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

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

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

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是:只要八項因子的累計扣分達到(),即按重新處理。

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質量:眉茶和珠茶的樣定級主要取決於茶葉的質量。優質的茶葉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以確保口感、香氣和外觀的完美。

2. 香氣:眉茶和珠茶的香氣對於樣定級至關重要。香氣不僅來自於茶葉本身的特點,還包括生產、加工和儲存等環節對茶葉所產生的影響。

3. 外觀:眉茶和珠茶的外觀也是樣定級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觀包括幹茶和泡茶的表現,如茶葉的形狀、色澤和紋理等,可以直接反映茶葉的品質。

4. 口感:眉茶和珠茶的口感對樣定級同樣非常重要。口感主要來自茶葉的滋味、口感、回甘等方面,也是消費者選擇茶葉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之,眉茶和珠茶的品質對樣定級的原則主要取決於茶葉本身的品質特點,包括質量、香氣、外觀和口感等方面。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如何鑑別綠茶的質量?

綠茶是外形和內質並重的茶類,尤其是珠茶更重視外形。

(1)外形:高階珠眉和茶色嫩綠起霜,眉茶條索勻整、重實有峰苗,珠茶顆粒緊結、滾圓如珠的為上品。如果珍眉條索鬆扁,彎曲、輕飄、色黃,珠茶扁塊或鬆散開口、色黃,這都屬於低階產品。蒸青綠茶,外形緊縮重實,大小勻整,芽尖完整,色澤調勻,濃綠髮青有光彩者為上品。外形斷碎,下盤茶多,色澤發黃、發紫、暗淡的,則品質差。

(2)香氣:高階綠茶,皆有嫩香持久的特點。屯綠有持久的板栗香,舒綠有濃烈的花香,溼綠有高銳的嫩香,珠茶芳香持久,蒸青綠茶香氣鮮嫩,又帶有特殊的紫菜香。如果綠茶香氣重有青草氣、晒氣、泥土氣、煙焦氣或發酵氣味的,則品質差。

(3)滋味:品質好的綠茶,如眉茶濃純鮮爽,珠茶濃厚,回味帶甘,蒸青綠茶有良好的新鮮味。品質差的綠茶,滋味淡薄、粗澀,並有老青味和其他雜味。

(4)湯色:品質好的綠茶,如眉茶、珠茶的湯色清澈黃綠,蒸青綠茶淡黃泛綠、清澈明亮。品質差的綠茶,湯色深黃、暗濁、泛紅。

(5)葉底:明亮、細嫩,厚軟的茶品好,如果茶的葉底黃暗、粗老、薄硬者,茶的品質較次,如果是紅梗,紅葉、靛青色及青菜色的葉底,這種茶葉品質最差。來源:山國飲藝

參考資料:http://www.mrentea.com/tea/6685.html

怎麼鑑別茶葉品質的好壞怎麼挑選綠茶

一般地,茶葉品質可用感官審評的方法去鑑別。就是通過人的視覺、感覺和味覺器官,抓住茶葉固有的本質特徵,用眼看、鼻聞、手摸、口嘗的方法,最後綜合判斷出茶葉品質。通常地,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幹茶,放在鼻端,深深吸一下茶葉氣味,凡具有茶香者,為好茶;

凡具有青腥味,或夾雜其他氣味者為差。同時,還可結合茶葉色澤來鑑別;用手抓一把茶葉放在白紙或白盤子中間,攤開茶葉,精心觀察,倘若綠茶深綠,紅茶烏潤,烏龍茶烏綠,且每種茶的色澤基本均勻一致,當為好茶。若茶葉顏色雜亂,很不協調,或與茶的本色不相一致的,即為品質欠佳的。

綠茶的挑選方法:

(1)形狀:包括茶葉之粗細,長短,輕重,大小,及條索之鬆緊,整碎,均勻,暨清潔,有無夾雜及攙假,有無老葉硬片,以及下盤,乾溼程度,身骨輕重等項。

綠茶之形狀隨茶類而異,如眉茶以條索緊而細形如魚釣者為上,彎曲部位的在三分之一為宜,上尖下鈍,身骨重,下盤少,條索均勻,清潔而無夾雜及老葉硬片者為上。龍井則以扁而直,尖端不彎曲,身骨細嫩者為上。毛峰則以細長而尖端微彎曲者為上。日本玉露則以細長如針,而不彎曲者為上。

珠茶則以渾圓似珠,且甚細小者為上。自形狀方面又可鑑定茶葉之來路。來路自以原產地為上,如黃山毛峰,獅峰龍井,六安瓜片,均極名貴,但僅由形狀,尚不能絕對決定來路之正確性,必須兼看香味之特質,方不致錯誤也。

(2)色澤:包括茶色之深淺,枯潤,鮮暗,均勻,及有無不正色,劣變色等項。綠茶之色澤亦隨茶類而異,如眉茶珠茶輝白均以灰白綠色為上。毛峰則以墨綠而略帶褐色者為上,龍井玉露瓜片均以翠綠色為上。

總之,色澤須深而鮮,潤而均勻者為上。暗而枯,淺而不均勻,或甚至有不正色,劣變色,起泡者,有斑點者,均為劣品。尤須注意者,即茶條之彎曲部位亦須均勻適度,方為上品。

鑑定形狀與色澤時,須將茶翻拌均勻,上下多看,並使光線分別自身前後來以對照之,兩盤茶葉,亦須隨時交換其位置以比較。

(3)香氣:包括高低,清濁,純和:銳鈍,及有無青草氣,與煙臭酸氣等項。綠茶之香氣亦隨產地及茶類而異,如外銷綠茶特具釜香,龍井特別清香,毛峰大方特具慄香,瓜片香厚而純和,玉露特具覆香。

總之,綠茶香氣以高而清,純而銳為上。香氣低而濁,鈍而雜,或甚至有青草煙臭酸黴氣味者,均為劣品。鑑定香氣之方法有幹香與溼香二種。

擴充套件資料:

茶葉文化:

中國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綠茶

如何鑑別綠茶的品質?它有哪些品種?如何沖泡飲用?

