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己亥雜詩的評析怎麼寫

己亥雜詩的評析怎麼寫

1.己亥雜詩的分析

龔自珍己亥雜詩共有315首。

己亥雜詩的評析怎麼寫

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並總命名為《己亥雜詩》。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組詩,以詩人的一生經歷為主線,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時弊,表達其反對侵略、呼喚變革的思想和對未來的憧憬。風格是雄奇與哀豔並存。本文就談談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表達詩人對禁菸鬥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他們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過鎮江時為道士們所撰寫的祭玉皇大帝與風神、風雷的“青詞”。作者借題發揮,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材多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作者解放人材,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願望。

在詩歌的藝術上,龔自珍自稱“莊騷兩靈魂,盤踞肝腸深”,其詩歌多用象徵隱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色彩、構思神奇、想象豐富、奇特,文辭魁瑋,接受莊子和屈原的影響較大,其中貫穿一種詩人獨有的凌厲剽悍之氣,譚獻的《復堂日記》說其詩:“以霸氣行之”,因而其詩晶光外射,飛動鬱勃,富有力度。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

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徵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五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作者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又在北京考中進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的理想所在。現在,他被迫離京,心情是多麼複雜呀!黃昏日落的慘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遙遠距離,使他的離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詩的後兩句,詩人將筆鋒一轉,即景抒情,表達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多麼新奇的詩句。在古人眼裡,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然而作者卻看到它有情的、積極有為的一面,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鬥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再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己亥雜詩(315首)(清·龔自珍)全部內容:

2.求己亥雜詩的點評

最佳答案己亥雜詩

【作者及作品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鞏祚(zuò),字璱(sè)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學者、文學家和愛國主義者。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全詩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複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於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對照譯文及譯註】

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吟鞭東指即天涯。

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浩蕩:廣大無邊,這裡形容愁思無窮無盡。離愁:離別的愁思。白日:太陽。吟鞭:詩人的馬鞭。]

[評析]以“白日斜”“天涯”來烘托離愁,可見詩人辭官心情的痛苦。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願培育出更多新花。[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二句用來比喻自己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

詩歌的三、四兩句抒發詩人的即使辭官歸隱,也要奉獻自己畢生精力乃至生命的志願或志向,這兩句詩包含的哲理是:“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於觀察者的視角,在於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評析]形象、貼切地展示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

3.己亥雜詩 賞析 急

詩文

己亥 (hài)雜詩

清·龔(gōng) 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簡介

己亥(jǐ hài),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雜詩》誕生了。在這路途中,龔自珍一有感觸便寫下來,扔進簍裡。他珍惜詩篇,315首詩一首都沒丟。他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己亥,,雜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堪危。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徵印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

【註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己亥:道光19年(公元1839年) 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最高統治者 也可以說作者想呼喚上天重:重新。

6.降:降生。

7. 究:終究,畢竟。

8. 抖擻:振作精神。

9.不拘一格:不拘泥於陳規。

【譯文】

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寫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歲次己亥,龔自珍辭官返鄉,又去北上迎接妻兒,在南北往來途中,感於清朝朝庭壓抑、束縛人才的情況,作詩315首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人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離京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註釋】:“浩蕩離愁”,指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指詩人馬鞭。“東指”指東方故里。“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指落葉。此句暗喻自己是有愛國情懷的志士。

“花”指國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類為國效力的高貴品質。後人又常用此句表達前輩對後輩的愛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4.己亥雜詩賞析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註釋】 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浩蕩,廣闊無邊的樣子,這裡形容愁思無窮無盡。離愁,離別的愁思。白日,指太陽。 吟鞭:詩人的馬鞭。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古詩今譯】 帶著滿懷離愁別緒,趁著西下的斜陽,揚鞭催馬,遠走天涯。紛紛飄零的落花絕不是無情之物,化作春泥還要培育出更美的鮮花。 【賞析】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鞏祚(zuò),字璱(sè)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傑出的思想家、詩人和學者。共有《己亥雜詩》315首,多詠懷和諷刺之作,寫於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這首詩是龔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的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抒發了詩人離京南返時的愁緒,另一方面表達了詩人雖已辭官赴天涯,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與國家的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 詩的前兩句既有抒情,又有敘事,詩人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了豪放灑脫的氣概,感慨的是離別之憂傷;灑脫的是終於逃脫了令人窒息的官場樊籠,可以輕鬆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離別愁緒就和迴歸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夕陽斜暉,又有廣闊天涯。這是詩人當時複雜心境的真實寫照。 詩的後兩句則筆鋒一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紅”來比喻自己雖年事已高,告老還鄉,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仍要做些於國於民有益的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歷來為人們傳頌的經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詩人的抒懷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詩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實寫照,形象、貼切地展示了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 詩人以“白日斜”來烘托離愁,以“吟鞭東指即天涯”抒寫退出官場事故紛爭後的灑脫豪放,以“落紅”暗示自己“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進亦憂,退亦憂”的憂國憂民情懷,可見詩人辭官心情是極其複雜的,也是極其痛苦的。全詩寄情於物,形象貼切,渾然一體,感人至深。

望採納,謝謝!

