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日照時數與河流凍結呈負相關嗎

日照時數與河流凍結呈負相關嗎

日照時數與河流凍結呈負相關嗎

日照時數與河流凍結不呈負相關,與降水日數、年均降水、水汽壓和相對溼度呈負相關。日照時數,是指太陽中心從出現在一地的東方地平線到進入西方地平線,其直射光線在無地物、雲、霧等任何遮蔽的條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經歷的時間。單位是小時(h)。可照時數(天文可照時數),是指在無任何遮蔽條件下,太陽中心從某地東方地平線到進入西方地平線,其光線照射到地面所經歷的時間。可照時數由公式計算,也可從天文年曆或氣象常用表查出。日照百分率=(日照時數/可照時數)*100%,取整數。日照時數主要用於表徵當地氣候、描述過去天氣狀況等。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地理單選求解

第7題,選B。解:這個圖是從《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時數年際、年代際變化趨勢分析》這篇論文中截來的,下面我把論文原圖附上,再加上解釋,就知道為什麼選B了。

解析:

夏季:青藏高原地區日照時數與雲量、水汽壓和降水量都呈極顯著的負相關,但云量的變化趨勢不大,平均水汽壓則表現為極顯著的增加趨,降水量也呈現為不顯著的增加趨勢,說明造成夏季日照時數減少的因素主要是大氣中水汽壓的變化;冬季:日照時數與雲量的關係更密切,明顯減少的雲量抵消了增加的水汽含量,而降水量又無明顯變化,致使日照時數變化不大。春、秋季日照時數與雲量的負相關關係明顯大於平均水汽壓,與降水量呈較顯著的負相關,這說明兩季日照時數的減少主要是因為降水量、水汽壓的增加引起的。

知識補充:

日照時數:日照時數是指太陽每天在垂直於其光線的平面上的輻射強度超過或等於120W/m2的時間長度。以小時為單位,用日照計來測定。與白晝長度、雲量和地形等條件有關。

日照和熱量不完全是一回事,這是常犯的錯誤,不要想當然。

中國年平均日照時數的分佈形勢是東南少而西北多,從東南向西北增加。

日照時數的影響因素

日照時數的影響因素:

1、日照的時數與海拔高低有關: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

2、日照的時數與天氣有關:天氣晴朗,氣溫溫暖,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反之則較短;

3、日照的時數與晝夜長短有關:白天時間越長,日照時間則越長,反之越短;

4、緯度:緯度越低,日照時間越長;緯度越高,日照時間越短;

5、日照的時數與汙染有關。

影響一個地區日照時數的因素有哪些

常見的地理要素有三種:

1、晝夜長短,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長。

2、天氣陰晴(降水特徵),降水越多,晴天越少,日照時數越少。

3、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長。

至於最主要的因素,則要因地制宜考慮,不同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不同,相對而言,對於不同緯度的地區晝夜長短的影響更廣泛一些,對於同一緯度地區則降水變化、海拔高低影響更廣泛一些。

海陸位置是怎樣影響日照時數的?

海陸位置是通過影響降水和雲量來影響日照時數,比如臨海地區,如果降水比較多,則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日照時數小

影響年日照時數的因素

問題一:影響太陽日照時數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太陽日照時間的主要因素有四個:晝長、地勢、天氣狀況,以及緯度。

晝長:白天時間越長,日照時間則越長,反之越短;

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

天氣狀況:天氣晴朗,氣溫溫暖,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反之則較短;

緯度:緯度越低,日照時間越長,緯度越高日照時間越短。

世界上日照時間最長的國家: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4300小時,也就是平均每一天有11小時45分鐘可以見到耀眼奪目的陽光。

