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道禮儀和相關知識

茶道禮儀和相關知識

茶道禮儀和相關知識

茶道禮儀是一種傳統的日本禮儀文化,是以茶藝為基礎的文藝活動。茶道禮儀注重禮儀和儀式感,涵蓋了茶器和茶道具的使用、茶席的佈置、製茶過程以及茶客們的行為規範等方面。

茶道禮儀的主要特點是注重細節和精細的品位,強調準確和完美的執行過程。茶席的擺放由主持人決定,包括茶室佈置、花藝和燭光等。製茶的過程以主持人和茶客之間的默契配合為基礎,要求主持人和茶客遵守特定的禮節和動作,如正式致意、打水、激泡和品味等。

茶道禮儀中還包括了茶道器具的認知和使用方式,如茶盆、茶碗、茶匙、茶壺等的使用。茶道中用到的茶葉均為綠茶,由主持人親手去初步烘製、分配、稱量、搓揉、沉澱等一套藝術動作,然後才會遞給茶客。

除了茶道禮儀,茶道還有一些相關的知識,如茶道里程碑、茶道具的品質、茶道禪的內涵等。茶道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平和的心境,通過茶道,人們能夠沉靜下來,享受清晨的味道,釋放壓力,體驗內心的平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作為茶文化大國的子民,喝茶時也要講究茶禮,端起茶杯大口喝,這與喝水又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在喝茶過程中,都是大有講究。下面分享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1

1、小口品嚐

飲茶最忌諱大口吞嚥,或者像一個抽水機,發出咕咚咕咚這種不禮貌的聲音。知茶懂茶的人在喝茶時,一定會小口的喝,慢慢品嚐,仔細品味茶的色香味。品字三個口,意思是喝茶要分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體驗到茶香,口中的茶方能落肚。

2、瞭解口胃

茶葉放多了,茶味會太濃。茶葉放少了,茶味則沒有味道。因此,與他人一同飲茶時,在投茶之前詢問清楚客人對濃茶或淡茶的偏好,這個很有必要,應當按照客人的口味來泡茶,而不是自己的飲茶習慣。

3、茶水適量

俗話說“茶七酒八”,無論用大杯或小杯喝茶,茶注七分滿,七分裝茶湯,三分裝情誼。古有“茶滿欺客”之說,你若為我盛滿茶湯,則是欺人太甚;你若為己盛滿茶湯,則是自欺欺人!再者,茶水斟滿後容易溢位,打溼茶盤、地板,甚至燙傷自己或客人。但也不能倒太少了,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裝模作樣,毫無誠意。

4、雙手端茶

一些年青人喝茶時不懂得這個禮儀,習慣性地會用一隻手遞茶。但是按照我國傳統茶道,只要兩手不殘廢,就應該用雙手給客人端茶。對於沒有杯耳的茶杯,最好使用茶船承茶杯。端至客人面前後,應當略躬身。對於有杯耳的茶杯,通常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這樣把茶端給客人。

5、再三請茶

用茶招待客人時,應當伸手示意,同時說“請用茶”。但當客人推脫時,注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對方喝茶,因為這種再三請茶的行為,在茶道禮儀裡面代表著提醒客人快些告辭的意思,俗話說就是在下逐客令。

6、清洗茶具

先潔具,後投茶,尤其許久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不少灰塵,在投茶之前用開水沖洗一遍,會給客人留下你既講究衛生,又彬彬有禮的印象。不管是什麼樣的情境下喝茶,都應該堅持泡茶前清洗茶具的習慣。只有在平時做好了這一方面,等到真正需要用上場時才會得心應手。

茶道禮儀小知識2

茶道禮儀的四規

茶道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

茶道禮儀七則

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茶道禮儀的四規七則

茶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雅緻的文化修養,也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日本人飲茶的風俗最早是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廣泛流行於民間。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1/10。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正規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號。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

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致謝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禮儀小知識3

茶道的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著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裡;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為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茶道禮儀的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 造、別、器、 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景色宜人為一; 風流儒雅、 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為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 九清供,十精含,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見,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 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說法.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茶道文化在我們國家可謂是非常悠久的,一些茶道禮儀規矩也需要我們去學習。我已經為大家蒐集和整理好了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的相關資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1

