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紅高粱家族的藝術特色

紅高粱家族的藝術特色

紅高粱家族的藝術特色

紅高粱家族是一部以農村為背景、反映社會變遷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它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精湛的描寫技巧:小說中採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以色彩為線索描繪自然風光和人物內心世界,以對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的特點等,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和環境的真實感。

2. 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說中塑造了一批具有鮮明性格、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物形象,如勇敢堅強的阿蒙、單純善良的一六、心懷大志的酒花等,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印象。

3. 深刻的社會思考:紅高粱家族通過描繪家族逐漸衰微的過程,呈現了農村社會的真實面貌和生活狀態,同時對封建社會、官僚主義、文化傳統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4. 多元化的敘事結構:小說不僅採用了回憶錄、插敘等多種敘事方式,還通過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視角交替講述故事,使小說更加豐富多彩,具有強烈的生命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莫言《紅高粱》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藝術特點

1、《紅高粱》小說的主題思想既張揚活得豪爽、個性解放、坦坦蕩蕩的生命觀,又歌頌英勇抗日的愛國主義精神。

2、敘事藝術

粗俗又崇高的人物對白,愛憎交織的場面敘述。

打破了敘事視角的常規用法將多種敘事視角交替使用達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在全知和限知的敘事視角中來回穿梭,在講述別人故事的同時,也在聆聽著別人講故事。

能夠自如地掌控敘事節奏還能給讀者以足夠的想象空間,在敘述上真正做到用技而不炫技,主觀又不失公允。

3、弘揚積極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個性解放精神,重建創造精神等。

擴充套件資料

莫言首評《紅高粱》結尾:不符合科學但符合藝術

電視劇《紅高粱》專家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紅高粱》原著作者莫言表示他出國期間看到海內外華人熱追電視劇版《紅高粱》,他特別提到《紅高粱》結局九兒慷慨赴死這場戲雖然不符合科學,但是符合藝術,符合觀眾的心理需求。

對於電視劇版《紅高粱》,原著作者莫言表示,因11月6日去美國,他只看了30多集,但每集他都看得很仔細,看完後也生出很多感想。而赴美期間,海外華人對電視劇版《紅高粱》的喜愛,更是讓他清晰地感受到《紅高粱》的巨大魅力。

莫言說,赴美期間他發現很多身在美國的華人都在追看《紅高粱》,反映也都是正面的、肯定的。尤其是他們在異國他鄉看到這樣帶有強烈中國風格、中國鄉土精神的電視劇,喚起的思鄉之情,更讓他感到非常振奮和高興。

完成拍攝,將它完美呈現出來,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莫言也表示由衷地感謝。他表示電視劇版《紅高粱》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是符合我們愛國主義主旋律的電視劇;

充分展現了我們傳統文化道德價值觀中正面的部分,其故事的講述,曲折、豐富、豐滿,堪稱精彩;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更是塑造出一群形形色色的豐滿和比較豐滿、個性十分鮮明的人物。以一部作品來說,有這幾點就足以站得住腳。

莫言還特別提到了電視劇的結尾部分,“在大結局中九兒提著酒的情節,酒是不可能引發那麼大的爆炸,因為酒燃燒,冒出的火苗是藍色的,不會像汽油那樣引發沖天大火強烈爆炸,這個雖然不符合科學,但是符合藝術,符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高粱

莫言對《紅高粱家族》的評價是什麼?

一、文字風格,作者極善於心理、場景和人物表情的描繪刻畫。在這方面,與老舍很相似。當然,兩個人的文字風格還是有很大差異。其實,這種重筆描繪的手法,是小說創作的基本功。要寫出好的小說,這方面不可少。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這個生活節奏超快的年代,這種寫法稍顯過時,因為人們沒有那麼大耐性去讀那些重筆的心理描繪。讀一些當代小說,特別是網路小說便會發現這種差別。網路小說,往往敘述輕鬆簡約明快,很少在一種具體的細節之處過多停留。讀起來固然沒有前者那麼深刻,但是頗為流暢快意。

二、結構方面。這是典型的穿插式穿越敘述手法。古今交替,依次相隔。這方面與《穆斯林的葬禮》應該是一個路數。好處是明顯的。試想如果純粹按照時間前後順序敘述,那麼顯然乏味。而採用這種古今兩個時段交替敘述的方式,使兩者情節並行推進的方法,卻可以始終保持小說的張力,始終扣人心絃。當歷史都交代清楚的時候,也是整個故事結束的時候。而且,這種敘述很考驗作家的整體架構思維。