問題二:讀某區域年日照時數等值線圖。回答下面題。 小題1:導致年日照時數自乙地向甲地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小題1:C小題2:B小題3:A 試題分析:小題1:圖中顯示年日照時數由乙到甲地逐漸增大,主要是由於氣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別是熱帶沙漠和熱帶雨林氣候,而氣候的差異又是由大氣環流不同造成的。小題2:乙丙同一緯度,但由於丙地地勢高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時數多。小題3:甲地處於熱帶沙漠氣候區,因此水源是其農業發展的性因素。點評:本題組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特徵及其影響,同時考查了影響年日照時數的因素。圖中顯示年日照時數由乙到甲地逐漸增大,主要是由於氣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別是熱帶沙漠和熱帶雨林氣候,而氣候的差異又是由大氣環流不同造成的。乙丙同一緯度,但由於丙地地勢高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時數多。甲地處於熱帶沙漠氣候區,因此水源是其農業發展的性因素。

問題三:甘肅武威的年日照時數值小於酒泉,最主要影響因素是?為什麼?謝謝! 甘肅武威的年日照時數值小於酒泉,最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酒泉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

關於緯度怎樣影響日照時數的問題(高中地理)極圈及其

根據以下地理要素:1、晝夜長短,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長(緯度).2、天氣陰晴(降水特徵),降水越多,晴天越少,日照時數越少.3、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長.至於最主要的因素,則要因地制宜考慮,不同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不同,相對而言...

氣候因子及其有關主要環境生態問題

一、氣候因子概述

氣候支配著生態環境地質環境的水熱條件,直接參與母質的風化過程和物質的淋溶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植物生長和微生物活動,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決定著營養物質的生物系小迴圈的速度和範圍。因此,氣候與生態地質環境有著密切關係。

二、三江平原氣候因子特徵

三江平原處於中緯度亞洲東岸,屬於溫帶溼潤氣候區的特點,同時又受性季風及海洋氣候影響,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氣候多變,四季分明。

由於三江平原地域遼闊,受和海洋氣候的影響,使各地氣候有明顯的地帶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物和微生物型別及生長髮育過程,使土壤型別,從西至東呈規律性變化。

(一)溫涼溼潤區

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沿岸地帶,包括蘿北、同江、撫遠、饒河4個縣。氣候冷涼,年平均氣溫1.6~2.8℃,最熱月平均氣溫21~21.5℃,≥0℃積溫不足2 900℃,≥10℃積溫在2 400℃以下,80%保證率≥10℃積溫為2 238~2 300℃。日平均氣溫穩定≥1℃的始終日數在140d以下;0℃的始終日數150~160d。生長季為130~140d。日照時數2 230~2 450h。降水量500~660mm,蒸發量較少,在1 100mm左右,乾燥指數小於0.6。平均風速在4m/s以上,≥8m/s大風日數100d左右。5~9月耕層地溫平均為18.2℃。全年土壤結凍期250d左右,凍土深度1.5~2.5m,沼澤地因受積水影響,凍土深度小於1m,結凍早,解凍晚。

該區由於氣候溫涼溼潤,無霜期短,結凍期長而且地勢低窪,排水困難,植物殘體大量積累,為土壤腐殖化、草甸化、沼澤化、泥炭化等過程提供了物質來源。形成的土壤主要是草甸土、沼澤土、潛育白漿土、泥炭土。

(二)溫和半溼潤區

位於湯原、寶清、佳木斯郊區及富錦的東部。氣溫低於中部平原區、高於東北部沿江一帶。年平均氣溫在2~3℃,80%的保證率積溫在2 250~2 480℃。生長季大於140d,生長季日照時數1 100~1 200h。日平均氣溫穩定≥10℃的初終日數140~145d,≥0℃的初終日數150d。年降水量500~550mm,平均年蒸發量1 200mm。乾燥指數在0.6~1.0。由於坡麓影響該區是重點大風區,年平均風速在4m/s以上,≥8m/s大風日數年平均在150d以上。5~9月耕層地溫平均在18.5℃,一般在10月中下旬開始凍結,凍結深度1.5~2.0m,4月上旬逐漸融解。直至6~7月間凍層才能融解,結凍期210~240d。

