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玉泉寺仙人掌茶

玉泉寺仙人掌茶

玉泉寺仙人掌茶

玉泉寺仙人掌茶是一種以仙人掌為原料的茶葉。仙人掌是一種能夠適應非常乾燥的生態環境的植物,具有很高的保溼能力,所以適合在乾燥的高山和沙漠地區生長。玉泉寺位於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海拔高度在2400米以上,氣候乾燥,適宜種植仙人掌。

玉泉寺仙人掌茶採用的是生長8年以上的仙人掌球莖作為原料,經過烘焙、炒制等多道工序製成。茶湯清澈透明,口感香甜,有一股清新的仙人掌香味,具有滋潤口腔、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緩解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玉泉寺仙人掌茶還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一款健康的飲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玉泉仙人掌茶屬於哪裡的特產

玉泉仙人掌茶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片形似掌,多茸毛,湯清味香,茶產於當陽玉泉寺一帶,始於唐代,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為湖北地方名茶。

玉泉仙人掌茶產於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及周邊地區,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名茶,自唐代詩仙李白為之命名以來,流傳千古,是為“玉泉三珍”。上世紀80年代以來,玉泉仙人掌茶先後多次被《中國茶葉》、《湖北科技報》、《宜昌日報》、《香港大公報》、《人民廣播電臺》、《湖北電視臺》等多家報刊媒體宣傳報道,多次被評為湖北省及宜昌地區地方名茶、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玉泉仙人掌茶集綠茶蒸青、炒青、烘青三大加工工藝於一身,形成了獨特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沖泡後芽葉舒展,湯色嫩綠;飲之滋味鮮嫩爽口,清香淡雅持久。玉泉仙人掌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具有驅散疲勞、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利尿止瀉、清熱解毒、鎮咳平喘和消食減肥等功效,為品茗之最佳選擇。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產於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帶,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仙人掌茶的生產歷史,據《全唐詩》第178卷、《當陽縣誌》及《玉泉寺志》記載,始創於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創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孕禪師,此僧俗姓李,是詩人李白的族侄。每當春茶競相迸發之際,他就在珍珠泉水匯結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邊,採回茶樹的嫩葉,運用熟練的製茶技術,製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飲之清芬、舌有餘甘的名茶。

仙人掌茶品級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的鮮葉要求一芽一葉,芽長於葉,多白毫,芽葉長度為2.5—3釐米。加工分為蒸氣殺青、炒青做形、烘乾定型三道工序。蒸汽殺青在蒸籠內進行,溫度達近100℃,蒸汽殺青時間為50—60秒鐘,以鮮葉失去光澤,呈現灰綠,發出清香,葉質柔軟為適度。蒸汽殺青後,即予扇涼,進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頭青、二青、做形三個步驟,是形成仙人掌茶獨特外形的關鍵工序。頭青炒法主要採“抖”,並須抖得快、散得開;二青炒法採用“抖”、“帶”結合,使茶葉初具條形;該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併攏,拇指分開,平平地伸入鍋內,採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葉扁平挺直,約七成干時,進行烘乾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時,出烘包裝收藏。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採取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乾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鑑賞方法和品質要求。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宋史.食貨志》載:“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餅茶。元代王楨在《農書.卷十.百穀譜》中,對當時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詳細記載“採訖,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溼揉之,入焙,勻布火,烘令幹,勿使焦”。由宋至元,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並存,到了明代,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1391年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相比於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炒青仙人掌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言道:“山僧後簷茶數叢斯須炒成滿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頃餘”之句,說明嫩葉經過炒制而滿室生香,有炒制時間不常,這是至今發現的關於炒青仙人掌茶最早的文字記載。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青製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幹,這種工藝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參看附錄中仙人掌茶製造工藝。

