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紫砂壺型名稱大全

紫砂壺型名稱大全

紫砂壺型名稱大全

紫砂壺根據泥料以及器形的不同,分為西施壺、仿古壺、秦權壺、水平壺、半月壺、茄段壺、虛扁壺、德鍾壺、線圓壺、漢瓦壺、美人肩壺、柱礎壺、唐羽壺、東坡提樑壺、鷓鴣提樑、華穎壺、大彬提樑、龍帶壺、四方壺、傳爐壺、合歡壺、洋桶壺、葫蘆壺、井欄壺、石瓢壺等。

入門紫砂基礎,紫砂壺型大全,直接收藏

傳統紫砂壺器型大全

1. 明瓢

2. 八稜壺

3. 馬蹄壺

4. 鳥籠壺

5. 排球壺

6. 披肩壺

7. 蘑菇壺

8. 租稅壺

9. 蓮藕壺

10. 田園壺

11. 蝴蝶壺

12. 工人壺

13. 雙耳壺

14. 法式壺

15. 梳子壺

16. 八仙壺

17. 女兒紅壺

18. 小鳳雅壺

19. 雙鈕壺

20. 紙扇壺

21. 大眼睛壺

22. 福祿壽壺

23. 帶蓋壺

24. 如意壺

25. 彩繪壺

26. 蟬鳴壺

27. 禪意壺

28. 酒缸壺

29. 把把壺

30. 望遠壺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紫砂壺型名稱大全”主要包括:仿古壺、掇球壺、井欄壺、西施壺、石瓢壺、線圓壺、秦權壺、傳爐壺、四方壺、思亭壺、茄段壺、葫蘆壺、仿古壺、掇球壺、井欄壺、西施壺、石瓢壺、線圓壺、秦權壺、傳爐壺、四方壺、思亭壺、茄段壺、葫蘆壺,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仿古壺更好。

仿古壺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

掇球壺也是邵大亨創制的。

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圓組合、似用圓規畫出。

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

井欄壺: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

為經典傳統壺型之一,是壺型變化較多的一款壺。

單是曼生井欄,就有很多樣式。

西施壺,原來的名稱是“西施乳壺”,傳說壺型如古代美女西施的豐乳,是最受歡迎的紫砂壺的壺型之一。

也是大部分人剛剛接觸紫砂壺都會購買的壺型,西施壺的壺流比較短,壺把是倒耳的形狀,採用截蓋式。

因為西施乳的名稱被後人覺得不太雅觀,所以後來該名為“倒把西施壺”,現在多簡稱為西施壺。

石瓢壺、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後經多人改良、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紅華石瓢、漢棠石瓢等。

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此款應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

線圓壺 線圓壺是一款經典器型,作為圓壺中的經典,被不斷的效仿和演 繹,圓壺一直是紫砂藝人所忠情的一種器型,而圓器又是由不同方向 不同曲度的曲線組成,講究的是珠圓玉潤,比例協調,雋永耐看。

1秦權壺:始創者為清代紫砂大師林園。

秦權壺問世後,歷來作為權力象徵,為權貴階層所鍾愛。

傳爐壺 傳爐壺,式度端莊,風格雅緻,隱隱然有古風韻,堪稱佳品。

有 鑑於此傳統壺型由來已久,然欠缺考據,眾壺友多不知此壺,今東拼 西湊,略言一二,聊做無米之炊。

老子曰“大象無形,大巧不 工”。

金砂認為制壺賞壺,到了極致就是看其氣度,觀其神韻。

至於 細節的處理到顯得不過爾爾。

傳爐壺的特點正是如此!傳爐壺有著青

28.四方壺 在方壺領域裡有句話:“方非一式,方中寓圓”,意思是外形的方正中不要讓格局硬受限線上條上,方中不失圓融,圓融中仍保端正,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

茄段壺 茄段壺,造型靈感來自枝頭成熟的茄子,若要達到較高的藝術表 現力,最佳須使用特級紫茄泥。

以茄蒂為壺紐,生動有趣;氣度 飽滿,將張力處理在欲破不破之間;流、把的呼應自然順暢,靜動如 一。

壺面充分表現出紫砂的種種優越屬性,色澤暗淡沉樸,如紫水晶 深邃,如古玉溫潤。

葫蘆壺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造型呈葫蘆狀,壺流短直而微向上翹,把成半環形,蓋頂設有套環鈕裝飾,深得藝人們的喜愛。

