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尋茶是什麼茶葉

尋茶是什麼茶葉

尋茶並不是茶葉,而是指茶友去各個茶源地,尋找高品質的小眾茶。

其中包括綠茶、紅茶、黑茶等。

在尋茶的過程中,可以從中瞭解茶葉的來源、口感,並通過遊歷的方式,將不被人知的小眾茶、新品茶帶到全國各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尋茶是一種傳統的中國茶葉,也稱為尋味茶。

它是由不同產地和品種的茶葉混合而成,通常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等。

尋茶的製作過程獨特,需要精選優質的茶葉原料,並進行獨特的烘焙和混配工藝。

這種茶葉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而聞名,口感醇厚、清爽,香氣濃郁、芳香。

尋茶也常被用於茶道和品茶活動中,被視為一種高雅的茶葉品類。

尋茶是什麼茶葉

尋茶並不是茶葉,而是指茶友去各個茶源地,尋找高品質的小眾茶。其中包括綠茶、紅茶、黑茶等。在尋茶的過程中,可以從中瞭解茶葉的來源、口感,並通過遊歷的方式,將不被人知的小眾茶、新品茶帶到全國各地。喝茶一般指飲茶。 飲茶,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製作的飲品。也泛指可用於飲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

尋山茶葉是什麼茶

尋茶葉是武夷山正巖大紅袍茶葉.特級高檔馬頭巖.肉桂.巖茶.濃香型烏龍茶等茶葉。

綠盒外表,寫著尋茶,裡面是瓷罐,寫著CHINESE TEA GIFT ,懂茶的知道什麼茶嗎

chinese是中國的,tea是英文茶葉,gift是禮物的意思,這句話就是“中國的禮物茶”,不知裡面是綠茶還是烏龍茶,它的價格要根據茶葉的質量和品級來定,一般說瓷罐裡裝的茶葉還是不錯的。

古茶尋是什麼品牌

汝運閣。古茶尋是一個普洱茶的名稱,該茶相對壯碩,葉面革質感明顯,葉脈清晰,非常受歡迎,根據古茶尋官方旗艦店釋出的資訊可知,它屬於汝運閣品牌,是汝運閣中於2020年創作的一款知名品牌的茶葉,產地是中國福建寧德市,銷量十分的高。

章郎尋茶:雲南深山中的千年茶族

黃元琪

尋茶是什麼茶葉

中國雲南巴達山區的高山上,有一處大黑山原始森林。它林木茂密,谷澗錯落,孕育了諸多幾百年以上的古茶樹。茶樹與森林共生,在林中有很多茶籽落地後自然長出的小茶樹,接力著品質極好的喬木老樹。不遠處的章朗老寨 歷史 悠久,遍佈古茶園。

高山森林與野茶樹

章朗村

據章朗古佛寺珍藏的貝葉經記載,一千四百多年以前,佛家弟子瑪哈烘用大象馱著經書自斯里蘭卡學經歸來,當他來到恩鞏跺多山(現章朗古佛寺所在地)時,由於正值冬季,凍雨突降,大象竟被凍僵,跪臥不起。附近村民聞訊趕來,幫助瑪哈烘拾掇薪柴,燃起熊熊之火,為大象驅寒取暖。

後來,瑪哈烘因在此建寺立塔,並動員周圍村寨的人們搬到現在的地址,組建寨子,取名“章朗”,以紀念大象馱經書之功。那時,他們稱這裡為“景桑”,意為“祖先曾居住過的地方”。

章郎村與象密不可分

1400年 歷史 的白象寺

章郎有“六座千年寶藏”:古寨、古寺、古井、茶樹、茶農與茶俗。

這裡至今仍儲存著較為完整的布朗族茶文化 歷史 遺蹟,村裡建了布朗族生態博物館,活化石般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存活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一生與茶密不可分。

俗語說,“布朗族待過的地方就有千年古茶樹”,如今它是雲南茶葉的主要產區。

茶葉

在 歷史 長河中,自古收到古茶樹恩澤的布朗人,沉澱了豐富的茶文化,也薈萃了與眾不同的茶藝。布朗族是濮人的後裔,而濮人是最早發現與栽培茶樹的人。漢晉時期,濮人分佈在今雲南瀾滄兩岸以及以西地區。布朗族生活在深山中,是他們的分支。古茶樹蘊含著重要的人文意義,章郎人視它為聖物珍品,不但會祭獻古茶樹與茶祖,還在婚喪嫁娶中以茶為禮物,拉進人與人的距離。