外形:茶葉的外形包括色澤在內,為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審評處形,即檢驗茶葉外形鬆緊、整碎、粗細、輕重、均勻程度及片、梗含量與色澤。

嫩度:茶葉的老嫩與品質有密切關係。凡茶身緊結重實,完整飽滿、芽頭多、有苗鋒的,均表示茶葉嫩、品質好;反之,枯散、碎斷輕飄、粗大者為老茶製成,品質次。

淨度:即正茶內含有梗、片末、樸及其它雜質的程度。

勻度:是指茶葉是否整齊一致,長短粗細相差甚少者為佳。

色澤:凡色澤調和、光滑明亮,油潤鮮豔的,通常稱為原料細嫩,或做工精良的產品,品質優,反之則次。

二、香氣:北方通稱“茶香”。茶葉經開水沖泡五分鐘後,傾出茶汁於審評碗內,嗅其香氣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氣為佳。而煙、餿、黴,老火等氣味,往往是由於製造處理不良或包裝貯藏不良所致。

三、滋味:北方通常稱“茶口”凡茶湯醇厚、鮮濃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湯苦澀,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湯軟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四、水色:也稱“湯色”。審評水色主要的區別品質的新鮮程度和鮮葉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綠茶要清碧濃鮮,紅茶要求紅豔而明亮。低階或變質的茶葉,則水色混濁而晦暗。

五、葉底:審評葉底主要是看它色澤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組織細密而柔軟的葉片愈多,表示茶葉嫩度愈高。葉質粗糙而硬薄則表示茶葉粗老及生長情況不良。色澤明亮而調和且質地一致,表示製茶技術處理良好 .

綠 茶 的 種 類

1、烘青綠茶

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蘇烘青等。

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華頂雲霧、高橋銀峰等。

2、炒青綠茶

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鳳眉、秀眉、貢熙等。

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

細嫩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針等。

3、晒青綠茶

滇青、川青、陝青等。

4、蒸青綠茶

煎茶、玉露等。

綠茶味道清晰,含許多有益人體的茶葉成分,所以一直被視為養身佳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喜歡喝綠茶,認為喝綠茶能延年益壽。綠茶的沖泡方式和烏龍茶一樣,只是綠茶含有許多嫩葉,所以沖泡時需要注意小細節 ,以免破壞茶葉成分。

茶壺的選擇

綠茶的味道較清淡,適合用瓷壺沖泡,香味較容易揮發出來。

茶葉分量

因為綠茶葉較為膨鬆,所以茶葉放置容量可以佔壺身1/2或2/3。

泡茶的水溫

綠茶多采用樹的嫩葉,所以不適合用滾燙的開水沖泡,以免破壞維生素或其他茶葉成分,適合沖泡的水溫為70—80℃。

泡茶的方式

由於味道清爽,所以不適合將第一泡(溫潤泡)倒掉。第二泡以後,每增一泡即增加15秒鐘,以此類推,約可沖泡三次。

煎茶、抹茶和綠茶粉有何不同?

煎茶是蒸青綠茶。沖泡方法和一般茶葉相同,茶湯有海苔香味。抹茶和綠茶粉則是將茶葉研磨成粉末連著茶湯一起喝,也就是近幾年流行 的“吃茶”。不過,抹茶是日本碾茶,利用石磨磨成幾微米,可以懸浮在熱水中而不沉澱,價格很高。綠茶粉則是將茶葉磨成粉狀,沖泡後還是會沉澱,茶湯顏色呈淡綠色

茶葉怎麼分等級?

想要挑選好的茶葉必須要看幹茶和開湯試茶。

幹茶主要看勻、淨、色、香這四點。

開湯試茶主要看色、香、形、味這四點。

一、幹茶

勻:指條形勻稱,碎茶少(碎紅茶除外);

淨:指茶葉要乾淨,不含雜質;

色:指顏色要鮮亮,有光澤(普洱陳茶除外);

香:指香氣要幽純,不能過濃。

二、開湯試茶。

色:指湯色要透亮;

香:指茶湯香氣要純,不能令人產生不舒服的濃郁和雜味;

形:指茶葉泡開的形狀不能太碎和葉子展不開,一般茶葉採摘製作後呈一葉一芽居多,最好沒有有老葉。

味:指茶湯如入口味道要醇厚,圓潤飽滿。

飲用過後在口腔及喉有回甘,回甘在口腔保留時間不能太短暫,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談談如何鑑別茶葉的真假,新茶與陳查茶葉品質的好壞以及你對茶葉選購的認識

掌握茶葉選購的方法,需要經一定的訓練。但是對於初學者,可以對照下列幾條,較簡單地選購茶葉。

一是茶葉的輕重,一般地說嫩度好的茶,品質較好,分量較重;

二是看茶葉是否均勻,包括色澤是否均勻、大小是否均勻,色澤不均、大小不均的茶是經摻和的;

三是看乾燥程度,這關係到茶葉是否受潮變質和日後如何儲存的問題。購買散裝茶時,可先用兩個手指研茶條,如能研成粉末的,說明茶較乾燥;如不能研成粉末,只能研成細片狀,說明茶葉已吸溼受潮,這種茶葉質量,不宜購買。

四是茶葉的鷳度。俗話說:“酒越陳越好,茶越新越好”,故茶葉應買新鮮的。茶葉新陳的鑑別,已如前述,散裝茶也容易鑑別。如遇盒裝或密封包裝的小包裝茶葉時,要特別注意包裝上的日期,一般6個月以內品質為正常,超過1年以上的,往往容易變質,最好不買。

進一步,還可用沖泡、灼燒等方法來分辨。

a、辨形:是指觀察茶葉的色澤、大小形態是否一致,茶葉的嫩度、白毛披伏比例如何,以及是否夾有混雜物等。通常以茶葉細嫩、勻淨、白毫多、顏色呈青帶綠、色澤油潤為優質的標誌。

