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昆明湖景區介紹

昆明湖景區介紹

昆明湖景區介紹

昆明湖風景介紹的有繡漪橋,素有昆明湖第一橋之稱;崑崙石碑,石碑的頂部為圓弧形;廓如亭,一座重簷八角亭;十七孔橋,仿造的盧溝橋而建;銅牛,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珍品;文昌閣,傳統祭祀建築;知春亭,頤和園賞春的好地方;界湖橋,西堤最北面的橋樑;豳風橋,重簷四坡頂;玉帶橋,全部用玉石琢成。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昆明湖的簡介

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因為這一帶風景優美,山水俱佳, 明朝一些詩人常把西湖周圍地區的自然風光描繪成"宛如江南風景","一郡之盛觀"。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詩中寫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頤和園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昆明湖根據水域的分割狀況,可分為三個部分, 即大湖、西湖和後湖 .其中西湖又可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後湖也可分為後湖和諧趣園湖兩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昆明湖總面積有3000畝之闊,比北京市內的五個北海還要大。水域廣闊,景色秀麗,每年夏秋季節,大量遊人紛紛而至。人們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風拂面,微波漣漪。西望玉峰寶塔,立於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閣,處於翠柏之間。遠山近水,詩情畫意,使人暑意頓消。當人們在風和日麗的夏秋之際,立於岸邊,放眼觀看,湖面上汽艇、畫舫,載著中外賓客環湖遊覽,條條小船,乘著遊客划槳而航,笑聲水聲 ,相互交織,橋、島、殿、閣,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氣勃勃。呈現出一幅壯麗的畫面。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188034.htm

頤和園的昆明湖?

 

昆明湖,古稱“七裡泊”、“甕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內湖泊,屬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古代源於玉泉山諸水,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後,水源多來自此渠。出水為南長河(京密引水渠下段)。

昆明湖的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總面積有3000畝之闊。元代始為通州漕運的水源地,金代以後逐步建設皇家園林,至清代形成規模巨集大的頤和園。以後,成為公園。

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運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瀏覽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為主要的調蓄水庫,堪稱為北京城的生命線。[1][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

中文名

昆明湖

別稱

七裡泊、甕山泊、大泊湖、西湖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內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水系

面積

3000畝

預訂門票45.00元起

攜程旅遊提供

去訂票

景點美圖

共39張

名稱由來

昆明湖,歷史上有過多種稱謂。有“七裡濼”、“甕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甕山泊”的名字由來於昆明湖位於甕山(即萬壽山)腳下。據《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乾隆賜命昆明湖,瓫山、西湖(金海)改名,內容為“諭,甕山著稱萬壽山,金海著稱昆明湖,應通行曉諭中外。”根據萬壽山前佛香閣東側的高宗弘曆親自撰寫的碑刻《萬壽山昆明湖記》,弘曆將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設施,又因景仰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軍的事蹟,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進行習武。後來也確實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學堂模仿天津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的建學模式開展了一陣訓練,只不過僅為慈禧觀賞之用。[3]

位置境域

昆明湖在北京市的位置

昆明湖在海淀區的位置

昆明湖的範圍及周邊園林建築

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內,北依萬壽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為東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國初期,總水面面積為204.9萬平方米,其中東湖最大為125.8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水面積最小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積為43.7萬平方米。東湖湖底最深處標高為47.5米,大部分湖底標高為48.5米,其它兩湖湖底標高則在49~49.5米之間。

21世紀初時,總面積為212萬平方米。其中,東湖為132.9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為43.7萬平方米。[4] [1]

昆明湖概覽

昆明湖

昆明湖

水系構成

昆明湖水,最早為原有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起源的白浮甕山河注入補充。後來以玉泉山東由玉泉水匯流而成由北長河自東北角進入。然後自東部流出。一部分是供應京西水田及圓明園、清華園等園林用水,這部分水量約佔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後都流入清河;其餘的三分之二水量經南長河流入京城,最後歸於通惠河。這些河流上源乾枯後,1960年代建成京密引水渠,成為其新的水源。[5]

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白浮泉)

