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什麼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什麼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什麼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界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臺地。

名字中“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

“壩”是漢語,意為“高嶺”,全名可譯為“美麗的高嶺”。

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

區域海拔高度1500-1939.6米,面積20029公頃。

清朝曾在此設立“木蘭圍場”,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綠色長城”。

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 牟宇 攝

半月談記者 曹國廠

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有一片115萬畝的人工林海,這裡是塞罕壩機械林場。

從衛星雲圖上看,它猶如一隻展翅的雄鷹,守衛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

很難想象,半個多世紀前這裡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僻苦寒之地。

近60載寒來暑往,三代塞罕壩人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營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牢記使命,誓將荒原變林海

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全稱“塞堪達巴罕色欽”,意為“美麗的山嶺水源之地”。

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

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設立了“木蘭圍場”,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史料記載,清末國勢衰微,內憂外患,為彌補國庫空虛,“木蘭圍場”被開圍放墾,樹木被砍伐殆盡。

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昔日的“美麗高嶺”變成了林木稀疏、人跡罕至的茫茫荒原。展開剩餘76%

為了改變“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嚴峻形勢,新中國決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機械林場。

1962年,來自全國18個省份、127名大中專畢業生奔赴塞罕壩,與當時林場的242名幹部職工一起,肩負“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的神聖使命,開始了戰天鬥地的創業史。

塞罕壩最低氣溫零下43.3℃,年平均溫度零下1.3℃。

林場第一批建設者趙振宇回憶說:“當時到處是沙地和光山禿嶺,風捲著沙粒雪粒遮天蓋日,打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疼。

塞罕壩是什麼源頭

塞罕壩被人們稱為水的源頭。

塞罕壩屬地域概念,特指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壩上區域,廣義包括塞罕壩機械林場、御道口牧場、紅山軍馬場、紅松窪自然保護區、烏蘭布統自然保護區分屬不同行政系統。塞罕壩位於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跨蒙古高原的南部邊緣,處於陰山山脈東端、大興安嶺山脈南端、燕山山脈西北端匯合處,主要是高原臺地。

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全名可譯為美麗的高嶺。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主要景點: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溼地公園、塞罕塔、泰豐湖、月亮湖、紅松窪自然保護區。

地區介紹: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土壤型別比較多,有黑土、草甸土、棕壤、褐土、風砂土這5大類,亞類多達15種。土壤母質型別種類也不單一,土壤母質層的主要成分包括花崗岩、石英岩。該地區的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並且土層很深。御道口牧場地區土壤型別有灰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澤土、風沙土4個型別。

塞罕壩機械林場共有維管束植物植物625種、312屬,是河北省高寒地帶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富集中心,主要樹種有落葉松、樟子鬆、雲杉、白樺等。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分別刺五加、蒙古黃芪、野大豆和沙蘆草,另外,本區有特有植物3種、1變種,分別是光萼山楂、黃花胭脂花、常柱多裂葉荊芥和圍場茶藨子。

林草科普|塞罕壩:人工締造的森林奇蹟

河北承德壩上地區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4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林森林公園。地處壩上高原,長期為清代皇家獵苑,成就了這裡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浩瀚的林海、廣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眾多清代 歷史 遺蹟。

這裡夏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 ;秋季層林盡染,滿山遍野的楓葉,流金溢丹;冬季白雪皚皚,玉樹冰花,一派北國風光。這裡同時也是灤河與遼河的發源地之一,因此被譽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攝影家的寶地。夏季避暑觀光、秋季欣賞紅葉、冬季觀林海雪原,著名的景點有:康熙點將臺、泰豐湖、七星湖溼地公園、塞罕塔、神龍潭、木蘭秋 文化園和十里畫廊等。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屬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木蘭圍場的滿語名稱為“木蘭輝罕”,漢譯為“哨鹿設圍狩獵之地”,地跨蒙古高原的南部邊緣,處於陰山山脈東端、大興安嶺山脈南端、燕山山脈西北端匯合處。塞罕壩在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朝入主中原後,為了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綏服蒙古,防備朔方,治兵振旅,於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設定“木蘭圍場”,成為皇家獵苑。但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開圍放墾以後,森林植被逐漸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退化為草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新中國成立後各級相繼建立國有林場,封養保護起天然次生林百萬畝,森林植被和生態環境逐步恢復。

豐富的植被和降雨使得塞罕壩成為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東部為遼河支流老哈河上游陰河的發源地,西部為灤河支流伊遜河發源地。河道眾多,曲折蜿蜒,水流清澈,潔淨甘純。在河道低窪處,形成了許多湖沼,如七星湖、塞罕湖、沙腦泡子等,星羅棋佈,面積約5000公頃。一龍泉、二龍泉、玉皇溪等泉流隆冬不凍,給公園帶來無限靈氣。

