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關於茶葉的介紹

關於茶葉的介紹

關於茶葉的介紹

茶,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

茶在中國有14屬,397種,主產於長江以南地區。

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茶葉又分為黃茶、白茶、綠茶、黑茶、烏龍茶、紅茶六大類,根據採摘季節的不同又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其中,中國現代名茶有數百種之多。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是六大茶類之一,香氣芬芳,滋味清鮮爽口。

茶葉是一種經過加工的茶樹葉片,是一種受歡迎的飲品和民間飲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茶葉可以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

綠茶:葉片未經發酵和氧化,新鮮的葉片經過殺青、揉捻等工藝後製成,具有清香、清爽、鮮活、滋味鮮美的特點,常見的有龍井、毛峰等。

紅茶:葉子經過揉捻,經過氧化變色發酵形成了紅茶,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甜潤的感覺,常見的有祁紅、滇紅等。

烏龍茶:葉子採摘後在發酵過程中停止,保留了綠茶的清香和黑茶的濃郁氣息,具有柔和、芳香、回甘性等特點,常見的有鐵觀音、大紅袍等。

白茶:從茶樹上新生芽葉中採摘,經過殺青、晾晒等製作工藝後製成,茶湯呈現淡黃色,清新、芳香、滋味柔和,常見的有白牡丹、白毫銀針等。

黃茶:是一種獨特的中國茶,特點是黃色的茶葉有花的香味、滋味柔和、具有一定的甜味,常見的有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

黑茶:是一種經過熟化、發酵、製作等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茶類,其茶湯色澤深紅,香氣獨特、滋味濃厚、回甘、耐沖泡等特點,常見的有普洱茶、茯磚等。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最詳細茶葉大全 茶葉種類介紹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茶葉種類眾多,都要哪些分類呢?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一下 茶葉大全 。

茶葉大全

一、 茶葉的分類

1、以色澤(或製作工藝)分類:

茶類名 製作特色 代表產品

綠茶 不發酵的茶 龍井茶,碧螺春

青茶 半發酵的茶 武夷巖茶、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黃茶 微發酵的茶 君山銀針

白茶 輕度發酵的茶 白牡丹,白毫銀針,安吉白茶

紅茶 全發酵的茶 祁門經茶、荔枝紅茶、正山小種

黑茶 後發酵的茶 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節分:

(1)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製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養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2)夏茶:是指6月初採製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後採製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4)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採製。冬茶是在秋茶採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3、按其生長環境來分:

(1)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後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

(2)高山茶:由於環境適合茶樹喜溫、喜溼、耐陰的習性,故有出好茶的說法。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溫、降雨量、溼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後的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且耐沖泡。

基本特色:

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紅、綠、青(烏龍)、黃、黑、白六大類。

1、綠茶: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2、紅茶: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的茶(發酵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

3、黑茶: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製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4、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工夫茶。

5、黃茶: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

6、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晒製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較好。

將上述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綜合起來,中國茶可則可分為:

1、 基本茶類:

(1)綠茶: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人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每年出口數萬噸,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 左右 。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2)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時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3)青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4)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晒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市,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5)黃茶: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霍內芽)、“黃小芽”(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安徽的霍山黃芽)三類。

(6)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長”,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圓茶”等品種。

2、再加工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稱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緊壓茶,液體茶、速溶茶及藥用茶等。

3、 藥茶: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姜散茶”“益壽茶”“減肥茶”等。

4、 花茶: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的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我結語: 茶葉大全 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從世界上來看,在以上類茶中,紅茶的數量最大,其次是綠茶,最少是白茶。

茶葉基本知識 茶葉的基礎知識介紹

1、茶葉的基礎知識主要了解茶葉的起源、發展歷史、茶葉分佈、茶葉的儲存等,中國是茶葉之鄉,茶葉知識非常豐富。

2、茶葉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1)神農嘗百草至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

(2)我國的雲南地區有樹齡超過2000年的野生大樹。

(3)茶葉是從唐朝起自我國向朝鮮、日本、荷蘭、葡萄牙、英國、、美國等傳播。

(4)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茶稱謂起源於中國。

3、茶葉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據歷史資料考證,茶樹起源於中國。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祖先就發現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國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中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4、中國茶區分佈

四大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

5、茶葉的儲存方法

(1)袋裝儲存:茶葉是指不同茶樹的葉子和芽,泡水飲用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若是想將茶葉儲存的時間較長,可以將茶葉裝入塑料袋中儲存,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不要放在有陽光或潮溼的環境下,容易使茶葉發黴。

(2)裝罐儲存:準備好一個乾淨的密封罐,將茶葉放入塑料袋中,將裡面的空氣盡量擠壓出來,並將其密封,再放入密封罐中密封起來,密封罐儘量採用鐵質的,這樣會使茶葉儲存的時間更長,千萬不要使用生鏽的鐵罐,容易使茶葉變質。

(3)冷藏儲存:茶葉的儲存方法有很多,在正常的環境下儲存,可以儲存18個月左右,其實也可以將茶葉裝入保鮮袋中,儘量將其密封起來不透氣,再放入冰箱中冷藏起來,這樣大概可以儲存兩年左右,甚至可能會更久。

茶葉的種類介紹

茶葉的種類介紹

  導語:茶,原為中國南方人的的嘉木,茶葉可以作為一種的保健飲品,它也是中國古代南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品茶也是一個人文化涵養、個人魅力的體現,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茶葉的種類,歡迎大家參考!

