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陸羽茶經100字

陸羽茶經100字

陸羽茶經100字

陸羽茶經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經典之一,共有三卷,記錄了茶的選材、製作、飲用等方面的知識。他認為喝茶其實就是品賞茶的滋味,讓人感到清香爽口,有益於減輕疲勞,增強精神。茶的品質取決於茶葉的品種、製作工藝、儲存、煮制等因素。總之,陸羽茶經對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具有重要的貢獻,是值得珍藏和學習的經典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陸羽《茶經》全文及翻譯

茶經》

文|陸羽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ō)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bīng lǘ),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譯文: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杆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捲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jiǎ)疾。

譯文:“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有的從“木”部,有的“草”“木”兼從。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粘土最差。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捲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huì)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蔘。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qí nǐ),使六疾不瘳(chōu)。知人蔘為累,則茶累盡矣。

譯文: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茶和人蔘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蔘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蔘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癒,明白了對於人蔘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二之具

籝(yíng),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jǔ)。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譯文:籯,又叫藍,又叫籠,又叫筥。用竹編織,容積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是茶農揹著採茶用的。

灶,無用突者,釜,用脣口者。

譯文:灶,不要用有煙囪的(使火力集中於鍋底)。鍋,用鍋口有脣邊的。

甑(zèng),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簞之,篾(miè)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注於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譯文:甑,木製或陶製。腰部用泥封好,甑內放竹籃作甑箅,用竹片繫牢。開始蒸的時候,葉子放到箅裡;等到熟了,從箅裡倒出。鍋裡的水煮幹了,從甑中加水進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後的嫩芽葉及時攤開,防止茶汁流走。

杵臼,一曰碓,惟恆用者佳。

譯文:杵臼,又名碓(用以搗碎蒸熟的芽葉),以經常使用的為好。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譯文:規,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壓緊,併成一定的形狀),用鐵製成,有的圓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狀。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譯文:承,又叫臺,又叫砧,用石製成。如用槐樹、桑樹做,就要把下半截埋進土中,使它不能搖動。

簷,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簷置承上,又以規置簷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譯文:簷,又叫衣,可用油絹或穿壞了的雨衣、單衣做成。把"簷"放在"承"上,"簷"上再放模型,用來製造壓緊的餅茶。壓成一塊後,拿起來,另外換一個模型再做。

芘莉(bì lì),一曰羸子,一曰篣筤(páng làng)。以二小竹長三赤,軀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赤,以列茶也。

譯文: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兩根各長三尺的小竹竿,製成身長二尺五寸,手柄長五寸,寬二尺的工具,當中用篾織成方眼,好像種菜人用的土篩,用來放置茶。(有詩云: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歇把傍雲泉,歸將掛煙樹。滿此是生涯,黃金何足數。)

棨(qǐ),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譯文:棨,又叫錐刀,用堅實的木料做柄,用來給餅茶穿洞眼。

撲,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譯文:撲,又叫鞭,竹子編成,用來把茶餅穿成串,以便搬運。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譯文: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上砌矮牆,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譯文:貫,竹子削製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培。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譯文:棚,又叫棧。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兩層,相距一尺,用來烘焙茶。茶半乾時,由架底升到下層;全乾,升到上層。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穀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譯文:穿,江東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峽川用構樹皮做成,用來貫串制好的茶餅。江東把一斤稱"上穿",半斤稱"中穿",四兩、五兩(十六兩制)稱"下穿"。峽中則稱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字,先前作釵釧的"釧"字,或作貫串。現在不同,"磨、扇、彈、鑽、縫"五字,字形還是按讀平聲(作動詞)的字形,讀音卻讀去聲,意思也按讀去聲的來講(作名詞)。"穿"字讀去聲,表示一個單位。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譯文:育,用木製成框架,竹篾編織外圍,再用紙裱糊。中有間隔,上有蓋,下有托盤,旁開一扇門。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無焰。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溼。

陸羽與茶經的故事

陸羽被稱為中國的茶聖,陸羽與茶經其實還存在著很多的小 故事 的,陸羽與茶經之間還有什麼故事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陸羽與茶經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陸羽與茶經

  陸羽,名疾,字鴻漸、季疵,號桑苧翁、竟陵子,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733年出生,幼年託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且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為太子太學、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為避安史之亂,陸羽隱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間在親自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 總結 、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 經驗 ,完成創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尊為茶神和茶仙。

  一千多年前,復州竟陵西塔寺。一個深秋的早晨。離古寺不遠的湖畔蘆葦叢裡,雁聲大作,聲音悽楚而悲愴。顯然,大群鴻雁的聲音,驚動了早起灑掃庭院的智積住持。原來,一個被棄的嬰兒佔據了鴻雁的巢,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陸羽,字鴻漸。陸為姓,羽為名,鴻漸為字,先生的名號。

  陸羽最大的貢獻就是對茶的研究,因此他被尊之為“茶聖”。他的《茶經》凡三卷,闡述茶的本源,採製和飲用的 方法 ,所用器皿等等,十分詳盡,使天下人都知道 飲茶 了。前倫敦醫藥協會傑鮑勒爵士曾著文稱“茶是偉大之慰藉物”,他認為“茶無疑為東方贈與西方最有利之禮物”。而陸羽先生的《茶經》卻是全面系統地闡明瞭茶的意義及作用。

