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衛星能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佈的原因是什麼?

衛星能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佈的原因是什麼?

儘管通過地磁場等特徵能夠探測地下情況差異,但是你講的透視到具體礦種還是很難做到的,實際礦產開發中都有共伴生情況存在,所以不可取;此外,衛星探測隨深度增加準確性降低,所以還是要依靠一線工作人員的艱苦勞動。

衛星能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佈的原因是什麼?

資源衛星上配備了微波遙感器,微波遙感器能全天候工作,不僅能巨集觀地在極為寬廣的範圍內清晰地展示出地域內的地質、地貌、水土、植被等狀況,發現礦苗的端倪,而且能將地底下的地質構造顯現得一覽無遺,從而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佈。

地球重力場是地球的一種物理屬性。表徵地球內部、表面或外部各點所受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間。根據地球重力場的分佈,可以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地球形狀以及對航天器的影響。受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間範圍。研究地球的重力場,在大地測量學中可用以推求平

蘊藏在地底下的礦產,是地球的寶貴財富。勘探礦藏分佈,需要用科學方法,採用各種專用儀器。人造地球衛星問世以來,其中的地球資源衛星成了能看到地球內部礦產分佈的佼佼者。這是因為資源衛星遨遊在幾百千米的高空中,比起飛機、氣球等航空器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而且,資源衛星上還安裝了先進的遙感器。

不是,地球不是衛星。 地球是行星。行星是圍繞恆星週期性執行的天體。地球圍繞太陽系的中心恆星太陽週期性執行,所以地球是行星,而且是太陽系中的大行星之一。 衛星是圍繞行星週期性執行的天體。月球就是地球的衛星,而且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

遙感器是一種能感測到遙遠處目標的性質和特點的裝置。資源衛星上安裝著可見光、多光譜、紅外光、微波等各種遙感器。其中微波遙感器在勘探地球內部礦產分佈時,大有用武之地。

衛星在地面靜止時,具有與地球一樣的自轉角速度ω=π/43200(rad/s) 對地心線速度 v=ωR地 當衛星隨火箭點火升空後,對地心速度如下圖 並在地球對其引力的作用下被拖拽入適當的繞地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軌道(此時衛星動力發動機可關閉,進入無動

微波是一種波長在1毫米到100釐米之間的電磁波。它在空中傳播時,不受白天或黑夜的影響,能毫無阻擋地通過大氣層中的風雪雨霧,穿透地層表面的植被、土壤、沙層、冰塊和岩石,最深可到達地下30米左右。因此,微波遙感器通過微波的傳送和接收原理攝製的圖片,資訊豐富,解析度極高,易於辨認。微波遙感器能識別偽裝,且能全天候工作,不僅能巨集觀地在極為寬廣的範圍內清晰地展示出地域內的地質、地貌、水土、植被等狀況,發現礦苗的端倪,而且能將地底下的地質構造顯現得一覽無遺,從而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佈。在內蒙古發現的鉻礦和鐵礦,在新疆北部地區發現的金礦、錫礦和銅礦,都是通過資源衛星上的微波遙感器勘察出來的。

月球俗稱“太陰”,是地球惟一的天然衛星,它是宇宙中距地球最近的星體。月球距地球平均為38.44萬千米。本身不發光,我們所見到的光是反射的太陽光。月球的半徑為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為地球的十分之一,重力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地球上100千克重的

資源衛星不但能用來尋覓地底下的礦藏,而且在軍事偵察、地形測繪、地質研究、海洋觀察、大氣測量、汙染控制、森林火情監測、洪水和地震預報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人造地球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環繞地球飛行並在空間軌道執行一圈以上的無人航天器。簡稱人造衛星。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

當然利用資源衛星來勘探也有不足之處,由於微波最深只能到達地下30米處,因此30米以下的地層構造和礦產分佈,衛星就“看”不見了。

可以 不光可以清楚的看清認得面貌 還可以監聽談話內容 美國FBI CIA 局都有這些裝置 就是偵察衛星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谷歌地球用的是什麼衛星?

Google EARTH的衛星影像,並非單一資料來源,而是衛星影像與航拍的資料整合。其衛星影像部分來自於美國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鳥)商業衛星與EarthSat公司(,美國公司,影像來源於陸地衛星LANDSAT-7衛星居多),航拍部分的來源有BlueSky公司(,英國公司,以航拍、GIS/GPS相關業務為主)、Sanborn公司(,美國公司,以GIS、地理資料、空中勘測等業務為主)等。  說到這裡,簡略介紹一下我們這個世界的商業影像衛星:目前全球衛星影像解析度排名前三的是:美國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鳥)、美國IKONOS及法國SPOT5。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捷鳥就能夠提供最高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在衛星影象方面,美國五角大樓每年都會給予其三大主要合作伙伴DigitalGlobe、IKONOS和ORBIMAGoogle Earth數十億美元的資助,作為回報自然是這些公司的衛星資料將在第一時間交給五角大樓作為軍事應用,而且針對某些敏感區域在規定的時限內不允許商業化。當然,這些公司還是會將*之外的影像出售,如Keyhole(後來的Google EARTH) 就是DigitalGlobe的一個買主,而我國很多和DG公司也有業務合作,如筆者在的當地政府就跟該公司購買過本城市的某波段衛星影象(某個省會城市),整圖大小共6GB多,耗資數十萬元人民幣。另廣東2004年買的某地區共2500多平方公里衛星影像共耗資146萬元人民幣(捷鳥的多波段彩色合成的現成影像針對*地區的價格約是30美元/平方公里,臺灣地區的價格也是如此。如果是定購的話當然價格會更貴)。如果哪位同學有意向當然也可購買,這些公司在*都分別有了代理商,而且Google Earth中也為DG公司的衛星影像銷售埋下了小小伏筆

