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古丈毛尖唐代入貢清代又列為貢品

古丈毛尖唐代入貢清代又列為貢品

古丈毛尖唐代入貢清代又列為貢品

古丈毛尖是湖南省婁底市古丈縣所產的一種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據史料記載,唐代時期,古丈毛尖已作為茶葉入貢於朝廷。清代時期,古丈毛尖又被列為清政府的貢品。經過多次優化改良,古丈毛尖逐漸成為了一種高品質的名茶,備受國內外茶客的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古丈毛尖的歷史發展

戰國時期,巴人種茶,製茶和飲茶習俗因楚巴戰爭傳入古丈。

古丈種茶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最早文字記載見著作東漢《桐君錄》南北朝。東漢時代,《桐君錄》記載:“永順之南(今古丈縣境),列入全國產茶地之一”。

《荊州土地記》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

唐代杜佑著《通典》記載:“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可見古丈茶在唐代就已被列為皇家貢品。

南北朝時期,《荊州土地記》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

唐代杜佑《通典》記載:“溪州(今古丈縣羅依鎮會溪坪)等地均有茶芽入貢”。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不堪連年獻貢茶之累,帶領五溪民眾“侵暴辰澧”。

1874年,甘肅提督楊佔鰲卸任回鄉,倡導鄉親開闢茶園,以茶養鄉。

1906年,《古丈坪廳志》載:“茶之利大矣哉。古丈坪廳之茶,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勝,夫界亭之品”。

1920年,楊佔鰲之子楊琢臣在古丈坪青雲山種茶,外銷號“青雲銀峰”,又稱古丈毛尖。

1950年,古丈茶葉遠銷蘇聯。

1959年,韶山指名要古丈綠茶招待外賓。

1964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茶葉專家和社會活動家,現代茶葉事業復興和發展的奠基人吳覺農撰寫文章論證古丈茶溪是茶的原始產地之一。

1980年,古丈毛尖以78美元的斤價行銷香港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古丈綠茶批量出口噸價達7800美元。

1982年6月全國名茶評選會上,古丈毛尖躋身全國十大名茶之列。

1986年,古丈毛尖載入《中國名優特產大辭典》。

1996年,古丈毛尖獲北京亞運會暢銷產品證書。

2000年6月,古丈第一屆“茶王杯”鬥茶會在縣城十字街舉行。

2002年4月,第一代機制“古丈毛尖”茶在高峰鄉試製成功。同年5月,古丈第二屆“茶王杯”鬥茶會在縣茶葉總廠舉行。

2005年古丈毛尖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地方證明商標”。同年5月,古丈第三屆“茶王杯”鬥茶會在古丈縣城石板街舉行。

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年,湖南省技術質量監督局釋出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標準”(省標準)以及“原產地認證”、QS認證等。同年4月,古丈第四屆“茶王杯”鬥茶會在小揹簍茶苑舉行。

2011年5月,“古丈毛尖”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十大魅力茶鄉之一古丈縣

作為中國十大國粹第六名的茶,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時尚的非凡魅力。《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說明茶葉具有神奇的藥用價值。那麼身在茶故鄉的我們是否瞭解中國的十大魅力茶鄉呢?接下來就讓城市文化為您詳細解析!

古丈縣,隸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古陽鎮為縣城所在地,其西抵保靖、東接沅陵,南與吉首、瀘溪相接,北和永順交界。總面積1286平方公里,下轄7鄉5鎮,總人口14.4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76.9%。古丈縣生態環境優良,林木綠化率高達80.46%,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

古丈縣是歌唱家、何紀光的家鄉,其土家族茅古斯、擺手舞,苗族鼓舞等獨具特色。有世界地質遺址--古丈金釘子、國家地質公園--紅石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望界、國家級森林公園--坐龍峽、省級風景名勝區、湘西北第一大內湖--棲鳳湖。古丈縣先後獲得“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示範縣”、“全國重點產茶縣”等榮譽。

特產介紹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產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故名之為“古丈毛尖”。

歷史悠久的古丈毛尖,是全國30種名茶之一,據《桐君錄》記載,古丈栽種茶葉始於西漢,古丈在東漢時就列為著名的產茶地之一。據《古丈縣誌》記載:“十九世紀末葉,古丈坪廳之茶,種山者少,皆人家園圃所產及以園為業者所為……清明穀雨揀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勝……”本世紀30年代,古丈毛尖在西湖博覽會上獲得優質獎,因而名聲大振。60年代,古丈籍著名歌唱家何紀光先生的一首《挑擔茶葉上北京》轟動樂壇,歌詞裡的茶葉,即指古丈的毛尖茶。近年來古丈籍著名歌唱家演唱的MTV《古丈茶歌》,在全國500餘家電視臺播出,古丈毛尖隨著茶歌蜚名海內外,銷量猛增。後來,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又為古丈題寫了“古丈毛尖”四個大字,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題寫了“中國名茶,古丈毛尖”八個大字,無疑又給古丈茶業注入了新鮮血液。是以近年來古丈毛尖得以行銷海外,而且售價不低。

據史書中的記載。東漢時期,古丈已列入全國名產茶區,唐代溪州即以芽茶入貢,後列為輕清室皇家貢品。古丈毛尖採製精細,條縈緊結,或彎而似魚鉤,或直而如標,以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爽、回味棉甜悠長、香高持久,耐沖泡等顯著內質特點而久負盛名。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為福建福州,其茶香與茉莉花香互動融合,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高,品種豐富。

在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有150多年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於漢,中醫的創新促進福州茉莉花茶誕生,宋朝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誕生了數十種香茶。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鬱、健脾理氣、抗衰老防輻射、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健康飲品。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人茶是臺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是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有些則多達75-85%,故不會產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澀。主要產地在臺灣的新竹、苗栗一帶,近年臺北坪林、石碇一帶亦是新興產區。東方美人茶名字的由來,據聞是英國茶商將茶獻給維多利亞女王,黃澄清透的色澤與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讚不絕口,既然來自東方福爾摩沙,就賜名“東方美人茶”了。

