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深厚悠久。中國茶主要有綠茶、紅茶、黑茶、白茶和黃茶等。泡茶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茶道文化也是歷史悠久、精緻優美的文化形式。

英國茶文化:英國是喝紅茶的代表國家。英國人都有喝下午茶的習慣,通常是在三點鐘的時候,同伴們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品茶享受這一時光。英國人通常會加入牛奶和糖以改變紅茶的口感。

印度茶文化: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的茶葉生產國。印度的“馬賽拉奶茶”最為著名,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口感最佳的奶茶之一。馬賽拉奶茶味道甜美,香味濃郁,而且迷人的顏色也非常迷人。

日本茶文化:日本茶文化是追求和諧、精緻的文化。日式茶道講究的是從環境、器具、茶和各種禮儀形式都要符合商議規則。日本的綠茶品種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煮出來的綠茶和抹茶。

土耳其茶文化:土耳其人熱衷於飲用強烈香濃的紅茶,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喝茶。土耳其喝茶很有講究,茶水要衝至滿意的程度,配有糖和薄荷葉,製成一種叫做“çay”的茶。

摩洛哥茶文化:摩洛哥茶文化是地中海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喝茶的時候會呼吸茉莉花的香氣。在摩洛哥,飲茶是一種社交活動,通常會與好友們聚在為茶做準備的臺子前,滿滿地感受一下溫暖的、白兮兮的茶水和濃重的薄荷的氣息。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主要包括:韓國、美國、斯里蘭卡、韓國、美國、斯里蘭卡,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韓國更好。

韓國:茶文化亦是韓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韓國茶禮講究以禮相待、以誠待人,成人茶禮是韓國茶日的重要活動之一。韓國人將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神農氏稱作茶聖。為紀念茶聖,韓國人還專門編排出“高麗五行茶”茶禮儀式。

美國:“速度”、“效率”是美國的文化基因,茶文化也受此影響。美國人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浪費時間,因此他們常喝烏龍、綠茶等罐裝冷飲茶。他們在茶中加冰,或者將罐裝茶放於冰箱中冰好,喝起來涼爽可口。在美國,茶飲銷量僅次於咖啡。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盛產紅茶,當地居民特別喜歡喝苦澀的茶,他們覺得很有滋味。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主要包括:韓國、美國、斯里蘭卡、韓國、美國、斯里蘭卡,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韓國更好。

韓國:茶文化亦是韓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韓國茶禮講究以禮相待、以誠待人,成人茶禮是韓國茶日的重要活動之一。韓國人將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神農氏稱作茶聖。為紀念茶聖,韓國人還專門編排出“高麗五行茶”茶禮儀式。

美國:“速度”、“效率”是美國的文化基因,茶文化也受此影響。美國人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浪費時間,因此他們常喝烏龍、綠茶等罐裝冷飲茶。他們在茶中加冰,或者將罐裝茶放於冰箱中冰好,喝起來涼爽可口。在美國,茶飲銷量僅次於咖啡。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盛產紅茶,當地居民特別喜歡喝苦澀的茶,他們覺得很有滋味。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

  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上許多飲茶國家都與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一起來看看。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

  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都喜愛品茗。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各國的飲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核等級和價格。

  英國:英國各階層人士都喜愛飲料。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他們喜愛現煮的濃茶,並放一二塊糖,加少許冷牛奶。

  泰國:泰國人喜愛在茶水裡加冰,一下子就冷卻了,甚至冰凍了,這就是冰茶。在泰國,當地茶客不飲熱茶,要飲熱茶的通常是外來的客人。

  蒙古:蒙古人喜愛吃磚茶。他們把磚茶放在木臼中搗成粉末,加水放在鍋中煮開,然後加上一些鹽巴,還加牛奶和羊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於其上,浸七、八分鐘,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加入乳酪與糖。

  俄羅斯:俄羅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檸檬一片,也有用果漿代檸檬的。在冬季則有時加入甜酒,預防感冒。

  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只喝二三杯這種甜茶,嘴裡就會感到粘糊糊的,連飯也不想吃了。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花裡幾片新鮮薄荷葉和一些冰糖,飲時清涼可口。有客來訪,客人得將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禮貌。

  南美:南美的馬黛茶。南美許多國家,人們用當地的馬黛樹的葉子製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們是用吸管從茶杯中慢慢著品味著。

  全世界的茶文化介紹

  (一)日本茶道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後,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現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積不大、清雅別緻的茶室裡進行。室內有珍貴古玩、名家書畫。茶室中間放著供燒水的陶炭(風)爐、茶鍋(釜)。爐前排列著專供茶道用的各種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規矩比較講究,友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嚐。然後在炭爐上燒水,將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後,由主持人按規程沏水泡茶,依次遞給賓客品飲。品茶時要吸氣,併發出吱吱聲音,表示對主人茶品的讚賞。當喝盡茶湯後,可用大拇指和潔淨的紙擦乾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讓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過程,都洋溢著“敬、和、清、寂”的精神。

  (二)亞洲其他國家的茶文化 東南亞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習慣沖泡清飲烏龍、普洱、花茶。南朝鮮因受中國和日本雙重文化影響,興起“茶禮”習俗。港澳地區則沿襲閩粵飲茶習俗,以飲普洱、水仙、花茶為主。泰國、緬甸和雲南地區相似,習慣吃“醃茶”,將生茶醃製成酸味製品,吃時拌入食鹽、生薑、花生之類,幹嚼佐餐。

  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家飲甜味紅茶,或甜味紅奶茶。印度飲茶總量為世界第一位,喜歡濃味的加糖紅茶。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沖泡調飲,喜味濃的紅茶。

  西亞地區的土耳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紅茶,城鄉茶館普遍,出門飲茶也方便。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離濃味紅茶,用沸水沖泡,再在茶湯中新增糖、奶或檸檬共飲。

  (三)歐洲各國的飲茶文化 英國飲茶之風始於17世紀中期,先由皇室倡導,後普及到城鄉,成為英國的社交風俗。英國人喜歡飲滋味濃郁的紅茶,並在茶中新增牛奶和糖。上流社會設定家庭茶室,收集陳設名貴茶具,講求傳統身分和閒情逸致的飲茶風度,以顯示英國紳士的氣派。

  愛爾蘭人飲茶之風更甚,為歐洲首位,喜歡味濃的紅碎茶。

  荷蘭是西歐最早飲茶的國家。菜湯放糖,多飲襲泡紅茶和香味茶。

  西歐的其他國家也都習飲高檔紅茶和甜式調味紅茶,青年人則多喜歡香味茶。

  (四)美州國家的茶文化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加拿大人多為英式熱飲高檔紅茶,也有冰茶。

  (五)非洲國家的茶文化 非洲的多數國家氣候乾燥、炎熱,居民多信奉教,不飲酒而飲茶,飲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無論是親朋相聚,還是婚喪嫁娶,乃至宗教活動,均以茶待客。這些國家多愛飲綠茶,並習慣在茶裡放上新鮮的薄荷葉和白糖,煞煮後飲用。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導語: 茶文化發源於中國,璀璨於東方,成為東方文明的主要象徵。鐵觀音被發現於古老茶鄉安溪,本身就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幾百年來,安溪鐵觀音秉承天、地、人、種四者有機融合,體現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融。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獨具的觀音鐵韻,清香雅韻,獨領於茶葉界。茶葉歲是我國的國飲,但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走出了國門,併為西方人所愛。

  美國茶文化

  美國不產茶葉,美國人喝的茶全靠進口。美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美國茶往往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麼就是罐裝、瓶裝的茶水,許多美國人甚至對茶葉的外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都不大清楚。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

  在美國,大多數人愛飲冰茶不愛飲熱茶,美國人飲用冰茶為世界之最,由於冰茶不含二氧化碳、不含熱量、刺激性小、味道爽口,老少皆宜,所以冰茶在美國已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流行得很快。美國的冰茶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既有紅茶,也有綠茶,還有中國烏龍茶;既有加糖的,也有無糖的;既有加果味香料的,也有純粹是茶味的。總之,它可以滿足各種人的口味,任君挑選,做成帶有一絲酒香味的混合冰茶,特受一些成年人的歡迎。

