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計算機技術原理

計算機技術原理

計算機技術原理

1.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儲存程式和程式控制。首先,將控制計算機如何進行操作的指令序列(即程式)和原始資料通過輸入裝置輸送到計算機記憶體中。每一條指令都明確規定了計算機從哪個地址取數、進行什麼操作,然後送到什麼地址去等步驟。儲存器被劃分為許多單元,每個單元儲存少量資料,通過一個數字地址加以標識。在儲存器中讀取或寫入資料時,每次對一個單元進行操作。計算機也是按照這個流程來執行工作的。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工作原理是計算機在執行時,先從記憶體中取出第一條指令,通過控制器的譯碼,按指令的要求,從儲存器中取出資料進行指定的運算和邏輯操作等加工,然後再按地址把結果送到記憶體中去。接下來,再取出第二條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揮下完成規定操作。依此進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運算速度快,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計算精確度高,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準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邏輯運算能力強,能對資訊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可以儲存大量的資訊。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機的應用

1、多媒體應用

隨著電子技術特別是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有能力把文字、音訊、視訊、動畫、圖形和影象等各種媒體綜合起來,構成一種全新的概念—“多媒體”。在醫療、教育、商業、銀行、保險、行政管理、軍事、工業、廣播、交流和出版等領域中,多媒體的應用發展很快。

2、計算機網路

由一些的和具備資訊交換能力的計算機互聯構成,以實現資源共享。計算機在網路方面的應用使人類之間的交流跨越了時間和空間障礙。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人類建立資訊社會的物質基礎,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快捷。

3、資訊管理

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基礎,輔助管理者提高決策水平,改善運營策略。資訊處理具體包括資料的採集、儲存、加工、分類、排序、檢索和釋出等一系列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工作原理

計算機工作的原理是指什麼呢?

計算機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儲存程式和程式控制。計算機通過輸入裝置將程式和資料送入記憶體,然後從記憶體中取出第一條指令,通過控制器的譯碼,按指令的要求,從儲存器中取出資料進行指定的運算和邏輯操作等加工,然後再按地址把結果送到記憶體中去。接下來,再取出第二條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揮下完成規定操作。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式與資料一樣儲存,按程式編排的順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動地完成指令規定的操作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計算機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式對資料進行自動處理的電子裝置,主要由處理器與儲存器兩部分組成。儲存器被劃分為許多單元,每個單元儲存少量資料,通過一個數字地址加以標識。在儲存器中讀取或寫入資料時,每次對一個單元進行操作。

計算機工作的原理

微機基本工作原理

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微型計算機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硬體系統:指構成計算機的電子線路、電子元器件和機械裝置等物理裝置,它包括計算機的主機及外部裝置。

軟體系統:指程式及有關程式的技術文件資料。包括計算機本身執行所需要的系統軟體、各種應用程式和使用者檔案等。軟體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具體工作的程式和資料,是整個計算機的靈魂。

計算機硬體系統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等五部分組成。

2、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馮•諾依曼原理

“儲存程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稱為“馮•諾依曼原理”。該原理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現在,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依然沿著“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儲存程式控制”原理的基本內容

①採用二進位制形式表示資料和指令。

②將程式(資料和指令序列)預先存放在主儲存器中(程式儲存),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高速地從儲存器中取出指令,並加以執行(程式控制)。

③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五大基本部件組成計算機硬體體系結構。

(3)計算機工作過程

第一步:將程式和資料通過輸入裝置送入儲存器。

第二步:啟動執行後,計算機從儲存器中取出程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識別,分析該指令要做什麼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含義發出相應的命令(如加法、減法),將儲存單元中存放的操作資料取出送往運算器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送回儲存器指定的單元中。

第四步:當運算任務完成後,就可以根據指令將結果通過輸出裝置輸出。

二、處理器

處理器又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它由運算器、控制器和暫存器組成。

1、運算器(ALU)

