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紫砂十大經典壺型

紫砂十大經典壺型

紫砂十大經典壺型

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包括:供春壺、仿古壺、掇球壺、提壁壺、魚化龍壺、西施壺、井欄壺、風捲葵壺、梅報春壺、龍頭一捆竹壺。

其中,每種紫砂壺都有其獨特的造型和特點,如仿古壺的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等;西施壺則是靈感來源於西施,壺嘴便如西施的紅脣,整個壺身線條流暢優美。

這些紫砂壺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紫砂壺器型推薦❗這16款經典實用器不會踩坑❗

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包括:供春壺、仿古壺、掇球壺、提壁壺、魚化龍壺、西施壺、井欄壺、風捲葵壺、梅報春壺、龍頭一捆竹壺。

其中,每種紫砂壺都有其獨特的造型和特點,如仿古壺的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等;西施壺則是靈感來源於西施,壺嘴便如西施的紅脣,整個壺身線條流暢優美。

這些紫砂壺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2款最經典紫砂壺型,你最喜歡哪款?

1、平安壺:又稱“旦角”壺,特徵是頂和底平,壺身輪廓優美;

2、肚壺:壺身肥大,鼓起,像一個大肚子,是紫砂壺中最經典的一個壺型;

3、扁壺:壺身側面扁平,宛如一個扁平的盒子,壺蓋通常也比較扁平;

4、葫蘆壺:壺身呈現出葫蘆形狀,頂部挑出長壺嘴,通常長而彎曲;

5、環抱壺:壺身外側附有一個環抱,下面內凹,上面凸起,有些環抱壺還會有小環附著;

6、芋頭壺:壺身輪廓呈現出芋頭形狀,下部鼓起,中部略微收縮,頂部急速收縮成小嘴,通常比較短;

7、牛腿壺:壺身高大而粗壯,下半部略微鼓起堅挺,有些牛腿壺的壺蓋還會呈現牛角形狀;

8、三足壺:壺底由三條腿支撐,常常呈三角形或三片狀;

9、馬蹄壺:壺身中部呈馬蹄形狀,下部鼓起,上面則收縮成口,尖鼻和高領結構;

10、銅鏡壺:壺身形似古代的銅鏡,有一個扁平的底部,壺蓋則呈現出圓形。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石瓢的經典壺型介紹

文丨砂海墨韻

石瓢壺乃是紫砂壺中極為經典的器形,經久不衰,備受壺友喜愛,號稱是跌不破的型。

然而石瓢並不是只有一款型,在這裡整理了幾大經典的石瓢壺型,大家不妨看看自己能認出幾款。

景舟石瓢

顧景舟 大石瓢

京東正 2015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28,175,000

此款乃是

顧景舟先生

於1948年創作的,其制五把,分贈於吳湖帆,江寒汀等滬上畫壇名宿。

當時景舟先生的技藝已臻至純熟,其石瓢充分體現了智欲其剛,行欲其方,剛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

蘊精氣神韻於一身,極有大家風範

漢棠石瓢

徐漢棠制 三彎石瓢

此壺為當代紫砂大家

徐漢棠先生

改進經典石瓢器而來,漢棠的三彎石瓢相較其他款,更

多一分婉轉與柔韌

其最大的特點為改掉了石瓢的炮管直流,變成了線條流暢而疏緩的三彎,壺身更為含蓄,把原先石瓢峭直微微內收,借力卸勢,整體協調自然。

心舟石瓢

何心舟 小石瓢

2011年紫砂專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1,680,000

此壺為玉成窯傳器,為清代制壺好手

何心舟

創制,此壺從設計、製作到書畫篆刻一氣呵成,皆由其一人包攬。

心舟石瓢的把較子冶更為圓融,壺鈕的改動是其特色,心舟石瓢

更富有文人雅趣

,注重線條的規範與變化,又

遣去機巧,以存神韻

,可視可感。

子冶石瓢

吉安制 瞿子冶銘 石瓢壺

上海春秋堂 2011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5,175,000

子冶石瓢由文人

翟子冶

刻繪而得名,其是幾何壺型中運用三角形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壺身、流把,皆構成三角的對照變化,巧妙和諧。

