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怎麼寫押韻詩

怎麼寫押韻詩

1. 怎麼寫押韻的詩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押韻,簡單地說,押古韻,還是押現韻。

怎麼寫押韻詩

押古韻的不一定是古詩,押現韻的一定不是古詩。

押古韻,最常見的是一百零六部平水韻,比較難,不過你經常用的話,慢慢習慣了便可!

押現韻,最普通的是押拼音韻,本人不太贊成這種押韻,

原因有二:其一,韻腳較寬,初學者容易掌握;

其二,現代試一般不限格律平仄,容易把詩寫成順口溜。

其次,要多讀詩詞,看自己喜好而定。

喜歡豪放派,則多看看李白、蘇軾、**的詩詞;

喜歡婉約派,則多看看晏殊、秦觀、李清照的詩詞。

我個人比較喜歡汪國真的情詩!

多讀別人的詞,慢慢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境。

一旦可以達到讀者與作者共鳴的境界,你離寫好詩不遠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要多練筆!

本人在中華詩詞論壇灌水時曾結實一位網友“綠窗眉嫵”,

人家多時一天寫60首詩詞,常年筆耕不輟。

如果真要寫好詩詞,那必須要多與高手交流,請高手指點!

相信有了良師益友,你方可突飛猛進!

我有時翻翻自己過去寫的詩詞,自己都覺得好笑!

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投入,這些都是寫詩必不可少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祝你成功寫出好聽的詩歌!

2. 寫詩如何押韻

如何寫詩押韻:

一、首先,要明確古詩的絕句和律詩是不同的:

對於絕句:五字一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一般由四句組成,可分為律絕和古絕。

對於律詩:五個字一句的律詩叫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個字一句的律詩叫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二、押韻區別:

絕句:絕句在押韻上,根據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樣,其中律絕最嚴格,和律詩一樣,要講究平仄相對,押韻嚴格。但是”古絕“一類的絕句就沒有這麼要求的嚴格了。

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還有一句平仄調配的變通規定,為常用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於平仄相對,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對”仄“或“仄“對”平”。

三、寫好押韻,要注重詩詞上下句中,對子的使用:

對子歌,也是人們總結的平仄相對的對子,所組成的一首歌謠,是一種對偶句。它言簡意深,詞語對仗,平仄協調,是漢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例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魚翁。

四、通過講究詩中的“平”、“仄”相對,再配合對子歌,使詩中詞語對仗,勤加練習就能寫出押韻的詩。

擴充套件資料

一、詩歌的韻律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平仄相對來展現。平仄的運用也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現代對於平仄的區分主要通過漢語拼音,將一二聲作為平,三四聲作為仄。

在古代,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就是“不平就是仄”。

二、對於不同長短和不同平仄開頭的詩也有不同的規範;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絕句,搜狗百科——律詩

3. 詩句押韻的條件如何像紅樓夢中一樣作詩

其實,詩現在一般有2中分類方法,一種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另一種則為絕句,律詩,古詩. 首先說一下押韻的問題,其實韻是指字的韻母,押韻即為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詩的雙數行末字必須押韻,押韻旨在讓詩琅琅上口,易於誦讀,也可以說是寫詩的一種格式(現代詩對押韻沒有什麼要求的) 下面介紹一下平仄問題(以絕句詩為例),平生字即讀音為第一,二聲的字,仄聲字即為三,四聲的字,當然,有存在特例,例如 一 就是仄聲字,這類字除積累外,還可以用南方方言來讀,發音短促的一般都是仄聲字,如 白. 平仄的規則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必究(即每行詩句的 第 一 三 五字的平仄可隨意,而二 四 六 字則必須按照平仄平或仄平仄的方法填字) ,首聯(詩的第一句)末字可平可仄,而頷聯(詩的第二句)必為平聲,頸聯末字為仄聲,尾聯末字為平聲. 相對律於向粘律:相對律是指相鄰的兩行詩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反,相粘律則指相鄰的兩行詩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在首聯和頷聯之間是相對律,頷聯和頸聯之間是相粘律,然後是相對律和相粘律的迴圈使用.。

4. 怎樣寫詩,寫詩怎麼押韻,有什麼要求

首先,是知道怎麼押韻,知道平仄,按照一定的格律寫詩。寫律詩很難,很多大詩人都寫不好,但是一般的打油詩就將就一個韻律,很容易寫的。現代詩不包括在內。

然後,如果你有好的句子,就不用管什麼平仄押韻,比如杜甫寫律詩天下第一,但是也有“雲出門”和“雨翻盆”的詩句,照樣千古名句。

最後,立意最重要,只要立意高明,什麼其他的格式韻律都可以不要的,李白很多詩都是胡來的,但是他是第一,就因為立意。

最後借用一句詩告訴你“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你可以寫一寫簡單的詩,不要什麼平仄格律,只要你覺得順嘴押韻就好。

比如:

青山高雲天

瀑布掛前川

上面這些你一定看不上吧:)這就是打油詩,隨便說的,而且有一句還是直接偷的人家李白的。

不過沒關係,偷也沒關係。是首先是一種美的問題,讀起來很美,這是第一要素,押韻就是第一層次的要求。

同時,建議你看《全唐詩》,重點看一看李商隱,看一看杜甫。不用背,甚至不用用心記,念!大聲地念!然後你會對律詩有一點感覺。在這個感覺的基礎上,再進行第二階段。

寫古詩押韻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古代的韻表,如《平水韻》,尾字用同一韻部的字就是押韻。

或者找相同韻母,並且音調同為1、2聲,或3、4聲,也是押韻

5. 論詩詞押韻作文

詩、詞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分別成熟、興盛於唐、宋時期,我國素有唐詩、宋詞之稱。