   1. 綠茶: 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主要花色有: 西湖龍井茶、日照綠茶、雪青茶、碧羅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竹葉青、都勻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西農毛尖。

   2. 紅茶 :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

   主要花色有: 祁門紅茶、滇紅、英德紅茶、正山小種紅茶等。

   3. 黑茶: 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又分兩種《一是傳統普洱茶 也就是生茶》,是以雲南特有的大葉種晒青毛茶,經蒸壓自然乾燥一定時間貯放形成的特色茶。另一種也《就是現代普洱茶 也就是熟茶》是經過潮水微生物固態發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4. 烏龍茶 :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 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鳳凰單叢、凍頂烏龍茶等。

   5. 黃茶 :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工序。

   主要花色有: 君山銀針、溈山毛尖、霍山黃芽、霍山黃大茶等。

   6. 白茶: 白茶則主要是通過萎凋、乾燥製成的。白茶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 白毫銀針、白牡丹 。

;

茶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茶葉的別名 4 《*辭典》:茶葉 4.1 出處 4.2 拼音名 4.3 茶葉的別名 4.4 來源 4.5 原形態 4.6 生境分佈 4.7 化學成份 4.8 茶葉的藥理作用 4.9 性味 4.10 歸經 4.11 功能主治 4.12 茶葉的用法用量 4.13 注意 4.14 附方 4.15 各家論述 4.16 茶葉的臨床應用 4.17 摘錄 5 茶葉的營養價值 6 茶葉的選購 7 茶葉適合的人群 8 茶葉的食療功效 9 與茶葉相剋的食物 10 茶葉的食用建議 附: 1 用到中藥茶葉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茶葉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茶葉

1 拼音

chá yè

2 概述

茶葉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葉。是大眾化飲品,一般為三大類:綠茶、紅茶、烏龍茶,其中綠茶在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較普及;西方國家更習慣於飲紅茶。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已有上千年之久,深受各界人士喜愛。

3 茶葉的別名

苦荼、茗、臘茶、牙茶、茶芽、酷奴、細茶

4 《*辭典》:茶葉

4.1 出處

《本草便讀》

4.2 拼音名

Chá Yè

4.3 茶葉的別名

苦茶、檟(《爾雅》),荼、茗、荈(《爾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經》)),臘茶(《聖濟總錄》),茶芽(《本草別說》),芽茶(《簡便單方》),細茶(《萬氏家抄方》),酪奴(《綱目》)。

4.4 來源

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葉。茶樹通常種植三年以上即可採葉。以清明前後枝端初發嫩葉時,採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採摘者稱"明前",穀雨前採摘者稱"雨前")。此後約一個月,第二次採收其成長之嫩葉,再一月第三次採收。亦有在立秋後第四次採收者,惟採摘時間愈遲,品質愈次。鮮葉採集後,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精製等加工過程,則為成品"綠茶"。若鮮葉經過萎雕、揉捻、發酵、乾燥、精製等加工過程,則為成品"紅茶"。本品宜密藏於乾燥處,以防發黴變質。

4.5 原形態

茶(《唐本草》)

常綠灌木,有時呈喬木狀,高1~6米。多分枝,嫩枝有細毛,老則脫落。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彤,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有時稍鈍,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質厚,老則帶革質,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平滑,下面淡綠色,羽狀網脈,幼葉下面具短柔毛;葉柄短,略扁。花腋生,1~3朵,具有花柄,微垂;總苞2;萼片5,宿存,深綠色;花瓣5,白色,稍有香氣,近圓形或廣倒卵形;雄蕊多數,排列成多輪;雌蕊居於,子房上位。蒴果,木質化,扁圓三角形。暗褐色。花期10~11月。果實越年成熟。

4.6 生境分佈

原產我國南部山地。現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等地均有栽培。

4.7 化學成份

茶葉含嘿呤類生物堿,以咖啡堿為主,含量約1~5%,並含微量的可可豆堿、茶堿和黃嘌呤。綠茶中含縮合鞣質約10~24%,紅茶因經過發酵,鞣質含量減少,一般僅6%左右,茶葉鞣質中以沒食子醯l表沒食子兒茶精為主,並含少量l表沒食子兒茶精、沒食子醯表兒茶精、l表兒茶精等。咖啡堿在茶葉中大部與鞣質結合而存在,以春季的嫩葉中含咖啡堿量較高。茶葉發酵,可使遊離的咖啡堿的含量比例增加。我國所產的各種市售茶葉,一般含咖啡堿約2~4%,含鞣質約3~13%。

茶葉含揮發袖約0.6%,調製的綠茶含揮發油約0.006%,是茶葉的香氣成分。主成分是β,γ庚烯醇,佔50~90%,以及α,β庚烯醛等。紅茶的香氣成分是:α及β紫羅蘭酮和它的衍生物,α松油醇,癸二烯2,4醛,3,7甲基辛三烯1,5,7醇3,2苯基丁烯2醛,茶螺酮,茉莉花素,δ畢澄茄烯,糠醇,α衣蘭油烯,甲酸芐酯,甲酸苯乙酯,牻牛兒醛,吡咯2甲醛,苯甲酸己烯2酯,甲基苯基甲醇,吲哚等。

茶葉中尚含三萜皁甙及甙元:茶皁醇E、茶葉皁甙等,並含維生素C130~180毫克%,少量胡蘿蔔素,二氫麥角甾醇,黃酮類槲皮素及山柰酚等和黃酮醇與沒食子酸所成的一些酯。