布朗族《祖先歌》

叭巖冷是我們的英雄,

叭巖冷是我們的祖先,

是他給我們留下了竹棚與茶樹

是他給我們留下了生存的柺杖

在傳承千年的古歌謠與民間傳說中,茶葉是叭巖冷將野生的“得責”帶回村中人工移植栽培,並取名為“臘”,相當於漢語中的“茶”。

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布朗族的茶種植與發展提供了原材料。古老的茶農積累了豐富的種茶與製茶經驗。每年四月開始,章郎村的頭茶成熟了。身著黑青色上衣,五彩裹裙的布朗族婦女紛紛把握採茶時機,熟練地爬上古茶樹採摘茶鮮葉。章朗古樹茶葉片橢圓形,葉面隆起,葉身背弓或內折,葉質軟,葉色深綠,葉尖漸尖或尾尖,葉基楔形。香型特殊,似蘭似蜜似野花,山野氣息濃厚。

茶農上樹採茶

茶農上樹採茶

她們個個也是製茶能手,擅用土法制作的散茶:將新鮮茶葉放入熱鍋內熬煮,當鮮葉變色變軟時,將它放在竹簸箕上用手揉搓成條狀,然後將茶葉自然晒乾。這樣的散茶條索緊結黑亮,不易變質。

竹筒茶是製作茶葉的古法:用嫩茶尖在鐵鍋內炒幹,趁熱塞進香竹筒內,直到填滿、壓緊實再用筍葉封口紮緊。然後將竹筒放在火塘上烘烤,烤時不停翻動。當竹筒發出焦香的味道時,火候便到了。竹筒冷卻後被剝去,竹子高潔淡雅的香氣與茶香融合。一管噴香味濃的茶柱沁人心脾。

作為獨特的品茶方式,當地人會用竹筒茶混合蜂蜜來招待尊貴的客人。他們先砍一節碗口粗的鮮竹,以竹筒為茶壺,一頭削尖,插入地下。注入沸水與烤制好的竹筒茶葉,然後分到放有蜂蜜的竹杯中請客人品茶。此時蜂蜜的甘甜、泉水的清冽、茶葉的濃醇融為一體,喝起來別有風味,令人久久難忘。

竹筒茶

酸茶是極具布朗民族特色的做法。在每年溼熱的五六月,為了避免內滯,他們將鮮茶煮熟,放在陰涼處發酵。等茶發酸後裝入竹筒並且埋在土裡。四個月的光陰流轉成就了一筒具有藥用價值的酸茶,當地人無論老少都有嚼食酸茶的習慣,據說能生津止渴,有助於消化。

除了有利於 健康 的酸茶外,煳米茶是另一個以茶入藥的典範。此茶用料獨特,其泡製方式是先將土罐放在火塘中烤熱,再放入糯米與茶葉同烤。隨後新增通管散、甜百改、薑片、枇杷葉等幾味草藥,用滾燙的開水泡開,最後佐以紅糖調味,放回火塘烹煮幾分鐘。一罐色澤暗紅,能治療感冒、咳嗽的藥茶便製作完成了。

章朗老寨的村民巖坎龍開了一家茶店,將採摘下來的古茶樹鮮葉與現代工藝結合,製作成精煉的生普洱。鬱鬱蔥蔥的古茶樹是雲南大葉普洱茶最好的原材料。每當春茶季節,他的全家齊心合力加工茶葉。大葉種茶的嫩葉經過殺青、揉捏、乾燥、後熟等精細加工,能製成馥郁的普洱。湯色金黃明亮,湯質細膩飽滿。入口略苦卻回甘順爽。茶香濃郁,茶氣強烈。

茶農採青

章郎茶

章郎茶

他常說:“章朗的古茶樹都在高山上自然生長,特的去尋找的話,要走好幾段艱難的山路,爬樹的過程也充滿驚險。我小時候就常在樹上和蛇對峙,雖然採摘艱苦,但是野生茶樹的品質肯定是優於人工栽培的,所以再苦也要獲得。古茶樹是寨子的朋友,我們不但要愛護它,也要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章朗的茶葉自古就珍貴。”章郎村諸多像巖坎龍這樣的茶農,用一杯杯甘美的茶,默默守護著祖先留下的土地與傳統。