地域範圍

當陽玉泉仙人掌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當陽市玉泉辦事處和王店鎮,涉及玉泉辦事處的玉泉、百寶寨、焦堤、金沙、幹河、棗林、清溪、柳林、三橋、官道河、合意等十一個村,王店鎮的木店、新店、嚴河等三個村。產地地理座標為東徑111°59'07"至111°69'22",北緯30°73'66"至30°94'53"之間。茶葉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2028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1、外在主要特徵:仙人掌茶的幹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每斤幹茶芽頭個數特級茶28000個左右,一級茶23000個左右,二級茶18000個左右。沖泡後,湯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鮮爽,葉底嫩綠、勻淨、成朵。2、內在主要品質:仙人掌茶品質獨特,內質豐富。茶多酚含量豐富,其中水浸出物≥30%,茶多酚≥13%,粗纖維≤16%。3、衛生安全指標:仙人掌茶產品衛生安全指標應符合GB2762、GB2763規定要求。

仙人掌茶

對於仙人掌茶相信很多朋友是隻聽過沒喝過吧,下面讓小編給您具體的介紹一下。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產於湖北當陽境內的玉泉山。該處遠在戰國時期就被譽為三楚名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據考察,僅樹木品種就多達300餘種。更有香飄四海的月月桂,花瓣千枚的千瓣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這裡山間雲霧瀰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側有一泓清泉噴湧而出,清澈晶瑩,噴珠漱玉,名為珍珠泉。用此水泡茶,茶味更具鮮醇。生產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國佛教的著名寺院,它與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長青的靈巖寺,素稱為天下四絕。據載:北宋天禧末年,玉泉寺規模之大為樓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1000餘人。此後屢遭兵劫,幾經重修。如今這裡辦起了玉泉寺茶場。1981年開始,恢復了仙人掌茶的試製工作,一舉成功,多次被評為湖北省的優質名茶。

仙人掌茶的知識介紹仙人掌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仙人掌茶品級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的鮮葉要求一芽一葉,芽長於葉,多白毫,芽葉長度為2.5—3釐米。加工分為蒸氣殺青、炒青做形、烘乾定型三道工序。

蒸汽殺青在蒸籠內進行,溫度達近100℃,蒸汽殺青時間為50—60秒鐘,以鮮葉失去光澤,呈現灰綠,發出清香,葉質柔軟為適度。蒸汽殺青後,即予扇涼,進行炒青做形。

炒青做形又分頭青、二青、做形三個步驟,是形成仙人掌茶獨特外形的關鍵工序。頭青炒法主要採用抖,並須抖得快、散得開;二青炒法採用抖、帶結合,使茶葉初具條形;該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併攏,拇指分開,平平地伸入鍋內,採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葉扁平挺直,約七成干時,進行烘乾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時,出烘包裝收藏。

該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觀之令人爽目;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茶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目前玉泉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這裡竹木幽深,花豔竹翠,鐵塔稜金,亭臺如畫,遊客絡繹不絕,仙人掌茶也是遊客慕名必嘗的佳茗,正如到旅遊杭州西湖必嘗西湖龍井一般。

仙人掌茶作為玉泉寺待客之珍品,製作綿綿不絕。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楚之茶,則有荊州之仙人掌的記載;黃一正輯的《事物紺珠》,全國名茶中有仙人掌茶的記載。清代李調元撰寫《井蛙雜記》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讚譽。

翠崗起伏,溪流縱橫的玉泉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戰國時就被譽為三楚名山。據考察,僅樹木品種就多達300餘種,不僅有四季飄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幹瓣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山間古木參天,雲霧瀰漫,翠竹搖影,四季常綠;地下乳窟暗生、特別是山麓右側有一泓清泉噴湧而出,清澈晶瑩,噴珠漱玉,名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優越的植茶生態環境。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生長的茶樹芽葉質軟肥壯,萌次多,從楊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飄香的9月,採摘期長達7個月之久。

玉泉山麓的玉泉寺,是我國佛教的著名寺院,據方誌記載,東漢建安年間,就有普淨和尚在此結茅為庵。隋代開皇年間,智凱國師正式建立了玉泉寺,與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長青的靈巖寺並稱天下四絕。北宋天禧末年寺院規模巨集大,為樓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千人。此後屢遭兵劫,幾經重修,現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1962年這裡辦起了玉泉寺茶場,1981年開始恢復仙人掌茶的試製工作,一舉成功,並多次被評為湖北省的優質名茶。