毛尖茶的資料

毛尖茶屬於貴港覃塘特產,產於海拔1100多米的平天山西麓,茶園處於雲霧繚繞的山間。茶葉芽頭密集肥大,持嫩性強,外形尖細秀麗,色澤翠綠;顏色綠而明亮,滋味清香鮮美,1982年全區評審名列第一名,全國名茶評選榮獲第二名。

信陽毛尖的功能

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形狀細、圓、光、直並多白毫,茶質清香、味濃、湯色綠,因茶葉節茸毛顯露,緊直峰尖而稱之為“毛尖”,信陽毛尖具有多種功能作用。具有強身健體作用。信陽毛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糖尖、有機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礦物質。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能。具有醫療功效。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壓。茶葉內含的咖啡鹼和兒茶素能促使人體血管壁鬆弛,並能增血管有效直徑,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彈性,消除脈管痙攣。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對鬆弛血管壁的效應更顯著;臨床證實,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血壓增高受血管緊張素所控制,一旦抑制住血管緊張素活力,就能達到降壓作用;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茶葉中的兒茶素類物質,對人體總膽固醇、遊離膽固醇總類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常飲茶的人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比不飲茶的人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飲茶能促進脂類物質轉化吸收。由於茶葉中具有嘌呤鹼、腺嘌呤等到生物鹼,這些生物鹼可與磷酸、戊糖等物質形成核甘酸,核甘酸類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尤其對含氮化合物具有極妙的分解、轉化作用,使其分解轉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質,從而達到消脂作用。

茶葉具有淨化人體消化器官的作用。茶葉中的黃烷醇可使人體消化道鬆弛,淨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質,同時還對胃、腎、肝臟履行特殊的淨化作用,不但有助於脂肪等物質的消化,而且還能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的發生。

茶葉中抗氧化組合提取物GAT具有顯著的抗癌物質的突變作用。由於GAT有抑制黃麴黴素、苯並吡等致癌物質的突變作用,故有抑制腫瘤轉移的效應;茶葉中含有大量EGCG,它能有效地抑制人體中促瘤劑活性,可有效地防癌細胞的生成;茶葉提取物T—8750劑對胃腺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亞硝胺及亞硝基化合物,是公認的主要致癌物質,而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是阻斷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活性物質。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越多,抗癌作用也就越強。

信陽毛尖

主要產於河南信陽的西南崇山峻嶺之中,以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雲陽和黑龍潭、白龍潭的茶葉最有名,當地人稱這幾個地方為“五雲兩潭”。這裡山高地勢好,一年四季雲霧瀰漫,故而茶葉香味濃郁,質量上乘。

信陽毛尖外形緊圓,色彩碧綠,香氣馥郁,味道醇厚。信陽毛尖中有按季節分的三個品種。俗話說的:“春茶苦,夏茶澀,秋茶好喝捨不得摘”,指的是信陽毛尖茶的採摘。此茶一年採摘三季,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春茶在穀雨前採摘的最好。春茶碧綠,先苦後甜。夏茶味澀,顏色發黑。白露後採的茶為秋茶。秋茶風味別具一格,產量又低,特別珍貴,故而有“秋茶好喝捨不得摘”的說法。春茶和秋茶為茶中上品,以它作為饋送禮物,確實再適合不過了。

都勻毛尖

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因其形狀像魚鉤,曾被賜名為“魚鉤茶”。都勻毛尖外形條索緊卷,一經開水沖泡,可見芽葉漸沉底,而戎毫浮游杯中,色澤瑰麗,香氣清澈,滋味鮮美,濃醇回甜,湯色清澈,葉底嫩勻。素有“三綠三黃”的品質風格——幹茶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產於湖北省遠安鹿苑一帶。成品條索環狀、露毫,色澤金黃,香高持久,湯色黃亮,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黃勻整。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為歷史悠久名茶,唐代人貢,清代又列為貢品。古丈毛尖,屬綠茶類,古今名茶,因地得名,產於湖南武陵山區古丈縣,境內崇山峻嶺,谷幽林深,溪河網布,山水輝映,景色宜人。群山鬱鬱蔥蔥之中,出大量的杉木林之外,還有千秋不腐的滇夏、紅榧樹,供觀賞的伯樂和栱桐,以及油桐、油茶、香榧和茶葉等經濟林,更為森林之鄉的古丈增添了秀色和風光

古丈毛尖茶品的獨特品質,於每年清明前採摘芽茶或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經攤青、殺青、揉條、炒坯、攤涼、整形、乾燥、篩選等八道工序,一絲不苟,精製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勻整。

湖南的特產有哪些

湖南特產有:

1、安化黑茶,是一種湖南當地非常出名的茶葉,它的茶葉採摘自湖南雪峰山脈茶區的大葉種群體。安化黑茶的湯色紅明豔亮,帶有淡淡的松煙香。

2、燈芯糕,這是一種湖南地區的特色糕點小吃,它的原料是糯米,製作好的燈芯糕顏色潔白柔潤,外形和燈芯相似,但是味道甜辣,清涼芳香。

3、湘繡,和蜀繡、蘇繡、粵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傳統的湘繡有72種針法,繡出來的圖案形象生動。

毛尖的產地是哪兒幾個縣?

