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秋天的地理知識

秋天的地理知識

秋天的地理知識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受地理環境影響較大的現象。A.植物生長離不開地理環境,所以“春天種花植樹”與地理知識密切相關,故A錯誤;B.電腦技術屬於知識技能,與地理環境關係很小,所以“暑假學電腦”與地理知識關係不大,故B正確;C.樹木生長受地理環境影響很大,“秋天賞紅葉”與地理知識密切相關,故C錯誤;D.下雨、降雪等天氣現象,受地理環境影響,熱帶地區很少會有降雪現象。因此“冬天堆雪人、打雪仗”與地理知識也密切相關,故D錯誤;【答案】B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國秋水地圖來了!其中暗藏了哪些地理知識?

秋日已至,長江流域已經開始收穫秋天的果實。最近,國家氣候中心釋出了一張“秋水地圖”——《中國秋水地圖》(上下冊)。中國秋水地圖通過一張大地圖展現了我國主要河流分佈情況。其中,在長江流域,從南到北依次為黃河、長江、珠江、淮河、海河、松花江、遼河、淮河。“秋水”代表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降水分配特徵,與“中華之源”華夏文明具有一定淵源關係;“秋水”與長江流域、海河流域均有聯絡。

我國有13條河流,按流域劃分,大致可分為長江、黃河、珠江、淮河等3個流域。其中,黃河流域面積約為450萬平方公里;珠江流域面積約為240萬平方公里;淮河流域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里;遼河流域面積約為88萬平方公里。此外,黑龍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我國西南地區分佈廣泛,其中我國西南地區主要包括四川東部和雲南北部地區以及貴州東南部地區。中國秋雨地圖將這些河流分門別類顯示在同一張大地圖上,通過河流分佈與地形及河流長度等要素來展現我國各流域中水的分佈特徵。

“秋水”與長江、海河均有聯絡,但二者又有明顯的區別。比如,長江流域中的淮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達174萬平方千米,約佔我國國土面積的25%以上,流域內70%以上的人口分佈在淮河流域;而海河則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達260萬平方千米,佔我國國土面積的20%以上,約佔我國國土面積的25%--30%,佔國內人口的40%左右——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達45萬平方千米~70萬平方千米(圖2)。此外從地理位置上看,海河與淮河流域是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而海河與淮河流域則是典型河流系統——遼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系統。

根據氣候演變規律,“兩大流域”及海河流域的降水分配模式是以“春汛”為主導,夏季降水主要向北方地區移動,秋汛則主要向東南方向移動。“兩大流域”形成了完整閉環系統,其中長江流域與海河流域具有典型的春汛特點。從降水分佈來看,兩大流域及海河流域東部降水集中且分佈面積較大,西部和南部降水較小而分佈面積較小;從降水區域分佈來看,兩大流域西部和南部地區降水集中且分佈面積較大,東部和南部地區降水分佈較小但分佈面積較大。從春汛主要向東南方向移動到長江流域及海河流域東部地區;從夏汛主要向南方地區移動到黃河流域及海河流域東部地區;從秋汛主要向東部地區轉移到黃河流域及海河流域西側地區。

中國有句古語:“水之為物,起于山嶽,流於市肆,至於民,不聞不飲,故能容身也。”河流在華夏文明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一個與江河密不可分的大一統王朝——西周時期的周成王。“周王室以其地多水而得名”,這是人們對周朝的一種稱呼,其實並不準確。周王在公元前530年左右統一中國後建立了周朝,這時期“周”已經成為一個國號和名稱的開始。

秋天在中國到來的地理順序是從北到南還是從南到北

秋天在中國到來的地理順序是從北到南,因為北方降溫早,降溫快。春夏到來的順序是從南向北;秋冬到來的順序是從北向南。

季節是每年迴圈出現的地理景觀相差比較大的幾個時間段。不同的地區,其季節的劃分也是不同的。對溫帶,特別是中國的氣候而言,一年分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對於熱帶草原只有旱季和雨季。在寒帶,並非只有冬季,即使南北兩極亦能分出四季。