為補充水源,乾降十六年(1751)分別從香山的雙清、碧雲寺的水泉院、櫻桃溝的水源頭諸泉,鋪設總長7公里的引水石槽,將泉水引入昆明湖。[4]

白浮甕山河(京密引水渠),元初,為解決大都至通州漕運,由郭守敬興建通惠河。通惠河上起白浮泉,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今北運河)處,全長160裡140步。白浮翁山河即其上源河。該河自昌平區白浮村之神山泉,西折南轉,下匯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畝泉、西來馬眼泉、侯家莊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溫湯龍泉、冷泉、玉泉諸水,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畢合於翁山泊(今昆明湖),長32公里。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廢而未治,通惠河喪失漕運功能。明永樂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徹底而未成。

北長河,位於玉泉山東,由玉泉水匯流而成,是向昆明湖輸水和向清河排洪的河道。輸水屬通惠河水系,排洪屬清河水系。起自玉泉山北閘,終於青龍閘,長2公里。青龍閘起節制水流的作用,閉閘則抬高水位,使玉泉水得以進入昆明湖;提閘則分流匯洪,免受氾濫之災。該河也是古代帝王往遊於西湖和玉泉山之間的龍舟水道。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後,青龍閘廢。1977年昆明湖河湖分流工程借用北長河一部分河道,北長河終點改至三院閘的頤和園分水閘,河長縮短為1.2公里。流域面積3.4平方公里。1995年治理北長河時,與永豐渠相通,治理長度4公里。

南長河,又名玉河,起點為昆明湖出水口的繡漪閘。南流至麥莊橋,折向東南。河上建有廣源閘、白石橋、高粱橋等閘橋。終點為北護城河的三岔口。全長10.8公里。它不是一條天然河道,中間有海淀臺地相隔。金代建都北京後,經人工把臺地挖通,形成以西山泉流為主要水源的河道。後經元代擴大和完善成為通惠河上游上游水源。以後它一直是北京城供水的主要水道,堪稱為北京城的生命線,也是元明清帝王乘龍舟自京城去西湖(昆明湖)瀏覽的御用水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借用其繡漪橋至長春橋3.1公里河道。南長河起點改在京密引水渠長河閘。[2]

京密引水渠,水源來自密雲水庫,乾渠全長110公里,1966年建成通水。此渠從蘇家索鄉後沙澗村西北入海淀區境,至羅道莊北與永定河引水渠交匯,入玉淵潭和八一湖,流經海淀區34公里,自西北至東南縱貫全區。[6]

昆明湖及附近水系形勢圖

水文特徵

流域內降水具有時空分佈不均,豐枯交替發生等特徵。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年際變化顯著,豐水年多達1406毫米,枯水年僅381毫米。豐枯連續出現的時間一般為2至3年。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各月、季節極不均勻,七、八兩月佔全年降水問題的64%,春冬兩季僅佔11.2%。[7]

湖區島嶼

昆明湖中有三個島嶼,分別是:位於東湖的南湖島(島上建有望蟾閣(後改建為涵虛堂));位於西北湖中的治鏡閣島(島上原有治鏡閣,1860年,英法聯軍轟毀,後慈禧重修頤和園,將閣上的部分構件拆去營建園內其他建築,治鏡閣由此廢棄);位於西南湖中的藻鑑堂島(島上建有藻鑑堂、煙雲舒捲殿和春風啜茗臺)。

每一個湖中各築一個。三島成鼎足之勢,象徵海中的仙島。這種“一池三山”的構築形式,是沿襲中國皇家園林的傳統作法。早在秦始皇時期,因迷信神仙術,派人到東海本仙山尋求長生不老藥,被方士欺騙後仍不死心,便在宮苑內挖湖築島,模擬仙境,以滿足精神止的渴求,到了漢武帝修建上林苑時,又在太液池中修築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島。於是“一池三山”的模式便延續下來,成為帝王園林的規範。[8]

