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學科教學評價怎麼寫

學科教學評價怎麼寫

1.教學過程及評議怎麼寫

語文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煥發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學中我進行了初步探索。

學科教學評價怎麼寫

一、準確定位評價的性質,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目標 對國小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進行評價,必須首先準確定位評價的性質。我們所說的“國小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是指對國小生語文學習情況的一種綜合性評估。

這一綜合性評估,既可以是針對學生某一學期或某一學年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等狀況的階段性測查,也可以是針對學生整個國小階段語文知識水平、語文能力層次等狀況的總結性測查;這一綜合性評估,是對學生某一學期、某一學年或整個國小階段語文知識水平、語文能力情況等的顯示,因而也是一種目標參照性測查,即主要詞查學生在一學期、一學年或整個國小階段對語文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目標是評價的依據,又是評價所致力於達到的終極結果,因而可以說,沒有評價的目標也就無法進行評價。

我們所構建的國小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目標體系,既應包含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目標,更應著力構建好每一學期、每一學年和整個國小階段的目標,使之包含國小階段各學期、各學年直至整個階段的學習要求,全面反映國小階段各個時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質要求,成為一個知識結構層層遞進、能力發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備型整體系統。二、評價應建立在尊重學生,重在鼓勵的基礎上。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物件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要使學生髮展,首先得寬容他們在發展中出現的錯誤。

只有寬容他們的錯誤,才能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我們在教學中沒必要吹毛求疵,而應細心呵護學生幼稚、脆弱的心。

作為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係。尤其對語文學科來說,語文的學習與數學的學習有很大差別。

數學的結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語文則不然。它的結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彈性。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孩子的經歷不同、知識結構不同``````當然每一個人所獲得的都不同了。

過分的強調統一隻能是扼殺了孩子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意識。因此教師不必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學生。

教師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教育藝術的本質應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

學生在寬鬆、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裡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諸多名師都認為鼓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最廉價的潤滑劑。

課堂上常進行的鼓勵性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再試試。”

“你真棒。”……無疑能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

三、給予學生多次評價機會,是過程評價的途徑。語文教學過程性評價應重在促進評價物件的轉變與發展,要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多元化、立體化。

教師的評價只是過程性評價的一種。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角色成為了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

其手段有如下幾點:平時與階段相結合。僅憑一兩次測試,不能恰如其分地評價出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語文能力。

我們應該注重平時的調查,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進步、發展情況,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學生對階段性考查的“恐懼意識”,增加測查的可信度。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大部分測查應在課內進行,以保證評價的準確性。但某些測查則可在課外實施,通過遊戲、活動的形式(如成語接龍、傳話、即興演說、辯論賽等等)進行,寓測查於活動之中,從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檢測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師評定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教師評定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準確性高,但亦較“武斷”,不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個人自評、同桌互評、小組評議等學生自評的方式,適合國小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可結合採用,從而使國小生的語文學習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之中。四、評價個性化、動情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眾所周知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個少兒都願意並積極去做的事。他們渴望父母的讚揚,鼓勵,渴望教師的肯定、欣賞,渴望同學們的羨慕、趕超。

他們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後的喜悅、自豪,會促使他們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可是現在不少評價浮光掠影,輕描淡寫,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於有的表揚成了貼標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見,無論什麼樣的評價必須動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準確得體,生動豐富,機智巧妙,詼諧幽默,獨特創新,那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學生寫出優美的作文,我除了給他一個“優”,再寫上一句“教師真喜歡看你的作文呀!”當一個平日膽怯的孩子能上臺發言,我除了給他一個燦爛的笑臉還摸摸他的頭,說:“老師為你高興!”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學生的精彩之處,我不僅會大加讚賞,還會與學生。

2.教案中的教學技能教學評價怎麼寫

近期學習了倡導關注學生髮展,重視“以學論教”,強調境學問上,鼓勵音樂創造,強調教師成長四大基本理念的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

如何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學會評價,我有了以下的思索:讓學生真正學會評價,無外乎包括自評、評同學、評教師等。學生自評和評同學以描述性和鼓勵性評價為主。