三、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諾貝爾文學獎文員會將文學獎頒給莫言,理由之一便是其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對此,我並不是很懂。如果按照自己對於魔幻的粗淺理解,那麼《紅高粱》裡是有魔幻的味道的。就比如,其中的“祖母”臨死前,那些心理描述,玄。但是並不確定,這就算魔幻現實主義。

四、感覺莫言似乎有一種女性主義情節啊。作者似乎總在有意突出女性的偉大,特別是女性長輩的偉大,如母親或者祖母等,她們不光美麗善良,而且勇敢智慧,普通人的生活中顯現的盡是智者,或是覺者的境界。《豐乳肥臀》便是經典一例。

求大神幫忙,在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中,高粱意象的作用有什麼?

一、關於莫言及《紅高粱》的概述

莫言在先鋒派作家中,其藝術手法與文風以獨樹一幟響徹文壇。在《紅高粱》這部小說作品中,莫言用一種無功利的狀態與審醜的方式,以極具張力的敘述語言,描繪了一個以淳樸的高密東北鄉為背景的民眾浴血抗日的故事。

莫言的《紅高粱》深受評論家品評的除了其敘述視角與審醜藝術外,還有其作品中大量運用的意象描寫。意象作為一種文學符號,在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的應用主要是用此物來替代其他事物或者有意義的東西。對《紅高粱》這部小說,我們主要從文化意象、生命意象、色彩意象以及自然意象等方面進行分析。

二、莫言《紅高粱》中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來源於社會、歷史以及民俗,其烙上了鮮明的人文特色,屬於歷史的積累與沉澱。《紅高粱》的文化意象包括:生命意識、色彩意象、酒神精神、民俗意象以及墳墓等。

(一)莫言《紅高粱》中的生命意識

所謂“生命意識”,就是人類本身作為生命存在而有的一種體察。在眾多文學作品中,《紅高粱》中關於生命意識的表現最為深刻和具體。例如,在對中國民族不死生命力延續的表現,小說藉助以羅漢大爺被割掉的耳朵在瓷盤裡跳的叮咚叮咚響來體現。一輩子善良、正直的羅漢大爺,他的情感被道德所束縛,但當他被日本人折磨時所表現的不屈不撓,頃刻間給羅漢大爺怯懦的人生增添了壯麗之色,羸弱的人生在殘酷的死亡面前獲得永生的美麗。小說中,作家所表現出來的生命意識,既是模糊不清楚卻也有著怯弱的體現,以對羅漢大爺的描述就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

(二)莫言《紅高粱》中的色彩意象

在《紅高粱》中,作家大量運用色彩意象,其中以紅色意象貫穿文章始末,對抗日血歌與民族精神進行描摹,在展示鄉村人民在反侵略中的情緒主要以綠色意象穿梭,同時又以其他始終色彩意象。為作品增添魔幻色彩。

1.以紅色意象為主導

《紅高粱》作品中,紅色意象的運用,在展現高密東北鄉人民的奔放生命力、浴血奮戰的抗日英雄行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1)酥紅與生命

小說中,對高密東北鄉人民奔放的、自由的生命意識的表現,除了爺爺為得到奶奶顛轎、殺瘋麻子一家外,就是奶奶為了自由,與爺爺走向紅高粱地的情節,對色彩意象的體現更為突出。

“①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洸洋的血海,……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稞子裡穿梭拉往,幾

十年如一日。”

“②奶奶粉面凋零,珠淚點點,從悲婉的曲調裡,她聽到了……,看到了死神的高粱般深紅的嘴脣和玉

論《紅高粱》的藝術特色

《紅高粱》的整個符號系統就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的審美範疇,其中的人物語言是粗話、髒話、野話、葷話、罵人話、調情話等粗俗汙穢的鄉村用語,是典型的高密農民在說話。

小說的主題被詮釋為弘揚積極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個性解放精神,重建創造精神等。

其意圖是藉助高密東北鄉民間原始野性文化的活力來改造孱弱的民族性格,呼喚強有力的生命形態,呼籲中華民族要自尊自強,要有反奴性和反抗性,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民族品質。

擴充套件資料:

《紅高粱》電影於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紅高粱》電視劇女主角周迅獲第21屆上海電視節頒發的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

1987年11月,香港出版《八十年代中國小說選》,香港作家西西負責編選的第一輯就推出了莫言的《紅高粱》。1993年,維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翻譯的《紅高粱》。

莫言先生紅高粱家族想要表達什麼主題?