作為清代皇家獵苑,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幾乎每年的夏秋季節都到塞罕壩舉行以避暑圍獵為主要目的的木蘭秋 ,留下了眾多人文 歷史 景觀和神話傳說故事。當年作為御道的梨樹溝,是康熙皇帝最為欣賞的自然風光所在,故在此安營紮寨,並親封了御道溝、上營盤和買賣街等地名。這裡還遺存著烏蘭布通之戰古戰場遺址、康熙亮兵臺和十二座聯營等人文古蹟。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在北半球最大的人工林場——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森林公園。先後被評為國家AAA 旅遊 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最佳森林公園、中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中國最佳生態文化 旅遊 目的地榮譽稱號。(作者 崔鳳春 編輯 王強)

塞罕壩旅遊指南

塞罕壩旅遊指南

300多年前,塞罕壩覆蓋著深邃的原始森林和遼闊美麗的草原,野生動物出沒其中。可以說得天獨厚。康熙年間,塞罕壩甚至被圈為木蘭圍場,每年或隔年舉行一次大型的皇家狩獵活動,也就是著名的木蘭秋。

可惜好景不長。幾百年後,塞罕壩歷經劫難。到新中國成立時,昔日的皇家獵苑已經失去了它的優雅,原始森林已經消失,達到了鳥不可及、黃沙掩面的死寂和荒涼。日子慢慢過去了,塞罕壩似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2001年,國家派出了一個科學研究小組,在河北省的沙漠化路線上探索沙塵暴的成因。沒想到,偶然發現了沙漠中的一個海市蜃樓這裡林間碧波盪漾,碧綠清涼,天然湖泊倒影如畫,湖邊鋪著野花。雖是盛夏,卻有著清爽空氣遇見人,清爽秋色的透徹。

這個海市蜃樓就是人們遺忘已久的塞罕壩。這是一個神話。巨集偉的皇家獵苑被歷史踩滅,卻奇蹟般地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更讓人感動的是,密林不是天然的,而是塞罕壩40年來兩代人一棵一棵種下的.一旦被發現,這種美就會被廣泛傳播。在當前的一年中,除了在冰中隔離的七個月,這裡一直都有遊客。塞罕壩距離北京500公里左右,沒有火車。大多數遊客都是開車去的,週五出發,週六騎馬穿過草原,週日返回北京。早上7點出發,走京密路出古北口,走101國道,在雙塔山左轉,順著二級公路到圍場縣城,繼續北行,大巴就進入了茫茫塞罕壩林海。臨海位於塞罕壩的最南端。夏天來到這裡,面對的是鬱鬱蔥蔥的綠色,只有一條不寬的路,貫穿整個林區。

當你爬上賽罕鐵塔時,你可以從遠處看到它。藍天清澈如洗。樹好像對著雲,雲好像掛在樹梢。美麗的森林隨山勢起伏,其壯麗無法形容。秋天更美,滿山遍野金燦燦的鮮花,染成秋色,吸引著各路畫家和攝影師,生怕錯過這個難得的景點。壩上草原平均海拔1700米,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攝氏度。

與北京炎熱的夏季桑拿天相比,這裡可以說是人間天堂。一路再往前走,塞罕壩東北是一片遼闊的草原,與內蒙古接壤,有著天然的野趣,深得影視人的青睞。《射鵰英雄傳》、《還珠格格》等很多劇的外景都是從這裡拍的。來到草原一定要騎馬。很多人用踏花還馬蹄香這句詩來形容草原上騎馬的浪漫感覺,但我希望捕捉到康熙馬上看,天上地,峰巒盡在腳下的豪情。這裡最好的馬應該算是軍馬場的軍馬。他們訓練有素,冷靜自制力強,絕大多數都不會被騎手飛舞的紅紗嚇到。牧民自己的牧馬就膽小多了。

騎馬時,他們必須注意不要讓衣服飛起來,衣服也不能太耀眼,以免嚇到馬匹。不過話說回來,在塞罕壩騎行,就算不小心摔下馬也不用慌。當地牧民常說騎溼鞋,倒在草地上會救你,意思是壩上的草又深又多葉,在你摔倒的時候草會托住你,讓你不會受傷。按照三天的日程安排,在草原上騎馬最多也就三四個小時左右,然後就可以看到草原上美麗的湖泊和落在湖面上的夕陽。七星湖位於林場以北三公里處,青山綠樹環繞。最初,七個小湖連線在一起,像大湖一樣排列