當然,不同茶葉的外形是不一樣的。如龍井茶,以扁平、光滑勻淨、色澤翠綠或黃綠為佳;老竹大方,外形扁平挺直,但葉形肥大、色澤青綠;旗則介於兩者之間,尤其是形狀扁而不滑;大宗綠茶中,眉茶要求條索清秀,珠茶要求顆粒圓緊如珠,均以色澤潤綠起霜為好;二工夫紅茶條索緊結大小一致,色澤烏潤,帶有金毫茶;紅碎茶,則以顆粒緊結重實、勻淨為佳 ;花茶要以條索緊實、勻淨、色澤黃綠油潤為好;白牡丹白茶,以色澤灰綠、葉面茸毛披伏、芽葉連枝、呈花朵形狀的為上品;緊壓茶的磚茶、沱茶等,要求外形端正,緊實不起毛、不龜裂,包麵茶白毫顯露。一般來說,外形粗糙鬆碎、大小不一、老梗老片過多、葉質輕飄、色澤灰暗枯褐者,均為劣品的標誌。而假茶葉,條索雜亂,不勻稱,顏色呈青色,葉扁平或方形,葉片對生或叢生等。

一般高檔條形茶,原料細嫩,做工精細,茶色澤鮮活光潤,其條索細緊,鋒苗顯露,含毫量多;高檔茶應剔淨茶類及非茶類夾雜物;低檔條形茶原料粗老,做工粗放,條索較鬆,低檔茶色枯缺少光澤或多粗老片,色澤茶雜;陳茶色澤枯暗發滯;低檔茶允許有帶有部分茶尖夾雜物,但決不允許有非茶類夾雜物存在。

因茶樹品種、栽培條件、鮮葉品質、製茶工藝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形狀。大體上可分為:條形、捲曲形、圓珠形、扁形、針形、尖形、花朵形、束形、顆粒形、片形、雀舌形、環鉤形、團塊形、螺釘形及粉末形等各種形狀。

b、觀色:茶葉色澤是茶葉品質的體現。綠色的鮮葉因加工方法的不同,製成了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等各種不同的茶類。不同茶類對色澤有不同要求,但當年的高檔茶葉一般具有一定光澤。

c、嗅香:是指用鼻聞幹茶葉的香氣。抓一小把茶葉聞其香氣,香氣越濃郁越好;茶葉的香氣純正,無煙焦異味,則表示品質正常;如果有粗老氣或香氣低沉,則表示茶葉品質較差;如聞之有黴味或感到噁心時,則屬劣、變質茶,不能飲用。

一般講,綠茶以具清香為質量好,帶有澀氣味的為質量差;紅茶以有殷甜香氣的為質量好,帶酸餿氣的為質量差;花茶既要有綠茶的清香,又要有花茶品種應有的鮮花之芬芳香氣,如果花香壓過茶味,說明茶質量不高,若只有茶香而沒有花香,則說明窨制不夠。假茶葉多半是用草葉蒸晒而成,也有的是用桑葉、山楂葉、柳樹葉、棗樹葉或其它樹的嫩葉烘炒而成。因為它們均無茶香,而只有怪味或奇異的青草味,故只要一聞,就容易鑑別。

綠茶以清新鮮爽,紅茶以強烈純正,花茶以清香撲鼻,烏龍茶以馥郁清幽為好。高檔茶香氣馥郁,鮮爽持久;中檔茶香雖高,但不持久;低檔茶香低,常帶粗氣。若有煙(屬正常的松煙香型品種除外)、餿、黴、焦、老火等氣味,則為次品茶,嚴重者應視為劣變茶。

d、看湯色,用沖泡法辨認。取茶葉5克,放入250毫升玻璃杯中,用開水沖泡2次,每次泡10分鐘。先看葉子的形狀:真茶,葉脈呈明顯的網狀,支脈與支脈相互聯絡,葉邊緣有明顯鋸齒呈鉤狀,葉莖表面光滑而背面有茸毛,葉組織有星狀晶體,葉色翠綠、碧綠或黃綠;假茶葉,葉脈不明顯,一般為羽狀脈,直射邊緣,葉肉平滑,鋸齒不明顯或粗大,葉兩面均有茸毛,葉深綠色、黑綠色或青綠色。

再嘗茶水味:好茶葉清香濃郁,花茶香氣更甚,滋味淳厚,齒頰留香,回味甘醇,茶水清澈微黃;劣茶、假茶無茶香,茶水混濁帶青色,散發出清臭氣,並帶澀味。

一般高檔綠茶湯色以嫩綠明亮,杏綠明亮為好,紅茶以紅濃明亮,金圈金黃明亮為好。

辨茶湯滋味的純雜,濃厚,淡薄,清濁,強弱,鮮純,苦澀,醇和,有無刺激性等。茶湯以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為好,以入口苦,味苦澀為最差。一般紅碎茶滋味以濃強鮮爽為好,原料細嫩的綠茶以鮮醇回甘為好;工夫紅茶以鮮甜嫩爽或鮮濃甘爽為好;烏龍茶以醇厚回甘為好。

用咀嚼、灼燒法鑑別。放幾粒茶到嘴裡嚼一嚼,如是真茶,即可品嚐出前述的茶味,是假茶葉沒有茶味,很容易鑑別。用鑷子挾幾顆茶放在火上或酒精燈上燒炙,如聞到馥郁芬芳的茶香,為真茶,如聞到的是其它異味或臭味,則為假茶。

茶葉的規格與儲存方式標準的介紹

  茶葉的品質相差懸殊,茶葉品質的好壞受到採製技術和保管貯存條件的影響,如果採製不好或者沒有貯存好,優質的茶也會變成劣質的茶,甚至沒有飲用價值。下面是我為大家介紹茶葉的規格與儲存方式標準,歡迎大家閱讀!