  茶道,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緻講究體悟的境界。陸羽的《茶經》,凡三卷,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等章節。茶,是有生命的物事,生命的本質在於悉心呵護倍加珍惜。按《茶經》的步驟飲茶,也許會更加接近茶道吧。

  陸羽之前,“荼”“茶”不分,一個“荼”字,兩家共用。一種是草本植物,開黃花,味苦,可作蔬菜的,稱“荼”。再一種木本植物,葉作飲料的“木字旁加賈字”,也稱作“荼”。名同實異,難免混淆不清。是先生為“茶”正了字,陸羽先生在著《茶經》時,把“荼”字減去一畫作“茶”,其價值遠遠超出了文字學的範圍,在自然科學史上也有它重要的意義。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 百科 全書,唐代陸羽所著。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 文化 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漢族茶文化的發展。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民間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聖的故事告訴我們,陸羽先生對茶的貢獻具有世界意義,當我們心存茶道品啜香茗的時候,除了緬懷陸羽先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量功德外,還當效法“茶聖”的那種艱苦勤學謙遜認真虛心的人生態度。

  武則天對飲茶的見解

  武則天是否雅好飲茶,正史從無記載。我曾屢去陝西乾陵,參加唐代文化旅遊研討會時,遊覽那氣勢巨集偉的女皇與李治的合葬墓時,曾向該博物館提出,是否能夠承辦一次唐代茶文化研討會……他們回答說:在乾陵出土文物和有關的文獻資料中,還沒有發現這兩位皇帝與茶有關的史料,這就讓我不好強求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日,偶爾翻閱閒書,據明代屠隆《考槃餘事》中說,武則天博學有著述之才,但是對茶卻生性討厭,曾說:“釋滯消壅,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害斯大。獲益則收功茶力,貽患則不為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研讀此話,意為茶在短時間內對調理人體有益,但長期飲茶,可能導致耗損體質,不可享用。

  飲茶利多弊少是毫無疑問的。在唐代,茶已是藥品、飲品、供品、禮品、禪食、商品,茶更是。武則天生前非常注重養生,她認為茶的弊大於利,這是她以茶養生的侷限性。但從飲茶利弊之論引申到對禍福隱匿的理解,比喻福易見而禍難見,從而成為像武則天這樣的帝王者在手段上的鑑戒,讓人領略到了一個家的思辨與策略。

  武則天是國人茶餘飯後百議不厭的人物,時下熒屏中氾濫成災的帝王戲,更是把她炒得很熱。武則天是山西幷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彠的女兒。唐太宗貞觀11年,武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時王皇后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髮,獻給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長子李弘,晉為昭儀。武氏再次入宮,得力於王皇后,開始對王皇后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后,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把王皇后打下去。654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后到昭儀宮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後離去。武氏在王皇后來時,故意避開,及王皇后離去,將小公主弄死被下,嫁禍於王皇后。655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后。此後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武氏立為皇后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年,高宗死後,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權。690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武則天稱帝后,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中,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害王后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也是事實。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天,武氏死於東都上陽宮,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李白則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乾陵的無字碑,是遵照武則天遺囑所立。站此碑下,眾說女皇功與過已無關緊要了。沖茶不過有兩種姿態:浮與沉;喝茶人不過有兩種姿勢:拿起、放下。人生就是一杯茶,茶道不遠人,這位女皇就充滿了陰柔與血腥的兩面性啊!

陸羽與《茶經》課文的主要內容

陸羽,名疾,字鴻漸,唐人,幼年託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且為人清高,淡泊功名。

陸羽對茶有著特殊的興趣和感情,經常與皎然、朱放等論茶,對茶的植物學特性、採製、烹煮和飲用,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和研究。 他一生的著述不少,然而“世所傳者特《茶經》,他書皆不傳”。

《茶經》是一部歷史和實際考察相結合的關於茶的專著。全書分為十經,七千餘字。觀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茶樹的植物學特性及其加工製造,“一之原”記茶的名稱考訂、茶樹的性狀特徵、生境、栽培、品種鑑定和利用;“二之具”記採茶工具;“三之造”記茶葉的加工;“八之地”記茶樹的地理分佈。其二,烹茶和飲茶。“四之器”記煮茶和飲荼工具;“五之煮”記餅茶的烹茶(烤、煮、酌)法;“六之飲”記飲茶法;“七之事”為歷史資料彙編。前者與農學有關,而以“一之原”為其主要內容;後者則與飲茶有關,而以“五之煮”為其主要內容。

《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茶書皆本於此。

史書上稱,由於《茶經》的問世,“天下益知飲茶”,雖有誇大之詞,但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確曾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的種茶、製茶、煮茶和飲茶法在6-7世紀已先後傳入朝鮮。日本佛僧不空、最澄在8世紀中葉至9世紀初先後帶去餅茶、茶子,並植於日本滋賀縣。後來在高僧澄西的倡導下,把煮茶、品茶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茶道。 茶道還吸收了宋代寺院的行茶儀式,不僅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交際手段,而且在佛寺中成為佈道傳法、修禪養生的方式。這些無一不受陸羽《茶經》的影響。可以說,日本的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而陸羽正是茶文化的傳播者。