仙人掌茶品級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的鮮葉要求為一芽一葉,芽長於葉,多白毫,芽葉長度為2.5~3釐米,加工分為蒸氣殺青、炒青做形、烘乾定型三道工序。

蒸氣殺青在蒸籠內進行,溫度達100℃,蒸氣殺青時間為50-60秒鐘,以鮮葉失去光澤,呈現灰綠,發出清香,葉質柔軟為適度。蒸氣殺青後,即予扇涼,進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頭青、二青、做形三個步驟,是形成仙人掌茶獨特外形的關鍵工序。頭青炒法主要採用抖,並須抖得快,散得開;二青炒法採用抖、帶結合,使茶葉初具條形;該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做形。方法是將四指併攏,拇指分開,平平地伸入鍋內,採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葉扁平挺直,約七成干時進行烘乾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時出烘包裝收藏、出售。

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

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

  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這是一種功效和作用非常豐富的茶。它的功效與作用涉及很多方面,一般來說,適當進食才會對人體有好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看完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你瞭解了嗎?

  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1

   較強抑菌作用

  早在古時代,就已經在多本醫書典籍當中記載過仙人掌茶的抑菌消炎的功效與作用了,因為仙人掌茶其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三萜類的成分等等,都有助於人體對抗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鏈球菌等等,這也是經過科學研究驗證的仙人掌茶功效之一。

   較強清熱作用

  仙人掌茶是一款健康養生茶飲,同時仙人掌茶也是一款食療方子,因為仙人掌茶所具有的清熱解毒的功效與作用,多本記載草本植物的醫書上面,就已經有講解到關於仙人掌茶的這個作用了,對於各種心煩氣躁,以及上火所引起的多種身體不適狀態,仙人掌茶都具有較強的緩解作用。

   較強安眠作用

  仙人掌茶的應用十分的廣泛,除了在防治各種疾病上面,以及抑制各種細菌滋生上面,保持身體健康的作用上面,仙人掌茶可以說是不遺餘力,而在改善睡眠質量以及治療失眠症等等方面,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十分強大的,具有周期性嚴重失眠患者,不妨嘗試一下仙人掌茶對人體產生的安眠功效。

  仙人掌茶具有十分多的營養物質,也讓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十分的豐富,因為大家在飲用仙人掌茶的時候,適量的飲用可以強健身體,趕緊喝起來哦!

  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2

  仙人掌歷代本草多有記載,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尚含有三萜類成分、抱壁蓮、角蒂仙及綠原酸、黃酮等活性成分。經科學實驗,對流感病毒、腺病毒、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仙人掌茶主治清熱解毒,止嗽平喘。支氣管哮喘,症見喘息痰鳴,不能平臥,咯吐黃稠痰,口乾舌紅,脈滑數。辨證屬熱喘者。

   仙人掌茶的食療作用

  仙人掌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莖,性味苦寒無毒。能行氣活血、清熱解毒。《貴州民間方藥集》記載它“為健脾滋養強壯劑,又可補脾、鎮咳、安神。《閩東本草》記述它“能去瘀,解腸毒,健胃,止痛,滋補,舒筋活絡,療傷止血。”民間常用之治療胃痛、痞積腹痛、急性菌痢、痔瘡出血和支氣管哮喘、心悸失眠等。外用治療疔瘡、腮腺炎、乳腺炎、溼疹、黃小瘡和火傷、蛇蟲咬傷等(以上用法可參閱《中藥大辭典》)。可見它是一種作用範圍廣的草藥。本方配以蜂蜜潤肺止咳。對於熱證咳喘,有一定的療效。

  生產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國佛教的著名寺院,它與江蘇南京的棲霞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山東長青的靈巖寺,素稱為“天下四絕”。玉泉山遠在戰國時期就被譽為“三楚名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是茶葉的理想產地。

  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唐詩賞析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作品介紹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8卷。這是一首詠茶詩。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原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

  作者:唐·李白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⑴,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⑵,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⑶。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⑷,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⑸,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⑹。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⑺,顧慚西子妍⑻。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⑼。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註釋

