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鬼節和七夕是同一個節日嗎

鬼節和七夕是同一個節日嗎

鬼節和七夕是同一個節日嗎

七夕和鬼節是一個嗎 鬼節和七夕是同一個節日嗎

七夕節不是鬼節,鬼節和七夕不是同一個節日,七夕節是我國情人節。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鬼是在人類矇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七年級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我們平常說的鬼節一般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七夕與鬼節為什麼同在農曆七月

唐代,鬼節鼎盛時各行各業的人們廣泛地歡度節日。在中國農曆七月十五是鬼節,很早就是一個有更新意義的時刻,皇帝以新獲的時果薦與祖先,百姓視之為死亡與再生交會的標誌,這些並不奇怪。早先節慶中的這些主旨顯而易見,它們亦是中國節慶的一般特點,後來作為鬼節的一個重要部分而顯現出來。

“傳統中國的歷法……由以數字命名的12個月組成,每月始於新月,月滿為望。12個月共354天,這意味著每月29天或30天。月中的日子如月份一樣無專名,逐日累計數字。”

“像其他地區一樣,中國製定曆法上的主要問題是儘可能地協調實際不同步的日月運轉。……中國的辦法是置閏月,通常間隔3年有時隔2年,這樣每19年置7個閏月。……中國的閏月不置於陰曆年末,相反置於任何兩月(正月、十一月、十二月除外)之間,這樣來保證冬至總是在十一月,春分在二月,夏至在五月,秋分在八月。最終結果是曆法中每年農曆新年(正月七年級)在陽曆1月21日至2月20日間變動。”

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日總是滿月,該日在陽曆及農事年中則變化頗大。七月十五日總是落在夏至與秋分之間,它向來與成熟、暗淡及衰微相連,但它與太陽運轉的協調並不精確。七月十五日與農事節奏的準確對應因地域差異而更見削弱:在中國北方,初秋標誌著收穫的開始,而在南方,此時常是播種晚稻的時節。

每月適合的農事及朝廷活動詳載於《月令》中,《月令》構成漢初禮儀著作《禮記》的一篇。《月令》展示出周天子理想化活動的圖畫,周天子的儀禮被認為是連線天道與人道。《月令》對漢代禮儀的形成影響頗大,它提供出一幅佛道行事產生前七月節奏的詳實可靠的圖畫。

不僅是動物生活,包括植物生長亦開始趨於成熟、衰微。《月令》記述了皇帝立秋之儀:“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齊。立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還返,賞軍帥武人於朝。”同篇亦描述了天子及其祖先“嘗”新之禮,此禮將關注祖先崇拜與農業豐收的主題聯在一起:“是月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七月進行的其他禮俗,用祓除之法及男女雜處以迎世間更新。例如七月十四日舉行的“禊”。漢代該日,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們聚於水濱五彩篷帷下嬉樂豪飲酬唱。

滿月前八日是兩個苦命的天上情侶-牛郎和織女相會之日,至少到2世紀末此會已出現於民間節慶中。牛郎織女被放逐到銀河兩側遙遙相對,兩人每年只允許一晚可以相會。這天百姓聚於戶外仰望夜空,並設酒脯時果祈求神佑多子富足。

七月所有的節日表現出多種對立的調和,這一點以不同的形式浮現在後來的鬼節中。皇帝——萬民之上的子嗣——薦與高貴祖先的供品中代際間的溝通顯而易見,正像鬼節通過交換供養將家中先人與子孫結合起來一樣。銀河將織女與牛郎隔開,七月給予織女唯一一次跨過銀河的機會,正如鬼節成為陰間的鬼魂返回陽界他們所愛者身邊的橋樑一樣。

標籤: 鬼節 節日 七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ggxo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