  俄羅斯茶文化在西方,最早從中國傳入茶葉的是俄羅斯,從中國經過蒙古草原到俄羅斯,曾有一條“茶葉之路”。俄羅斯人發明了煮茶的“茶炊”,類似一個小鍋爐,一般用銅製,中間生炭火,上面有一個煮茶的茶壺,下面有一個龍頭,煮好的濃茶用龍頭中的水衝稀,加糖和檸檬汁飲用,即檸檬茶。隨時可以提供熱茶水,是寒冷的俄羅斯氣候下,家庭必備的設施。現在一般用電加熱,也有用不鏽鋼製造的'。由於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設計製造成各種裝飾花樣,是俄羅斯家庭比較顯眼的傢俱。

  俄羅斯簡介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透俄羅斯全境圖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子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聯絡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

  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簡稱“”,並沿用至今。在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中,日本受蒙古族或滿族影響較小,故將其直譯為“露西亞”(日語中r讀音相當於l,所以俄羅斯的英文名用日語發音就叫做露西亞,與明朝的羅剎無關),簡稱“露國”。

  朝鮮雖然在1860年代以後與有直接接觸,但由於是中國的屬國,便採用了間接音譯——俄羅斯(糅)。後來由於朝鮮脫離中國以及被日本殖民,加上民族主義的抬頭,便廢棄了俄羅斯的中式叫法,直接音譯為“”(羅馬字:leosia)。越南並未與俄羅斯有直接交往,因此從中國稱其為“俄羅斯”(NgaLaT),簡稱(Nga)。所以現在世界上“俄羅斯”的叫法只存在於中國人、蒙古人和越南人中。

  16世紀,中國飲茶法開始傳入東歐各國及俄羅斯,到17世紀後期,飲茶之風普及到了各個階層。19世紀,東歐各國及俄羅斯也漸漸形成本國特色的茶俗、茶禮和茶會的文學作品。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一些茶文化。

  著名作家普希金就曾記敘了“鄉間茶會”的情形,還有很多作家記載了貴族的茶儀。從記載上看,俄羅斯的上流飲茶是很考究的,他們擁有很精緻的茶具,茶炊是一種叫著“沙瑪瓦特”的精緻銀製品,茶碟也很別緻,俄羅斯的人的習慣是把茶倒入別緻的茶碟再飲用,還有很多漂亮的玻璃杯,並且很多人家尤其喜歡我們中國的陶瓷茶具。茶具的式樣和我們的茶壺相仿,花色亦為中國傳統畫中的花草樹木、人物,但是它的壺身頗有歐洲特色,高身、瘦頸,這就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俄羅斯人民向來就是禮儀之邦,但是俄羅斯上流社會的茶禮並沒有普希金筆下“鄉間茶會”那樣來得悠閒自得,而是非常拘謹,其中包含了很多浮華做作的禮儀。不過這對於俄羅斯茶文化的發展並非壞事,因為他們學習了歐洲貴族們的派頭和中國的傳統的茶禮茶俗,使得茶文化在俄羅斯迅速發展起來。

  此外,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的人們酷愛飲茶,喬治亞南部還是俄羅斯著名的茶區之一,喬治亞的飲茶方式為清飲,類似於中國雲南的烤茶,烤茶的泡法就是用金屬壺開火烤至100攝氏度以上,然後按每杯水一匙半左右的用量將茶葉先投放炙熱的壺底,隨後倒溫開水沖泡幾分鐘,一壺香茶便衝好了。這種泡法要求色、香、味俱全,不但要看著紅豔可愛,而且在烹調時聞得幽香,還要在到水沖茶時發出噼啪的爆響。所以,要求在炙壺的火候,操作的方法上都十分精巧熟練方能取得最佳效果。這在俄羅斯亞洲地區一些民族中很流行。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東歐國家的茶文化,東歐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指的是包括前蘇聯的一些國家外,還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保加利亞等國。東歐國家的人們飲茶方式則分為西方式、民族式和清飲。西方式,把茶用沸水沖泡或加入糖、牛奶或檸檬烹煮。民族式飲的是磚茶,它類似中國少數民族飲用磚茶風俗。烹煮時,先將磚茶打碎,投入壺中加熱煮沸,再兌入牛奶、香料、鹽、糖等作料,旋即續煮,重新煮沸,待茶香中溢,即濾去茶渣,入杯飲用。另有一種清飲法,介於西方式和民族式之間,多用茶壺沖泡,少數也有酌情加糖後再飲的。

;

世界各國茶文化知識

世界各國茶文化知識

  導語:茶葉中所含的營養成份很多,將近500種。主要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膽鹼、黃嘌呤、黃酮類及甙類化合物、茶鞣質、兒茶素、萜烯類、酚類、醇類、醛類、酸類、酯類、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氨基酸。適量喝茶有益身體健康。

  俗話說,“飲酒打天下,品茶論世界”,茶是日常生活的必備品,但是茶起源於中國,但飲茶並非中國人的專利,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有獨具一格的飲茶的習慣,下面來一起看看世界各國的茶文化:

  阿根廷:“非茶之茶”馬黛茶

  去過阿根廷的人都知道,隨處都可見到阿根廷馬黛茶YerbaMate,這種平民且普遍的馬黛茶是阿根廷的“國寶”,在當地語言中,“YerbaMate”就是“仙草”“天神賜茶”的意思,與中國綠茶、咖啡並稱為世界界三大茶。

  馬黛茶本是冬青科的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稱它為巴拉圭草,樹葉翠綠,呈橢圓形。南美人把綠葉和嫩芽採摘下來,經過晾晒、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工序,就製成了芳香可口的阿根廷馬黛茶。然而按照我們東方人對茶的理解,阿根廷耶巴馬黛茶應該算是“非茶之茶”。在阿根廷大牌球員(梅西)踢球的間隙要喝,貧民窟裡無所事事的混混也愛喝,茶具不講究,用竹筒或葫蘆挖空,插上一根金屬就能喝。

  阿根廷馬黛茶以阿根廷的產量最多,是家庭聚會的象徵,在上海世博會期間,阿根廷精心挑選出國寶馬黛茶作為“使者”先行來到中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中阿文化交流暨阿根廷馬黛茶文化中國推廣會”,為其國茶馬黛茶順利登陸東方古國而造勢,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感情。

  目前,“Yerbamate”商標已在中國註冊,音譯成“耶巴馬黛茶”,該茶同時還獲得中國健康世紀行全民家庭健康工程重點推廣專案、國民體質改善行動推薦使用進口健康食品認證等。

  德國:“有花無茶”花果茶

  德國是花果茶出口第一大國,德國境內森林密佈,果木繁盛,盛產“花果茶”,德國的花茶不同於其他的花茶,而是摘食漿果沖泡飲用,主要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洛神花、覆盆子、接骨木果、藍莓、櫻桃、葡萄、玫瑰果等果乾製成的,再加上向日葵花、矢車菊、紫羅蘭、玫瑰等花瓣則作為調色和裝飾,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可謂真正的“有花無茶”。

  德國花果茶沖泡後呈現鮮豔紅色,花青素含量十分豐富,與中國茶相比,中國的花茶講究的是清香,而德國的花果茶講究的是花瓣的真實,同時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這就是德國人獨具特色的“沖茶”習慣。

  北非人:“冰涼之飲”薄荷茶

  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里加幾片新鮮的薄荷葉和一些冰糖,清香醇厚,又甜又涼。有客來訪,主人連敬三杯,客人要喝完才算尊敬。

  泰國:“清涼之茶”—冰茶

  對於常年氣候炎熱的泰國而言,當地茶客是不喝熱茶的,只有外來客才喝。泰國人喜歡在茶里加冰,常常在熱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塊,這樣茶很快就冰涼了。在炎熱的泰國,冰茶使人涼快舒適。

  泰國的冰茶可謂多種多樣,在杯中放入薄荷或是加上各種各樣的新鮮水果汁,都可以調出一杯特別的冰茶。

  冰茶葉中含有如香精油、鞣酸和苦味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等許多具有醫療價值的藥效成分,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在每一種茶裡都是與眾不同的天然元素,因此雖然某些茶葉的作用相似。

  埃及:“甜膩可口”甜茶

  埃及人喜愛飲甜茶。他們款待客人時,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兩三杯過後嘴是黏糊糊的。他們還會來上一杯涼水稀釋茶水,以示尊重客人。但是,這種濃甜茶只需喝上兩三杯,嘴裡就會感到粘粘糊糊的。

  南非:豆科植物路易波士

  南非國寶茶是一種呈針狀,被稱為“路易波士”。這種茶樹的種植條件極為苛刻,只生長在開普敦周圍方圓三百公里內的塞德博格地區,茶樹的種植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收割。

  主要是對茶葉的加工:葉子(嫩枝)被選出,打磨,氧化(“發酵”),最後在陽光下風乾,然後根據長度,顏色,味道和香氣分級,包裝,最後出口到其他的國際。

  斯里蘭卡:獻給世界的禮物紅茶

  斯里蘭卡紅茶,又稱“錫蘭紅茶”,是世界紅茶市場的佼佼者。斯里蘭卡是世界上第三大茶葉生產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這樣一個面積和臺灣島差不多的小島,茶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錫蘭紅茶香氣和嫰度好,行銷全世界,與印度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中國祁門紅茶並稱為世界“四大紅茶”,深受各國消費者推崇。錫蘭紅茶被稱為“獻給世界的禮物”!

