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生活小竅門

> 三伏天中暑的正確處理方法

三伏天中暑的正確處理方法

三伏天中暑的正確處理方法

三伏天中暑了怎麼辦

發生中暑,應迅速脫離高溫、高溼、日晒環境,至陰涼處、通風處靜臥,避免高強度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有條件的要將病人置於空調環境,爭取去掉衣物以幫助散熱。神志清楚無吞嚥困難者及時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如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輕者經以上處理即可恢復,重者需要至醫院診治。

中暑高熱者要迅速降低核心體溫(測量肛溫或耳溫),爭取在半小時左右將核心溫度降至39攝氏度以下,同時注意生命體徵、神志變化及各臟器功能狀況,早期發現並處置併發症。醫生會抽血檢查多種生理指標,進行頭顱CT等影像學檢查,目的就是早期發現臟器功能障礙,早期干預、早期遏制臟器功能障礙的進一步發展。

降溫多主張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利用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的機制進行。如將身體(頭部除外)浸於4攝氏度水中降溫,但這種冷水會讓神志清楚者感到非常不適,還要避免將體溫降得過低;或者去除衣物,身上灑上溫水,用風扇吹風加強蒸發降溫;也可輔以冰毯或者包裹的冰袋置於大血管部位降溫。

要注意,中暑的高熱並不等同於感染性炎症所致的“發熱”(即我們平時說的“發燒”),因此不建議使用常用的解熱藥物(如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另外,也不建議酒精擦浴。

如何預防中暑?

高溫中暑重在預防。如改善高溫、高溼的作業條件,加強隔熱、通風、遮陽等降溫措施,外出時注意遮擋日晒;適當多喝含鹽清涼飲料,而不是等口渴後才補充水分,含鹽加糖的飲料有利於提高飲水量;注意飲食和休息,休息不足、疲勞和飢餓條件下也容易發生中暑;使用空調降溫,或多次到空調環境降低體溫,即使短時間在空調環境停留,也會大幅度降低中暑或嚴重中暑的發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體弱者等機體調節能力差的人群。但使用空調時也要避免空調風直吹或者溫度調得過低。

採取計劃性主動性熱適應的方式,也有利於預防中暑,比如間斷接觸熱環境,控制在熱環境下停留的時間長度,逐漸延長時間,逐步增加運動量,等等。

中暑等級程度:

先兆中暑

暴露於高溫環境時,出現大汗、四肢無力、頭暈、口渴、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鳴、動作不協調等伴或不伴體溫升高。若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復。

輕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狀繼續加重,體溫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並且出現面板灼熱、面色潮紅或脫水(如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症狀。採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處理方式,數小時內可恢復。

重度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熱痙攣

多見於健康青壯年。

表現為在高溫環境下進行訓練時,訓練過程中或訓練後出現短暫性、間歇發作的肌肉抽動,一般持續時間約3分鐘。

患者常常無明顯的體溫升高,可能與大量出汗的情況下,只補充水分、不補充鹽分,體內大量缺鈉或者過度通氣有關。

熱衰竭

多見於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現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噁心和嘔吐等。

此時患者體溫升高,無明顯神經系統損傷表現。如不能及時診治可發展為熱射病。

熱射病

分為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病兩類。勞力性熱射病

多見於健康年輕人(如參加體育運動者、訓練的官兵),表現為長時間暴露於高溫、高溼、無風的環境中,進行高強度訓練或重體力勞動一段時間後,出現發熱、頭痛或忽然暈倒、神志不清等。繼而體溫迅速升高,達40攝氏度以上,出現譫妄、嗜睡和昏迷。

患者可伴有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急性肝損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多臟器功能衰竭等表現,病情惡化快,病死率極高。非勞力性熱射病

常發生於年老、體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發病較慢。剛開始症狀不容易發現,1——2天后症狀加重,出現神志模糊、譫妄、昏迷等。患者體溫高可達40——42攝氏度,直腸溫度最高可達46攝氏度,可有心衰、腎衰等表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iaoqiaomen/wo0e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