4.8 藥理作用

茶葉的藥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黃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堿)所產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故有收斂、抑菌及維生素P樣作用。

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咖啡因能興奮高階神經中樞,使精神興奮,思想活躍,消除疲勞;過量則引起失眠、心悸、頭痛、耳鳴、眼花等不適症狀。它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其最有效劑量與神經型別有關。

②對迴圈系統的作用

咖啡因、茶堿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血管。對末梢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但咖啡因對血管運動中樞、迷走神經中樞也有興奮作用,因而影響比較複雜。

③對平滑肌、橫紋肌的作用

茶堿(通常使用氨茶堿)能鬆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療支氣管哮喘、膽絞痛等。咖啡因還能加強橫紋肌的收縮能力。

④利尿及其他作用

咖啡因,特別是茶堿能抑制腎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咖啡因能增強胃分泌,故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病人不宜多飲茶。對代謝有興奮作用。

⑤抑菌作用

茶葉浸劑或煎劑在試管中,對各型痢疾桿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價與黃連不相上下。一般而言,花茶、綠茶的抗菌效能大於紅茶,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的作用強於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內氏)。對沙門氏菌、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湯能減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濃度過高相反也會降低其作用。在試管中茶葉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的作用略遜於黃連而優於磺胺噻唑。對霍亂弧菌在試管中也有明顯的殺滅作用,且在低於體溫的溫度(27℃)下即有效力。痢疾桿菌在茶葉肉湯培養基中多次傳代後,能產生明顯的抗藥性。茶葉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認為即系鞣質。對豚鼠(眼)的痢疾桿菌實驗染,茶葉煎劑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⑥收斂及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

茶葉中的鞣質,有收斂腸胃的作用。此鞣質乃兒茶素與沒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維生素P的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實驗證明,它能抑制大鼠無菌性炎症的發展;在慢性試驗中,連續用藥可降低兔的收縮壓,停藥後很快恢復正常。

茶葉中含咖啡因一般在2~3%,故一杯濃茶含咖啡因在0.1克左右。快速浸泡之茶,咖啡因幾全可浸出,但其中所含鞣質則僅可浸出一部分(鞣質可妨礙消化),因此,短時浸泡似很合理。發酵後之紅茶,揮發性成分(茶之香味)損失一部分,鞣質也被破壞一部分(大致含量為5~6%),較綠茶(鞣質含量12~15%)為少。

4.9 性味

苦甘,涼。

①《千金·食治》:"味苦鹹酸,冷,無毒。"

②《唐本草》:"味甘苦,微寒,無毒。"

4.10 歸經

入心、肺、胃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足厥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脾、肺、腎五經。"

③《本草求真》:"入胃、腎。"

4.11 功能主治

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頭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煩口渴,食積痰滯,瘧,痢。

①《本草經集註》:"(主)好眠。"

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悅志。"

③《唐本草》:"主瘻瘡,利小便,去淡(痰)熱渴。主下氣,消宿食。"

④《食療本草》:"利大腸,去熱,解痰。"

⑤《本草拾遺》:"破熱氣,除瘴氣。"

⑥《本草別說》:"治傷暑,合醋治洩瀉甚效。"

⑦張潔古:"清頭目。"

⑧《湯液本草》:"治中風昏憤,多睡不醒。"

⑨《日用本草》:"除煩止渴,解膩清神。""炒煎飲,治熱毒赤白痢;同芎藭、蔥白煎飲,止頭痛。"

⑩《綱目》:"濃煎,吐風熱痰涎。"

⑾《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⑿《隨息居飲食譜》:"清心神,涼肝膽,滌熱,肅肺胃。"

4.12 茶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泡茶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4.13 注意

失眠者忌服。

①《本草拾遺》:"食之宜熱,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②《綱目》:"服威靈仙、土茯苓者忌飲茶。"

4.14 附方

①治卒頭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風,是痛是膈中痰,厥氣上衝所致,名為厥頭痛,吐之即瘥:單煮茗作飲二、三升許,適冷暖,飲二升;須臾即吐,吐畢又飲,如此數過,劇者須吐膽乃止,不損人而渴則瘥。(《千金方》)

②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痛,及頭風熱痛不可忍:片芩二兩(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兩,細芽茶三錢,白芷五錢,薄荷三錢,荊芥穗四錢。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用茶清調下。(《赤水玄珠》茶調散)

③治諸般喉症:細茶三錢(清明前者佳),黃柏三錢,薄荷葉三錢,硼砂(煅)二錢。上各研極細,取淨末和勻,加冰片三分吹之。(《萬氏家抄方》茶柏散)

④治霍亂後,煩躁臥不安:乾薑(炮為末)二錢匕,好茶末一錢匕。上二味,以水一盞,先煎茶末令熱,即調幹薑末服之。(《聖濟總錄》薑茶散)

⑤治羊癲風:經霜老茶葉兩。為末,同生明礬五錢為細末,水泛丸,硃砂作衣。每服三錢,白滾湯送下。(《周益生家寶方》)

⑥治三陰瘧:雨前茶三錢,胡桃肉五錢(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發前,入茶壺內以滾水沖泡,乘熱頻頻服之,吃到臨發時,不可住。(《醫方集聽》)

⑦治熱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詵)

⑧治血痢:鹽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臘茶加醋湯沃,服之。(《聖濟總錄》)

⑨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沙一兩,臘茶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煎生薑、甘草湯調下,不拘時,未通再服。(《聖濟總錄》海金沙散)

