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道專用術語

茶道專用術語

茶道專用術語

1. 抹茶(Matcha)- 粉碎的綠茶,用於製作日本式茶道。

2. 茶杓(Chashaku)- 用於取茶粉的竹製小勺。

3. 茶碗(Chawan)- 用於盛放抹茶的陶瓷碗。

4. 茶托(Chataku)- 支撐茶碗的小托盤。

5. 茶筅(Chasen)- 打發抹茶和水的竹製茶筅。

6. 水指(Mizusashi)- 盛放水的容器。

7. 千尋(Senbiki)- 用於將水注入茶壺的竹製注水器。

8. 茶益(Chakin)- 用於擦拭茶碗和茶具的棉質細巾。

9. 雙耳茶壺(Kyusu)- 一種帶有兩個耳朵的小茶壺,用於沏茶。

10. 水合器(Yu)- 用於加熱和保溫水的陶瓷水壺。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泡茶的專業術語,泡茶的專業術語

泡茶的專業術語,我整理,歡迎閱讀!

  在與友人品茶論茶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提到一些茶道中專業性的術語,比如高香、醇正、悶氣、等詞彙。如果不瞭解茶道的話,往往我們都只能一知半解,不能完全領悟到其中的意思,我介紹一下那些我們在喝茶過程中經常用到的茶道術語。

  一、幹茶色澤術語

  油潤:幹茶色澤鮮活,光澤好。

  枯暗:色澤枯燥,無光澤。

  調勻:葉色均勻一致。

  花雜:葉色不一,形狀不一。此術語也適用於葉底

  二、湯色術語

  清澈:清淨、透明、光亮、無沉澱物

  鮮豔:鮮明豔麗,清澈明亮

  鮮明:新鮮明亮,此術語也適用於葉底

  深:茶湯顏色深

  淺:茶湯色淺似水

  明亮:茶湯清淨透明

  暗:不透亮。此術語也適用於葉底

  混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沉澱物:茶湯中沉於碗底的物質

  三、香氣術語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純正: 茶香不高不低,純淨正常

  平正: 較低,但無異雜氣

  低:低微,但無粗氣

  鈍濁: 滯鈍不爽

  悶氣: 沉悶不爽

  粗氣:粗老葉的氣息

  青臭氣: 帶有青草或青葉氣息

  高火: 微帶烤黃的鍋巴或焦糖香氣

  老火: 火氣程度重於高火

  陳氣: 茶葉陳化的氣息

  劣異氣:煙、焦、酸、餿、黴等茶葉劣變或汙染外來物質所產生的氣息,使用時應指明屬何種劣異氣

  四、滋味術語

  回甘:回味較佳,略有甜感

  濃厚:茶湯味厚, *** 性強

  醇厚:爽適甘厚,有 *** 性

  濃醇:濃爽適口。回味甘醇。 *** 性比濃厚弱而比醇厚強

  醇正:清爽正常,略帶甜

  醇和:醇而平和,帶甜。 *** 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強

  平和:茶味正常、 *** 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後就淡而無味。同義詞 和淡;清淡;平淡