校對:欒夢

梅塢尋茶的寓意是什麼

寓意是在一個開滿梅花的地方去喝茶。茶葉,俗稱茶,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梅塢尋茶的寓意是在一個開滿梅花的地方去喝茶。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

尋茶和巡茶哪個真的

巡茶。為了振興中國茶事業,實現中國茶的世紀夢,天福以弘揚祖國茶文化為己任,推廣茶道,傳播茶文化,希望把中國茶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代代相傳、永續發展。巡茶的使命是讓顧客的幸福,從一杯茶出發;巡茶的夢想是以一杯幸福之茶,走向世界,成就不凡!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也必將是中國茶的世紀,若巡茶與天福協同合作,必將創造雙贏局面。

尋茶記丨大紅袍:品質特點(一)

我們常常通過貼標籤來對某個事物進行大致的判斷。對於茶葉來說,大紅袍擁有的標貼大概是: 霸道、厚重、巖韻以及《印象大紅袍》 。

2010年,由張藝謀等人創作的第五步印象作品—— 《印象·大紅袍》 在武夷山正式公演。

在《印象大紅袍》的山水實景演出中,講述了關於大紅袍的一間故事,這也是大紅袍 “茶種狀元” 美譽的來源。

相傳在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 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 。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

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后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採製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

從此, 武夷巖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 ,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除了當代人對大紅袍印象外,古人讚美大紅袍的詩句數不勝數。

武夷山內九龍窠,上品天成笑雀舌。

桑苧曾烹溪水沸,雪芽未染世俗濁。

茶樅獨步石崖壁,帝位孤標茗飲國。

御賜紅袍巖韻嫋,人間玉椀漾朱波。

大紅袍究竟為什麼受茶友追捧?我們先從大紅袍品質特徵入手,從 形狀、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方面 入手,探求大紅袍受歡迎的祕密。

湯色 湯色橙黃透亮,清澈醇厚。

香氣 根據工藝的不同,可以將大紅袍劃分為清香型與熟香型。清香型是清鮮,花香是清高鮮爽。

濃香型則是香味厚重,掛杯久。熟香型的大紅袍以果香和奶油香為上,清香型的大紅袍以花香和蜜桃香為上。

滋味 入口瞬間能感到厚重,接著可以感受到茶湯的細膩柔軟。湯水入喉後,香氣能夠很好的留在口腔內,喉嚨處能感到通透清涼,韻味十足。

葉底 葉底柔軟鮮活有彈性,多泡有餘香,葉底顯綠葉紅變,亮麗有寶色。背。

剛接觸大紅袍的茶友可能不清楚 巖韻、背 是什麼,甚至肯能飲用後還會出現醉茶的想象,因此這裡也簡單的科普一下。

巖韻 一般地說,武夷巖茶具巖骨花香韻味特徵,在沖泡七八次之後依然有濃重的茶香,這種現象就叫巖韻。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四大名樅之一,巖韻尤為明顯。

背 是指武夷巖茶沖泡以後,葉底砂綠,上面會泛起蛙皮狀的小泡,且帶有沙粒狀的小白點,葉片並不光滑,反而看起來比較粗糙,形似的背部的現象。

茶人說:有背就一定是好茶。茶友飲用大紅袍時記得觀察一下葉底,如果有“背”,那麼此茶就是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大紅袍了。

醉茶 茶葉中含有一種能夠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茶鹼,攝入過濃或過量的茶鹼會導致血液迴圈加速、呼吸急促等不良反應。因為,大紅袍發酵程度較高,因此茶內的茶鹼含量高,所以容易導致茶醉。

【尋茶記·下期精彩】

大紅袍的分類是什麼?

大紅袍的等級如何劃分?