整器形制的線條以渾圓為主,十分流暢。

紫砂壺的種類和名稱

紫砂壺按照工藝可以分為光身壺、花果壺、筋紋壺、方壺、陶藝裝飾壺五大類。還可以按照造型分可以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和筋紋型體。紫砂壺比較常見的有西施壺 、掇球壺 、石瓢壺 、潘壺、仿古壺 、德鍾壺 、容天壺 、笑櫻壺、文旦壺 、漢鐸壺、漢扁壺。

相關資訊:

紫砂壺是實用的飲茶器具,也是具有監賞價值的藝術品。它的外在價值是實用的器皿,而其內在的價值則是美的藝術品。紫砂壺藝始於宋朝而成於明代。

凡幾百年間,紫砂工藝經歷無數興廢衰榮,薪盡火傳,逐漸形成今日世界性的紫砂文化熱潮。紫砂壺的美在於它集壺泥、壺色、壺形、壺款、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塑、篆刻諸藝術,共融於一體。

紫砂泥是紅泥(硃砂泥)、紫泥、團山泥(本山綠泥呈米)的總稱。這三種泥由於礦區、礦層分佈的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交差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豐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則富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珠砂紫、水碧、沈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諸色等。

十大紫砂壺器型名稱

1、西施壺

紫砂壺西施壺

西施壺最常見,也是喜愛者最多的經典器型之一。西施壺壺身圓潤、截蓋、短嘴、倒把,憨態可掬,是紫砂愛好者初選紫砂的熱門之選。

西施壺壺蓋與壺身結合為圓球體,壺蓋上有圓球形壺鈕襯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與小短的壺嘴,就構成了世人喜愛的西施壺。西施壺看似簡約,實則嚴謹,好似渾然天成。

2、石瓢壺

紫砂石瓢壺

石瓢壺是紫砂壺的傳統經典造型。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的石瓢壺,當在清代乾、嘉年間。歷代名家制作較多,但_人風格各異,其型別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三種。紫砂泰斗顧景舟先生更是在基礎之上,創出了景舟石瓢,被奉為經典。

3、仿古如意壺

紫砂壺仿古如意

仿古如意壺的壺把和壺嘴線形流暢,壺蓋有拱橋式襯托,特別是壺身有特別的如意花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風格,此壺形成於明朝,流傳數百年,經典不朽,深受壺友喜愛。

4、井欄壺

紫砂壺井欄壺

水井四壁一般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則是井欄。紫砂壺工藝師按照井欄的輪廓製作成了井欄壺。井欄壺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壺形簡約美觀、流暢大氣,深受人們的喜愛。

5、仿古壺

紫砂仿古壺

仿古壺為前人制作,經過數目年後傳承到今天,此類壺壺頸渾圓、敦實,與下壓的壺肩形成緩衝;壺體較大,位置矮、刷、沉;壺口沿寬大,子母線嚴絲合縫,密不透氣;壺蓋扁、滿,壺鈕扁圓,備受紫砂愛好者的青睞。

6、掇球壺

掇球壺

掇球壺以大、中、小三個球體重疊而成,壺身為大球,壺蓋為中球,壺鈕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按黃金分割比例巧妙佈局安排,三個圓球均衡、和諧、對比、勻正,利用點線面的巧妙組合和各種線形的有機結合,達到形體合理、珠圓玉潤的完美性。掇球壺是紫砂壺中最受歡迎的款式之一。

7、報春壺

紫砂壺報春壺

報春原意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在街市上高聲喧叫“春來了”,將春天來臨的訊息報告給鄰里鄉親。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於把春天和甸芒神接回來。紫砂壺工藝師根據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象和高超的設計水平製作出了報春壺。

報春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以樹木為形,壺身卻為圓壇形,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的美麗真。特別是壺嘴勁鬆一樣向上做立,象徵著松樹的頑強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象徵春天的到來和大地復甦,樹木伸開枝幹迎接春天。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8、供春壺

紫砂供春壺

供春壺是紫砂壺中的經典款型,此壺形得以流傳至今,不僅是為了紀念供春這個人,更是因為它奇特的造型和經典的令人難忘。作者精心製作而成的此壺,可謂是別出心裁,做工精湛。此壺壺身仿若古老的樹皮,歷經滄桑,壺鈕若嫩芽,預示著春天萬物的生機盎然。 該壺在繼承傳統壺型的基礎上,寓意深刻,雅趣無窮,具有吉祥和祝福之意。

9、秦權壺

紫砂供春壺

秦權壺為紫砂壺中一種常見經典壺型,秦權壺乃秤砣式形制,短流,環耳形把手,嵌蓋微鼓,鈕似橋頂,整體櫥練、古樸、大方。 此壺為什麼稱“秦權”マ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度量衡,秤權以秦為準。