南湖島

南湖島,是復建最好的一島,可供遊人觀賞。原為西湖東堤處,原有龍王廟。乾隆擴湖後,湖界東移,此處留下未挖,成為孤島。面積一萬餘平方米,巨大砌岸。北部有假山,山上是主體建築涵虛堂。原是清代一座仿武昌黃鶴樓的三層樓閣望蟾閣,是觀看昆明湖水操的地方,後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年間復建成一層大殿。建有碼頭。島上還有龍王廟、鑑遠堂、澹會軒、月波樓和雲香閣等建築。[9]

治鏡閣島

治鏡閣舊照

治鏡閣島,在西北湖,島中心建有圓城,城上為治鏡閣,故把該島稱團城島或治鏡閣島。該閣於光緒十三年拆除,僅留下一座殘破的城基。[10]

藻鑑堂島

藻鑑堂島,位於西南湖中。島上建有藻鑑堂、煙雲舒捲殿和春風啜茗臺。

鳳凰墩

鳳凰墩,在最南端,位於昆明湖南岸不遠的水面中,是一個仿無錫運河中黃埠墩而建的湖中小島。島上建有新中國成立後所建的亭子。[9]

形成變遷

昆明湖古稱為“七裡濼”。是由古代永定河河道演化而來的。商代以前,永定河是走八寶山、昆明湖、圓明園、清河路線的,由於水流大,在玉泉山與海淀臺地之間,形成了數公里寬的河谷。以後在八寶山斷裂帶的地質作用下,永定河向南改道。然而,原河谷中的低窪地則變成湖泊。昆明湖即是這樣由河道變成湖泊的。又由於昆明湖臨近玉泉山,豐沛的玉泉可為其供給充足的水源,使其經久不衰。同時,經考察,古人曾在萬壽山前修築過一條長長的堤壩,它擋住西來之水,使之整合湖。該堤壩古稱西堤(此西堤非現代昆明湖中的西)。

古西堤北端位於萬壽山西側,向南修築,在今玉帶橋東北約100米處轉向東南同,延伸至今南湖島(龍王廟)西北角,再沿十七孔橋方向東南延伸至比明湖東岸,然後便沿湖東岸南轉至繡漪橋,出頤和園後,堤壩是沿南長河的河道向東南延伸的,直至麥莊橋附近,號稱“十里長堤“,因該堤位於京城之西,故被稱為“西堤”,亦稱‘“官堤”。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工程設施,也是京西通往昆明湖風景區的重要遊覽線路。

古堤壩的修築當不晚於金代,堤壩阻擋西來之水,堤東北當時是沒有水的。古代昆明湖水域是有所不同的。古代湖水是位於堤壩以西的,只有到了清代對昆明湖擴充套件後才成現狀。[11]

昆明湖形成以後,逐漸為歷代封建帝王所看中,幾百年間不斷加以建設、修飾。金代金章宗曾在此修建金水院。公元1292年,元代郭守敬引白浮及西山諸泉,匯於這一水域,並擴大疏浚,成為當時一座蓄水庫,稱“甕山泊”或“大泊湖”。為通惠河漕運補充水源。當時的風景中心在西北部,靠近玉泉山。明代後期,風景區逐漸東移,1494年建園靜寺,1506年擴大為“好山園”,當時甕山泊又稱“西湖”。後來,由於白浮甕山引水工程廢棄,泉水斷流,沿湖居民開始種植水稻,湖泊面積逐漸縮小,周圍僅十里。1749年,清代將西湖東西邊擴充套件,原龍王廟在西湖東岸,西湖向東擴充套件後,龍王廟未遷移,留做湖中小島;同時加築了東堤,形成一道攔水大壩。經過這次擴充套件湖周長達15公里多,和明末相比,擴大了兩倍。1750年乾隆皇帝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

為了補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導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舊聞考》記載,其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其二出於碧雲寺內石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這兩條水道匯於四王府廣潤廟,再東行經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後入靜明園,引水石槽總長為7公里。經過治理以後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當時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庫。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 [4]

治理開發

湖區治理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景區,其面積約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1956年疏浚西南湖。1960年至1961年疏浚西北湖。1966年京密引水渠進頤和園,穿過昆明溯,因淤積嚴重,1977年河湖分流,改由二院閘進入西北湖。京石油化工總廠和東水西調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於西北湖。原昆明湖進、出水口各六,現進、出水口各二。1990年冬至1991年春對昆明湖進行大規模疏浚,清挖面積120萬平方米,挖出淤泥65.26萬立方米。[4]

