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何為鬥茶

何為鬥茶

何為鬥茶

何為鬥茶:答案是比賽茶的優劣。

何為鬥茶:答案是比賽茶的優劣。

所謂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鬥茶為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廳闊大,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

鬥茶是一種廣東地區流行的茶文化活動,也稱為“鬥艇”。鬥茶一般在一個小茶室內進行,茶室中央搭建一座七層的茶樓,樓高約0.8至1.5米,每層都有一個小窩,內放一個茶壺和一些小茶杯。茶藝師和客人坐在茶樓邊上,通過鬥艇的方式為客人沏茶,客人品嚐後則需要把空杯鬥到茶樓中央的桶裡,從而形成了一種茶藝師與客人互動的富有樂趣的氛圍。鬥茶在廣東地區已有悠久的歷史,在現代更是受到了廣大茶文化愛好者的追捧。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是什麼意思?

鬥茶是一種傳統的中國茶文化活動。通常在小茶館或茶樓裡進行,由茶藝師在茶臺上展示他們的泡茶技巧,以及通過鬥茶比賽來展現自己的茶藝水平。鬥茶主要是通過比較茶的顏色、香氣、滋味等方面,來評選出最好的茶。同時,鬥茶也是一種交流、分享和欣賞的茶文化活動,可以讓人們更好地瞭解和欣賞中國茶文化。

什麼是鬥茶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何謂鬥茶?鬥茶,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始於唐代,據考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有同名電影。

順便說一下啊,宋朝的大書法家蔡襄極好鬥茶,但是又一次卻輸了。當時他的茶葉比對方好,但是用的水是山泉水(天下第二泉惠山泉的泉水,也是極品),對手用的竹瀝水,是經過加工的。蔡襄輸了之後,最終對泡茶時水質的影響有了新的認識。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41992.htm

鬥茶是什麼意思,鬥茶是從何而來的

鬥茶是在古代時候有錢的人家閒暇時間的一種“雅玩”,也是當時比賽茶的好壞的一種遊戲。鬥茶更是現在惠州傳統的民間習俗之一。現在懂得鬥茶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本期的飲茶文化,就帶你來了解鬥茶。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始於唐代,始創於的廣東惠州,又一說為以貢茶聞名於世福建建州茶鄉。

鬥茶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茶農、茶人們比新茶優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茶農、茶人所關注。唐稱“茗戰”,宋呼“鬥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為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

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嚐,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備上乘者為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裡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為快。

鬥茶與分茶又有何異同

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

分茶:又稱茶百戲、湯戲、或茶戲。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

"鬥茶"到底起源於何時何地

鬥茶,又稱為「茗戰」。簡單地說,就是品茗比賽,是將對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這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號,於是有人以為鬥茶起自徽宗時,這種說法稍嫌武斷,因為一種風氣的形成不是說產生就能產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背景。

事實上鬥茶的產生,據考證當與貢茶有很大的關係,貢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為茶政的一個專案,則是從唐代開始。當時一些權貴為博取帝王的歡心,於是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鬥茶”文化,是從何時開始發揚得?

“鬥茶”文化是從唐朝開始出現的,後來在宋朝開始興盛起來。

鬥茶文化,顧名思義,就是茶的比賽,用各種標準來評判哪一方的茶更好,以此決出勝負;一般來說,鬥茶的雙方都要取出自己認為還不錯的茶,經過加工烹煮,最後按照色香味三個方面的考察來決出勝負;無論是兩人的鬥茶還是多人的鬥茶比賽,採取的都是三局兩勝的制度。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樂趣和挑戰的比賽,名字雖為鬥茶,但是不僅要比拼茶本身的優劣,還要比茶的製作和工藝程式,因此,鬥茶比賽的程式也會比較繁瑣,時間也會相對較長。

根據現存的文獻記錄,鬥茶文化最早是出現在唐朝時期的建州一帶,在古文獻《記事珠》中就有寫道:“建人為鬥茶為茗戰。”然而鬥茶文化雖然在唐朝出現,卻未興盛起來,因此,唐朝的鬥茶文化並不繁榮;到了宋朝時期,由於統治者的關係,整個國家開始重視“茶文化”,古時候稱之為“茶道”。

