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無機化學中spdf是什麼

無機化學中spdf是什麼

無機化學中spdf是什麼

無機化學中spdf是角量子數。角量子數即軌道角動量的量子數,通常用小寫英文字母l來表示。從經典力學的概念可知,任何旋轉體都有繞軸的角動量。角量子數l確定原子軌道的形狀並在多電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數一起決定電子的能級。電子繞核運動,不僅具有一定的能量,而且也有一定的角動量M,它的大小同原子軌道的形狀有密切關係。例如時,即時說明原子中電子運動情況同角度無關,即原子軌道的軌道是球形對稱的;如時,其原子軌道呈啞鈴形分佈;如時,則呈花瓣形分佈。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spdf是什麼意思

電子所在的原子軌道離核越近,電子受原子核吸收力越大,電子的能量越低.反之,離核越遠的軌道,電子的能量越高,這說明電子在不同的原子軌道上運動時其能量可能有所不同.原子中電子所處的不同能量狀態稱原子軌道的能級.

根據原子軌道能級的相對高低,可劃分為若干個電子層,K、L、M、N、O、P、Q….同一電子層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個電子亞層,如s、p、d、f等.每個電子亞層包含若干個原子軌道.

原子軌道的能級可以通過光譜實驗確定,也可以應用薛定諤方程求得.原子軌道的能級與其所在電子的電子層及電子亞層有關,還與原子序數有關.

E1s<E2s<E2p<E3s<E3p<E4s<E3d<E4p<E5s<E4d<E5p<E6s<E4f<E5d

規則E:np>(n-1)d>(n-2)f>ns

1、不同電子層能級相對高低K

有誰能不抽象的說下無機化學裡的原子結構,即sp,sp3雜化和軌道的問題!和spdf等軌道的意思~~~

sp雜化表示含有一個s軌道,一個p軌道,共兩個雜化軌道

sp3表示含有一個s軌道,3個p軌道,共四個雜化軌道

spdf分別對應主量子數n =0,1,2,3

對應軌道數有2n加1,即1,3,5,7

每個軌道上最多可容納兩個電子,即2,6,10,14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化學中3p亞層是什麼意思?

核外電子排布,按照中學課本中的描述,對電子按照其能量的不同,劃分了不同的能量區域,即為電子層,分為KLMNOPQ,但事實上,在電子層的內部又根據每一層次中電子能量的不同而劃分了電子亞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spdfg,電子的真實排布是按照填充各亞層而逐步排滿的,方法依然是由低到高,順次排布,在較高的電子層當中,由於出現了能級交錯,我們還要遵循保裡不相容原理.其中,第一電子層也就是K層,有亞層一個,叫1S,1.表示的是第一個電子層,S表示的是亞層S,有一個電子軌道,其最多可容納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因此K層最多隻能容納兩個電子.以下順次為L層,有亞層兩個即為S,P兩個亞層,前者仍然容納兩個電子,後者則可容納六個,有三個電子軌道,比如O原子,按照這個排列,我們先填充K中電子即為1S2,2表示的是S軌道被完全填滿,共有兩個電子,然後為L層,即為2S22P4,後面的P因為有三個軌道,沒有被完全充滿,因此在P中只有4.3P的意思是M 電子層中的P亞層.這部分知識在你上大學後,在無機化學中將會介紹,其中那個能級交錯很麻煩,得記

化學中的spdf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你知道嗎?

分子軌道理論將分子看成一個整體,通過原子軌道的線性組合,形成了一系列的分子軌道,電子從低到高依次填充在這些分子軌道上。與之前的價鍵理論相比,分子軌道理論主要解決了光電子能譜,尤其是精細光譜的問題,而價鍵理論是無法解釋精細能譜的。例如甲烷CH4,這個非常簡單的分子,其紫外光電子能譜卻居然有兩組吸收峰,一組能量較低的2個電子,以及一組能量較高的6個電子。根據價鍵理論,甲烷的四個C-H鍵是完全等同的,C採取sp3雜化與H原子的s軌道成sigma鍵。這就無法解釋為什麼有兩組吸收峰,既然全同應該只有一組啊?當然我這麼說有誤導的嫌疑,但是價鍵理論解釋得不夠自然是肯定的。而使用分子軌道理論,則非常容易預測和解釋這類問題。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分子的電子雲概率密度分佈事實上是可以測量的,故可以認為是已知量。因此需要一個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概率雲密度如此。價鍵理論實質上是用小範圍內靠近的幾個原子的軌道的線性組合來表述化學鍵,即雜化軌道理論。好處是簡單明瞭,易於理解和使用,例如對於sigma鍵和pi鍵的闡述,雙中心兩電子鍵和三中心兩電子鍵可以說是教科書中的經典。可是對於離域體系就很無力了,例如對於醯胺鍵還有超共軛的解釋就不是那麼自然。而分子軌道理論則是用所有的原子軌道的線性組合來表述化學鍵,這樣通盤考慮問題好處很明顯,也很自然,因為電子本來就在空間中呈現概率分佈,一個密集區域的電子本來就可以來源於任何原子的任何軌道。但是分子軌道理論並不便於定性分析,這是硬傷。價鍵理論簡單粗暴,對於未知分子的性質可以做快速預測,這個優越性是分子軌道理論做不到的。一個妥協是NBO和NLMO,它們通過對密度矩陣部分對角化,從而將分子軌道部分定域化,可以說是繼承了分子軌道理論,從而發揚光大的進化版價鍵理論。請記住,只有可觀測量是客觀存在的,即電子雲密度分佈和光電子能譜是客觀存在的,其餘的分子軌道也好,原子軌道也好,都是為了解釋這些實驗現象而創造出來的,並不是可觀測量。如果有更好的能解釋和預測實驗現象的理論,拋棄這些也不無不可。

sp雜化是什麼意思?