所以後人尊稱陸羽為茶聖——茶業的祖師爺。

陸羽與茶經

唐天寶五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當即贈以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那裡學習。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竟陵司馬。是年,陸羽揖別鄒夫子下山。崔與羽相識,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鑑水,談詩論文。天寶十五年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犁牛及文槐書函相贈。一路之上,他逢山駐馬採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陽。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浙江吳興),隱居山間,閩門著述{茶經)。期間常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蘑鞋,獨行野中,深入農家,採茶覓泉,評茶品水,或誦經吟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遲疑徘徊,每每至日黑興盡,方號泣而歸,時人稱謂今之“楚狂接輿’。

陸羽與茶經讀後感400字

飲茶一甌,浩如虛舟---讀陸羽《茶經》有感

(1) 飲茶一甌,浩如虛舟---讀《茶經》,悟茶道(1) 平生所愛,讀書喝茶。 書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個人,清風悄悄吹過,涼涼的空氣中,屋子收拾清爽,臨窗而坐,喝一杯下午茶。舊青色花紋的口杯,泛著瓷白光暈;綠茶清澀的香氣,攤開的書,不急不徐地閱讀。 但何為茶之道?還是讀了“茶聖”陸羽的《茶經》,才慢慢感悟到的...... 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經》開宗明義的話,乃整部《茶經》之靈魂 有幸來到浙江湖州西南13公里處,有一座小山---“杼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相傳夏王杼曾巡狩至此,山故而得名。

這裡,留下了鮑照、江淹、謝靈運、顏真卿等眾多名人的足跡。“杼山多幽絕,勝事盈跬步。”這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發出的由衷讚美。

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的作者,被譽為“茶聖”的陸羽和唐代高僧皎然先後長眠於此。

杼山,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華茶文化的聖地。

悠悠歲月,漫漫長河。站在茶聖墓前,翻開塵封千年的《茶經》,彷彿叩開沉澱深厚的歷史大門。

穿過悠悠的時光隧道,歷史深處走來銀鬚飄飄的茶聖,他把盞問茶,仰首低頷,品味茶的清韻;他問語蒼天,深吟淺唱,探究茶的精妙。

滄海桑田,流淌的是渺渺茶韻,茫茫塵世,升騰的是悠悠茶香......……

1200多年前的盛唐末期,湖北竟陵湖邊的一個棄兒,被龍蓋寺和尚積公大師收養,後為其取名陸羽。

年輕的陸羽立下巨集願,要寫一部前無古人的茶學經典。他身背行囊,離開家鄉,遊走天下。

為考察茶事,他常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藤鞋,起早貪黑,跋山涉水,獨行山野,採茶覓泉,評茶品水,以茶民為友,以茶葉相伴。他行萬里路,品萬峰茶,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

不久,他來到了湖州,來到了杼山,來到了古剎妙喜寺。在這裡,陸羽遇見了一代詩僧、寺廟住持皎然。他們在一起吟詩作賦,品茗鬥茶,共論禪理,切磋茶藝,倡導和推廣“陸氏茶品飲法”。

杼山,這塊茶文化的福地,也給了陸羽無窮的寫作源泉。他閉門謝客,潛心研究,集六年之功,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

這部劃時代的著作,對茶的起源、茶的功效、茶的特徵和栽培、茶的加工和煮飲技藝,以及茶的產地,唐以前有關茶的詩賦和茶事典故等,都作了詳盡的論述,堪稱一部茶學百科全書。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是《茶經》開宗明義的一句話,也是整部《茶經》的靈魂。

茶,出自深山幽谷,本性潔不可汙。飲茶之人,自然應是“精行儉德”之人;懂茶之人,一定是“精行儉德”之人;愛茶之人,更一定是“精行儉德”之人。

陸羽在這裡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濃縮在一碗茶湯之中,把自然界“天人合一”的造化昇華為形而上的文化。

歲月沉澱,淡定的陸羽帶著他的千古茶事,漸漸遁入時空的深處,回炫出一個綿延千年的背影。

小小一葉茶,卻從此融會著“精行儉德”的古老遺風,昂然地承載起深遠豐贍的文化內涵,激勵著後世的人們追逐一種“純粹如茶,雅緻如茶”的精神境界。

茶的清香世界——茶經讀後感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飲茶品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閱讀了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後,對茶道、茶藝、茶的起源、採摘茶的產地、茶的分類等等有了一定的認識。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沏茶、賞茶、飲茶)表現一定禮節、人品、美學觀點、精神、意境的一種品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主要講究五境(即茶葉、茶湯、火候、環境)的和諧,並要遵循一定的法規。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茶藝始於唐代,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境,儀容儀態,奉茶禮節等,茶藝包括了茶、水、器、火、人、境六大要數,也可以說茶藝是茶人在一定環境中選茶、備器、選水、取火、煮茶、品飲的藝術活動。中華茶藝的精神特點分為四個方面:態度、健康、性情、交流。

在這本書裡也讓我瞭解了茶的分類:中國茶葉的分類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通常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還有屬於再加工的花茶共七大類。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喝普洱茶,通過閱讀這本書後我才真正對普洱有了一定認識,最關鍵的是我以前一直以為這種茶屬於紅茶,其實不是呢,它屬於黑茶, 是真正的發酵茶,而紅茶,實際上是氧化茶,而非發酵茶。黑茶這種茶還被譽為能喝的古董,當然這主要 是指普洱可飲、可藏的雙重特性。加上它滋味甘醇具有降壓、防癌、消炎、養胃、抗衰老等功效。通過這本書還學會了怎樣選購普洱茶,有四大要訣:一清,聞茶餅味。味道要清,不可有黴味;二純,辨別色澤。茶色呈棗紅色,不可黑如漆色;三正,儲存得當。存放於倉中,防止其變得潮溼;四氣,品茶湯。回甘醇和,不可有雜陳味。

