這種個人取向的修行方式,重視生活中個體和普遍兩個面向,尊重生命是生與死之間的無常之舞,也肯定我們獨特的身體、家庭和社會,以及個人的歷史,包括我們擁有的一切喜悅與悲傷。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的覺醒是關乎所有生命的大事。

亞馬遜叢林有九百種黃蜂,每一種都會傳播一種特殊無花果樹的花粉,這些無花果樹是雨林中所有小型哺乳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而這些小型動物又是美洲豹、猴子、野豬等動物的食物。

每一種黃蜂都維繫了一條食物鏈上其他動物的生存。同樣地,世界上每一個個體都有其獨特的貢獻。靈性生活的實現不可能通過模仿,而須經由個人身為世上某個男子或女子的特殊天賦與能力來達成,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當我們能肯定自己獨特的天命,就能讓自己親身的生活成為佛陀示現的新形式 。

質疑

靈性成熟的第六個特質是質疑。

我們並不是要採納一種哲學,或是盲目遵循一個偉大的老師或一條迷人的道路,而是要體認我們必須為自己而看見,這種質疑的性質被佛陀稱為“擇法”(Dhamma-vicaya),也就是自己對真理的研究。這是一種發現的意願,沒有模仿,也不是追隨別人的智慧。

曾有人讓畢加索照事物的原貌來畫,就是畫出客觀的事物,畢加索說他無法瞭解,那人就從皮夾裡拿出妻子得照片說:“你瞧,她真的就是照片裡的樣子。”畢加索看著照片說:“她好小,而且很扁平,不是嗎?”就像畢加索一樣,我們必須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事物。

在成熟的靈性中,可以看見許多自主的感覺,而不是對權威的反應,但這必須是由衷的體認: 我們就像佛陀一樣,可以覺醒。

成熟的靈性有一種深刻的民主精神,所有人都能在其中為自己找到神聖與解脫。

這種質疑結合了思想的開放、禪宗的“不知道”的心,和一種“分辨的智慧”,能區分有益與無益的事,能一直睜開願意學習的雙眼。帶著開放的態度,我們就能一直學習。

質疑使我們既能運用傳統的偉大智慧,向老師學習,成為團體的一部分,同時仍與自己保持接觸,能在非常尊重自己的整合與覺醒中看見真理、述說真理。

這種質疑可能不會使我們對自己更加確定,但能讓我們隊自己更加誠實,而靈性修行也能在這種精神中充滿趣味與活力。

彈性

靈性成熟的第七個特質是彈性。靈性成熟使我們像竹子一樣,可以在風中擺動,以我們的心與認識來回應世界,尊重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

靈性成熟的人已學會留在當下和放下的偉大藝術,彈性使他們能瞭解並不是只有一種修行方式,也不是隻有一種美好的靈性傳承,而是有許多方式;

瞭解靈性生活不是採納某種特定的哲學、整套信仰或教法,不能據此反對某人或某事。這是一種心的自在,瞭解所有靈性工具都只是竹筏,用來跨越河流,達到自由。

佛陀在最早期的對話錄中,警告我們不要把竹筏當成彼岸,並反對採納任何僵化的主張或觀點,他接著說:“對一位不採納任何觀點的智者而言,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會有任何造成衝突的事呢?”

佛陀勸告大家以自由取代傲慢,並提醒追隨者,堅持某些哲學和觀點的人只是在四處打擾別人。

心的彈效能為靈性修行注入幽默感,讓我們看見千萬種可以覺醒的有益方法,有時適合正式而有系統的方法,有時卻適合出乎意料、不尋常而令人吃驚的方法。

瓊斯想到高中當籃球教練,他接掌舊金山殘障中心的球隊時,學會了這一課。他想讓球隊獲勝,卻在第一天發現只有四個球員來受訓,其中一位還坐在輪椅上。直到有位六尺高的黑人女性從男盥洗室走出來,要求加入球隊,才打破僵局。

教練光是要五個球員在球場排好、面對同一個方向,就花了四十五分鐘,於是決定丟掉原來的教學計劃。當他丟掉計劃,籃球隊反而開始成長。他們常練球,有拉拉隊長,還有熱狗可吃,不過場上常常是七或十二個人組戰一隊,而不是五人一隊。

