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懷古詩是指文體嗎

懷古詩是指文體嗎

懷古詩是指文體嗎

懷古詩的特點是有感於某一歷史遺蹟,凡遊覽古蹟而觸發感慨的作品就屬於“懷古”一類。張養浩在潼關道上行進,望西都而興感,這就是“潼關懷古”的.命題所在。這支曲子題為懷古,實際上重在傷今。

潼關:古代關名,最古稱桃林塞,後漢時置潼關,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境。關城雄踞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之要衝,素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唐到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臺十二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與潼關城相連線,故稱十二連城。

西都:指陝西長安。東漢時建都洛陽,逐以長安為西都。

懷古詩的特點是有感於某一歷史遺蹟,凡遊覽古蹟而觸發感慨的作品就屬於“懷古”一類。張養浩在潼關道上行進,望西都而興感,這就是“潼關懷古”的.命題所在。這支曲子題為懷古,實際上重在傷今。

潼關:古代關名,最古稱桃林塞,後漢時置潼關,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境。關城雄踞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之要衝,素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唐到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臺十二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與潼關城相連線,故稱十二連城。

西都:指陝西長安。東漢時建都洛陽,逐以長安為西都。

懷古詩不是指文體,懷古詩是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內容,思想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讀懷古詩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論世,一是要品賞韻味。所謂知人論世,就是理解詩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讀詩主張以意逆志,即用讀者的意,根據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寫作時所要表達的志。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懷古詩不是指文體,懷古詩是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內容,思想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讀懷古詩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論世,一是要品賞韻味。所謂知人論世,就是理解詩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讀詩主張以意逆志,即用讀者的意,根據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東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寫作時所要表達的志。

古詩詞,古代

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⑴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蹟。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⑵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物件,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託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⑶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⑷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⑸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託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⑹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為9種:1諷刺 2愛情 3哲理 4送別 5風景 6抱負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古詩詞是什麼

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

古詩:古體詩

近體詩:絕句:4句

1、2、4句最後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絕”,七字稱“七絕”

律詩:8句,4聯

2、4、6、8句最後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

(頷聯、頸聯對仗)

詞:別名:長短句、詩餘、曲子詞

組成:詞牌名、題目

分類:小令(58字以下)、中詞(59~90字)、長詞(91字以上)

風格:婉約派、豪放派

曲:組成:宮調(曲調)、曲牌、題目

詠史懷古詩賞析

詠史懷古詩顧名思義指的是以歷史題材為詠寫物件的詩歌創作。這裡所說的歷史題材,涵蓋的內容十分寬泛,既可以指歷史上的某個人物、某個事件,也可以指某個歷史時段。懷古詩則指作者登臨古地、憑弔古蹟時(或之後),追念往事、抒發感慨而作的詩。從題材和內容上說,各有不同的側重,詠史詩大多是針對具體的歷史時間或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懷古詩則多為登臨舊地有感而作。兩者又有共同之處,他們都是以古代的人物、事物、地點等為描寫物件,都是可以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等,或者發表評論、或者抒發感慨、或者借古諷今、或者發思古之幽情。誘發詠史懷古之幽情的因素,外因有古蹟、古物以及與古代的人事有關聯的名稱等等,內因則是詩人的特殊處境引起的'內心震動。懷古之情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好古,對古人、古物、古事有著深厚的感情;二是傷時哀今,於是借古詠今;三是彼時彼地的心境與某一古蹟的偶然契合,一併寓之於詩。寫這類詩首先要知古,其次要善於運用想象和聯想,使往昔的物事煥發出新的奪目的光彩來。

詩歌的文體【30分】

詩歌概念起源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體概說

詩體的分類,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現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

漢魏六朝詩,一般稱為古詩,其中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個時期的文人詩。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樂府歌辭是由樂府機關採集,併為它配上樂譜,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龍·樂府》篇說:"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詩、歌、樂府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樂府則兼指二者而言。後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中唐時白居易等掀起一個新樂府運動,創新題,寫時事,因而叫作新樂府。

唐以後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類。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古絕不受平仄格律的。古絕一般只限於五絕。