說起莫言,大多數人想到的首先是他的《紅高粱家族》裡的《紅高粱》以及他的故鄉高密。莫言自己也說過,《紅高粱》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山東省高密縣曾舉辦過一次莫言小說研討會,會上有學者提出“莫言的小說在高密”的說法。張藝謀根據莫言的小說拍的《紅》播出後,在高密一度形成“莫言熱”,有“西方傳說管莫言,人人爭看紅高粱”的說法。

《紅高粱》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時日本鬼子為了報復某個村莊的村民對他們的攻擊,準備對這個村莊進行報復,結果在路上,因為一個人指錯了方向,導致另一個村莊的一百多個百姓被殺害。

《紅高粱家族》可以說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作者將歷史與民族的巨集偉題材濃縮到東北高密鄉幾個典型人物身上。大片大片的高粱地裡演繹著一個民族的血與淚,愛與恨。美國《紐約時報書評》的編輯威爾伯恩·漢普頓在評論《紅高粱家族》時說“幾乎每一頁都詳盡地記述了那個殘忍、野蠻時代的恐怖和情緒。日本兵命當地有名的殺豬匠在眾百姓的睽睽目光下活剝羅漢爺爺的一幕,其恐怖程度比得上任何有文獻記載的暴行。”[①]可以說,這是一部用血寫成的小說,瀰漫著、硝煙、血腥與死亡、慟哭。?????在每一個作家筆下,幾乎都有一個深入骨髓的“故鄉”,正如莫言的高密,魯迅的紹興,沈從文的湘西,托馬斯的“威塞克斯”,福克納的美國南部的約克納帕塔法縣。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認為擺脫故鄉是20實際作家的共同情節。莫言則認為作家只有擺脫了故鄉才能認識他的故鄉。他在高密生活了近二十年,沒有離開家鄉之前,他覺得這是個令人厭煩的地方,千方百計地想要離開家鄉。後來莫言應徵入伍,三年後獲得一次回家探親的機會。汽車已進入高密的領地,,看到高密的河流草木,聽到熟悉的鄉音,作者就激動萬分。進了村子,看到母親從衚衕口走來時,他熱淚盈眶。這就是故鄉情節。莫言深深地愛著他的故鄉高密,他的一些小說人物或事件可以在高密找到原型。《紅高粱家族》裡的那個王文義是實實在在生活在高密的一個人,莫言在寫作時曾想過用化名,但考慮到這樣會降低小說的原汁原味,不能夠更徹底地表達出來,因此用了真名。結果那個叫王文義的老人找到莫言,說“聽說你把我寫進你的小說裡了”。莫言把故鄉深深地烙進了心中,把故鄉人寫進小說裡,為此還遭到了一些人的辱罵。這些恰恰能體現高密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莫言第一次把高密寫進小說裡是從《白狗鞦韆架》開始的,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高密漸漸成了他作品裡的一塊神聖的淨土。他在這片土地裡耕耘,流血流汗流淚,寫著骯髒、純美、醜惡、善良,鞭笞與讚美,嬉笑怒罵,寄託了濃濃的鄉土情懷。?

實際上,莫言筆下的高密絕不是一般意義的“故鄉”,它早已上升到了歷史與文化的層面。他說“高密東北鄉是地球上最美麗最醜陋,最超脫最世俗,最聖潔最齷齪,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愛的地方”,這個表達道出了高密這個特殊的地方的內涵。一方面,原生態的吃喝、婚嫁、情愛、生育與高粱地一起長養著;另一方面,民族精魂與生命意識在高粱地裡蓬勃生長。這是一個偏僻、落後的村莊,蠻荒、貧窮、苦難與代表著民族精魂的堅韌、勇敢、抗爭意識相互碰撞、糅合。讓作品超越一般的戰爭題材和上升到了文化與生命意識的層次。