他們有時會在比賽中停下來玩音樂,邀請大家來跳舞。最後,他們成為籃球史上唯一得分超過一百萬分的球隊,因為計分員喜歡一直壓著計分板上的得分鈕,只為了聽得分的鈴聲。

來得容易去得快,在這種彈性中有極大的自由。我的老師阿姜查談到自己好像寧靜的樹,會結出果實,讓鳥兒有築巢的空間,在風中搖曳。彈性之道就是喜悅和寧靜。

擁抱對立面

靈性成熟的第八個特質就是擁抱對立面—— 這種能力可以讓心容納生命的矛盾。

我們還是孩子時,會在父母提供我們所需時,把他們看成百分之百的好人;當他們無法滿足我們的或不照我們的期望而做時,就把他們看成百分之百的壞人。

孩子的意識發展最終會使他們清楚瞭解父母,瞭解同一個人同時有好有壞:有愛,也有憤怒;有慷慨,也有恐懼。

靈性修行的成熟也有類似的發展,我們不再尋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老師或上師,也不再嘗試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對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會再區分受害者與施虐者。我們開始瞭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對立面。

一位年輕女子是原生家庭的受虐者,她在早期的靈性修行中花了許多時間想療愈這種痛苦,在療愈過程中也成為其他受虐者的諮詢師,最後開始治療施虐者與加害人。

在處理加害人團體(幾乎都是男性)的第一年,她很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不可接受的,誰是犯罪的人。可是,當她深入聆聽加害人的故事,才發現這些人幾乎都曾在童年時受到。

她面對一群表面上看來是四十、五十、六十歲的男子,其實骨子裡都是受虐兒童。她發現許多人都曾待,相當震驚;進一步瞭解他們的故事後,又發現他們的母親也曾被父親或家族中的叔伯,可悲的模式可以一代一代地回推。

她該怎麼辦?她能指責誰?她只能盡一切力量說:“不,這種行為不能再繼續下去。”然後以心中的慈悲擁抱他們,因為施虐者與受虐者是同一個人。

人在靈性生活中成熟時,就更能與矛盾自在相處,欣賞生活的模糊之處,包括其中的諸多層面和內在衝突 。於是能瞭解生活中的反諷、隱喻,發展出幽默感、擁抱整體的能力,並以寬巨集的心面對其中的美麗與醜陋。

生命的這種矛盾其實一直在我們眼前。在某禪學大師著名的故事中,學生向他詢問:“大師,請告訴我們什麼是開悟?”他們穿過鬆林時,禪學大師指著一棵樹說:“看見這棵樹有多高嗎?”學生回答:“是。”大師又指著另一棵樹說:“看見那棵樹有多矮嗎?”學生回答:“是。”大師說:“這就是開悟。”

當我們擁抱生命中的對立面,就容納了自己的生與死、自身的喜悅與痛苦,將兩面看成不可分開的。我們會同時尊重空性和表象形式中的神聖,瞭解蘇菲派所說的:“向安拉祈禱,但要拴好駱駝。”

當靈性修行成熟時,我們就能學會接受修行中的對立面——我們需要老師,也要為自己的修行負責;意識有各種超越的狀態,也要以個人的方式實現它們;

有業力制約的力量,也有人性全然自由的能力——成為靈魂之舞的一部分,以輕鬆幽默的態度擁抱它,與之完全和平相處。

智慧而慈悲的關係

成熟靈性生活的下一個方面就是關係。我們總是與某種事物相關。我們在一切事物間找到智慧而慈悲的關係,就是找到全然尊重它們的能力。

我們對生命中發生的事可能沒什麼控制力,卻能選擇如何與自己的經驗建立關係。成熟的靈性就是在關係中接納生命。願意與生活中的一切建立關係,就能產生修行的精神:視一切為神聖的。

我們的家庭生活、、社會、地球的生態、、金錢,我們與每一種存有、行動之間的關係,都表現出道(法)。 一行禪師喜歡提醒我們如何洗杯碗,他問:“我們在洗每一個杯碗時,是否能像是為新生的佛陀洗澡呢?”