有些野社總是樂於在湖邊紮營,不僅是因為黎明時分透過晨霧可以拍到日出,還因為在寂靜的夜晚聽到草原的風聲和水鳥的聲音是多麼美妙。將軍泡子位於烏蘭不同(意為紅色甕形山)的南部。它由兩個湖組成,一個大,一個小。周圍的草很美,湖中生態平衡,野生魚類種類很多。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魚和沙礫清晰可見。傳說這裡就是著名的烏蘭布通古戰場。康熙三十年,噶爾丹發動叛亂,吞併廓爾喀蒙古,隨後挺進漠南蒙古,入侵烏蘭布通。康熙的叔叔童國剛將軍指揮清軍,架起紅炮,多次發射炮彈摧毀駱駝城。高爾丹不得不落荒而逃。但童國剛不幸戰死沙場,鮮血染紅了泡泡水。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將軍,將此地稱為泡將軍。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除了這些介紹,賽罕大壩還有許多美麗的風景會被不同的眼睛發現。然後你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住處,滿天繁星,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品嚐美味的蒙古烤全羊。這一天的時間看似很短,但這一天的內容卻極其豐富。愉快的週末基本結束了。休息一下,做個好夢。

週日早上,你可以毫無遺憾地前往北京。055-79000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指明住宿營地,住牧民家裡。如果你喜歡住的舒服,這裡的酒店會更好,但是要提前預定,不然週末很難有空房,價格肯定高。推薦房源:塞罕壩賓館:0314-7802476木蘭賓館:0314-7802525塞罕壩招待所:0314-7802447去塞罕壩的交通如果沒有私家車,一起包車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有省錢的方法,但是不要怕麻煩:從北京坐2559路火車到赤峰,在四合永站下車(41元,7小時),然後坐小巴到圍場縣(5元,30分鐘),再轉塞罕壩機械林場(13元,4小時);坐長途汽車回北京(西直門)比去那裡更方便。

1.塞罕壩早晚溫差很大。雖然是盛夏,但一定要帶一套厚實耐磨的長袖長褲,不然早晚和騎馬時都不方便不舒服。

2.高原陽光強烈,不要被涼風矇蔽了雙眼。防晒霜,墨鏡,遮陽帽也是必須的。3.路上多帶些飲用水和零食,以備不時之需。

4.喜歡露宿戶外和夜間出行的朋友,別忘了帶上手電筒和防蚊藥膏。5.做一個環保的出行者,車要注意儘量不要軋草;騎馬時儘量遠離林區,主動拒絕購買禁止獵捕或採集的野生動物。七日遊塞罕壩軍馬場徒步攝影飛天雙胞胎七日遊日程第一天武漢19: 00坐ZH9587到北京(20:35到),大巴去承德。第二天早上06: 30,承德出發前往中國十大電影拍攝地之一的木蘭圍場,乘車遊覽棋盤山、千年雙榆樹、哈利哈鄉,感受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忘卻塵囂,投入自然之美。經過7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清朝皇家獵苑【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75】欣賞亞洲最大的種植園。

在山門拍了一張照片後,去河北和內蒙古交界處的灤河源頭,在那裡可以拍照。(車程約四小時)午休後,沿途樺樹谷(白樺林)、餘正泉(小井)出發,壩拍攝創作,白家窩鋪日落。晚餐後入住【紅山軍馬場】度假村。第三天早上05: 10入住早中晚度假村,前往日本拍攝日出的絕佳攝影點【喇嘛山景區】,07: 20返回別墅早餐,08: 00乘車前往白樺林、松林形成的秋色奇觀【夾皮溝、七彩山、大峽谷】進行拍攝和創作。午飯後,我去了北溝,一個歐洲風格的景點

(由於交通,只能騎馬或步行)在森林深處拍攝湖泊、沙灘、草原的組合。別墅提供早餐。午休後去獐子溝、東溝拍攝,創作貓兒山拍日落。第五天早中晚入住度假村,凌晨4:30出發在還珠格格所在地【月亮湖景區】拍攝日出,在盤龍峽谷拍攝創作。別墅提供早餐。午飯後去獐子溝、東溝拍攝,創作貓兒山。

第六天早中晚入住度假村,早上5: 10出發去頭小紅山拍日出。早餐後乘車前往擁有美麗草原湖泊的經典【七星湖、泰豐湖】,整體體驗湖泊和秋色。東八樑觀一大片森林,還有輛車[賽罕鐵塔]。去金山嶺長城旅遊。早晚入住金山嶺,第七天一早到達長城拍日出。午餐後返回北京,21: 20乘坐ZH9588返回武漢(23: 00到達),結束愉快的草原之旅!壩上旅遊小帖: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圍場縣和內蒙古克什克騰旗交界處,又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包括機械林場、御道口牧場和紅山軍馬場。