運算器是負責對資料進行算術運算或邏輯運算的部件,由算術邏輯單元(ALU)、累加器、狀態暫存器和通用暫存器組等組成。算術邏輯單元用於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及移位、求補等操作;累加器用於暫存被運算元和運算結果;通用暫存器組是一組暫存器,運算時用於暫存運算元和資料地址;狀態暫存器也稱標誌暫存器,它用於存放算術邏輯單元工作中產生的狀態資訊。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計算機指令的執行部件,其工作是取指令、解釋指令以及完成指令的執行。控制器由指令指標暫存器(IP)、指令暫存器(IR)、控制邏輯電路和時鐘控制電路等到組成。指令指標暫存器用於產生及存放下一條待取指令的地址。指令暫存器用於存放正在執行的指令。

三、儲存系統

1、儲存器的作用及分類

計算機的儲存和程式控制兩大特點決定了計算機一定要有儲存器,儲存器的作用是儲存計算機工作中需要的程式和資料。

從不同角度可以對儲存器進行不同的分類:

(1)按儲存器的工作方式分類有:隨機讀/寫儲存器、順序讀/寫儲存器和只讀儲存器;

(2)按儲存介質的材料分類有:半導體儲存器、磁表面儲存器、光儲存器;

(3)按多層次儲存系統的概念,計算機的儲存系統由高速緩衝儲存器(Cache)、隨機儲存器(RAM)、只讀儲存器(ROM)、軟盤儲存器、硬碟儲存器、光碟儲存器、磁帶儲存器、優盤儲存器等組成。

2、主儲存器

主儲存器的作用是在計算機工作中儲存正在執行的程式和程式所需要的資料。主儲存器一般採用半導體儲存器,半導體儲存器的引數主要有兩個:儲存容量和工作頻率。與輔助儲存器相比,其特點有:容量小、讀寫速度快、價格高等。主儲存器可以由高速緩衝儲存器(Cache)、隨機讀寫儲存器(RAM)和只讀儲存器(ROM)等組成。

(1)隨機讀寫儲存器(RAM)

特點:斷電後RAM中的內容全部丟失,既可以讀又可以寫,速度比Cache慢,但比輔存(輔助儲存器)快。RAM可分為靜態RAM(SRAM)和動態RAM(DRAM)兩種。

(2)高速緩衝儲存器(Cache)

由於CPU工作的速度比RAM讀寫速度快,CPU讀寫RAM時需要花費時間等待RAM進行讀寫,造成CPU工作速度下降。為了提高CPU讀寫程式和資料的速度,在RAM和CPU之間增加了快取記憶體(Cache)部件。

(3)只讀儲存器(ROM)

特點:資料不易丟失,即使計算機斷電後ROM儲存單元的內容依然儲存,計算機執行時其內容只能讀出不能寫入。只讀儲存器一般儲存計算機系統中固定的程式和資料,如載入程式、監控程式等。

ROM分為不可擦寫的只讀儲存器(PROM)和可擦寫的只讀儲存器(EPROM)。不可擦寫的只讀儲存器的內容是生產中寫入或生產後一次性寫入;可擦寫只讀儲存器的內容可多次改寫,按其擦除的方法對只讀儲存器分為紫外線擦除的只讀儲存器(EPROM)和用電擦除的只讀儲存器(EEPROM)。

3、輔助儲存器

輔助儲存器的作用是儲存當前計算機執行中暫不使用的程式和資料。與主儲存器相比,它的特點是儲存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較慢、可以永久地離線儲存資訊。