最全、最系統的茶知識,盡在 茶文庫

行走的茶學百科庫,讓好茶有跡可循

尋茶故事——我眼中的普洱茶"野花溝"

(原文曾發表於《經濟日報》,如今又做了番整理與修改,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下了兩天雨,山路不好走,一下泥石流,一下塌方。老天爺在眷顧一個人的時候,似乎很喜歡用開玩笑的方式,先是不讓你走,把路截斷,讓你繞路,爬山,吃苦。顛簸你的信心,拖延你的企盼,當你行將失望的時候,它又云開霧散,透出一點光芒,給你一絲希望。

從雲縣到南澗,走高速本來一個多小時,但走老路卻耗了我整整一天的時間。老國道向瀾滄江一樣宛延,風景好,但路況差。導航不靈,偏偏路還走岔了。下車問路,看到遠處有一顆很大的櫻花樹,尋著絢爛的紅色,一路往前,天哪!身邊的綠色幾乎全是茶樹,每一棵都有兩人多高,而且越往裡走,茶樹越多。碩大的櫻花樹盛開在古茶園中,莫非是"櫻花谷"?不對,櫻花谷沒有古樹茶。那就管不了那麼多,先拍照,再觀察,吃鮮葉,看樹齡,探訪的程式和套路同以前沒有差別。

眼前的茶園不但有櫻花,也有其他叫不來名的野花。白的,黃的,粉的,雖然沒有櫻花那麼奪目,卻也不失為美麗的補充。茶在花中生,花與茶相伴,這樣的環境在雲南的古茶園中算不上"僅有",卻也非常少見。

"野花溝",這個名字是我取的,雖然沒有"桃花源","櫻花谷"那麼好聽,但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地方,卻是我的幸運。

我跑茶山有一個嗜好,就是"吃鮮葉"。一般人不理解,茶的鮮葉又苦又澀,怎麼會讓你津津有味,還樂此不疲。然而有病的人就是不一樣,記得小時候我還喜歡吃牆上的白石灰。你不能想象一個人的腸胃一旦成為茶葉的過濾器,他對於好茶的渴望是不需要理由的。

這些年,我不記得到底吃過多少鮮葉。每次來茶山,只要遇到新芽,第一片葉子就是我的目標。不管大樹小樹,不論什麼品種,先吃了再說,吃得多了,比較就有了。地域,季節,樹齡,氣候,光照,土壤,凡是與茶共生的要素一個也不放過。時間久了,好茶的味道,慢慢在心裡面沉澱下來。大樹小樹,向陽背陰,山脊谷底,石生土埋。不同的樹,不同的生長環境,味道都不一樣,說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標準是有個性的,我喜歡的,說不定恰好是你討厭的,然而沒有關係,天地之所以大美,就是因為它為每個人,每種生命的都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鮮葉遇到唾液就像茶葉遇到開水,出來了什麼?出來的有多少?這些對我來說至關重要。茶葉中的鮮味裡面有多少甜?甜裡面又有多少香?澀會不會滯留在舌沿?味道與味道之間的包容性會不會從後向前慢慢推送?這些都是我判斷這個茶好與不好的標準。

野花溝的鮮葉,入口有淡淡的花香,茉莉醇,芳樟醇,這些名字,聽起來很"化學"。但嚼起來很"物理"。鮮葉入口與唾液結合,酶的作用不是催化而是分解,鮮葉裡面有什麼?有多少?通過咀嚼鮮葉來判斷,比正兒八經審評茶湯更加直接,更加客觀。

對於茶葉香氣,我的經驗是,如果嚼碎的鮮葉在口腔中㪚亂無序,沒有集中感,雖然齒頰留香,那麼茶葉也比較一般。如果齒頰沒有香氣,那麼最好的評價就是跟這個茶說拜拜,說再見。對我來說,真正香高的好茶,澱粉與果膠,甚至纖維素這些東西被分解的粘性會將你口中的"甜"團團圍住,香氣會從嘴巴跑到鼻子,隨時等待與空氣混合。就香型而言,如果渣子裡的纖維質比較硬,一般來說會出"果"的味道,如果渣子裡的纖維質比較綿軟,就容易出"花"的香氣。然而,有時候也並非如此,尤其是現在人們追捧的單株,讓人感覺其變異得讓每一棵茶樹都有所不同,特別是當你的味覺還在跟別人跑的時候,或者是自己有時候身體不高興了。人與茶,茶與味道,所有的所有,就都不能確定了。

正當我的思緒放遠時,有一個揹筐的老漢從樹林中出來,我恭敬地遞上一支菸問:"是剛採的鮮葉嗎?"