而宋朝“茶道”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茶的各種形式的興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鬥茶”;一般鬥茶分為三個方面,其一是鬥茶品,這也是最基礎的部分,比的就是茶品質的優劣、製作的優劣、水源的優劣及器皿的優劣;而其二則是行茶令,行茶令也就跟我們所說的行酒令差不多,只是飲品變成了茶水而已;其三就是茶百戲,古時候人們喜歡去茶館喝茶看戲,這就是茶百戲,在茶館中,飲用好的茶水,看演員在臺上表演,這也是古代人們消遣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

宋代鬥茶對政治的影響

鬥茶,又稱作“鬥茗”,或是“茗戰”。鬥茶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鬥茶是一部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習俗的綜合呈現,鬥茶的核心在於競賽茶葉品質的高下、點茶技藝的高低,以及比較茶葉的品種、製造、出處、典故和對茶的見解等。權力和文化的影響,合力推動了宋代鬥茶習俗的興盛。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無不好此,鬥茶的雅俗以其獨特的魅力廣為風行,成為一種時尚。不僅各地的城鎮墟市建立了許多專門用來鬥茶品茗的場所茶室,連處在深山老林裡的佛門靜地也大興鬥茶之風,鬥茶之俗無處不在。茶俗文化與茶業經濟的發展互相影響,一方面,茶俗的盛行推動茶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茶業經濟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茶俗文化的流行。鬥茶之俗與宗教、文化、制度、婚喪禮儀等方面相結合而形成時,各種茶習俗上升至社會精神層面的東西或理念,成為獨特的宋朝茶文化。宋朝以後,鬥茶逐漸消亡,其原因既有技術、口感、質量的問題,也有、經濟、文化等原因。但是宋代鬥茶習俗中一些文化精髓依然傳承發展,影響後世。

民俗的發展,需要與人類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保持同步,才具有生命力與活力保證。但是民俗並不只是簡單依附於社會,它對社會還起著極大的反作用力。宋代鬥茶習俗的力量,極強地體現在對社會所起到的人際交往、生活教育和民間凝聚等功能上。

對鬥茶民俗興衰及其功能的解讀,在於對傳統民俗進行深層的理解,以使我們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中,有所保留,有所揚棄,既立足於本土實際,又面向世界和未來,既不囿於成見,又不虛無根基,確保我們不會在社會文化的發展上迷失自我,保持與時俱進。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鬥茶內容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晚出為勝,早出為負。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鬥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令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

鬥茶所用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另外還有江西吉州窯的吉州盞,以富於禪意的木葉天目盞和貼花天目盞著稱。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麵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也說:“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即為詠此茶盞的名句。

製作建盞,配方獨特,窯變後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還有鷓鴣斑點、珍珠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這些茶盞分別稱為鷓鴣盞、油滴盞和日曜盞。它們最適宜鬥茶,黑釉油滴盞我不陌生,原來我家就藏有一件這樣的古董,乃殷實的祖上所傳。束口,深腹,卷足,盞面有諸多均勻的珍珠斑點。這種茶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芒,為鬥茶平添一份情趣。[1]

勝負標準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鬥茶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發展歷史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晉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茶宴”一詞正式出現。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 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峰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裡創造的。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法,前後五年學成回國,將徑山寺茶宴儀式傳到日本,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茶宴的盛行,民間製茶和飲茶方式的日益創新,促進了品茗藝術的發展,於是鬥茶應運而生。五代詞人和凝官至左僕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他嗜好飲茶,在朝時“牽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清異錄》)。“湯社”的創立,開闢了宋代鬥茶之風的先河。不過,鬥茶的產生,主要出自貢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了博得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這樣,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正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所說:“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鬥茶之風從貢茶產地興起以後,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後來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鬥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文化連結