由於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學生的自評和評同學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讓家長多渠道地獲取音樂教學資訊,幫助學生對教師有一個正確的評價。

以前,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對一種音樂現象評價,學生往往缺乏音樂語彙,言之無物。比如,對同學唱歌的評價,就知道說:“很好”、“不好”兩種評價,不會從情感、音色等方面去進行描述評價;另一方面,那就是一味地說別人怎麼怎麼不好,唯我獨尊,一旦聽到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總是不能正確對待,甚至情緒化;再一方面,就是沉默無語、難開尊口,唯恐評價了別人,讓人“報復”、“記仇”。

針對以上現象,我在實驗中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評價、勇敢去評價別人和虛心接受別人的評價。一、循循善誘,讓學生正確認識評價 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評價,首先要讓學生對評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知識評價是為了自己的發展,是對自己有益的,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念。

不要一提評價就和考試、分數聯絡在一起,在評價面前沒有自信,每當別人評價自己時,自己心情總是忐忑不安,唯恐讓別人抓住自己的缺點。每當評價別人時,總是“好好好”、“是是是”,不敢指出別人的缺點。

而有的同學評價別人時,總是李逵的三板斧,一上來就鋪天蓋地地把別人的缺點數落一番,巴不得一棍子把人打死,至於別人的優點全當沒看見。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對學生耐心細緻地引導,規範他們的評價方式和方法,使學生評價沿著一條正確的、藝術的道路發展。

比如鼓勵那些不敢舉手評價別人的同學,讓他們確立自信,敢於對別人評頭論足;而對那些驕傲自滿、不謙虛的同學應給予正確方法指導,讓他們評價別人時應該先說別人的優點,再說別人的不足,這樣不僅自己能虛心向別人學習,而且自己的建議容易被人接受,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也有自己的不足,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樣長此下去,膽小的同學能勇敢地進行評價,而驕傲的同學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隨著評價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對評價有了正確的認識,對待評價都有了平常的心態。

通過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被評價者從被動接受評價逐步轉向主動參與評價,改變以往以管理者為主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象。傳統的評價者成為了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在評價主體擴充套件的同時,重視評價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在平等、民主的互動中關注被評價者發展的需要,共同承擔促進其發展的職責。

二、耳濡目染,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學會評價 讓學生真正學會評價,教師應以自己正確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你怎樣評價學生,學生也會以這種方式評價別人。教師上課評價學生如果語言匱乏,三言兩語,不成體系,長此下去,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會語無倫次,說不出個所以然。

比如教師評價學生唱歌這一方面,你對學生的評價只是簡單的“很好”、“不行”、“不好聽”,那麼讓學生來評價別人,他們也會是此類的語言。如果教師從不同角度去評價,比如從姿勢、音色、表情等方面去評價“某某同學唱歌的姿勢很正確,聲音也很洪亮,如果你的表情再好一點,你唱的歌會更好聽”等等,那麼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會隨之有所變化。

另外,通過音樂考查的變革和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讓學生對音樂考查有一個新舊評價的比較,從而樹立全新的評價概念。比如接手四年級段音樂課時,我先給學生彈奏了兩段音樂:《採菱》和《哦,十分鐘》提出了兩個問題:⑴你喜歡哪段音樂?能否說說你的理由?⑵哼哼自己喜歡的音樂。

緊接著,我又讓學生給自己唱歌打個分“姿勢正確(),表情豐富(),歌聲優美()”,並給同學唱歌打分,說說你的理由。最後請學生同位合作表演一首歌曲。

這給了不同層次學生展示才思的空間,並具有親切感,拉近了考查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評價標準從單一走向多元化,更加關注學習主體思維的開放與心靈的放飛。學生不必過多顧及統一的答案,僵硬的教條,而是盡情展露自己的才思與發表各自的見解,大膽地進行創新性求索。

這樣經過長期的評價模仿,學生就會從教師那裡學會評價的方式和方法,最後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評價方法,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薰陶下真正學會評價。原文地址: 近期學習了倡導關注學生髮展,重視“以學論教”,強調境學問上,鼓勵音樂創造,強調教師成長四大基本理念的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