"是"。

"回家嗎?"

"不,要先把茶送過去。"

送過去就是賣鮮葉,這個我感興趣。

跟隨老漢進村子,推開大門,我驚呆了,只見諾大的院子堆滿了晾晒的茶菁。直接與天地對接的院心,瀰漫著似野若蘭的花香。不對啊,地上明明是茶,哪裡來的花香?我本能地環顧,在滿是簸箕的地上行走,繞了一圈,整個院子除了茶,沒有別的。

香氣這個東西真的很奇怪,你刻意覓它的時候,它不來,你無意了,它卻來撞你,而且撞得猛烈。如果人的嗅覺會被香氣"電"到,我真希望自己的身體就是個導體,沒有電閘,而且永不絕緣。

這個院子的主人是個小夥子,30來歲,姓楊,玉溪農校畢業,學的是菸草栽培與管理。我比小楊年長一倍,兩代人的距離,按理說會有一些障礙,但小夥子並不跟我陌生。我問一,他答三,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我平時做茶只是擺擺樣子,但今天不同。除了想驗證鮮葉的味道,我還要找到這個茶葉的香氣究竟來自何方? 所幸小楊的舅舅是個做茶的老手,我很慶幸他能那麼認真地教我,試溫,翻旋,揚拋,什麼時候用大火,什麼時候用小火,如何通過氣味判斷殺青葉的老嫩。等回過頭播放小楊幫我拍的錄影,自己一招一式,還真像那麼回事,難怪我們家領導嗔怪我"上輩子就是個農民"。

做茶不丟人,不會做茶,甚至不知道如何做茶,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丟人。所以後來回想我自告奮勇,上杆子親自操刀,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近距離感受鮮葉在高溫狀態下,內含物由液態轉化為氣態釋放出來的野蘭香氣。這個香氣說不清是哪種香型,但誘人,迷人,醉人,讓你欲罷不能。

炒茶的本意是把"青味"趕走。然而讓人無奈的是,茶葉晒乾,香氣成份的其他成員也隨之跑掉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結局,可這也是所有制茶人的無奈。明明知道是茶葉中有很多好東西,卻不能留住。這對於一個視茶為生命的人來說,是最難接受的情況,我們品嚐自己做出來的茶葉味道,有時候挺感慨的不是它的苦味,也不是它的澀味,而是遺憾,遺憾於自己無法讓一款茶葉的真正味道全部表達出來,這種感覺,想必也許是每一位知茶、做茶人心中都會有的,雖然很多時候我自己心中從來不想妥協,但在現實,我們只能接受茶葉這種遺憾與殘缺之美。

"留下來吧,今晚住我家",這是小楊的挽留。我木然,像這個茶的香氣一樣,連頭都不抬就回答"不行,我得走了"。因為我家裡還有臥病在床的老父親。

時候不早了,再見!野花溝,野花溝我還會來,就算現在這裡的茶一文不值,我也會做一個走在荒野上的"尋香人"。讓野花溝的醇香,融化在我,以及我所渴望的那份平常的湯水中。

其實接觸茶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茶裡面有很多東西,每一種東西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種思想。有人善於細品、甄別,有人喜歡傾聽、認同。而我屬於後者,茶於我而言如同一本書,每天要時不時地讀一讀,品一品,不求專研,但求進步,正如喝茶本身,不求知其味,但求得其趣。

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那種特別糊塗的人,但從野花溝回來後,不,準確地說,是從我被野花溝的香氣震到的那一刻起,我曉得,是自己的緣份到了。我很難說得清楚自己心中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猶如一種宿命感一般,比如說別的東西你可以明確表達推辭,但是緣份不同,相互牽引,念念不忘。最要命的是晩上睡覺,那個香氣象幽魂一樣,傍在身邊,始終有,到處有,不能入眠。整個人像被某種東西絆住一樣,不能動。所以說緣份這個東西你很難拒絕,也推辭不掉,因為它本來就是命的一部分,因此我帶著野花溝回到了昆明。

