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唐山的唐怎麼寫

唐山的唐怎麼寫

1. 唐氏的來源怎麼寫

源流一 出自姚姓和姬姓與祁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

唐山的唐怎麼寫

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六世孫,姓伊祁,名放鄖,舜帝是黃帝十世嫡長孫姓姚名重華。堯舜是他們的諡號。

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

堯做了100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死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山西省翼城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

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

同時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

還有複姓唐山姓、北唐姓改為唐姓。以上這5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

源流二 源於藏族,出自民國初期西藏唐官,屬於以官職稱為為氏。民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在西藏地區設定了兩大官吏體系,其中之一就是唐吉忒官,負責輔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區政務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來擔當,但必須通曉漢、藏兩族語言,不論職位,統稱唐吉忒官,簡稱唐官。

其實,唐吉忒官的主要職責就是溝通漢族與藏族之間的語言與生活習俗,幫辦一應雜務。在唐吉忒官及其後裔子孫中,就有以其官職稱謂為漢姓者,稱唐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甘肅)羌族中有唐姓。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蒙古族塔喇氏,人數龐大,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ra Hala,漢義“曠野”。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白氏、唐氏、匡等。⑵.蒙古族圖羅魯特氏,亦稱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

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lol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

源流五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為氏。今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佈,多為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姻後帶入的漢姓。

源流六 源於西南夷,出自東漢時期白狼王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南蠻傳》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

古稱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數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稱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語中“米”意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轉,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語的漢義為“白人”。

普米族的他稱較多,漢文史籍依其自稱而寫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稱白狼夷。至晉朝時期,以他稱而寫作‘西蕃’,清朝以後稱之為“西番”。

在其周圍的少數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稱之為“巴”,彝族則稱其為“俄祝”,納西族稱之為“博”。清朝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維西見聞錄》等史籍中,亦將普米稱為“巴直”。

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漢姓,其它普米族漢姓大多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漢姓已發展為郭、楊、馬、董、煙、肖、龍、宋、項等等。 這四個普米族部落現今主要分佈在木裡鹽源後所、右所、中所、寧蒗蒗蒗、永寧、寧蒗溫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紅橋、新營盤、戰河、跑馬坪、永勝、麗江、維西、寧蒗金綿、西川、新營盤、寧利等地。

從整體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佈的一個特點。普米族大部分與其他民族雜居,使之形成了開朗。

豁達、豪放的民族性格。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為氏。

今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佈,多為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姻後帶入的漢姓。源流八 源於滿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眾多”,世居扎庫木(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寧古塔(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馬察(今吉林渾江)、佔河(今吉林雙陽)、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吉林市)、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遼寧瀋陽石佛寺)、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長白山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譚氏、舒氏。⑵.滿族泰瑚特氏,亦稱唐烏勒特氏,滿語為Taihut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⑶.滿族唐達氏,滿語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灘,今烏蘇里江北岸)。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佟氏。⑷.滿族唐古氏,亦稱湯務氏、陶古渾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唐括部,以部為氏,滿語為Tanggu Hala,漢義“百”,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唐氏、陶氏。⑸.滿族唐佳氏,亦稱湯佳氏,滿語為Ta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

2. 唐山市“唐山”名字的來歷

唐太宗東征與唐山得名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親率10多萬唐軍東征高麗(統治區在今遼河以東及朝鮮半島北部)。經過半年多的苦戰,雖然奪取了十幾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城時,遇到了高麗軍隊的頑強抵抗,久攻不克,糧草將盡。遼東早寒,草枯水凍,唐太宗於九月下令班量。太子李治從長安千里來迎。

唐太宗率3000騎後入臨渝關(今山海關),在今灤縣一帶和太子相遇。此時,唐太宗所穿的戰袍已舊敝不堪,為他獻上了新衣。之後又途經今唐山回都。唐太宗率軍途經唐地,曾在大城山上屯駐,以後此山遂名"唐山",這是唐山得名的開始。後來的《永平府志》、《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灤洲志》、《天下郡國利病書》等史志對此有過記載。大城山下的成鮮水(今陡河)遂名"唐溪"意為唐山腳下的河水;河上建橋名曰"唐山橋"。唐山橋 西一業形成的村莊稱橋頭屯(今路北喬屯)。

唐太宗東征在今唐山地區留下了許多有關地名的傳說。 釣魚臺。傳說唐太宗東征駐兵唐山時,曾到今大城山北側河岸邊觀賞風景,放線垂釣,後這裡稱釣魚臺,名稱沿用至今。 晾甲山。相傳唐太宗率將士行軍,適值大雨滂沱,將士鎧甲盡溼,於是在大城山東1公里處山丘上晾鎧甲,後人遂將該山稱作晾甲山(晾甲坨),後又演變成亮甲山(亮甲坨)。今稱賈家山,在唐山鋼鐵公園院內。 三跳澗。在今遷安市東15公里處,相傳唐太宗東征時普躍過此澗。澗帝有試劍石。 擂鼓臺。今灤縣西百里,相傳唐太宗曾在此學習擂鼓動禦敵。 謊糧坨。在今灤縣城南25公里,相傳唐太宗以此謊敵。 唐山土城。在今市區內,遺址無考。 亮甲店。在今玉田縣城東南11公里處。相傳唐太宗東征時遇雨,晾甲於此,故名,後用諧音稱亮甲店。 還有晒甲坨、晒甲嶺、廒裡井、擋駕莊、馬棚峪、石臼坨島等。 唐朝出於屯兵和積糧的需要,在今唐山一帶建了許多城池,如平安城(今遵化平安城)、萬年城(今遷相三屯營北)、平州城(今盧龍縣)、馬城(今灤南馬城)等,還建築了一些要塞。又修建了興唐寺(在今唐山南郊)、淨覺寺(在今玉田)等寺廟。唐山原來是一個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城市。清政府為了開發煤鐵礦,光緒二年(187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諧同美國礦師馬立斯到開平鎮勘測,勘察結果很好。唐廷樞向李鴻章報告,認為要僱用洋匠,採用西法,開採煤鐵,大有作為。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主持開平煤礦的開採工作。因而當年建立開平礦務局,在橋頭屯買地造房,購置機器。隨著煤礦的發展,人口增多,商賈繁盛,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

1898年,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二十世紀初,唐山從工業鎮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1928年,唐山鎮改稱唐山市,仍屬灤縣八區管轄。

標籤: 唐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wvg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