   1.茶的貿易標準樣

  茶的'貿易標準樣是茶葉進行貿易的實物標準樣,用來進行進出口貿易布樣和成交驗收。一般把各花色茶編成統一號碼進行交易,又叫貿易標準號。

   2.茶的加工標準樣

  茶的加工標準樣指的是用來作為各類毛茶精製加工必須達到的品質規格的實物樣。加工標準樣一般是使用幾年。

  綠茶的加工標準樣分為眉茶、珠茶各特種綠茶。紅茶的加工標準樣分為工夫紅茶和紅碎茶。花茶分為茶坯級別標準樣和花茶加工標準樣。烏龍茶分為鐵觀音、烏龍、色種茶等。

   3.毛茶的標準樣

  毛茶的標準樣是按照初製茶葉的老嫩度、外形和內質而制定的實物茶葉樣,作為初制毛茶定級定價的依據。

  毛茶標準樣每年換樣一次,分為“部標準”和“省標準”兩類。

   怎樣儲存好茶葉

   避免潮溼

  當茶葉的含水量達到8.8%時,就有可能發黴;達到12%時,如果溫度又適宜,就會迅速滋生黴菌,茶葉上會出現黴點。因此,不要將茶葉放置在廚房等潮溼的環境中。

   低溫避光

  陽光和燈光都會對茶葉的品質有所影響,越是高檔的綠茶、花茶,對光的敏感性就越強。因此,不要將茶葉放置在窗臺或射燈附近。

   分開放置

  買回的茶葉用紙包好後,要再用兩層聚乙烯食品袋包裹密封,然後放在乾燥處。切忌將茶葉與有異味的物品放在一起,如樟腦丸、香皂、香水、香菸等。

   容器以錫盒瓷罐為佳

  茶葉最好用錫盒或者瓷罐儲存,其次是鐵盒、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紙盒也可以用來儲存茶葉。鐵盒尤其要注意置於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這樣一方面可防止鐵盒氧化生鏽,另一方面又可抑制鐵盒內茶葉變質的速度。也可以用塑料袋裝茶葉,但要選擇厚實的食品包裝袋。

請教關於茶葉鑑別的一些基本知識

茶葉審評時一般可從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等方面來鑑別。正常的茶葉應該具有該類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臭、無黴變。

條形茶的外形稱作條索。以緊細、圓直、勾齊、重實的為好;以粗鬆、彎曲、短碎、鬆散的為差。

鑑別茶葉的嫩度主要看芽頭多少、葉質老嫩及條索的光潤度。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製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多少;一般以芽頭多、峰苗多、葉質細嫩為好;葉質老、身骨輕為次。

紅茶的光澤有烏潤、褐潤和灰枯的不同;綠茶的色澤分為嫩綠、翠綠、青綠、青黃等;光澤分光潤和乾枯的不同。紅茶以烏潤者為好;綠茶以嫩綠、光潤者為好。淨度以無梗、末和其他夾雜物的為好。

拿一撮茶葉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氣,使茶葉受微熱而發出香味,仔細嗅聞,用嗅覺來審評香氣是否純正和持久。可反覆多嗅幾次,以辨別香氣的濃淡、強弱和持久度。此外,還可以嗅嗅茶葉的香氣是否正常,是否有煙味、焦味、黴味、餿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氣味。花茶還要看花香是否鮮濃持久。

取一小撮茶葉(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開水沖泡,並蓋上杯蓋。5分鐘後,開啟杯蓋,先嗅杯中香氣,再看湯色、品嚐滋味,最後看茶葉的葉底。

(1)湯色 茶葉內含物被開水沖泡出的汁液所呈現的色澤稱為湯色。湯色有深淺、亮暗、清濁之分。一般以湯色明亮、純淨透明、無混雜為好;以湯色灰暗、渾濁者為差。紅茶以紅豔明亮者為優,綠茶以嫩綠色者為上品。

(2)滋味 茶葉經沸水沖泡後,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進入茶湯,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湯溫度降至 50℃左右時為最好。品嚐時,口含少量茶湯,用舌頭細細品味;從而辨別出滋味的濃淡、強弱以及鮮爽、醇厚或苦澀等。另將少許幹茶葉置於口中慢慢嚼,細品其滋味。

(3)葉底 觀察杯中經沖泡後的茶葉的嫩度、色澤和勻度。還可用手指按壓,以判斷它的軟硬、薄厚和老嫩程度。優質茶葉的葉片鮮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湯色澤豔麗、澄清透明,無混雜;並且具有本品種茶葉的正常香氣,香氣清爽、醇厚、濃郁、持久、新鮮純正,沒有其他異味。紅茶湯以紅豔明亮、醇厚甘甜、喉間回味長、葉底鮮明為優。綠茶湯應碧綠清澈。烏龍茶湯應為鮮亮橙,先感覺稍澀,而後轉甘,鮮爽醇厚,並具有翠綠而明亮的細嫩鮮葉,在葉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湯應為明亮蜜,滋味清爽甘甜,鮮花香氣明顯,葉底綠色均勻,稍帶且明亮。

劣質茶葉的茶湯亮度差,色淡,略有渾濁。陳茶或黴變茶的茶湯無光澤,色暗淡,渾濁。香氣淡薄,持續時間短,無新茶的新鮮氣味,有的具有煙焦、發餿、黴變等異常氣味。劣質紅茶味淡、苦澀,無回味或回味短;葉底粗老,色澤發暗。劣質綠茶味淡、苦澀或略有焦味;葉底粗老、灰黃、破碎;若綠茶調青不及時或不徹底,還會出現紅葉或紅梗。劣質花茶味淡,回味短,葉底色澤暗褐,雜而不勻。

茶葉的新舊,品質不同,價值不同,鑑別新舊茶葉,主要掌握城下四要點:

一看 從茶葉外觀看,新茶新鮮,乾硬疏鬆;陳茶緊縮色暗、柔軟、似受潮狀。從茶葉葉片看,泡開新茶葉上邊緣為鋸齒狀,齒上有腺毛,葉組織有星狀的酸鈣品體,茶葉背肌有絨毛,老嫩均勻,整碎的程度相當。但一二年的陳茶則緊縮暗軟,茶葉片形狀不清晰。從茶葉的光澤度看,一般幹茶葉外觀有油光狀並且新鮮,顏色較好的為佳品,雜而不均為次品,偽劣的陳茶則色澤灰暗。從茶湯的顏色看,新茶沖泡的茶湯清澈。而陳茶茶湯則色澤灰暗淡濁,暗淡不明或成為褐色。

二摸 優質的新茶乾燥,用手一捏,葉片即碎,如果軟而溼重,一般不易捏碎,則為陳茶,優質新茶含水量一般在5.0%—8.0%之間。

三聞 新茶清香撲鼻,經沖泡後芽葉舒展。而陳茶則香氣低沉,芽葉萎縮。取一點茶葉放在手心上,用口呵氣,使茶葉受潮而散發出香氣。如果散發出紫香味、黴味、酸味、饅味等,則說明是陳茶或劣茶葉。

四嘗 味道是茶葉成分的綜合反映。新茶茶湯有強勁的濃郁的口感,醇和,久久不淡的鮮濃純正香味;而陳茶茶湯飲後不僅沒有清香醇和的感覺,甚至還有輕微的草味、苦澀味、酸味等異味。而有些不法商則噴灑“清香劑”等來欺騙消費者,因此在品嚐時應細心。

茶葉到底是怎麼分類的?都有哪幾類?包括什麼?該怎麼品位?