西北角的京密引水渠進水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昆明湖東堤上的二龍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當湖水位為49米左右時,西北、西南兩湖多處灘地外露,蘆葦叢生,荒蕪零落、遊人稀少。

1956年下半年,市政上下水道工程局與交通部航務局商定,調天津疏浚公司的“北京號”吸揚式挖泥船來京疏挖昆明湖。先完成了西南湖的疏浚工程,排泥於南牆外540畝旱田內,經沉澱後將清水排入金河。該湖平均挖深2米左右,使湖底高程降至47米。共挖出淤泥89萬立方米。1960~1961年春疏浚西北湖,挖出淤泥71萬立方米。後因“北京”號調走,東湖未能疏浚。

西北、西南兩湖疏浚後,不僅水面面積有所擴大;同時也改變了過去水淺灘荒的狀況,增加了頤和園景觀。

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給昆明湖開闢了新水源。同時也改變了玉泉山、北長河一帶水系的流向。京密引水工程的修建,廢掉了古老的青龍閘。使用密雲水庫來水自北向南入昆明湖。為此興建了昆明湖進水閘(頤和閘)一座,出口興建繡漪閘和橡膠壩一座。新建的京密引水渠需穿行昆明湖,而湖底高程高於京密引水渠底,為溝通引水渠,自進水閘至繡漪閘間開挖一條輸水道。這項疏挖工程於1967年至1968年由市政工程局河道管理所用挖泥船施工。出泥約10萬立方米。佔用了昆明湖南部的部分水面。

京密引水工程竣工後,在執行期間,因引水渠穿流昆明湖,使水位因引水渠來水多少而時漲時落,影響遊船及荷花生長。1974年為解決燕山石油化工廠的用水問題,北京市決定由官廳、密雲兩水庫為石化廠供水,以昆明湖為取水池,鋪設鐵管道向石化廠送水,這更加影響了昆明湖水位的穩定。為使昆明湖保持一定水位,又興建了河湖分流工程,使密雲來水通行另一渠道。

這一工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京密引水渠昆明湖入口處向西南,並借北長河故道,經1950年新建的頤和園分水閘東側入昆明湖的西北湖(團城湖,設計時用此名)。這段渠長838米,設計輸水能力為35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為50立方米每秒;並於入口處建2孔(孔寬各8米)平板節制閘一座。此渠道與北長河玉泉山水呈立體交叉,即玉泉山水經京密引水渠渠底下,沿舊道經玉帶橋入昆明湖。第二部分是團城湖部分,包括石油化工廠取水口及西南湖的連通閘。石化取水建築物位於團城湖西岸,取水量近期為4.4立方米每秒,遠期為6.6立方米每秒。湖岸四周全部加以襯砌。為有一定的機動水流和增加水流調節的靈活性,在團城湖與西南湖之間建木結構閘橋一座,計四孔,每孔寬4.2米,全部為木製疊樑閘板(1982年改為鋼筋混凝土橋和啟閉式鋼絲網平板混凝土閘門)。第三部分是河湖分流渠南段渠道,起自團城湖出口,終止繡漪橋閘,與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相接,長1775米,設計流量為3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為45立方米每秒。為控制團城湖水位和洩入昆玉段的流量,在繡漪閘西300米處建南閘一座,其大小與團城湖入口處節制閘相同。此工程由市政設計院設計,市政四公司施工,1977年1月開工,1981年5月竣工。

昆明湖及河湖分流工程示意圖

由於東湖未能疏浚,加之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後直接穿行東湖,帶入的泥沙、雜物沉澱於湖底,致使湖底抬高,即使最高水位時機遊船也難於遊動,嚴重影響著頤和園的景觀。為此,市決定於1990年冬至1991年春發動全市工農商學兵、黨政幹部參加義務勞動,並結合專業施工隊伍,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治理,共挖出淤泥65.26萬立方米,清挖面積120萬平方米,平均挖深0.57米。[12] [4]