秋陰不散霜飛晚地理現象

大氣逆輻射現象

“"秋陰"指的是秋天的多 雲天氣,當夜間雲層愈厚時,大 氣逆輻射愈強,地面就能獲得較 多的熱量補償,因此夜間降溫較 晴天慢得多,地面溫度不易降到

零攝氏糜以下.當秋季這種多雲 的夜晚較多並持續時,就不易形 凍,轍霜凍的時間來得偏 而這種連續的陰夫還會帶來

高空氣溫低很容易產生對流,而0厚厚的雲層中葉蘊藏著不少水l.嚷I 汽,這樣就自然會能聽到雨打殘 蕊聲音了”

地理春夏秋冬怎麼劃分

問題一:地理怎樣分別在12個月春夏秋冬所佔的日子 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七年級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問題二:地理中的春夏秋冬各分的三個月與語文中常說的相同嗎? 相同 一年四個季度 春3-5夏6-8秋9-11冬12-2月

滿意請採納

問題三:高中地理中的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氣候方面四季的劃分:3-5月是春季,6-8月是夏季,9-11月是秋季,12-2月是冬季。

問題四:地理知識,一年裡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地球的自轉軸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層能量的主要來源。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的分佈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決定的,稱此為天文輻射。由天文輻射決定的氣候稱為天文氣候。天文氣候反映了全球氣候的空間分佈和時間變化的基本輪廓。 太陽輻射隨季節變化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形成了四季. 除太陽本身的變化外,天文輻射能量主要決定於日地距離、太陽高度角和晝長。當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的直射而處在盛錠時,南半球則面對太陽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陽光。這便是四季的由來。

問題五:地理學中哪座山 *** 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特徵? 20分 1.海拔高。2.山腳氣溫較高(位於熱帶)

問題六:天文四季和地理四季怎麼劃分,詳細 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春、夏、秋、冬四季,對於人類生產和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劃分依據不同,四季的長短、起止時間也不一樣。四季大致有以下幾種劃分方法。

1、天文四季

這是以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為依據劃分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大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小的季節;春秋兩季是過渡季節。

2、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 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為四季之首。這種四季,符合天文條件,即當太陽高度最大、白晝最長的3個月是夏季;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最短的3個月是冬季;太陽高度、白晝適中的6個月為春季和秋季。但這樣劃分與實際情況差別較大,如2月初立春時,並沒有多少春意,特別在我國北方,人們還在“北風吹,雪花飄”的嚴寒中歡度新春佳節。8月已經立秋了,但仍然夏日炎炎。

3、西方國家的四季

在西方國家習慣上以“兩分”、“兩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之首,它在時間上比我國傳統四季推遲約一個半月。這種四季在一些地區與實際氣候基本一致。例如,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分時節已經冰雪消融,萬物復甦,人們才真正感到春天的來臨。

4、氣候統計學的四季

按陽曆的月份,把3月~5月定為春季;6月~8月定為夏季;9月~11月定為秋季;12月~2月定為冬季。這種四季,比較接近西方國家的四季。

5、候溫四季

為了使春夏秋冬四季與“桃花開,蟬始鳴,雁南飛,冰霜凝”等物候現象一致,氣象部門就以實際氣溫作為四季劃分的依據。

我國古代有五天為一候的規定。“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全年72候。現代氣象學規定,每候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稱為“候溫”,候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低於10℃時為冬季;介於兩者之間則為春季、秋季。這種四季特點是反映草木榮枯,花開果熟,鳥獸繁衍,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問題七:不明白。為什麼地圖分春夏秋冬? 人家是按照季節為週期更新地圖的,所以就用季節命名版本了唄

問題八:看地球公轉圖如何判斷春夏秋冬? 看直射點的位置,,這個圖都給你標好了,,直射點在哪是什麼季節,這應該知道吧。。(公轉軌道面規定為北半球在上)

標籤: 秋天 地理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o56q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