作品中說“每一穗紅高粱都是一個深紅的成熟的面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個壯大的集體,形成一個大度的思想。”“紅高粱”在這裡是一個巨大的象徵,民族英魂了與歷史靈魂、原始生命的蓬勃向上與狂野在高粱身上聚合。“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溼的高粱在霧洞裡憂悒地注視著我父親,父親也虔誠地看著它們。父親換恍然大悟,明白了它們都是活生生的靈物。他們紮根黑土,受日精月華,得雨露滋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紅高粱成了千千萬萬生命的象徵,它在高密的土地上散發著生命的狂野、粗暴,人們喝著高粱粥,聞著高粱的氣息。在高粱地裡打滾,在陽光下曝晒。高粱地成了人們的婚床,戰場,墓地。靈與肉,愛與恨。悲苦與幸福在這裡糾結融合,最後人與高梁融為了一體。????紅高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淺顯是象徵,是“民族生機的徵兆。、”“宇宙天靈的幻化”。雷達先生在評論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時說:“一方面,它是人與自然契合冥化的象徵,紅高粱是千千萬萬生命的象徵,千千萬萬生命又是紅高粱的外觀,天人合一,相生相長,讓人體驗那天地之間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動,從而引向人與自然,生命與地域的重疊、合影、渾一的魂歸自然和宇宙之故鄉的境界。另一方面,它又是歷史

與現實契合的象徵,象徵堅韌,不屈,苦難,象徵復仇,象徵英雄主義,象徵淳樸而豪放的道德,象徵偉大民族的血脈、靈魂和精神。”[②]這一段解讀將紅高粱的精神延伸到了更高的層次。

紅高粱象徵的精魂在人物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作品中最典型的是“我奶奶”戴鳳英。莫言在評論自己的這部小說時說“這部作品恰好表達了當時中國人的一種共同的心態,在長期的個人自由受到壓抑之後,《紅高粱》張揚了個性解放的精神——敢說,敢想,敢做。”“我奶奶”就是這種精神的有力說明。她大膽剛烈,敢說敢做,正如文中所說“她老人家不僅是抗日英雄,也是個性解放的先驅,婦女自立的典範”。她勇於衝破婚姻的牢籠,尋求所愛;她敢於與父親抗爭,甚至與他斷絕來往;她撐起了高粱酒的生產,成為全鄉最富有的人家;公公丈夫被殺後,她在曹面前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她臨死前的對天地的吶喊“天,什麼叫貞潔?什麼叫正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你一直沒有告訴過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我不怕進你的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敢的都幹了,我什麼也不怕??”這段獨白正是她的一生性格的寫照。她就是紅高粱的化身,“她血液裡散發出來的是濃烈的高粱酒味”,她死後埋在高粱地裡,與高粱一樣繼續活在人們的心中。

此外,作品中的另外幾個女性形象一樣散發著紅高粱般的野性。二奶奶戀兒的敢愛敢恨,面對禽獸般的日本人的蹂躪,她拼了命保護女兒,母性的光輝在她的歇斯底里的慘叫裡得到了體現。而當日本兵“端起刺刀對準母親的肚子時,驚恐、戀母之情湧上她的心頭,小姑娘從窗臺上跳起來,向著二奶奶撲去”,小女孩香官對母親的保護再次抒寫了紅高粱的血性情愫。“我母親”倩兒在枯井裡保護弟弟,垂死掙扎的過程正是高粱精神“堅韌”“不屈”的表現。

而“我爺爺”餘佔鰲不僅是紅高粱的精神的化身,還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寄寓。他是十足的匪徒,手上沾滿了血腥,他粗野、強悍、無賴;他殺人搶妻,能愛能恨,與日本人作著持久的抗爭。這是個“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還凝聚著民族傳統文化與古老的思想。得知豆官續香火還有望時,他的一聲“蒼天有眼”喊出了他對傳統文化領域的“續香火”的堅守。他不惜化為大量的人力財力為埋在高粱地裡近兩年的“我奶奶”出大殯,除了表現他對“奶奶”的愛以為,這還是古老中國殯葬文化精髓與信仰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的表現。他恪守宗法觀念王權和,熱衷於傳宗接代既是封建道德的反叛者,又是守衛者。

