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寶塔詩白居易

寶塔詩白居易

寶塔詩白居易

《寶塔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長詩,全長444句,講述了他在遊覽大唐西市(今西安)時驚歎於大唐興盛的景象,以及他對人生、官場、憂患和生死的感悟。其中“寶塔”指的是大雁塔,也是這首詩的象徵。

此詩運用了白居易珍貴的歷史、社會、自然和人文知識,以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流暢優美的韻律,在唐詩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該詩主旨巨集大,既展現了大唐盛世的輝煌,又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為後人留下了一部具有時代特徵和人文內涵的文化瑰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白居易有一首論詩為題材的詩,誰知道全文

一七令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寶塔詩原稱“一七體詩”。因為它從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寶塔詩因句式參差,講究格律,後人譜以為詞,並以“一七令”之名定為詞牌。據《唐詩紀事》所載,此詩系作者於大和三年(829年)在長安興化池亭飲宴席間,為白居易分司東都送行而作。主客有李紳、元稹、張籍等共九人,各以一字至七字為題,題韻合一寫詩。白居易自己以“詩”字為題。其詩除一排“塔尖”仍為單個字外,第二排陡然增為四個字,此後每排遞增兩字,至第七排為十四字。也有人將“塔頂”的一字句重複而成雙字句,且在各排中間形成一個無形的對稱軸,以其為界左右作間歇停頓。此類寶塔詩,其制之初,題材較廣,亦莊亦諧。如白居易的《詩》,可說是簡約的詩論。其稱詩歌“能助歡笑,亦傷別離”,“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傳為經典。但這種詩體形式除受對仗、聲律、字數的外,還要受外形造型的束縛。因之,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見仁見仁,智者見智。

求一首白居易的寶塔詩,題目是《詩》,

白居易《一七令·詩》 詩 綺美,瑰奇 \x0c明月夜,落花時 \x0c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x0c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x0c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x0c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x0c \x0c寶塔詩原稱“一七體詩”.因為它從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寶塔詩因句式參差,講究格律,後人譜以為詞,並以“一七令”之名定為詞牌.據《唐詩紀事》所載,此詩系作者於大和

求一首白居易的寶塔詩,題目是《詩》,

白居易《一七令·詩》 詩 綺美,瑰奇 \x0c明月夜,落花時 \x0c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x0c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x0c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x0c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x0c \x0c寶塔詩原稱“一七體詩”.因為它從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寶塔詩因句式參差,講究格律,後人譜以為詞,並以“一七令”之名定為詞牌.據《唐詩紀事》所載,此詩系作者於大和

白居易寫過寶塔詩嗎?

白居易當然寫過寶塔詩了。寶塔詩,全篇由一字至七字(有時多至九字)句依次排列,各兩句(一字句有時可為一 句),往往對仗,分行排列,形如寶塔,故稱之。此體詩歌在中唐時代頗為流行。傳說白居易東赴洛陽時,元稹、李紳等詩友餞別於興化亭,在酒歡耳熱之際,各賦一字至七字詩,以題為韻。白居易所作題為《詩》,亦以詩為韻,原文如下,令人歎賞。 詩 綺美 瑰奇 明月夜 落花時 能助調笑 亦傳別離 調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 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 便到空宗送白時。

詩詞歌賦 “寶塔詩”

寶塔詩

因句型排列似寶塔,因而名之。亦稱為階梯詩。一至七字者後採入詞。

白居易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樂,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張南史四首

泉。

色淨,苔鮮。

石上激,雲中懸。

津流竹樹,脈亂山川。

扣玉千聲應,含風百道連。

太液並歸池上,雲陽舊出宮邊。

北陵井深鑿不到,我欲添淚作潺湲。

竹。

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

葉細枝勁,霜停露宿。

成林處處雲,抽筍年年玉。

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

卻尋庾信小園中,閒對數竿心自足。

花。

深淺,芬葩。

凝為雪,錯為霞。

鶯和蝶到,苑佔宮遮。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芳草欲陵芳樹,東家半落西家。

願得春風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草。

折宜,看好。

滿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

每逢南北離別,乍逐東西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寶塔詩·茶 賞析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寶塔形送別詩,因為白居易要升任東都洛陽,作者與王起諸公舉行歡送會。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詠物詩,標題限用一個字。白居易本人也當場寫了一首《竹》詩作答。