  斯里蘭卡人對於飲茶的喜愛是深入骨子裡的,在斯里蘭卡,你可以買茶,也可以喝茶,但不要加奶,那樣會被斯里蘭卡人認為很鄙俗,他們覺得加奶是損害茶香味的俗套行為。

  加拿大:“茶加乳酪”乳酪茶

  加拿大人比較喜歡喝茶,但是他們的泡茶的方法比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入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以其上,沁上七八分鐘,再將茶葉倒入另一個壺供飲用,通常還要加入乳酪和糖,因為這個是他們的最愛。

  馬來西亞:“是湯非茶”肉骨茶

  肉骨茶是風靡馬來西亞的早餐,其實就是肉骨湯,是馬來西亞的美食之一,是一道以豬肉和豬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底,其獨特的風味享譽全馬,甚至揚名海外,深受各地遊客喜愛。

  肉骨茶主要是選用肉排、豬肚等原料,加黨蔘、當歸等十餘種中藥和香料泡煮,湯汁濃郁,藥材濃香不苦形成了肉骨茶,所以肉骨茶並不是茶,因為很多人在吃它的時候配上一杯茶以去油膩,所以有了這樣的稱呼,再配上特別的五彩紫米,醒神飽肚,美味極也,不可不嘗。

  土耳其:“活水”之稱蘋果茶

  在土耳其,人民最青睞的茶葉當屬土耳其蘋果茶,蘋果茶並不是蘋果和茶製成的,是果酸粉末調製的`,不僅是這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流行的飲料,但它就像美味倒在冰,在陽光明媚的夏季消費。

  對於這個特殊的茶,釀造是非常容易的,不採取任何特殊的技能。同時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五香蘋果的味道,使得它真正吸引人的香料,雖然此茶已經是相當甜,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加白糖或蜂蜜。

  印度人:獨特奶香奶茶

  印度人在喝茶時要加入牛奶、生薑、豆蔻、肉桂、檳榔等,這樣泡出的茶味與眾不同,讓奶茶更香烈且有益健康。然而他們喝茶方式也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盤子裡,伸出舌頭去飲,可謂獨具一格。

  印度奶茶又名焦糖奶茶,印度語叫Chai。主要是由紅茶、牛奶、多種香料以及糖或蜂蜜組成。印度奶茶本身有貴賤之分:貴的稱為MasalaChai,加入的香料品種和數量多;便宜的就只有單純的奶和茶,頂多加點生薑或豆蔻調調味,這就決定了每種茶的獨特味道。

  印度忌用左手敬茶,認為左手是低下的,不潔的,必須用右手敬茶。

  俄羅斯:“因人而異”—花樣茶

  俄羅斯人先在茶壺裡面泡上一壺濃濃的紅茶,喝時倒少許在茶杯裡,然後衝上開水,根據自己的習慣,因人而異調成濃淡不一的味道,俄羅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檸檬一片,也用果醬代替檸檬的。在冬季時則有時加入甜酒,預防感冒。

  總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效果,在這些茶中,阿根廷馬黛茶和德國的花果茶,因其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能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幫助人體抗衰老,受到女性、失眠便祕者、久坐白領者的喜愛,同時對於心腦血管、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輔佐作用,可以長期飲用。

  現在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你知多少了呢?茶,作為世界三大健康飲品之一,足跡遍佈了整個世界。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價值理念和文化取向,“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遇知己淡也濃”,不妨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來享受。

;

各國的飲茶習俗

茶葉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國飲茶的習俗卻不盡相同,各有妙處。你對不同地方的飲茶風俗瞭解嗎,看看不同國家的飲茶習慣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紐西蘭人會把飲茶時間設定在規定的時間,還有埃及的人喝茶會加入白糖。

1、紐西蘭

紐西蘭的人們把飲茶是作為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學校,機關單位等地方都設定有規定的飲茶時間。

2、馬裡

在馬裡地方,他們習慣是在飯後喝茶,煮茶使用錫罐來燒水的,把茶葉放在鍋裡面煮茶,等到一起煮的醃肉熟透以後,茶葉搭配肉類食用。

3、加拿大

加拿大的人飲茶喜歡加糖,泡茶的的方式特別,用陶壺燙熱,放進茶葉,用沸水注在上面,浸泡7到8分鐘以後,把茶葉倒進另外的一個熱壺飲用。

4、埃及

人們喝茶喜歡加入白糖飲用,被稱為甜茶,如果喝上幾杯甜茶,嘴裡感到黏糊糊的,會沒有食慾。

5、俄羅斯

在俄羅斯地方,他們在喝茶時候,會加入檸檬片,沒有檸檬的會用果醬代替,在冬季會加入甜酒,可以預防感冒。

6、南美

這地方人喜歡飲用馬黛茶,馬黛茶可以提神幫助消化,飲用方法是從茶杯中慢慢品味的。

7、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的紅茶暢銷世界各地,他們喜歡飲用濃茶,茶越是苦澀,他們就更加喜歡。

8、英國

英國人喜歡奶茶,喜歡飲用現煮的茶,會加入糖,再搭配點心,作為下午茶也是非常享受。

9、蒙古

蒙古人喜歡磚茶,把磚茶放在木臼搗碎成粉末,加水放進鍋裡煮開,再搭配牛奶或者羊奶飲用。

10、泰國

泰國人喜歡在茶里加入冰塊,就是所說的冰茶,當地人不飲用熱茶的。

11、印度

印度人喝茶是把茶裝在盤子裡面,用舌頭茶再飲用的。

12、北非

北非人士在喝茶時候,喜歡加入新鮮的薄荷葉還有冰糖,飲用時候很清爽的,如果有客人來訪時候,客人要把主人敬他的三杯茶喝完,是表示禮貌。

中國人大多喜茶,各國的茶文化有什麼不同呢?

茶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氣候和地區的多樣創造了很多型別的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葉並且將茶文化發揚光大的國家,茶流傳到世界各國後,不同的國家所產生的茶文化也有所不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鄰國日本,日本的有很多文化都和我們很相似,因為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和我國在文化上就有所交往,隨後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也傳到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茶文化和我國的茶文化是非常相近的。日本的茶道有完整的禮儀順序,從進洗茶具、洗茶葉到泡茶的工序等,都和我國的茶文化很相似。並且日本也有專門喝茶的地方,但和我們的茶館不一樣的是,日本的茶館從門口到內庭之間的庭院鋪滿了石板路和各種植物,充滿了濃濃的日式氣息。

說起茶文化發達的國家就不得不提英國。英國人有三百多年的茶文化歷史,其中紅茶飽受英國人的喜愛,英國是紅茶銷售最多的國家。17世紀中國茶葉傳入英國,在英國的皇室貴族中迅速興起了喝茶的風潮,到了19世紀就衍生成了英式下午茶。英國喝茶喜歡在濃厚的紅茶里加入牛奶和糖,同時配上餅乾、甜點等食物。富人家裡還會設立茶室,收藏各種精緻的陶瓷茶具,無一不顯露英國皇室的優雅和貴氣。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家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像印度喜歡在紅茶中加入小豆蔻,並且是用盤子著來喝茶的。埃及會在茶水裡加入大量的蔗糖,並且只用玻璃杯喝茶。泰國的話喜歡在加入冰塊和新鮮的水果汁,形成泰國獨特的冰茶。馬來西亞的話會用豬肉、豬骨和十幾種中藥煮成濃厚藥香的肉骨茶作為早餐。