⑩治腰痛難轉: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頓服。(《食療本草》)

⑾治蟲積並哮喘、蟲脹:茶葉五錢,青鹽一錢,洋糖、三稜、雷丸各三錢。為末,將上鹽、糖煎好後,入三味調勻。每服三錢,白湯送下。(《串雅補》)

⑿治腳趾縫爛瘡,及因暑手抓兩腳爛瘡:細茶研末調爛敷之。(《攝生眾妙方》)

4.15 各家論述

①《湯液本草》:"茗,苦茶、臘茶是也。治陰證湯藥內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陽,大意相似。茶苦,《經》雲:苦以洩之。其體下行,所以能清頭目。"

②楊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陽,茶助陰,並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熱,調平陰陽,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良。"

③《綱目》:"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闓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痺,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蘇軾《茶說》雲,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為酪奴,亦賤之也。又濃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湧洩為陰之義,非其效能升也。"

④《本草經疏》:"茗,《本經》味甘,氣微寒,無毒,藏器言舌,然亦有不苦者。太陰為清肅之髒,喜涼而惡熱,熱則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瘻瘡者,大腸積熱也;小便不利者,小腸熱結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熱,則津液生,痰熱解,髒氣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蓋心藏神,神昏則多睡,清心經之熱,則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氣消食者,苦能下洩,故氣下火降,而兼滌除腸胃,則食自消矣。""凡茶之種類極多,方宜大異,要皆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摘於夏前者為良。夫茶…能滌腸胃一切垢膩,寧非木中清貴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此皆語其粗惡苦澀,品類最下者言之耳。"

⑤《本經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開鬱利氣,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經》主瘻瘡,利小便,去痰熱之患,然過飲令人少寐,以其氣清也。消食止渴,無出其右,……兼香豉、蔥白、生薑,治時疫氣發熱頭痛。……凡茶皆能降火,清頭目。其陳年者曰臘茶,以其經冬過臘,故以命名。佐劉寄奴治便血最效。產徽者曰松蘿;長於化食;產浙紹者曰日鑄,專於清火;產閩者曰建茶,專於闢瘴;產六合者曰苦丁,專於止痢;產滇南者曰普洱茶,則兼消食闢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採石苔代充,誤人殊甚。其餘雜茶,皆苦寒伐胃,胃虛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嘔逆洞洩,種種皆傷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傷腎氣。酒後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飲之,令人聲音不清,以其能鬱遏火邪也。至於精氣寒滑,觸之易洩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點湯代之。"

⑥《隨息居飲食譜》:"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洩氣者良。色紅者,已經蒸盒,失其清滌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飲也。"

4.16 茶葉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細菌性痢疾

無論急、慢性菌痢均有效果。據數十例至上百例的觀察,急性菌痢的治癒率一般在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治癒率在85%以上,雖症狀消失較慢,但對腸粘膜病變的癒合及大便細菌的轉陰尚較滿意。亦有報告168例急、慢性蓖痢的治癒率僅40.6%。用法:100%茶葉煎液日服3~4次,每次2毫升或5~10毫升;10%煎液日服4次,每次20~40毫升,或每次15毫升同時並用2%煎劑 *** ;或5%煎劑單獨 *** ,每次100~300毫升,每日3次;丸劑內服,每次2克,每日4次。據臨床觀察,茶葉的不同品種和等級以及茶液的不同濃度,其療效似無明顯差異。煎液 *** 較口服效果滿意,特別對腸粘膜糜爛的減輕、消失,潰瘍的癒合,效果顯著,且無不良反應。茶葉獲效的原因主要是:一抗菌作用;二通過改變機體調節機能,加強吞噬作用及抗體之產生而使疾病痊癒;三茶汁中含鞣酸頗多,與細菌中的蛋白質相遇,即被吸收結合而使細菌停止生活。副作用:部分病例服藥後有興奮失眠、頭暈、心跳、噁心、嘔吐、多尿、便祕等反應,平素飲茶少或治療時所用茶液的濃度高者尤易發生,服澳劑後能使興奮失眠等反應減輕或消失;少數病例舌邊緣出現炎症或潰瘍改變,個別病例發生過敏性皮疹,甚或引起中毒性精神障礙。另有文獻指出,煎劑口服副作用較大,病員往往因此而不願服用,改用丸劑可顯著減輕;採用 *** 法則很少發生不良反應。

②治療阿米巴痢疾

口服100%煎劑,每次5~10毫升,或10%煎劑每次15~20毫升,均每日4次。據12例的觀察,服藥後臨床症狀均於1~7天消失,大便鏡檢3~7天轉為正常。部分病例經1~5個月追蹤觀察,未見覆發。

③治療急性胃腸炎

用50%煎液每次10毫升,日服4次;小兒用10%煎液,1~5歲15~20毫升,5~10歲20~90毫升,10~15歲30~40毫升。觀察20例,服藥後症狀於1~2天內消失。對少數嚴重脫水病例,同時補充液體。茶葉治療本病的作用在於:對腸粘膜起收斂及保護作用,減輕發炎和腸蠕動;其次是通過興奮中樞神經,增強其活動,以抑制和消滅來自區域性的惡性 *** ,使機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④治療急、慢性腸炎

觀察急性腸炎87例,治癒率達90%以上,平均治癒日數為2天;慢性腸炎12例,服藥4~21天后,10例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大便恢復正常;2例接近正常。用法:100%茶葉煎劑,每次2毫升或5毫升,日服3~4次。