常用的輔助儲存器有磁帶儲存器、軟盤儲存器、硬碟儲存器和光碟儲存器。

(1)磁帶儲存器

磁帶儲存器的特點是資訊按順序讀寫、不能隨機讀寫、儲存容量大、訪問速度慢、成本低。

(2)軟盤儲存器

軟盤儲存器由軟碟片和軟盤驅動器組成。

軟盤目前在使用的主要有3.5英寸盤。

軟盤的每一面包含許多同心圓,稱為磁軌。磁軌由外到內順序編號,最外面是0磁軌,最裡面是末磁軌(3.5英寸軟盤為第79磁軌,5.25英寸軟盤為第39磁軌)。磁軌被從圓心發射出的若干條線分為若干個扇區(扇區編號從1開始,一般為15或18個扇區)。軟盤上的資訊就是按磁軌和扇區存放的,扇區是軟盤的基本儲存單位,每當磁碟讀或寫時,不論其中資料多少,總是讀寫一個完整的扇區。軟盤在使用前必須格式化,其作用是劃分磁軌和扇區,指明扇區的位置、大小,並寫入地址標誌。防寫用於對碟片中的內容進行保護,5.25英寸軟盤用膠紙貼住防寫口不透光時可禁止寫入資料,3.5英寸軟盤的防寫方式與5.25英寸軟盤相反,當運動滑片使防寫口透光時便禁止寫入資料,防止由於意外寫操作而破壞原儲存的資訊。簇則是磁碟分配儲存空間的基本單位。一個簇由若干個扇區組成,具體則由磁碟容量和儲存格式決定。如FAT32中1簇等於8個扇區。一般1個扇區等於512位元組。

每張碟片容量=盤片面數╳磁軌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3)硬碟儲存器

硬碟是一種可移動磁頭、固定碟片的磁碟儲存器。

硬碟儲存器容量=磁頭數╳磁軌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對硬碟分配儲存空間時通常用柱面(cylinders)做單位。硬碟是由若干片硬碟片組成的碟片組,人們把一個硬碟中所有面的同一條磁軌稱為一個柱面。硬碟一般被固定在計算機機箱內,目前大量流行的行動硬碟採用USB接術,方便攜帶,容量大(一般在10G到100G之間),深受人們喜愛。

與軟盤可比,其特點是:容量大、速度快。在使用前先進行格式化,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振動,以免損壞碟片造成整個硬碟報廢。

(4)光碟儲存器

光碟儲存器是指利用光學方式進行讀寫資訊的儲存器。光碟可以分為只讀光碟(CD-ROM)、一次寫入型光碟(WROM)和可擦寫光碟。光碟片的直徑一般為5.25英寸,光碟資訊記錄密度比磁碟高。目前一般使用者使用的光碟是CD-ROM,單片儲存容量約為650MB;CD-ROM驅動器的速度通常以資料傳輸速率來衡量。資料傳輸率以每秒150KB/s為一倍速,則四倍速光碟驅動器的資料傳輸速率為600KB/s。

(5)優盤儲存器

優盤由於其儲存容量大(一般為32M,64M,128M),價格低,使用USB(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方便攜帶、體積小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喜愛。目前32M優盤不過幾十元錢,逐漸成為人們裝機必備之物。

四、輸入輸出系統

1、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CPU控制輸入輸出裝置工作有3種方式:程式查詢方式、中斷方式、直接儲存器訪問方式。

(1)程式查詢輸入/輸出方式

程式查詢方式在程式控制下與外設之間交換資料。其工作過程是首先應用程式向外設發出進行資料傳輸的控制訊號,然後從外設讀取外設狀態,檢查是否可以進行資料傳送,若外設準備就緒,則進行資料傳送;否則反覆讀取並檢查外設狀態,直到外設準備就緒再進行資料傳送。注意:使用程式查詢方式,在外設沒有準備就緒或外設正在進行其他工作時只能等待,不能進行其他工作。

程式查詢方式主要用軟體方法來實現,工作效率低。

(2)中斷方式

①中斷概念

中斷是主機在執行程式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而中斷程式的正常執行,轉去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理,待處理完成後返回原程式繼續執行。其中突發事件指程式執行中出現的除數為零、外部裝置請求、斷電等程式執行前不可預知的情況(即中斷的條件)。