“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詩歌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託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裡盪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裡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的,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

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樑,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鐘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鐘/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迴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彷彿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象,甚

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象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四)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體”。

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3)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蹟。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物件,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託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託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2.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六)白樸《天淨沙·秋》賞析

一提到“秋”,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馬致遠作)。殊不知,元曲當中寫到關於“秋”的作品甚多,最為傳神的當屬白樸的《天淨沙·秋》。如果說,馬致遠被稱為“秋思之祖”的話,那麼,白樸應義不容辭地被推為“秋意之聖”。本曲首二句白樸用如椽之筆,在不著一個謂詞的情況下,巧妙地並列六組名詞來描摹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著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丫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

第二句,則是在前兩句描摹的大範圍中的一角特景。

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隻大雁,飛下地面。這一動態的驟然出現,打破了靜景的觀感,使人心為之一動。“一點”說明“飛鴻”的距離之遠,“影下”更顯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傳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視角上的遠近結合,遠處是秋山和秋水,並且具有特徵的色彩——青與綠;近處是秋天的植物:草、葉和花,白、紅、黃更是和諧烘托,五彩紛呈,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之畫卷”,渲染了秋景,傳達了濃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個“秋”字而處處見“秋意”,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綜觀全曲,其結構新穎別緻,即“鋪排靜景——中介飛鴻動景——鋪排靜景”,規範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動靜結合,變化而不單調;再次,如果說此曲前兩句秋景不免顯得清寂、清冷,那麼到了第三句,則意境轉換,更顯清疏、清和了。這些足見作者的高超的煉意本領和構思技巧。

太多了,複製不下,你可以自己在下面網址看下,很詳細的資料:http://ke.baidu.com/view/656.html?wtp=tt

請問帶有“歌”字的文體都有哪些?如輓歌、悲歌、哀歌等等還有哪些

詩歌的種類有哪些

詩歌,是⼀種抒情⾔志的⽂學體裁。是⽤⾼度凝練的語⾔,⽣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活並具有⼀定節奏和韻律的⽂學體裁。下⾯是⼩編整理的詩歌的種類有哪些,⼀起來看看吧。

按內容分為:送別詩、邊塞詩、⼭⽔⽥園詩、懷古詩、詠物詩、悼亡詩、⾏旅詩、閨怨詩、戰爭詩、抒情詩、敘事詩。按形式分為:古體詩(古詩、楚辭、樂府詩、雜⾔、四⾔、五⾔、七⾔等)、近體詩、詞、曲、新詩。

1、送別詩

送別詩,是抒發詩⼈離別之情的漢族詩歌。著名的代表⼈物有李⽩,王維,王昌齡等。送別詩抒寫離別情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花。要把這種情感⽕花表達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詩⼈袁枚對此深有體會:“凡作詩,寫景易,⾔情難。

何也?景從外來,⽬之所觸,留⼼便得;情從⼼出,⾮有⼀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豔。”此段話把情和景截然分開說得不確,但就“⾔情難”⽽⾔,還是有道理的。送別詩要想“感動激發⼈意”,必須採⽤⼀些⼿法來“⾔情”。

2、邊塞詩

邊塞詩⼜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活和⾃然風光為題材的詩。⼀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發展的黃⾦時代。

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百⾸,⽽《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其中有些巨集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學的寶貴財富,⽽且極具歷史意義。

3、⼭⽔⽥園詩

⼭⽔⽥園詩,古代漢族詩歌之⼀。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宋代楊萬⾥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清麗洗練,多⽤⽩描⼿法。

古詩詞的意思是什麼

詩詞是詩與詞兩種文體的合稱,“古詩詞”是相對於近代和現代的詩詞而言,它們具有嚴格的音韻律與結構格式,以唐代、宋代的作品為代表。

如古詩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詞有不同的詞牌名。從寫作意境上,又可分為敘事詩/詞、抒情詩/詞、送別詩/詞、邊塞詩/詞、山水田園詩/詞、懷古詠史詩/詞、詠物詩/詞等。