《茶詩》作者從自然可見的茶葉外形描寫起,生髮到茶道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態,從茶自身視角以擬人化手法寫它與外界關係:

“香葉嫩芽”又專愛與“詩客僧家”為伴,讓他們在品嚐的過程中,忘卻塵世的煩惱,達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根雕”與“羅織”則寫茶葉的炒制與篩選步驟,“銚煎”與“碗轉”兩句,寫出“銚子”煮茶、用“碗”轉動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塵花之類。

末四句是全詩題旨所在,“夜後”與“晨前”說茶與晨昏相伴,與朝霞明月相處,誇張手法運用恰到好處。最後兩句,點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夠“洗盡古今”,又能展望“醉後”的未來;既能拂去過去的不稱心事,又會在忘卻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覺日後行為的指向,鞭策前進。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舉報|

古代像《茶》這種很美的寶塔詩,還有哪些?

寶塔詩,正如其名字,詩詞的整體結構像寶塔排列一樣工整,富有美感。“寶塔詩”是一種風格獨特的詩體,更是詩詞界的一朵奇葩,它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它一言起句,依次逐句增加字數。除第一行僅有一行(通常只有一個字),作為題目以外,後邊的都為每行兩句,直至最後一行為七字句作為塔底而結束。所以,寶塔詩的原稱為“一字至七字詩”,也叫“一七體詩”。 這種詩歌整體很美,且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快便流行開來。

古代除了像《茶》這種很美的寶塔詩以外,還有很多。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過一首至今仍流傳下來的寶塔詩,原詩為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大和三年,在長安興化池亭飲酒時宴席上所作,主客有李紳、元稹、張籍等共九人,當時白居易已經年近半百,準備辭去官職,隱退洛陽,他的這些好朋友來長安送別他,為他踐行,好友們有感而發,為白居易寫詩抒情,白居易就做了這首寶塔詩以回贈。

此外,比較著名的寶塔詩還有:令狐楚的《賦山》。原詩為: 

《山》

聳峻,迴環。

滄海上,白雲間。

商老深尋,謝公遠攀。

山岩泉滴滴,幽谷鳥關關。

對島西連隴塞,猿聲南徹荊蠻。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餘麋鹿閒。

這首詩裡面描述了峻山,滄海,白雲,簡單幾句就描述得極具畫面感。甚至加入了謝靈運遊山玩水等典故。讀起來酣暢淋漓,很有藝術感。

寶塔詩如何讀

寶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寶塔詞則稱《一七令》。從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韻,或疊兩句為一韻。後來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句或兩句字數依次遞增,形如寶塔,上尖底寬,所以叫寶塔詩。這種詩由若干行組成,第一行只有一個字,第二行二個字,第三行三個字,如此類推。當書寫時每句都居中排列,就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像一座寶塔一樣,故名“寶塔詩”。這一類詩還有個名稱,叫“一七體詩”,就是說它從一字一句發展到七字一句,很有規律。這一類詩是詩向詞過渡的一種雜體詩。歷代詩人,涉足“寶塔詩”者不乏其人。

例:

賦得詩 [唐]·白居易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詠竹詩 [宋]·文 同

竹。

森寒,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風/律鳴/神谷。

月娥/巾帔/靜苒苒,鳳女/笙竽/清蔌蔌。

林間/飲酒/啐影/搖樽,石上/圍棋/清陰/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鬆菊。

若論/檀欒之操/無敵/於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二僕。

寶塔詩的格律是什麼樣的?