如何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學會評價,我有了以下的思索:讓學生真正學會評價,無外乎包括自評、評同學、評教師等。學生自評和評同學以描述性和鼓勵性評價為主。

由於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學生的自評和評同學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讓家長多渠道。

3.國小學科評價及發展性建議怎麼寫

1備課認真研讀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

2、課堂教學要體現科學課程特點,堅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

3、堅持“用教材教”的原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適時進行教材內容調整、教學材料替代,但不得隨意提高、降低標高,不得隨意增加、刪減教學內容。

4、教學中認真做好觀察、實驗、製作等項活動的組織工作。

5、教師教學力求語言準確、生動、簡練、富有感染力。努力讓課堂好玩、有趣,啟發學生積極探究。

6、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適當佈置一些作業。形式包括材料準備、觀察、記錄,製作或課後延伸學習等。佈置課內、課外的探究活動作業前,要強調安全。

7、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和評價。

8、課堂上的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滲透於教與學的各個環節。既要有集體輔導,又要有個別輔導。

9、輔導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或科技創新大賽活動的學生,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內容,講求實效。

10、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師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4.學生課堂行為評價怎麼寫

寫作思路:可以從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態度、上課情況來進行評價。

1、該同學積極要求進步,遵守《中學生守則》、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忠厚朴實為人誠實、學習目的明確、學習自覺性較高、勤奮學習、認真努力、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社會實踐。

2、該生在校期間,認真學習,成績優良、熱愛祖國、關心集體、政治上要求進步、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習目的明確肯下工夫。積極參加各項文體活動、較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質的培養。

3、該生在校期間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優良,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尊敬師長,熱愛集體,為人誠懇,工作踏實認真,能吃苦耐勞,富團隊意識及協作精神,是一名全面發展的合格大學生。

4、該生在校期間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優良,善於創新,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做事認真謹慎,能吃苦耐勞,團隊意識及協作精神較強,是一名綜合素質強的合格大學生。

5、在校你很自覺,會守紀,關心集體,生活儉樸,作業也能及時認真完成,是個好學生。在學習上頭腦靈活思維敏捷,成績也較好,但是還須加把勁,繼續保持下去,爭取更大進步。

5.聽課教師的評價怎麼寫

課堂聽課評價

課堂聽課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結構、學生參與情況和學習效果等幾方面闡明這節課的得失,既要有觀點,又要有依據,要體現這節課的“質”,為了突出重點,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評價,而是選擇比較有意義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點評。評價還要從建議的角度,指出可供選擇的改進做法。

通過聽課進行課堂研討活動,對提高和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個人素質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何寫好聽課記錄既是評課的一手資料,也是進行教學研究的依據。寫好聽課記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記時間分配。在聽課過程中,對各部分的教學步驟分別佔用多長時間要做好記錄。因為通過時間記錄可以判定該堂課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完成教學目標。

二、記語言評價。講解語言是否規範、條理、生動、形象,有無明顯的口誤;課堂即時評價是否及時到位,能否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並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記師生活動。教師如何參與教學活動,有效解決課堂偶發事件,及時解決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這樣能體現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有效參與課堂學習和活動,始終處在積極學習的狀態。

教師的示範是否正確合理,這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所以一定要學習別人的長處,認真做好教學記錄。

四、記組織教學環節。要記好整堂課的各個教學環節。教師如何組織各部分教學、匯入新課、複習鞏固等,完成新授課如何分組練習,分幾個層次讓學生逐步掌握技能等。能否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圍繞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接受等學習方式來選擇、確定教學方式以及教法手段。

五、記教學組織方式。認真記錄講課人如何組織教學、分組輪換的形式,學生練習次數,怎樣匯入新課、教學內容各部分之間如何承接過渡等。教學方式的選擇,必須主題明確,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確保一節課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流暢性。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必須圍繞整體教學目標,簡單實用。

六、記場地佈置。

如果認為場地佈置科學合理、安全,器材做到一物多用,有效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發揮現有體育場地器材的多種功能與作用,可以把主要安排形式記下來。