園林建設

昆明湖原名“翁山泊”,金代即有開闢,元時稱“西湖”,時有“西湖景”之稱,明代有“好山園”,清代曾作草料廠。乾隆十四年(1749)整治水系,開拓湖面,次年乾隆以為母祝壽的名義,在翁山圓靜寺廢墟建大報恩延壽寺,同年改翁山為萬壽山,西湖易名昆明湖,乾隆十六年(1751)定名清漪園。歷時15年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基本完工,嘉道以來略有增建。咸豐二十六年(1860)遭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光緒十四年(1888)易名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又遭八國聯軍洗劫。光緒二十九年(1903)再修,辛亥後,數易歸屬,1942年後闢為公園。1949年後又經多次修繕和重建。1961年3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園有各種古建築3000多間,景點繁多,著名的號稱“六十景”。昆明湖北岸,為萬壽山,山前的湖岸有“雲輝玉宇”的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至智慧海,層層升高,構成巨大的建築群。山下沿湖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湖東岸分佈著耶律楚才祠、乾隆年間造的銅牛、知春亭、文昌閣、廓如亭等,廓如亭畔,150米長的十七孔橋連線湖岸和南湖島,橋欄雕石獅500餘隻。島上有龍王廟、月波樓、雲香閣、涵虛堂等建築。湖西部的西堤系乾隆年間仿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堤上建6橋,由北向南依次為:界湖橋、豳鳳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湖的西北36米長的清晏舫(俗稱石舫),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後山後湖區,1980年代恢復為蘇州街長約300米,依山傍水,兩岸排列仿古店鋪。後湖東端的諧趣園仿無錫寄暢園而建,被譽為“園中之園”。[13]

湖邊建築

萬壽山

湖邊建築

後湖

航道航運

昆明湖,元代為北京(時為大都)城區運河的水源地。元初,為解決大都至通州漕運,由郭守敬興建通惠河。通惠河引北部諸泉,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畢合於昆明湖(時稱翁山泊),即白浮翁山河;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今北運河)處,打通了大運河至京城的航道。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廢而未治,通惠河喪失漕運功能。明永樂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徹底而未成。但昆明湖仍然是明清帝王乘龍舟自京城至玉泉山之間的龍舟水道。[2]

引水工程

為了補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導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舊聞考》記載,其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其二出於碧雲寺內石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這兩條水道匯於四王府廣潤廟,再東行經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後入靜明園,引水石槽總長為7公里。經過治理以後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當時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庫。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終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

1966年京密引水渠進頤和園,穿過昆明溯,京石油化工總廠和東水西調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於西北湖。[4]

涵洞閘口

昆明湖除青龍橋下的三孔閘門為溢洪閘外,還6個出水口:其一是諧趣園眺遠齋附近,出宮牆,流過垂虹橋,至圓明圓;其二是諧趣園東北惠山園閘,出宮牆東流與與前水匯合至圓明園;其三是諧趣園西閘口,出宮牆南流,過東宮門(南北有二白玉石橋)與二龍閘出流之水合;其四是新建堤壩上的二龍閘,該閘為二孔閘,單孔寬2.5米,不常提閘板,水東北流,經營市街一帶後,過馬廠橋入圓明園;其五是二龍閘以南的四涵洞,流出之水灌溉六郎莊一帶水田,然後經蔚秀園西北側流,過紅橋(今101中學門前),繞清華園入清河。涵洞初建時有木板為閘,木板因年久朽壞後,成了常流水;其六是昆明湖最南繡漪橋閘,此處為南長河的起點,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中,京城用水,航運用水就是從這裡流出供給的。[5]

堤壩橋樑

東堤,是南北向的一條長堤,東側是頤和園園牆。原名西堤,是為保護東邊的暢春園而建的。後來擴挖西湖成為昆明湖後,這裡成了昆明湖的東岸,所以又改名叫東堤了。

西堤,北起西如意門內、宿雲簷以西的西堤第一橋界湖橋,南止於西堤南首柳橋以南的昆明湖南岸。是西湖區的的東界。[9]