②中斷的型別

中斷分為軟體中斷(簡稱軟中斷)和硬體中斷(簡稱硬中斷)。硬中斷又分為內中斷和外中斷,外中斷可分為可遮蔽中斷和不可遮蔽中斷。

③中斷過程

指從外設發出中斷請求到CPU對該中斷請求處理完畢,返回原程式繼續執行的過程。

中斷過程是:中斷請求→中斷響應→中斷處理→中斷返回。

注意:計算機有多箇中斷源,有可能在同一時刻有多箇中斷源向CPU發出中斷請求。在這種情況下,CPU不可能同時響應多箇中斷,CPU按中斷的優先順序順序進行中斷響應。

(3)直接儲存器訪問(DMA)方式

DMA方式指高速外設(一般指磁碟儲存器)與記憶體之間直接進行資料交換,不通過CPU並且CPU不參加資料交換的控制。DMA方式下高速外設和記憶體之間進行資料傳輸需要使用匯流排。匯流排的使用權一般情況下由CPU掌握,但在DMA工作期間匯流排使用權交給DMA控制器使用,資料交換完成後交還給CPU。

2、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裝置是外界向計算機傳送資訊的裝置。在計算機系統中,最常用的輸入裝置是鍵盤和滑鼠,還有如光筆、數字化儀、數碼照相機、影象掃描器等。

輸出裝置的作用是將計算機中的資料傳送到外部媒介,並轉化成某種為人們所識別的形式。在微型計算機中,最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和印表機,還有如繪圖儀等。

(1)顯示器

計算機的顯示系統由顯示器、顯示卡及相應軟體構成。顯示器和顯示卡構成計算機顯示系統的硬體部分。

①分類

按顯示的內容可以分為字元顯示器、圖形顯示器和影象顯示器。

按顯示的顏色分為單色顯示器和彩色顯示器。

按解析度分為高分辯率、中分辯率和低分辯率顯示器。

按使用的器件分為液晶顯示器(LCD)和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

②顯示器效能指標

 分辯率:顯示器的分辯率用螢幕上每列的畫素數乘以每行的畫素數來表示。如:800╳600、1024╳768等。

 點間距:指顯示器螢幕上畫素間的距離。點間距越小,可使分辯率越高,影象越清晰。目前常用的有).28mm和0.26mm等。

 灰度級:指畫素的亮暗程度。彩色顯示器的灰度級指顏色的種類。灰度級越多,影象層次越真清晰。

 螢幕尺寸:用顯示器螢幕對角線長度表示。目前常用的是15英寸、17英寸、21英寸等。

 對比度:又稱反差,指影象(字元)和背景的濃度差。

 幀頻:字元(影象)每秒種在螢幕上出現的次數。

 行頻:是電子掃描束從螢幕左邊到右邊的掃描速度。

 掃描方式:有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兩種。採用逐行掃描的影象穩定,使人眼不易疲勞。

(2)印表機

印表機是最常用的輸出裝置,一般分為針式印表機、噴墨印表機和鐳射印表機。

它們所採用的材料分別為色帶、墨水和硒鼓。印表機按資料傳輸方式分為序列印表機和並行印表機。印表機按列印原理分為擊打式和非擊打式。非擊打式印表機有熱敏印表機、噴墨印表機、鐳射印表機等。

①熱敏印表機:是利用列印頭加熱,在紙上形成字元或圖形。這種印表機一般用於筆記本計算機。

②鐳射印表機:是利用鐳射掃描把列印的字元或影象在硒豉上形成靜電潛象,然後轉成磁訊號,使磁粉吸附在紙上,經定影后輸出。鐳射印表機的特點是:分辯率高,一般是300DPI(每英寸300個點)、600DPI、速度快(以頁為單位印刷),噪音小,但價格高。

③噴墨印表機:是在列印頭上有噴墨孔,列印時在需要列印的位置從噴墨孔噴出墨汁到紙上,形成字元或圖形。這種印表機的特點:分辯率可達240DPI或更高,噪音小。

(3)調變解調器

調變解調器(Modem)既是輸入裝置又是輸出裝置。調製就是把數字訊號轉換成模擬訊號。解調就是把模擬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一般個人使用者常通過Modem連線Internet,其傳輸速率的單位b/s,每秒的二進位制位數即bps。