信陽毛尖

主要產於河南信陽的西南崇山峻嶺之中,以車雲、集雲、雲霧、天雲、雲陽和黑龍潭、白龍潭的茶葉最有名,當地人稱這幾個地方為“五雲兩潭”。這裡山高地勢好,一年四季雲霧瀰漫,故而茶葉香味濃郁,質量上乘。

信陽毛尖外形緊圓,色彩碧綠,香氣馥郁,味道醇厚。信陽毛尖中有按季節分的三個品種。俗話說的:“春茶苦,夏茶澀,秋茶好喝捨不得摘”,指的是信陽毛尖茶的採摘。此茶一年採摘三季,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春茶在穀雨前採摘的最好。春茶碧綠,先苦後甜。夏茶味澀,顏色發黑。白露後採的茶為秋茶。秋茶風味別具一格,產量又低,特別珍貴,故而有“秋茶好喝捨不得摘”的說法。春茶和秋茶為茶中上品,以它作為饋送禮物,確實再適合不過了。

都勻毛尖

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因其形狀像魚鉤,曾被賜名為“魚鉤茶”。都勻毛尖外形條索緊卷,一經開水沖泡,可見芽葉漸沉底,而戎毫浮游杯中,色澤瑰麗,香氣清澈,滋味鮮美,濃醇回甜,湯色清澈,葉底嫩勻。素有“三綠三黃”的品質風格——幹茶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產於湖北省遠安鹿苑一帶。成品條索環狀、露毫,色澤金黃,香高持久,湯色黃亮,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黃勻整。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為歷史悠久名茶,唐代人貢,清代又列為貢品。古丈毛尖,屬綠茶類,古今名茶,因地得名,產於湖南武陵山區古丈縣,境內崇山峻嶺,谷幽林深,溪河網布,山水輝映,景色宜人。群山鬱鬱蔥蔥之中,出大量的杉木林之外,還有千秋不腐的滇夏、紅榧樹,供觀賞的伯樂和栱桐,以及油桐、油茶、香榧和茶葉等經濟林,更為森林之鄉的古丈增添了秀色和風光

古丈毛尖茶品的獨特品質,於每年清明前採摘芽茶或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經攤青、殺青、揉條、炒坯、攤涼、整形、乾燥、篩選等八道工序,一絲不苟,精製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勻整。

湖南的著名特產有哪些

湖南的著名特產有哪些

  湖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南部,宋代劃定為荊湖南路而開始簡稱湖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湖南的著名特產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湘菜

  湘菜,是我國曆史悠久的一個地方風味菜。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湖南地處我國中南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湘西多山,盛產筍、蕈和山珍野味;湘東南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漁發達。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稱魚米之鄉。在《史記》中曾記載了楚地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瀟湘風味,以湖南菜為代表,簡稱“湘菜”,是我國八大(浙菜、蘇菜、湘菜、川菜、閩菜、粵菜、徽特色美食湘菜照片(8張)菜、魯菜)菜系之一。湖南省,位於中南地區,長江中游南岸。這裡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南有雄崎天下的南嶽衡山,北有一碧萬頃的洞庭,湘、資、沅、澧四水流經全省。自然條件優厚,利於農、牧、副、漁的發展,故物產特別富饒。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盛產魚蝦和湘蓮,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2、安化黑茶

  地域範圍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內特定生長區域位於湘中偏北,雪峰山脈北部,資水中游,是一個山區,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桃源、常德相連。其地理座標界於東經100°43′07″至111°58′51″、北緯27°58′54″至28°38′37″之間。東西長123.764公里,南北寬73.461公里,總面積4950.2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縣特定品質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其獨特的加工過程。尤其是微生物的參與使其具有特殊的中醫藥理功效,其富含茶多糖類化合物被醫學界認為可以調節體內糖代謝(防止糖尿病)、降血脂、血壓、抗血凝、血栓、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試驗證明,黑茶之特殊功效顯著,是其他茶類不可替代。文化典故安化黑茶,產自湖南益陽安化縣而得名。

  3、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產於武陵山脈中腹古丈縣境內,縣內森林密佈,雲霧繚繞;溪流縱橫,雨量充沛;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土壤有機質豐富,富含磷硒;無汙染,生產環境得天獨厚,奠定了古丈名茶無可比擬的品質基礎。在三、四月采頭茶季節,每天上午九時才日出雲散,即使盛夏,也時而晴空萬里,時而云遮霧漫。由於雲霧多、日照少,溫射光多,茶葉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持嫩性強,葉質柔嫩,茸毛多。古丈毛尖茶品的獨特品質在於每年清明前採摘芽茶或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經攤青、殺青、揉條、炒坯、攤涼、整形、乾燥、篩選等八道工序,一絲不苟,精製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勻整。據史載。東漢時期,古丈已列入全國名產茶區,唐代溪州即以芽茶入貢,後列為輕清室皇家貢品。

  4、保靖黃金茶

  保靖黃金茶是經長期自然選擇而形成的有性群體品種,屬群體遺傳,遺傳基因複雜,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有許多具有特異性的優良單株,其氨基酸含量是其他綠茶兩倍以上。水浸出物接近50%,加工的茶產品兼具“香、綠、爽、濃”的品質特徵。經普洱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何士華先生考證,位於黃金橋的'黃金茶古樹屬喬木型大葉類品種並與三千五百萬年前的景谷寬葉木蘭在物種遺傳學上存在一定的親緣關係。黃金茶是特色明顯的珍稀茶樹品種。茶品特性“保靖黃金茶”是湘西保靖縣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樹品種資源。據保靖縣誌記載,清朝嘉慶年間,某道臺巡視保靖六都,路經兩岔河,品嚐該地茶葉後,頗為讚賞,曾賞黃金一兩,列為貢品。後人將該茶取名為“黃金茶”,該地亦改名為黃金寨,現在該地仍有兩百多年的大茶樹。

  5、黔陽冰糖橙

  黔陽冰糖橙,湖南省洪江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洪江市農業生產條件優越,黔陽柑桔,明清時已美名遠播,冰糖橙以品種優良,味濃甜、肉質脆嫩而倍受市場歡迎。黔陽冰糖橙自1963年在洪江市選育成功後,曾獲1977年中國柑桔選育種鑑評會第一名,1978年中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中國優質農產品金盃獎。1997年至1999年連續三年湖南省優質水果金獎,2006年被評為“中華名果”,2007年被列入國家原產地保護地理標誌產品,2008中國(北京)國際地理標誌產品展覽會上洪江市選送的黔陽冰糖橙榮獲水果類唯一金獎。。品質特點黔陽冰糖橙別名“冰糖泡”,是柑橘中的著名品種,因其果質脆。嫩、果味甘甜如冰糖而得名。

  6、炎陵黃桃

  炎陵黃桃,又稱高山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生長於湖南省炎陵縣平均海拔400—1400米的深山之中,是純原生態,無公害的保健水果。2011年炎陵縣被評為“中國優質黃桃之鄉”,是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區縣,同時在黃桃產業方面也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2016年正式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獲評“2016湖南十大農業品牌”。炎陵黃桃在炎陵縣已有30年的栽培歷史,是1987年從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引進最新選育的優良黃桃新品種—錦繡黃桃,在海拔400~1000m的山區進行試種,表現出適應性強、早果豐產、果型大、不裂果、外觀美、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等優點。從2007年起,炎陵黃桃邁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每年新增面積近千畝。

;

請問貢茶的歷史沿革?