另外還要把自己當時尚不能理解、判定的問題先記下來,虛心向他人請教。做到這幾個方面,博採眾長,做好聽課記錄,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應該根據聽課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側重地將聽、看、記、思的內容有機靈活地結合起來。如教師講和學生髮言時,以聽為主,兼顧觀察;教師板書和學生演練時,以看為主,兼顧其他;學生練習時,以思考為主等。

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是聽課者基本素質的體現,它反映了聽課者的品德、態度、能力、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素質。要從聽課中真正學點東西,聽課記錄至關重要,聽課既是記錄教師的成長錄,也是記錄自己的成長,真正把課聽好,把課記好,再加上自己的反思,天長日久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6.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評價

當前實施的課程改革提出不少新理念,這些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落實,而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是落實新理念的主要措施.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它指引著課堂上教和學的行為,搞清楚課堂教學評價的新變化,對引導教學行為,落實新理念,實施新課改至為關鍵.下面對課堂教學評價談談我的看法一雖然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但不少人的教學觀念仍停留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水平上,用陶行知先生的話講"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學校"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象教校."與這種狀況相對應的課堂教學評價是:過於注重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評價教師的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素養高低,教育機智靈活性等等,而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我們知道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而不是教師表演的如何,因此從這個角度講關注"學"才關注到問題的根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也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所以現在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視覺應放在學生身上,觀察在教師導演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高漲,學習內容是否適宜,學習方法是否貼切,學習方式是否合理,學習效果是否明顯等等.二、在教學目標方面,從注重雙基轉向注重三維目標進行評價傳統教學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注重三維目標:既包括傳統教學中注重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課程倡導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體目標第一條:"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一條明確說明了新課程要落實三維目標.有人認為在教學中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會弱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三, 教師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上課時對教材上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放過,是教"教材".現在每門學科都有幾種版本教材,教師備課時不能簡單的備教材,而是首先研讀學科課程標準,然後在領會學科課程標準精神的基礎上組織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是課本上的,也可以不是課本上的,只要能夠優化課堂教學就可以,也就是說現在的教學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水平代表著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也代表著教師是經驗型教師還是研究型教師,預示著教師的專業發展潛能和專業發展前景.另外教師的工作需要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不僅有利於某一節課的教學,也給學生以示範作用,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創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四、在課堂氛圍方面,從關注教學秩序轉向關注新型課堂文化進行評價傳統教學過於強調課堂秩序,"學生安安靜靜聽課,只有教師一個聲音"成為教師調控課堂能力較強的體現.教師一言堂,"師道尊嚴",擁有絕對權威,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處於"聽從"的地位,這樣的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深刻性,批判性,創造性均受到限制.民主,平等,合作,對話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這些理念有利於建立新型課堂文化.在這樣的課堂文化氛圍中,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和諧,學生把自己當作課堂教學的主角,積極參與教學,思維活躍,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課堂培養了學生民主,平等,合作,對話的意識,使學生長大成人後能夠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有主人翁責任感,參與社會決策,與他人友好相處,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課程改革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責任,它所帶來的影響深遠而不可估量.因此從建立新型的課堂文化角度評價課堂教學,不僅關注了教學的即時價值,也關注了教學的長遠價值.五、在教學策略方面,從關注基本知識的講解轉向學習情景的創設進行評價傳統課堂教學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學過程,常見的教師講課過程是:展示知識→講解知識→考核知識;與之對應的學生學習過程是:記憶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這樣的課堂,從角色方面看,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知識的價值看,學生得到的是刻板生硬的書本知識,不是活靈活現的生活知識,學生看不到知識的實用價值,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機;從教學效果看,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講解思路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至為關鍵,學生的思路跟著教師走,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能自主地建構知識;從教學過程看,教師掌控著課堂的進度,不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個性化學習不能進行;從話語權上看,教師的一言堂控制著課堂,學生的個性化認識得不到表達,不利於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改變這種現狀,緊密聯絡生活,科學,技術,創設一定的學習情景成為必然.學習情景的創設有多種多樣,可以是講述故事,閱讀資料,觀看影像。

標籤: 學科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0ly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