四、系統匯流排的組成與型別

系統匯流排是用於連線計算機中各部件(CPU、記憶體、外設介面等)的一組公共訊號線。系統匯流排由資料匯流排(DB)、地址匯流排(AB)和控制匯流排(CB)等3組訊號線組成。資料匯流排用於傳輸資料,地址匯流排用於傳輸地址,控制匯流排用於傳輸控制訊號。常用的匯流排有4種,分別為ISA匯流排、VESA區域性匯流排、PCI區域性匯流排和MCA匯流排。

五、計算機介面

介面電路的作用是完成主機和外設之間資訊形式的轉換和資訊傳輸,包括以下幾部分:

1、顯示卡(即顯示介面卡)

顯示卡是主機和顯示器之間的介面電路,它的作用是把主機要顯示的字元、圖形、影象經過顯示卡電路的轉換,用顯示器可以接受的方式傳送給顯示器顯示。

目前顯示卡的兩種顯示方式為:字元顯示方式和圖形顯示方式。

顯示卡的顯示標準主要有MDA(單色字元)、CGA(彩色圖形)、EGA(增強圖形)、VGA(視訊圖形陣列)、SVGA(超級視訊圖形陣列)。

2、硬碟介面

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硬碟正向智慧化發展,使得硬碟與主機之間的介面走向標準化。常用的硬碟介面有:IDE介面、EIDE介面、Ultra DMA介面和SCSI介面等。

3、序列介面

序列介面由序列介面電路和序列介面訊號線兩部分組成。用序列介面進行資料傳輸時,資料是按二進位制位進行傳輸的。目前計算機常用的序列介面標準是RS-232C。

4、並行介面

用並行介面進行資料傳輸時若干個二進位制位同時傳輸。常用並行介面為印表機並行介面。

5、USB介面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為“通用序列匯流排”,它是目前廣泛應用的新型接術。USB使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通過這個標準插頭,採用菊花鍊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線起來,並且不會損失頻寬。USB需要主機硬體、作業系統和外設三方面支援才能工作。目前主機板一般都採用支援USB功能的控制晶片組,而且安裝了USB介面插槽。Windows98及以上版本都支援USB介面。目前已經有數碼相機、數字音箱、掃描器、鍵盤、滑鼠等很多USB外設問世。

典型例題:

1、CPU的主要功能是進行( )。

A、算術運算 B、邏輯運算

C、算術邏輯運算 D、算術邏輯運算與全機的控制

答案:D

分析:處理器(CPU),它包括運算器和控制器,其中運算器完成各種運算任務(包括算術運算與邏輯運算兩大類),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內容產生指揮其他硬體部件直轄市工作的控制訊號。所以正確答案D。

2、CPU能直接訪問的儲存部件是( )。

A、軟盤 B、硬碟 C、記憶體 D、光碟

答案:C

分析:記憶體與外存有一個重要區別:記憶體能夠被CPU直接訪問,而外存的資訊只能由CPU通過輸入輸出操作來存取,不能與CPU直接交換資訊。所以,當前CPU正在執行的程式、正在處理的資料都存在記憶體裡,外存上儲存的程式、資料只有先調入記憶體,才能再被CPU訪問。換句話說,記憶體是工作儲存器,外存是後備性的儲存器,是記憶體的擴充與備份。內、外存組成這樣一種層次結構,在存取速度、容量、價格幾方面實現了合理的配合。本題正確答案是C。

3、如果一個儲存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組,那麼一個64KB的儲存單元共有( )個儲存單元,用十六進位制的地址碼則編號為0000~( )。

A、64000 B、65536 C、10000H D、0FFFFH

答案:依次為B和D

分析:儲存器的容量是指它能存放多少個位元組的二進位制資訊,1KB代表1024個位元組,64KB就是65536個位元組。記憶體儲器是由若個儲存單元組成的,每個單元有一個唯一的序號以便識別,這個序號稱為地址。通常一個儲存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組,那麼總共就有65536個儲存單元。要有65536個地址,從0號編起,最末一個地址號為65536-1=65535,即十六進位制FFFF。所以本題的兩個正確答案依次為B和D。注意地址的編號都從0開始,因此最高地址等於總個數減1。