子冶在幾款石瓢中是最為

清瘦矍鑠

的,內外氤氳著一種

剛健挺拔的風骨

,簡潔利索、清奇脫俗,如正直文人所特有的風骨,清逸出塵。

納瓢

▲納瓢 莊偉傑制

納瓢此款是當代設計改進的,不同於其他石瓢皆為三足底,此款乃是採用的

一捺底

,因此稱之為納瓢。

壺身端莊自然,

柔美而不失剛勁之力

壺蓋平緩合體

,壺鈕拱橋形設計潤澤和順,便於拿捏的同時,也為壺增添了一股靈動之氣。

腰圓石瓢

▲腰圓瓢 馬璟輝制

腰圓石瓢,顧名思義腰是圓的,當然了這麼講比較難理解。

其實很簡單,腰圓石瓢就是壺

身筒其實是橢圓形的

這也是此款石瓢最大的特點,從側面看是完全看不出的,只有從上方、側面等才可以看出其腰身橢圓,製作難度非常高,別有韻致。

好了,大概就這麼多,你認出了幾款呢?

其實還有

混方石瓢

高石瓢

廣口石瓢

等等其他款式,這裡只挑出上面比較突出的幾款介紹。

如果你對石瓢還有更多的認識、見解,也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

感謝關注!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有西施壺、掇球壺、石瓢壺、潘壺、仿古壺、德鍾壺、容天壺、笑櫻壺、文旦壺、漢鐸壺。

1、西施壺

原名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2、掇球壺

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掇只是大亨原創,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3、石瓢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

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4、潘壺

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畲,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

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潘壺”。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

5、仿古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鬆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6、德鍾壺

容量:180cc,原礦底槽青,也有不帶刻繪的。底糟青名泥,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系,紫泥原礦大致可分:頭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類,本名泥產於紫泥最底層,質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及已故顧景舟大師最鍾愛之名泥。

此泥礦名稱,因宜興產地方言沿用已久,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譯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7、容天壺

取材於源於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取名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早期作品壺形偏低,後來壺形較高。要體現此壺的氣韻的確很難,需要做壺之人用心體會。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新增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

出水效果極佳,用起來確實方便舒適。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8、笑櫻壺

笑櫻壺是紫砂壺中的經典壺型之一,流傳甚廣,皆因其張力十足,為人所喜愛。看外表也許你會覺得平淡無奇,但由於形體輪廓,結構比例,尺度的細部處理安排得當,恰如其分。據說“笑櫻壺”的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

笑櫻壺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漫流的幾種色彩,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內質。

9、文旦壺

文旦創於明未清初,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後兩者為清中末後所創,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這也與當時藝術審美注重相關。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10、漢鐸壺

漢鐸,即漢朝之鐸。漢鐸,即漢朝之鐸。《說文》中對鐸的解釋是:鐸,大鈴也。它是器物的名稱。具體地說形狀有些像甬鍾,但體積小。梅調鼎(1839—1906年)字友竹,號赧翁,慈溪人,長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稱讚他是清代書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其為之作銘的漢鐸壺可算是目前在紫砂歷史上最據研究價值的漢鐸壺了。

十大紫砂壺經典款式

最經典紫砂壺十大款式如下:

1、西施壺。

西施壺最常見,也是喜愛者最多的經典器型之一。西施壺壺身圓潤、截蓋、短嘴、倒把,憨態可掬,是紫砂愛好者初選紫砂的熱門之選。

2、石瓢壺。

石瓢壺是紫砂壺的傳統經典造型。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的石瓢壺,當在清代乾、嘉年間。歷代名家制作較多,但_人風格各異,其型別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三種。

3、仿古如意壺。

仿古如意壺的壺把和壺嘴線形流暢,壺蓋有拱橋式襯托,特別是壺身有特別的如意花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風格,此壺形成於明朝,流傳數百年,經典不朽,深受壺友喜愛。

4、井欄壺。

水井四壁一般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則是井欄。紫砂壺工藝師按照井欄的輪廓製作成了井欄壺。井欄壺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壺形簡約美觀、流暢大氣,深受人們的喜愛。