世界各國茶文化異彩紛呈 看看外國人都是怎麼喝茶的

認識一下世界各國茶文化。

日本:日本人有自己的“茶道”,有一些人家在家裡專門設了茶室。客人過來要迎客入茶室時,要跪坐在茶室門口,先讓客人一個個的進去。而客人在經過門口的時候,要在門口旁洗手,再脫鞋入茶室,主人等客人全部進去後才進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禮。當主人開始要煮茶時,客人要退出茶室,到花園走走,讓主人自由、放鬆地準備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後,再讓客人回茶室,一起品茗。在飲茶結束後,主人還要跪坐在門外,跟客人祝福道別。所以,要體會日本的茶道先練練看自己能跪多久。

俄羅斯:俄羅斯人常喝紅茶,他們習慣先在茶壺裡泡上濃濃的一大壺,要喝時,倒出少許在茶杯裡,衝上開水,根據個人習慣,靈活地調濃或淡。當有客人來時,把茶壺裡的濃茶一倒,衝上開水,在往裡面加入蜂蜜或果醬,就變成了可口的茶飲料。小編覺得俄羅斯飲茶方式看起來挺方便的。

內蒙古: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是肉食為主,但只吃肉食容易太過油膩,所以蒙古人幾乎每頓都喝茶。蒙古人喝的是磚茶,和我們平時飲用的茶是不一樣的,磚茶顧名思義就是像磚一樣的塊狀茶,要飲用時,切一小塊放入鍋內加水煮開,裡面還會加入鹽巴、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這種茶不能用簡單的沸水沖泡。

印度:印度有一種叫“薩馬拉茶”,就是在茶裡面加入姜和小豆蔻。印度人的傳統飲茶方式也很特別,他們會先把茶倒在盤子裡,然後用舌頭去飲。忌諱用左手去遞送茶具,左手在印度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泰國:泰國的氣溫比較高,所以泰國人更喜歡喝冰茶,喜歡在熱茶中放入一些冰塊,飲用起來讓人感覺涼快舒服。

英國:英國是一個紳士的國度,英國人對於喝茶也是很有講究的。按正規的話,最起碼一天要喝4頓茶,包括早晨醒來空腹喝的“床茶”;上午11點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喝一次“午茶”;晚飯後再喝一次“晚茶”。英國人的泡法也跟我們中國不一樣,他們是把茶葉末連袋浸泡在熱水裡,一小袋只泡一遍。家庭飲用時,還會在泡茶的茶壺裝一個過濾杯,用來過濾碎碎的茶末,並在茶湯里加入糖、檸檬或新鮮的牛奶,喝法和我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美國:美國人喝茶就跟喝速溶咖啡是一樣的,講求方便、迅速,不喜歡泡茶複雜的工藝也不喜歡在茶杯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在美國,一般喝茶都是歐洲風味的,不是中國式的。在美國,大多數人更喜歡喝冰茶,暢銷到美國的也是罐裝的冷飲茶,美國人在喝茶時,會先在冷飲茶中放入冰塊或者直接把茶放入冰箱冰好,要喝時可以聞到沁人心碑的香味,入口冰涼爽快,胸中頓時清涼,如沐春風。美國人的這種喝法缺點就是沒辦法體會到喝茶的意境、情調。

德國:德國人也常喝茶,尤其是花茶,但他們所謂的花茶是“有花無茶”,用各種花瓣加上水果果乾製成的。與我國的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花茶完全不同。我們中國更注重的是花味之香遠,而德國追的是花瓣之真實。德國人也喝我們中國的茶葉,但泡法也是很神奇,與其說泡茶不如說是“沖茶”來得更貼切。他們會用沸水不斷的衝金屬篩子上的茶葉,衝下的茶水再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裡,這種方法泡出來的茶葉特點就是味道比較淡,顏色也相對比較淺。

土耳其:土耳其人熱情好客,來客人了都會請客人喝茶。茶裡面最出名的是蘋果茶,熱情的主人會為客人準備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蘋果茶。很多初次到土耳其的客人會覺得土耳其茶喝起來較苦,土耳其咖啡濃得化不開,都不是那麼討喜。而土耳其蘋果茶卻很容易讓喝過它的人就愛上它,濃濃的蘋果香和茶香相融,讓人喝起來身心舒爽。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產生了影響。那中西方茶文化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中西方茶文化論文,希望對您有用。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1

  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摘 要】在飲茶之風日益盛行的21世紀,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茶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與茶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30多億人飲用茶葉。中國茶傳到西方之後,經過西方茶人的發揚,形成其獨特的西方開放式茶文化。文章通過對東西方茶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探索東西方茶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中西方;茶文化;比較

  一、中國茶文化溯源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與人們日常生活中須臾不離。茶之於中國,不僅僅是一杯飲料,更是一種悠久璀璨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葉的發源地。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茶道精神。

  從魏晉時期開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觀念,主張以茶協調人際關係,實現互愛、互敬、互助的“大同”,並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潔之精神磨鍊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產自山野之林,正蘊含道家“淡泊”、“寧靜”、“返璞歸真”的神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佛學家認為,茶能使人心靜,有節制,與禪宗規誡相適應。各家茶文化精神有著內在契合點和相通之處,即和諧、平靜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後,茶文化出現了一種返樸歸真的現象,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內在意味,並尋求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西漸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發源於中國,流傳千年,影響深遠。千百年來,茶葉在全球廣泛傳播,中國的飲茶器具、製茶工藝連同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和獨特的東方哲學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茶葉貿易往來主要通過以下路線:(1)茶馬古道――向西南,傳播至和印度。在高寒地區,人們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容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2)絲綢之路――向西由我國的新疆傳播至中亞。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對外輸出的商品以絲綢、瓷器、茶葉為大宗。茶葉作為古中國的特產,也隨著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國。(3)草原之路――向北傳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羅斯及廣大的歐洲地區。(4)海上之路――東傳播至日本和朝鮮,南傳播至中南半島,以明朝鄭和下西洋為肇始,向非洲、歐洲和美洲傳播。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自中國出發之貨物主要以絲綢、茶、瓷器為主。

  三、西方茶文化理念

  由於人文歷史和環境條件的差異,表現在飲茶時間、品茶文化行為等方面。不管是在品茶的物件上還是方式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著不同的風俗和習慣。

  美國被稱為咖啡王國,卻有大約一半人喝茶,也創造了自己的飲茶文化。崇尚快節奏的美國多數喜歡飲冰茶,這茶以飲、以涼為主,大都是不帶任何茶葉痕跡的速溶茶。

  德國人喜歡飲花茶,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等製作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德國人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衝,衝下的茶水流到茶壺內,再將茶葉倒掉,所以茶水顏色很淡,這也成了德國人獨特的“沖茶”習慣。

  在下午5點鐘喝下午茶成為許多英國家庭約定俗成的習慣。下午茶時間可以說是一天當中充滿溫馨、其樂融融和傳情達意的美好時光。英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世界上茶葉銷售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約需2公斤茶葉,英國人均飲茶量是中國和印度的3倍,年均飲茶2公斤。

  西方這種開放性飲茶法,雖未能如中國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體的哲學高度,但有飲茶的新生命、新傳統作基礎,普遍又活躍。

  四、比較中西茶文化異同

  縱觀中西方飲茶歷史的演變,雖相隔千年,但兩者都是先認識到茶的藥用價值,開始飲用,繼而發展成為一種普通的飲品;茶同樣都滲入到經濟、文學藝術、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飲茶禮儀、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飲方式的不同。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清飲”,不加入任何有損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單用開水泡喝。另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根據個人的口味嗜好加鹽、糖、奶等,目前這種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

  英國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鹼,把苦澀的茶水變成適合自己口味的甜飲料。此外,英國人對茶葉本身也進行了改造。袋裝的速溶茶葉末代替了片片茶葉,而中國人習慣將整片茶葉放在開水裡。