而我回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試茶",套路不變,碗盞杯碟,評茶的行頭一樣不少。先比較,後重復,一個個,一次次,反反覆覆。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試茶是代表大眾尋找價效比。但從學習的角度看,試茶就不一樣了。要試什麼?為什麼而試?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大量的實踐經驗你就回答不上來。有茶必喝,喝茶必究,這些年來幾成常態。試茶如果只是比個你高我低,孰優孰劣,那優良中差,每個茶的命運就都決定了。

然而,對於一個於茶有深愛的人來說,我更願意自己是一個尚聽故事的人。茶是一本書,寫書的人是天地,而讀書的人就是你我。

說到了試茶,我不知道試茶除了喝茶,還要聽茶、問茶算不算故弄玄虛。反正我是這種人,不論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專家學者、布衣紳士,懂茶與不懂茶。來了就問,問來問去,問成了一個"不良習慣"。直到有一天大家都不說話了,安靜地等你放公雞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種大徹大悟的感覺好象不只是味道那麼簡單了。

再後來,很多朋友開始勸我,野花溝雖然好,但每年茶葉價格一直提高,你拿了根本就不好賣出去,也收藏不了多少,乾脆幹掉(不要)算了。我也曾想過試圖放棄,然而不行呵!那個神精兮兮的香氣,經常在,始終在,不論聞到什麼,甚至吃飯的時候都會想起它來,反到成了欲罷不能的藉口和無法幹掉的原因。所以後來我開始想查明野花溝的香氣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便因此埋頭於各種關於茶葉的資料書籍中,想尋得一絲線索。

因為野花溝地處瀾滄江,茶樹的始祖大都由中華木蘭進化而來,從瀾滄江大橋邊上的昔宜到小灣、漫灣、再到茫牙,到處都有古木蘭的痕跡。野生的,過渡的,人工的,本山茶,藤條茶,二嘎子茶,還有勐庫大葉種。這裡的茶樹,不知多少代同堂,近親和遠親,裸子和被子,野生和家養,移栽和嫁接,在人類的干預下集合在一起。任由雌雄同株,異花授粉的擺佈,形成了瀾滄江流域茶樹大家庭的種群多樣性。

茶樹的變異本沒有什麼規律,進化為毎一棵茶樹貼上了多樣性的標籤。我在大雪山,景東,鎮沅,白鶯山等多個地區都曾與這種似野若蘭的香氣邂逅,印像深了,戀戀的 情感 便多了起來。

尋著野花溝的香氣,對照資料,我查了一下,野花溝的茶樹其實就是中華木蘭的後裔。不論外形,滋味,湯色和香氣都具有"野"的特徵。這個野,不僅荒,而且寂靜,如果香氣可以用耳朵來聽,你會發現這裡面沒有雜音,只有純淨。

野花溝的茶樹從飄變的荒野走來。進化不完全的過渡型品種已經暗含了味道的原始狀態,天然的比人工的好,荒野的比臺地的好。正如同我比較喜歡沒有人居住的地方一樣,什麼東西都自自然然,人才活得舒服些。

不過這些年大家都 科技 了,茶裡面不但有機器的味道,更有化學的味道。原始的,荒野的味道不被人待見,就像如今那些習慣了家教的孩子,不開小灶反而就不能成材。

但我又是個求異不求同的人,批量生產出來的循規蹈矩,從來不是我深入研究的物件。相反,那些原始的、個性的、與眾不同的東西才是我要涉獵的目標。

在我看來,所謂"野味",其實就是野花溝的藍天和白雲,櫻花和茶樹,岩石和蜜蜂,香樟與芒果,菌類和蕨類,含有水份的腐質土和空氣,統統攪在一起的味道。這個味道,農貿市場裡是沒有的,高速公路能到的地方也沒有,凡是人類活動痕跡較多的地方,你都發掘不了。在過去,我曾很喜歡用心路歷程來記刻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步。但後來發現,其實心裡面沒有路,更好。正如茶葉香氣這個東西,能在曠野中縱馬放韁的時候聞到,能在你舉杯的時候一個人真實的獨享。於我來說,那才是天大的暢快。