5、仿古壺。

仿古壺為前人制作,經過數目年後傳承到今天,此類壺壺頸渾圓、敦實,與下壓的壺肩形成緩衝;壺體較大,位置矮、刷、沉;壺口沿寬大,子母線嚴絲合縫,密不透氣;壺蓋扁、滿,壺鈕扁圓,備受紫砂愛好者的青睞。

6、掇球壺。

掇球壺以大、中、小三個球體重疊而成,壺身為大球,壺蓋為中球,壺鈕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按黃金分割比例巧妙佈局安排,三個圓球均衡、和諧、對比、勻正,利用點線面的巧妙組合和各種線形的有機結合,達到形體合理、珠圓玉潤的完美性。

7、報春壺。

報春原意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在街市上高聲喧叫“春來了”,將春天來臨的訊息報告給鄰里鄉親。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於把春天和甸芒神接回來。紫砂壺工藝師根據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象和高超的設計水平製作出了報春壺。

8、供春壺。

供春壺是紫砂壺中的經典款型,此壺形得以流傳至今,不僅是為了紀念供春這個人,更是因為它奇特的造型和經典的令人難忘。作者精心製作而成的此壺,可謂是別出心裁,做工精湛。此壺壺身仿若古老的樹皮,歷經滄桑,壺鈕若嫩芽,預示著春天萬物的生機盎然。

9、秦權壺。

秦權壺為紫砂壺中一種常見經典壺型,秦權壺乃秤砣式形制,短流,環耳形把手,嵌蓋微鼓,鈕似橋頂,整體櫥練、古樸、大方。此壺為什麼稱“秦權”,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度量衡,秤權以秦為準。

10、竹段壺。

竹段壺是利用色泥和塑形,營造出竹子的高風亮節。此壺的創造是藝術思想和藝術創造的完美結合,寓意壺之主人的品位和格調如同竹子一樣被人稱讚。

紫砂壺排行榜

紫砂壺歷史悠久,壺型繁多,其中有十把壺被稱為“中國紫砂十大歷史名壺”,這十把壺分別是:供春壺、仿古壺、石瓢壺、掇球壺、魚化龍壺、井欄壺、風捲葵壺、梅報春壺、提壁壺、一捆竹壺。

1、供春壺

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江蘇宜興的制壺名藝人“供春”所創。“供春”是中國紫砂文化的開創者,還被稱為“紫砂壺陶始祖”,而他做的“供春壺”也被稱為世界第一壺。細看供春壺,不難看出,這把壺是仿照大銀杏樹的樹癭所做,造型別致,紫砂色。現藏於北京歷史博物館。

2、仿古壺

經典紫砂壺型之一,是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所傳,仿古本意仿鼓,細看壺身便知,上收下斂,中間鼓腹,如一扁鼓。不知什麼時候,“仿鼓”成為了“仿古”,可能是後人仿製“仿古壺”,成為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

3、石瓢壺

“壺中百變,首推石瓢”,石瓢壺之經典,是其他器型無法媲美的。石瓢樣式很多,可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高石瓢等,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為陳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陳曼生善於制壺,還是當代書畫家、篆刻家,以至於他做的壺欣賞和收藏極高,在紫砂藝術界造詣極高。

4、掇球壺

原型為“蓮子壺”,創始人是名家邵大亨,經後人揣摩,又製出友廷掇球、壽珍掇球。在宜興陶瓷博物館內,陳列著這三種樣式的掇球壺,它們代表的是三位名匠大師,也代表了三個不同時代的三種風格。

5、魚化龍壺

此壺將魚、龍、雲的元素與壺身融合,也叫“龍壺”“魚龍戲浪壺”,是明末紫砂藝人陳仲美所創。直至清代道光、咸豐時期,名家邵大亨精心設計,才得到如今的“魚化龍壺”,成為了後人爭相模仿的壺型,特別是近代紫砂名家範大生,現當代紫砂名家朱可心、汪寅仙、何道洪等都製作出精美的“魚化龍壺”,使這一經典壺型得以延續和發展。