貢茶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壽終正寢,貢茶才隨之消亡。悠悠數千年,貢茶對整個茶葉生產的影響和茶葉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貢茶的緣起與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關,貢茶與其它貢品一樣,其實質是封建社會裡君主對地方有效統治的一種維繫象徵,也是封建禮制的需要。貢茶制度是中國封建禮教的象徵,是封建社會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產物。貢茶是古代朝廷用茶,專供皇宮享用。據《中國茶葉通史》和《全國地方誌茶葉生產資料集》記載,古代寧波盛產貢茶,以慈溪縣區域為主,其他省、府幾乎難與它匹敵。

貢茶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貢茶制度

貢茶是歷代皇朝強加給茶農百姓的一副沉重枷鎖。貢茶初始,只是各產茶地的地方官吏徵收各種名特茶葉作為土特產品進貢皇朝,屬土貢性質。自唐朝開始,貢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除上貢外,還專門在重要的名茶產區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細求精製,督造各種貢茶。但無論是土貢,還是官營的貢焙,無疑都是對茶農的殘酷剝削與壓迫。貢茶制度實質是一種變相的“稅制”,從茶業者深受其害,對茶葉生產的發展不利,這就是貢茶制度的消極作用。

然而,另一方面,由於歷代皇朝對貢茶品質的苛求和求新的,迫使歷代貢茶不斷創新和發展,因而促進了製茶技術的改進與提高。隨著歷史的發展,貢茶的品目越來越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貢茶的發展為中國名茶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事實正是如此,歷史上的很多貢茶品目,沿襲至今,仍然保留著它的名稱和傳統的品質風格,這也是歷代茶人對中國茶業的貢獻。

古代生產的貢茶,如同事物一分為二,雖增加了茶農的負擔,但也促進了茶葉生產,提高了茶葉質量,篩選和擴大了寧波出產名優茶的產地。“四明八百里,物色甲東南”。從古代貢茶到傳承和弘揚茶文化,如今寧波名茶紛呈,著名品牌有瀑布仙茗、望海茶、東海龍舌、奉化曲毫等;在貢茶的產地車廄還有古址曦茗新秀。上世紀末,浙江省有位領導到那裡考察,發現四周山清水秀,沒有汙染,是塊難得的天然淨土。當時,中國農科院研究出一套有機茶栽培技術,苦於找不到符合條件的有機茶種植基地。經這位省領導牽線搭橋,科研單位和當地山民一拍即合,經過數年艱苦創業,如今在茶園的大路邊豎著一塊巨大的指示牌:《餘姚市河姆渡有機茶示範基地》,並指明“1999年經中國

起源

秦滅蜀之前,古巴蜀先民主要利用的是野生茶樹,2300年前的古巴蜀人還處於原始、簡單農耕生活狀態,生產落後,主要種植水稻、小麥、 玉米等農作物和馴養家禽、家畜,對自然界的野生動、植物有相當高的依存度。因此對茶葉的利用,時間上可能已經超過3000年,利用方式上應該比較原始。最早食用鮮葉,之後是摘下葉片晒乾收藏、烹煮羹飲。

在秦滅蜀之前,茶葉的利用也僅限於巴蜀地區。儘管不能證明茶樹的種植始於何時,但是,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 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是茶樹種植和茶葉製造的起源地。到目前為止,能夠證明的最早開始人工茶樹種植的地方是四川雅州的蒙頂山。

貢茶起源於西周,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曆史了, 《華陽國志之巴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蜀作戰有功,冊封為諸侯,作為封候國向周王朝納貢的有“土植五穀……茶……”,但這僅僅是貢茶的萌芽而已,既未形成制度,更未歷代相沿襲。

貢茶的緣起與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關,貢茶與其它貢品一樣,其實質是封建社會裡君主對地方有效統治的一種維繫象徵,也是封建禮制的需要。貢茶的發生,據史料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時期。武王伐紂,巴蜀以茶等物品納貢。這種現象具有極為明顯的色彩,納貢,即意味著君臣關係的確立。在中國封建社會中,貢品主要被用來滿足君主及上層階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之需,即所謂“致邦國之用”。

隨著貢品需求量的增大,貢賦制度逐漸變得嚴密起來。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最後發展到設官分職進行管理。有所謂“九賦”、“大貢”。大貢即“祀貢、嬪貢、器貢、幣貢、材貢、貨貢、服貢、物貢”。茶葉就是“物貢”中的一類。

到了西漢時期,貢茶逐步明朗化。如王褒《僮約》有“武陽買荼”、“烹荼盡具”之句,間接地反映了上層階層的飲茶情況;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檟笥”,反映了茶在貴族生活中的地位;後來,還有反映西漢皇室用茶的文學作品,如《飛燕外傳》所述:“鹹帝崩後,後夕寢中驚啼其次。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吾夢中見帝,帝賜吾坐,命進茶。左右奏帝雲,曏者侍帝不僅貢茶

,不合啜此茶”。三國時期,吳國末帝孫皓,每為食宴“無不竟日,坐席否,率以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三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陳壽《三國志·吳志》)這些用茶無疑屬於貢品。後來,又有“晉溫嶠上表貢茶幹印,茗三百斤”(宋·寇宗《本草衍義》),“溫山出御荈”(劉宋·山謙之《吳興記》)的記載。