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5.求己亥雜詩的點評

最佳答案己亥雜詩 【作者及作品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鞏祚(zuò),字璱(sè)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學者、文學家和愛國主義者。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全詩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複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

全詩移情於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對照譯文及譯註】 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吟鞭東指即天涯。

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浩蕩:廣大無邊,這裡形容愁思無窮無盡。

離愁:離別的愁思。白日:太陽。

吟鞭:詩人的馬鞭。] [評析]以“白日斜”“天涯”來烘托離愁,可見詩人辭官心情的痛苦。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願培育出更多新花。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

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二句用來比喻自己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

] 詩歌的三、四兩句抒發詩人的即使辭官歸隱,也要奉獻自己畢生精力乃至生命的志願或志向,這兩句詩包含的哲理是:“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於觀察者的視角,在於自身的價值和功用。[評析]形象、貼切地展示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

6.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賞析

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⑴詩中表明作者心志的句子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請你對該句做一點賞析。作者借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抒發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⑵詩歌首句中的“浩蕩”一詞,寫出了詩人離愁之多。⑶詩歌的三、四兩句抒發詩人的即使辭官歸隱,也要奉獻自己畢生精力乃至生命的志願或志向,這兩句詩包含的哲理是:“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於觀察者的視角,在於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7.己亥雜詩 賞析

已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

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並總命名為《已亥雜詩》。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組詩,以詩人的一生經歷為主線,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時弊,表達其反對侵略、呼喚變革的思想和對未來的憧憬。

風格是雄奇與哀豔並存。本文就談談龔自珍《已亥雜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龔自珍生活在雅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

《已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已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

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再如《已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表達詩人對禁菸鬥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

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已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

他們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已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過鎮江時為道士們所撰寫的祭玉皇大帝與風神、風雷的“青詞”。

作者借題發揮,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材多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作者解放人材,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願望。 在詩歌的藝術上,龔自珍自稱“莊騷兩靈魂,盤踞肝腸深”,其詩歌多用象徵隱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色彩、構思神奇、想象豐富、奇特,文辭魁瑋,接受莊子和屈原的影響較大,其中貫穿一種詩人獨有的凌厲剽悍之氣,譚獻的《復堂日記》說其詩:“以霸氣行之”,因而其詩晶光外射,飛動鬱勃,富有力度。

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 龔自珍《已亥雜詩》多用象徵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

例如《已亥雜詩》中第五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

作者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又在北京考中進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的理想所在。現在,他被迫離京,心情是多麼複雜呀!黃昏日落的慘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遙遠距離,使他的離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

詩的後兩句,詩人將筆鋒一轉,即景抒情,表達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多麼新奇的詩句。

在古人眼裡,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然而作者卻看到它有情的、積極有為的一面,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鬥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再如《已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

“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

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遽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是傳誦的名句。

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參考資料:/supermanage/showcontent.asp?articleid=10943&parent=24&smallclassid=65&num=20362670554&page=1。

8.己亥雜詩的分析

龔自珍己亥雜詩共有315首。

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並總命名為《己亥雜詩》。

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組詩,以詩人的一生經歷為主線,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時弊,表達其反對侵略、呼喚變革的思想和對未來的憧憬。風格是雄奇與哀豔並存。

本文就談談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

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

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

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

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

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

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表達詩人對禁菸鬥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

《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他們對死氣沉沉的社會。

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

《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過鎮江時為道士們所撰寫的祭玉皇大帝與風神、風雷的“青詞”。作者借題發揮,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材多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作者解放人材,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願望。

在詩歌的藝術上,龔自珍自稱“莊騷兩靈魂,盤踞肝腸深”,其詩歌多用象徵隱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色彩、構思神奇、想象豐富、奇特,文辭魁瑋,接受莊子和屈原的影響較大,其中貫穿一種詩人獨有的凌厲剽悍之氣,譚獻的《復堂日記》說其詩:“以霸氣行之”,因而其詩晶光外射,飛動鬱勃,富有力度。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

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徵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五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此詩前兩句寫景。

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作者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又在北京考中進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的理想所在。

現在,他被迫離京,心情是多麼複雜呀!黃昏日落的慘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遙遠距離,使他的離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詩的後兩句,詩人將筆鋒一轉,即景抒情,表達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是多麼新奇的詩句。在古人眼裡,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然而作者卻看到它有情的、積極有為的一面,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鬥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

再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

“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

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是傳誦的名句。

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己亥雜詩(315首)(清·龔自珍)全部內容:。

9.己亥雜詩的其五的賞析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賞析:

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迴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樑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主旨: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複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於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擴充套件資料

落花決不是無情的廢物,詩人辭去禮部主事之職,正是為了到家鄉主掌書院,聚徒講學,把自己的學業和思想傳給生徒,以變革的熱情和未來的憧憬啟迪他們,為國為民儘自己的最後一點力量。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獻給後之來者。

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中得到啟發。大自然裡花開花落,本來風雨由之,無感情可言,落紅說不上是“有情物”還是“無情物”,只是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結合起來,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從而變成有情物。落花有情,表現在去釀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護花”。

至此,詩人終於把飛花般紛亂的思緒捉住,從愁思中擺脫出來,帶著時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種莊嚴神聖的境界。“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飛花的獨自,也是詩人與腐敗的官場決裂,向黑暗的勢力抗爭的莊嚴而神聖的宣誓。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為了似錦繁花,不惜獻身化為春泥。

標籤: 雜詩 評析 己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ylw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