⑤治療小兒中毒性消化不良

觀察2歲以下中毒性消化不良嬰兒21例,除服茶葉煎劑外(參見③治療急性胃腸炎劑量),同時配合補液、糾正酸堿平衡失調,3例加用抗菌素,結果全部治癒。平均住院時間為6天。

⑥治療傷寒

以100%茶葉煎劑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試治傷寒及副傷寒各1例。1例傷寒患者於服藥3天后體溫降至正常,另1例副傷寒則於服藥9天后體溫完全正常,其它症狀亦隨之好轉。

⑦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內服綠茶丸每日3~4次,每次3克,連服2~3周。根據30例觀察,治療後各種症狀體徵消失所需平均時間為1.4~14.5天不等,肝功能恢復所需平均時間為14.5~26天。與辨證施治組對照,療效大致相仿。所治病例均系黃疸型,中醫分型屬於"陽黃"範圍。

⑧治療羊水過多症

對已確定羊水過多的產婦,在臨產前數週即酌飲紅茶,早晚各1次。曾以此法治療12例羊水在3000毫升以上的產婦,療程7~20天,用茶約3兩,即安全渡過產期。

⑨防治稻田皮炎

取老茶葉2兩,明礬2兩,加水500毫升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後將手腳各浸泡1次,聽其自行乾燥,忌用肥皂洗滌。既能預防,亦可治療。

⑩治療牙本質過敏症

次級紅茶1兩,水煎。先用煎液含漱,然後飲服。每日至少2次,直至痊癒,不可中斷。不宜服用二煎。用於治療全口性及區域性性牙本質過敏症20例,治癒12例,好轉6例,不明2例。認為次級紅茶含氟量較高,而牙齒的組織成分主要是氫氮磷灰石,與氟接觸後,變成氟磷灰石,具有較高的抗酸能力,且能減弱牙質內神經纖維束的傳導性,故對牙本質過敏症具有脫敏作用。

此外,據報道用0.4%的茶葉浸液作面板劃痕試驗診斷鉤蟲病,其陽性率與糞檢及鉤蟲成蟲抗原面板劃痕試驗的陽性率基本相符。

4.17 摘錄

《*辭典》

5 茶葉的營養價值

茶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尤其是兒茶素,能抑菌、消炎、抗氧化,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並將人體內含有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後排出體外。

茶葉中的綠原酸,亦可保護面板,使面板變得細膩、白潤、有光澤。茶葉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能通過綜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質,可以減少輻射對面板的傷害。

茶葉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常喝茶可使面板白皙、有光澤。

6 茶葉的選購

1. 茶葉最好放在錫制的罐中,儘量不用鐵製或木製茶罐。若用不鏽綱容器裝茶葉,不妨用火在容器外烤一下。若用紙罐裝茶葉,應先放少量茶葉吸收罐內氣味。茶葉罐要放於通風處,並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另外,如果用低溫儲存,溫度應保持在5度最佳。

2. 巧辯新茶與陳茶:新茶外行新鮮,條索勻稱而疏鬆;手感乾燥,若用大拇指與食指一捏,或放在手心一捻,即成粉末;新茶經沸水沖泡後,清香撲鼻,芽葉舒展,湯色澄清,剛沖泡時色澤碧綠,而後慢慢轉微黃,飲後舌感較醇和、清純;陳茶則不具有以上特點。

7 茶葉適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合。

1. 適宜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油膩食品食用過多者、宿醉未解者。

2. 不適宜發熱、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習慣性便祕、消化道潰瘍、神經衰弱、失眠、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等。

8 茶葉的食療功效

茶葉味苦、甘、性涼,入心、肺、胃經;

具有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

主治頭痛、目昏、多睡、思維不清、心煩口渴、食積痰滯、痢疾、小便小利等。

9 與茶葉相剋的食物

茶葉不宜和人蔘、西洋參一起食用,會影響藥效。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10 茶葉的食用建議

1. 茶葉浸泡時間不要過長,不要用保溫杯泡茶。

2. 不要用茶水送服藥物;服藥前後1小時內不要飲茶。

3. 忌飲濃茶解酒;飯前不宜飲茶;飯後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濃茶。

用到中藥茶葉的方劑

茶葉粥

cháyèzhōu英文:《保生集要》方之茶葉粥:處方:茶葉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製法:取茶葉先煮...

細茶葉

。功效:細茶葉用於毛蟲螫傷發作,堅硬如肉痘,也可以用於治蜂螫傷,蜈蚣咬傷。出處:《醫療保健湯茶譜》...

心腦健片

準:拼音名:XinnaojianPian製法:取茶葉提取物100g,加入微晶纖維素(於80~100℃...

茶色素膠囊

nang標準編號WS3B273797本品為茶葉經加工製成的膠囊劑。製法取茶色素幹浸膏125g,...

降濁健美茶

查:水分不得過10.0%(附錄ⅨH)。其他應符合茶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T)。功能與主治:消...

更多用到中藥茶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茶葉的中成藥

心腦健片

準:拼音名:XinnaojianPian製法:取茶葉提取物100g,加入微晶纖維素(於80~100℃...

茶色素膠囊

nang標準編號WS3B273797本品為茶葉經加工製成的膠囊劑。製法取茶色素幹浸膏125g,...

降濁健美茶

查:水分不得過10.0%(附錄ⅨH)。其他應符合茶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T)。功能與主治:消...

心腦健膠囊

nang標準編號WS3B338098本品為茶葉提取物製成的膠囊劑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淡棕...