文言文內容理解

1. 怎麼樣理解古文內容

只能說用 心 體會,一點一點積累,捷徑沒有。

但是既然是為大學聯考,“用心”體會貌似來不及了,那麼就多讀(每天幾遍,堅持下去),讀多了就背下來了,沒事的時候多想想,儘量靜下心來,浮躁的人學不好古詩文的。

可以有意識得先把古詩分分類(怨婦詩?懷古詩?感傷詩?田園詩?。。),每種類別都積累一點材料,看多了,到時一眼就認出來了,一般出不去那幾類,太偏的也不太可能考。注重詩的意境,抓住關鍵詞,大致表現了怎麼樣的景象?通過這些描寫(景物什麼的),作者想展現怎樣一幅畫卷?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具體用了那些手法來表現?出現在卷子上的古詩詞,多半都是精心挑選的,用詞必定反覆考量,那麼這些字好在哪裡,換了其他字為什麼不行?古詩是這樣,詞的賞析大致也是這樣。

古文的問題就有些麻煩了,先整理些常用字詞的辨析(一詞多義、關聯詞語的運用等等),即使有部分看不懂,大意掌握了就可以(考試也不給你時間一點點琢磨,古文多半比古詩長),題目也就那麼幾類,多做,分分類,再看看每一類大致怎麼答,熟練就行。

古詩文,說到底還是要用心感悟的,現在時間那麼少,唉,沒辦法。

只能幫到你這麼多。其實還是該鼓起勇氣去問老師的。就算自己的老師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去問別的老師,每天見面的人,總比網路上我們這些素不相識的人要可靠,對大學聯考的動向、熱點什麼的把握也更準,對不對?

2. 文言文內容解說指什麼

文言文內容解說是指對文言文的內容 以評註說明或解釋。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3. 怎樣理解古文

古文有自己的語法規則掌握重點字詞的意思,運用課內積累的知識來閱讀課外語段[解題過程]怎樣閱讀古文讀古文,要了解內容,能順暢朗讀,背誦一些基本課文.這是國中階段學習的基本要求,平時學習,複習都應遵循.古文的閱讀,學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正音讀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朗讀,甚至背誦,所以朗讀背誦時都要把字音讀正確.一般說來,大多數讀音要以現代字典上的普通話讀音為準.但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準字形,讀準字音文言文裡有一些現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們認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讀音當做正音.如《扁鵲見蔡桓公》中的"桓"讀"hu n"而不讀"恆";《桃花源記》中的"髫"而不讀"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讀"d n"而不讀"枕".2,多音字應辨明詞性,詞義現代漢語中多音多義字很多,讀文言文時也常會遇到一些多音字,這就要求我們辨明這個字的詞性和詞義,確定讀音.比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當"喜悅"講,應讀"yu ",而在"桃花源記"中的"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句裡,"說"字當"述說"講,應讀"shu ".二,正確的斷句,停頓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所以古人在讀書時要自己斷句.我們現在讀古文,編者已經用標點符號把句子給我們斷開了,但是在讀一些長一點的句子時,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達一個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頓,這個停頓正確不正確,直接關係到對句意的理解正確與否.區別停頓的辦法是通讀全文,通過對詞義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詞與詞之間結構關係的分析,讀懂每一句話.如《狼》中有"其一犬坐於前"這句話,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應在讀時停頓成"其一/犬坐於前",如果讀作"其一犬/坐於前",意思就變成"其中一隻狗蹲在屠戶面前",其實,在《狼》文中,沒有狗出現過.同樣,對於"一狼洞其中"也應讀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讀作"一狼洞/其中".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詞義的變化有擴大,縮小和轉移幾種情形.詞義的擴大即今義所含內容大於古義,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陽之北"中的"河",在漢代以前專指黃河,一般的河流用"水"來表示,所以這個"河陽"就是"黃河北岸"的意思,而現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詞義的縮小即今義所含內容小於古義,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一句裡,"妻子"的含義包括"妻子兒女",而今義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內.詞義的轉移即今義所含內容與古義之間發生了變化,如古漢語中"涕"指眼淚,而今義指"鼻涕".四,一詞多義現象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普遍存在,閱讀時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特別注意根據上下語境確定具體義項.如"去"有"距離""離開""消除"等義,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為學》)句中,"去"只能理解為"兩地間的距離"的解釋.在"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為"離開"之意.五,注意通假字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現,是原 來古人在寫文章時本該用這個字時,卻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義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嚴格意義上講應講是"別字"了,但古人長期使用,並且得到社會認同,就不算錯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這樣一句話:"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義是"恩惠",但若按本義去解釋,整句話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個通假字,當"聰明"講,通"慧".類似這樣的通假字在七年級階段的文言文中還有"湯"通"燙","齊"通"劑"(《扁鵲見察桓公》,)"說"能"悅","知"通"智"(《論語》十則)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結合課文內容詳加體味.六,怎樣翻譯文言文閱讀文言文,要準確理解大意,而不能只瞭解"大概",所以就要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才能理解得徹底.翻譯時應注意幾點:1,翻譯成現代漢語時,必須注意把握原文的文意,弄清所譯語句的上下文與譯句的關係.因為文言文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多認現象較為普遍,句式也多富於變化,只有把握了原文的文意,上下文語境,才能準確地判斷詞的義項和句式的用法進而準確地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2,將文言文譯成現代漢語,主要應採用直譯和意譯兩種方式,以直譯為主.直譯要求將文言文字句用現代漢語對號入座,逐一落到實處,甚至對原文遣詞的特點,語言表達方式也必須在譯文中表現出來,與原文保持一致.意譯只要求根據文言文的基本意思進行翻譯,不拘泥於字句的逐個落實,甚至與原文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差別較大,具體的方法可掌握.增,刪,留,變等四點.增: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部分在翻譯時要增補出來,如"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句可譯為"(桓侯)使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刪:就是把文言文中某些或表示語氣,或表示停頓等沒有實際意義的詞可以刪去.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帝王的稱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都可以在譯文中直接保留下來.變:由於古漢語的習慣與現代漢語不同,有些文言句式如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介賓結構結構後置句在翻譯。

