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鞦韆的千怎麼寫鞦韆

鞦韆的千怎麼寫鞦韆

1. 鞦韆為什麼要叫鞦韆

鞦韆,[swing]遊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

鞦韆的千怎麼寫鞦韆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鞦韆的起源與流變

方川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遊藝競技專案。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遊戲的用具。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遊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后庭鞦韆賦》雲:“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裡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詩云: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裡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遊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脣·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鞦韆》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閒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從以上描述盪鞦韆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鞦韆玩膩了,尋求新花樣,鞦韆習俗開始變化。

宋代出現了“水鞦韆”。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每逢夏季舉行水鞦韆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鞦韆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蕩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樑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鞦韆迴盪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然後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鞦韆”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盪鞦韆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當然,盪鞦韆流變花樣最多的是我國的民族地區。

2. 鞦韆為何謂鞦韆

盪鞦韆

古代,清明節有盪鞦韆的習俗。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中國傳統體育遊戲。鞦韆架為豎立於地上的兩根圓木,頂端架一圓木固定,上系兩根繩索,繩端系一短木板。遊戲時人立或坐板上用力蹬蕩。據《古今藝術圖》載:“鞦韆,北方山戎之戲,……齊桓公伐山戎還,始傳中國。”這就是說,鞦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鞦韆不僅盛行於民間,而且在歷代封建帝王和貴族宮廷中也十分流行。唐代,從唐玄宗以至士民均呼鞦韆為半仙之戲。宋代出現了水上鞦韆,為百戲之一,即從兩船上立起的鞦韆上翻身跳水。元、明、清各代鞦韆運動均極盛行。延邊的朝鮮族和雲南省的阿昌族、納西族等,現在仍把鞦韆作為迎春佳節的一項主要體育遊戲。現代鞦韆分單人蕩和雙人蕩,比賽方法多樣:有的以能用腳觸及或用牙咬掉懸於高處的樹葉或花者為勝;有的在跳板下系一繩尺,量其高度,以高者為勝;有的以觸及懸於高處的鈴鐺次數多者為勝。盪鞦韆活動有助於調節情感,鍛鍊身體,培養機智勇敢的品質,豐富人們的文娛生活。中國的學校、公園以及不少娛樂場所大都設有秋千。

3. 盪鞦韆繁體字怎麼寫

盪鞦韆(dàng qiū qiān)的繁體字是:盪鞦韆

蕩:1.清除,弄光:~平。掃~。~除。傾家~產。 2.洗滌:洗~。滌~。~口(漱口)。 3.搖動:搖~。~漾。~槳。 4.行為不檢,不受約束:~逸。放~。浪~。~子。~婦。狂~。~檢逾閒。 5.四處走動:遊~。逛~。 6.廣大平坦的樣子:浩~。 7.淺水湖:蘆花~。

秋:1.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氣爽。 2.莊稼成熟的時期:麥~。 3.指一年:千~萬代。 4.指某個時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姓。 6.一種運動和遊戲用具稱“鞦韆”。

千:1.數目,十個一百(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仟”代):~周(無線電波頻率單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2.喻極多:~裡馬。~言萬語。~鈞一發。~慮一失。~錘百鍊(a.喻多次鬥爭考驗;b.喻對詩文做多次精細修改)。 3.見“秋”字“鞦韆”。 4.姓。

4. 鞦韆

鞦韆,即使繁體字也應寫作鞦韆;它還有一個異形詞,寫作“革”字旁的(兩個字都打不出來,抱歉)。

異形詞,在過去是和現在我們的規範詞形通用的,也就是說兩個詞形都在解放前就有了。應該說“鞦韆”這個寫法相對早產生;而複雜的那種寫法後產生,兩種寫法並行了很長時間,近年來我國才逐漸有了詞形的規範,定簡單的那種為規範詞形,複雜的那個為異形詞。

但異形詞與繁體字是兩個不同概念。我想,一般人可能對繁體字-簡化字、規範自-異體字、規範詞形-異形詞這幾組關係是分不清的,如果想深入瞭解,必須看一些現代漢語學科的書。

5. 鞦韆為什麼叫鞦韆

鞦韆名字的由來:

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中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6. 鞦韆為什麼叫鞦韆,而不叫春千,夏千或冬千呢