四時甘和茶

藿香43g厚朴(姜制)43g紫蘇43g荊芥86g茶葉433g製法:以上十二味,將廣藿香、薄荷、紫蘇三...

更多用到中藥茶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茶葉

《驗方新編》:[卷十八咳嗽部]咳嗽諸方

又,消痰止嗽膏∶白米糖一斤,豬板油四兩,穀雨前茶葉二兩,水四碗,先將茶葉煎至二碗半,再將板油去膜切...

《本草綱目拾遺》:[卷六木部]松蘿茶

氣除痰。病後大便不通∶吳興錢守和慈惠我∶用松蘿茶葉三錢,米白糖半鍾,先煎滾,入水碗半,治頑瘡不收口...

《雜病廣要》:[臟腑類]蛔蟲

門蟲積條互參。)間有偏嗜一物,吃米吃泥吃炭吃灰吃茶葉吃布紗之類,乃內癖也。肇病之初,由於中氣餒弱,飲...

《雜病廣要》:[內因類]積聚

石膏黃芩升麻上為末,沙糖水調服。(《丹溪》)好食茶葉成癖,面黃少力者,用椒紅二兩,茶葉一兩為末,飛羅...

《經驗丹方彙編》:[經驗丹方彙編]痞積

茶葉的介紹

茶葉,俗稱茶,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1]別名茶、檟(jiǎ),茗,荈(chuǎn)。[2]茶葉成分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有益健康。茶葉製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階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製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歷史溯源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餘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3]

考古中出土的茶樹根

秦統一中國後,促進了四川和其他地區的經濟交流,種茶和飲茶才由四川逐漸向外傳播。先流傳至長江流域。

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在《凡將篇》中提到的“荈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本草經》(約成於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選”;

西漢後期到三國時代,茶發展成為宮廷的高階飲料。如在漢代《趙飛燕別傳》中,有一節關於飲茶的記載。漢成帝崩,“後(即帝后)寢驚啼甚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適吾夢中見帝,帝自雲中[1] 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後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吸此茶。”這就說明在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料了。

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荈”;東晉裴淵的《廣州記》中稱之謂“皋蘆”;[4]

西晉到隋朝,茶逐漸成為普通飲料。關於飲茶的記載也日益增多。《廣陵吾老傳》中載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競買”之句,說明茶已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5世紀,北方飲茶相效成風。六七世紀再傳播到西北。隨著飲茶習慣的廣為傳播,茶葉消費量迅速增加,從此,茶葉成為中國各族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飲料。[5]

唐代陸羽(728—804)在《茶經》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在神農時代(約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經發現了茶樹的鮮葉可以解毒。《神農本草經》曾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這反映的就是古代發現茶治病的起源,說明中國利用茶葉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茶葉的種類有哪些 茶葉的種類介紹

1、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其製作過程並沒有經過發酵,成品茶的色澤、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均以綠色為主調,較多地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綠茶中的名茶主要有:西湖龍井、碧螺春、六安瓜片、黃山毛峰、信陽毛尖等等。

2、紅茶是我國最大的出口茶,出口量佔我國茶葉總產量的50%左右,屬於全發酵茶類。它因幹茶色澤、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以紅色為主調而得名。紅茶中的名茶主要有:九曲紅梅、祁門紅茶、宜紅工夫、湖紅工夫、金駿眉、英德紅茶、荔枝紅茶等等。

3、黃茶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變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莫幹黃茶、霍山黃芽、北港毛尖、溈山毛尖、君山銀針、廣東大葉青等等。

4、白茶是我國的特產,一般地區並不多見。由於人們採摘了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晒乾或用文火烘乾。主要有以下幾種: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福鼎白茶、月光白等。

5、黑茶因其茶色呈黑褐色而得名。由於加工製造過程中一般堆積發酵時間較長,所以葉片多呈現暗褐色。主要有以下幾種:花磚茶、黑毛茶、黑磚茶、黃金磚、青磚茶、六堡散茶、金尖茶、普洱茶磚、金瓜貢茶等。

6、青茶主要指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在中國幾大茶類中,具有鮮明的特色。它融合了紅茶和綠茶的清新與甘鮮,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有以下幾種:鳳凰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巖茶,凍頂烏龍,安溪鐵觀音,本山等等。

7、花茶又稱薰花茶、香花茶、香片,屬於再加工茶,是中國獨特的一個茶葉品種。主要有: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千日紅、女兒環、碧潭飄雪等等。

茶葉有多少種類介紹 茶葉的種類介紹

1、綠茶: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2、紅茶: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3、黑茶: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製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4、烏龍茶: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名貴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

5、黃茶: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黃茶----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6、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晒製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名貴品種有:白豪銀針茶、白牡丹茶。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晒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7、藥茶----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薑茶散”、“益壽茶”、“減肥茶”等。

8、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茶葉的六大種類介紹

  中國茶道也是很聞名的,那麼你對茶葉又瞭解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茶葉的六大種類的介紹吧。

  茶葉的六大種類介紹【1】

  紅茶,沖泡出來的茶湯呈現紅色,故名為紅茶。

  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

  紅茶中包含四種品種的,分別為祁門紅茶、大吉嶺紅茶、烏巴、阿薩姆紅茶。

  具有養胃、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紅茶中也包含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茶茶珍和紅碎茶。