在此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喜歡喝的茶,就是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那裡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關於大紅袍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傳說天心寺和尚用九龍窠巖壁上的茶樹芽葉製成的茶葉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這位皇官將身上穿的紅袍蓋在茶樹上以表感謝之情,紅袍將茶樹染紅了,大紅袍茶名由此而來。 大紅袍茶的採製技術與其他巖茶相類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每年春天,採摘3—4葉開面新梢,經晒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製成。 大紅袍的品質特徵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嚐到巖茶之顛的韻味。

當代人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飲茶成為了享受生活的一種方法。休閒時去茶莊品茶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愛茶之人熱衷於正宗茶道的研習、茶藝表演、名茶鑑賞及品飲。《圖解茶經》這本書用了近500幅精美的手繪插圖、近100張簡化表格、70幅全綵名茶圖譜的全新形式演繹,通過圖解形式的茶事過程,精髓的茶學知識生動而易懂。閱讀這本書讓我彷彿走進了茶的清香世界,在古老與現實中品飲文化之源。《茶經》倡導的精神儉德與現代人所追求優雅怡然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品茶、研習茶道、茶藝,以及茶的保健作用已經成為了當代人日常生活(休閒、會友、養生等)的必需。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華民族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茶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精湛的採製技術,形成了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中國所以能形成四千餘年的茶文化歷史,是因為茶具有自然的、誘人的、獨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對人體特有的功效。

雖然很長 但還是讀後感 望採納 謝謝收起

陸羽茶經

連結:

 提取碼: u14t

《陸羽茶經:經典本》是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將於2019年01月出版發行的一部傳統文化書籍,作者是茶文化專家王建榮老師。

陸羽茶經主要內容是什麼?陸羽是什麼聖?

  茶聖陸羽

  陸羽的著作《茶經》,是歷史上將茶介紹的最全面的一本著作,出現時間最早,記錄內容最完整。陸羽茶經主要內容是什麼?

  陸羽茶經主要內容是什麼

  茶經的主要內容是記錄茶的一系列資訊,包括茶葉的歷史,現狀,生產製作工藝,如何品茶,如何飲茶都有詳細的綜合論述,茶經的面世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具有劃時代的決定性作用。   茶經中都是陸羽的親身實踐總結經驗之作,共有10個章節,第一個章節主要講述的是茶起源,包括茶有哪些功效,如何辨認茶,茶名有哪些。第二個章節講述的是工具,採茶,製茶,飲茶工具有哪些。第三個章節是講述茶的所有種類和如何採製。第四個章節是煮茶和飲茶的器皿介紹,包括24種飲茶器具的介紹及用法等。第五章節介紹的是如何煮茶,用什麼水,哪裡的水好都有介紹。第六個章節是飲茶歷史,因為茶的歷史源遠流長,歷史感濃厚。第七個章節是介紹茶的故事及存在的療效。第八個章節介紹茶的區域分佈。第九個章節是採茶過程,好茶需要採摘製作,這個過程就很重要了。最後一個章節是教人將品茶等內容用畫的形勢展現,增加品茶之韻味。   關於茶聖陸羽的故事,陸羽茶經主要內容是什麼?我們已經介紹完畢了,陸羽是著名的茶學家,一生精於茶道,《茶經》是其對茶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對茶業的一大貢獻。

  陸羽是什麼聖

  陸羽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茶上面的貢獻,茶聖是人們對於陸羽的稱呼。這是一種榮耀,這是一種對於陸羽的肯定。茶經共有三卷,字數達7千多個字,陸羽親身實踐並將其經驗總結編纂成書,整部茶經是陸羽的一生成就,書中包括如何採茶,採製等流程。   茶經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天下人的追捧和珍藏。陸羽用一生研究,茶區主要分佈地點,茶葉的生長趨勢,對茶葉的種植,如何採摘,如何製作,及如何品茶都有著一些列的記載。   正式陸羽對於茶的一絲不苟,長期調查研究最終奠定了其在茶文化的重要地位,茶聖這個頭銜非陸羽莫屬。

茶經中關於茶聖陸羽的傳說故事

茶聖陸羽的故事

        相傳陸羽南下,一路考察了各地的茶葉,並且品鑑了很多泡茶泉水,曾著《水品》一文。一天,陸羽正在揚子江河畔考察,刺史李季卿碰巧遇見了陸羽,便邀請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告訴陸羽說,聽聞用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非常好,便派遣了隨身小吏駕船前往取水。

        小吏取水回來時候不小心將打滿的江水灑了一半,為了掩人耳目,小吏舀了一些岸邊的江水。小吏將水遞給陸羽,陸羽嚐了一口,連連搖頭,稱此水不是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李季卿再一次派遣小吏前往揚子江中心取水,回來後,陸羽嚐了一口,認為第二次取的水才是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取水小吏十分佩服陸羽,便告訴了陸羽為何兩次取水的味道不同,隨後陸羽品茶鑑水的高超技藝很快就被傳開了。