牧場遼闊,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是名副其實的森林草原。其實壩上是指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以北的地區,包括張北壩上、固原壩上、豐寧壩上、圍場壩上。西起張北,中間跨越固原、豐寧,東至圍場。大部分在河北省,包括張北、固原、豐寧、木蘭圍場,其中豐寧發展最早。木蘭在滿語中是哨鹿的意思,源於木蘭圍場自古以來就是清朝皇帝的狩獵之地。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明珠,蒙古語稱為賽罕達巴漢斯欽,意為美麗的高陵。木蘭圍場有許多景點,如樺樹谷、將軍泡子(一些湖泊被當地人稱為泡子)、蔡五等。事實上,一旦你進入圍場,你就會興奮不已。是否是景區已經變得不再重要。注意:衣物:木蘭圍場氣溫低。即使在夏天,你也需要穿長褲。

冬天一定要做好防寒防凍措施,帶上足夠的冬衣、帽子、手套。最好穿登山鞋、運動鞋等。食物:主要是牛羊肉。度假村有餐廳,比較衛生。最有特色的是烤全羊和紅燒肉,味道要看每個工藝。住宿:酒店多,杜家村,山村。住宿不是問題。去公路旅行塞罕壩自駕遊:京承101國道路況一般,單向單車道,220km。車多了,還修了一些路。承德至圍場二級公路路況較好,單向兩車道,140公里。車不多,全程最順暢的一段。圍場-棋盤山-塞罕壩閘二級公路盤山路狹窄,單向單車道,55km。車不太多,彎道多,減速慢行。塞罕壩閘-機械林場盤山路,沙石路,石板路,破柏油路,柏油路,30公里,路況複雜。機械林場-何潔礫石路,10公里。何潔-紅山軍馬場柏油路,7公里。

路況好,車少。收費:過路費:101國道快至巴什科營10元,承德5元(如果走外環),成外線10元。門票:塞罕壩國家公園33元/人,不收車錢。馬場門口20元/人,車不收費。除公主湖15元/人外,車不收費,其他景點不另收費。回來的路上,從林場到塞罕壩公園門口月亮湖20元/人,強烈建議不要去3元(什麼都沒有,湖邊有個射箭攤,氣球之類的。我真後悔去了那裡。河北人不像蒙古人那麼實在,壩上那麼多景點都沒有額外收費。一個缺口。)吃:沒什麼好吃的。可能我也沒吃。

餐館不便宜。大部分早餐包括5元、10元、花捲、稀飯、雞蛋、鹹菜,還有10塊的奶茶、奶豆腐。活著:我們活著

軍馬場的客棧酒店大多沒有暖氣,這個時候或者以後沒有暖氣會很難熬。晚上很冷。我沒敢住農家樂,因為那裡的人不愛乾淨,看起來都是三個月沒洗澡的樣子。可能是我太挑剔了,不應該太在意。這種房間一般100-200元一間。那裡的酒店建築都是兩層樓高,建築外面是土地,所以建築裡面全是土和泥。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在門前擦一塊水泥地。北京軍區招待所看起來還算乾淨,價格是最貴的一家。標間280元,但是沒有暖氣。可以考慮夏天去。好:還是自己開車好。因為到了那裡,沒有車去哪裡都不方便。

不過當地有租車,北京吉普2020,帶司機,250元/半天。很多開車去的人都租2020,很多地方開車去確實不方便。在夾皮溝附近,我們看到了一輛別克。別克車上的人都下車在路上撿石頭。底盤太低,過不了大石頭。然而,我們也看到一輛北京牌照的李霞轎車在堅硬的路面上毫不留情地行駛。其他:壩上晝夜溫差大,多帶衣服。騎馬砍價,一般20-40不等。我們一共騎了三次,最便宜的20元一小時,最貴的30元。最便宜的馬是最好的。好吧,我就記得這麼多了。

塞罕壩在漢語裡是什麼意思?

“塞罕壩”在蒙語裡意思即為“美麗的高原”,這裡亦有美麗高原鮮花的意思。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臺地。

地形地貌

塞罕壩地處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帶和高原—丘陵—曼甸—接壩山地移行地段,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既有河流、又有湖泊;既有山地、又有高原;既有丘陵、又有曼甸。同時,塞罕壩也是灤河與遼河的發源地之一,因此被譽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塞罕壩是個什麼地方?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臺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解放後,風沙肆虐,荒漠綿綿,為了治理風沙,植樹造林,經過幾代塞罕壩人的努力,如今是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物產豐富,禽獸聚集,塞罕壩林場建設者也因此被授予"地球衛士獎",世界環保的最高榮譽。

主要景點: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溼地公園、塞罕塔、泰豐湖、月亮湖。

塞罕壩的歷史由來

塞罕壩在我國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遊牧地。

康熙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定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據歷史記載,木蘭圍場作為塞外的皇家 獵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木蘭秋獮105次。這裡還曾導演了許多有聲有色的歷史話劇,成為清帝避暑、聯絡北方蒙古諸部和其他少數民族活動的重要場所。諸如“烏蘭布通之戰”等一些歷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蘭圍場”與“避暑山莊”運籌決策的。可以說,一個木蘭圍場,存在著半部清史。