至於野花溝的鮮葉,表面具有不規則的蠟質結晶,革質化程度高,韌性強。不容易被撕裂。展平在手上會有絲綢從肩上滑下來的感覺。葉背多毛,上手有銼感,如果是春茶,第三葉,第四葉,甚至都能顯毫。然而從野花溝的生態環境來看,葉片背面的絨毛並不用來反射光線,而是一種返祖現象。因為野花溝地處瀾滄江,海拔不足1000米,沒有那麼強的紫外線,早晚溫差也比高海拔地區要低得多。所以我判斷野花溝茶,並不是進化完全的栽培型品種,而是雜交在瀾滄江邊上會移動的奇妙植株,但想證明這一點卻帶給我很大的困擾,因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推演,也許說不準最後跟人們所認定的事實恰恰相反。

不過困擾來臨的時候,人的潛質最容易被激發,我很享受那種被激發後的忘我狀態。一個人躲在屋裡,靜靜地想,解決問題的過程充滿挑戰,理論和實際不是結合而是碰撞。疑點、矛盾,莫名其妙的思考,換來了早晚會把你搞定的決心。

野花溝的香氣與勐庫大葉種的香氣完全不同,似花非果的味道一旦接觸,沒齒難忘。青白泛黃的湯色,象玻璃一樣透明,看似寡淡,實則濃郁。十年前我在景邁山的長寶家喝野生月光白的時候,就見過這種湯色。但凡野茶,不呈並不是轉換的問題,相反是黃酮類化合物大量存在的原因(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越高,茶湯的透明度越好)。我也懷疑過萎凋的問題,親自上手後發現,如果萎凋過度,香氣會連同青味一起跑掉。然而這個茶沒有,濃度、滋味,該有的有,該來的來。野花溝的香氣就是這麼"個性"。好與不好,似乎並不希望有人評說。

曾經我一連續喝了十多天的野花溝,茶的味道沒有改變,倒是自己變了。變得像那個唐朝布袋和尚一樣,看似庸懶,實則輕鬆。後來想想,這種變化其實很符合自然的規律,人這一生的過程正如同把一個很濃的茶喝到淡而無味,能夠不需抬頭便在茶湯中照見自己,能夠把對味道的追求看做是一抺煙雲的過往,能夠用後退的方式來感悟前行的艱辛,這也便是: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後退原來是向前。

最終,我認為野花溝茶是進化、過渡和變異的混合體,雖然它的外形給人印象是柔弱甚至纖巧,但其內質鮮甜,微苦,加之其柔裡帶剛的滋味,又讓人覺得它明眀就是一個經過長期修練的太極高手。這一點從野花溝的新茶身上就能看的出來,它身披白毫,銀裝素裹,含而不露,但其內含物的浸出象秩序一樣井井有條。我對它的每一次的靠近都像在跟天地較量,雖然承載它的蓋碗雖小,但場面巨集大,暗中彼此的拿捏,常常是你尚未出手,那個茶就已經把你看破了。

所以我一直很愛野花溝,野花溝是香氣和味道物化後的美女,遇見就會迷倒,而且心甘情願成為她的粉絲。與野花溝過招,不是你來碰它,而是它來撞你,最終你會發現不是你贏得了什麼,而是你輸掉了多少,但你心甘情願!

原文作者:雲南昆明大翠山茶業有限公司張躍

整理作者:沐凡,寫於2022.3.8

尋茶故事,還原真實的茶人與茶葉故事,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茶,文中所提及的一系列茶葉不一定會有所售賣,只是單純記錄茶葉本身的故事,若有興趣者可以後臺私聊詢問。此外,本系列文章歡迎各位茶人與沐凡交流自身的經歷,沐凡會如實記錄,整理分享給更多愛茶之人。

全文完,如果覺得筆者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或者分享給其他朋友吧,多謝閱讀!

尋茶記丨普洱生茶:歷史起源(一)

哈嘍,各位茶友!上一系列的【尋茶記】,我們一同感受了信陽紅茶的魅力,信陽紅完篇,尋茶的步伐依舊不止,在開啟新篇章前,茶在端先給各位茶友出幾道題目,看看誰能全部答對!