該區是由山前臺地向低平原過渡地帶,氣象災害較重,往往出現障礙型低溫冷害、大風、春旱、冰雹、秋霜等綜合自然災害。但該區雨量不多,比較集中,約有70%集中在7、8、9的3個月,也正是氣溫最高時期。是森林、草甸植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水分和熱量的配合對有機質的大量形成十分有利。而且集中降水為土壤中鈣、鎂和鐵、鋁還原淋溶提供了條件,形成了暗棕壤、黑土和白漿土的B層(澱積層)。同時該區無霜期較短,結凍期長達6~7個月,凍層的週期變化、凍融交替、乾溼交替使凍層上滯水,促進腐殖質大量積累,有利於土壤腐殖化、暗棕壤化、白漿化、黑土化過程的發展。形成的主要是暗棕壤型別土壤及粘底白漿土,也有黑土零星分佈。

(三)溫和半乾旱區

位於佳木斯以東,松花江兩岸,以集賢為中心半圓形。包括集賢、樺川、綏濱及寶清、富錦兩縣的西部。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3℃以上,80%的保證率積溫2 350~2 560℃、無霜期140d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10℃的初終日數在145d以上,≥0℃的初終日數在150d以上。年降水量少於500mm,是佳木斯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乾旱的中心,乾燥指數≥1.0。年平均蒸發量最大1 200~1 300mm。生長季日照時數1 200h左右。年平均風速4m/s,大風日數較多,≥8m/s的大風日數107~154d,風蝕現象很嚴重。5~9月耕層地溫平均為19.8℃。凍土深度1.5~2.0m,結凍期250d左右。

該區由於氣溫較高,降雨少蒸發大,風天多形成一個半圓形的乾旱區,土壤鈣積化過程比較強。而且由於土壤週期性凍結,解凍水受凍層頂託,形成滯水在潛育淋洗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多是黑土型別的土壤和碳酸鹽草甸土。

三、氣候因子有關的主要環境生態問題

(一)大氣汙染

測區內有1個地級市和2個縣級市及9個縣城,還有3個農管局及所屬農場的熱電廠、酒廠、制油廠、紡織化工、有色金屬、工業鍋爐、窯爐生活用煤等產生的廢氣、汽車排入的尾氣等汙染物,成為大氣汙染的直接汙染物,其汙染物除汙染大氣外,經降水攜帶而匯入地表水體,其中一部分通過孔隙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汙染。

測區大氣汙染主要在佳木斯市,在其他縣城及國有農場也一定程度的存在,為本區地質環境質量較差的因素之一。據資料分析:測區大氣汙染的主要因子為總懸浮微粒、降塵、二氧化硫、氮氫化物(表6-4),佳木斯降水pH多為6.0~6.5,並溶解有害氣體、酚氰等。隨著工農業發展,大氣汙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表6-4 三江平原廢氣汙染源及廢氣排放狀況統計表

(二)洪澇災害

三江平原有關洪水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200年前,其中1794年、1872年、1897年洪水等都曾造成一定的災害。進入20世紀,洪澇災害尤為突出,主要在1932年、1957~1960年、1964年、1981年以及1998年。其大型洪水災害如表6-5。1960年8月21日特大洪水使松花江水位達80.63m,佳木斯永安江段決口,洪水沖垮江堤淹沒農田及房屋。1932年松花江發大水,洪峰流量18 800m3/s,佳木斯城區平地行船;綏濱全境除古城幾條大崗外全部被淹,糧食絕產,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驚人。