s、p準確的說應該叫電子亞層。s只有一個電子軌道,p有三個電子軌道,每個軌道都能容納2個電子。sp雜化指次外層中的s軌道與一個最外子的p軌道重疊形成能量介於二者之間的新軌道。2s2指第二層的S軌道上有兩個電子排列

spdf軌道

原子軌道

部分原子軌道的角度分佈波函式影象定義原子軌道(Atomic orbital)是單電子薛定諤方程的合理解ψ(x,y,z)。若用球座標來描述這組解,即ψ(r,θ,φ)<=>R(r)·Y(θ,φ),這裡R(r)是與徑向分佈有關的函式,稱為徑向分佈函式,用圖形描述就是原子軌道的徑向分佈函式;Y(θ,φ)是與角度分佈有關的函式,用圖形描述就是角度分佈函式

能級(電子亞層)

  如果用更加精細的光譜儀觀察氫原子光譜,就會發現,原來的整條譜線又有裂分,這意味著量子化的兩電子層之間存在著更為精細的“層次”,這被稱為“能級”,每一電子層都由一個或多個能級組成,同一能級的能量相同。   描述能級的量子數稱為角量子數(angular quantum number)用“l”表示。對於每一個電子層對應的主量子數n,l的取值可以是0、1、2、n-1,也就是說,總共有n個能級,因為第一電子層K的n=1,所以它只有一個能級,而n=2的L層就有兩個能級,表現在光譜上就是兩條非常相近的譜線。   從第一到第七週期的所有元素中,人們共發現4個能級,分別命名為s,p,d,f。從理論上說,在第八週期將會出現第五個能級。 

能級   s,p,d,f能級的能量有大小之分,這種現象稱為“遮蔽效應”,遮蔽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核外電子間靜電力的相互排斥,減弱了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s能級的電子排斥p能級的電子,把p電子“推”離原子核,p、d、f之間也有類似情況   總的遮蔽順序為   ns>np>nd>nf   因為離核越遠,能量越大,所以能量順序與遮蔽順序成反比   能量順序為   ns<np<nd<nf   鮑林的近似能級圖能級交錯   同一電子層之間有電子的相互作用,不同電子層之間也有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稱為“鑽穿效應”,其原理較為複雜,鑽穿效應的直接結果就是上一電子層的d能級的能量高於下一電子層s的能量。即,d層和s層發生交錯,f層與d層和s層都會發生交錯。   我國化學家徐光憲提出了一條能級計算的經驗定律:能級的能量近似等於n+0.7l。

講解一下化學電子層的fds什麼的怎麼看,,,,詳解

高中還是大學?

根據能量高低判斷。電子層可分為spdf等電子亞層,一般能量高低規律如下圖

s層1個軌道,p層3個軌道,d層5個軌道,f層7個軌道

可以根據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判斷出電子層上原子數,再判斷亞層數。

如,第4週期元素,L層電子有的是8,有的是18,原因就在於4p能量高於3d,因而在4s排滿後先排3d

關於化學1s2s還有sdpf軌道的初級問題

1.填充原子軌道的是原子的所有電子。2.如果一個原子有5個電子,那麼,它是硼原子,它的電子在1s軌道中排2個,在2s軌道中排2個,在2px軌道上排1個,2py和2pz則為空軌道,不需要用到3s軌道,每個s軌道都只能容納2個電子。3.電子的自旋是電子運動狀態的一種描述方式,微觀粒子的運動與巨集觀物質不同,比較抽象,自旋向上和向下是其本身的狀態,不是受什麼其它物質影響的,向上和向下也可以相互轉變,不過需要足夠大的能量突破自旋禁阻。spdf的不同有能層、能級、形狀、大小的不同,其中s軌道是從第一能層開始就有的,也就是1s,2s,3s…而p軌道是從第二能層開始的,也就是2p,3p,4p…而d軌道是從第三能層開始才有的,也就是3d,4d,5d…而f是從第四能層開始的,也就是4f,5f,6f…元素週期表前七週期元素用到的原子軌道的能級順序是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追答對於前面的問題,不同能層的同一種原子軌道,如1s,2s和3s,它們的形狀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追問謝謝

電子式的電子排布有什麼規律,比如s,為什麼他的電子式是兩對電子和兩個成單電子,而不是三對電子

每個主電子層會分為若干電子亞層

每個電子亞層分為若干軌道,每個軌道上最多容納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

S原子的最外層電子

兩個排布在3s亞層,s亞層只有一個軌道,只能容納兩個電子

兩個排布在3p亞層,p亞層有三個軌道,能容納6個電子,且電子填充軌道優先在所有軌道上排布上電子,然後再形成電子對。因此在3p層上的4個電子先在3px 3py 3pz三個軌道上排上3個電子,最後一個電子排入其中一個軌道形成一個電子對

能層符號為什麼從K開始而不從A開始?能級符號spdf為什麼不像能層符號一樣有規律?要死記硬背麼?

因為ABCD有其他的化學含義防止歧義

是需要死記硬背

因為並不是依次排滿

而是按最低能量規則鑽穿效應。

下附一圖參考

在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中,每個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這個規律在一些無機化學教材中叫做最大容量原理。我認為,該原理並不能全面反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真實情況,其一,它只適合於離核近的內電子層,且不是最大,而是等於2n2;其二,離核遠的外電子層,實際排布的電子數則遠遠小於2n2,根本不能用此原理來描述。離核近的內電子層與離核遠的外電子層,各有其電子容量的規律,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就是這兩種規律結合而成的。為此,我總結出內電子層和外電子層的各自的容量規律,並將兩者結合起來,稱為“電子層容量原理”

標籤: spdf 無機化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lm1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