A. 信陽紅茶

B. 普洱熟茶

C. 嶗山綠茶

D. 日照綠茶

參:B

後發酵茶:(學名:黑茶類)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屬於不發酵茶類的做法,再經渥堆後發酵而製成,它是屬於黑茶類。

A. 信陽紅茶

B. 嶗山綠茶

C. 凍頂烏龍

D. 普洱茶

參:D

信陽紅茶和嶗山綠茶均屬於江北產區,凍頂烏龍屬於華南產區,普洱茶屬於西南產區。

A. 普洱茶

B. 嶗山綠茶

C. 信陽紅茶

D. 新工藝白茶

參:A

信陽紅茶、嶗山綠茶以及新工藝白茶,都是在現代社會才產製出的,但普洱茶的起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

茶友們答對了幾道題呢?

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們今天要探尋的茶

沒錯,就是普洱茶(生茶)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詞”不同

隨著2020年步入尾聲,年度熱詞也新鮮出爐。

“新型冠狀病毒”、“凡爾賽文學”、“全民核酸檢測”......每年的年度熱詞都真實反應出這一年的社會思潮、公共情緒以及人們最關注的事情。

喜歡上網衝浪的茶友應該略有耳聞:2007年時,“普洱茶”成為了當年中國三大年度熱詞之一!與之共同提名的還有“股票”和“房奴”。

不難發現,隨著人們對普洱茶的認識不斷深入,普洱茶的影響力也逐年提升。

乾隆帝曾在《烹雪用前韻》一詩中提到:

“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未足誇雀舌。”

普洱生茶究竟有何魅力,讓乾隆帝都連連誇讚

今天,茶在端正式開啟普洱生茶探尋之路

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普洱生茶的魅力

普洱,多產於雲南省西南邊陲,是鑲嵌在西南邊陲的一棵綠海明珠。

普洱生茶的歷史悠久,興於東漢、商於唐朝、始盛於宋、定型於明、繁榮於清。

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有言:

“茶山有茶王樹,較五山獨大,本武侯遺種,至今夷民祀之。”

東漢末年時期,一千七百年多前的農曆七月二十三日,“武侯遺種”打開了普洱茶話史。

“武侯”指的是諸葛亮,相傳他南征時,曾經種植茶樹,基諾族深信此事,並且世代相傳,尊稱諸葛亮為“茶祖”,每年祭拜。

茶馬古道,就是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是民間國際貿易的通道。

唐代《蠻書》中曾記載: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菽薑桂和烹而飲之。”

史料中的“蒙舍蠻”,是指雲南最早的種茶、製茶和飲茶人,“諸山”則是指巍山,而巍山正好是茶馬古道重鎮。

“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

通過史料記載,我們不難發現:在唐代,西雙版納主產的普洱茶就已銷往世界各地。

古人稱: “茶興於唐,盛於宋。”

宋代除了唐代已有的茶馬交易外,普洱茶也逐漸深入內地,通過使臣,普洱茶被運輸到了中原江南地區,在當時,上好的普洱茶被稱為“緊團茶”。

宋朝時,關於普洱茶的文字記載逐漸增多,“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唯恐盡”……

元朝雖然在整體中國茶文化中算是一個相對平淡的朝代,但是在普洱茶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卻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元朝曾有一地名“步日部”,翻譯成漢語為“普耳”,這也是普洱首次出現在歷史文字記載中。

隨著貿易發展,沒有被正式命名的雲南茶葉就統稱為“普洱茶”,這也是普洱名字的來源。

“普洱茶”這一名稱在明朝被正式記錄在史書中,明朝至清朝中期,普洱茶被作為貢茶送到朝廷,深受皇帝喜愛,此舉極大地促進了普洱茶的發展。

也是在這個時期,普洱茶“六大山頭”的年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注:想必茶友們會好奇“六大山頭”是什麼?下期茶在端將重點講解普洱茶的產地,想了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在現代,普洱生茶的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茶。

號級茶

從上世紀初起至1938年“中國雲南茶業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期間的私人茶莊產製的茶品。

印級茶

從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後,生產首批紅印圓茶為開始至1967年,在這期間生產的茶品為印級茶。

七子餅茶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中茶牌圓茶改名雲南七子餅茶為開始,至21世紀初雲南各大國營茶廠轉制而告一段落。

普洱的陳香韻味,一如它豐厚的歷史底蘊。從茶韻到歷史,均成為茶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普洱生茶的主要產地有哪些?

“六大山頭”又是什麼?

最全、最系統的茶知識,盡在茶文庫

行走的茶學百科庫,讓好茶有跡可循

標籤: 茶葉 尋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x1x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