1.以色澤(或製作工藝)分類: 茶類名 製作特色 代表產品 綠茶 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 六安瓜片 龍井茶 碧螺春 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清綠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黃茶 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m) 霍山黃芽 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白茶 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為20-30m) 白毫銀針 白牡丹 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晒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青茶 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60m) 鐵觀音 文山包種茶 凍頂烏龍茶 青茶(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紅茶 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0m) 祁門紅茶 荔枝紅茶 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雲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黑茶 後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0m) 六堡茶 普洱茶 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像雲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 2.以季節分類: ①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製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採製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如普洱茶)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後採製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如鐵觀音) ④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採製。冬茶是在秋茶採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如凍頂烏龍) 3、按其生長環境來分: ①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後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於環境適合茶樹喜溫、喜溼、耐陰的習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說法。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溫、降雨量、溼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後之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郁且耐沖泡。

教我如何沏茶,如何選茶業,如何品茶,如何選茶器。

如何沏茶: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別。由於現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花茶,沖泡方法皆不盡相同。大體說,以發茶味,顯其色,不失其香為要旨。濃淡亦隨各地所好。近年來賓館多用袋裝泡茶,發味快,而又避免渣葉入口,也是一種創造。飲休既是精神活動,也是物質活動。所以茶藝亦不可墨守成規,以為只有繁器古法為美。但無論如何變,總要不失茶的要義,即健康、友信、美韻。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導下,作些改進是應該的。當代生活節律不斷變化,飲茶之法也該越變越合理。法簡易行,但過簡通俗讀物是韻味佳趣。古法不易大眾化,但對現代工業社會過於緊張的生活,卻是種很好的調節。所以,發掘古代茶藝,使再現異彩,也是極重要的工作。據說福州茶藝館已恢復鬥茶法,使沫餑、重華再觀,實在是一雅舉。談飲法,不僅講如何烹製茶湯,還要講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湯,湯熟後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時沫餑要均。宋代用點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點;也可以用大湯缽,大茶筅,一次點就,然後分茶,分茶準則同於唐代。明清以後,直接沖泡為多,壺成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壺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碼能斟四、五碗的茶壺。所以,這種壺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稱“茶子。五杯至十幾杯巡注幾周不停不撒,民間稱為“關公跑城”。技術稍差難以環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點一提,也是幾次才均勻茶湯於各碗,引謂“韓信點兵”。

泡茶掌握茶水比例

總覺得在家喝茶與在茶館裡喝滋味不同,探究原因,我以前總歸結為家中和茶館環境、氛圍不同,因而導致心情不同,從而影響口腔裡、舌尖上的滋味,但最近一位專業人士相告,其實這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沏茶時不同的茶水比例所致。

泡茶有很多講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雖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樣的。為了使茶葉的色、香、味充分地衝泡出來,使茶葉的營養成分儘量地被飲茶者利用,其中應注意茶、水的比例。

一般來說,茶、水的比例隨茶葉的種類及嗜茶者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一點,粗茶應多放一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一點。對嗜茶者,一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衝150至240毫升;對於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葉3克衝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衝開水150毫升。

如何選茶葉:古聖賢說,大禮必簡,大樂必易。好茶也是相通的。

一款茶大致從其色,香,味三個方面鑑別。

色:看茶湯油亮、通透、清澈的程度。

香:聞其香是否自然,有沒有雜味。

味:嘗其味,滋葉,甜、苦,回甘程度。

最後看看葉底,肥厚、舒展、油潤、彈性程度。

下面介紹一種非常簡便的試茶方法給茶友。

準備幾個約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鑑別一款茶,或幾款不同茶同時對比。稱3克待鑑別的茶,放入杯中,用大開水,沖泡入杯,約五分之四水位。

觀察:1.茶葉舒展快慢程度。茶葉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縮度(茶葉未展開與完全展開的對比度)。伸縮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湯。茶湯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聞香。香氣越自然並沒雜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鐘可試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強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葉底。葉底越肥厚、油潤、富彈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剛開始時,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對比。熟練後,就算單獨試一款茶,都會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葉舒展快慢,伸縮度,茶湯,葉底及試茶於一身,省時省力

。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方便;既直觀又容易;既客觀又準確。用蓋碗技巧沖泡,尤其用紫砂壺沖泡,都會改變或提升茶性。

如何品茶:先說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衝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充套件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所謂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覺,並隨著季節、環境、與個性的不同而不同。

就季節而論,若在春風拂面之際,品一品新茶,吮一口嫩綠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悅;夏日炎炎,飲上一杯碧綠生青、滿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綠陰中的感覺;秋高氣爽,收穫在望,那時最好衝一杯“龍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細細地品品,反反覆覆地想想,這是一種心境;而在隆冬,泡上一杯“鐵觀音”,望著杯中熱氣氤氳的橘紅色茶水,則會從心頭瀰漫出一股暖融融的情調。