據史料記載,1794~1945年的151年間,松花江的洪水年有12個;新中國成立後的40年間,洪水年就有7個,其中4次是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近些年來,水患問題尤為突出,對農業生產構成了一定的威脅。1998年的大洪水,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受災鄉鎮93個,村屯296個,受災人口85.8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104hm2,倒塌房屋16萬間,損壞堤防163處239.5km,損壞橋涵754座,受災學校229所,工礦企業停產307個,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1957年,撓力河與七星河洪水氾濫面積5 400km2,地面積水高度0.7m,滯蓄水量37×108 m3,洪水宣洩由9月份持續到來年春季,造成2年澇災。平原區多數地段屬於洪泛範圍,其中洪泛面積最大的是蘿北地區,同江地區相對較好,但洪泛耕地面積仍佔總耕地面積的21.86%。本區不僅洪澇相伴,且澇害大於洪害,通常以秋澇為主,往往是“一年秋雨兩年澇,秋澇春澇緊相連”。新中國成立以來,本區共出現澇災33次,其中春澇9次,夏澇15次,秋澇9次,重澇年8個。在1949~1969年的21年間,三江平原澇災發生頻率為33.3%;而在1970~1990年的澇災發生頻率為47.9%。1960年和1981年同為大澇年,1960年的洪水甚至比1981年還大,但1981年受災面積比1960年的多106×104hm2,絕產100×104hm2,損失糧食22.5×108 kg。三江平原澇區面積1970年為50×104hm2,1985年為90×104hm2,2000年為190×104hm2。可見洪水災害是三江平原最普遍的地質災害,其影響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之巨大,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都是罕見的。伴隨洪水而來的澇災問題更為尖銳,對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平原區多數地段屬於洪泛範圍,出現內澇頻率較多,見表6-5、表6-6 。

表6-5 三江平原洪水災害一覽表

表6-6 洪澇災害表

(三)氣候乾旱

1.乾旱狀況

隨著三江平原開發,溼地減少,三江平原氣候乾旱趨勢明顯。20世紀80年代降水比20年前減少了180mm,比其他地區減少100mm,年遞減率是鬆嫩平原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2倍。比如湯旺河下游50年代降水量平均為701.1mm/a,60年代為601.6mm/a,70年代為494.6mm/a,80年代為458.3mm/a。與此同時,三江平原其他地區降水量也有逐年遞減趨勢,造成地表水位逐年下降。乾旱的耕地也逐年增多。夏季平均氣候比20年前高2℃左右,而同期其他地區則降溫。1949~1990年中構成春旱並造成農作物減產的有20多年,累計旱災減產糧食100×108kg。旱和偏旱年出現頻率以春季為最高,夏季為最少。此外,旱災還減少工業、城鎮、農村人畜等供水量。

1990年以來,黑龍江春夏持續高溫,燥熱無雨,乾旱更加惡化。三江平原連續7年乾旱,1993年、1998年、2000年春季發生大旱,松花江佳木斯水位分別為111.97m、111.62m和111.41m。2000年春夏遇到百年未遇大旱,降水量比歷史同期減少70%~80%。禾苗枯死,農業損失慘重,松花江主江道斷流。

2.降水趨勢

自然降水雖然是一種再生性、永續性天然資源,但其再生性在時空(時間和範圍)分佈以及數量上具有極大的不均勻性,正是由於這種增減的不均勻性,給農業生產也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性。三江平原屬半乾旱半溼潤農業氣候,200×104hm2耕地,半數以上以降水養農業。自然降水的增減直接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了掌握自然降水增減規律增強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對三江平原自然降水週期性增減趨勢分析如表6-7。

表6-7 三江平原自然降水資源週期性增減趨勢 單位:mm

從表中可以看出:

1)三江平原以10年為一代的前5年與後5年中,自然降水的增減呈明顯的週期性(階段性)。20世紀50年代呈“前少後多”增減方式。前5年降水少,全區為551mm,其中發生2個多雨年。後5年降水增多,全區為643mm,其中發生4個多雨年。20世紀60年代之後轉換為“前多後少”增減方式後,前5年全區平均降水增至598mm,平均發生3.5個多雨年。後5年全區平均降水減至502mm,其中平均發生1.3個多雨年。由此看出以10年為一代5年為一階段的自然降水週期性增減明顯,可以此為基點巨集觀展望三江平原未來5~10年左右的自然降水增減趨勢。