  (二)飲茶禮儀的不同。在多數中國人眼裡,飲茶隨時可以進行。相比起來英國人嗜茶、尊茶的風氣要濃厚得多。一個典型的英國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來,主人會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腦,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問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點鐘左右,是紅茶佐茶點;中午午餐時要喝奶茶;下午5點鐘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覺前要喝告別茶。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園茶會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和、靜、怡、真”是中國茶道的“四諦”。“和”是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恰”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中國人飲茶常把它作為精神的激勵與情感的寄託。與中國茶道不一樣,英國人品茶更活潑和更重社交,強調一種優雅的格調。

  參考文獻

  [1] 徐先玲,李相狀.中國茶飲文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2] 關劍平.茶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徐永成.英倫的茶文化[M].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 (4).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2

  浪漫國度的茶文化

  【摘要】中國和法國雖地處歐亞兩端,隔著千山萬水,但自古以來就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播與交流。本文主要以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為主題,分析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歷程,以及這種文化交流給兩國帶來的巨大影響。此外,由茶文化的交流深入至中法兩國傳統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指出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這個不可或缺的交流主題在國與國對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茶文化;法國;文化傳播;文化交流

  談到茶,讓我們為之自豪的是我國不僅作為茶的原產地,而且擁有豐富的茶種類、多處的茶產地、異彩紛呈的茶文化。此外,茶無疑作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併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目前,隨著我國的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與交流,飲茶風俗已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種茶。追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之茶,所種之茶,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我國傳播去的。在傳播茶的同時,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也就顯得順應時事、理所當然。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是以茶作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包含和體現了不同時期下與眾不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由於各國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差異,茶文化在世界各國的交流中也就必定綻放出不同的耀眼光芒。

  提起文化,提起我國,毫無疑問,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深厚的文化積澱更是為世界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提到法國,無需思考,這是個極其浪漫的國度,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各方面都瀰漫著唯美、浪漫的氣息。也正是由於法國這種文化氛圍使這個浪漫的國度在接受外來文化,注重外來文化交流時,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精神層面,都或多或少覆蓋了浪漫氣息,與眾不同地闡釋了文化的接受、交流與融合。因而,中國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則更以一種清新、淡雅、浪漫的姿態豐富了茶文化自身的廣闊內涵。

  茶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在國內,自雲貴高原傳播到全國各地,即從西南地區的產茶區輻射到東南、東北地區;在國際方面,茶最早開始對外傳播的時代雖仍存在爭議,但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在漢代。此後,茶及茶文化在全世界開始廣泛傳播至亞洲、歐洲、非洲等,可謂是遍及世界各地。

  目前,在歐洲,法國這個浪漫國度已經成為歐洲的第四大飲茶國家,人均茶葉消費量僅次於愛爾蘭和英國,和德國相差無幾。在這樣一個茶葉的消費大國,我國的茶文化傳入經歷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過程,茶文化交流與融合不可避免地被賦予浪漫的文化氣息。

  中國茶傳入法國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大階段來認識,即茶文化在法國的早期傳入階段、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融合階段、近五十年來茶文化熱在法國的興起階段。

  首先,從茶在法國的早期傳入階段來認識:1636年,荷蘭商人把中國的茶葉轉運至法國巴黎,自此,法國人開始接觸茶葉。法語中,也開始有了“茶”一詞。1700年,一艘名為阿穆芙萊特的法國船隻,從中國運回絲綢、瓷器和茶葉等,正式拉開了中法茶葉直接貿易的序幕。但這一時期法國的茶進口貿易尚未,多是和其他貨物一起輸入法國的。1728年,法國首次在廣州建立商業據點以方便從中國收購茶葉。這樣一來,就更加方便了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交流。

  茶傳入法國初期,醫藥界曾認為茶葉中可能含有一些醫藥成份而反對飲茶。隨後又因飲茶有利於健康的觀點取得最終勝利,茶的飲用便開始被接受。但由於茶的價格昂貴,最初的飲用僅為皇室貴族所接受。隨後,由於皇室的倡導,飲茶逐漸在法國巴黎的上層社會流行開來。與此同時,茶文化在法國的形成,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較早。原因在於,浪漫的法國人在接受茶的同時,能夠從精神層面去體驗茶文化的品味和情調。法國上流社會把茶視為貴族飲料,有文化的人一起喝茶,並試圖從茶本身發掘出一種深厚悠遠的文化。在飲茶方式上,這一時期的貴族,除清飲茶湯外,逐漸開始嘗試其他的飲茶方式,如在茶中加入牛奶等。此外,法國的文人也開始了以茶為物件的文學創作,如蒙忒所作的《茶頌》等。總而言之,早期的茶傳入和文化的形成,只侷限於法國的貴族階層,並沒有滲透到法國各階層人民中。

  其次,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融合階段:即在法國大後,伴隨著貴族階級的消失,茶不再僅僅作為貴族飲料飲用,飲茶之風在廣大民眾中開始流行。這個時期,我國茶的品種傳入法國的越來越多,專營茶葉進口的茶商開始在法國出現,後來在巴黎等地又出現了一些專營茶葉或以茶為主的商號。這都為中法兩國的茶貿易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為中法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此時的法國在經營茶貿易的同時,開始了茶樹的試種,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隨著老舍《茶館》的上演進軍法國,帶來了法國的茶館熱。在浪漫的法國人眼中,他們尤其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到外面的茶館飲茶,他們認為飲茶體現了一種團結和睦的精神。這一飲茶喜好,也直接推動了法國茶館業的發展。

  此外,這一時期茶文化在法國的發展,還表現在法國興起了喝下午茶之風。隨著法國工業化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供應點心的下午茶的出現正好適應了法國人民這種生活節奏,逐漸在法國流行開來。這些都可展現出,這一時期,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已經扎穩了一定的根基,法國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根據自己的文化氛圍與需求,發展了茶文化的內涵,也為品茶型別與飲茶方式的豐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再次,近五十年來,茶文化熱在法國逐漸興起。這一時期,法國茶葉的進口與銷售都達到了歷史上最新水平。法國的中國式茶館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幾乎遍佈於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這時的飲茶群體已經擴充套件到社會各個階層,他們經常出入茶館,品茗小憩。很多法國人認為,茶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味覺享受,茶文化給他們的生活注入了鮮活的內容。在法國人眼裡,茶已經成為最浪漫、最富有詩意飲品的代名詞。在眾多法國文人的創作中,有關茶,茶文化的描寫和涉及開始頻繁出現。在法國,大多數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他們同樣不僅把茶看作是一種東方傳入的飲品,更是把茶看作是淨化自身心靈的佳品。這樣一來,茶的自身定性,茶文化的淡然、淨化的內涵,通過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發展,得到了良好的補充和詮釋。

  伴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茶文化傳播在法國的逐步深入,法國人民接受了來自古老悠久民族的茶文化,傳播著並豐富著。時代的發展,貿易的往來,交流的密切,茶文化在法國的交流方面更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種類和異彩紛呈的樣式。自2000年以來,中法茶文化交流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展示在世人面前,呈現出興盛場面。其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則是通過茶展、茶文化周、茶文化節來淋漓盡致地詮釋茶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這些文化展示融合中,法國人民根據自身對中國茶文化的瞭解,更加領略到中國茶道的崇高藝術魅力;領略到中國茶藝的精湛技藝;領略到中國茶文化悠遠深刻的內涵;領略到中國這個文化深厚國家的文化宗旨。

  當然,以上所提到的茶文化在法國的傳播也好,在法國的交流也罷,都是以我國佔茶文化輸出的主導地位而言的。當然,法國在接受和發展我國茶文化的同時,對我國茶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在資料記載中,位居上海的法國人開的茶館中,客人不僅可以品嚐到正宗的中國茶,也可以品嚐到正宗的法國茶,此外,還有很多法國的奶茶,法國的下午茶的品種供客人品嚐和享用。這樣看來,無疑,茶文化的交流,乃至整個國家文化的交流,都是極具開放性,相容幷包的。

  時代是前進的,世界時發展的,文化是融合的。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隨著中法茶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和開展,中法兩國的茶文化在相互借鑑、相互吸收的過程中,會發展地更加美好;此外,中法兩國各自的傳統文化在求同存異、日漸密切的國際交往中,必定也會擁有更加和諧美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劉樸兵. 略論法國茶文化的演變[J]. 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6,5.