  ⑴《方輿勝覽》:玉泉寺,在荊門軍當陽縣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陳光大中浮屠知顗,自天台飛錫來居此。山寺雄於一方,殿前有金龜池。《一統志》:玉泉寺,在荊州當陽縣西三十里。隋大業間建。清溪山在南漳縣臨沮城界內,其山高峻,東有泉。《潛確居類書》:玉泉山,在當陽,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帝遣鬼工所造。

  ⑵《抱朴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述異記》:荊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雲:蝙蝠一名仙鼠,千載之後,體白如銀,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太白此序所謂“餘聞”者,蓋本之於此。

  ⑶《本草拾遺》:乳穴水,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稱之,重於他水;煎之,上有鹽花,此真乳液也。

  ⑷《說文》:“茗,茶芽也。”郭璞《爾雅注》:“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

  ⑸呂溫《南嶽彌陀寺承遠和尚碑》:開元二十三年,至荊州玉泉寺謁蘭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

  ⑹郭璞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薛綜《西京賦注》:“洪崖,三皇時伎人。”

  ⑺《新序》:“齊有婦人,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

  ⑻趙岐《孟子注》: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

  ⑼佛書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總謂之諸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譯文

  常聽說玉泉山上,有許多乳窟樣的山洞,

  裡面有好多白鴉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懸清溪的樹上遙望明月。

  茗茶就生長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

  茶樹根莖澆灑山花芳津,採服後可以潤肌強骨。

  茶樹叢年代久遠,綠葉蔥蔥,枝枝相接。

  看茶葉曝晒成仙人掌一樣,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

  舉世未見這樣的茶葉,誰來給這茶葉命名而使之永遠流傳呢?

  宗英你是高僧禪伯,尚有瑰麗的詩篇與茶一起投贈給我。

  你的詩篇如西子臨鏡,使我這個無鹽醜女,慚愧無比。

  清晨坐聊,佳興勃勃,長吟詩篇,聲播九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賞析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裡行間無不讚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讚賞不已。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寶十一載),李白與侄兒中孚禪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禪師以仙人掌茶相贈並要李白以詩作答,遂有此作。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前四段寫仙人掌茶的生長環境及作用,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寫出了仙人掌茶樹的外形;“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曝,晒也。本句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晒青史料。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名。 本句的意思是飲用了仙人掌茶,來達到幫助人成仙長生的結果。“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由“曝成仙人掌”可以看出仙人掌茶是散茶,明朝罷團改散,在明以前大部分都是團茶,因此是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寫的是李白對中孚的讚美之情,詩人在此自謙將自己比作“無鹽”,而將中孚的詩歌比作西子,表示誇獎。“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詩聲朗讀所作的詩歌,使他能夠達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湧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178_37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研。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仙人掌燒水喝有什麼好處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產於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帶,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該處遠在戰國時期就被譽為“三楚名山”,山勢巍峨,磅礴壯觀,翠崗起伏,溪流縱橫。仙人掌茶始於唐代由玉泉山的中孕禪師創制,中孕禪師是李白的族侄,在金玲遇到了李白,以此茶作見面禮。李白品茗之後,覺得此茶外形“其狀如掌”,內質“清香滑熟”,與自己品嚐過的許多名茶相比,別具一番風味。又聽說此茶是在玉泉寺新創制出來的,遂命名為“仙人掌茶”。仙人掌茶是現在僅存較少的蒸青類綠茶。現有的蒸青類綠茶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等茶。 每年的春季開始對仙人掌茶進行採摘,春茶是一年之中品質最好的茶。在清明和穀雨期間選擇嫩芽肥厚一芽一葉進行採摘,經過篩分。殺青(蒸汽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製作而成。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之後,芽葉舒展,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彌留於齒頰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回味雋永。 仙人掌茶是綠茶的蒸青類茶,採摘好的嫩芽經過了蒸青,揉捻,乾燥等工藝製作而成,含有較多的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蒸青類綠茶品質較好,製茶工藝技術要求高。如同是蒸青類綠茶的恩施玉露就有小時的跡象。仙人掌茶有抗癌症,抗衰老,抗心腦血管疾病,利尿,幫助消化,減肥,提神,清熱解渴,防齲齒和防輻射的功效

當陽的特產是什麼?