2)在以10年為階段的區間,自然降水呈週期性增減的基礎上,還可反映出年序列中多(少)雨年持續、轉換的大致時段。

0年序列為由少雨向多雨轉換年,年降水為560mm。

1年序列為降水正常年,年降水為650mm。

2年序列為降水正常年,年降水為554mm。

3~4年序列為多雨年,年降水為602mm。其中3年序列降水分佈不均,部分地區為正常降水年。

5~6年序列為少雨年,年降水為497mm。

7年序列降水分佈不均,大部為多雨年,全區平均降水為541mm。

8~9年序列為少雨年,年降水為488mm。

由上看出,降水增減、轉換趨勢的時段明顯,“多、少”集中期突出,為10年一代年際間自然降水分佈提供了較為清晰的可預測性框架。

3.氣溫變化趨勢

據IPCC專家預測,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增加2℃,21世紀末將增加4℃,我國氣溫的長期變化為20世紀前期增暖,40年代中期以後變冷,而70年代中期以後,氣溫明顯回升,溫度平均變幅在0.4~0.8℃。分析三江平原每10年的平均氣溫變化,50年代至今每10年以0.4℃的平均速度增長,42年增長1.6℃,特別是70年代後期變為正距平增溫,與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一致,見表6-8。

表6-8 三江平原平均氣溫變化趨勢

另外從季節凍土凍結深度來看,蘿北縣20世紀50年代季節凍土凍結深度為2.80m;60年代為2.46m;70年代為2.14m;80年代為1.99m;90年代為1.45m。季節凍土上限越來越淺,厚度越來越薄,凍結期越來越短,可見氣溫上升趨勢非常明顯。

氣候的不斷變暖對生態和農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全球性的溫室效應使極地的增溫比低緯更顯著,從而減弱了南北經圈環流,使乾旱季節延長,四季溫差減弱。異常的高溫氣候下,冷型溫帶森林或溫帶森林將代替目前的東方森林,而帶森林將變為熱帶森林,溫度平均每升高1℃,農業氣候帶將北移100km,並使主要作物生產區的空間分佈也發生變化。在農業化肥增溫會促使速效氮損失量增大,釋放速度加快,釋放週期縮短。

因此,根據氣候變暖這一事實,三江平原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戰略佈局中應加大重視“氣象經濟”效益的力度,在充分利用挖掘現有熱量資源基礎上,圍繞種植結構、作物佈局、品種選育等重要農業環節,利用當前氣候變暖(熱量資源增加)的條件下,採取有力措施提高農業產量。

4.氣候乾燥狀況的變化

我們利用反映氣候溼潤程度的乾燥指數(k)來表示三江平原氣候的溼潤變化趨勢,見表6-9。

表6-9 三江平原墾區乾燥指數(k)變化趨勢

由表反映出:

1)墾區氣候乾燥度5年週期的變化趨勢明顯。

2)正距平趨勢20世紀60年代後期不斷增強,負距平趨勢70年代後有不斷減弱趨勢,即墾區氣候在趨於變幹,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溼地退化造成的。

與全球、全國氣候變化趨勢一致,三江平原腹地今後氣候將繼續變暖,氣候溼潤度減小。

(四)凍脹和融陷

三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3℃,冬季漫長寒冷,凍結期長達4~5個月。一般11月中旬凍結,翌年3月中旬解凍。沼澤溼地地區的凍土在6月份方可化透。最大凍深2.2~2.5m,受自然地理及氣象等因素影響,區內廣泛分佈有季節性凍土,區域性揭露有島狀多年凍土。

區內的凍脹和融陷現象比較發育,也是本區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區內地下水位淺,土體天然含水量很高,一般達27%~30%。凍結后土體膨脹,地面隆起,形成1~20m2的鼓丘。解凍後,土體因冰層融化及含水飽和而溼陷,使地表翻漿。在工程建築方面主要表現有:①公路的凹凸不平,②橋樑歪斜,③渠道滲漏,④房屋基礎的凍裂和融陷等現象。

原生產建設兵團27團老團部一石子溝,1969年秋建成的房屋在當年冬季即因凍脹使牆壁產生大型裂縫,最寬達5cm,一般在1~2cm間。1970年春,融陷又加劇其破壞,終被廢棄。又如前哨農場中學教室因採暖不均而使地基土產生不均勻隔陷,牆壁產生1~2cm裂縫,房體結構受到破壞。