4. 文言文快速理解的方法是什麼

文言 *** 題方法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註釋。這些註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註釋,而應結合註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藥”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絡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

④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型別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準確率較高。

5. 理解古文的方法

一、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多讀。

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蘇軾也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反覆閱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學習文言文,要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古漢語中的文言詞分為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兩大類,學習文言文,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對學好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

首先,談談文言實詞的學習和掌握。所謂文言實詞,傳統的說法是指名詞、動詞、形容詞。

為了學習上的方便,通常把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都看成實詞。主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

(一)要學習掌握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習慣使某類詞臨時改變原來的詞性和語法功能,具有了另一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

文言文中常見的詞類活用的現象很多,如: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數詞活用作動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名詞作狀語等都是學習文言文中常見到的詞類活用現象。除此之外還有實詞的特殊活用現象,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等。

(二)要學習和掌握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同音代替字,即用一個同音的字來表示另一個同音的字的義。

掌握好通假字的學習對學生學好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三)要學習和掌握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有幾個意思。一詞多義在古漢語裡是很普遍的現象。

同一個詞的意義之間,關係有很密切的;也有不密切的;甚至有很疏遠的。因此,一個詞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裡才能確定。

(四)要學習和掌握古今異義。亦即古今同形異義詞語。

其次,要學習與掌握文言虛詞。人們常說:“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

掌握的具體方法是:⑴結合語境就句學習,學習文言虛詞如學習實詞一樣應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離開了句子就無從理解其義。⑵分析歸納,注重積累。

⑶牢記複音虛詞,把握固定格式。三、要學習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二被動句式;三句子成分的位置。這類句式常見的有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等;四句子成分的省略。

即所謂的省略句;五固定句式。四、掌握文言文一般的翻譯方法。

文言文的翻譯就是用規範的現代普通話來翻譯文言文,真正做到“信”、“達”、“雅”。文言文翻譯的具體方法除了直譯和意譯兩種形式配合外,還有對譯、增補、替換、保留、刪削、調序這六種方法。