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經過塞罕壩幾代人“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懈努力。塞罕壩早已摘掉了不屬於他的恥辱帽子。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以“生態、皇家、民俗”為主要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態旅遊度假區,於1993年經林業部批准成立,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 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為“生態旅遊示範區”;2002年通過了國家旅遊局驗收,跨入了AAA旅遊景區行列。

2005年在由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旅遊商會、亞太旅遊聯合會、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首都旅遊集團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外旅遊品牌推介活動”中,被評選推介為中國最佳森林公園。2006年被環球遊報推介為“中國最值得去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帶和高原—丘陵—曼甸—接壩山地移行地段。公園內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既有河流、又有湖泊;既有山地、又有高原;既有丘陵、又有曼甸;既有清代歷史遺蹟、又有濃郁的滿蒙風情,風光自然優美、氣候涼爽宜人,每年都有幾十萬海內外遊人到此觀光、度假,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生態旅遊勝地,也是華北地區最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臺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主要景點: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溼地公園、塞罕塔、泰豐湖、月亮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塞罕壩

塞罕壩,三代人,地球衛士。

一棵樹,一片林。或許我們能成為一棵樹,或許我們能夠找到從一棵樹成為一片林的草原。

2017年12月05日在肯亞內羅畢舉行的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河北塞罕壩林場被授予“地球衛士獎”。 河北塞罕壩林場 “地球衛士獎” 東方那一抹“中國綠”。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陳彥嫻、劉海瑩、於士濤代表三代塞罕壩人出席大會。

河北塞罕壩林場的獲獎理由:將茫茫荒原變成鬱鬱蔥蔥的林海。

Saihanba Afforestation Community, for transforming degraded land into a lush paradise.

塞罕壩,位於北京以北400多公里、河北省的最北端。

“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塞罕壩林場佔地面積140萬畝,約合9.3萬公頃。塞罕壩水草豐美,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達到全國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國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

55年前的荒原

歷史上,這裡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清朝康熙曾在此設立“木蘭圍場”。然而到清末,國勢衰微,內憂外患,為彌補國庫空虛,“木蘭圍場”被開圍放墾,樹木被砍伐殆盡,加之山火不斷,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

久久為功,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

在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他們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常人無法想象,為了恢復綠水青山,他們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百萬畝人工林海的背後藏著的是一串令人震驚的數字。1500米平均海拔,-1.4℃平均年氣溫,超過-43℃最低氣溫,55年,三代人,年均6級以上大風達76天。

當時有句諺語,“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

故事從下圖的“功勳樹”說起,當時在塞罕壩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松樹。

當時考察人員在茫茫荒漠中看見這棵松樹,就有了信心。既然這顆松樹能傲然挺立至今,他們也一定能再造一片秀美林木。高原一顆鬆,換來一片海。阻沙源,涵水源,功業傳滿代。

創業者們勾畫美好藍圖

1962年9月,369名創業者從四面八方集結,一路北上,懷著青春熱血,奔赴塞罕壩。

塞罕壩第一代女職工合影,照片上寫著“勇往直前”。

剛剛建場的塞罕壩只有少量房屋,一下子湧來這麼多人,大家無處棲身,就住倉庫、車庫、馬棚,還住不下,就搭窩棚。

建場初期塞罕壩創業者曾經住過的窩棚

創業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造林的成功經驗,1962、1963年連續兩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創業者們很快發現了造林失敗原因:外地苗木在調運中容易失水、傷熱,且適應不了塞罕壩的氣候。

於是他們決定自己育苗,經過考察、摸索、實踐,摸索出了培育“大鬍子、矮胖子”優質壯苗的技術要領。

塞罕壩實現全光育苗苗圃

1964年開春,塞罕壩人開展“馬蹄坑大會戰”,造林516畝,活率達到了90%以上,士氣大振。

當年馬蹄坑機械造林幼林地

創業歷程總是充滿坎坷。1977年,林場遭遇了嚴重的“雨凇”災害,20萬畝樹木一夜之間被壓彎、壓折,林場十多年的勞動成果損失過半。

1980年,林場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萬多畝樹木被旱死。

但塞罕壩人沒有被擊垮,他們含淚清理遭受“天災”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雙手,重新造林,從頭再來。

到1982年,林場超額完成任務,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萬畝,儲存率70.7%,創下當時全國同類地區儲存率之最。

在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塞罕壩林場場長劉海瑩發言稱:

55年來,人們在這裡植樹造林,保護森林,這片林場就像務林人自己的孩子。

In the 55 years the farm has existed, people have been growing trees and protecting the forest like their own children.