  澀:茶湯入口後,有麻嘴厚舌的感覺

  粗:粗糙滯鈍

  青澀:澀而帶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後味更苦

  熟味:茶湯入口不爽,帶有蒸熟或悶熟味

  高火味:高火氣的茶葉,在嘗味時也有火氣味

  老火味:近似帶焦的味感

  陳味: 陳變的滋味

  劣異味:煙、焦、酸、餿、黴等茶葉劣變或汙染外來物質所產生的味感。使用時應指明屬何種劣異味

  五、葉底術語

  細嫩:芽頭多。葉子細小嫩軟

  柔嫩:嫩而柔軟

  柔軟:手按如綿,按後伏貼盤底

  勻: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澤等均勻一致

  雜: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澤等不一

  嫩勻:芽葉勻齊一致,嫩而柔軟

  肥厚:芽頭肥壯,葉肉肥厚,葉脈不露

  開展:葉張展開,葉質柔軟。 同義詞舒展

  攤張:老葉攤開

  粗老:葉質粗梗,葉脈顯露

  皺縮:葉質老,葉面捲縮起皺紋

  瘦薄:芽頭瘦小,葉張單薄少肉

  薄硬:葉質老瘦薄較硬

  破碎:斷碎、破碎葉片多

  鮮亮:鮮豔明亮

  暗雜:葉色暗沉、老嫩不一

  硬雜:葉質粗老、堅硬、多梗、色澤駁雜

  焦斑:葉張邊緣、葉面或葉背有區域性黑色或燒傷斑痕

茶道的專業術語,茶道的專業術語

  茶性

  指口腔的 *** 感。包括香和苦澀度,常用“強、弱”來形容。

  茶質

  指口感上的豐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香氣

  鮮葉在製作工藝中產生,分為揚、平、沉等。

  苦、澀

  苦是一種味道,澀是一種感覺。苦是由茶葉內含物種的茶鹼產生,澀是口腔中細嫩組織收斂的表現。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轉化消失過程中產生的甜。

  生津

   茶道的專業術語

  指兩頰、舌面、舌底、唾液不斷地湧出。

  收斂性

  品茶後,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層次感

  指口感表現出的先後順序。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喉韻

  品茶厚,茶湯帶給喉嚨的感覺,如甘、潤、鎖喉。

  飽滿

  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

  煙燻味

  由人工烘焙時產生,並非指不好的氣味,有火香味,隨時間陳化,會揮發轉化而產生其他香味。

  佛醫堂禪茶共修照片

  酸味

  在揉捻後未晒乾,壓制時所含水分過高而產生。

  水味

  沖泡或儲存不當所產生的茶水分離現象。

  青味

  殺青溫度不夠或時間不足而產生,嚴重時會有“青腥味”。

  鎖喉

  品茶後,咽喉過於乾燥,吞嚥困難,緊縮發癢等不適感。

  茶氣

  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於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為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佛醫堂禪茶課照片

  陳韻

  經歲月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離

  茶湯入喉,嘴裡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氣。

  入口即化

  茶湯入口,不用有意識地吞嚥,自然入喉。

  爽朗

  經歲月的陳化,倉儲優良的茶湯入喉後,口腔爽朗,牙齒有清晰感。

  舌底鳴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點在“鳴”字,接連不斷之意。

功夫茶茶道術語,功夫茶茶道術語

功夫茶茶道術語,我整理,歡迎閱讀!

  喜聞幽香: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告知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賞識嗅品一番。

  葉嘉酬賓:從賞識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

  春風拂面:等候茶水泡好確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

  懸壺高衝: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往返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

  玉液回壺: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世代相傳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孟臣淋漓: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

  火煮山泉: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若琛出韻: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遊山玩水: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緣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功夫茶茶道的術語

  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於這種泡茶的形態極為講究。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功夫茶茶道的術語,一起來看看。

  功夫茶茶道的術語

  嗅茶: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告知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賞識嗅品一番。

  溫壺: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目之多令人咂舌。

  潤茶: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麵茶沫,立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沖泡: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澆壺: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確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外一個拳頭大小)。

  運壺: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緣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往返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輕易犯的錯誤。

  敬茶: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世代相傳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功夫茶全套方法中最講究的一環,從賞識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芬芳。”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限。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脣之間,或嗅或啜為所欲為。且雙目微閉,如痴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奇名茗的神奇功效。

  功夫茶的泡茶程式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為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為均勻

  遊山玩水:沿著杯壁斟茶一圈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為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品茶的術語有哪些,代表了什麼?

關於茶的味道描述有:濃強、鮮濃、甜濃、回甘、水味等,關於茶湯色的描述有黃綠、橙黃、深黃、紅豔等,關於茶的品質的描述有鎖喉等,還有關於茶香味的描述,掛杯、陳香等。這些術語在品茶的時候尤其用的多。

茶的味道濃強就表示這杯茶的味道濃厚,入口以後,茶的苦澀味能很快轉換為甘甜味,具有收斂性,同時對口舌又有刺激感。鮮濃就是指茶的味道鮮香舒適。回甘就是指由苦到甜的一個過程,茶剛進入口中時是有點苦澀的,但慢慢地就會品嚐出甜味,這就是回甘。水味就是指茶的味道寡淡,這是由於茶葉製作過程中不夠乾燥,有點潮溼,含水量過高,所以泡茶的時候才會有水味。茶湯的顏色就是對茶水顏色的描述,一般比較直白。黃綠就是綠中有點黃,橙黃就是黃中帶點紅,深黃就是很暗,除此以外還有青暗,紅豔等。