6、井欄壺

井欄壺是陳曼生首創壺型,屬曼生壺系列之一。井欄原型來自民間的井欄,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則是井欄。一日,曼生的丫環在井邊彎腰取水,曼生以此景激發靈感,作“井欄壺”,寓意學識有如人生必備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養性,頤養天年。

7、風捲葵壺

此壺是清代楊鳳年製造,楊鳳年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制宜興紫砂壺名藝人楊彭年的胞妹,擅長花貨。風捲葵壺屬經典花貨,是花器中的聖物,以風捲葵花入壺,既應物象形,又氣韻生動,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

8、梅報春壺

此壺的作者是“花貨巨匠”朱可心,他善長花貨造型,喜以鬆、竹、梅為題材,而這把“梅報春壺”是朱可心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以梅花報春為題,運用雕鏤、捏塑的裝飾手法,以泥繪畫,生動展現了梅花及樹枝之態;而梅花有著迎春報喜、平安吉祥的寓意,是很多玩壺人都喜歡的壺型,百看不厭,越看越愛。

9、提壁壺

“壺藝泰斗”顧景舟所傳之壺,此壺因蓋面恰似一玉璧而得名。只見壺體呈扁圓柱形,平蓋,扁圓鈕、微曲線造型,是當代紫砂茗壺之一。顧老此生作品並不多,此作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前後花了數十年,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泥料選用70年代上乘紫砂原料特拼而成,說是國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10、龍頭一捆竹壺

是邵大亨創制,器身造型以六十四根細竹圍成,腰間束帶以圓竹裝飾,壺底四周有四個腹部伸出的八根竹子做足,上下一體。壺蓋微凸伏羲八卦方點陣圖,蓋鈕為太極圖。壺流、壺把則飾以飛龍形象,將易學哲理巧妙地構思於紫砂壺上。壺蓋內鈐“大享”陽文楷書瓜子形印。

紫砂壺型十大排名

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仿古、供春、掇球、提壁、魚化龍、西施、井欄、報春、風捲葵、石瓢。

1、仿古

仿古紫砂壺有著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的特點,並且整體較為勻整,收展有度,一氣呵成,其神韻難得模仿,是很好的紫砂壺佳作。

2、供春

供春壺的造型古樸且精緻,並且經過歷史長河所流傳下來的供春壺極少,其供春紫砂壺,款式各異,並且其中的樹癭壺最名貴。

3、掇球

掇球壺是典型的傳統圓壺式,也是紫砂壺優秀代表款式之一,其茶壺本身是由三個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4、提壁

提壁壺體整體呈現扁圓柱形,其紫砂壺的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是屬於紫砂壺茗壺一絕,並且此壺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

5、魚化龍

魚化龍紫砂壺的壺身刻畫有魚身且龍爪,並且魚化龍壺的製作,會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是具一定的時代特點的紫砂壺。

6、西施

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而且,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屬徐友泉大師。

7、井欄

井欄紫砂壺的造型源於井欄,其整體的造型是比較大氣端莊的,並且這款紫砂壺是現在比較常見的款式之一。

8、報春

報春壺整體造型寓意著春天的到來以及頑強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其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以樹木為形,壺身卻為圓壇形,其壺嘴像勁鬆一樣向上傲立,因此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很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9、風捲葵

風捲葵紫砂壺是由清朝制壺大家楊彭年妹妹楊鳳年所制,其壺象徵著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始終如意的初心,是較為經典的紫砂壺。

10、石瓢

石瓢壺的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並且其壺的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很是經典的紫砂壺。

中國紫砂壺十大名壺

中國紫砂壺十大名壺: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時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壺、紫砂柿蒂扁圓壺、紫砂綠地描金瓜稜壺、玉麟款樹癭壺、提樑壺、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及茶爐和六方壺、仿鈞天藍釉鳧式壺、描金彩繪天雞尊、剔紅乾隆御製叄清茶詩蓋碗。

1、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

壺直口,略呈長方形。雍正年間,紫砂泥色的內蘊之美受到皇帝的青睞,色澤古樸、韻致宜人的茗壺、茶葉罐代表了雍正的審美品味。器身方中見圓,圓中見長方。彎流,方柄。出沿式蓋,方亭式鈕。壺為紫砂內胎,外髹黑漆,並以金彩繪畫。