  [2] 劉建生. 中法文化差異與共識[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6:10-15.

  [3] 汊漢. 西歐觀眾為東方茶藝喝彩―南昌女子職業學校茶藝團出訪法國里昂側記[J]. 農業考古, 2003,6.

茶文化都在哪些國家比較受重視?哪些國家的茶文化比較有名、舉例說下(除了中國,日本,韓國)

1 法國茶文化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西*大西洋。自茶作為飲料傳到歐洲後,就立即引起法國人民的重視。以後,幾經宣傳和實踐,激發了法國人民對"可愛的中國茶"的嚮往和追求,使法國飲茶從皇室貴族和有閒階層中,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現在,法國人最愛飲的是紅茶、綠茶、花茶和沱茶。飲紅茶時,習慣於採用沖泡或烹煮法,類似英國人飲紅茶習俗。通常取一小撮紅茶或一小包袋泡紅茶放入杯內,衝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鮮雞蛋,再加糖衝飲的;還有流行飲用瓶裝茶水時加檸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還會在茶水中摻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涼的雞尾酒飲用的。

法國人飲綠茶,要求綠茶必須是高品質的。飲綠茶方式與西非飲綠茶方式一樣,一般要在茶湯中加入方糖和新鮮薄荷葉,做成甜蜜透香的清涼飲料飲用。

花茶,主要在法國的中國餐館和旅法華人中供應。其飲花茶的方式,與中國北方人飲花茶的方式相同,習慣於用茶壺加沸水沖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飲。愛茶和香味的法國人,也對花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近年來,特別在一些法國青年人中,又對帶有花香、果香和葉香的加香紅茶發生興趣,成為時尚。

沱茶主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因它具有特殊的藥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國一些養生益壽者、特別是法國中老年消費者的青睞,每年從中國進口量達2000噸,有袋泡沱茶和山沱茶等種類。

2 新加坡茶文化

新加坡在世人的眼中以不僅僅是旅遊觀光的城市。其在食文化方面,尤其飲茶文化有其獨特的一面。新加坡特有的“長茶”(Streched Tea)已成為觀光客十分欣賞的一種民族表演藝術。

所謂“長茶”是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然後泡茶人把奶茶倒進罐子裡。泡茶人一隻手拿著盛滿奶茶的罐子,另一隻手拿著空杯子,兩隻手的距離約在一米之間,開始倒茶。如此來回須7次。在來回倒茶的過程中,奶茶是不允許外溢的。由於“長茶”的杯子相當大,喝起來相當過癮,喝茶者邊品茶,邊欣賞精彩的倒茶,心情也會變得輕鬆。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國不一樣。在英國喝茶是以茶為主,佐以一些餅乾和小三明治。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則是以吃為主,茶的好壞卻不十分重要。許多觀光飯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點心為主,從印度式的煎蛋餅到中國的廣式點心,花樣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級賓館喝茶,也常常會用茶葉袋泡的大壺茶來待客。

中國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顯眼。一+些專營中國茶的“茶村”、“茶館”常常顧客盈門。新加坡的“喝茶族”並不只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似乎更多的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常常三五成群或成雙作對,借喝茶談些公事和鬆弛一下自己的身心。由於到新加坡的日韓遊客較多,會做生意的茶室還專門提供一些日韓客人喜歡的茶葉。每到黃昏降臨,新加坡街頭和茶室就會慢慢熱鬧起來,成為街頭一景。

3 俄羅斯的飲茶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人飲茶的歷史雖不算太長,但茶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卻佔有重要位置。人不但喜歡飲茶,而且逐步創造並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歷史上,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直接傳入俄羅斯,這一過程沒有西歐國家的介人。據一些史書和百科全書的記載,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是在1638年。當時,作為友好使者的貴族瓦西里?斯塔爾可夫遵沙皇之命贈送給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贈的禮品便是4普特(約64公斤)的茶。品嚐之後,沙皇即喜歡上了這種飲品,從此茶便堂爾皇之地登上皇宮寶殿,隨後進入貴族家庭。從17世紀70年代開始,莫斯科的商人們就做起了從中國進口茶葉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兩國簽訂了關於從中國長期進口茶葉的協定。但是,從中國進口茶葉,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數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紀的俄羅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飲品”,其飲用者的範圍侷限在上層社會的貴族、有錢人,喝茶則一度成了身份和財富的象徵。直到18世紀末,茶葉市場才由莫斯科擴大到少數外省地區,如當時的馬卡里葉夫,如今的下諾夫哥羅德地區。到19世紀初飲茶之風在各階層始盛行。

然而,事實上,有關史料證明,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的時間還要早些,是在1567年。當年到過中國的兩位哥薩克首領彼得羅夫和亞雷舍夫曾經描述過一種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國飲品,這種飲品在當時的西伯利亞東南部及中亞地區已經比較普及。但可能因為哥薩克首領的描述沒有引起沙皇貴族的注意,因此,這段歷史也就鮮為人知了。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中國人飲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細品慢飲;人喝茶,則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乾、糖塊、果醬、蜂蜜等等“茶點”。從功能上看,中國人飲茶多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人喝茶則常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當然,喝茶之際談天說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羅斯人把飲茶當成一種交際方式,飲茶之際達到一種最好的溝通效果,而獨自飲茶則可以給自己一個沉思默想的機會,進行一種“我”與“我”的交流。

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中國人喜喝綠茶,俄羅斯人則酷愛紅茶。有趣的是紅茶在俄語是“чёрныйчай”,直譯為黑茶。之所以稱之為“黑茶”,似乎有合乎邏輯的道理:一來紅茶在沒泡入水中時呈黑色,二來俄羅斯人喜喝釅茶,濃濃的釅紅茶也呈黑色。從飲茶的味道看,人更喜歡喝甜茶,喝紅茶時習慣於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們用Спасибозачай-сахар(直譯謝謝糖茶)來表示對主人熱情款待的謝意。從飲茶的具體方式看,俄羅斯人喝甜茶有三種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裡,用勺攪拌後喝;二是將糖咬下一小塊含在嘴裡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擱到茶水裡,也不含在嘴裡,而是看著或想著糖喝茶。第一種方式最為普遍,第二種方式多為老年人和農民接受,第三種方式其實常常是指在沒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當中想著糖,一邊品著茶,結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裡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人還喜歡喝一種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чайсмёдом。在的鄉村,人們喜歡把茶水倒進小茶碟,而不是倒人茶碗或茶杯,手掌平放,託著茶碟,用茶勺送進嘴裡一口蜜後含著,接著將嘴貼著茶碟邊,帶著響聲一口一口地吮茶。喝茶人的臉被茶的熱氣烘得紅撲撲的,透著無比的幸福與滿足。這種喝茶的方式俄語中叫“用茶碟喝茶”。有時代替蜜的是自制果醬,喝法與伴蜜茶一樣。在18、19世紀的鄉村這是人們比較推崇的一種飲茶方式。

俄羅斯人重視飲茶,也就常常賦予飲茶以更多的文化內涵,從而使俄語裡的“茶”(чай)一詞有了更多的意義。俄羅斯人中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звать)начай(начашкучая)(請來喝杯茶)向友人發出作客的邀請,同時也是向對方表示友好誠意的一種最佳方式。另外,舊時人有喝茶給小費的習慣,俄語裡稱之為“даватьначай”,後來俄語這一表達方式轉義表示指在任何場合的“付小費”。