由於個性所驅,品茶之相亦不相同。有的朋友是急性子,一向辦事風風火火。按其性情便不習慣慢慢細品,故一上來就大口地飲。也有極好耐心的朋友,此君品起茶來,就像“咪”老酒一般,偶爾呷上一小口,說話也像溫吞水,一派篤定泰山、穩坐釣魚臺的派頭。而像我,大約算是中間派,不疾不徐。夜間寫稿,有時文思受阻,就會一個勁地喝茶,似乎茶水能貫通思路;有時文思順暢,則會忘了喝,需好一刻工夫,才能想起,慢慢嘬上一小口,復又埋頭電腦屏前,不斷敲擊鍵盤。所以此類品茶有疾有緩,二下扯平,適中而已。

品茶種種,說道甚多,但大體而言,所謂品茶就是感覺。

再說下品茶該注意的2個事情: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1 品紅茶七則

1. 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裡煮沸:

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

2. 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一般茶壺的造型,都有一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

3. 謹慎斟酌茶葉量:

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杯樂趣。

4. 將滾水注入壺裡泡茶:

水開始沸騰之後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5. 靜心等候正確的沖泡時間:

因為快速的沖泡是無法完全釋出茶葉的芳香,一般專業的茶罐上,都會專業的標示出茶葉的濃度大小(Strength,即強度),這關乎到茶葉沖泡的時間。例如:濃度分為1-4級,1為最弱,4為最強。沖泡時間則是從2分鐘到3分半鐘,依次遞減。

6. 將壺內沖泡好的茶湯,倒入你喜愛的茶杯中:

茶杯雖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屬於底較淺而杯口較寬,因為這樣除可以充分讓飲茶人享受到紅茶的芳香,還可以欣賞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7. 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糖或牛奶:

若是選擇喝純紅茶,所著重的完全就是紅茶的本色與原味。而奶茶用的茶葉一般而言都屬於口味較重,並帶有一些澀味,但是加入濃郁的牛奶之後,澀味會減低而且口感也變的豐富一些。

品綠茶

2 綠茶的品飲,大致有如下程式: 

一、選具大凡高檔細嫩名綠茶,一般選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飲茶,而且無須用蓋,這樣一則增加透明度,便於人們賞茶觀姿;二則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鮮嫩色澤和清鮮滋味。至於普通綠茶,因不在於欣賞茶趣,而在於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或暢敘友誼,因此,也可選用茶壺泡茶,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壺泡”。 

二、潔具就是將選好的茶具,用開水一一加以沖泡洗淨,以清潔用具,平添飲茶情趣。 

三、觀茶對細嫩名優綠茶,在泡飲之前,通常要進行觀茶。觀茶時,先取一杯之量的幹茶,置於白紙上,讓品飲者先欣賞幹茶的色、形,再聞一下香,充分領略名優綠茶的天然風韻。對普通大宗綠茶,一般可免去觀茶這一程式。 

四、泡茶對名優綠茶的沖泡,一般視茶的鬆緊程度,採用兩種方法沖泡一是上投法,它適用於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徑山茶、廬山雲霧、湧溪火青、蒼山雪綠等等,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沸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茶葉便會徐徐下沉。對條索比較鬆散的高檔名優綠茶,一般採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後衝入沸水。至於普通大眾茶,當然是先置茶後沖水了。 

五、賞茶這是針對高檔名優綠茶而言的,在沖泡茶的過程中,品飲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湯的變化,茶煙的彌散,以及最終茶與湯的成相,以領略茶的天然風姿。  

六、飲茶飲茶前,一般多以聞香為先導,再品茶啜味,以品賞茶的真味。另外,綠茶沖泡,一般以2-3次為宜。若需再飲,那麼,得重新沖泡才是。

最後是品烏龍茶

在品茶中,尤以品烏龍茶的方法最為講究、複雜。客人入座後,先分好茶托,將沸水倒入紫砂壺、茶海、品茗杯、聞香杯中以溫壺燙盞,繼而將沸水澆在紫砂壺外表上,名曰“封壺”。接著,把茶荷內的烏龍茶經茶漏用茶撥輕輕撥入壺內,又曰“烏龍入宮”。前後兩次封壺、沏茶,再將茶水倒掉,稱為“洗茶”。洗茶之後,再次將沸水倒入壺內,在倒水時要特意使壺嘴“點頭”三次,名曰“鳳凰三點頭”,以示對客人的尊敬。接著用茶壺蓋把浮在水面上的茶末颳去,稱為“春風拂面”。給茶壺封蓋之後,再用沸水淋壺身,為的是保持壺內外溫度的一致,此舉稱為“重洗仙顏”。這時,主人應用茶夾把沸水燙過的聞香杯、品茗杯一一放在客人面前的茶托上,接著把過濾網放置在茶海上,將壺中的茶經過過濾網倒入其中,然後用茶海斟入客人的聞香杯裡,此為“分茶”。通常茶水只斟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誼——這就是茶文化的特殊含義了。最後的程式也就是到了聞香品茗之時了。先將聞香杯中的茶水輕輕旋轉倒入品茗杯中,然後用手搓一搓柱形的聞香杯,香氣便從杯底漸向杯口散溢,端至脣邊,馥郁撲鼻、沁人心脾,此曰“聞香”。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託著杯底,此稱為“三龍護鼎”。先要仔細欣賞茶水的湯色,然後分三次細細品啜。分三口喝乾是緣於“品”字有三個口,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三口茶暗含“一苦二甜三回味”之意.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幹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鑑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如參禪。而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祥、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品茶時欣賞茶葉的“外形美”,是品茶藝術的延伸,是品茶者的賞心樂事之一。茶葉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在茶葉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茶葉,似珠、似花、似針、似矛、似眉、似碗、似螺、似片······

品茶與其他飲茶方式的不同。

品常飲茶按飲茶方式不同,可分為:品茶、喝茶、飲茶、灌茶四種,其中品茶,或稱品茗,為飲茶之最高方式。

一般習慣,江浙滬愛飲綠茶,廣東、香港愛飲紅茶,福建、臺灣愛飲烏龍茶,雲南愛飲普洱茶,而我國北方則大多愛飲“香片”(即花茶)。

在國外一般來說,歐美喜歡飲紅茶,非洲愛飲綠茶,東南亞也偏愛烏龍,日本則嗜好蒸青綠茶。

烏龍茶的品飲,烏龍茶的品飲,和一般茶葉不同,自有它的獨特之處。品飲前,先用“高衝、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方法沖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

以前剛喝茶時,對於香氣並不那么敏感,喝了一年之後,對於香氣已經有明顯的區分,三年之後(茶葉接觸多),大概對於所有的香氣都瞭然於胸。當然有部份香氣自己是不覺得香,全憑別人的感受得知,於我而言,那種香味只是類似菊花的“悶悶味”。至少,經過訓練之後,嗅覺、味覺都會比較敏感!訓練的方法無他,仔細喝、仔細聞,而且詳加比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應當客觀一些!最好有人跟自己一起品茶,不僅能夠彌補自身味覺上的缺憾,而且有意見的交流,對於泡茶、賞茶是無窮利多!

