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學習教育

> 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高中

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高中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三國演義》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蘊含了哪些道理。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1

過來人告訴我,好讀書,讀好書,最後能體會到讀書好。例如“鑿壁偷光”的匡衡、“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聞雞起舞”的祖逖經歷一番刻苦勤讀後都終有所成。

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我從小就喜歡讀,從兒童版、青少版到原著,都讓我如痴如醉,受益匪淺。

這本書寫的魏、蜀、吳三國之爭,最終三國歸晉的故事,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得我們去思考,為什麼天下之勢會分合輪迴?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人有貪念,某帝王強大以後,就想著吞併別國,其他帝王亦然,於是國家之間就引發了戰爭,然後那個統一的帝王會因慾望膨脹而腐化而逐漸衰敗,最後又造成分裂——歷史車輪這樣不斷迴圈轉動著。

這部著作中的諸多人物,都得到生動形象的刻畫,可以說達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例如,曹操的生性多疑、孔明的神機妙算、張飛的莽撞衝動、劉備的擅用賢才等等。我想他的目的是想借人物的性格特點來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現實,而那些人可能就代表了當時的某些人了吧。文中也揭示了許多對我們有用的道理,例如,輕敵必敗、兵不厭詐、爾虞我詐、忠義兩全、精忠報國等等。

隨著閱讀對書中人物的認識,我不免產生複雜的感情。我憐惜“鳳雛”先生龐統亡於落鳳坡,也憐惜如此強大的蜀國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我憎恨那反叛的魏延、樂不思蜀的阿斗;我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的孔明、重忠義的關羽、文武雙全的趙雲。這樣的人在當今社會中也存在著,有些才華橫溢的人往往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有人命運多舛,比如霍金就是明顯的例子。魏延、阿斗之流的人則是那些忘恩負義、沉迷於某種慾望的小人;而孔明則是那些孜孜不倦、手不釋卷的人才,比如鄧稼先、李大釗、聞一多等。這本書於己於人都很有借鑑意義,可見讀書的好處。

當然,一個人的學識並非一蹴而就,不是讀一本兩本書就能立竿見影,而是靠日積月累的,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類的進步亦然,讓書籍中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然後不斷地認識世界,才能對其改變,然後人類才能進步。

書籍,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人類的營養品;書籍,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讀的書越多,知識就越淵博,正如古語云:開卷有益。

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高中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2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呀,書是人類最好的伴侶,人民常常稱之為“知識的海洋”、“人類文明的長生果”。一本好書,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和思考。我就有這樣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戰爭為中心,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個國家的興旺盛衰。其中,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劉關張的兄弟情深,呂布的威猛,孫權的豪邁,曹操的奸詐……這些人物的鮮活形象為這本小說添增了許多色彩。

書中,周瑜和諸葛亮鬥智鬥勇的情節令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們的故事中,草船借箭一事最受大家歡迎,它主要講了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以打仗需要為由命令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就能造好,還立下了軍令狀。周瑜又驚又喜,還很疑惑,沒想到諸葛亮卻神神祕祕地讓人準備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有若干個名士兵模樣的稻草人。第三天夜裡,趁著江上霧大,諸葛亮帶著船隻向曹操的水寨劃去,還命令人打鼓吶喊。曹操以為有埋伏,便令軍士們射箭,草人上很快就插滿了箭。周瑜帶著士兵來到江邊,知道了這些箭的來歷,對諸葛亮的才智自嘆不如。

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嫉賢妒能的周瑜。我不由聯想到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態。我還記得有一次考試,平時和我成績排名相近的同學,這一次的分數卻遠遠超過了我。我心裡十分難受,下意識地向他投去了幾個白眼,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因為這種不足為人道的想法,我好幾天沒有理會他。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放下自己心中的小情緒,真心實意為他取得的成績鼓掌。現在想起來,我後悔極了。我沒有深入思索他成績提升的原因,也沒有思考自己近階段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更沒有去想自己今後應該如何改進,只是一昧地停留在自己的情緒中。這樣的嫉妒對自己毫無幫助,還傷害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其實嫉妒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受傷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產生嫉妒心的時候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多向優秀的人學習,才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3

什麼是智慧?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我先來給大家說一個人吧,他可是智慧的化身。猜出來了嗎?對,他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提起諸葛亮,大家應該很熟悉吧?就是那個羽扇綸巾、手搖鵝毛扇的軍師。

話說《草船借箭》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十萬支!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哦!可諸葛亮卻只用了三天時間按時交了差。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原來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這十萬支箭是從曹操那裡“借”來的。哈哈,諸葛亮聰明吧?佩服!佩服!