一,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屬綠茶類,產於湖北當陽境內的玉泉山,製成後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指,色澤翠綠,白毫披露。始創於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創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禪師。

二,雙蓮荸薺

雙蓮荸薺,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雙蓮荸薺外形橢圓,皮薄呈紅褐色味甜肉質脆嫩,細嚼無渣。

雙蓮荸薺有它的獨特之處,其水份達到85.4%、可溶性固形物達12.5%、可溶性糖達7.84%、澱粉達5.4%,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的含量遠遠高出普通荸薺和雜交荸薺,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三,金水柑

金水柑又名鄂柑一號,是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選育成功的柑桔新品種。2003年1月8號被評為“全國優質果品",授予“中華名果”稱號。現有大量金水柑出售,金水柑是當陽市農科部門精心培育的優質水果。

四,石馬槽大米

石馬槽大米是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特產,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因原產於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石馬村而得名,“兩山夾一衝”地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孕育出了優質而獨特的石馬槽大米。

其米粒自然光澤、顆粒細長、口感獨特、軟糯適宜、營養豐富、久食不厭,在當地有“白飯也能食三碗”之說。

五,當陽峪絞胎瓷

當陽峪絞胎瓷,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村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泥採用獨特的絞胎手工技法相間揉合制胎成型、焙燒而成。瓷器花紋由胎而生,內外相通,裡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複製,被稱之為“編出來的瓷器”,因其表裡如一的特質也被譽為“瓷中君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當陽峪絞胎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石馬槽大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水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雙蓮荸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仙人掌茶

禪茶文化的起源:禪茶的起源

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實與昇華。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禪茶文化的起源,一起來看看。

禪茶文化的起源

  中國茶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最初,茶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著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關於禪茶的起源,西漢時期四川蒙頂山妙濟大師親植茶樹,為佛教徒種茶的最早的記載。東晉高僧懷信在《釋門自鏡錄》中說:“跣定清談,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僕,要水要茶。”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約見於《晉書·藝術傳》:僧人單道開在後趙的都城鄴城昭德寺內禪修,晝夜不臥,“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鬆蜜薑桂伏苓之氣,時飲茶蘇一二升而已”,說明至遲迄於東晉,佛教禪定已與用茶結緣。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改變了歷代禪師的傳法方式,四祖前歷代禪師都是在一座山裡邊,石崖邊,搭個茅棚住在那裡,種植茶樹,自給自足。四祖大師在雙峰山下修一個大廟,有幾百徒眾聚集在一起,開荒種田,不作不食,除種植糧食外,最重要的是種植茶樹。公元696年,武則天向禪宗六祖惠能賜茶。

  禪宗北宗禪茶,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按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宋高僧傳》卷八《唐兗州東嶽降魔藏師傳》)降魔藏少時膽大,不懼鬼魅,故號降魔藏。受戒以後先習律,後依神秀習禪。在泰山靈巖寺大興北宗禪,“學者臻萃,供億克周”,成為北方禪學中心之一。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與慧能弟子神會在滑臺(今河南滑縣)大雲寺“無遮大會”上辯論的崇遠禪師即是降魔藏的弟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雲:“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中孚禪子,顯然是玉泉寺的禪僧。而開元年間的玉泉寺禪系,當屬神秀的北宗。玉泉寺的禪僧們創制出仙人掌餅茶,革新茶葉加工工藝,促進了唐代茶葉生產的發展,為後來唐代餅茶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序:“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李白稱惠真“年八十餘歲”,但惠真實際上終年79歲。因為常飲茶,所以高壽,臉色紅潤“如桃花”,猶如青壯年。惠真現身說法,證明飲玉泉茶“能還童、振枯、扶人壽”。惠真不僅常飲玉泉茶,而且與中孚一起,對仙人掌茶的採製、宣傳、推廣也有重要貢獻。