一七令

按,計敏夫《唐詩紀事》:白樂天分司東洛,朝賢悉會興化池亭送別,酒酣,各請一字至七字詩,以題為韻,後遂沿為詞調。

單調五十五字,十三句,七平韻

白居易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樂,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詩。綺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時。能助歡笑。亦傷別離。調清金石怨。

○ ◎● ○○ ○◎● ●○○ ○◎⊙● ◎⊙◎○ ◎○○●●

吟苦鬼神悲。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 ⊙●●○◎● ◎○⊙●○○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 ◎◎⊙⊙●◎○

按,魏扶詩,亦以一字起,不疊韻,與此同。惟第七句〔風塵遠遊〕,風字平聲;第八句〔巴猿啼不住〕,巴字平聲;第九句〔谷水咽還流〕,谷字仄聲;第十句〔送客沮舟入浦〕,送字仄聲;第十二句、十三句〔煙波早晚長羈旅,弦管終年樂五侯〕,煙字、弦字俱平聲,早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參下平聲韻張詞。

又一體 單調五十五字,十三句,七仄韻

韋式

竹。臨池。似玉。裛露靜。和煙綠。抱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種偏多。

● ⊙○ ◎● ●◎◎ ○⊙● ●●○● ○○●● ◎◎●⊙○

王家看不足。仙仗正驚龍化。美實當從鳳熟。

○⊙○◎● ○◎●⊙○● ◎●○○●●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 ○●●○◎●●

此與平韻體同,其可平可仄,參下仄聲韻張詞。

又一體 單調五十六字,十四句七平韻、一疊韻

張南史

花。花。深淺。芬葩。凝為雪。錯為霞。鶯和蝶到。苑佔宮遮。

○ ○疊○● ○○ ○○● ●○○ ○○●● ●●○○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芳草欲陵芳樹。東家半落西家。

●○○●● ○●●○○ ○●●○○● ○○●●○○

願得春風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 ○○●●●○○

此即白詞體,惟起處〔花〕字,多疊一韻異。

又一體 單調五十六字,十四句七仄韻、一疊韻

張南史

竹。竹。被山。連谷。出東南。殊草木。葉細枝勁。霜停露宿。

● ●疊●○ ○● ●○○ ○●● ●●○● ○○●●

成林處處雲。抽筍年年玉。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

○○●●○ ○●○○● ○○●●○● ○●○○●●

卻尋庾信小園中。閒對數竿心自足。

●○●●●○○ ○●●○○●●

此即韋詞體,惟起處〔竹〕字,多疊一韻異。

寶塔詩最有名的一首

寶塔詩最有名的一首是:元稹所作的《茶》。

寶塔詩,雜體詩的一種,是一種摹狀而吟、風格獨特的詩體。顧名思義,它形如寶塔。從一字句或兩字句的塔尖開始,向下延伸,逐層增加字數至七字句的塔底終止,如此排列下來,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

寶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也叫“—七體詩”。又稱一七令,詞牌名。唐白居易分司東都時,群賢會興化亭送別。酒酣,各賦詩,自一字至七字為句,除第—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後譜為詞,即以《—七令》。

寶塔詩從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數,從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韻,疊成兩句為一韻。直至從一至七字,對仗工整,讀起來琅琅上口,聲韻和諧,節奏明快,有如“鯤鵬展翅,扶搖直上”之感。像這樣字數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詩橫寫,外形就像古代的寶塔一樣,底寬上尖,中間逐層收縮像等腰三角形。

寶塔詩的起源:

寶塔詩最早的雛形始見於隋朝,隋·釋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詩》為證。其中從一言至七言的,又稱為“一七體”詩,如是寶塔詞則稱《—七令》(詞牌)。這種“一七體”詩(有的從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題又押韻,指物為題,以題為韻,一韻到底。

詩人或狀物賦形,或託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對。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題目,又是音韻,同時也規定了全詩描寫的物件和範圍。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複。其他六對,都是隔句押韻。這中“一七體”詩的特點是扣題緊湊,對仗工整,形成詩歌獨有結構美。讀後使人玩味不已,其趣無窮。

寶塔詩的詩歌形式美,對後世新詩的發展影響極大。如現代文學史記載,像胡適、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著名詩人都曾經在創作新詩時採用過像寶塔、階梯等詩行排列的形式,顯得新穎別緻。

聞一多先生曾提出關於詩歌的“三美”理論,即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其中,“音樂美”強調詩的律動,“繪畫美”強調詩的意境,“建築美”強調詩的形式。這是值得推廣和遵循的。就拿寶塔詩來說,它在不同時期,不同年代,不同場合的確發揮了無比的藝術魅力,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詩歌樣式。

標籤: 白居易 寶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lor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