4、計算機中訪問速度最快的儲存器是( )。

A、RAM B、Cache C、光碟 D、硬碟

答案:B

分析:在微機儲存器的層次結構裡,記憶體、外存是兩大層次,而記憶體又可分為高速緩衝儲存器(Cache)和主存。主存是記憶體的主體,Cache也用半導體電路構成,訪問速度很高,但容量很小,有的甚至就做在CPU晶片內,所以嚴格地說,Cache只起一個緩衝器的作用,其中儲存著最近一段時間內剛剛從記憶體讀來的資訊。每當CPU要訪問記憶體時,將先到Cache中查詢,如果沒有再到主存中去做實際的訪問操作。所以,存取速度最高的是Cache,其次是主存(如果沒有Cache則最高的就是主存)。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5、通常所說的CPU晶片包括( )。

A、控制器、運算器和暫存器組 B、控制器、運算器和記憶體儲器

C、記憶體儲器和運算器 D、控制器和記憶體儲器

答案:A

分析:CPU晶片是微機硬體系統的核心,又稱微處理器晶片,其中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和暫存器組。注意:CPU不僅包括控制器和運算器,而且包括暫存器組。暫存器組是CPU內部的一些儲存單元,例如,儲存程式執行狀態的狀態暫存器,儲存正在執行指令的指令暫存器,儲存將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地址的程式計數器,儲存參與運算的資料及運算結果的累加器、暫存器等。所以正確答案是A。

6、在記憶體中,每個基本單位都被賦予一個惟一的序號,這個序號稱為( )。

A、位元組 B、編號 C、地址 D、容量

答案:C

分析:在記憶體中,通常是以位元組為基本單位,所賦予的序號稱為地址,在讀寫過程中都必須給出地址,才能進行讀寫。所以正確答案為C。

7、在微機的效能指標中,使用者可用的記憶體儲器容量是指( )。

A、ROM的容量 B、RAM的容量

C、ROM和RAM的容量總和 D、CD-ROM的容量

答案:B

分析:ROM是隻讀儲存器的英文簡稱,它對使用者來說是隻讀而不能寫的。只能有計算機生產廠商用特殊方式寫入一些重要的軟體和資料,如載入程式、監控程式等,斷電後,其內容不會丟失。RAM是隨機儲存器的英文簡稱,由使用者隨時對其進行讀寫操作。CPU需要的資料只能從外儲存器調入RAM,CPU根據程式來處理資料,處理完成的結果資料暫時存入RAM中。人們常說的可用的記憶體容量就是指RAM的容量。斷電後,RAM中的資料將丟失。CD-ROM是隻讀光碟的英文簡稱。其特點也是一次性寫入,寫入的資料將永久儲存在光碟上。CD-ROM屬於外存,不屬於記憶體。

8、5.25英寸軟碟片外框上有一個矩形缺口,其作用是( )。

A、機械定位 B、“0”磁軌定位

C、防寫作用 D、磁軌的起點定位

答案:C

分析:5.25英寸軟碟片的矩形缺口是防寫口,用於對碟片中的內容防寫,5.25英寸軟盤用膠紙貼住此缺口不透光時即禁止寫入,防止由於意外寫操作而破壞原儲存資訊。

9、DRAM儲存器的中文含義是( )。

A、靜態隨機儲存器 B、靜態只讀儲存器

C、動態隨機儲存器 D、動態只讀儲存器

答案:C

分析:RAM是隨機儲存器。隨機儲存器分為靜態隨機儲存器和動態隨機儲存器。DRAM為動態隨機儲存器。半導體動態儲存器DRAM的儲存容量大,價格比靜態儲存器便宜。目前市場上多為動態隨機儲存器DRAM。