茶香出現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種:

第一種是聞香杯(後來我就改進用瓷器湯匙)。從聞香杯中聞到香味是要從最高溫聞,溫度漸降,香氣可能有變化,都要把握住。而且最好連溫度低到室溫時都要仔細聞,不僅可以欣賞茶葉的香氣,並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壞,甚至製茶手法如何!在最高溫時,會有嗆鼻的感覺,只有部份的茶湯在最高溫時會嗆出香味來,如果是這種情形,沖泡時,儘量再掌握住更高溫泡,可以再衝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經過幾秒之後,香味就開始呈現,由淡轉濃,再由濃轉淡,這是第一道香。之後另一種香味就會慢慢呈現,也是由淡至濃,由濃至淡。一層接著一層,甚至到室溫時,都還有香味,人家所說杯底留香的茶就是這樣!在聞香的時候,通常嗅覺會疲憊,就是“久不聞其香”的意思,所以應當每聞幾秒就將聞香杯移開幾秒,讓嗅覺接觸到新鮮空氣,再聞,才不至於“入於芝蘭之室”!在現今的茶葉,除非是三四年株採的茶葉,否則火氣太大不容易聞到杯底香!焙的越重,香氣的數量就越減,恐怕這個道理有些焙茶人還不知,但是,泡茶人在選購時,應當知道!當然,選購茶葉時的試泡,香氣的表現常被火氣包住了(剛焙過的茶,火氣自然在),所以要問清楚焙火的時間,在品咂之後才得以鑑別。但是選茶比較好的方式,並非聞香,而是品滋味。滋味濃者,香氣在往後的表現會比較好。當然,剛製成的茶葉,如果焙火重,香氣又足,保持新鮮的感覺(香氣會轉、滋味會跳、喝了之後會感到鮮活),當然是等級以上的茶葉!

第二種是茶湯。有些茶,用聞香杯或湯匙或許聞不出香氣來,可是在入口時,會有香氣表現出來。當然,跟聞香杯一樣,溫度漸減,香氣會有變化。不過,可能在一兩個月後,會發覺入口的香氣漸減,這是茶葉內部進行反應的緣故,屬於正常,或許在別的地方表現更佳的感覺!早期有人說那是“走味”!如果對於茶葉的後發酵有一定的認識,我想, “走味”不見得是件壞事。覺得茶葉的狀況值得珍藏,將他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庫,可減緩茶葉的變化!

第三種是喝完之後,從口中吐出來的香氣。會發覺呼吸之間,有香氣在口中徘徊。就例如潽洱茶,有時候在聞香杯、飲用時聞不到某種香氣,飲完後會發覺有一種清香存在。“清香”?20年以上的老潽洱都可能有這種香味,而這種香氣是屬於青潽洱特有的香氣,尤其芽茶最為明顯!當然其它茶種也有類似的情況。

喝茶的場所會影響香氣。舉出四個地方,如室內、挑高建築、涼亭、室外。如果風不大,溼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覺香氣明顯來排列:室外>涼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內。所以,飲茶聞香和環境中的氣流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不妨試試看,拿著聞香杯,在室內和室外比較一下,所謂室外,頂天即可(上面沒有遮蓋物)。其它如抽菸、喝酒、喝咖啡…,都有類似情形!所以陽臺喝茶一定比室內好;頂樓喝茶一定比陽臺好!一般倒茶區選茶時,各家的營業場所通風情況應比家裡好,香氣也比較聞得到!

口中對於香氣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顎跟鼻腔的交接處,所以,評鑑比賽茶時,評審都會將少量茶湯飲入口中時,稍微低頭,從嘴脣的左邊和右邊吸入空氣。當吸入空氣時茶湯混著空氣在口鼻交界處翻攪,容易讓嗅覺感受到茶湯的香氣。當然我們喝茶時也可以這樣做。雖然這是很高竿的品鑑方法,但是建議兩點:剛開始時 “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經過個一年半載後,嗅覺才能適應;容易嗆到,入口茶湯儘量少,吸入空氣時先輕輕吸,習慣後再加重。

茶湯飲下,口中有翻攪的動作,例如吸氣、吞口水的動作,可以聞到茶的香氣。尤其是飲入濃茶時,茶香會漸漸由口腔翻攪而顯現出來。早期,有人用小壺泡(孟臣壺),泡出來的茶湯雖然少但濃得讓人皺眉頭,但是,茶香、滋味漸漸呈現出來的那種感覺,好得就像那首歌“雪…一片一片一片…”。

回甘。回甘的茶,讓人有餘味無窮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茶都會有回甘的現象。所以這種感覺要好好體會。茶湯下肚後,輕咳,會有甘味和香氣跑出。

不同類的茶葉的飲法雖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異。這是必須加以區別的。

(一)紅茶飲法

從使用的茶具來分,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杯飲法,一種是壺飲法。一般說,各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袋泡紅茶和速溶紅茶等,大多采用杯飲法;各類紅碎茶及紅茶片、紅茶末等,為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採用於壺飲法。

從茶湯中是否加其他調味品來劃分,又可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我國絕大部分地方飲紅茶採用“請飲法”,不在茶中加添其他的調料。但在廣東,有些地方要在紅茶里加牛奶和糖,使營養更豐富,味道更好。在我國、內蒙古,這種飲法更為普遍,稱之為酥油茶和奶茶。通常的飲法是:

先將茶葉放入預先燙熱的茶壺中,衝入沸水浸泡約五分忡,然後把茶湯倒入茶杯中,衝入適量的糖、牛奶和乳酪。在茶壺中泡過一次的茶渣,一般棄去不再用。

(二)綠茶飲法

綠茶在我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是人們普遍愛飲的茶類、其飲法也隨不同茶品、不同地區而異。

高階綠茶(包括各種名茶),一般習慣於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以顯示出茶葉的品質特色,便於觀賞。普通的眉茶、珠茶,往往採用瓷質茶杯沖泡。瓷杯保溫效能強於玻璃杯,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容易浸出,可以得到比較濃厚的茶湯。低階茶葉及綠茶未,又多用壺飲法,以便於茶湯與茶渣分離,飲用方便。

江浙一帶,人們大多喜歡龍井、碧螺春等名茶和高階眉茶。飲用時,十分講究茶具的潔淨和用水的質量。

(三)烏龍茶飲法

烏龍茶採製工藝有許多獨到之處,而泡飲方法更為講究。

我國福建、廣東兩地都偏愛烏龍茶。特別是閩南人、潮汕人,在喝烏龍茶時,對茶品、茶水、茶具和沖泡技巧都十分注意。喝的大多是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等烏龍茶上品;泡茶時選用的是甘淨的溪水、泉水;茶具配套,小巧精緻,稱為“四寶”,即:玉書煨(開水壺)、潮山烘爐(火爐)、孟臣罐(茶壺)、若深甌(茅杯)。玉書煨是扁形的簿瓷壺,能容水4兩;潮山烘爐,用自鐵製成,小巧玲瓏,以硬炭作燃料,也有用甘蔗或橄欖核當作燃料的,井注意防止煙味冒入壺口;孟臣罐多出自宜興,顏色以紫為貴,容水約2兩;昔深甌是白色的小瓷杯,容水不過二三錢,多用景德鎮等地產品。飲茶時,把爐子放在牆邊,上擱玉書煨煮水,同時用清水洗滌茶具;當水汽從煨日徐徐冒出時,即用沸水燙熱孟臣罐和若深甌,再把鳥龍茶放入罐內,茶量約佔罐容量的六七成左右,衝入開水後,用壺蓋颳去面上浮沫,然後把蓋蓋上,再用開水在蓋上淋浴,並把若深甌燙熱;二三分鐘後,把茶湯均勻地傾入各個杯中,通常一壺茶分注四杯,每杯先傾一半,周而復始,逐漸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湯氣味均勻。這時,一邊慢慢品啜,一邊又把清水放入煨裡,準備沖泡第二壺茶。這種泡法,液色極濃,揭開壺蓋,只見滿壺茶葉,湯量卻很小。一隻若深甌只能容二三錢茶湯,也許不滿一口,不過此飲法可細細品嚐,回味悠長,滿口生香,此飲法亦稱功夫茶。

品飲烏龍茶時,拿看茶杯,從鼻端慢慢移到嘴邊,乘熱聞香,細品其味。特別是武夷巖茶和鐵觀音有一種茶香,聞香時不是把茶杯久置鼻端,而是慢慢由遠及近,來回往復,即覺陣陣茶香撲面而來,品飲時甘香適口,餘韻不絕。

(四)花茶飲法

花茶,大多是選用芳香濃郁的鮮花和經過精工細制的綠茶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茶中以茉莉花茶為多,也最受人們的喜愛。泡飲花茶多用瓷杯,取一撮花茶置乾杯內,用沸水沖泡,加蓋四五分鐘後即可品飲。如飲茶人數較多,往往採用壺飲法,即將適量的花茶置於壺內,沖泡四五分鐘後,傾入茶杯或茶碗中飲用。

花茶的飲法,與普通綠茶相仿,但需特別注意防止香氣的散失,使用的茶具、茶水要潔淨無異味,最好選用白瓷有蓋茶杯,以襯托花茶固有的湯色,保持花茶的芳香。

所以綜上茶香品茗方式得知,如果真的是幾個人一起喝茶,聲音豈不是大得驚人?是的,如果遇到一群人喝茶聲音嘈雜得很,不是茶業品鑑,就是遇到珍奇古玩了!

對於茶香、滋味的鑑賞,是需要用心體會的。專心是不二法門。喝茶,專心喝茶,完茶後聊天、賞壺,就專心聊天、賞壺。

茶葉按照哪兩個標準分類

茶葉的種類有很多種劃分方法,可以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出口茶的類別、茶葉加工不同、產地不同、生長環境不同等劃分成不同的茶葉的種類;具體介紹如下:

1)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劃分茶葉的種類

綠茶、紅茶、烏龍茶(即青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類。

2)根據我國出口茶的類別劃分茶葉的種類

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等幾大類。

3)根據我國茶葉加工分為初、精製兩個階段的實際情況劃分茶葉的種類

毛茶和成品茶兩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和黑茶五大類,將黃茶歸入綠茶一類;成品茶包括精製加工的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等類。

4)從產地劃分茶葉的種類

川茶、浙茶、閩茶等等。

5)從生長環境來劃分茶葉的種類

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怎麼區分茶葉的種類

綜合上述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中國茶葉的種類則可區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

1紅茶

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0%) 如祁門紅茶,荔枝紅茶。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雲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2花茶

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3綠茶

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 龍井茶,碧螺春。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茶葉種類,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清綠茶。我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4黃茶

徽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如白牡丹,白毫銀針,安吉白榮。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5青茶

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60%),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6再加工茶

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稱為再加茶,包括花茶、緊壓茶,液體茶、速溶茶及藥用茶等。

7黑茶

後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0%) ,如六堡茶,普洱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

從世界上來看,在以上類茶中,以紅茶的數量最大,其次是綠茶,最少的是白茶。

8藥茶

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薑茶散""、""益壽茶""、""減肥茶""等。

9高山茶

由於環境適合茶樹喜溫、喜溼、耐陰的習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說法。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溫、降雨量、溼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後之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郁且耐沖泡。

10平地茶

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後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望採納,謝謝!!

標籤: 眉茶 定級 對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lox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