每一個動作都有意義,所有的相遇都和整個靈性生活有關。同樣地,我們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的細心與慈悲,就是修行的標尺。

成熟的靈性重視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沒有一件事可以從靈性生活中排除。

平凡

靈性成熟的最後一個特質就是平凡,在某些傳承中稱為“ 開悟後的修行 ”,這是在特殊靈性狀態和副作用消退之後的平凡。尼薩伽達塔是不二論的大師,有人問他,他的意識和周遭的尋道者有何不同,他微笑著回答,他已不再認同尋道者。

沒錯,他會坐著等待早餐、午餐,飢腸轆轆,也許像其他人一樣不耐煩,但其下是有如海洋般的安詳與瞭解。他不會陷入或認同生活中任何變化的情境,所以他和周遭的人不同,不論發生什麼事,他都是平靜的。

平凡就是在此刻單純地存在,讓生命的奧祕自己顯現出來。梭羅警告我們“小心任何需要買新衣服才能加入的活動”時,是在提醒我們以單純來向每日的驚奇敞開。

如果我們能尊重意識創造無限多形式的能力,平凡就是對此時此地感到興趣。這是呼吸或走路中的平凡奧祕,也是街上的樹或對某人的愛的奧祕。這不是因為達到某種神祕狀態或得到非凡力量,也不是尋找某種特殊的東西,而是放空、傾聽。

沃爾特·惠特曼在詩中祝禱這種平凡,他說:

我相信一片草葉的貢獻不亞於

群星的工作……

流動的黑莓也能裝飾

蒼穹的宮室……

一隻老鼠就足以是驚動眾多異教徒的奇蹟。

靈性生活的平凡來自學會信賴的心,來自對生命恩典的感激。當我們就只是自己,不偽裝也不做假,就能在宇宙中安息。在這種平凡中,沒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麼,不需要渴望什麼,只是在愛與瞭解中向世界的喜悅與苦難敞開。

這種平凡的愛與瞭解能為每一種處境帶來心的自在與安詳。就像河道中的河流,能在石頭間找到自己的路,或一點一滴磨去石頭,逐漸向下流,回到海洋。這種平凡使我們安息。

平凡具有極大的力量,這是靈性成熟的巨大力量 ,這種力量能自然地療愈自己,就像我們的清明與慈悲能擴及周遭世界一樣自然。深受世人喜愛的日本禪宗詩人良寬一生充滿這種平凡的精神,並以此轉化他所接觸的人。

據說良寬不曾對任何人說教或訓斥他人,有次他弟弟請他來家裡,與難以管教的兒子談談。良寬來了,卻沒對這男孩說任何話。他留宿一夜,隔天早晨準備離開。

任性的侄兒為良寬繫上草鞋時,感覺到一滴溫暖的水珠滴落下來,他抬頭一看,見良寬雙眼滿是淚水。良寬離開後,侄兒的行為改善許多。

靈性成熟時,敞開、寬恕、放下的能力會越來越深厚,會自然而然地化解我們的衝突,緩解我們的掙扎,解決我們的困難,並有能力回到喜悅而自在的寧靜。

《道德經》的古老智慧告訴我們:

我只有三件事要教你們:

純真、耐性、慈悲。

這三件事是你們最重要的財富。

在行動和思想中保持純真,

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

對朋友和敵人保持耐性,

就與萬物之道一致。

對自己慈悲,

就能使世人所有生命和解。

所以智者居住在道之中

為所有生命立下榜樣。

由於他不炫耀自己,

大家都能看見他的光芒。

由於他不需要證明什麼,

大家都能信賴他的話。

由於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大家都在他身上認識自己。

由於他心中沒有目的,

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功。

聲 明

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

萬物皆有靈性的感悟怎麼寫?

萬物皆有靈性的感悟: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是有靈性的,你待它好,它也會如你待它好那般對你好。萬物皆有靈性,就是指萬物都有意識生命形態。石頭也是有的生命形態的。而我們人只是這多種生命形態裡面的一種。

世間萬物都有它美麗的地方,都有它自己的靈魂,無論是地上跑的雞、鵝、狗,天上飛的海鷗、燕子、天鵝,水裡遊的蝌蚪、小魚,甚至是路邊的`石頭、玩具木偶,都是有生命的。即使他們多麼平凡和不起眼,但它們是人類是密不可分地生活在一起。

它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情感世界。它們對人類的要求並不高,一旦成為朋友,便會很忠實。萬物有靈也有情,就拿我家小狗說吧,它剛剛到我家時,我還有點害怕它,時間一長,我放學回家,它就用身體蹭著我的腿,好像在說:“小主人,今天你在學校裡學到了什麼?講給我聽聽吧!”人與動物之間就是這樣,一旦成為朋友,便會很忠實。

當我們在這片智慧的海洋中遨遊時,不要忘記,人有靈性,其他萬物皆有靈性,我們要尊重和善待與自己共存的世間萬物,愛萬物才是真正愛自己。

標籤: 靈性 平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l3z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