壺身描金漆繪儲存完好,蓋上則大部分脫落。壺身四面所繪內容為山水樓閣圖,壺柄和流上繪製梅花。使用了漆畫中重彩描金的技法,將壺體裝飾得金碧輝煌。造型大氣,構圖飽滿,描金漆畫精美異常,富麗堂皇,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是故宮博物院僅存的雍正朝紫砂胎描金彩繪壺。

2、時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壺

明代紫砂茶器屬初創階段,進入宮廷的紫砂壺都是作為內胎使用的。舊藏時大彬款識的紫砂雕漆四方壺,是全世界僅有的傳世珍寶。裡外掛釉的宜均製品明中期以後也相當盛行,其中的上乘之作成為宮廷的高檔陳設瓷。

3、紫砂柿蒂扁圓壺

相對於其他的名壺來說,這個紫砂柿蒂扁圓壺,略顯“調皮”。其完美的弧線設計中,也透露著硬型的稜邊設計,使得壺看起來,不至於呆板,或者過於“圓滑”,完全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

4、紫砂綠地描金瓜稜壺

壺瓜稜形,曲柄,短彎流,瓜形蓋,寶珠鈕,圈足。紫砂內胎,蓋及腹部繪綠地描金粉彩蓮花、蝙蝠、雜寶紋,通體以金彩為主,其間點綴紅、黃、藍等色,設色豔麗,富麗堂皇。圈足內為紫砂地金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此壺是先在宜興燒內胎,進呈宮廷後由造辦處再加工,工序為描金、彩畫、書款。經如此過程,這件作品才算完成。瓷器裝飾發展到乾隆時期出現奢靡綺麗的風氣,宮廷紫砂器也深受影響,紫砂胎加彩極為盛行。此壺藏有一對,塬存放於皇帝的寢宮養心殿內,是乾隆皇帝喜愛的御用紫砂精品。

5、玉麟款樹癭壺

玉麟款樹癭壺,壺身上紋理很模煳,像樹皮,也像是動物的鱗片。總體來說,其造型還是比較奇特,比較個性一些,雖然談不上華麗,典雅。但是仍是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6、提樑壺

壺圓形,鼓腹,平底。高架叄叉提樑相交於壺體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彎,勾勒婉轉,信手而成。圓蓋凸起,以太湖石為鈕。砂泥呈,質地細潤。

此壺提樑的造型與壺身渾然一體,使作品具有平衡性而又不失活潑。清中期以後,提樑壺多由單提樑改為雙提樑,既增加了壺的穩定性,又體現出壺形的美觀。

7、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及茶爐和六方壺

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及茶爐和六方壺,做工很考究,特殊的設計,不管是手提式茶及茶爐,還是六方壺,都有自己的特點。方圓相得益彰,渾然天成,將古代的那種“天圓地方”“天人合一”思想結合的很到位,深得文人雅士喜愛。

8、仿鈞天藍釉鳧式壺

康熙朝造辦處嘗試在素坯的紫砂茶具上畫琺琅彩,創燒了一批精美的紫砂琺琅彩茗壺。一件琺琅彩紫砂壺殘器為故宮僅存,雖已殘缺,但彩色和畫功均出自於宮廷,彌足珍貴。雍正皇帝崇尚素雅,迷戀紫砂陶特有的天然色澤,將陶泥的自然之美髮展到極至。

這些素雅的凸花茶具代表了雍正宮廷紫砂古雅溫潤的藝術特色。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對紫砂茶具情有獨鍾。這些成對燒製的乾隆御題詩烹茶圖茗壺、茶葉罐具有鮮明的宮廷特色,是乾隆七年開始由內廷出樣在宜興定燒的御用茶具。

9、描金彩繪天雞尊

尊作天雞馱寶瓶式,天雞腹中空,與寶瓶的底部相通,雞首口部有出氣孔。通體以白、綠兩色砂泥製成,以金彩描繪花紋。天雞立於祥雲之上,背託寶瓶,翅膀、雞冠等部位施紅彩。寶瓶上繪金彩祥雲及“壽”字紋。此尊砂泥極細,裝飾華麗,是乾隆朝宮廷御用文房清供之一。