  南宗禪茶,馬祖道一禪師率先在江西倡行“農禪結合”的習禪方式,鼓勵門徒自給自足。百丈懷海禪師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創《百丈清規》,並把世俗的生產方式移入佛門,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生產勞作對於茶葉的栽培、加工提供了實踐經驗。由於新型的禪林經濟普通得到發展,寺院栽茶、製茶就在這種自立求生,經濟的背景下大規模興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飲茶之風,無疑也刺激了這種生產活動的持續展開。清規中明確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上堂時二通……茶鼓長擊一通……”召集僧眾飲茶。又每坐禪一炷香後,寺院監值都要供僧眾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不僅坐禪時如此,即在日常生活中,禪寺也處處不離茶之身影,如寺院中專設“茶堂”,供寺僧辯說佛理,招待施主、同參之用;寺院專設“茶頭”,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寺門有“施茶僧”為遊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種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即受具時間)的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請全寺僧眾飲茶稱“普茶”。凡此種種肇始於坐禪飲茶,而後相沿成習,潛移默化為佛教寺院的法門規式,乃至遷延至今,足證茶事與佛門佛事的淵源之深。

  佛法原本平常,就在日常茶飯之間,所以諸多祖德並非僅以一事一物以為悟機,而是隨手拈來,觸目菩提,《指月錄》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院主當下大悟。禪宗“五家七宗”,歷代禪師各具手眼,以直接的“吃茶去”、“且坐吃茶”的方式傳法給弟子,使弟子在吃茶這件最平常的事中契悟本心,明自本性。這就形成了禪門獨特的“吃茶”傳法宗風。宋代臨濟宗圓悟國師編《碧巖集》在禪門影響甚大,其手書“茶禪一味”更把以茶傳法推向了。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全面的關於茶方面的鉅作。陸羽自幼在寺院長大,乃至其著《茶經》期間,與名僧皎然關係密切,可以說陸羽一直與佛教有甚深聯絡。經過《茶經》的教化和普及,寺院茶文化逐步走向社會大眾。

  禪茶文化的精神

  正

  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有句話說:“茶禪一味”即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

  八正道的解釋有兩種含義:一是世間的八正道,即是正確生活的一種標準。二是出世間的八正道,是修習智慧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的生活標準。因此可以這麼說,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態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淨化修行者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淨化(禪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及實相的路徑。所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為八正道。

  正見:正確的知識和見解就是正見,反之為邪見。世俗生活中的正見是指一些正確經驗所積累的知識、善良的心腸,理性恪守的情操,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而產生的一種分辨體系,有一定的相對性。出世間的正見指依教義保持慧照分明,見理正確。但根本上講,出世間正見則只有在明心見性後的人才會真正擁有,只有通過修習正確的禪定及放下一切雜念與染著後才能生起。

  正思維:沒有貪、嗔、痴等煩惱的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的過程和狀態,所以正思維又稱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比如腦海裡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等,都是正思維的表現。出世間的正思維則指依佛學義理作想作觀,利於我們斷惑證真。在品茶時,應該暫時放下世間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顆謙虛的心、無染的心來品茶。

  正語:不撒謊,不花言巧語,不搬弄是非,不發表引起兩者間的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不粗惡口罵人,不苛刻、酷毒之諷刺,不作無意義之空談。等等就是正語。所謂直心為道場,修行人須光明磊落、坦蕩蕩、和藹可親地說話做事。出世間正語要求較嚴,不專心修道四處遊說、行咒術、算卜、仰觀星宿等言辭即是沒做到正語。品茶時當然不可論及東家長西家短的是非以及談論與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無關的事情。

  正業:違法,不侵害一切眾生利益的行為和職業等就是正業。修道時修無漏慧,住於清淨梵行之中,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住也為正業。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從事賭、淫、盜、獵、宰屠、**、軍火買賣等都為邪業。而且這個盜很廣義,我們佔小便宜,甚致偷稅漏稅都是盜。因此,凡不屬於我們的利益我們硬要佔為己有都為盜。禪茶人當然要堅守正業。

  正命:以合法不損害眾生利益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眾生、軍火、殺生器具、**或嫖賭等行為或行業都為正命的一種體現。若是出家人,則是如法修行,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不貪圖供養等為正命。