“羅漢大爺淒厲地叫著,瘦骨嶙峋的身體在拴馬樁上激烈扭動所有的人在大爺的罵聲中昂起了頭”“人群裡的女人們全都跪倒地上,哭聲陣野。當天夜裡,天降大雨,把騾馬場上的血跡沖洗得乾乾淨淨,羅漢大爺的屍體和面板無影無蹤。村裡流傳著羅漢大爺屍體失蹤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竟成了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劉羅漢在罪惡的日本兵面前將“紅高粱”精神悲壯地演繹了一遍。他的每一寸肌膚,每一滴血液都隨著雨水滲進了高粱地裡,高粱魂在人們的傳說中一代代流傳下來。無論是莫言的小說還是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帶給人的是驚天動地的震撼。“我奶奶”出殯時豆官為他唱的指路歌更是催人淚下:“娘-—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船—溜溜的駿馬—足足的盤纏—娘—娘—你甜處安身—?苦處花錢”。這是唱給紅高粱地裡所有亡魂的歌,是悲歌,也是讚美詩。莫言在小說的卷首語中寫道;“謹以此書召喚那些遊蕩在我的故鄉無邊無際的通紅的高粱地裡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們的不肖子孫。我願扒我的被醬油醃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個碗裡,擺在高粱地裡。”紅高粱的精魂已經深入的作者的靈魂。他在小說的末尾還寫道:我的整個家族的亡靈對我發出了指示迷津的啟示;?

可憐的、孱弱的、猜忌的、偏執的。被毒酒迷幻了靈魂的孩子,你到墨水河裡去浸泡三天三夜——記住,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洗淨了你的肉體和靈魂,你就回到你的世界裡去。在白馬山之陽,墨水河之陰,還有一株純種的紅高粱,你要不惜一切找到它。你高舉著它去闖蕩你的荊棘叢生、虎狼橫行的世界,它是你的護身符,也是我們家族的光榮的圖騰和我們高密東北鄉的傳統精神的象徵!

“純種的紅高粱”正是純粹的高粱魂的象徵。莫言曾說過“他們讓我們這些活著的子孫相形見絀,有進步的同時,我真切地感到種的退化。”到了今天,紅高粱精神依然長存。

莫言《紅高粱家族》到底講了什麼?

1、《紅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漢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奉獻的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被譯為二十餘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某網站評分8.9分。小說通過“我”的敘述,展現了抗日戰爭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故事。爺爺、奶奶、父親、姑姑等先輩,一方面奮起抗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發著讓子孫後代相形見絀的傳奇愛情。小說洋溢著豐富飽滿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筆全力張揚著中華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過這部作品,作者把他的“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了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莫言

2、《紅高粱家族》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86年,是“莫言長篇小說全編”(修訂版)系列中的一冊。是莫言向漢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奉獻的一部影響巨大的力作,曾入選《亞洲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和英美學界重量級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的75年來世界四十部傑出作品榜單。

3、書友點評摘錄:

(1)莫言用屬於莊稼的形容詞描寫人。那是莫言的鄉野。在那裡,好孩子永遠飽滿豐盈,好女人永遠雨水充沛,好漢子就像雜草,骨子裡有血,汗液裡流的只能是糧食釀的酒,作物像河水,在年月裡不斷生長,不停,但它總在那兒,在那見證著那些最王八蛋也最英雄好漢的,鄉野傳奇。

(2)鄉村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奇詭的語言風格、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絢麗的場景色彩,將“高密東北鄉”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地展示給讀者。這不僅僅是一部家族史和,更是民族歷史,那些在我們的民族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雖不是波瀾壯闊但仍不應忘記的事情。

(3)最近熱映的《紅高粱》電視劇和原著相差太多,原著要比電視劇殘忍、淋漓、撕裂、痛苦、麻木得多。莫言的文字強悍剛硬,讀時流暢攝人心魄。

4、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縣河涯鄉平安莊(現為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當代作家,黨員。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5、滿意請採納,關注更欣喜。祝生活愉快!

對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分析

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是根據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紅高粱》所改編的一部經典影片,該片曾獲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做為第七藝術,電影藝術有著不同於文學藝術的獨特魅力,下面就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做簡要分析,試分析“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

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在影片《紅高粱》中曾多次出現,且不同的出現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

第一次是做為影片的獨白,在青殺口這個地方出現的,“青殺口,野高粱。百十畝的野高粱,沒人中沒人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還鬧鬼”。這是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在影片中的第一次露面,象徵著野性,神祕,與生機勃勃的生命活力。這次出現至關重要,因為它奠定著影片(小說)的基本基調,高粱後面的幾次出現也是以這次出現根基的。