        很多書籍都有記載陸羽的身世。有一說法是,陸羽被智積大師撫養成才,陸羽雖然生活在龍蓋寺,但是他對佛家經典沒有太高的興趣。陸羽想要下山學習,智積大師並不支援陸羽這一想法。智積大師為了考驗陸羽,便讓他學習怎麼才能煮出一杯有味道的茶。陸羽在學習的過程中,偶然遇見了一位老嫗,她教會了陸羽泡茶的方法和技巧,並以茶為例。教給了陸羽很多為人處世的經驗。不久之後,陸羽掌握了沖茶的精髓,便給智積大師泡了一杯茶。智積大師喝完後,便答應陸羽下山學習。

茶經中陸羽設計了多少種茶器

        在《茶經》中陸羽共設計了二十四種茶器。《茶經》第四章節講述了茶器,有碗、風爐、火夾等。陸羽認為碗作為喝茶用具,越州出產的碗最好,鼎州和婺州的碗差一些。喝茶的器具對於專業喝茶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同的茶具泡製出來的茶味會有不同,有時候質地高檔的茶具不一定會泡製出美味、香氣怡人的茶水。所謂,茶葉和茶具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絡,兩個物器相輔相成,互相襯托。陸羽認為,茶具不外乎有二十四種,如風爐、茶釜、紙囊、木碾、茶碗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烹茶器具。為什麼有的人家中有上好的茶葉卻泡製不出美味誘人的茶水,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茶具使用不當。除此之外,陸羽還介紹了這二十四種器具在烹茶方面的使用方法。以鍑為例,陸羽在《茶經》第四章中寫到: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內摸土而外摸沙土。他說鍑是用生鐵鍛造而成,有人在製造鍑時,用急鐵鍛造。鍑的打造方法不同,所以在手感上也有不同,用鍑來泡茶根據它的質地來選擇容器。

        在《茶經》第四章節中,陸羽用了大量筆墨來介紹二十四種茶器,豐富了世人眼界。古人泡茶和喝茶不僅僅侷限於碗,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生活用具不失為泡茶的好用具。世人將《茶經》奉為經典作品,裡面所提到的茶具,後人也都做了相關嘗試。

陸羽烹茶圖

       《陸羽烹茶圖》是元代畫家趙原的作品。史書對趙原的記載不是很詳細,只知道趙原在明太祖年間擔任中書令一職,擅長畫山水畫,在畫竹子和石頭上有很高的造詣,當時在平江一帶有很高的名聲。

      《陸羽烹茶圖》就是趙原著名作品之一,現在被蒐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陸羽烹茶圖》長七十八釐米,高為二十七釐米。《陸羽烹茶圖》給人一種悠遠的意境,圖中描繪了大量山峰,山與山之間重巒疊嶂,連綿起伏,有一種深遠寂靜的感覺。畫卷中畫有遼闊清澈的水面,仿若置身於大自然,心情瞬間舒暢清爽。在溪水旁邊有一個用茅草搭建的亭閣,旁邊的樹木與它交相輝映。陸羽則置身於草閣之中,陸羽身旁有一位烹茶童子正在為陸羽生火烹茶。通過這幅畫卷,瞭解到陸羽正在閉門著畫,不願意過著紛紛擾擾的生活。所以,陸羽一生喜愛四處遊歷,不為功名利祿所牽絆。這幅《陸羽烹茶圖》正是陸羽晚期生活的真實寫照,陸羽寫完《茶經》之後,名聲大噪。慕名前來與陸羽探討茶道文化的人趨之如騖,陸羽決心過隱居生活,寫一寫茶著作,偶爾和友人在一起談論文化,日子過得閒適而充實。趙原所畫這幅《陸羽烹茶圖》一方面體現了陸羽閒適隱居生活;從另一方面表現了元代社會思想,文人和士大夫階層渴望閒適生活。這幅畫卷上,除了有作者本人題詞外,還有乾隆皇帝所書的御題詩,有很高的鑑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陸羽紀念館

         後人為了紀念“茶聖”陸羽,在湖北省天門市竟陵城區西湖之濱修建了陸羽紀念館。這是一座主題式紀念博物館,裡面陳列了與陸羽相關的主題內容,頗具古典特色。2009年,陸羽紀念館被評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教育價值。

        陸羽紀念館佔地面積高達9900平方米,由西塔寺重建而成。紀念館共有陸公祠、大雄寶殿、涵碧堂、東崗草堂等建築群,建築巨集觀有氣勢,處處體現了現代工藝與古典風格相結合的藝術特色。陸羽紀念館於1988年開始修建,經過四年修建,陸羽紀念館於1992年對外接待遊客。陸公祠是陸羽紀念館的前殿,建築風格體現出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門額“陸羽紀念館”是由著名詩人賀敬之所題寫,字型巨集觀大氣。一進陸公祠就可看見,陸羽全身銅像雕塑,這個雕塑高26米,陸羽左手上端著一個茶杯,神情悠然自得。為了讓前來參觀的遊人全方面瞭解陸羽,在陸公祠兩側的陳列臺中,展示了陸羽的作品、物件和文獻資料等等。東壁上掛著陸羽影象,一共有24幅,生動形象的展示了陸羽的生平經歷;西側上掛著陸羽所著《茶經》全部內容。