什麼是IGSO衛星

導航衛星簡介

衛星運動的基本力源為地球引力,衛星運動方程來源於萬有引力定律,衛星無攝運動遵守開普勒定律,星座的設計主要考慮的是無攝力情況下的理想運動。開普勒第一定律表明衛星執行的軌道為一橢圓,橢圓的一個焦點與地球質心重合。考慮到地球自傳運動的週期為24小時,導航衛星的軌道型別基本可以分為以下4種:

1)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星) :衛星軌道面與赤道面重合,執行週期為24小時,衛星在赤道上空靜止,在地心慣性座標系中軌道為圓軌道。GEO衛星在區域導航服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衛星利用率高,通訊衛星大多采用GEO衛星,因此地球靜止衛星也廣泛應用於全球導航系統的區域增強系統。但是由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都處於赤道面內,受導航定位所需幾何構形的*。佈設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數量則取決於導航服務區域大小,但單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相對於地球移動的高緯度衛星參與導航星座。

2)大橢圓軌道衛星:這是一種大偏心率軌道,其遠地點在北半球本國高緯度上空,星下點軌跡移動緩慢, 5日內可保持近10小時有效執行。一個軌道面內均勻分佈3顆衛星,即可保持一個高緯度星位的連續存在。其近地點在南半球,停留時間很短,衛星高度很低,使用者可見區域範圍小,對使用者的導航貢獻小。另有一個遠地點在地球背面,經度上遠離服務區,本區域系統不能加以利用。另外,這種軌道的衛星高度變化劇烈,對通道設計很不利。

3)中高度圓軌道衛星(MEO星) :週期為12小時,是經過GPS和GLONASS系統成功執行證明效能優良的全球星座軌道。分析計算證明, 24顆傾角為55°的MEO衛星分佈在3個軌道面內,可滿足全球導航精度。這種單一由MEO衛星組成的星座必須佈滿全部24顆衛星才能有效地投入執行,如要滿足民航可用性要求和精密近進,則必須增加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進行區域加強。

4)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IGSO星) : 24小時地球同步軌道,即所謂的大“8”字形軌道,中心位於赤道某設定的經度上,高度與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相同,衛星星下點24小時軌跡在本服務區內南北來回運動, 也是一種利用效率較高的區域星座, 介於GEO和MEO之間。

地球上肉眼可以看到銀河,人造衛星嗎

能看到,我都見過。

1980年代,我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沁縣,海拔約3900米。當時條件比較差,住在一個大院子的平房裡,院子後牆有個缺口,出去就是大草灘。半夜從房間裡出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打著手電到草灘上去解手,無意中抬頭看了一下天,頓時被滿天的星星嚇住了,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星星。那星星密密麻麻,滿天都是,特別是那條橫跨天空的銀河,邊緣(“河岸”)非常清晰,裡面的星星一顆緊挨著一顆,連成一片,幾乎分辨不開,真像是一條河。

2010年玉樹地震後,我又去了海拔3800米的玉樹,又看到了滿天星斗和閃亮的銀河。

看到人造衛星是在我小時候。1970年,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舉國歡騰。當天晚上,記得那天天氣特別晴朗,我和幾乎所有的鄰居們來到樓下的空地上,很多人手裡拿著半導體收音機,每當衛星飛到中國上空時,裡面就會轉播衛星發出的“東方紅”樂曲。而每次收音機裡有“東方紅”樂曲時,人們就會抬頭看天,尋找那個移動的光點。不用特別去找,當人群發出歡呼聲時,順著人們的手指去看,就會看到一個明亮的光點在夜空中緩緩移動。那時,真的有人在流淚。

現在在大城市裡,什麼也看不到了。。。

為什麼衛星能繞著地球轉?

人造地球衛星是由人工製造、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執行(至少一圈)的無人航天器,人們簡稱它為人造衛星或衛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到1999年的40多年來,全世界共發*5000多顆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衛星、載人飛船和太空探測器等)。其中,人造地球衛星佔90%左右。今天,衛星已形成種類繁多、用途廣泛的一個大家族了。

運載火箭載著衛星由地面垂直起飛,在發動機強大的推力作用下,飛出了稠密的大氣層,火箭的燃料用完後,就跟衛星分離,這時衛星由於慣性和地心引力的作用,就會按一定的軌道(就是衛星繞地球轉的路線)繞地球執行。

衛星為什麼能繞地球執行呢?原來,當運載火箭進入軌道的瞬間,地面通過無線電控制火箭改變方向,使衛星進入軌道方向,然後衛星與火箭脫離,按一定的軌道繞地球旋轉。

衛星進入軌道的速度在每秒8-11公里之間。速度越小,軌道就越接近圓形,速度越大,軌道就越長越扁。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嗎?衛星是什麼?是保衛地球的意思嗎?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但並不是保衛地球的意思。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執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往往氣體行星的衛星都很多。

地球的衛星,就是指圍繞地球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執行的天然天體或者人造衛星。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天體衛星。

月亮:

月亮是月球的俗稱,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月球表面佈滿了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環形山。月球現在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於約50-75億年前在形成於地球出現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最普遍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ey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