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槐花開後麥熟了

槐花開後麥熟了

雨停下來的時候正是黃昏,自黃崗去江邊的街道兩旁,燈光已然亮起來了。穿過斑駁的樹影時仍然還有大粒雨珠滴落在我的頭髮上、衣服上。不知名的花香隨著微風徐徐而來,她簇擁著我包裹著我,讓我有些陶醉,清雅的花香裡蘊含著淡淡的甜,多麼像故鄉洋槐花的味道啊。

槐花開後麥熟了

啊——故鄉的槐花

記得槐花飄香後再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吧,家鄉的小麥就成熟了。麥熟的季節驕陽似火,一眼望去金黃的麥浪在風中搖曳,發出簌簌的聲響,催促著人們儘快搶收這一年的希望。

上世紀80年代在北方的農村,中國小每年這時候都會有20天左右的假期幫助家人農忙,我們俗稱“麥忙假”。那時候,父親的單位離家很遠,夏收時基本是幫不上什麼忙的,媽媽還要照顧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做完飯後還要送飯到田間地頭,抽出時間她也要拿起鐮刀收割麥子。這樣,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就是大爺和我,當時的我也只有十幾歲的樣子,力氣雖然不大,但拉車、割麥、裝車、打場這些農活已經都會幹了,當然這些農活都是跟大伯學會的。大爺四十多歲的年紀,個頭不高微微有些駝背,辛辛苦苦做了一輩子農民,沒有文化也沒有出過遠門只知道把手頭的農活做好,所以成了村上頗有名望的莊稼人,各項農活樣樣精通。

晴空無雲在炎熱天氣的烈日下拿著鐮刀揮汗如雨,那種滋味簡直就是一種煎熬,現在想起來仍是心有餘悸,那個年代的確為了搶收一年的口糧,每個人都是這樣度過的。麥子收割完後還要用人力車拉到打麥場先堆起來,因為打麥場是幾戶聯合修建的,所以還要排序打場;打麥場時需要的人多,一般都是幾家人協作才能完成。傍晚時分,是一天當中最為愜意的時刻,勞累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在麥場裡做短暫的休息,等著聚集起來一起“碾場”(碾場就是用拖拉機帶動石磙在攤開的小麥上反覆碾壓,也有用畜力的)。若有涼爽的風吹過,一天的辛苦就忘記了大半,大家都會議論交流著每家今年的收成,預測今年的產量。

讓我最難忘的是那年有一次打麥場到半夜了,因為沒有風無法“揚場”(碾過後的小麥場,把麥秸挑起來後剩餘部分堆積起來,用木質杴拋灑1-2米半空,通過自然風吹,使小麥粒與麥糠分離的原始勞作方法),大爺說你先睡會吧,我再等會看看風啥時候會來。實在太困了,我就躺在麥秸垛邊睡著了。清晨的涼風把我吹醒,起來時候大爺已經揚場大半,飽滿的小麥子粒呈現在眼前。看起來他很開心,告訴我說今年的小麥收成好啊,估計咱家會收2000斤麥子呢!2000斤小麥?我都感到吃驚了,以往辛苦一年最多會收1500斤糧食,而今年居然有2000斤,真是想不到啊。大爺又高興地悄悄告訴我昨晚他去給我摘了幾個桃子(那時候村上僅有的幾棵桃樹在村裡的菜園裡,是兩個看管菜園的人和村幹部的專屬,別人是吃不到的)。其實在那個封閉落後的年代,十幾歲了我從未嘗過桃子的滋味,只是見別人吃過。捧著大爺給我的剛紅了尖的三個桃子,心裡卻有說不出的滋味。

三十多年過去了,村裡早已改變了模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各種各樣的水果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至今想起來那年收麥時節任勞任怨、不善言辭的大爺對我勞動獎賞的三個桃子,那青澀中有鮮甜的滋味讓我難忘讓我回憶……

槐花開後麥子該熟了,雖然現在我聞到不是槐花的香。

南方沒有麥收季節,可收麥季節永遠留在了我的心裡。

2016年5月23日星期一 於肇慶黃崗

標籤: 麥熟 槐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0q2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