發展

唐代是我國茶葉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唐時期,社會安定,民富國強,儒釋道三教鼎立,從外在修養(指修身處世的行為規範、律儀要求)轉向內在修養(指對道德意識和思想目的的實質追求)己成為他們共識。茶性高潔情雅,是他們內在修養最理想的飲料,因而三教都愛、頌茶,“田閭之問,嗜好猶切”。

安祿山反唐,硝煙瀰漫,餓夫遍野,百姓背井離鄉,田園荒蕪,生產下降:有識之士,把全國經濟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繼六朝之後,繼續從廣度和深度開發江南土地,“山且植茗,高下無遺土”,“給衣食,供賦役,悉恃祁之茗”。茶葉種植業迅速發展,家庭手工製茶作坊相繼出現、茶葉商品化成為農產物中唯一典型,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專業化,為貢茶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上貢制度的理論依據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食土之毛(指農產品),誰非君臣”。同時在上古時代,農業是國家興哀決定性生產部門,但科學技術不發達,生產力低下,只有依靠投入更多的勞力去從事生產,而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也需要勞力,彼此互相爭套。封建統治階級為了使勞力向農業傾斜,制定了重衣抑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派生出貢茶、榷茶制度,成為抑商的重要支柱。貢茶從李唐王朝開始形成制度,歷代相傳,延續幾百年之久。唐代貢茶制度有兩種形式:朝廷選擇茶葉品質優異的州定額納貢。有常州陽羨茶,湖州顧渚紫筍茶;睦州鳩坑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雅山茶;饒州浮樑茶;溪州靈溪茶;嶽州邕州含膏;峽州碧澗茶;荊州團黃茶;雅州蒙頂茶;福州方山露芽等20多州的名優茶。雅州蒙頂茶號稱第一,名曰“仙茶”。常州陽羨茶,湖州紫筍茶同列第二。荊州團黃茶名列第三。 選擇茶樹生態環境得天獨厚自然品質優異,產量集中:交通便捷的重點產品,由朝廷直接設立貢茶院(即貢焙制),專業製作貢茶。

湖州長興顧渚山,與常山宜興唐貢山接壤,東臨太湖,西北依山,峰巒疊翠,雲霧瀰漫,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茶樹生態環境優越,水陸運輸方便,所產“顧渚撲人鼻孔,齒頰都異,久而不忘”。廣德年間與常州陽羨茶同列貢品。大曆五年(770)在此建構規模巨集大、組織嚴密,管理精細,製作精良的貢茶院,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國營茶葉加工廠。 貢茶院由“刺史主之,觀察使總之”,是官工業的一個組成部份,除指派官吏負責管理外,當地州長官也有義不容辭督造之責。這種官工業,對鞏固封建經濟結構,維護封建制度是極其有利的。造茶要有一定的技能,貢茶院的勞力來源既不是官奴隸,也不是番戶,而是由控制的一部份茶葉專業戶,臨時以“和僱匠”方式人院造茶的。“僱者,日為絹三尺”,依日納資作為他們報酬。並有禁令防止官吏剋扣他們的工資,反映了唐人生產關係的某些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但他們對有依附關係,甚至沒有人身自由,社會地位低下,是受壓迫和受剝削者。唐王朝不惜揮霍人民血汗,貢茶院“有房屋三十餘間,役工三萬人”,“工匠千餘人”。每年春光明媚季節,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常州、湖州刺史率領百官先祭“碧泉湧出,燦若金星”的金沙泉(今尚存,已修葺一新,然後開山造茶。朝廷規定第一批貢茶要趕上清明祭祖大典,因此“陰嶺芽未吐,使者碟已頻”工人們“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艱辛疲睏不堪,而則“有酒亦有歌”,縱情歡樂。袁高、杜牧曾出任湖州刺史,親自督造貢茶,對茶葉採製有切膚之痛,斗膽題呈《茶山詩》給德宗皇帝,既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罪惡行徑,又減少了貢茶歲額。杜牧《題宜興茶山》詩云:“山實東南秀,茶為瑞草魁……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拂天聞笑話,特地見樓臺。”把當時宜興貢茶區的秀麗風光,繁榮景象描述得十分精到,給我們留下了一段詩寫的歷史。張文規“牡丹花笑主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突出表述了貢茶在朝廷的顯赫地位。

唐代貢焙制把私有茶園變為官茶園,茶農不能因種茶而謀生,反而帶來了重重災難,定額納貢制,猶如苛捐雜稅,加重了茶衣負擔,使他們生活日益貧困,兩者都是掠奪性的,是茶農雙肩一付沉重枷瑣,危害甚烈。貢茶制度的目的是既要滿足朝庭窮奢極侈的需要,又能繞過商品流通渠道,縮小商業經營範圍,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扼殺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維護封建制度的根基。但貢茶是專供皇室朝庭飲用的,不惜耗用巨資,製作精益求精,品目日新月異,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時貢茶的產製和運輸,對驛道交通建設,地區聯誼,民族團結也有促進作用。

宋代 入宋,貢茶沿襲唐制,但顧渚貢茶院漸趨衰落,福建建安(今建甌)境內風凰山“北苑龍焙”代之而大興,其規模也很壯觀,名聲顯赫“自南唐歲率六縣民採造,大力民間所苦”。“官私之焙三百三十有六”。片茶壓以銀模,飾以尤鳳花紋,彬彬如生,精湛絕倫。“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成品茶按質量好次分成十個等級,朝廷按職位高低分別享用。宋徽宗《大觀茶淪》雲:“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故近歲以來,採摘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把我國茶葉製造技術、品飲技藝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把茶葉飲用價值和工藝欣賞價值完善地結合起來了,由物質享受昇華為精神享用。