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過一代代人的奮鬥,中國一定能創造更多像塞罕壩一樣的綠色奇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we continue to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China can create more green miracles like Saihanba and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塞罕壩,為世界環境建設貢獻了中國力量、展示了中國精神、提供了中國樣本;塞罕壩在人類生態文明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如今的“功勳樹”

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淨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空氣負氧離子是城市的8至10倍。

塞罕壩百萬畝林海,也帶來顯著經濟效益。近十年,塞罕壩與建場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無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年大風天數平均減少30天,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人民幣

建場55年來,國家投入和林場自籌資金累計約10.2億元。如今,林場有林地面積112萬畝,林木總蓄積1012萬立方米,林木價值40多億元。據評估,塞罕壩資源總價值為202億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比19.8。

生態越來越好,塞罕壩的美景更是早已聲名遠揚。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每年吸引遊客50多萬人次,一年的門票收入可達4000多萬元人民幣。

塞罕壩還啟動了碳匯專案。塞罕壩林場總減排量為4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造林碳匯和營林碳匯專案,已經獲得國家備案,其中18.3萬噸造林碳匯已經掛牌出售。這是迄今為止全國林業碳匯簽發碳減排量最大的資源減排碳匯專案,如果全部實現上市交易,保守估計可以實現上億元收入。

“塞罕壩這筆帳不能只在林場裡算,這是筆大賬。塞罕壩促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脫貧的作用是巨大的。塞罕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範例,早已超出了本身直接的經濟投入產出比,是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塞罕壩真正實現了建好綠水青山、就有金山銀山。

塞罕壩的歷史沿革

1、皇家狩獵場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遊牧地。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綏服蒙古。

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定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2、退化為荒丘

塞罕壩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

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擴充套件資料:

"木蘭圍場"的滿語名稱"木蘭輝罕",漢譯為"哨鹿設圍狩獵之地"。"木蘭",滿語"哨鹿"之意,是清帝行圍的一種方式。

據《滿漢大辭典》記載,獵人在黎明前隱藏在森林深處,頭戴鹿皮帽,口中吹起木或樺皮製的長哨,模仿鹿鳴求偶聲,以此引誘鹿以及猛獸為覓食而聚攏,給獵人創造好時機,伺機狩獵捕殺。

景點介紹:

1、塞罕塔

塞罕塔位於海拔1800公尺的東壩樑頂,建於一九九二年七月。塔高25米,火箭式塔體直插雲天。遊客扶梯登塔,螺旋而上,難辨東南西北。

史志記載康熙皇帝圍獵至此,頓感心曠神怡,脫口讚道“真仙境也”。塔下就是康熙親封“塞罕靈驗佛”。

2、七星湖

七星湖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新開發的重點旅遊風景點,位於塞罕壩機械林場北三公里處,環抱於青山綠樹之中,原是七個小湖,遠遠望去,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水域深,水面廣,野生鯽魚遊於其中。

3、康熙點將臺

康熙點將臺,又名亮兵臺。位於森林公園陰河景區,為一孤立巨巖,形如臥虎,頂部是狹長平臺,周圍地勢平坦開闊。

傳說康熙大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勝利結束後,曾登臨此臺檢閱得勝凱旋的清軍將士,因此得名點將臺。如今,點將臺四周方圓十幾公里均為落葉松人工林。

登臺四顧,綠海波湧,涼風習習。頗能領略當年康熙大帝點將閱兵的恢巨集氣勢,三百年前的清軍將士如今換成了整齊劃一的落葉松。

4、灤河源頭

界河是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河,此河名“吐力根河”,是蒙語,意為彎曲狹窄。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見底,象一條銀色的玉帶,飄落在塞外森林草原之中。

引灤入津工程完工後,時任水利的錢正英女士曾到此考察,認定這裡是灤河發源的主要河流之一,因此得名“灤河源頭”。

5、泰豐湖

泰豐湖,水面面積300畝。傳說乾隆皇帝當年打獵來到這裡,當時他騎馬站在東面的山上向這裡一望,見這明淨的湖面彎彎曲曲好像一個玉如意,於是把這裡命名為如意湖又名泰逢湖。

這裡的北邊就是當年康熙皇帝平定葛爾丹叛亂的十二座聯營,所以乾隆皇帝到木蘭圍場打獵時曾經多次在這如意湖旁安過營寨。影視劇《新月格格》就曾在此拍攝外景。

6、金蓮映日

康乾三十六景之第二十四景,原在承德避暑山莊如意洲上,康乾時代盛極一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此景以消失。塞罕壩獨特的地理環境為金蓮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使金蓮映日奇觀得以重現。

風味小吃:

1、白蘑

塞罕壩上的白蘑品種繁多,有大如蒲扇的“天合板”,有小如榆錢的龍耳蘑,有菌香濃郁的雞爪蘑,有清雅味純的小草蘑。

有狀如傘蓋的常態蘑,也有形如團丸的異形蘑。壩上白蘑既可做滷,亦可做餡;既可調湯,又可配菜,為塞外一絕。

2、蕨菜

蕨菜雅名如意菜,與壩上白蘑齊名,都是塞罕壩菜譜裡的上品。每年端午節前後,在蕨菜的幼芽還如同一個晶瑩嫩綠的碧玉如意的時候將其採回,用熱水及時燙過,或醃漬,或晒乾,可長期儲存,涼拌、煮湯或炒食均有不同的美味。