鞦韆名字的起源好像都沒有記錄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中國傳統體育遊戲。鞦韆架為豎立於地上的兩根圓木,頂端架一圓木固定,上系兩根繩索,繩端系一短木板。遊戲時人立或坐板上用力蹬蕩。據《古今藝術圖》載:“鞦韆,北方山戎之戲,……齊桓公伐山戎還,始傳中國。”這就是說,鞦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鞦韆不僅盛行於民間,而且在歷代封建帝王和貴族宮廷中也十分流行。唐代,從唐玄宗以至士民均呼鞦韆為半仙之戲。宋代出現了水上鞦韆,為百戲之一,即從兩船上立起的鞦韆上翻身跳水。元、明、清各代鞦韆運動均極盛行。延邊的朝鮮族和雲南省的阿昌族、納西族等,現在仍把鞦韆作為迎春佳節的一項主要體育遊戲。現代鞦韆分單人蕩和雙人蕩,比賽方法多樣:有的以能用腳觸及或用牙咬掉懸於高處的樹葉或花者為勝;有的在跳板下系一繩尺,量其高度,以高者為勝;有的以觸及懸於高處的鈴鐺次數多者為勝。盪鞦韆活動有助於調節情感,鍛鍊身體,培養機智勇敢的品質,豐富人們的文娛生活。中國的學校、公園以及不少娛樂場所大都設有秋千。

7. 鞦韆的來歷,它為什麼叫鞦韆

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每年元宵節期間,武安、涉縣、磁縣一帶的城鄉群眾有盪鞦韆的習慣。一過正月初十,人們就開始在村街口開闊處和自家院內搭起高低不同的鞦韆架。從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蕩一陣子,其中十四、十五兩天是高潮。盪鞦韆可以使人心曠神恰,鍛鍊身體和意志。無疑,這是一種有益的民間體育遊藝活動。一些地方的群眾認為,盪鞦韆能祛除疾病。這也許就是盪鞦韆能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的原因。連那些不會走路的孩子和年過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別人的扶持下蕩上幾下。青少年男女和壯年人就更不用說了。

盪鞦韆分單人蕩、雙人蕩、立蕩、坐蕩等。每個村鎮都有自己的鞦韆高手,有時還要舉行表演比賽。蕩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鄉鄰的讚揚。盪鞦韆的這些日子裡,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觸的好機會。

8. 為什麼鞦韆要叫鞦韆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

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

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鞦韆的起源與流變 方川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遊藝競技專案。

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

(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遊戲的用具。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遊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后庭鞦韆賦》雲:“鞦韆者,千秋也。

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

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裡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

詩云: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裡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遊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脣·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鞦韆》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閒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從以上描述盪鞦韆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鞦韆玩膩了,尋求新花樣,鞦韆習俗開始變化。

宋代出現了“水鞦韆”。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

每逢夏季舉行水鞦韆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鞦韆架。

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蕩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樑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鞦韆迴盪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然後投身入水。

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鞦韆”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盪鞦韆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當然,盪鞦韆流變花樣最多的是我國的民族地區。

朝鮮族最喜愛盪鞦韆這一傳統競技遊藝活動了,這一活動常在節日舉行,有時還進行比賽。節日裡,姑娘們身穿色調豔麗的彩裙,圍在鞦韆旁,爭試高低,只有挑選出來的能手,才能參加運動會的比賽。

比賽時,在高空的綵帶上懸掛一串金黃色的銅鈴,比賽選手蕩起鞦韆,看誰能碰響銅鈴,碰到的次數越多,成績越高。飄逸的長裙,叮噹悅耳的鈴聲,驚險的擺盪,令人歎為觀止。

臺灣高山族人稱盪鞦韆為“渺綿”,是“飛天”的意思,這與漢族人對鞦韆的傳統認識是相同的。 雲南西北及川南納西族的盪鞦韆習俗俗稱“鞦韆會”。

納西族東部的鞦韆會多在每年夏曆正月七年級至初四舉行,西部則於正月初六開始,歷時4~5天不等。清代《鹽源竹枝詞》雲:“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豔裝爭奇麗,倩郎拋索送鞦韆。”

麗江白沙村一帶,當年結婚的新娘常以紅繩系鞦韆扶手,用點心、瓜子等招待盪鞦韆者,以此討得平安吉利。永寧等地於“鞦韆會”的最後一天由女青年備辦酒席款待前來賽鞦韆的男青年。

席間男子用鍋煙抹女子臉,互相追逐嬉戲,以抹黑為吉。傳說古時“鞦韆會”期間有魔鬼來捉拿美女,後因以此法遮顏,防遭鬼害,成為會中的又一習俗。

除了最為常見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還有許多鞦韆的變種。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盪鞦韆遊藝,當地人稱“阿拉提巴坎謝里欽吉克”。

在空地上選一點,用3根木頭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點也搭一座同樣的架子,然後在兩個三角架中間架一橫樑,離地大約3米,橫樑上懸掛6根“U”型的牛毛繩,構成鞦韆。玩時一男一女面對面,。

標籤: 鞦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5pz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