再來說《空城計》吧!諸葛亮聽說司馬懿的浩浩大軍向西城殺來,而自己守城的將士不足三千。於是,他傳令把全城旌旗藏起來。司馬懿見城中空無一人,怕諸葛亮又有什麼鬼把戲,慌忙下令撤軍,退回漢中。你看,一場“空城計”就嚇退了敵軍。這等膽識,這等智慧,何人能及?實在佩服啊!

我雖是一名女生,可我卻非常喜歡看《三國演義》,特別喜歡諸葛亮這個人。我多想有一把諸葛亮的鵝毛扇,鵝毛扇一搖——計上心來,我多想像諸葛亮一樣聰明能幹!於是,在現實生活中,我也一次次地上演著現實版的“女諸葛亮”!哈哈!

有一次,我和姐姐一塊兒下棋。下著下著,眼看姐姐就要吃了我的“老帥”了,怎麼辦?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哎呦,姐,我的肚子痛!”“啊?你不要緊吧?”姐姐俯下身子,關心地問我。我趁機撞了一下桌子,棋子散了。“喲,姐姐,我的肚子好像又不疼了。不過,這棋盤已經亂掉了,我們重下吧!”姐姐看了看我狡黠的眼神,明白了:“你個小狡猾的,不過這次不能賴皮哦!”我笑了,原來姐姐早就知道了我的“小陰謀”,哎!

這些“雕蟲小技”說出來真是難為情,太不光彩了!不過,我下定決心,要多看書,因為“書是全世界最好的營養品”嘛!我現在經常把零用錢攢起來,一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會買下來,然後一頭扎進書本,看個昏天暗地。我家裡的書已經有很多很多了,可我百看不厭。因為我心中有個願望:多讀書,成為像諸葛亮一樣充滿智慧的人!加油哦!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第一次讀這本書,我便迷戀上了它。它是中華的經典,是文化的傳承。

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愛的人物便是諸葛亮了,他才智過人:在舌戰群儒中,他的每句話,句句經典。讓我看到了一個沉著穩重的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魯肅為人忠厚、值得信賴,讓他幫忙。知道天氣的變化,以霧為障。知道曹操疑心重,逼寨受箭。回南岸時,順風順水。從這些我都看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在火燒赤壁中,諸葛亮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真是妙句,也把周瑜的心事倒了出來。他識天文,把東南風的時間準確無誤地說了出來,真可謂“鬼神莫測”……諸葛亮的生平運用智慧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關羽,他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是忠、勇、義的化身。《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最後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不殺張遼、留關羽、善待徐庶。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人物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把最為寶貴的'忠義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忠義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忠義,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列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開啟忠義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心得感想5

“三顧茅廬”一事,被後人廣為傳頌,但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卻沒有看到諸葛亮的擇人之道。那麼,在當時的眾多英雄豪傑中,為什麼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劉備呢?他那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劉備身上看見了什麼呢?別急,讓我給你娓娓道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擁有半壁江山,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人民,而是輔佐賢明,放眼四海,平治天下,統一中原。這很顯然,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為自己選一個“好老闆”,但是他可選的人似乎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還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四海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為什麼諸葛亮都看不上他們呢?

原因很簡單;劉表太弱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那裡似乎發乎不了自己的才能;曹操又太強了,身邊都是謀士,就算自己能有發揮才能的地方,但是人多意見多,意見多了曹操也不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孫權,身邊已有了周瑜,而且似乎只窩在他那江南地區一動不動,根本沒有雄心壯志,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諸葛亮所謂的“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用亮”,恐怕不是“度量”,而應該理解為“空間”。僅僅“見用”還不行,還必須要“重用”,甚至要“專用”。

綜所上述:諸葛亮給自己找“好老闆”的標註是:第一,這個人必須有條件和能力建立一個新政權、新國家的可能。第二,這個人的志向和條件尚不明顯,還處於潛在狀態。志向鮮為人知,條件也不成熟。正應為這些所以,他需要一個“諸葛亮”。所以符合這些條件,似乎只有劉備了。

當他進入“劉備集團”後,事實驗證了他的選擇。雖然最後他沒有達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劉備集團”他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被劉備“專用”,對他言聽計從,很少爭執,甚至抵足同眠,如同好兄弟一般……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金子如果來到了到了一片泥沙中,再閃耀的光芒也會被掩蓋;再聰明科學家,被分配到了門不對戶的公司,終將也一事無成。現在,同學們總喜歡盲目的報補習班,聽誰說好就去報,最後自己累得半死不活,成績卻是一動不動。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說的算。

看名著書不僅僅要認真地看,還要多思考“為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黃金屋和顏如玉可不再輸的表面,需要用思考把他們挖出來。如何給自己找合適的“鞋子”,那就多看看諸葛亮,多看看《三國演義》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xuexijiaoyu/r0zn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