1、茶具要清潔

家裡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2

茶人茶德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裡,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說,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裡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說。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臺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茶道禮儀規矩有哪些3

茶道知識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存禮節,也被以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法,它通過泡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制,是很益的一種以及美典禮。中國的茶道知識也是博大精深的。茶道最先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者唐曩昔,就在世界上起首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代《封氏聞見記》中就有如許的紀錄:“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於茶道的最先紀錄。

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盛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於茶宴的優雅氛圍以及品茶的美好韻味,作了無比生動的刻畫。在唐宋年間,人們對於飲茶的情況、禮儀、操縱方法等飲茶儀程都很講求,有了一些商定俗稱的端正以及典禮,茶宴已有宮廷茶宴、廟宇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於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至關深刻的瞭解,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以為茶的芳香品嚐,能使人閒以及平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清秀,鐘山水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以及,則非庸人童子可得悉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在茶事運動中融入哲理、倫理、品德,通過喝茶?蔥奚硌性、品嚐人生,到達精力上的享受?p>

宋、元兩朝福建湧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性的宮庭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但代表是武夷茶的汗青光輝,並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別職位地方。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代的福建茶進入了立異時代,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朝貢茶以及鬥茶之後的又一次光輝。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紀錄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能。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好並湧現了適於烏龍茶的奇特品飲方法,俗稱工夫茶。清?彭光鬥(1766) 《閩瑣記》、樑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紀錄。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臺灣。

福建出產光陰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今後大批茶商絡繹不絕,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光陰”的名聲也風行一時。

飲茶禮儀常識喝茶的基本禮儀

  我國是禮儀之邦,有許多的傳統文化和禮儀我們需要了解和學習哦!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飲茶禮儀常識喝茶的基本禮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喝茶禮儀基礎介紹

  (1)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座,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汙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汙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託,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2)茶水要適量

  放置的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倒茶時,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位,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溼。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3)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4)添茶要及時

  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裡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給他們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這樣也體現出自己對上司和客戶的尊重。

   二、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唐代要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者修養,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景色宜人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為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說法。

   三、飲茶禮節

  1.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彎腰的不同,分為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2.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準備,將相搭的兩隻手逐漸分開,貼著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為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於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50℃的夾角。

  3.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雙手搭於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出弧形的狀態。

  行禮以坐姿為準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4.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為準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著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抬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65℃。

  5.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於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併攏,虎口分開,側斜於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6.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覆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著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於客人取用,放置於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著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後,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茶道禮儀,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

茶道禮儀: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乾淨,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淨,然後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後,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

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餘茶洗淨,然後在用熱水洗淨茶筅,最後輕敲兩下後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為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並離開茶碗的正面後,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後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複。

茶道流程:

淨手,先引茶入荷,請來賓賞茶。

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洗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又迅速倒出,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在古箏的伴奏下,主泡火薰香。

茶道注意事項:

1、茶具要清潔

家裡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4、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茶道知識12懂禮儀

茶道知識12懂禮儀分為主人篇和客人篇,主人篇的禮儀是泡前不介紹茶、注意個人儀表、不能徒手拿茶葉、泡茶前不溫杯、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倒茶不能倒滿、要用杯託奉茶、有序奉茶;客人篇的禮儀是行叩指禮、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喝茶時不能隨意抽菸、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一、主人篇  

1、泡前不介紹茶  

在泡茶前,主人要先了解客人的身體狀況、適宜飲什麼茶、平時的飲茶習慣、喜歡的茶類和濃淡等,然後做好準備。或者多準備幾款茶,等客人來時,讓客人進行挑選。  

在沖泡之前,可以簡要地介紹一下準備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徵等;如果客人有看幹茶的要求,要讓客人欣賞幹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2、注意個人儀表  