或許他們在文體以及起源、成熟的時期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詩人或詞人內心世界的載體,承載了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 詩人多賞風花雪月、觀人生百態,看盡了身邊之人的生老病死,他們看透了一切,只是一些事情或者一些感情羈絆著他們,讓他們無法離開塵世,於是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便將心寄託在了世間萬物之中或以他人之遭遇體現自己的一切,這些羈絆著他們的事情可能是一個對別人的承諾或者是一種感情等。

但是無論羈絆著他們的是什麼,唯一的結果便是他們始終在混跡於塵世之中,又看潮起潮落、又觀日落星沉,承受著世界帶給他們的一切,包括憂愁、歡樂,可是對於詩人這一類多愁善感的人而言塵世帶給他們的是什麼呢?就像杜甫和辛棄疾一樣,他們是很好的呃詩人,但是他們被愛國之情牽絆,國家的一切帶動著他們的感情、牽動著他們的心跳。而正是這種感情帶給了他們歡樂,但跟多的是…憂愁。

他們既然被感情牽絆著混跡在塵世,那麼他們也需要如正常人一樣生活、生存、養家餬口啊!那麼那些只知道吟詩作賦而無一點生存技藝傍身的人怎麼辦呢?特別是他們中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謂“詩人”。高,他們不能處理國家政務;低,讓他們自給自足的耕種,他們又認為自己是讀書人,彎腰勞作“有辱斯文”。

他們能做什麼呢?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無奈之下開始譁眾取寵、極盡華麗之詞僅僅只是為了討某些達官顯貴的歡心而溜鬚拍馬、誇張的歌頌別人的功德,當然了,像那樣歌功頌德的詩詞自古皆有,但是人家的歌功頌德卻是一點兒也不誇大或者縮減,而這些所謂的“宮廷詩”呢?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句“人心不古”啊! 漸漸地,除了這些人以外,有些人開始受那些紈絝子弟的器重,為他們寫詩作詞以用作“故作風雅”,但是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能夠背誦那些詩詞嘛?很明顯,的確有些人不會,於是那些人便特地作一些朗朗上口的詩詞,這樣不就好背了嘛?我想這或許就是那些押韻的詩詞的誕生吧,誰知道呢? 這些人在寫出了這種朗朗上口的詩詞之後恨不得讓所有的人都可以知道這些好記的詩詞是他寫的,以襯托出他“有才”,於是開始製作自己的詩歌集,這或許就是最早的自編詩歌集吧。但是這樣為了作詩而作詩使得詩詞本身存在的意義和作用漸漸的失去了,成為了那些人班門弄斧、故作風雅的工具。

有些詩人在為了效仿那些作詩而作詩的“詩人”的過程中將自己那些原本蘊含有真正感悟、理解的詩詞改得“面目全非”(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從眾心理”吧,看到別人怎麼做自己就跟著這樣做),這樣不得不說的確押韻了,但是他們卻是不知道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句話的含義,於是將一些詞語更改了,這樣看起來更容易被記住了,但是詩詞中原本蘊含的意境不也被多多少少的篡改了嘛?當然了,不可否認有些詩詞在創作之初便是那種押韻的詩詞,到那時這樣的詩詞又有多少呢?對於押韻我們不能夠強求啊。 有了這些只求押韻、好記以及那些為了作詩而作詩的人以後,詩詞變得大眾化了,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懂一些詩詞。

有些人或許會說這是好事兒吧,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詩詞大眾化後會產生的一些誤解? 因為詩詞大眾化而產生的誤解讓後人開始發出“讀詩千篇,不會作詩也會吟詩”的感慨。但是我想請問發出這種感慨和贊同這種感慨的人一句:“詩詞在神州赤縣的文化上佔據了什麼樣的地位?”如果說我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字博大精深,那麼作為文字中的精粹的詩詞呢?那是精華之中的精華啊!如果真的如此簡單,那麼是還有資格在我華夏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嗎?如果真如此的話那麼詩詞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語言有何差別?那麼它也就不配在華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真的那麼簡單,天下讀詩千篇的人何止千萬?但為何詩人不是在大街上一抓就是一大把?這樣說我想應該可以證明一些問題了吧? 我們先且不說作詩吧,單說吟詩。

很多人說作詩難那吟詩總簡單了吧?是啊,作詩當然簡單,誰都可以這樣說,畢竟“站著說話腰不疼”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吟詩不僅要會斷字斷句讀出詩詞應有的重音之外還要對詩詞本身的意境與感情有一定的理解和共鳴呢? 既然很多人作詩作不出來、吟詩又吟不出什麼意味卻好藥趨之若鶩的看詩、背詩呢?他們歸根結底也不過就是為了“現”罷了。

這些人故作風雅、賞花觀月也就罷了,但是其中更有甚者玷汙了“詩”這一神聖的文體,打著“自古才子多風流”的旗號流連於煙花之地。不得不說古時候有些詩人的確是流連於煙花之地,可是我想古時候的人們與現在的人們的目的應該不盡相同吧?畢竟在古時候哪怕是那些煙花之地的風塵女子也是會一些技藝的,這些技藝或是舞蹈或是音律等,所以並不能排除古時候有些人在煙花之地並沒有抱有非分的目的的人吧?而現在的人流連於煙花之地的原因呢?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人心不古”啊! 言歸正傳,事實上寫詩說難也不難,但也不能說容易。

詩詞重在有所“感”,“感”即感悟,那是一種意境,並非現在很多人的跟風。

標籤: 押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9093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