  茶道中葉包含有花茶,採用植物的花作為茶葉,製成的花茶,香味濃郁。

  02

  白茶,因為白茶全身多白毫而得名,白茶還包含白毫銀針、壽眉、白牡丹等。

  而且白茶生產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最早是由福鼎縣首創的,因此又稱為福鼎白茶。

  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陳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兒的退燒藥,其退燒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03

  綠茶,該茶可以防輻射,綠茶中包含紫陽毛尖茶、六安瓜片、日照綠茶、龍井茶、湄潭翠芽、蒙洱茶、碧螺春、信陽毛尖等。

  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綠茶做為中國的主要茶類,全國年產10萬噸茶葉,產量位居六大初製茶之首。

  中國生產綠茶的範圍極為廣泛,雲南、山東、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蘇、四川、湖南、湖北、廣西、福建、貴州、陝西為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

  04

  烏龍茶,也可以叫做青茶。

  烏龍茶既能讓你感受到綠茶的鮮濃,又能品嚐到它的甜醇。

  烏龍茶中包含有鐵觀音、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白毫烏龍茶等。

  烏龍茶和綠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

  而且烏龍茶的採摘方式也是很獨特的,採摘的茶葉也是有講究的。

  05

  黑茶,最早的湖南黑茶是漢代時由湖南安化縣渠江鎮生產的渠江皇家薄片,安化素有加工煙燻茶的習慣,茶葉通過高溫火焙,色澤變得黑褐油潤,故稱“黑茶”。

  黑茶是利用微生物發酵以及溼熱作用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它的出現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06

  黃茶,茶葉呈現,茶湯也呈現。

  而且黃茶很適合減肥的人喝。

  黃茶包含有包括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

  由於品種的不同,在茶片選擇、加工工藝上有相當大的區別。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

  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製法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

  綠茶是不發酵的,而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

  End

  特別提示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茶葉的六大種類介紹【2】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綠茶

  綠茶是中國主要茶類之一,在我國多個地區都有出產,綠茶是不發酵茶,所以會保留比較多鮮葉的天然營養物質。

  其茶湯清綠,具有多種保健功效,還可以防輻射。

  綠茶的種類大概包括紫陽毛尖茶、六安瓜片、日照綠茶、龍井茶、湄潭翠芽、蒙洱茶、碧螺春、信陽毛尖等。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紅茶

  紅茶最早出產在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它是一種全發酵茶,沖泡出來的茶湯呈現紅色,故名為紅茶。

  具有多種功效,還具有養胃、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紅茶裡也有多種型別,包括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茶茶珍和紅碎茶,不少外國人都喜歡喝。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黑茶

  因為製造黑茶所需的原料比較粗老,所以在製造黑茶的時候堆積和發酵所需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出產的茶葉大多數呈現暗褐色,故被稱為黑茶。

  黑茶的品種繁多,三尖、茯磚、黑磚、花磚、青磚茶、千兩茶、康磚金尖、普洱茶等都屬於黑茶,還有各地有名的黑茶,像湖南安化黑茶、廣西梧州六堡茶等。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白茶

  白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它是福建特產,屬於輕微發酵茶,是茶類裡的特殊珍品,沖泡出來清鮮毫香,湯色清澈,品嚐起來滋味回甘,因全身多白毫而得名。

  白毫銀針、壽眉、白牡丹等都屬於白茶。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黃茶

  黃茶是我國特產,是一種微發酵茶,因為經過製茶過程,茶葉呈現,黃湯也呈現,這種茶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出產。

  黃茶種類繁多,包括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

  茶葉的六大種類之烏龍茶

  烏龍茶也被稱為青茶,是一種半發酵茶,在發酵的時候,葉片會變紅,是一種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的茶類,品嚐烏龍茶你既能感受綠茶的鮮濃,又能品嚐到它的甜醇。

  烏龍茶包括鐵觀音、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白毫烏龍茶等。

  茶葉的六大種類介紹【3】

  一、茶類的劃分方法:

  1、有的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即青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類。

  2、有的根據我國出口茶的類別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等幾大類。

  3、有的根據我國茶葉加工分為初、精製兩個階段的實際情況,將茶葉分為:毛茶和成品茶兩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和黑茶五大類,將黃茶歸入綠茶一類。

  成品茶包括精製加工的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等類。

  4、有的還從產地劃分將茶葉稱作:川茶、浙茶、閩茶等等,這種分類方法一般僅是俗稱。

  5、還可以其生長環境來分: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6、另外還有一些“茶”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但是一般的飲用方法上與一般的茶一樣,故而人們常常以茶來命名之,例如蟲茶、魚茶。

  7、有的這類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它不是茶了,例如絞股藍茶。

  8、將上述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綜合起來,中國茶葉則可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

  二、六大基本茶類:

  1、綠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

  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

  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

  最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綠茶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綠茶。

  (1)炒青綠茶:

  由於在乾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

  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貢熙、雨茶、針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質特徵。

  如:

  ①珍眉:條索細緊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澤綠潤起霜,香氣高鮮,滋味濃爽,湯色、葉底綠微黃明亮。

  ②貢熙:是長炒青中的圓形茶,精製後稱貢熙。

  外形顆粒近似珠茶,圓葉底尚嫩勻。

  ③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現在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

  ④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製方法不同,又分為平炒青、泉崗輝白和湧溪火青等。

  ⑤平炒青:產於浙江嵊縣、新昌、上虞等縣。

  因歷史上毛茶集中紹興平水鎮精製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細圓緊結似珍珠,故稱“平水珠茶”或稱平綠,毛茶則稱平炒青。