第二次是在九兒戴鳳蓮嫁入李家後出現的。是夜,一片漆黑。月夜下的高粱呈現出一副蕭瑟、蒼涼的意蘊,這象徵著九兒戴金鳳被李入李家後無奈,孤獨,悽清而又悲涼的境地。夜黑了,月出了,高粱寂了,九兒哭了……

高粱的第三次出現是九兒回家省親時。那是墨水河邊的高粱,是被風吹動著的高粱,是密不透風的密密麻麻的無邊無際的高粱。(高粱的這次出現恰可以證明第一次出現的重要性。)就在這麼一片隨風飄舞的高粱從中,餘佔鰲出現了,並且還帶走了九兒……這個鏡頭中的高粱象徵著生命的自由與野性,這是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較為重要的品質和象徵——自由、野性。

第四次出現是在高粱地裡。高粱的這次出現應當是與第三次一起的,之所以把這二者分開,是因為它們有著不懂得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且都比較重要。同樣是密不透風的密密麻麻的高粱,不同的是這一次高粱的出現是在餘佔鰲的腳下。餘佔鰲為了和九兒野和,踩倒了數十根高聳著的高粱。這一次的高粱形象並不怎麼突出,突出的是餘佔鰲踩高粱繩時的動作和表現——凌亂,暴躁,野性。一個人瘋狂的亂踩。餘佔鰲這時應當是十分興奮,激動的,他的身上表現出了一種農民的野性與生命的活力。這才是這一片段中高粱的真正象徵與意蘊。

日本人來了,高密人民去田野裡踩高粱。一大群人,大人小孩都有,婦女老人都在,整齊的平穩的安靜的一致的在踩著鬧鬼的青殺口的高粱。對比餘佔鰲一個人踩高粱時的那種凌亂與瘋狂,他們顯得是那樣整齊平靜。這時的高粱就表現出一種被壓迫著的民族精神面貌——屈辱,無奈,憤恨。高粱被踩倒了,成片成片的被踩倒了,它們躺在地上就那麼的無奈的躺在地上。被踩倒了的高粱周圍站著人群,站著生它們養它們,又被它們所生被它們所養的人群。

紅高粱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影片的結尾,那是太陽低下的紅高粱,是血紅的紅高粱,是太陽底下的血紅血紅的紅高粱。這是影片中最最經典最最重要的紅高粱,沒有之一。那在太陽底下隨風飄舞的血紅的紅高粱此時所表現的是人的意識覺醒和本體衝動,這也正是《紅高粱》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意義與意蘊。

以上就是對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簡單分析,影片《紅高粱》這一藝術作品當然還有很多也很重要的藝術內容與藝術特色,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做一一說明。

莫言小說《紅高梁》的藝術特色?

《紅高粱》的敘述沿兩條線展開,主線是土匪投資“我爺爺”餘佔鰲率領的武裝伏擊日本汽車隊,輔線是在這次戰爭發生之前發生的餘佔鰲與“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

小說對題材的處理體現出對傳統小說敘事的叛逆,是以追憶的姿態講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藝術世界裡,蘊含著中國農民的生命觀、歷史觀、乃至時空觀。

《紅高粱》的敘事策略和語言方式追求強烈的陌生化效果。小說的展開是由感覺引導,情緒推動。

小說在敘事人稱上,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疊合在一起。在語言運用上,《紅高粱》追求一種富有力度的表達,一切都服從主題的自由創造和審美快感。重視感覺,大膽運用豐富的比喻、誇張、同感,還有對於語言色澤的選擇和氣勢的營造。

——摘自《中國現代文學史》

莫言對《紅高粱家族》的評價是什麼?

這部書中對很多場景的描寫很有特點,極有電影的畫面感。書中有很多暴力、殺戮、血腥的場景,在那紅高粱和黑土地的襯托下充滿了原始野性。對於書中抗日的描寫,莫言打破了那種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將所有的人物都還原為人。

在這本書裡,所有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有反抗侵略者的悲壯史詩,也有五彩斑斕的人物傳奇,還有那充滿野性和力量的中國人熱血,所有的這些都靜靜地流淌在這長滿高粱地的高密東北鄉,深埋在這片黑土地上。

書中的黨的隊伍也並不像電影電視中那樣死板蒼白,他們中的人也會犯錯誤,也會做出出格的事情。

標籤: 藝術 紅高粱 家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o5gr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