更值得稱道的是古代“秦權壺”上所題到的行楷銘文:“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文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和幽默,桃源賣茶,買家帶秤,帶的是一把秤砣形的紫砂壺,既買又賞,何等的瀟灑不羈。如此壺銘,不僅文辭高雅,而且既切合壺又切合茶,從而昇華了這件秦權壺的魅力,確是一件難能可貴精品。

10、竹段壺

紫砂竹段壺

竹段壺是利用色泥和塑形,營造出竹子的高風亮節。此壺的創造是藝術思想和藝術創造的完美結合,寓意壺之主人的品位和格調如同竹子一樣被人稱讚。http://www.hnlzmy.com/uploads/allimg/210316/2-210316102545296.jpg

紫砂壺有那幾種款式

茶壺名稱共108種:蓮子壺、丸子壺、仿古壺、橫壺、宮燈壺、金盃壺、一珠壺、壽星壺、壺、虛平壺、周盤壺、玉集壺、玉勻壺、扁石壺、螺紋圓壺、碗燈壺、合歡壺、漢平壺、柱底子。如下所示:

1.蓮子鍋(只有鍋)。

最早的“蓮子煲”流行於明朝崇禎年間。它呈壺形,口直,肩垂,足圓,腹長而圓,蓋略鼓,整體呈蓮子狀。

2.球鍋。

球鍋也是邵大亨創造的。根據區域性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圈組合,好像用圓規畫出來的。壺體、壺扣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柄為半球,壺蓋承上啟下。

3.仿古壺(仿鼓壺、扁圓壺、扁肚壺)。

清代邵大亨創立時,原意是壺身仿照鼓形,後人仿此壺形,成為仿古壺形之意。另一種是近代第一次見到趙鬆庭是在吳大龍的指導下,體扁,腹鼓,頸高,蓋板光滑,壺蓋與口亞母線緊密貼合,全合成圓。

4.臥式鍋。

橫壺是紫砂壺的名稱,能泡工夫茶的160 ml左右容量的小壺稱為“橫壺”。水壺浸入水中可以保持水平,所以不僅壺嘴和壺把要協調,重量也要平衡。故稱“橫壺”。

5.收藏玉壺。

壺身呈圓柱形,桶身飽滿,輪廓清晰,重心穩定,給人一種莊重感。壺中間以凹凸紋為腰界,形似兩大玉牆疊加。嵌蓋形似圓牆,拱形橋鈕如小龍升向空中。鍋扣用圓環裝飾,很有動感。

紫砂壺器型名稱大全

紫砂壺器型名稱有圓器、方器、花塑、筋紋器、提樑等。

1、圓器

紫砂圓器造型變化豐富,古有“圓不一相”之說。紫砂圓器造型要求達到“圓、穩、勻、正”,柔中寓剛、剛柔相濟。圓,要求有變化,要求於肩、腹、足、蓋、底、嘴、把等過渡處見骨,見肉,骨肉均勻,整體達到“珠圓玉潤”的藝術效果。

2、方器

方壺講究“方中寓圓”,合理把握好線與角、線與面的關係,製作工藝要求線面挺括、輪廓線分明、口蓋平整、吻合嚴密、比例精確,口蓋嚴密平整,嘴、把均勢統一,可隨意置換壺蓋方向,整體端莊穩重。

3、花塑器

花器是直接取材於自然界的瓜果花木、鳥獸蟲魚的造型,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紫砂器皿造型。這種壺的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而風格“瀟灑”,生動形象。

4、筋紋器

筋紋器依據生活中所見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等提煉加工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可縱橫變化分割,亦可作迴旋處理,其口蓋須能互相置換,平整和縫,且壺內、蓋內與壺外筋紋一致,筋紋凹凸有致,規範整齊,要求紋飾通體自鈕頂至心貫氣如一,整齊、秀美、明快並富有節奏感。

5、提樑

提樑是一種以提樑為把的紫砂壺,主要分為素式和花式兩種,素式提樑通常用於簡單造型的光器壺,花式提樑常見用於生活中自然模擬器。還可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硬提樑,另一種是軟提樑提樑的形式感強,由於壺體與提樑,虛實對比分明,造型優美,別具情趣。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有西施壺、掇球壺、石瓢壺、潘壺、仿古壺、德鍾壺、容天壺、笑櫻壺、文旦壺、漢鐸壺。

1、西施壺

原名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2、掇球壺

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掇只是大亨原創,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3、石瓢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

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4、潘壺

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畲,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

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潘壺”。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

5、仿古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鬆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6、德鍾壺