宋代茶學專著,如《大觀茶論》、《宣和北苑貢茶錄》、《北苑別錄》、《茶錄》等等,多以建安貢茶為主要內容,對推動茶葉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提高,弘揚祖國光輝燦爛的茶文化都有積極意義。

元明時期 入元明,貢焙制有所削弱,僅在福建武夷山置小型御茶園,定額納貢制仍照實施。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才略出眾。他善於總結歷代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深知“居安慮危,處治思亂”的治國策略。他常說:“民富則親,民貧則離,民之,國家休慼系焉。”而且由於他親自參加元末農民大起義,輾戰江南廣大茶區,對茶事有接觸,深知茶農疾苦,並表同情。南京稱帝后,看到進貢的是精工細琢的龍風團餅茶,令他感嘆不已!但他認為這既勞民又耗國力,因之詔令罷造,“唯採芽以進”。這一舉措,實質上是把我國唐代炙烤煮飲餅茶法改革為直接沖泡散條茶“一淪而啜”法,遂開我國千年茗飲之宗,客觀上把我國造茶法、品飲法推向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封建社會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但這不是說完全沒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特別是唐宋兩代,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明清又有了進一步增長,只是在整個經濟結構中不起決定性作用而已。

商品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前提。中國封建社會中,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從明代中葉已經稀疏出現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幼芽,到清代中葉這種幼芽有了進一步發展。

清代,茶業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以產茶著稱的區域和區域化市場,商業資本逐步轉化為產業資本,如福建建甌茶廠不下千家,小者數十人,大者百餘人,以茶為業者日眾,又如江西《鉛山縣誌》載:“河口鎮乾隆時期業茶工人二、三萬之眾,有茶行48家”。

出口農產品以茶為大宗。清代前期,雖然採取歷代產茶州定額納貢制,但到中葉由於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中資本主義因素進一步增長,貢茶制度則隨之逐漸消亡。

特點

歷史悠久 志載,寧波貢茶從元(1271———1368)初開始,到明代萬曆二十三年(1595)為止,歷時長達300餘年。數量眾多。“每歲額貢茶芽二百六十斤。”據清人《棘林雜俎》記載,出產名茶的江西九江府貢茶歲額也不過120斤,而寧波府的慈溪縣竟超過九江一倍多;若以縣論,浙江茶葉產地桐廬、建德,每縣貢茶不過5斤,而分水縣僅為1斤。

製作講究在製茶局負責監製貢茶的,為當地知縣。每年清明前一天,知縣從縣城來到車廄嶴,至穀雨才能回衙門。所採全為茶芽,採摘的人多為豆蔻年華的處子。

質量優異

貢茶原產地在車廄嶴及其附近,車廄為越王勾踐停車秣馬之地,地處四明山北麓、河姆渡南翼,那裡群山疊翠,山泉汩汩,氣候溼潤,形成獨特的產茶小氣候。時至當今,西起陸埠,經車廄、大隱,直至烏巖瞭舍,仍有名茶迭出。

主要貢獻

貢茶除了貢物制度的強制性斂取之外,還有一種地方上的主動推薦貢獻現象。這種現象也是使貢茶進一步擴大的重要原因。

“義興貢茶非舊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棲筠實典是邦。山僧有獻佳

貢茶

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芳香甘辣,冠於他境,可薦於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厥後因之,徵獻浸廣,遂為任土之貢,與常賦邦侔矣”。“兩浙茶產雖佳,宋祚以來未經進御。李溥為江淮發運使,章憲垂廉時,溥因奏事,盛稱浙茶之美,雲:自來進御,惟建州茶餅,浙茶未嘗修貢,本司以羨餘錢買到數千斤,乞進入內”。

這三條資料中,前兩條表明了唐宋時期的貢焙制度的確立與這種由下薦上的進貢形式直接相關,也表明了一時一地的物產,可以通過上貢的形式,達到名揚四海的目的。

雲貴總督鄂爾泰進貢的普洱貢茶,是現存的陳年普洱茶中的絕品,在港臺茶界,被稱之為“普洱茶太上皇”。普洱貢茶的真品僅有兩沱,分別保存於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行世的所謂貢茶,皆是後來某些茶廠的跟風之作,不足以信。

普洱貢茶,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貢茶案。當時,雲南總督鄂爾泰在普洱府寧洱縣(今寧洱鎮)建立了貢茶廠,選取西雙版納最好的女兒茶,以製成團茶、散茶和茶膏,敬貢朝廷。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雲:“普洱茶成團,有大中小三種。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稱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 制貢茶的茶葉,據傳均由未婚少女採摘,且都是一級的芽茶。採下的芽茶一般先都放之於少女懷中,積到一定數量,才取出放到竹簍裡。這種芽茶,經長期存放,會轉變成金。

1963年北京故宮處理清宮貢茶,總計有兩噸多,是普洱茶。據中華茶人聯誼會副祕書長、高階經濟師王鬱風先生《普洱茶與清皇朝》一文載:“本世紀60年代初,北京故宮茶庫裡還存放著清宮沒有吃完用完的貢茶數噸,其中仍有普洱茶、女兒茶、茶膏。

1963年故宮處理清宮貢茶2噸多。1963年10月23日,一次偶然機會,我在北京茶廠見到這些陳年貢茶實物,普洱團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網球、乒乓球狀,茶色褐黑,不黴不壞,儲存完好。茶團表面有擰緊布紋的印痕,可見當時製茶是用布包著揉緊、乾燥成型的。我曾選了一個大的普洱團茶用磅秤稱了一下,重量為5.5市斤,當是清代5斤重的團茶……60年代初,茶葉減產,內銷市場供應不足,這批故宮普洱團茶,打碎篩細,拼入散茶賣掉了。我於1992年11月13日在全國政協禮堂偶遇故宮老專家單士元先生,曾問故宮貢茶事,據告普洱團茶、茶膏等仍留有樣品。”據稱,這些普洱貢茶,曾有專家取了一些試泡,評語是:“湯有色,但茶葉陳化、淡薄”。印證鄧時海先生之說:“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3]