10、剔紅乾隆御製叄清茶詩蓋碗

乾隆帝喜茶,愛茶,而特製茶器、擺排茶宴,以群臣賦詩聯句,風雅宮廷。拍品即為乾隆帝於正月吉日選鬆實、梅英、佛手叄種,沃雪烹茶,制叄清茶,於重華宮舉行茶宴用器。據《乾隆記事》檔案記載可知,此茶碗出自乾隆十一年諭旨設計。

其製作講究,刻繪精細,賞心悅目,表現極高工藝水平,為典型乾隆雕漆精品。

紫砂十大名壺

紫砂壺界的十大名壺你都瞭解嗎?每把壺的作者都是響噹噹的大師!

紫砂壺排名

紫砂壺排名如下:

1、秦權壺

秦權: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而制。壺形似鍾,穩重沉著。壺身高聳,上部收斂,自然流暢。流向上微,屈力十足,流而有勁。環耳形把手,不矯不揚。嵌蓋微鼓,沿蓋相合,渾然一體。鈕似橋頂,應信權之系耳。壺底內凹,樸素敦厚,古雅大方。

2、仿古壺

關於仿古壺的來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仿古壺是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

關於仿古壺的來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仿古壺是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

3、井欄壺

井欄壺是曼生壺系列之一,寓意學識有如人生必備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養性,頤養天年,傳統文化中多見“井欄”一詞,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汝窯井欄壺,瓷面光亮細膩,細節做的很到位,壺蓋嚴絲合縫,沖泡時茶水不會外洩,出水流暢,似玉非玉更勝玉。

4、供春壺

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宜興制壺藝人供春所制,此壺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顆銀杏樹的樹瘦製作而成,此壺非常古樸可愛,後來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便聞名於世。

5、西施壺

西施壺,是說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西施壺。

紫砂壺108種壺型名稱

紫砂壺108種壺型名稱:蓮子壺、掇球壺、仿古壺、水平壺、宮燈壺、金盃壺、一粒珠、壽星壺、壺、虛扁壺、周盤壺、集玉壺、均玉壺、扁石壺、線圓壺、碗燈壺、合歡壺、漢扁壺、柱礎壺、石瓢壺、橫雲壺、臺笠壺、君德壺等等。如下:

1、蓮子壺(掇只壺)。

最早的“蓮子壺”流行於明崇禎年間、為“罐”狀、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蓋面略鼓、整體形似一顆蓮子。

2、掇球壺。

掇球壺也是邵大亨創制的。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圓組合、似用圓規畫出。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

3、仿古壺(仿鼓壺、扁圓壺、扁腹壺)。

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鬆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

4、水平壺。

水平壺是紫砂壺名稱,容量在一百六十毫升左右的可泡工夫茶的小壺均稱“水平壺”。壺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故在制壺坯時不僅壺嘴和壺把要協調,重量也要均衡一致。故叫“水平壺”。

5、集玉壺。

壺身呈圓柱形 ,身筒飽滿,輪廓清晰,重心沉穩,給人以莊重之感。壺身中間以凹凸線分界束腰,狀如兩塊大玉璧疊合而成,嵌蓋形似圓璧,拱形橋鈕如同一條小龍,騰空而起,壺鈕飾以圓環,極具動感 。

中國紫砂十大歷史名壺的中國紫砂壺十大經典器

供春壺

·供春壺以外形似銀杏樹癭狀而得名。壺身作扁球形,泥質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縐滿身,紋理繚繞,寓象物於未識之中,大有返璞歸真的意境。壺蓋止口外緣刻有四十五字隸書銘文:“做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為制壺者石民,提記者稚君。”供春,明正德至嘉慶年間茗壺創始人,他為紫砂文化開創了新局面。供春壺現藏於中國博物館。

大仿古壺

大仿古壺凝鍊歷代紫砂壺精華而成,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線口蓋吻合嚴密,鈕扁圓有勁,嘴、把勻稱,姿態優美,極宜品茗,為民間人士所寶愛,流傳甚廣。近代・程壽珍制,是其傑出代表作之一,各大博物館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精典之作。