能夠擁有陳香的香氣,那都是老茶了。這種香氣就是指茶發酵過後散發出來的氣味,這種氣味能讓人感覺身心愉悅,舒適。但是除了老茶,一般的茶也有自己獨特的香氣,這種香氣同樣能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掛杯就是指茶的香氣在杯壁中停留的時間,時間越長,代表茶的品質越好。

關於品茶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術語。茶氣,茶氣指的是喝完茶後人體出現的反應,一般就是人體能感覺到溫暖、發熱,這樣的茶氣也通常出現在老茶中。還有鎖喉,鎖喉就是當茶入口以後喉嚨不舒適,感覺被東西堵住了一樣,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在製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是茶葉的原料問題而導致的,所以鎖喉就是形容品質不佳的茶。

茶藝的專業名詞有哪些?

茶 米

��

��潮州人叫茶葉謂之“茶米”,“茶”與“米”本來是兩回車,如今卻把它聯在一起,是何緣故?這可就難倒了文字學專家了。

��

��有一說是:茶葉經過糕制之後,緊束如米粒狀(這是“鐵觀音”的特色),故有此稱,這種解釋是從形象上來說的,也還合理。

��

��另一種說法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與米不可分。茶之猶米,故日“茶米”。這個說法雖然有點勉強,可是卻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頗為有趣。

��

��-------------------------------

��沖泡:工夫茶出名的最重要操作。有好茶、好水和珍貴茶具,如不喜沖泡,就會全功盡廢。潮汕人總結出一套“高衝低篩,刮沫、淋蓋、燙杯、洗杯、篩點。每一步都有講究。

��---------------------------------------

��潮汕工夫茶專用術語:

��治器: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

��納茶:烏龍入宮

��沖茶:高衝低篩,刮沫.淋罐

��燙杯:燒盅熱罐,洗杯(金雞)

��灑茶:高衝低斟,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只點三下又有稱為鳳凰三點頭).講究:低、快、勻、盡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林緣接脣,杯麵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

��

��此乃:一口為喝 兩口飲 三口為品,工夫茶之精華盡獻此中

��

��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工夫茶之三昧於此盡得矣。

��另為在外地衝泡綠茶也有:一杯水 二杯茶,三杯四杯是精華 的說法

��茶具

��工夫茶具大體相同,但精粗有別。常用器皿有:

��l、茶壺。俗名“衝罐”,以江蘇宜興紫砂泥制者為佳。最受潮人看重的是“孟臣”、“鐵畫軒”、“秋圃”、“秋圃”、“小山”、“袁熙生”等。茶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其大小之分,視飲茶人數而定,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壺的深淺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蓋後浮於水中,不頗不例,謂之“水平”,能顯示制工精巧均衡。

��2、蓋甌。形如仰鍾,有上蓋、茶墊。蓋甌出水快、去渣易,潮人也樂意採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場合,往往用它代衝罐。但因口闊,不能留香,因此只能權宜用之。

��3、茶杯。以薄、潔為宜。目前流行的白玉杯為楓溪產,質地極佳。四季用杯,各有色別:春宜“牛目杯”。夏宜“粟子杯’,秋 宜“荷葉杯”,冬宜“仰鍾杯”。杯亦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4、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淺色樣各別。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貯浸茶杯,副洗一以貯浸衝罐,一以儲存茶渣及杯盤棄水。

��5、茶盤。茶盤宜寬宜平,可容四杯,杯立平穩,取飲方便。

��6、茶墊。形狀如盤而小,用以放置衝罐、承受沸湯。

��7、水瓶。水瓶貯水以備烹茶。瓶之造形,長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為佳品。

��8、水缽。多為瓷制,款式亦繁,用以貯水,並配椰瓢掏水。

��9、紅泥火爐。紅泥火爐,一般高六七寸,也有一種“高腳爐”,高二尺餘,下半部有格,可盛欖核炭。

��10、砂銚。俗名“茶鍋仔”,輕巧美觀。

��11、羽扇。用以煽爐。

��12、錫罐。名貴的茶葉應用錫罐貯藏。專茶專罐存放,避免混雜。

��13、茶巾。用以淨滌器皿。

��14、茶几。或稱茶桌,用以擺設茶具。

茶禮的茶道術語

陳香白說茶道有‘七義一心’。

茶禮是其諸義理之一。

負水齋說:所謂茶禮,就是一種以茶為媒的人們借茶事活動在一起共同修身養性的生活禮儀;茶禮是一種在飲茶的特定環境下,相關人員約定成俗(或大宗師的倡導下形成)的行為模式,它是在人們的‘趨同’意識下形成的;茶禮是當事人通過參與有秩序的置器、控制水火、沏茶、品飲茶湯,互增情誼、交流學習及增進社會意識的行為模式及其方。