西堤上建有六橋,乾隆年間,自北向南依次為:柳橋、桑苧橋、玉帶橋、鏡橋、練橋、界湖橋。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全長150米,寬8米,由高低、寬度不同的17個發券孔組成,中間一孔最高、高寬,因其位於兩邊分數為陽極之數“九"處,含有“級”之意。兩邊各孔對稱的逐步縮小,使橋身有如長虹呈現弧線形拱橋。防蘆溝橋而建,又有蘇州寶帶橋特點,橋欄有望柱62對,望柱頭共飾有不同神態的石獅544個。

昆明湖出口繡漪橋

繡漪橋,高拱石橋,單孔,是清代帝王從水路來清漪園(頤和園),由長河水道進園的必經路。[9]

界湖橋

界湖橋,位於頤和園昆明湖內外湖與後溪河的分界處,是西堤最北面的橋樑。該橋始建於1750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焚燬,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在清漪園時代,這座橋叫柳橋,而西堤南端的柳橋則稱為界湖橋,重建頤和園時這兩座橋的名稱互易了。界湖橋,為3孔石橋,長31.43米,橋身最寬處6.52米,最窄處4.28米,橋高約5.84米南北兩側各有20層臺階,橋身兩側各有27個欄杆。[10]

柳橋

柳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建,是西堤六橋之一。橋身南北方向,清漪園早期時,橋南端叫“界湖橋”,北端的橋叫“柳橋”。名字取自杜甫“柳橋睛有絮”的詩句。橋下中間為方形流水孔,兩側為發券形流水孔,橋上建有歇山重簷箍頭脊的橋亭。

豳風橋

桑苧橋,後改為豳鳳橋,是屋橋,橋亭為長方形,歇山重簷灰瓦頂。

玉帶橋

玉帶橋,是一座高拱石橋。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石砌成,既是昆明湖入水口,又是當年帝后乘船去玉泉山的出口,建築藝術美觀造型,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受到國際上的讚譽。1917年在美國建成的獄門橋,就是以玉帶橋為藍本設計的。

鏡橋

鏡橋,橋名源於李白在《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的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句。鏡橋上部是一座八角重簷攢塵亭,是解放後恢復重建的。

練橋,橋名原自南朝詩人謝朓在《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州,雜英滿芳甸”。橋上建有重簷四角攢塵頂的橋亭。

昆明湖在什麼位置

昆明湖位於北京,具體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為了避免出現因為不熟悉而迷路,可以提前使用導航軟體進行搜尋並將結果截圖以便隨時檢視或詢問當地人。

開放時間:包含於頤和園景區,景區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18:00,20:00靜園;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7:00-17:00,19:00靜園,景點開放時間詳見景區現場公示。

參考遊玩時間:0.5小時 - 1小時。

簡介:

昆明湖佔據了頤和園四分之三的面積,景色秀麗,是整座園林的靈魂所在。每年夏秋季節,大量遊人紛紛而至,泛舟湖上,欣賞湖畔的亭臺樓閣,縱覽全園美景。除了湖光水色,湖中的十七孔橋、西堤等景點也值得細細品味。

昆明湖根據水域的分割狀況,可分為大湖、西湖和後湖三個部分。環湖步行一週約需2小時,夏秋季節可以乘船遊湖,既輕鬆愜意,又不誤觀光賞景。園內有8個遊船碼頭,5種不同型別的遊船。遊船價格路線各異,具體可以諮詢景區。

昆明湖東面是知春亭,據說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凍都是從這裡開始。在此不僅可以拍到全園美景,蒼茫的水色還會給你很藝術的剪影效果。

著名的十七孔橋橫跨在南湖島和東岸之間,橋長150米,像一條長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盧溝橋之作,橋上每個石攔柱頂部都雕有形態各異的石獅,顯得精緻、雄偉和美觀。

十七孔橋東頭湖岸上矗立著一座全國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臥著一座如真牛一樣大小的鑄造精美的銅牛,昂首豎耳,若有所聞而回首驚顧的神態,非常優美生動,原取神牛鎮水之意,現為珍貴文物。

十七孔橋往南,有仿照西湖蘇堤建造的西堤,6座橋亭建造的十分精緻,值得一看。

標籤: 昆明湖 景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ve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