曾被列入貢茶的當今名茶

當今的中國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許多曾被歷代皇室列入貢茶,計有(不完全):

浙江:西湖龍井、四明十二雷、淳安鳩坑茶、顧渚紫筍、天目山清頂、雁蕩毛峰、金華舉巖、日鑄雪芽;

安徽:六安瓜片、黃山雲霧、敬亭綠雪、湧溪火青、霍山黃芽、嶽西翠蘭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綠、武夷大紅袍、安溪虎嶽鐵觀音、武夷肉桂、延祥茶;

湖南:君山毛尖、毗廬洞雲霧茶、官莊毛尖、南嶽雲霧、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頂黃芽、巴嶽綠茶;

貴州:貴定雲霧茶、都勻毛尖、湄江翠片、朵貝貢茶、趙司貢茶、梵淨翠峰、石阡苔茶、都濡茶、月兔茶等50多種;

江西:寧紅、婺源綠茶、廬山雲霧茶(古時名為聞林茶);

江蘇:碧螺春、花果山雲霧茶、宜興陽羨茶;

陝西:紫陽毛尖;

河南:信陽毛尖;

雲南:普洱茶;

臺灣省:文山包種茶。

皇帝喝什麼茶

普洱茶,貢茶。

清朝滿族祖先原本是中國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以肉食為主,入關稱帝后養尊處優,飲食珍饈無所不盡其極,故那些皇親國戚們獨青睞普洱。普洱茶成為宮廷皇族的最青睞的御用飲品。

阮福《普洱茶記》中清楚的記載了普洱貢茶的採製時節、製造方法:於二月間採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賣。意思就是說當時所有進貢朝廷的皇家普洱茶,都是隻取上好野生大葉喬木的芽尖製作。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採摘完後,剩下的才允許民間採摘和販賣。

擴充套件資料:

普洱茶飲用注意事項:

1、不宜空腹喝濃普洱茶,宜人擇時而飲常言道,空腹茶心慌,晚茶難入睡。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疼、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醉茶”現象,並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2、普洱茶隨泡隨飲,忌飲隔夜普洱茶普洱茶經過久泡後,茶中會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析出,茶多酚大量氧化,使茶色變渾,降低了保健效果。另外,保溫杯泡的普洱茶均不宜常飲,隔夜普洱茶則更不應飲用。

3、剛做出的普洱茶不宜喝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剛做出的新普洱茶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營養物質還沒有氧化,一些胃酸缺乏和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長時間喝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貢茶

醉哉,醉莊散文欣賞

圖文/謝茂勝

  蕩一葉輕舟,在九曲迴腸的古陽河水庫穿行。船漿撩開晨霧彌矇的輕紗,劃破沉寂的湖面,蕩起陣陣漣漪。船出拐彎處,驚起一行白鷺,悄無聲息地,漸漸地消失在青山碧水之中。水庫的源盡頭,便是醉莊。

  醉莊坐落在古丈縣城郊太平村境內。從縣城出發,水路陸路十分鐘的時間便可到達。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醉莊的主人,是一位身高近一米八十的苗家大漢,此時,早已在門外恭候大家的到來,憨態可掬的笑容,伴隨著洪鐘般問候聲,久久迴盪在山澗。

  醉莊的景

  醉莊,如水墨畫卷,圖塗抹在青山綠之中。莊園有兩棟灰白色平房建築,簡潔的設計雖然沒有徽式建築那些飛簷翹角、騎牆透窗,卻讓人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置身於萬畝茶園之中,清新質樸的風韻。

  園內有一處開闊的景觀平臺,美倫美奐的景緻,盡收眼底。高處,綿綿起伏的高望界山脈,煙波浩渺,幾點峰巒點綴在縹繞的薄紗中。紅日侵染著雲煙,而後,把金色的霞光鋪滿大地。一條盤旋的公路,如羞澀少女飛舞的綵帶,騰於溝壑之間,在林蔭中若隱若現。山腰,墨綠的茶園,一坡坡,一壠壠,一行行,排列錯落有致,如山村鄉英俊的少年的平頭,梳理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規規矩矩。鑲嵌在茶園中的鐵道線,不時駛出一列滿載希冀的列車,如一條巨大蜻蜓拖起長長的身子,戀戀不捨地駛過茶園,駛向大山深處,探尋大山神祕的世界。桃紅李白,紅男綠女,穿行於茶園之中,彩蝶飛舞般採摘春的恩賜,身上的小小的揹簍,承載著茶鄉人民勤勞和智慧,承載著茶鄉兒女摯炙熱和醇香。山下,是古陽河源頭,小溪回曲,繞莊而過。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修竹掩映下的一拱石橋橫跨溪澗,溪潭,自由自在的白鵝在水中盡情的嬉戲,時而,吟唱出幾聲高亢悠揚的歌。

  入莊清晰可見主建築牆上,懸掛著湘西籍著名書畫家鳳凰小子毛光輝“醉莊”的題詞,題詞筆法遒勁跳越, 點畫峻厚, 興趣酣足,意態奇逸 , 結構天成。書法作品體現出醉莊主人熱 愛生活,愛憎分明,剛正不阿的個性。

  莊園內,乃植物王國,栽種有近百株的珍奇樹木。如銀杏、紫薇、櫸木、丹桂、金彈子、八角香、紅豆杉、青錢柳、玉蘭、桃樹、李樹、石榴、櫻花、臘梅、海棠、楠竹、紫藤,數不勝數。或亭亭玉立,直指雲天;或盤根錯節,老態龍鍾;或奼紫嫣紅,蜂飛蝶舞;或碩果累累,滿園飄香。