3、銀絲面貓耳面

這兩種麵食分別用塞罕壩特產的蕎麵和莜麥面做成,前者以銀為色、以絲為形,低糖食品,富含多種維生素,用當地的水煮麵,會有滑、脆、潤、爽的口感,為清宮御用食品之一。

貓耳面是用和好的莜麥面在秫秸蓋頂上搓製成的,形狀酷似貓的耳朵,因而得名。貓耳面粘而不膩、油滑利口。

是塞罕壩人最為偏愛的麵食。此外,蕎麥和莜麥還可以烙成餅、蒸成窩子、搓成魚子、製成炒麵,或與其它麥類合成混合麵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塞罕壩

塞罕壩的秋景,塞罕壩的精神

湛藍的天空上,白雲低垂 ,一陣陣清爽的涼風吹過, 金的白樺林 颯颯作響。

山地起伏,草原已經被秋風吹得泛黃 ,一種蕭瑟卻又豪邁的感覺油然而生,遠處,一座座 白色的巨大風車在山頂上緩慢地轉動 ,它們彷彿正攪動著時間,讓一切都慢了下來。

幾頭牛在湖水邊慵懶的吃草,睡覺,馬兒也是如此 ,它們並不著急奔向新的牧場,腳下肥美的牧草足以填飽它們的飢腸, 耳邊“撲稜......撲稜......”的聲音,是草叢裡的蝗蟲在飛。

這裡,是秋天的塞罕壩。

自北京出發,經京漠線一路向北,在燕山中的平原和山谷中穿行近400公里後,就來到了塞罕壩。

從平坦的華北平原到內蒙古高原的過渡,是壩上高原,很多人都認為,壩上高原是平原登上高原的“臺階”,但其實它更像是一道“門檻” ,壩上高原的海拔有1200-1500米,而內蒙古高原上的大部分地方,海拔都在1000米上下。

壩上高原的面積很廣,我們熟知的張北草原、豐寧壩上都在它的範圍之內, 塞罕壩是這其中最靠東北方的組成部分 。從行政區劃上講,塞罕壩雖然還沒有出河北省,但它其實離北京已經很遠,同樣的距離如果往西走,都幾乎可以抵達呼和浩特了。

塞罕壩在蒙語裡的稱呼是 賽堪達巴漢 ,不過這並不是它的名字,而是“ 美麗(賽堪)的高嶺(達巴漢)”的意思 , 在蒙古族人心裡,塞罕壩是神靈之山,不能直呼其名 。後來,在漢語裡就把這個稱呼諧音成了塞罕壩。

叫慣了塞罕壩,人們似乎已經遺忘了它“ 興安大嶺和海喇堪山 ”的本名,興安大嶺?它和大興安嶺有關係麼?沒錯, 塞罕壩在地理上算是大興安嶺的餘脈,這裡兼具了北方草原和大興安林海的特色 :既有茂密的人工林,又有點綴著樹木的臺地草原, 此情此景,完全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於河北省的認知。

幾年前,一則以林場工人為主角的公益廣告讓全國人都知道了塞罕壩這個地方,但 其實早在約15年前,它就已經成為了一些攝影愛好者們的祕境 ——他們在這裡,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個秋天或冬天。

在這些“好攝之徒”的照片裡, 塞罕壩美得如同油畫一般 :朝陽下,金的森林與草原相互映襯,畫面立體且生動,牛與馬在朦朧的薄霧中若隱若現,彷彿是一片人間仙境。 可以說,這些美麗的照片要比塞罕壩的名字,更早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塞罕壩的秋景之所以美, 不僅得益於綿延起伏的地形和萬馬奔騰的氣勢,還要歸功於這裡的氣候和植被。

塞罕壩被夾在陰山和大興安嶺兩大山脈之間,是個 天然的風口 ,而且它還 地處臺地北坡,常年被自西北而來的寒冷、乾燥的狂風迎面衝擊 ,卻較少得到東南暖溼氣流的滋潤,冷成了這裡日常的“主題”。 這裡幾乎是過了春天就入秋 ,氣溫堪比哈爾濱,有時甚至能和南面400公里處的北京冷上20度左右。

天氣涼、晝夜溫差大,秋葉才紅得漂亮。9月中旬的塞罕壩,白天豔陽高照,氣溫可達10攝氏度以上,晚上卻直接霜凍 ,白天起來 汽車 都被裹上了一層冰, 這樣的氣候,讓塞罕壩早早的就已是秋意盎然。