總之,區內凍脹、凍裂及融陷作用產生的危害很大,應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三江地區年降水500~700mm,分配不均且多雨,9~10月份降水佔全年降水的20%左右,個別年份佔36%~40%,據七星農場歷年資料統計,有25%的年份,9月雨量大於8月。26年中秋澇14年,其中重澇7年。1972年秋各地降水180~250mm,雨後地表積水未經排除,即行封凍(當地稱雨封凍),大量水分凍結在地表和土壤中,既影響秋收,又造成翌年春澇。

秋澇過溼的土壤,較厚的積雪,使得土壤凍結速度緩慢,有助於水分向凍結面遷移。形成聚冰帶,翌年春融期間,融化冰、雪和富冰凍土,消耗了很多熱量,減緩了融化速度,有的6月中下旬土壤尚未化通,凍層隔水防滲,使得冰雪融水、降水、聚冰帶中富冰凍土融水隔滯在凍層之上,土壤過飽和,甚至形成凍結層上水,使澇害加劇,造成嚴重春澇,小麥播期推遲50多天。據建三江管局勝利農場播期試驗,小麥5月末播種產量降低37%,6月5日播種降低53%,6月10日以後播種,抽穗後不結實。1973年建三江管局播種面積10×104hm2,因春澇撩荒面積6.5×104hm2。佔40.42%,糧豆單產24kg/畝。其中僅前進農場因秋水春澇就撩荒1×104hm2,佔當年播種面積的80%以上。建三江農場1/3以上的地沒播上種,已播種的耕地,由於播期延遲,產量只有正常年份的30%。建三江農場管理局1957年、1960年、1963年、1973年的幾次嚴重春澇,都和頭一年的秋澇雨封凍,冰凍期水分遷移再分配,凍層滯水隔滲密切相關,所以當地有“一年秋澇,兩年成災”的沉痛教訓。

(五)雪害

本區降雪量較大,一般為40~70mm,和大興安嶺相近。積雪期較長,全年積雪日達120~140d,最大積雪深40cm左右,饒河最大積雪深68cm。有時風雪交加,形成“煙炮”,造成雪阻,影響冬運。如別拉因山腳下、錦山鎮一段、二龍山附近大永善一帶,常常造成雪阻。有的林側路旁雪嶺如山,有的林間道路積雪1m多厚,影響交通。同江-撫遠地區融雪水佔徑流補給量的15%~20%。積雪融水加劇春澇,個別地方積水過溼,影響春播,1972年10月11日降40mm大雪,許多割倒後的大豆,被埋在雪裡,影響收穫。

針對凍融作用對農業生產產生如此嚴重的影響,該地區現在已採用春播期在低窪聚水地段,爆破或打穿隔水凍層,春融桃花水便自流回灌排入地下含水層,解除春澇,保障及時春播。在積雪區,採用耙積雪,使雪土混合,雪蓋壓實,促其吸熱,加速融化,爭得時間,適時春播,保障豐收。

高中地理日照時數等值線問題

19、選C

1月份海南島盛行東北風,圖中東北部是海南島中部山地,乙地位於東北風迎風坡,陰雨天氣較多,日照時數少,西南部位於山地背風坡,陰雨天氣較少,日照時數多。

20、選C

圖中由東北部向西南部地勢降低,山地阻擋冬季風。

結合地形和大氣環流特徵,分析吉林省年日照時數空間分佈規律的成因

從地形來看,東部有長白山,西部是平原;東部山地降水多,日照時數少,西部平原降水少,日照時數多。

從大氣環流來看,該地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因此日照時數從東南向西北遞增。

北半球日照時數變化特點

北半球日照時數變化有以下三個特點:

  夏季緯度越高,日照時間越長;緯度越低,日照時間越短;北迴歸線以北地區則會在夏至的時候出現極晝,出現極晝的緯度是和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相加為90度;冬季緯度越高,日照時間越短;緯度越低,日照時間越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5le6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