  信步於園中石板小路,讓人流連忘返。春可觀花,春心蕩漾百媚生;夏可嘗果,瓜田李下不避嫌;秋可賞葉,片片金葉寄深情;冬可看雪,白雪皚皚暖人心。

  醉莊的茶

  醉莊置身於古丈萬畝茶園之中,境內崇山峻嶺,谷幽茶茂,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養育善良勤勞的古丈兒女,也孕育出清香甘醇古丈茶。古丈茶珍,歷史悠久,戰國時期,巴人種茶,種茶和飲茶習俗因楚巴戰爭傳入古丈。唐代杜佑著《通典》記載:“溪州等地有茶芽入貢”,可見古丈茶在唐代就列入皇家貢品。此後,聰慧的古丈人民多次在萊比錫、米蘭以及世界博覽會等重大國際茶葉賽事中奪魁,榮獲金獎。而古丈籍歌唱家何紀光的一曲《挑擔茶葉上北京》和的《古丈茶歌》,唱出古丈茶鄉兒女對茶葉特殊情結,讓古丈茶風靡全國、享譽世界。

  “來的人都是客”。不管你是遠道慕名而來,還是路過解渴,醉莊的主人都會盛情的拿出地道的古丈毛尖讓你品嚐。大家圍坐在百年樹蔸雕刻成茶盤邊,茶盤通體呈暗紅色,蒼勁的樹根支撐著樹蔸蔸體,滄桑而不失活力。茶具高約60釐米,樹蔸的剖面為長寬約170釐米到100釐米之間不規則體,桌面的一端雕刻一個巨大的含珠龍頭,龍身、龍尾、龍爪在茶盤的中部和尾部點綴性的騰出,龍鱗金光閃閃,畫面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主人從冰櫃拿出幾袋上等毛尖,茶葉條索緊結,細如鞋針,直如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取一壺山泉水燒沸後,主人並不急於沖泡。主人告訴我們一個藏茶泡茶的祕訣,綠茶忌光,最好常年置於冰櫃之中,泡茶最佳溫度在80度之間,這樣貯藏和沖泡出的茶葉,湯色碧綠清亮、滋味醇爽、回味棉甜、香高持久。沖泡綠茶最好選用透明的.玻璃容器或青花瓷器沖泡,便於觀色。主人雖是五大三粗的男子漢,沖泡茶葉動作十分嫻熟,到有女性的幾分優雅和靈秀,提壺三叩首,杯中的茶葉如嬉戲的遊蝦在水中上下翻滾,稍後,茶針如雨後的春筍直立於杯中上端,一分多鐘後,茶葉的湯色漸漸地由白變綠,浮於水面的茶針,一葉葉慢慢散開,緩緩地沉於杯底。杯中的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大家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杯中茶葉的變化,久久不敢提杯,生怕打亂那詩樣的意境。在主人的提示下,大家屏住呼吸,小呡一口,細細品嚐湯汁,如蘭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

  主人介紹說,古丈毛尖以耐沖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糖尖、有機酸以及水溶性礦物質等特質,而久負盛名。常喝古丈毛尖,能延年益壽。

  喝茶,是一種心境,濾去浮躁,沉澱下的是深思。“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醉莊的酒

  醉莊乃酒文化的釋地。它如放蕩不羈的野馬,讓人難以馴服;它似熾熱的烈火,燃燒著人體沸騰的血液;它纏綿似水,讓人男人們婆娑私語,不絕於耳;它是多變的精靈,或動如脫兔,或靜若處子;或超脫曠達,或放蕩無常。理性與衝動,機智與憨直,婉約與豪邁,高亢與沉鬱。構架出東南西北華章,釋放出人性本質的光芒。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酒桌如戰場,對於性格耿直豪邁之人,那是一場醉生夢死的廝殺。它讓你翻江倒海,醉的淋漓盡致,醉的酣暢淋漓,醉的徹徹底底。正如莊園的題詞“醉莊”那樣,踏入醉莊,必醉無疑。對於領教過醉莊厚重的酒文化的朋友,敏銳的觀察力促使你睿智,或頻頻舉杯,“洋洋灑灑”,看似醉眼迷離,鏡花水月,其實,“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只是充當酒的智者。又像別人調侃莊園的題詞“醉莊”那樣,只不過倒唸之,“裝醉”罷了。

  莊園主人為人豪爽耿直,酒文化深厚,頗有幾分酒量,久戰沙場,鮮逢敵手。對於南來北往的朋友,不管是新朋還是老友,唯他待客之道,就是觥籌交錯之後,看朋友們喝得是否盡興,喝得是否酣暢,是否達到“酒後高歌且放狂,門前閒事莫思量”的忘我境界。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仙之意不在名”。喝酒也是一種機緣,醉了的或是“醉”了的,他總是一笑了之,心中感到十分愉悅。喝酒重在結交朋友,重在享受喝酒的過程中帶來的樂趣和快感。

  醉莊主人年近古稀之年,相邀來年再相聚。那塵封近20年的地壇藏老酒,將釋放出誘人的馨香。

  醉哉,醉莊!

湘西有什麼土特產

1,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湘西是中國最適於發展柑橘種植的地區,種橘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湘西州屬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非常適宜柑橘生長,是中國果品協會認定的“中國椪柑之鄉”。

2,龍山百合

龍山百合,湖南省龍山縣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山百合,可食用或藥用,其形態捲曲、顏白如玉、味微苦、營養價值高。2018年3月,龍山百合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3,薑糖

薑糖是鳳凰傳統的獨家特產,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這個起源無從在史志書上查詢,根據乃是製糖藝人們一代代身傳口諭至今。

4,罐罐菌

罐罐菌是一種可食用的真菌類生物,主要產值於鳳凰北部的臘爾山臺地。罐罐菌又名屬養巴菌和貓兒,菌真菌類。主要產於鳳凰北部的臘爾山臺地,性喜溫涼溼潤,農曆八月為生長旺季。

5,湘西酸蘿蔔

湘西酸蘿蔔是湖南湘西地區的特色小吃,辰溪一帶的最有名。當地村民都有醃製酸蘿蔔的習慣,他們採用傳統土家制作工藝以及獨特的油辣子佐料,使成品顏色鮮,質地脆,酸辣香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湘西椪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龍山百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鳳凰薑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罐罐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湘西酸蘿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go4w.html