概述

惠州人“食茶”的歷史同樣也很古遠。東晉裴淵的《廣州記》說:“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這酉平縣即為後之歸善縣,古屬惠州。所謂“皋盧”也就是苦艼茶。而陸羽的《茶經》也有單道開“所飲茶蘇而已”的記載,單為敦煌人,晉升平元年(357)落戶羅浮。他既要飲茶,自然得種茶,說惠州種茶最遲始於晉代,大致不謬。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後,這與佛教的興盛頗有關係。唐人《封氏聞見記》便說南方的寺僧“習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茶。人身懷挾,到處煮炊,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有一點他還沒說:僧人視茶為“不發”(抑制)之藥,以為飲之有助屏絕塵念。總之,“茶佛一味”,唐代寺觀眾多的羅浮山盛行種茶和飲茶,是情理中事。《全唐詩》載有胡宿的《沖虛觀》詩,謂“茗園春嫩一旗開”,可見羅浮山在唐代已有茶園。李翱於唐元和四年(809)知循州,他的《解惑》文則說王野人移居羅浮,“積十年,及構草堂,植茶成園,犁山田三十畝以供食”,那時的茶園已是頗具規模。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為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在惠州他也種茶,有《種茶》詩:“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後。”紫筍,古茶名,有人釋為“紫色的竹筍”,那是望文生義。還有一首有名的《汲江煎茶》詩,首聯雲:“活水還須活火煎,自臨釣石取深清”,如今“釣石”尚存,就在橋東沿江路邊,只是已無“清深”可取,難再見坡翁當年“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的情景了。 稍後,唐庚貶惠州,作《鬥茶記》,說:“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某閩人其所齎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較皆精絕”。 寄傲齋和龍塘,故址在今之子西嶺;“齎宜”, 攜來佐茶的菜餚(一說是用作調味用的姜蒜蔥韭等碎末)。惠人“鬥茶” 的情形,於此約略可見。一個“烹”字,更說明那時所“鬥”之茶,非如今沖泡式的功夫茶。東坡詩謂“薄薄酒,勝茶湯”,叫茶湯,是因為當中除茶葉外,還有其他配料如姜蔥椒鹽米豆油麻等。享用這種連渣帶水煎烹而成的茶湯,古人說“喝”,惠州話說“食”,都不為無理“採茶作餅,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這種見載於漢末的喝茶方法,據說延至宋代後便逐漸消失,其實未必盡然。舊屬惠州的海陸豐地區流傳著一首竹枝詞:“辰時餐飯已餐菜,牙砵擂來響幾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這裡說的擂茶,是惠東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著的古老喝茶習俗,有客至或是喜慶事,必擂茶以示隆重。生小孩滿月,謂之“滿月茶” ;建新房上樑,謂之“上樑茶” ;親家母頭一回上門商議兒女嫁娶事宜,少不了又要擂“親家茶”。茶的配料雖因具體條件而有所變化和不同,故有鹹茶、菜茶、藥茶等眾多名目,烹製的方法卻與上述古法大體無異。

在宋代的情況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著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為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為"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為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特點影響

鬥茶作為一項民俗活動,具有繼承性和變異性兩大特點。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現代鬥茶的情景,從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縣西坪鎮評比“茶王”茶的活動可見一斑。西坪鬥茶是當今一大奇觀。西坪一萬戶茶農,每年生產2500噸烏龍茶。每年收穫季節,茶農們拿出自家上品鐵觀音,先在組裡評選出優勝者,參加村裡評比。隨後,26個行政村選出百來種上品鐵觀音,集中到鎮上參加複賽,從中選出最好的7份,進入西坪鎮每年春秋兩季的“茶王”決賽。在“茶王”決鬥場上,一字排開7只白瓷蓋懷,“決鬥”開始後,先是“白鶴沐浴”,用開水湯洗蓋杯;接著“烏龍入宮”,將稱好的6克鐵觀音倒入杯內;繼而“懸壺高衝”,滾水順杯沿慢慢衝入杯內;然後用杯蓋輕輕颳去浮沫,叫“春風拂面”;加蓋一分半鐘後,開啟杯蓋細聞香味,叫“夢裡尋芳”;隨後將茶依次斟入茶杯,叫“關公巡城”、“韓信點兵”。7只茶杯編號,沒有姓名,以示公正。專家評委經過三泡茶品嚐後,決出了名次。結果一宣佈,頓時全場轟動,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茶王”穿禮服,戴禮帽,手持彩色絹花,坐上八轎,隨著浩浩蕩蕩的茶王“踩街”的隊伍繞鎮一週。這是一場由成千上萬茶農參與的現代鬥茶活動的縮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現代風俗畫。

宋代鬥茶是怎樣的鬥法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1]

鬥茶內容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晚出為勝,早出為負。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鬥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令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

鬥茶所用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另外還有江西吉州窯的吉州盞,以富於禪意的木葉天目盞和貼花天目盞著稱。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麵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也說:"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即為詠此茶盞的名句。

製作建盞,配方獨特,窯變後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還有鷓鴣斑點、珍珠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這些茶盞分別稱為鷓鴣盞、油滴盞和日曜盞。它們最適宜鬥茶,黑釉油滴盞我不陌生,原來我家就藏有一件這樣的古董,乃殷實的祖上所傳。束口,深腹,卷足,盞面有諸多均勻的珍珠斑點。這種茶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芒,為鬥茶平添一份情趣。

勝負標準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延續千年的武夷山“鬥茶”,為什麼會深受茶人喜愛?