10、在不同的計算機中,位元組的長度是固定不變的。設計算機的字長是4B,那麼意味著( )。

A、該機最長可使用4B的字串

B、該機在CPU中一次可以處理32位

C、CPU可以處理的最大數是24

D、該機以4個位元組為1個單位將資訊存放在軟盤上

答案:B

分析:位元組是計算機系統儲存資訊的基本單位,不同計算機中位元組的長度是不變的,都佔8位二進位制位。字長是CPU一次處理的資訊長度,不同計算機系統的字長是不同的。若計算機字長是4個位元組,則意味著該機在CPU一次可以處理的資訊長度為32位。

11、計算機的I/O裝置和主機之間的資料傳送可通過( )或( )實現,其中遠距離的資料通訊一般通過( )來實現。

A、序列介面 B、並行介面 C、雙向介面 D、單向介面

答案:序列介面 並行介面 序列介面

分析:I/O裝置和主機之間的資料傳送可通過並行介面和序列介面實現。其中序列介面由序列介面電路和序列介面訊號線兩部分組成。目前計算機常用的序列介面是RS-232C介面。用並行介面進行資料傳輸時若干位二進位制位同時傳輸,這種介面的傳輸距離比較短,所以一般要進行遠距離資料通訊,通過序列介面來實現。

12、高效能的多媒體計算機中,多采用( )。

A、PCI B、EISA C、ISA D、MCA

答案:A

分析:一般效能的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採用ISA匯流排結構;較高效能的多媒體計算機可採用EISA匯流排結構,PCI是匯流排的新技術,可滿足許多多媒體應用程式對資料傳輸速率的要求,PCI為32/64位匯流排,它的資料傳輸速率也從132MB/S發展到了2676MB/S,可以滿足高清晰度電視訊號與實時的三維目標實體化過程的要求。因此,高效能的多媒體計算機中,多采用PCI匯流排結構。

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指令中運算元規定準備招待的功能

B、斷開電源後,DRAM中的內容便會丟失

C、在16位計算機中,一個位元組由16位組成

D、軟盤驅動器屬於主機,軟盤屬於外設

答案:B

分析:指令由操作碼和運算元(或者運算元的地址碼)構成,其中操作碼規定該條指令將要招待的功能,運算元只是操作的物件。一個位元組總是由8個二進位制位組成,16位計算機通常指的是其資料匯流排為16位。軟盤驅動器和軟碟片都屬於I/O裝置。主存中的RAM分為動態RAM(DRAM)和靜態RAM(SRAM),RAM只要一斷電,其內容便會全部丟失,故選B。

14、儲存的內容在被讀出後並不被破壞,這是( )的特性。

A、隨機儲存器 B、記憶體 C、磁碟 D、儲存器共同

答案:D

分析:目前所使用的儲存器一般都具有“非破壞性讀出”的存取特性,即讀出時並不破壞原來儲存的內容,只有在寫入新內容時才使原有的內容丟失。理解這個特性可以用錄音磁帶來做形象的類比:把錄音帶放入錄音機內放送多遍,錄音帶上的內容依然如舊;只有當錄入新內容時,原有的節目才被“洗掉”。對於用半導體電路構成的記憶體(包括隨機儲存器和只讀儲存器)、磁碟、磁帶等外存,都有這樣的特性。

15、鐳射印表機屬於( )。

A、點陣式印表機 B、擊打式印表機

C、非擊打式印表機 D、熱敏式印表機

答案:C

分析:印表機是另一種常用輸出裝置,從工作原理上可分為兩大類:擊打式與非擊找式。擊打式印表機(包括點陣式的、鏈式的等),通過“機頭”向紙上打擊而印出字元。其缺點是工作時噪聲大,其優點是點陣式的比較便宜。非擊打式的印字機(如鐳射式、噴墨式、熱敏式等),工作時沒有機件與紙面發生撞擊,所以嚴格地說不應叫“打”印機,而應叫“印字機”。不過,人們習慣上還是稱呼“鐳射列印”、“噴墨列印”等等。鐳射印表機印刷質量高、速度高、工作時噪聲很小,但價格偏高。雖然它在工作時也有一道對紙張加熱的工序,但那只是為 了固定印在紙上的墨粉,並不是通過加熱才顯出字元來,所以不屬於“熱敏式印表機”。

標籤: 計算機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xg5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