塞罕壩的樹木,以樟子鬆、雲杉、落葉松,白樺樹為主。 白樺林的風景最出挑,但其實落葉松的秋景也不落其後。

落葉松不像其它松樹那樣四季常青,寒風過後, 它的松針就像蜜蠟染過的一樣金黃,當這些松針飄落之後,又會為大地鋪上一層金色的地毯,與透藍的天空相映成輝。

為塞罕壩的秋天添彩的,還有一個個小巧、透藍的泡子 。泡子指的是低窪處的小型湖泊,它們往往由地下水滲出或雨水彙集而成,沒有明顯的出水和入水口,對於攝影師們來說, 七星湖、公主湖、將軍泡子等地方,都是最能出片兒的好地方。

塞罕壩的美,帶動了人們對整個壩上的熱情,豐寧壩上、張北草原等地方也慢慢熱了起來,橫貫壩上、被譽為“中國66號公路”的草原天路,一到週末就難免成為“草原堵路”。

我們這代人,對上世紀90年代時北方的沙塵暴記憶猶新,但實際在上世紀50年代,北京就已在遭受沙塵暴的侵襲,這些沙塵就來源於 塞罕壩以北的渾善達克沙地 。

塞罕壩在清朝時稱木蘭圍場,這裡曾是植被豐富,各種野生動物“不可以億記”的皇家獵苑 。但同治皇帝之後,這裡逐漸被地方民兵私自開墾。那時的民兵還沒有環保意識,樹木和草地在開墾的過程中被大量破壞, 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在塞罕壩走上幾天,甚至都見不到一棵樹。

沒有了塞罕壩上森林的阻攔,高原上的沙塵就像是在“房頂上往院子裡揚沙”一樣在華北平原上肆虐。

1962年,種樹的隊伍進入了塞罕壩這片荒山野嶺,建立了如今大名鼎鼎的 機械林場 。在塞罕壩上種樹就像是開啟了 遊戲 裡的地獄難度, 這裡石頭山多,土層薄得就像一層面板,缺水,風大,還異常寒冷,天時地利一樣沒攤上,有的只是人和 ——這就至今仍感人至深的 塞罕壩精神 。

1962和1963年,兩年造林6400畝,但成活率還不到8% 。塞罕壩人自己改進了育苗方法,找到了馬蹄坑這一塊三面環山、一面有河的好地方展開會戰,那一年,樹苗的存活率提高到了9成。

樹苗活了, 只是開始。在塞罕壩, 樹木生長極其緩慢,10年的雲杉,才能長得齊腰高 ,日復一日的辛勞養護、十年如一日地耐心等待,這幾乎是現代“唯快不破”的商業“精英”們所無法想象的。

如果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要苦其心志,那 天給塞罕壩人的大任真是一輪接一輪 。

1977年,塞罕壩林場遭遇了罕見的 雨凇災害 (低溫時雨水凍災樹木上不脫落,俗稱樹掛和凍雨), 20萬畝樹木一夜之間被壓彎、壓折,十多年的成果損失過半 。1980年,林場又遭遇 百年不遇的大旱,12萬畝的落葉松被旱死,一切都要重頭再來 。

面對令人崩潰的天災,塞罕壩人說:那就重頭再來!

如今, 塞罕壩已經有了112萬畝的林海,4.8億棵樹木,這裡成為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森林對環境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 ,這裡的年均降水從建場初期的416毫米,增加到了460毫米,無霜期由52天增至64天,大風天數則從83天降到了53天。 2017年,聯合國將“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授予了塞罕壩人。

塞罕壩的秋景,是一道失而復得的珍饈,如果沒有58年來塞罕壩人“此生沒虛度,青山可標榜”的忘我付出,我們現在吃到的,只能是一嘴黃沙。 - END -

文丨張雨晨

封圖 | 視覺中國

本文中照片拍攝地來自於部分來自於塞罕壩北側的烏蘭布統,文中未予特別區分

賽罕壩在哪呀

賽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

在歷史上,塞罕壩是一個天然花園,擁有豐富的水生植物,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動物。它在遼金時期被稱為“千里松林”。它曾經是皇帝狩獵的地方。清朝時期,因和財政頹廢以及內部和外部的麻煩,在同治的第二年開圍放墾,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和荒丘。

賽罕壩的著名景點有: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溼地公園。

擴充套件資料

賽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臺地,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

1.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壩上地區,在清朝屬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森林公園總面積41萬畝,其中森林景觀106萬畝,草原景觀20萬畝,森林覆蓋率75.2%。

全園規劃6大型別景觀,被譽為“水的源頭,屬國家一級旅遊資源,國家AAAA旅遊景區。

2.塞罕壩草原:

位於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最北端,與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相接。是一個由草原、森林組成的地方。是國家5旅遊景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塞罕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塞罕壩草原

標籤: 塞罕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ww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