在沖泡前,主人要確保自己手上無異味。女孩子要避免使用香氣太重的香水或化妝品,否則容易干擾對茶香氣的欣賞。  

當感冒、咳嗽時,不宜泡茶招待客人。泡茶時也儘量不要說話;賞茶、聞香時,等移開茶葉後再說話;聞香時吸氣,挪開茶葉才吐氣。  

3、不能徒手拿茶葉  

用手直接拿茶葉,手上帶有的汗漬或者水,容易讓茶葉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氣味也容易沾染到茶葉上,不僅會影響到茶的品質,也給人不衛生的感覺。應該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  

4、泡茶前不溫杯  

喝茶前不溫杯,會給人造成不衛生的印象。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  

用開水溫杯燙壺,不僅可以除去茶具異味,而且提高茶具溫度,對於茶湯的表現也會更好,給客人更好的品飲體驗。正確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開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這樣,既講究衛生,品飲效果也好。  

5、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  

壺嘴、杯嘴對向客人,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其實不僅是壺嘴、杯嘴,一切尖銳、危險的物品都是不能對著他人的。  

燒水壺如果對著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銳的東西對著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著自己,也是禮貌和素質的體現。  

6、倒茶不能倒滿  

在客人倒茶時,不宜過滿,七分最佳。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酒桌上敬酒時,酒要倒滿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不小心摔破茶杯,造成難堪,有趕客人走的意思,所以茶倒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7、要用杯託奉茶

用手直接觸碰客人的茶杯,在客人看來十分不衛生。如果客人發現你的指紋等汙漬留在了杯口上,其喝茶的興致可能就瞬間沒有了。故而,主人需要給客人奉茶時,最好上杯託,即茶杯的墊子,用雙手奉上杯託,將茶湯遞到客人面前,避免手指直接去碰飲茶人的茶杯。

8、有序分湯

斟茶時不光需要先客後主,也應當依次分茶,或按長幼順序,或按身份地位高低。越過中間的客人,直接給下一位客人斟茶,這是非常失禮的。無論是什麼場合,主人斟茶時一定不要出現越位的情況。

同時,當客人杯中的茶湯被徹底喝完後,最好及時續杯,別讓客人面前的茶杯空太久。空杯遲遲不倒茶,這在茶桌上有“趕客”之意。但要是發現有的客人不怎麼喝新斟的茶湯,表示其已經不想喝了,這時主人就不需要再斟茶了。

二、客人篇  

1、行叩指禮  

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不需要說謝謝,只需要用右手中指和食指,併攏曲指叩打桌面,以示感謝,這一動作俗稱為“叩指行禮”。這一動作可以避免在喝茶時,因反覆道謝而破壞談話的節奏和喝茶的氣氛。  

2、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  

我們在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口朝下亮杯底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喝茶可以發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讚賞。不過和喝酒一樣,主人給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實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裡,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3、喝茶時不能隨意抽菸  

喝茶是在很乾淨的環境下進行的,煙味會影響品茶的體驗,何況同茶桌會有不吸菸的人,這時抽菸的人要照顧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喝茶時,未經主人或在場客人的允許,是不能抽菸的。如果實在想抽,可以喝幾泡茶後,和大家說一聲,去外面抽菸。另外,才坐下就遞煙的行為,也很失禮。  

4、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主人的茶桌上,總會擺放很多可愛的茶寵,在觀看之前,要詢問主人,經過允許後再拿到手裡仔細欣賞。桌上的茶寵,在每次泡茶時也會“喝茶”,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不要隨意就將自己喝剩的茶水澆淋茶寵。

茶道禮儀注意事項有哪些 茶道禮儀介紹

1、茶道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但是從禮儀文化上講,喝茶也就要遵循喝茶座次禮儀的原則。面對主人或者泡茶的人,左手邊的是“尊位”。尊位的順序為:老年人、領導、女士。

2、敬茶應雙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給桌上德高望重者。在放置茶杯時,千萬不要粗枝大葉,以之直撞客人,也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檔案上,或是其行動時容易撞翻的地方。

3、客人喝完杯中茶,並且到了“尾頭”,應儘快“續杯”。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說到茶,就要說到茶的禮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為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為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以下是茶道的基本禮儀,希望對你有幫助

茶道的基本禮儀1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裡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為煎茶、鬥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中國茶道禮儀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鬥茶