石瓢壺

石瓢壺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朴拙。足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重之感。壺身八字造型,造成一個主視角度內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顯現簡樸大方的氣度。直流,簡潔見力度,多為暗接處理,溶於壺身整體。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平壓蓋,橋鈕,乾淨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此款初見於楊彭年年制,曾分別於陳曼生,瞿應紹合作,詩書畫印於一壺,格調高雅,時稱三絕壺。一提樑款為滬上八壺精舍唐雲所藏,一款存上海博物館。

掇球壺

掇球壺從整體造型來看似乎並不象球,但細細分解無不取之於球!壺身就是一個大球,壺蓋是半個球,蓋的又是一個球,而壺嘴及壺把則是擷取球上的一個弧,壺腹稍稍往上移一點,這就使壺身更顯挺拔俊秀,壺肩至壺口必須有一個直挺的過度與銜接,壺口與蓋的相接要有線條承載。掇球壺一身素氣,光滑可鑑,完全是讓簡練形體來展示其美的內蘊。

魚化龍壺

魚化龍壺造型構思巧妙,魚、龍、雲的裝飾與壺身渾然一體。通身作海水波浪狀,線條流利,簡潔明快。魚龍吐珠、神韻生動。壺蓋安裝的龍首伸縮自如,優美靈活。配以龍尾執柄奇趣極生。 據史料記載,明末紫砂藝人陳仲美製作過“龍戲海濤”壺,但未有實物流傳下來。有專家認為“龍戲海濤”壺就是“魚化龍壺”,陳仲美就是“魚化龍壺”的創造者。直到清代嘉慶、道光、咸豐時期,經過邵大亨的精心設計,“魚化龍壺”才成為一種成熟並廣泛流傳的經典紫砂壺壺型。

高井欄壺

造型簡潔,身若井欄,嵌蓋平緩合體,高柱鈕與壺身統一,一彎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裡圓潤,底圓而大。其造型為最早的流線型設計,端把傾注觸覺舒適,屬“曼生壺”式的經典之作。

風捲葵壺

風捲葵壺壺身造型取風捲葵花之形狀,既應物象形,又氣韻生動。圖案規則,做工精緻,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藝甜味濃厚,把梢下鈐篆書陽文“楊氏”小圓印。此壺由楊鳳年設計,是楊彭年的胞妹,此風捲葵壺的神韻,也可得觀其造壺藝術的一斑。

梅報春壺

“梅報春壺”原為江蘇宜興紫砂工藝廠陳列室藏品,以梅花報春為題,在挺秀飽滿的壺身上,運用雕鏤和捏塑等多種手法,生動地刻劃了梅花不畏風霜嚴寒之英姿,端麗穩重,精緻傳神。 本壺的設計者朱可心為民初紫砂名師,朱氏擅長花貨造型,喜以鬆、竹、梅為題材,所作茗壺,皆法度諧宜,生意盎然,韻神俱佳。

提壁壺

此壺蓋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圓鈕,扁提樑,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虛實節奏協調,是當代紫砂茗壺之一,也是顧景舟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有“語不驚人誓不休”之感慨。

八卦龍頭一捆竹

此壺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此壺為邵大亨名壺,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紫砂壺幾款經典壺型

紫砂壺是中國傳統的茶具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製作工藝。在紫砂壺的壺型方面,有幾款經典的設計備受喜愛。1.四方壺:四方壺是最古老和最基本的紫砂壺形狀之一。它的特點是方形的壺身和直立的把手,簡潔而實用。2.敞口壺:敞口壺的特點是壺口較大,方便投放茶葉和清洗。它常見於功夫茶具中,適用於沖泡紅茶、綠茶等。3.陸羽壺:陸羽壺以明代茶文化大師陸羽命名,它是一種以圓形為基礎的壺型。陸羽壺注重水流的導向和茶葉的充分沉澱,被認為能保持茶水的原味和香氣。4.仿古壺:仿古壺的設計靈感源自古代的青銅器或陶器,具有古樸典雅的外觀。它常被視為文人雅士的選擇,透露出一種古典的氣息。

標籤: 紫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9l0o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