中國的茶文化講究茶具。談到俄羅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羅斯茶炊(самовар)。有“Какойжечайбезсамовара”(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說法。在民間,人們還把“самовар”(音譯“薩馬瓦爾”)親切地稱作“ИванИвановичСамовар”(伊萬?伊萬諾維奇?薩馬瓦爾),或是“ЗолотойИван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萬?伊萬諾維奇),以表示對茶炊的鐘愛和尊崇。在古代俄羅斯,從皇室貴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遊攜帶之物。俄羅斯人喜愛擺上茶炊喝茶,這樣的場合很多:當親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訪時;清晨早餐時,傍晚蒸浴後;炎炎夏日農忙季節的田頭,大雪紛飛人馬攢動的驛站;在幸福快樂欲與人分享時,在失落悲傷需要慰藉時;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慶的佳節……在不少人家中有兩個茶炊,一個在平常日子裡用,另一個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啟用。後者一般放在客廳一角處專門用來擱置茶炊的小桌上,還有些人家專門闢出一間“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屬。茶炊通常為銅製的,為了保持銅製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製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羅斯茶炊出現於18世紀,是隨著茶落戶俄羅斯並逐漸盛行而出現的。茶炊的製作與金屬的打造工藝不斷完善密切相關。何時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無從查考,但據記載,早在1730年在烏拉爾地區出產的銅製器皿中就有外形類似於茶炊的葡萄酒煮壺。直到18世紀中下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茶炊。在當時,有兩種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壺型茶炊和爐灶型茶炊。茶壺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於煮茶,也經常被賣熱蜜水的小商販用來裝熱蜜水,以便於走街串巷叫賣且能保溫。原理在於茶炊中部豎一空心直筒,盛熱木炭,茶水或蜜水則環繞在直筒周圍,從而達到保溫的功效。爐灶型茶炊的內部除了豎直筒外還被隔成幾個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廣泛:燒水煮茶可同時進行。這種“微型廚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範圍不僅僅侷限於家庭,而且深受旅遊、旅行者青睞。無論在森林還是草場,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們都可以就地擺上爐灶型茶炊,做一頓野外午餐並享受午後茶飲的愜意。到19世紀中期,茶炊基本定型為三種:茶壺型(或也稱咖啡壺型)茶炊、爐灶型茶炊,燒水型茶炊(只用來燒開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樣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狀、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規則形狀的茶炊。

談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產地。19世紀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年產量約3000個。到19世紀20年代,離莫斯科不遠的圖拉市則一躍成為生產茶炊的基地,僅在圖拉及圖拉州就有幾百家加工銅製品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和茶壺。到1912、1913年,俄羅斯的茶炊生產達到了頂峰階段,當時圖拉的茶炊年產量已達66萬隻,可見茶炊市場的需求量之大。

俄羅斯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多有對俄羅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有這樣的詩句:

天色轉黑,晚茶的茶炊

閃閃發亮,在桌上噝噝響,

它燙著瓷壺裡的茶水;

薄薄的水霧在四周盪漾。

這時已經從奧爾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濃釅的茶葉在不停地流淌

詩人筆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時空的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

俄羅斯著名的畫家巴?庫斯托季耶夫以飲茶為題材作有油畫《商婦品茗》,畫面左側*邊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銅製茶炊。通過人的視覺,傳遞俄羅斯茶文化的資訊。

在現代俄羅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離不開茶炊,只是人們更習慣於使用電茶炊。電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沒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沒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變得單一燒開水。人們用瓷茶壺泡茶葉,茶葉量根據喝茶人數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鐘之後,給每人杯中倒入適量泡好的濃茶葉,再從茶炊裡接煮開的水入杯。在現代俄羅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趨勢是,用茶壺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時候只起裝飾品、工藝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節日,現代俄羅斯人一定會把茶炊擺上餐桌,家人、親朋好友則圍坐在茶炊旁飲茶,只有這樣,節日的氣氛、人間的親情才得以盡情喧染。而傳統意義上的питьчайзасамоваром(圍著茶炊飲茶)在俄羅斯鄉村的木屋裡一直流傳至今。

3 印度茶文化

印度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紅茶。丈夫在外面工作時要喝茶,家庭主婦們打發時間的方法也是喝茶。印度的紅茶舉世聞名,像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尼爾吉里紅茶等等。其中最著名的當然要數大吉嶺紅茶了,它的味道醇香,沖泡成奶茶後,味道更豐富,而且不容易傷胃。曾經有印度茶商這麼說:"沒有大吉嶺茶的生活是毫無樂趣可言的。"印度人吃飯時沒有喝湯的習慣,但在飯後必須要喝一杯香濃的奶茶。

喝紅茶有助於凝神定性,提升精神,能使飲者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現代科學研究已證實,紅茶中含有咖啡因、可可鹼和茶鹼。它們都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可可鹼和茶鹼還能放鬆肌肉、促進血液迴圈,還有利尿作用。

印度人喝茶,先在鍋裡煮上紅茶葉,然後加入牛奶和糖。有的還要加入丁香和小豆蔻,熬上一會兒,把裡面的茶葉和香料過濾掉,倒入細小的玻璃杯裡。趁熱喝上一杯,提神解乏。

美國波士頓大學經過調查發現,如果讓心臟病患者每天喝上四杯紅茶的話,血管舒張度可以從6%增加到10%。這雖然不能同常人血管受到刺激後舒張度會增加13%相比,但對於曾經患過心臟病的人來說,已經是夠好的訊息了。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維塔博士說,紅茶的療效雖然不能讓病人的血液流通恢復正常,但是讓血管暢通情況"改善了很多"。他說,紅茶的效果相當於降膽固醇藥、運動、以及維他命C的功效,主要原因是紅茶含有一種抗氧化劑,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亦即一般所說的"有害膽固醇"。

茶的傳播

現在,全世界五大洲有50多個國家種植茶,有120多個國家的20億人有飲茶習慣。世界各國的種茶和飲茶習俗,最早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播去的,茶和瓷器、絲綢都是中國人民對全世界的偉大貢獻。

早在公元六世紀和七世紀,朝鮮半島上的大批新羅僧人為求佛法來到中國,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國經過10年左右的專心修學,爾後回國傳教。他們在唐土時,當然會接觸到飲茶,並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高麗時代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載:“茶自善德王有之。”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高麗時代普覺國師一然的《三國遺事》中收錄金良鑑所撰《駕洛國記》記:“每歲時釀醪醴,設以餅、飯、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墜”。這是駕洛國金首露王的第十五代後裔新羅第三十代文武王即位那年(公元661),首露王廟合祀於新羅宗廟,祭祖時所遵行的禮儀,其中茶作祭祀之用。由此可見,新羅飲茶不會晚於七世紀中葉。

日本文獻《奧儀抄》記載,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講《大般若經》時,曾有賜茶之事,則日本人飲茶始於八世紀前期。

據《日吉神道密記》記載,公元805年,從中國學佛歸來的最澄和尚帶回了茶籽,種在了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其周圍仍生長著一些茶樹。

南宋時代,日本的榮西和尚兩次來華學佛。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個月,於1191年回國。他不僅潛心鑽研禪學,而且親身體驗了宋朝的茶文化。榮西回國時,在他登陸的第一站??九州平戶島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榮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種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現了名為“石上苑”的茶園。他還在九州的聖福寺種了茶。榮西還送給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將其種植在寺旁。同時榮西還用漢文編寫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茶書《吃茶養生記》。由於此書的問世,對日本飲茶之風,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榮西也被尊為日本的茶祖。日本接受中國茶文化,結合日本固有的文化藝術,在16世紀初,形成了日本獨特的“茶道”儀式,流傳至今。

早在公元851年,阿拉伯人蘇萊曼在《中國印度見聞錄》介紹中國廣州的情況,其中就提到茶葉。

14至17世紀,經陸路,中國茶在中亞、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地區。通過阿拉伯人,茶的資訊首次傳到西歐。此時,歐洲傳教士開始來到元和明朝傳教,在為中西文化交流搭起橋樑時,也將中國的茶介紹到歐洲。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是突出的例子,《利瑪竇中國札記》對中國的飲茶習俗的記載詳細而具體。據陳椽《茶業通史》:“1559年威尼斯著名作家拉摩曉(1485?1557年,死後出版)著《茶之摘記》、《中國茶摘記》、《旅行?記》3書出版,是歐洲最早述及茶葉的著作。”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於1556年在廣州居住數月,觀察到了中國人的飲茶情況,記入介紹中國的書《廣州述記》中,1569年出版。

1517年,葡萄牙海員從中國帶去茶葉,飲茶開始在歐洲傳播。1607年,荷蘭人從海上來澳門將中國茶葉販運到印度尼西亞。1610年,荷蘭直接從中國販運茶葉,轉銷歐洲。1618年,明使攜帶茶葉兩箱歷經18個月到達俄京以贈俄皇。1613年,英國首次直接從中國販運茶葉。