        除此之外,大雄寶殿建築風格樣式和唐朝建築風格相似,裡面陳列了天門市出土的各種石器製品,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二樓上,展示的是天門市歷代名人書畫作品,極具欣賞價值。

唐代陸羽一本《茶經》,堪稱茶文化經典,你讀了嗎

說起茶文化,我們自然會想到唐代‘’茶聖‘’陸羽,以及他寫的《茶經》。

陸羽《茶經》

陸羽,字鴻漸,出生於公元733年,也就是唐代開元年間。相傳,陸羽出身貧寒,年幼時被一位高僧收養。他學習用功,獲得了淵博的文學知識,寫詩寫文章都非常好。唐天寶十三年,年輕的陸羽遊歷於巴山峽川,沿途詳細地考察了當地茶樹種植情況,親自登山採茶,尋泉品水,研習烹茶。後來,陸羽又到了現在的南京棲霞寺這個地方,潛心研究茶葉。當時有位大詩人叫皇甫冉,寫了一首陸羽採茶的詩:‘’採茶非採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陸羽研究茶葉的辛苦和熱情。

直到唐上元元年,陸羽隱居於現在的浙江湖州,開始專心致志寫作《茶經》。歷時十多年而成。這部《茶經》共7000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主要的內容和結構:一之源:敘述茶的起源和性狀;二之具:描述製茶器具;三之造:記載茶葉種類和採製;四之器:說明煮茶和喝茶所用的器皿;五之煮:論述煮茶方法以及用水的優劣;六之飲:主要記載喝茶習俗;七之事:記載茶葉典故和藥用;八之出:論述茶葉產地和各區域內茶葉品質;九之略:論述煮茶器皿可以因地適宜;十之圖:圖解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

《茶經》篇幅不長,卻論述全面,科學有據,敘述簡約,文筆優美。總結提升了當時的茶樹種植、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首開中國茶道之先河。

陸羽《茶經》的問世,很快就受到當時人們的認可。特別是文人客們,一時間津津樂道於品茶論道,使茶文化漸漸成風。文人喝茶,講究滋味,興文吟詩,才叫品茶。中唐後的許多詩人,大都寫過飲茶詩。最有名的是盧仝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傳頌頗廣。

晚唐時期,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兩人詩友與茶友兼具,情誼深厚。皮日休寫了《茶中雜詠》十首詩,給陸龜蒙,表達自己對品茶的心得體會。陸龜蒙收到後,詩意大發,隨即寫了十首詩,唱和皮日休。由此可見,唐代飲茶吟詩乃是文人士大夫的雅好。在眾多的飲茶詩中,元稹的金字塔詩,以意趣脫穎,至今樂道。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大唐盛世以後,我國茶文化逐漸融合了儒、道、佛各派思想,形成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數千年芬芳而甘醇。

陸羽和茶經的故事是什麼

陸羽及其《茶經》

陸羽是唐朝中期一位著名學者,也是我國和世界茶學的最初建立

者。他一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復州競陵(今湖北省天門)人。在《新唐書》、《文苑英華》、《唐才子傳》和《全唐文》中,都有他的傳記和介紹。

據稱他是一個棄嬰,不知所生,他的姓名一說是他長大後自己用

《易經》占卜出來的。他卜得的是“蹇”之“漸”卦,其卦辭有“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等語,於是他就取陸為姓,以羽為名,用鴻

漸作字。他是和尚從河邊拾回在廟中長大的,但他自小就喜愛讀書,

不願意學佛,所以後來就偷偷離開寺廟,跑到一個戲班子裡學戲和做

起“優人”來。天寶(742—756)中,陸羽在一次演出中為太

守李齊物所賞識。他長得不好看,口吃善辯,為人正直。上元初(7

60年),他移居苕溪(浙江湖州),自號桑苧翁,閉門著書。他出

名以後,朝廷曾任命他為太子文學,後來又改仕太常寺太祝,他都沒

有去。貞元(785—804)末卒①。

上面陸羽的簡介,不提生年,只有卒年,因為大多數陸羽的傳記

包括陸羽自己寫的自傳,都是這樣寫的。但至近三四十年來,我國包

括港臺學者在論及陸羽時,都根據自己的認為,給陸羽標上了明確的

生年。由於各人所據不一,所定的陸羽生年也不盡同,於是就出現了

多種相異的年份。關於這點,我在本書有關陸羽的專題研究中還會提

及,這裡就不作進一步探討了。

陸羽博學多聞,是一位知識非常淵博的學者。他可能受到當時“

不名一行,不滯一方”的思想影響,在學業上,他猶如清晝、崔子向

在《寄處士陸羽聯句》中所說那樣:“荊吳備登歷,風土隨編錄”;

