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漢語言文學自考練習

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漢語言文學自考練習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的是從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中華民族文學發展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上曾經產生出一代又一代的傑出作家和數不清的優秀作品,出現了多姿多彩的體裁、題材、風格、流派,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學現象、文學潮流和文學理論, 內容極其豐富。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文學史相關的名詞解釋。

漢語言文學自考練習,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1.風、雅、頌——《詩經》六義之三,《詩經》也就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其本質上一種音樂的分類,由音樂而得名。“風”的意思是“樂調”,《詩經》中“風”包括十五“國風”。即: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這十五個地方音樂演奏樂歌。有詩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現王朝正統內容的樂歌,分為“大雅”“小雅”。大雅多頌美,小雅多怨刺。有詩一百零五首;“頌”是用於宗廟祭祀得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有詩四十篇。

2.《左傳》——原名《左氏春秋》,作者不詳,司馬遷認為是魯人左丘明。其成書約在戰國初年,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記載了255年的歷史。此外還附錄魯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韓、魏、趙三家滅智氏的史實。《左傳》詳細記載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諸方面的活動,真實描寫了當時從天子衰微、諸侯爭霸到諸侯衰落、大夫專權的重大歷史變遷,再現了重大歷史事件及有關的諸侯、卿大夫等各類人物的活動。

3.《戰國策》——一部戰國時期史料彙編,其作者並非一人。西漢後期劉向整理得文三十三篇,按國別分為十二國策,定其名為《戰國策》。記載了自戰國初年至秦滅六國前二百四十年間的部分歷史。書中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的言行,映現著當時政治,外交上重大事件和紛紜複雜的歷史。其思想內容主要是重士尚利,重權借。此書在文學上有較高成就:善於運用寓言和比喻說理,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敘事說理氣勢奔放、語言流暢,對後世散文、辭賦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前人稱其為“辨麗橫肆,亦文辭之最。”

4.諸子散文——戰國諸子百家的散文。戰國時期,由於周天子權威不復存在,多個政治中心並存使得不同學說得以自由發展。於是,出現了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眾多學派,形成了諸子百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大膽發表各自的觀點,個性鮮明,針貶時弊,推動了各國政治文化的發展。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以及縱橫家的《戰國策》等。其中以《莊子》的文學性最高。而《荀子》《韓非子》在體式和技巧上則達到了成熟。諸子散文的整個發展過程是由語錄體,如《論語》逐漸演變為像《韓非子》一類的論說文。由集體記錄發展為個人記錄,體式與手法都日益完善。

5.百家爭鳴——春秋末期,由於士的階層的興起,這些人致力於各種理論學說的創造,產生了具有不同思想、學術傾向的諸子百家,由於戰國時期,寬鬆的文化環境,使得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大膽發表各自的觀點,形成了百家爭鳴。其代表人物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

6.浩然之氣——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主張“吾養吾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通過“義”的積累而成,“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表現為崇高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狀態。

5.逍遙遊——《莊子》裡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指不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束縛的遨遊。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無所待而遊於無窮”的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認為人在世間生活,受到社會的各種束縛,自身的限制等諸多因素,為了實現人生自由,就必須使自己從世俗的價值標準、外在功利和一己小我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精神上和宇宙和諧交融,達到天地共生,萬物和一的境界。逍遙遊是心靈的遨遊,但並非隨心所欲的主觀冥想,是獨具特色的體道方式。後世也把它作為人生的一種境界。

6.楚辭——戰國後期,楚國屈原等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作的一種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定名為《楚辭》。從此,“楚辭”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楚辭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詩歌多用“兮”字詠歎。

漢語言文學自考練習,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第2張

7.九歌——本是古代的一首樂歌名,據《山海經》記載,是夏啟從天上偷來的。屈原的《九歌》是他在流放江南時創作,沿用了古《九歌》的名稱,在楚國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創造而成的祭歌。包括《東太皇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等十一篇作品。詩歌形式上,保持著原始歌、舞、樂三者合一的痕跡。內容充滿了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膽開放的愛情因素。藉助於人於神或神與神的愛情故事展開抒情,間接表現了屈原的理想和要求。

8.散體大賦——漢代辭賦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從戰國時期縱橫學說發展而來,其文風與先秦諸子有很大聯絡。大多數是空有諷刺之名,而似貶實褒、似諷實勸的為統治者揚威頌聖的文字。不僅在形式上篇幅巨大,文字鋪排堆砌,而且都是假設三、兩人,讓他們互相攻駁辨難,最後讓代表天子立場的一方獲勝。其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長楊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兩京賦》。

9.互見法——《史記》中描寫人物的一種方法,為了不傷害人物的統一性,而同時又能忠實於史實,司馬遷把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的篇章中,使得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更加鮮明。這就是所謂的“互見法”。          10.《古詩十九首》——東漢末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最早見於《昭明文選》,南朝蕭統編這部書時,將東漢末年一些無名氏作家的作品十九首選編在一起,稱為《古詩十九首》。這些詩篇反映了當時下層文人彷徨失意、感時傷世的苦悶,充斥著一股憂鬱感傷的情調。《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很高,敘事、寫景、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標誌著古代詩歌發展的新階段。

關於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我們就分享到這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pq0e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