17世紀,茶葉先後傳到荷蘭、英國、法國,以後又相繼傳到德國、瑞典、丹麥、西班牙等國。18世紀,飲茶之風已經風靡整個歐洲。歐洲殖民者又將飲茶習俗傳入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以及大洋州的澳大利亞等英、法殖民地。到19世紀,中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

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飲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製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於中國。茶葉衝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其目的主要為接待賓客,聯絡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禮儀活動。最初,許多種茶的農民經常定期舉行茶葉評賽會,由此發展為許多人以品茶為一種娛樂。大家在一起飲茶敘誼。僧侶之間則利用茶氣來講經佈道,幽雅品茗,參憚悟道。 

日本茶宗應體現,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舉行茶道的時間,分別為朝茶,飯後,消晝和夜話茶道對茶會的環境有一系列的規定,除“和”與“敬”,是指茶會上主人和客人之間應強調精神,態度和因有的辭儀外,“清”與“靜”則主要表現茶室,飲茶亭院的環境和氣氛要充分體現清靜和典雅,…… 

現今,在中國的一些茶區,如福建定期舉行的茶會大體上與日本茶道相似。如中國的安溪茶藝與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對比之餘,不免有讓我們思考的地方。茶出於中國,興於中國,為什麼這燦爛的文化瑰寶,在近一百年中,卻改變了它千年的內含底蘊。試問當今有幾億人。 

在品茶前沐浴,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細細品們茶所帶給你的精神的愉快。

=====

各國關於茶的風俗

世界各國茶風俗

範文會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製茶的國家。世界各國的栽培茶樹、製茶技術和飲茶習慣追根溯源都是從中國傳去的。但是,茶葉風俗傳入各國後,與本國傳統風俗相結合,從文化的角度來講,又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具有本國特色的茶風茶俗,頗有趣味。

中國茶葉的外傳始於唐代。

公元805 年,中國茶種傳入日本。第二年,中國的製茶工具及茶葉蒸、搗、烘、焙技術也傳入日本,至今還保留著唐代傳入日本的珍貴茶樹。日本是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最深刻的國家。中國茶傳入日本後,同時也將茶文化帶了進去。茶成了日本上下皆崇尚的風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飲品。他們在繼承中國茶風茶俗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中國的茶文化,將中國的飲茶禮節發展為“ 茶道”,並專門設立了茶的節日—— 茶碗節,以及其他節日的茶文化習俗。

日本的茶道,有一整套完整的飲茶禮儀, 是一種高度發展的飲食文明,是日本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舉行茶道的時間有朝茶(上午7 時),飯後(上午8 時),消晝(正午12 時)和夜話(下午6 時)。茶室的入門處一般只裝1m高的格子門,彎腰才能進去。日本人認為茶道可以培養優雅文靜的舉止和寬舒的胸懷。

公元828 年即唐大和二年,新羅(即今朝鮮) 使官由中國帶回茶種,朝鮮也開始種茶、飲茶。朝鮮人很愛喝茶,除了人們常飲的茶外,還喜歡用人蔘茶、生薑茶、麥芽茶。

在亞洲的其他國家,雖然茶進入的時間有先有後,但茶俗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蒙古國最愛吃的是磚茶,是他們國家三大食品之一,成為飲食風俗。

12 月17 日是不丹國慶節。在具有民族風格的傳統慶祝活動中,有一項是國王請客吃飯,參加大會的人列隊入座臨時搭起的帳篷時,國王要親自執壺給大家斟茶。陪同國王一起斟茶的還有國王的親眷和高階。當人們喝完摻有奶油加鹽的茶以後,才開始用餐,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最高階的禮節。

在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庫爾德人每天有喝紅茶的習慣。喝茶時,他們總是把茶熬得濃濃的,然後倒入只能容納15 ml 左右的小杯子裡,再加入砂糖。他們有個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每人每次只喝一杯。紅茶也是庫爾德人招待客人的傳統飲料。外來的客人不論走到何處,熱情的庫爾德人定會端出飄香的紅茶來招待,賓地而坐邊飲邊聊,別有一番風趣。

土耳其都喜喝加白糖的紅茶。不少人一起床,首先就煮一壺茶喝,然後才刷牙、洗臉、吃早飯。飲茶是新加坡人的普遍愛好。每當家中來客,首先以茶水款待。新春佳節, 主人與客人往往共飲“ 元寶茶”,寓有“ 財運亨通”之意。沙烏地阿拉伯人早餐一片面包,一杯清茶。午餐、晚餐不喝飲料,但飯後要喝茶或咖啡。

葉門人吃咖特,也叫阿拉伯茶。採咖特樹上的嫩葉,放在嘴裡嚼,因為熱性, 嚼時要喝冷水或其他冷制飲料。

巴基斯坦人的主要飲料是奶茶,多以紅茶為原料。方法是先煮茶,然後取出葉子,再加進鮮奶和糖。早起喝奶茶一人一杯,加幾塊點心。機關工作人員和工廠工人,每天上下午還有法定的喝奶茶時間,有茶房專備煮好的茶,供職工飲用。

印度人喜歡喝茶和奶茶。忌用左手敬茶,認為左手是低下的、不潔的,必須用右手敬茶。印度人喜歡喝紅茶。印度教徒習慣分食,如果是別人用過的茶杯,也必須洗乾淨以後再用。

斯里蘭卡4~5月月圓日的維莎迦節,即世界佛陀日,這天機關、團體和善男善女在街頭建起齋棚進行施捨。他們相信施捨可以得福。而施捨的食物中,奶茶是主要的的一種。斯里蘭卡僧伽羅人特別愛喝紅茶,1 日3 次,喝時要加糖塊,有的還加入牛奶。糖和茶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食物。據統計,每年每人平均用茶葉1.5 kg。

伊朗新年的第13 天是“ 避鬼日”。這天,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人們到公墓,在親人的墓旁煮茶做飯,陪伴長眠地下的親人度過一天。

阿富汗人也喜歡喝茶,有奶茶、磚茶等。請人喝茶往往要連喝3 杯,第一杯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誼,第三杯是禮節性的,如果確實不想再喝,可用雙手在杯子上蓋一下,以示謝絕。有時到商店去,老闆也會請顧客喝茶。越南人特別喜歡中國茶。他們在用餐時,飯菜旁總有茶壺,供飯間或飯後喝茶。

16 世紀,中國茶開始傳入西方,茶俗也隨之傳入。西方人的茶會是一種吃喝聊天的小聚。幾個人在一起談話飲茶,主要以交談為目的。舉行茶會的時間一般在下午4 時左右,也有上午10 時舉行的。茶盤中常備有茶壺、濾茶器、茶葉缸、牛奶壺、糖缸和熱水壺等。每位茶客有一隻茶杯和茶托、茶匙。喝茶時,可以根據各人的愛好,自己加牛奶或方糖,或加一小片檸檬等。然後用茶匙輕輕攪拌後將茶匙放在小碟內;喝時右手端杯就著口喝,不能用匙舀著喝;有的是茶葉留在杯裡喝,有的則先用濾茶器濾去茶葉,只將茶水倒入杯子再喝。舉行茶會不用發請柬, 只須口頭或電話邀請。茶會後也不必寫信或打電話向主人致謝。

比利時人午餐、晚餐後喜歡喝香片茶。

在西歐各民族中,英國人最喜歡喝茶。早晨起來一杯濃紅茶,午後3點多鐘喝“ 午茶”,而且他們大多喝的是加味茶。如把紅茶葉子揉碎,浸泡後過濾倒出茶葉,再摻入橘子、玫瑰、糖、薄荷、檸檬、鮮奶等。英國民間有為名並洗禮的傳統慶禮,經過一系列程式後,孩子的父母必須舉行一次茶會招待觀禮的親友與施洗的牧師,以表示感謝。英國人碰上開會,中間也要暫時休會飲茶。

紅茶是俄羅斯人常用的飲料。而在紅茶里加入果醬是他們獨有的飲茶風俗。他們也在茶中加入牛奶、牛油、甜酒,製成奶茶、油茶、酒茶等。2月末至3 月初,是俄羅斯的送冬節,節日的傳統習俗中就有村裡人把桌子搬到街上,擺上茶水和點心,款待所有的人的習俗。

標籤: 茶文化 各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w15e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