容量:180cc,原礦底槽青,也有不帶刻繪的。底糟青名泥,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系,紫泥原礦大致可分:頭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類,本名泥產於紫泥最底層,質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及已故顧景舟大師最鍾愛之名泥。

此泥礦名稱,因宜興產地方言沿用已久,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譯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7、容天壺

取材於源於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取名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早期作品壺形偏低,後來壺形較高。要體現此壺的氣韻的確很難,需要做壺之人用心體會。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新增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

出水效果極佳,用起來確實方便舒適。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8、笑櫻壺

笑櫻壺是紫砂壺中的經典壺型之一,流傳甚廣,皆因其張力十足,為人所喜愛。看外表也許你會覺得平淡無奇,但由於形體輪廓,結構比例,尺度的細部處理安排得當,恰如其分。據說“笑櫻壺”的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

笑櫻壺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漫流的幾種色彩,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內質。

9、文旦壺

文旦創於明未清初,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後兩者為清中末後所創,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這也與當時藝術審美注重相關。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10、漢鐸壺

漢鐸,即漢朝之鐸。漢鐸,即漢朝之鐸。《說文》中對鐸的解釋是:鐸,大鈴也。它是器物的名稱。具體地說形狀有些像甬鍾,但體積小。梅調鼎(1839—1906年)字友竹,號赧翁,慈溪人,長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稱讚他是清代書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其為之作銘的漢鐸壺可算是目前在紫砂歷史上最據研究價值的漢鐸壺了。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1、供春壺

供春壺的問世,影響了幾代紫砂藝人的追逐和發揚,散發無窮的藝術魅力。此壺相傳是紫砂鼻祖供春所作,但如今普遍認為是清制壺高手黃玉麟創制,以樹癭為形,成為紫砂花器中的典範之作。

2、石瓢壺

石瓢壺最早由陳曼生設計製作,往後由歷代文人蔘與設計,演變亦有多種,子冶石瓢、景舟石瓢、心舟石瓢、漢棠石瓢等等。此壺號稱跌不破的形,以俊挺的器形,爽利的出水贏得了無數用壺之人的喜愛。

3、西施壺

壺型最早為明代壺藝大師徐有泉所作,名為“西施乳壺”。後人嫌“西施乳”不雅,改名為“西施壺”此壺以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為名,在近當代成為圓器中最為受歡迎的壺式之一,珠圓玉潤小巧可愛。

4、秦權壺

秦權壺,顧名思義,便是摹秦代之權為形制作的紫砂壺。此壺以秦時衡具為形設計,有著歷史的傳承之感,同時壺型莊重大氣,有秦一掃六合的氣度,極有韻味。

5、德鍾壺

德鍾壺,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創光素造型砂壺中的佳器之一,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代宮廷繁縟習氣。此壺乃是由紫砂巨匠邵大亨創制,顧景舟先生曾說此壺可見端莊之韻,使人心生寧靜,端莊大方,沉穩敦厚。

6、仿古壺

仿古壺,是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之一,最初應為“仿鼔壺”,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創。壺體是仿照鼔型而作,後人仿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表達對前輩大師的追慕之情。此壺與西施、石瓢並稱為三大經典,各紫砂大家皆制過此壺式,又衍伸出仿古如意等器形,更是受到很多壺友追捧。

7、魚化龍

魚化龍是紫砂壺中傳統的經典名款,將鯉魚躍龍門的傳說,融入紫砂藝術。在波濤洶湧間,塑出魚躍龍舞,丰神襲人,寓意金榜題名、吉慶高升,深受人們喜愛。此壺從清時被創制以來便廣受喜愛,不僅外觀精美霸氣,其寓意更是上佳,魚躍化龍是傳統的中國寓言故事。

8、井欄壺

此壺以中國傳統的石井欄為形設計,更是赫赫有名的曼生壺之一,散發著深厚的傳統文化魅力。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仿水井石欄圈的形式所制。可分為高井欄、矮(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

9、水平壺

此壺為朱泥小品壺之一,水平壺亦是經典中的經典,南方一代更是以此壺作為功夫茶的必備壺式。

10、掇球壺

此壺式乃是程壽珍的代表之作,是光器中將幾何的圓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展現了制壺藝人的精湛技藝。掇球壺,壺中最具特色的一款經典紫砂壺形之一。壺身是一個大球,壺流一彎半,其口小根大,壺蓋是半個球,而壺嘴及壺則是擷取球上的一個壺。

紫砂壺的器型種類有哪些?