進入11月中旬,武夷山的鬥茶活動也開始熱鬧起來。雖然“鬥茶”起源於何時何地,目前還沒有定說。但在北宋建州(今閩北大部)的武夷山、建安(今建甌)的那首《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已經有確切鬥茶的記載,此係中國茶文化史上出名的詩篇,它把建州採茶的時節和情景、鬥茶的目的、使用器具、上品的香氣和滋味、觀看者的神情、勝敗者的形態等等,描繪刻畫精緻入微。該詩不愧為中華茶文化瑰寶,也是閩北茶史的榮耀。

“鬥茶”,在古代還有個名字,叫“茗戰”。其到底“鬥”什麼、“戰”什麼?在古代其宗旨有二:一是挑選貢品,二是文人遊藝。選貢品重在茶質和外型的精美程度。因此先後在福建任轉運使的丁謂、蔡襄就別出心裁,各出花樣:丁謂把團茶改為餅茶,每斤8餅;蔡襄則將一斤製成20餅,自然更為小巧玲瓏。對這種勞命傷財的行徑,稍後的大詩人蘇軾極為不滿,賦詩譏之“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表露出詩人體惜民間疾苦的情懷。

而文人雅士則把“鬥茶”作為遊藝,他們不但比茶質,還要比茶器和操作技藝。當時茶的形態和沖泡方法,和今天的條型茶是不一樣的。團餅茶要研成粉末方可沖泡,有好幾道程式,很麻煩。這種沖泡法,後來還延伸為完全遊藝式的“分茶”。當時茶湯貴白,以“純白為上”,與現今的巖茶以橙黃為佳,明顯不同。那時對茶之泡沫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標準:江茶(江南一帶)以盞中無水痕為絕佳,建茶以水痕久現為勝。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時著有《北苑別錄》的趙汝礪分析說:“蓋建茶味遠而力厚,非江茶之此。江茶畏流其膏,建茶恐其膏之不盡。”膏者內含物也,拿現今的武夷巖茶來說也是如此,內含物豐富者泡沫也多。泡沫系茶鹼及氨基酸之類,臺灣茶人陳煥堂稱之為“皁素”,並說此是如“人蔘”般的補品,不可棄之。

為了適應“鬥茶”觀湯色、水痕的需要,慢慢就製出了建盞,這種盞口寬、底斂、壁厚,體重、色深、有沿。現今的收藏者,將之視為上品,價碼一路飈升。因為它畢竟陪同輝煌的中國茶文化行走了近千年。

“鬥茶”這玩意,到了國家改革開放,進入商品社會後,就發生了大變化。其目的既不是選貢品,也不是玩遊戲,而是一種評比茶葉質量、等級的有效辦法。

如今的“鬥茶”,名稱色彩斑斕:有的叫“茶王賽”,有的稱“名茶賽”,有的謂“選狀元”等等。層次上有省級的、地區級的、縣(市)級的、鄉(鎮)的、村級的,還有行業、團體的。早些年大都系行為,慢慢地轉向企業化操作。現在眾多的茶賽,還是比較規範、嚴謹、公正的,它訂有審評專案,即8個感觀因子:形狀、色澤、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各項中有分數比例,到了決賽階段,因為都是好中選出的優者,要定出上限下限分數,這樣不會出現奇高奇低現象。

“鬥茶”是件嚴肅的事情,但每次“鬥茶”都有新鮮事。評委們會反覆品聞,各抒己見,力求一致看法,充分體現茶的“和靜”的精神。

世人有云:盞裡有學問,茶中文化深。“鬥茶”在武夷山已延續千年,不管它的內涵和形式發生了什麼變化,它始終是弘揚武夷茶文化的一種好載體,受到茶人的喜歡。

此文章為劉官寨茶廠-銘芳(wysevens)整理髮布,所有原創文章,言論僅代表本人,轉載請說明,特此宣告!

宋朝的茶為什麼要打

因為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宋朝人的茶葉以團茶、餅茶這樣的緊壓茶為主,像我們現在這樣的散茶也有,但是都不是什麼好茶,主要是一些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和碎末茶。所以喝茶前都要擂開,或者用碾子碾開。

標籤: 何為 鬥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3y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