6. 文言文的理解

一.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必要性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可以說,《語文新課程標準》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要求,並且會考文言文考試篇目限定於課本,從道理上講,應該有相當理想的成績,結果卻相反,很出乎意外。筆者調查了50多位中學語文老師發現,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十分注重語句翻譯、記憶,以及進行鍼對性練習,教學過程嚴謹。

然而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樣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比較枯燥,效率不高、體會不深,懵懂如學另外一門外語,甚至覺得老師煞費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師的一廂情願,學生只能“逆來順受”。學習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處,筆者分析如下:1、學生離開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文言文確實不像現代文那樣,讓學生一下讀來流暢上口,通曉其意。學生難以接受翻譯斟字酌句的煩瑣,難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達,難以體會古人情感真實豐富的抒發。

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問妻、妾、客同樣一個問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語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變化,卻表達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不同心理。

學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來就與文字、句式較勁,然後急著回答老師“語氣為何不同的原因”的問題,而不在具體故事情境中體會。這樣,文言文理解膚淺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穩當牢固。

2、學生離開了文言文運用的情境。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明了學以致用情境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交流不會刻意用文言表達,覺得那是比較迂腐的表現,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證。在教學課堂中,我們老師也可能會忽視經典語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師經常把它形容美國在聯合國大唱高調的表現,並把它理解為別有用心。但是,此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記》中就不宜這樣理解。

其實,文言文的運用,也需要學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於學生文化素質的,學生倒是對新興簡單的網路語言情有獨鍾,而對文言文的(運用)置之不理。

3、學生離開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

然而,學生似乎不能領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處。例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憂患意識”,“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識,但是,問其憂患意識的現代意義,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學生一籌莫展、一片茫然。

這關鍵在於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就是要求學生關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關注自身素質涵養,努力在文言文學習中受到良好薰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

例如“憂患意識”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即讓學生憂患於和平年代中的戰爭、發展社會中的環境、美好生活中的絕症……讓學生學習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負起傳承優秀文明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見,營造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策略性思考。既然學習文言文需要一個良好的情境,同時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是那樣的重要,我們就應該為其進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吟哦諷誦就是要學生放聲朗讀,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讓學生沉浸其中,讀出文章的味道來並有所“得”。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就是吟哦諷誦精妙呈現。例如:《陳涉世家》中“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的反覆朗讀中與“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進行了區別,對秦興徭役、發民謫戍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在鄒忌諷諫之後說“善”。一個字簡練精純、運用恰當,表明了齊威王對鄒忌勸諫的肯定,說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開明君主。

所以“善”字讀起來,應在短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威嚴明智,在高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大膽胸襟,一代明君可謂形神肖。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針對文言文教學,葉聖陶先生認為:“ 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寶貴的一種境界。”

陶淵明讀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而“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便是個好例子。在《岳陽樓記》中我們吟詠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偉大的抱負時,更應體味 “先憂後樂”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現實意義。

在《魚我所欲也》中我們高歌“捨生取義”的神聖時,更應感受歷代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的意志。通過品味感悟,學生親切地體會,讓文言文學習有滋有味;學生獨特的審美情趣也讓文言文內涵熠熠生輝。

同時,學生也將優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內化,臻於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3、積累貫通而學致用歐陽修詩云:“學既積於心,猶木之敷。

什麼是文言文?包括古詩詞嗎?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

文言文包括古人寫的文言文和現代人寫的文言文,其中古人寫的文言文是古文。而古詩文=古詩+古文,所以古詩文=古詩+古人寫的文言文。綜上所述,古詩文包括(古人寫的)文言文。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文中常見的虛詞

1、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係。且:相當於“啊”

2、何:什麼;怎麼樣;哪裡;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若:如同,像

3、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所:也

4、乃 :你,你的;他的;此,這;這樣,如此。

5、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文言文

什麼是懷古詩

懷古詩又稱詠史懷古詩,通常著眼於個人境遇變化,或是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抒發感慨,感傷興衰;或是借古諷今,別有寄託;或是藉助理性分析,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

懷古詩是什麼

懷古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如果還要就到http://ke.baidu.com/view/894642.htm

標籤: 古詩 文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ywg6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