紫砂壺的器型種類:

1、紫砂壺按工藝可分五大類:光身壺、花果型、方壺、筋紋型、陶藝裝飾壺。

2、紫砂壺按行業可分為三大類:

(1)花貨:即自然形,採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圓雕裝飾技法捏製茶壺,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以藝術手法設計成茶壺造型,諸如松樹段壺、竹節壺、梅乾壺、西瓜壺等,富有詩情畫意,生活氣息濃郁。明代供春樹瘩壺是已知最早的花貨紫砂壺。

(2)光貨:即幾何形,特點是壺身為幾何體,表面光素。光貨又分為圈貨、方貨兩大類。圈貨,即茶壺的橫剖面是圓形或橢圓形,如:圓壺、提樑壺、仿鼓壺、掇球壺等;

(3)方貨:即茶壺的橫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壺、傳爐壺、瓢梭壺等。筋貨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稜、花瓣、雲水紋幹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這類壺藝要求口、蓋、嘴、底、把都必須作成筋紋形,使與壺身的紋理相配合。

擴充套件資料:

紫砂壺燒製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

可以燒製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泥層厚度從幾十釐米至一米不等。

根據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有關巖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型別,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製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製溫度在1100-1200℃之間。

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紫砂壺

紫砂壺品種有哪幾種

紫砂壺可分五大類:方壺、花果型、筋紋型、光身壺、陶藝裝飾壺。以下為簡單的介紹:

1、方壺是以點、線、面相結合的造型。壺體壯重穩健,方圓結合,剛柔相間,體現人體美學;

2、花果壺是以瓜、果、樹、竹等自然界的物種來作題材,特點在於充分表現出自然美和反樸歸真;

3、筋紋菱花壺俗稱“筋瓤壺”,是以壺頂中心向外圍射有規則線條之壺,豎直線條叫筋,橫線稱紋;

4、光壺是以圓為主,它的造型是在圓型的基礎上加以演變,用線條、描繪、銘刻等多種手法來製作;

5、陶藝壺是一種是圓非圓,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種較抽象形體的壺,可採用油畫,國畫之圖案和色彩來裝飾,有傳統又非傳統的陶瓷藝術。

紫砂壺的種類和名稱有哪些?

1、虛扁壺

“虛扁”自明末即有,散見於各大紫砂典籍圖譜。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構不絕。

“虛扁”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從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這麼扁,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於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2、半月壺

半月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正所謂“弱水三千,僅飲一瓢”。半月壺協調和諧、舒張簡潔、前呼後應,一張揚、一內斂,張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讀越醉,半月壺營造的是一種源於心錄上對團圓期盼。

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萬里思更濃”;一把壺訴說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思念,更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月圓人圓”的嚮往。

3、井欄壺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井欄”一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一式為“回頭井欄直入”。實際生活中的井欄即井之護欄,亦名井床,井榦。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

4、掇球壺

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5、水平壺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壺開始得以流行,不過,水平壺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當時工藝製作水平的提高,容量很小,是中國廣東、福建一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市場。

因為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僅用開水沖泡,茶汁出不來,還必須將壺放在茶碗或茶海內,用沸水澆淋茶壺的外面,使茶壺浮在熱水中,才能使茶葉泡出來,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由來。  最著名為惠孟臣水平壺。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十大歷史名壺是紫砂界中較為經典壺型,也是各位作家擅長和學習的壺型,這十個壺分別為供春壺、仿古壺、石瓢壺、掇球壺、魚化龍壺、井欄壺、風捲葵壺、梅報春壺、提壁壺、一捆竹壺。

中國紫砂十大歷史名壺是由宜興市廣播電視臺、江蘇省陶協、宜興市陶協主辦的《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評選活動中選出,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正式公佈的中國十大經典紫砂壺。

在2013年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期間舉辦的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專家論壇上,清華美院教授王建中、杭州華夏紫砂博物館館長李長平、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周小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等陶藝界專家學者。分別從器型的歷史、外觀造型、文化、工藝等角度,對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進行了生動細緻的點評。

相關介紹

魚化龍壺造型構思巧妙,魚、龍、雲的裝飾與壺身渾然一體。通身作海水波浪狀,線條流利,簡潔明快。魚龍吐珠、神韻生動。壺蓋安裝的龍首伸縮自如,優美靈活。配以龍尾執柄奇趣極生。據史料記載,明末紫砂藝人陳仲美製作過龍戲海濤壺。

未有實物流傳下來,有專家認為龍戲海濤壺就是魚化龍壺,陳仲美就是魚化龍壺的創造者。直到清代嘉慶、道光、咸豐時期,經過邵大亨的精心設計,魚化龍壺才成為一種成熟並廣泛流傳的經典紫砂壺壺型。

標籤: 名稱 紫砂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4lyk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