茶禮是茶道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茶道中,茶禮是與茶藝(後茶藝)聯絡最為緊密的部分之一。

茶禮的載體是茶事活動的全體人員,也就是說‘茶禮的中心是人’茶禮的目的是以茶為媒、以茶事為契機,溝通思想、交流感情;與茶禮緊密相聯絡的茶藝,它的中心是“茶(從幹茶到茶湯到煥發為茶人的茶情等)”,它的首要目的的養生,主要要求治茶人對茶理的通曉。

至於茶情,它的產生則依賴於飲者們各自的藝術修養。

在二十世紀時,現代人類學家們認識到人類有著兩種交織著存在狀態:“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認識到人類是由兩種要素構成的:一個是動物的,一的是文化的。

因為,人類有著兩種基因:動物基因與文化基因;於是人類學的研究有了“體質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兩大方向。

現代茶道研究的方向與分類同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處。

現代茶道要解決的問題有兩點,一個是提供科學養身的飲茶方法,另一個是提供人格的方法。

也就是茶道是能夠促進人類高質量地“物質生存”和“精神生存”的方。

簡言之,茶道體系中就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養身與修身。

從現代人類學的認識來看,茶禮與茶理就是分別解決飲茶人群(人類的一部分)兩種需求的方法。

茶禮解決精神需要,茶理解決肉體需要。

顯而易見,茶文化學者陳香白是認識到茶禮是解決人們精神需要的作用的茶道義理。

茶禮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禮儀,它也是社會禮儀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穩定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關係的功能。

它來源於中國幾千年的‘尊老敬上’和‘和為貴’的文化思想,是人類在漫長的飲茶歷史中積澱下來的表達情感的慣用形式。

‘茶禮’在於茶事活動,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規範化、制度化。

作為制度與規範,它是茶事引導和茶道思想體現的方法之一,是維護茶事相關人員之間交流溝通的各種禮節儀式的總和。

作為茶事的制度與規範,它是需要茶事活動全體人員共同實施、維護的。

作為社會之禮,可以維護社會秩序;作為茶事之禮,可以維護茶事相關人的情誼秩序。

茶禮是什麼?茶禮是人倫之禮;茶道是人倫之道。

茶道人道,茶道仁道。

人通茶理為要道;人通茶禮是要道。

‘茶禮’是通向幸福的橋!

茶藝師 禮貌服務用語

1、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使茶杯掉落在地上,給客人造成難堪。

2、先尊後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用中指和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3、先客後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才是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4、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5、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6、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而且不可喝。因為裡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7、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8、暗下逐客令

好茶者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9、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衝,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10、茶三酒四禿桃二

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於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有句話說得好,“看世間永珍平常心,品人生百味一杯茶”。

聞香的茶道術語

臺灣的茶道素有“聞香”這一環。拿起一杯茶時先別喝,應深吸一下,把茶香吸進去,身心也就自然放鬆了。不過要真正達至放鬆,還得在喝茶的過程中加進想象力。店主便建議茶分三口喝:第一口和第二口純粹讓茶慢慢滑入喉嚨,感受它的茶味。關鍵在第三口:“這時候,你的眼神從面前那杯茶移開,投向無限遠的地方。

聞香的步驟一般分兩次:第一次是靜態中的聞香,將茶倒入杯中後,便輕輕地將杯子放到鼻子前嗅聞,通常可聞到揮發出的自然香味。靜態聞香後,可輕輕將杯子在搖晃一下,傾斜45度將杯子罩進自己的鼻尖,在深呼吸地聞香。

香氣清新爽神,不使人心浮氣躁。

使人身心放鬆,心緒沉靜優美。

有滋養身心之感,願意親之近之。

深呼吸不覺沖鼻或頭暈。

久用多用無厭倦之感,

煙氣近於青白色。

這些都是好香的特點,當然,每個人的心境和狀態不一樣,所以有些好香初品時可能沒有感覺,但靜下心來品味的時候效果或許就出來了。

另外少數極品之香,不僅芳香怡人,更有化病療疾、通關開竅、悟妙成真、安神定志等作用。

標籤: 術語 茶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ywop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