  正精進:如法認真地修行等都為正精進。反之為邪精進。佛門將木魚視為法器之一,認為魚晝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製成魚形,以敲擊木魚警戒僧眾晝夜思道,努力修行,這就是正精進的表現。吃茶就老老實實吃茶,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一門深入。

  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之心念,稱為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即是憶念正法,生出信持正法的念頭,唸經、唸佛、唸佛咒等都為正念,否則即是失去了正念。在高層次修法中,哪怕有不行善和犯惡的心念也為失去正念。時時刻刻不離禪茶之“平常心”。

  正定:日常生活中,信守正念,不為外境而沉論、迷失也為正定。對於修行而言,對境無心即是正定,正確的禪定是我們轉識成智的有力保障(由定發慧)。外道氣功也修禪定,有的則很可能是邪定(易走彎路或走火入魔)。修習正定者才有開啟大智慧的無上果報。

  清

  清淨心,即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痴無惱、無怨無憂、無系無縛的空靈自在、湛寂明澈、圓融無住的純淨妙心。也就是離煩惱之迷惘,即般若之明淨,止闇昧之沉淪,登菩提之逍遙。有了清淨心,則失意事來能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能視之以淡,榮寵事來能置之以讓,怨恨事來能安之以忍,煩亂事來能處之以靜,憂悲事來能平之以穩……

  品茶就是需要清淨心,禪茶首先要“靜”然後再進入“淨”;“靜”者歇卻狂心,“淨”者一塵不染。

  和

  禪茶的“和”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大家在一起品茶修行,必須做到互相包容。

  口和無諍: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把握說話五原則:

  ①仔細聆聽,想了再說;

  ②語音清楚,語詞恰當;

  ③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④內容豐富,幽默風趣;

  ⑤不說他過,緊守祕密。

  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語業清淨,即說話的語氣,要謙和禮貌,悅耳可愛,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

  意和同悅:心是一切行為、語言的基礎。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語言,進而形成什麼樣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心,以出離心解脫煩惱,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無量心廣度眾生。日用平常保持精進心、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軟心、清淨心、通達心。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於內心作意欣樂: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須要做到意業清淨,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懷,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為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眾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眾的痛苦之上。

  戒和同修:戒是無上菩提本,百善戒為先。戒是定慧二學的根本,無戒則定慧彷佛蓋在沙灘上的高樓,容易倒坍。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戒律乃是維持教團的柱石,目的都是在消極止惡和積極行善,只有遵守了禪茶的儀規才能更好的進入“禪茶一味”的境界。

  見和同解:知見決定一個人或團體的走向與成敗,佛教最重正知正見。但隨著佛教二千五百餘年的發展,不同宗派傳承發展出各自的知見,佛弟子宜全盤瞭解,不應北傳譏南傳為小乘,南傳否定北傳為非佛說,密教斥顯教為不究竟,應該互相包容。而作為禪茶文化的研究大家都應該抱著一個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的。

  利和同均: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必須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發生利害衝突,或養成營私肥己的惡習,不能使教財成為公產,致引起爭權奪利的糾紛,會影響到教團的破產。不僅大家一起品嚐禪茶甘露而且還要分享禪茶帶給大家的法喜。

  雅

  正確,合乎規範是名為雅;情趣高尚、超凡脫俗、意趣深遠、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貴不矜、貧賤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是謂高雅。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為雅事,以茶人啜客為雅士,“雅”對中國茶文化影響最深。禪之精神在於悟,茶之意境在於雅,茶承禪意,禪存茶中,把茶的內在精神體驗用語言和藝術表現出來就是“雅”,而“雅”所蘊涵的茶的無限“真諦”是需要“吃茶去”才能體驗的。而作為“禪茶一味”的禪茶必須是傳統的茶之雅與對佛法的領悟的有機結合。

關於茶的古詩

茶的詩句有哪些:_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_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_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新佔一枝春_;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無須花?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山泉煎茶有懷》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皇仙人掌茶關序》 詩的註解

首先改正: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皇仙人掌茶關序》——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

一、《答族侄僧中孚贈玉皇仙人掌茶》(並序) 原文如下: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

唐.李白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⑴,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⑵,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⑶。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⑷,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⑸,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⑹。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⑺,顧慚西子妍⑻。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⑼。