  ⑥扁炒青:因產地和製法不同,主要分為龍井、旗、大方三種。

  ⑦龍井:產於杭州市西湖區,又稱西湖龍井。

  鮮葉採摘細嫩,要求芽葉均勻成朵,高階龍井做工特別精細,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質特徵。

  ⑧旗:產於杭州龍井茶區四周及毗鄰的餘杭、富陽、肖山等縣。

  ⑨大方:產於安徽省歙縣和浙江臨安、淳安毗鄰地區,以歙縣老竹大方最為著名。

  在炒青綠茶中,因其製茶方法不同,又有稱為特種炒青綠茶,為了保持葉形完整,最後工序常進行烘乾。

  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獎惠明、高橋銀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針、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大庸毛尖、信陽毛尖、桂平

  西山茶、廬山雲霧等等,在此只簡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川碧螺峰的品質最佳。

  外形條索纖細、勻整,捲曲似螺,白毫顯露,色澤銀綠隱翠光潤。

  內質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滋味清鮮回甜。

  葉底幼嫩柔勻明亮。

  金獎惠明產於浙江雲和縣。

  曾於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而得名,外形條索細緊勻整,苗秀有峰毫,色澤綠潤。

  內質香高而持久,有花果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

  (2)烘青綠茶:

  是用烘籠進行烘乾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

  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

  條形烘青,全國主要產茶區都有生產。

  尖形、片形茶主要產於安徽、浙江等省市。

  其中特種烘青,主要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綠雪、天山綠茶、顧諸紫筍、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峽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如黃山毛峰:產於安徽軟縣黃山。

  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整,有鋒毫,形似“雀舌”,色澤金黃油潤,俗稱象牙色,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

  (3)晒青綠茶:

  是用日光進行晒於的。

  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晒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

  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蒸青綠茶:

  以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

  唐朝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

  而我國則自明代起即改為鍋炒殺青。

  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幹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三綠”的品質特徵,但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

  由於對外貿易的需要,我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

  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

  中國煎茶,產於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

  古代人類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晒於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

  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製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製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斷完善。

茶葉的品種介紹 茶葉有哪些品種

1、茶葉品種主要有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青茶、花茶、藥茶八大類。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黃茶屬於輕發酵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青茶屬於半發酵茶;花茶多以綠茶為茶坯,和鮮花一起製成。

2、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種類繁多分為炒青綠茶、晒青綠茶、蒸青綠茶、烘青綠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和紅茶茶珍;黃茶屬於輕發酵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平陽黃湯等。

3、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分為緊壓茶、花捲和散裝茶;青茶屬於半發酵茶,有安溪鐵觀音、鳳凰水仙、紅水烏龍、烏龍紅茶等。

4、花茶多以綠茶為茶坯,和鮮花一起製成,有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等。藥茶就是在茶葉中添加藥物製成,具有一定療效,這類茶品飲起來不會苦澀,也不會有藥味,帶有一股香氣。

茶種類介紹

中國的茶葉眾多,其中茶的種類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將其進行分類後主要有六大種類,分別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和烏龍茶,因其發酵程度不同有著不一樣的滋味。此外,還有著加工茶、緊壓茶和再加工茶三類茶葉也較為常見。

1、茶的種類:綠茶

在茶種類介紹中,先要說的是大家較為熟知的綠茶。綠茶是不用進行發酵的,一般主要通過炒、烘、晒、蒸來製作。其中有如龍井等炒青綠茶、黃山毛峰等烘青綠茶、川青等晒青綠茶、玉露等蒸青綠茶四大類。

2、紅茶

不同於綠茶,紅茶是一種全發酵的茶,主要通過發酵形成紅茶色素,從而使其沖泡後出現紅色的茶湯和茶葉。在紅茶中又有著煙小種等小種紅茶、川紅等工夫紅茶、碎茶等紅碎茶三大類。

3、白茶

白茶在茶中芽較容易辨認,一般在其幹茶葉上可以看見白色的絨毛,因此它才有著白茶之稱。白茶的發酵程度僅高於綠茶,沖泡後形成清淡鮮淳的茶湯,目前常見的有白毫銀針等白芽茶和白牡丹等白葉茶兩大類。

4、黃茶

會沖泡出黃葉黃湯的黃茶,也是茶中的一大種類。黃茶主要是通過悶黃而形成的,製作上和綠茶差不多,不過在殺青揉捻後將其再進行悶制,使其變黃,主要有君山銀針等黃芽茶、溫州黃湯等黃小茶和廣東大葉青等黃大茶三類。

5、黑茶

黑茶是百分百發酵製作的茶葉,其葉片看上去為暗褐色,在發酵後看上去葉色為黑褐或者油黑色,故被叫做黑茶。黑茶在邊區少數民族中較多,一般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陝西黑茶五大類。

6、烏龍茶

半發酵的茶葉叫做青茶,也就是烏龍茶,是一種葉片中間綠邊緣紅,能夠沖泡出鮮濃甜淳的茶湯的茶葉。烏龍茶主要分為大紅袍等閩北烏龍茶、鐵觀音等閩南烏龍茶、鳳凰水仙等廣東烏龍茶和凍頂烏龍等臺灣烏龍茶四大類。

7、其他種類

除以上六大種類茶以外,還有將茶葉混合進行加工後製作而成的加工茶,如茉莉花茶;還有將茶葉燻蒸後進行壓縮的緊壓茶,如沱茶和磚茶;還有可以開袋即沖泡的再加工茶,如速溶茶。

標籤: 茶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yw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