“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②,不僅從書籍同時也從自然和社會中不斷探求與積累知識,所以其涉獵非常廣泛,著述也表現出多樣性。這裡不妨以上元辛丑(761年)以前的文稿為例。據陸羽在其《自傳》中所說,其詩詞主要有《四悲詩)和《天之未明賦》二篇代表作。書稿有《君臣契》3卷,《源解》30卷,《江表四姓譜》8卷,《南北人物誌》10卷,《吳興歷官記》3卷,《湖州刺史記》1卷,《茶經》3卷,《占夢》3卷,等等。其實,這只是陸羽著作的一小部份,即以筆者手頭的陸羽書目,就還有《陸羽崔國輔詩集》,陸羽、顏真卿和張志和等人的《漁父詞集》,陸羽後期的《洪州玉芝觀詩集》等詩作3部。此外,還有《杼山記》、《吳興記》、《吳興圖經》、《虎丘山記》、《慧山寺遊記》、《靈隱天竺二寺記》、《武林山記》等地誌;茶書有《顧渚山記》、《茶記》、《泉品》以及《毀茶論》等;其他著作有《五高僧傳》、《教坊錄》及與顏真卿等編纂的《韻海鏡源》、吳興彙編的《陸羽集》等近二十種著作①。

根據陸羽上述書目,我們不難確定,陸羽不但是一位茶葉專家,

用現在的專業說,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國小專家、傳記作家

、史學家、地理學家。另外,他作優人時還寫過一些劇本,並且寫得

一手好字,所以他又是一位劇作家和書法家。不過,在眾多方面,比

較而言,他在茶學、史學和地理三個方面,傳存的作品和成就更多和

更大些。對此,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中就指出,陸羽一生“著書

頗多”,但除《茶經》,其他書皆不傳②,蓋為《茶經》所掩,主要被他茶學方面的成就所遮沒了。因為這樣,在陸羽死後不久,如《唐國史補》所載:“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③;把陸羽陶其像,奉之為茶神了。

陸羽在茶學上的成就,主要是《茶經》一書。《茶經》全書共七

千多字,分三卷十節,捲上:一之源,談茶的性狀、名稱和品質;二

之具,講採製茶葉的用具;三之造,談茶的種類和採製方法。卷中:

四之器,介紹烹飲茶葉的器具。卷下:五之煮,論述烹茶的方法和水

的品質;六之飲,談飲茶的風俗;七之事,匯錄有關茶的記載、故事

和效用;八之出,列舉全國重要茶葉產地和所出茶葉的等地;九之略

,是講哪些茶具、茶器可以省略;十之圖,即教人用絹帛抄《茶經》

張掛。對於《茶經》,我國不論是還是港臺,論著很多,但我們

認為陳彬藩先生在《論茶經》中的三個標題:“茶葉百科全書”、“

茶葉文化寶庫”、“世界茶葉的經典”①,約概大旨,就比較貼切地說明《茶經》一書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了。

關於《茶經》一書的成書年代,和陸羽的生年一樣,也是眾說紛

紜。1958年,我國農史學家萬國鼎教授在《茶書總目提要》,把

陸羽《茶經》定為成書於乾元元年(758年)左右以後,很多研究

和論及《茶經》者,就都想也都為陸羽《茶經》提出了確定的撰寫年

代。筆者約略統計,近年來關於《茶經》撰刊的年代,除萬國鼎上說

外,還有“上元辛丑”

(761年)說,“寶應癸卯”(763年)說,“廣德二年”

(764)說,以及初稿“成書於761年以前,後來第一次修改於

廣德二年,三稿完成於大曆八年(773年)以後”②等多種說法。

對於大家把歷史上記述不清楚的地方,弄弄清楚的這種願望,一

般都能理解。但是,如有人據宋人陳師道文中講到他見過四種《茶經

》版本,內容特別是“七之事”部分繁簡不同,於是聯絡陸羽參加顏

真卿主編《韻海鏡源》一書,認為這本“癸丑(大曆八年)之春”成

書的鉅著,陸羽在編完以後,當會“從中吸取營養,補充進《茶經》

七之事”,而確定這年陸羽對《茶經》又再作一次修補,就純屬是推

測了。對歷史上的疑點,除非找到確切的證據,一般我還是主張萬國

鼎的意見,說粗一些活一些好。

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詩句指出:“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

春茶。”①其實茶事非始陸羽,陸羽對茶業的貢獻,也是《茶經》一書傳世以後才有的。所以,對於陸羽及其《茶經》,還是歐陽修評說得對:“蓋為茶著書,自其始也”;陸羽開創了為茶著書立說的先河,把茶的有關經驗、知識,總結提高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從而也建

了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茶學。在陸羽之前,如晚唐詩人皮日休所形容,舊時飲茶,“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②。用現在的口語說,過去飲茶,如煮菜喝湯一樣,很不講究。《新唐書》陸羽傳中載:羽“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這即是說,除茶學上的貢獻外,陸羽及其《茶經》對於提高飲茶技藝、促進茶葉生產和貿易的發展,也都是有其重要作用的,這一點,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也指出:“鴻漸為茶論(經),說茶之功效並煎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籠統貯之(應是以都籃或都籠統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於是茶道大行。”茶道怎樣大行法?宋代陳師道在再刊《茶經》的序言中稱,自此以後“上自宮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蠻狄,賓祀宴享,預陳於前;山澤以城市,商賈以起家”①。一句話,在陸羽和《茶經》的影響、倡導下,茶的飲用和茶葉文化,在我國全國範圍內進一步較快發展了起來。

在隋朝和唐初以前,北方雖然也知道和有少數人飲茶,但畢竟業

茶和嗜茶是盛於南方,屬於南方特有的一種區域性的文化現象。至唐

代中期以後,如陸羽《茶經》所說:“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長安和東都洛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②;不只南方,中土的京畿一帶,其對茶葉的崇尚,也和我國茶飲的故土荊、渝地區,沒有什麼程度上的不同了。