【註釋】

⑴《方輿勝覽》:玉泉寺,在荊門軍當陽縣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陳光大中浮屠知顗,自天台飛錫來居此。山寺雄於一方,殿前有金龜池。《一統志》:玉泉寺,在荊州當陽縣西三十里。隋大業間建。清溪山在南漳縣臨沮城界內,其山高峻,東有泉。《潛確居類書》:玉泉山,在當陽,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帝遣鬼工所造。

⑵《抱朴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述異記》:荊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雲:蝙蝠一名仙鼠,千載之後,體白如銀,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太白此序所謂“餘聞”者,蓋本之於此。

⑶《本草拾遺》:乳穴水,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稱之,重於他水;煎之,上有鹽花,此真乳液也。

⑷《說文》:“茗,茶芽也。”郭璞《爾雅注》:“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

⑸呂溫《南嶽彌陀寺承遠和尚碑》:開元二十三年,至荊州玉泉寺謁蘭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

⑹郭璞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薛綜《西京賦注》:“洪崖,三皇時伎人。”

⑺《新序》:“齊有婦人,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

⑻趙岐《孟子注》: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

⑼佛書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總謂之諸天。

【譯文】

常聽說玉泉山上,有許多乳窟樣的山洞,

裡面有好多白鴉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懸清溪的樹上遙望明月。

茗茶就生長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

茶樹根莖澆灑山花芳津,採服後可以潤肌強骨。

茶樹叢年代久遠,綠葉蔥蔥,枝枝相接。

看茶葉曝晒成仙人掌一樣,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

舉世未見這樣的茶葉,誰來給這茶葉命名而使之永遠流傳呢?

宗英你是高僧禪伯,尚有瑰麗的詩篇與茶一起投贈給我。

你的詩篇如西子臨鏡,使我這個無鹽醜女,慚愧無比。

清晨坐聊,佳興勃勃,長吟詩篇,聲播九天。

二、簡析: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裡行間無不讚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讚賞不已。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寶十一載),李白與侄兒中孚禪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禪師以仙人掌茶相贈並要李白以詩作答,遂有此作。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前四段寫仙人掌茶的生長環境及作用,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寫出了仙人掌茶樹的外形;“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曝,晒也。本句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晒青史料。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名。 本句的意思是飲用了仙人掌茶,來達到幫助人成仙長生的結果。“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由“曝成仙人掌”可以看出仙人掌茶是散茶,明朝罷團改散,在明以前大部分都是團茶,因此是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寫的是李白對中孚的讚美之情,詩人在此自謙將自己比作“無鹽”,而將中孚的詩歌比作西子,表示誇獎。“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詩聲朗讀所作的詩歌,使他能夠達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天”。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茶與詩人李白

茶與詩人----李白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西玉泉山東麓,為中國“四大叢林”之一,創建於隋開皇(581--600年)年間。玉泉山,以奇洞怪石,曲溪名泉,四季蔥蘢,景色佳麗,素負“三楚名山”之譽。山中產的茶葉,以外形如掌,色澤銀光隱翠,香氣清鮮淡雅,湯色微綠明淨,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而成唐代名茶。如果再配以玉泉寺前的珍珠泉水,其味尤妙。而詩人李白是很喜歡這種茶的,下面就詳細介紹李白對這種茶是怎樣詮釋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說的就是這種茶,這是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詩”的`詩篇。詩中提到的中孚,是李白的族侄,又是玉泉寺僧,他深通佛理,善於詞翰,尤喜品茶。所以,每年清明前後,總要小沙彌於寺左的乳窟外採摘鮮嫩的茶樹新梢,製成仙人掌茶,以供奉過往香客。中孚後雲遊至金陵(今南京)棲霞寺,拜見族叔李白時,禮送仙人掌茶。

  李白愛不釋手,才欣然命筆,遂成這首詠茶名篇。這種心理,李白在詩的《序》中寫得非常清楚:“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渚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自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可見,仙人掌茶當為玉泉寺僧所首創。

標籤: 仙人掌 玉泉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45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