鬥茶又稱茗戰,起源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中國古代茶道禮儀的最高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獲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中國茶道禮儀的表現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盛行於安徽、祁門等地區。工夫茶講究品飲的工夫,飲工夫茶,分為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更為講究待客。

中國茶道禮儀法則

中國茶道禮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古人茶道禮儀講究六境,分別為: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2、宋代茶道禮儀的法則,叫三點,一點是新茶、甘泉、潔器;二點為天氣景色宜人;三點為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著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道的基本禮儀2

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裡,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說,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裡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說。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臺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茶道的.基本禮儀3

茶道文化

你有注意過你喝茶的方式正確嗎?也許你會說喝茶也份正確方式嗎?的確喝茶也是份正與否的方式,如果你喝茶養生的方式不正確,那麼久會影響你醫患結石、刺激腸胃、危害健康等副作用。 所以愛茶網我建議大家今後在喝茶時一定要多加註意喝茶養生的方式。

茶道文化

喝茶養生副作用1:結石

有些辦公室職員喜歡在加班的時候泡上一杯濃濃的茶,以緩解疲勞幫助養生,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太正確的,特別是加班的時候空腹喝茶,人體會吸入大量的草酸成分,進而在體內形成結石,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副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4:有針對性的毛病

喝茶養生是一定要分季節分年齡分性別的,否則也是會產生一些對內臟,關節以及生殖器官有影響的副作用,熱喝綠茶、寒喝紅茶,老喝淡茶、壯喝濃茶等都是不同的。

喝茶養生副作用3:過於刺激

對於一些腸胃不太好的人,又不是喝一些養胃養生茶,會產生怎樣的副作用,大家可想而知,這對胃肯定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2:危害身體健康

一些肥胖界的人士都會選擇喝茶來幫助減肥養生,因此每天喝茶的量也超出正常範圍,這樣的大量酗茶,對身體健康來說也是一種危害,這樣的副作用是極為明顯的,儘量要保持一定的量。

茶道有哪些禮儀

茶道有哪些禮儀

  導語:我們常會說某某某的心靈美,心靈美所包含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都是可以從恭敬的言語和動作中一一體現出來的,禮儀則是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和儀式,這個應該貫穿在整個茶道活動中,賓客與主人之間要體現互敬互重,美觀和諧。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茶藝知識,歡迎大家參考!

   (一)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1.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後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後,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行禮”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餘同“真禮”。

   2.坐式鞠躬

  如果主人是站立的,而客人是坐在椅子或者凳子上的.,那麼客人就應該用坐式答禮。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餘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

  “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

  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 伸掌禮

  這個是茶道表演中採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和助泡之間協同配合的時候,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

   (三) 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

茶藝禮儀基本知識

茶藝禮儀基本知識:茶具要清潔、茶水濃度要恰當、七分茶三分情、端茶要得法、添茶要及時。

1、茶具要清潔:家裡如果有貴賓來做客的話,首先需要先讓座給客人,然後就要給客人準備茶了,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泡茶的會後,我們需要注意相關的茶葉用量,茶葉不可以放置的很多當然也不可以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七分茶三分情: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如下:

1、喝茶前:如今很少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客隨主便一說,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上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

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其中師長、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坐尊位。

座位方面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忌諱對頭坐,就是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坐!哪怕就是隻有你和主人兩個人,也不要坐對頭的,知禮的客人應該坐主人的右手邊的卑位,人多實在避免不了坐對頭的情況,小孩來坐這個位子。

第一道禮節:客人最重要的禮節是答禮,也稱回禮!所謂第一道禮節,是指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並且請你品嚐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正式的、正規的第一次客人回禮是這樣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讚主人。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一躬,躬身行禮。

躬身越低,表示對於主人越發尊敬,對於主人是長輩客人是晚輩,躬身應該至少為45度的傾斜角的。

2、喝茶中:喝茶過程裡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禮禮節是扣指禮,又叫屈指跪。這個禮節的來由前邊已經大家都知道的。還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談性事,不然喝著喝著茶水會發酸的。喝茶忌“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的,偶們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區別。

標籤: 禮儀 茶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l6o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