“兩都”是城市,北方農村這時飲茶的情況又怎樣呢?穆宗時李

珏稱:“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

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切。”③這即指出,其時不但北方城鎮,連農村也和全國“同俗”,已把茶視同糧食和食鹽一樣須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農村對茶的需求,有些地方較城市“嗜好尤切”。筆者過去有的文章中曾提出,“茶作為中華民族或我國全國性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唐以後才形成的”。現在我仍然認為,茶從最早的巴蜀,繼而擴充套件為巴蜀和荊楚,再次發展為江淮以南的文化內容,都是一種區域性的或苗蠻文化,真正站在黃河中土稱“遠近同俗”的“無異鹽粟”的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文化內容,則是中唐以後才形成和確立起來的。

講到唐代中華茶文化的形成,我們還不能不附帶談談作為其核心

之一的茶道文化的形成。關於茶道,和茶葉文化的含義一樣,現在各

執一是,說法很多,我也不知取從哪種說法為妥,就暫按我們的理解

——即講究飲茶(包括物質和精神)之道來闡說吧。“茶道”一詞

,源出我國。上面在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已提到“茶道大行”

;但這還不是最早的記載。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來說,最早的“茶道”

一詞,可能就算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所載了。其句有“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①之說。《封氏聞見記》成書於8世紀末,皎然這詩約作於8世紀中期後期,二者相差有十幾二十年,但一致說明,我們至遲在8世紀下葉的唐朝中期,就派生和存在一種新的茶道文化現象了。聯絡前面所說,很清楚,我國茶道不早不遲出現在這個時期,是直接和《茶經》的面世相關的。因為茶道既然是一種講究飲茶之道,那麼,這種“道”,無疑也首先是通過一定的飲茶活動來體現的。沒有茶,有茶不飲或飲而不加講究,也就無所謂茶道了。

陸羽之前,飲茶和“瀹蔬而啜”一樣,自然也就不會怎樣講究道

,有道也不會大行。但陸羽通過《茶經》對如何採造茶葉,怎樣烹煮

,應備有哪些茶器和如何飲用一一加以總結和倡導以後,把茶葉的飲

用,由單純的防疫治病、充飢解渴,提高和發展為一門專門的技藝和

學問,這時,也只有到這時,我國才開始重視和產生講究飲茶之道。

那麼,能否據封演關於陸羽著《茶經》,講“煎茶之法,造茶具

二十四事”,由是茶道大行,認為中唐最初提及的茶道文化,就只是

一種只講如何煎茶設具的飲茶物質文化呢?不能。因為茶道文化並不

是孤立產生的,它是在先前茶葉文化的基礎上穎脫出來的一種次生文

化,是茶葉物質和精神文化在飲茶方面的集中體現。也以陸羽《茶經

》來說,《茶經》中雖未提到“茶道”二字,但如封演所指那樣,有

了《茶經》,才有茶道和茶道大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

以把《茶經》看作是我國第一本茶道的專著。在《茶經》中除講到如

何選茶、擇水、用火、設具和飲用茶葉之法以外,還提到了“茶性儉”,“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①。這即是說,在《茶經》和最初的茶道中,陸羽和大家在講究飲茶之法的同時,一開始就提到和就具有精神的一面,而這精神的一面,不是來之於其他,恰好正是從茶文化的澱積中承繼過來的。《茶經》提出的茶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求飲茶者,飲茶時要修心養性,效做這樣的人。陸羽《茶經》中飲茶之道要求做精行儉德之人的這條,如溯其源,我們由《晉書》桓溫和陸納傳以茶果待客和伴酒並視之為是“素業”,即可找到其根緣。當然,當時在中唐陸羽、皎然等倡導茶道之時,關於茶道文化的精神內涵,並不只是要求做“儉德”之人一點,至少從皎然的看法中——“唯有丹丘”才知茶道的“全爾真”,其內容自然是極其豐厚的。8世紀繼陸羽《茶經》之後唐朝的另一本茶書《茶述》,其對茶和茶文化特點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這幾句,對茶道在物質上如何更好愉悅人生,在精神上如何自我陶冶修養,說直接些,有點現在茶道宣揚的“和敬清寂”的韻味了。

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部的倉澤行洋教授,前不久在其一篇有關日本茶道文化的序言中稱,“日本茶道是出生於中國的,她的母親就是中國茶道”①。據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滕軍博士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會考定,茶和茶葉文化從中國傳至日本,大致在“8世紀末、9世紀初期”是毫無問題的;如果這一時間不錯,茶傳至日本的時間,也是在茶道一詞和我們上說唐代茶道文化出現二三十年以後,中國的“茶道”一詞和茶道內涵,當也是這時和中國的茶籽茶種一起傳到日本的。這裡需要一提的是中國和日本茶道的傳衍,史實和上引倉澤行洋先生的結論是那麼的奇妙和巧合:日本茶道的確是出生於中國,而且還應該說是中國茶道的“獨生女兒”,自從遠嫁日本以後,茶道在日本的國土上得到了綿延和發展,但在其故土中國,雖然講究飲茶之道的實際茶道一直長存,但如日本那樣的以茶道之名的“茶道”,似乎在唐代中期出現和發光一段以後,一直沒有興盛起來。

標籤: 陸羽 茶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op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